扩张”向“精细化服务”的转型,成为健康中国战略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 9、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壁垒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布局脑机接口较早,为现阶段的重点研发方向,目前技术方面主要优势有:1)拥有核心算法知识产权;2)采集装置自研自产,并有干电极、湿电极、盐水电极多个型号,患者穿戴舒适度较高;3)公司现有产品体系齐全,可以迅速演化出一批脑机接口类产品抢占市场;4)上游供应链成熟,可以实现最优的成本控制;5)产品更加贴近临床需求,算法也是考虑在临床使用中的普适性和有效性;6)脑电信号精度和稳定性优势明显;7)便携性,考虑功耗和易用性的同时,还增加了医疗EMC和安规的医疗需求。 10、公司脑机接口产品获批后的应用前景? 答:公司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系列包含多款不同规格、不同配置的无线脑电采集系统,采用多通道无线脑电采集技术,最高可达256导,基本能够覆盖康复领域的相关应用场景。例如:可以提供部分情绪类、疲劳、专注力、冥想、晕眩等评估监测;可以和运动康复类设备如上下肢机器人等进行对接;可以用在脑疾病、脑科研上面,和神经闭环调控、精神评估类产品对接。 11、公司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未来具体应用场景是什么?主要是医用版还是家用版的? 答:公司外骨骼机器人是一个产品系列,目前在研的外骨骼机器人有医用级、消费级等多个版本,可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短期内公司在研外骨骼机器人仍以医用为主,适用于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场景。中长期,公司将逐步完善家用版产品,针对术后康复、居家训练及老年人辅助行走等方向,打造“医院—家庭”双场景产品的布局。 12、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相比康复治疗师能解决哪些康复治疗中的痛点? 答: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产品自带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高强度、高重复性康复训练,突破人工疲劳限制;利用算法实现精准控制,并提供客观评估数据,辅助治疗师优化康复方案;有效降低对高级治疗师的依赖,提升相关机构尤其是基层康复中心的服务能力。 13、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制造成本、生产成本是不是产品放量的核心限制因素? 答:目前,有源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及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受限于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和生产规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会更加明显,预计制造成本将逐步下降,从而推动产品的市场普及。 14、外骨骼机器人使用的稳定性? 答: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严格遵守国家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从前期产品调研,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注重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根据临床试用的反馈,产品稳定性可靠。 15、公司是否会研发脑机接口和外骨骼机器人结合的产品?具体应用场景和产品定位如何? 答:公司脑机接口和外骨骼机器人相结合的产品已在研发中,例如通过脑控技术等,实现对下肢肌力较弱的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患者的参与度。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