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早报 (08.07)| 迎战特朗普!哈里斯和竞选搭档沃尔兹亮相集会;又崩了一个!超微电脑业绩不及预期;高盛CEO:美股回调健康
go
lg
...
三大车商7月在华新车销量6日全部出炉。
丰田
汽车
为143400辆,同比下滑6.1%。本田为52567辆,大减41.4%。日产汽车为47102辆,减少20.8%。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已连续6个月下滑,日产也连减4个月。 福耀玻璃:上半年净利润34.99亿元,同比增长23.35% 神州数码:子公司中标191.2亿元人工智能服务器采购项目,中标份额10.53% 新媒股份: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海天瑞声:控股股东提议回购1000万至2000万元股份 居然之家:拟3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 4连板通达电气:公司市盈率过高 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 5天3板香雪制药:TAEST16001注射液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并不代表能获批上市 5天3板岩石股份: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金紧张情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3连板中央商场提示风险:公司股票或存非理性炒作等情形 雷尔伟:两股东拟减持股份合计1.282% 昨日,A股方面,沪指涨0.23%报2867点,深证成指涨0.82%,创业板指涨1.25%。超4700股上涨,全天成交6542亿元,较前一日缩量1363亿元。教育、光伏、医药、游戏等板块表现活跃,大金融、网约车、汽车整车、贵金属板块走低。多只高位股大跌,大众交通跌停,众泰汽车上演天地板,腾达科技走出“地天地”走势。 港股方面,恒指、国指分别下跌0.31%、0.41%,恒生科技指数勉强收红。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阿里巴巴涨1.42%,京东、快手飘红,网易跌2.47%,百度、美团跌超1%。教育股、餐饮股、医药股上涨,黄金股、内险股、濠赌股、汽车股、电信股、家电股下跌。 亚太股市反弹,日经225指数收涨10.23%,报34675.46点。韩国综合指数收涨3.3%,报2522.15点。 主力动向,北上资金净卖出A股62.51亿元,中际旭创、宁德时代、美的集团分别遭净卖出5.24亿元、4.95亿元、4.73亿元,紫金矿业逆市获净买入1.48亿元。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9.87亿港元,净买入盈富基金22.14亿、腾讯7.54亿、恒生中国企业5.88亿、南方恒生科技4.58亿、小米2.79亿、中海油1.23亿,净卖出汇丰控股2.18亿。 龙虎榜中,昨日共有40只个股上榜龙虎榜,中公教育、钧达股份、香雪制药为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前三。涉及机构专用席位的个股中,当日净买入额前三为锦龙股份、招标股份、科德教育。 两市融资余额:截至8月5日,上交所融资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5.42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9.33亿元,两市合计14053.1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4.75亿元。
lg
...
格隆汇
2024-08-07
日本基准日经225指数在前一天暴跌后飙升逾10%
go
lg
...
多股票在今天早盘也出现了两位数的涨幅。
丰田
汽车公司
股价上涨近12%,东京电子股价上涨近12%,本田汽车公司股价上涨16%,三菱UFJ金融集团股价上涨7.6%。 市场波动原因 最近几天的跌幅主要是由于日本银行上周将主要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日元的价值,但也导致交易者纷纷退出以往低成本融资的交易。市场的剧烈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SPI资产管理公司的Stephen Innes将周二的反弹比作“救生艇”。 市场前景分析 Innes表示:“正如市场一贯的情况一样,昨天的痛苦常常会变成今天的笑料。交易的迅速变化可以将曾经看似严峻的局面转变为一个瞬间的记忆,第二天在交易室中往往会被当作笑话。”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08-07
【日股收评】跌逾4400点、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日股彻底崩了,背后元凶是?
go
lg
...
应的原因。” 抛售浪潮席卷了各种公司。
丰田
汽车公司
股价下跌11%,本田汽车公司下跌13.4%。电脑芯片制造商东京电子下跌15.8%,三菱UFJ金融集团暴跌18.4%。 自日本央行周三上调基准利率以来,东京股市的股价一直在下跌。目前该基准水平比一年前低约3.8%。 推动日本央行加息的一个因素是日元的长期疲软,这将通胀推高至央行2%的通胀目标以上。美元兑日元从上周晚些时候暴跌近5日元,跌至141日元上方的七个月低点,外界越来越猜测美联储将在9月大幅降息。 日元飙升使出口商的盈利前景蒙上阴影。由于波动性较低且投资者押注日本利率将保持在极低水平,日元融资的套利交易在新兴市场中非常受欢迎。 周一早些时候,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42.39,低于周五晚间的146.45,远低于几周前的160以上。 许多人做空日元并押注经济软着陆的交易被迫解除,”Jin Investment Management Pte高级投资组合经理Rafael Nemet-Nejat说。“这些变动在那些拥挤的多头中尤为极端。” 日本政府首席发言人林芳正表示,日本政府将“继续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市场发展”。 “我们意识到本次股市暴跌以及日本经济状况有各种评价,但政府将继续努力彻底摆脱通缩,并向以增长为驱动的经济转型。” 一份报告显示,上个月美国雇主的招聘大幅放缓,远超预期,震动了金融市场,消除了最近几周将日经指数推至42000点以上历史高位的狂热。 周一早些时候,标普500指数期货下跌1.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下跌0.7%。
lg
...
云涌
2024-08-05
亚太股市暴跌!日股重挫 5%,隔夜美股大跌产生全球连锁反应
go
lg
...
6.4%;三菱日联金融、日立跌超8%,
丰田
汽车
、三井住友金融跌超4%。同时,日本国债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显示资金涌向债市避险。 韩国、澳大利亚股指同样遭遇暴跌,跌幅皆超过 2%。韩国综合指数一度下跌 2.6%,为 4 月 19 日以来最大跌幅,韩国 Kospi 指数本周下跌近 1%,且势将连续第四周走低。该指数前十大个股以及所有行业指数全线走低,其中 SK 海力士跌超 5%,三星电子、LG 新能源、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跌超 2%。 暴跌原因分析 隔夜美股的下跌对亚太股市产生了连锁反应。8月1日晚间,美股三大股指盘初冲高后转跌,道琼斯指数下跌494.82 点,跌幅达1.21%;标普500指数下跌 1.3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2.3%。数据显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创下 2023 年 8 月以来最大增幅,ISM 制造业指数低于预期,为 46.8%,显示经济萎缩,引发市场对衰退的担忧。 日元升值与套息交易反转。日本央行本周同时采取“加息 + 量化紧缩(Taper)”,并给出鹰派指引,使得市场对日元升值预期增强。分析认为,套息交易反转引发全球资金回流日元的预期升温,这对全球资金流动和各类资产价格产生扰动。 日本央行政策转变影响。前日本央行理事门间一夫表示,日本央行的重大政策转变使得 10 月份再次加息变得极为可能,明年 1 月份可能再次加息。大多数日本央行观察人士正在重新评估利率轨迹,并将时间线提前。日本央行加息引发了对出口商的阻力担忧以及经济能否保持强劲的疑虑,同时企业盈利也对股市造成压力。 日本央行10月或再加息 前日本央行理事门间一夫表示,日本央行本周的重大政策转变,使得10月份再次加息变得极为可能,并意味着明年1月份可能再次加息。他指出,日本央行目前的基本立场似乎是,由于实际利率极低,只要经济不受到重大冲击,他们就可以继续加息。“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是因为日元疲软和工资普遍上涨。我自己也不得不大幅调整自己的观点。”目前日本央行的政策利率为0.25%,仍远低于最近2.6%的核心通胀率。 在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周三发表鹰派言论并早于预期加息后,大多数日本央行观察人士正在重新评估利率轨迹,并将时间线提前。周四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41位受访经济学家中,约有68%预计到今年年底日本政策利率将从0.25%升至0.5%。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10月会加息,44%的受访者选择12月。另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会在1月升息。 在周三的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 “放鹰”,称若经济和通胀支持将继续加息,0.5%不是特定利率上限。 此前,美联储暗示最早在9月开始降息,美日利差预期收窄,日元走强,周四日元兑美元一度涨破149关口,升至3月份以来最高。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央行加息引发了两大担忧:一是日元升值对一直受益(于日元贬值)的出口商来说是一个阻力;二是经济能否保持强劲。此外,随着日本加大季度盈利公告的发布力度,企业盈利也对股市造成压力。
lg
...
金融界
2024-08-02
【日股收评】4年来最糟一日!凶猛抛售席卷,都怪日元太强了?
go
lg
...
期提高53%后,股价飙升13.8%。
丰田
汽车
下跌8.48%,成为日经指数下跌的最大拖累之一,尽管该汽车制造商在交易期间宣布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17%,但投资者对此并不满意。包括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运输设备板块下跌6.6%。 周三,日本央行将利率上调至15年来未见的水平,并宣布了减少巨额债券购买的细节。 央行的这一举措让一些分析师感到意外,同时也引起了那些认为经济环境尚不适合收紧货币政策的人的关注。 日本央行还表示,将逐步减少其购买的政府债券数量,到2026年初将其减少一半至每月3万亿日元(约200亿美元)。这些举措被视为政策正常化的一步,也许表明日本官员认为加息(通常被视为对经济的约束)反而可以通过推高日元并安抚那些因为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受到影响的消费者,从而帮助经济增长。 日本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后下跌2.5个基点至1.030%,此前在央行宣布后曾攀升至1.060%。 在日本央行周三加息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最早可能在9月降息,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自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Invesco亚太区(除日本外)全球市场策略师David Chao表示,市场似乎并未认为这一决定“过于鹰派”,悬在市场上的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消除。 但由于日本央行的决定,日元兑美元在周四攀升至自3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达到148.51,较7月初创下38年低点大幅回升,这让投资者感到不安。 “当日元升至150以上时,市场开始担心本地企业利润前景的上行空间,”三井住友DS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市场策略师Masahiro Ichikawa表示。 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出口相关公司的股票,当公司汇回收入时,强劲的日元往往对其不利。迅销公司下跌1.3%,索尼集团公司下跌3.3%。 “在看到美元/日元稳定之前,日本股市短期内可能会保持波动,”瑞银SuMi TRUST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Saison Asset Management Co.的投资组合经理Tetsuo Seshimo表示:“日本央行加息引发了两个担忧——一是日元走强,对此前受益的出口商不利;二是经济是否能撑得住。” 投行观点 Prudential PLC旗下2390亿美元资产管理部门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Samuel Hoang表示,尽管借贷成本上升可能对日本股市造成短期冲击,但中长期有多个因素将继续支持市场。这些因素包括相对于其他市场的吸引力估值、日本企业的更好财务状况、交叉持股投资的解除以及上市公司增加的股息和股票回购以提高股东价值。“我们的自下而上的投资观点没有变化。” Maybank分析师认为,政策变化将对日元提供更多支持,但对于日元能否在未来一年内重新成为避险资产持谨慎态度。 “目前,我们不倾向于认为它能这样做。”他们表示,由于预期日本央行不会迅速加息,以及美联储将在下一季度放松政策,与美国的收益率差距将保持相当大,“因此投资者可能还不会很舒适地将资金投入日元以平衡投资组合风险。”
lg
...
云涌
2024-08-01
美股盘前要点 | 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预览版 英伟达本周发送Blackwell样品
go
lg
...
银行股票,总计逾30亿美元。 18.
丰田
汽车
上半年全球产量同比下降9.8%至约500万辆,销量下降4.7%至520万辆。 19. 麦当劳:仍在推进今年在中国新开1000家餐厅的计划,开新店的回报良好。 20. Getty和英伟达推出商业文生图AI模型,6秒内生成4张照片。 21. 蔚来李斌:对于Robotaxi,公司将不会追随这一趋势,而是坚守自己的发展路径。 美股时段值得关注的事件: 21:00美国5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 22:00美国6月JOLTs职位空缺/美国7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
lg
...
格隆汇
2024-07-30
美股盘前要点 | 特斯拉盘前大跌超8% 传三星HBM3获英伟达认证
go
lg
...
。 15. 因零部件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丰田
汽车
将在两家日本工厂恢复4条生产线的生产。 16. Sage Therapeutics和Biogen将终止一种拟议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开发。 17. 法官裁决Rivian Automotive将就有关窃取特斯拉商业机密的案件接受审判。 18. 消息称五角大楼IT服务提供商之一Leidos的内部文件遭黑客泄露。 美股时段值得关注的事件: 21:45美国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服务业PMI初值 22:00美国6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
lg
...
格隆汇
2024-07-24
隔夜美股全复盘(7.24)| 谷歌盘后一度跌逾2%,Q2营收盈利增超预期,季度云收入首超百亿美元,但广告放缓
go
lg
...
期为6.5045亿。TM涨0.32%,
丰田
汽车
因零部件短缺将暂停日本三家工厂的生产。KO涨0.29%,可口可乐Q2营收同比增长2.9%超预期,净利润下滑28.8%,上调全年指引。 PFE跌0.34%,辉瑞投资约7.43亿美元,扩建其在新加坡的活性药物成分自动化生产设施。GM跌6.42%,通用汽车Q2营收创纪录,上调全年盈利指引,但推迟交付别克电动车型。UPS跌12.05%,联合包裹二季度盈利不及预期,下调全年营收指引,重启股票回购计划,目标为每年10亿美元。 03 每日焦点 1、大行评级|花旗:对英伟达开启30日上行催化剂观察 目标价为150美元 7.23 花旗发表报告指,因应7月29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SIGGRAPH电脑绘图大会,对英伟达开启30日上行催化剂观察,主要涉及三个原因: (1)英伟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及Meta行政总裁扎克伯格很可能讨论未来AI发展,估计英伟达将会公布外界期待已久、以Arm为基础的Grace CPU晶片伺服器;(2)黄仁勋的言论将会就终端客户盈利模式及投资回报,提供正面讯息;(3)预期将会释出AI需求加快的讯息,近期股价因应地缘政治而回调(市盈率较三年平均水平折让13%),可被视为买入机会。该行重申对英伟达“买入”评级及目标价150美元。 2、Meta发布Llama 3模型最新版本:可以用8种语言对话,解决更难的数学问题 7.23 周二,Meta Platforms(META.O)发布了其最大的免费人工智能模型Llama 3的最新版本,主打多语言技能和通用性能指标,紧随OpenAI等竞争对手的付费模型之后。该公司公告显示,新的Llama 3模型可以进行八种语言的对话,编写更高质量的计算机代码,并可以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该模型拥有4050亿个参数(即算法为生成对用户查询的响应而考虑的变量)远远超过了去年发布的先前版本,但仍然小于竞争对手的领先模型。据报道,OpenAI的GPT-4模型有1万亿个参数,亚马逊正在投资一个有2万亿个参数的模型。此外,Meta还将发布拥有80亿和700亿参数的轻量级Llama 3模型的新版本。 7.23 英伟达宣布新的NVIDIA AI代工服务,将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司构建定制款Llama 3.1生成式AI模型。 3、7.24 谷歌Q2资本支出为131.86亿美元,超过Q1的120亿美元。 一季报时,谷歌母公司曾预测全年的季度资本支出数额都将等于或大于一季度水平,CEO皮查伊(Sundar Pichai)当时称人工智能将影响“整个公司”且代价不菲。有人预期谷歌今年的资本支出总额可能高达500亿美元,或较23年的320亿美元跃升56%。 谷歌云业务Q2收入同比增长29%至103.5亿美元(vs 100.9)营业利润翻三倍至11.72亿美元,上年同期分别为80亿美元和3.95亿美元。 这也是谷歌云首次斩获季度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和营业利润超过10亿美元。公司高管在财报电话会上确认,云收入得到AI需求的提振。 尽管谷歌云仍在追赶行业前两名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市占率,一季度该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4%至95.7亿美元,23Q4曾增长25.7%,连续多个季度的增幅较整体营收增速翻倍。 4、美媒:苹果可能最早2026年推出折叠式iPhone 7.24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AAPL.O)正在研究生产可折叠iPhone,最早可能2026年推出。最近几个月苹果已经在联络亚洲供应商,讨论制作相关配件事宜。据悉这款手机外观将与三星2020年发布的Galaxy Z Flip相似。不过苹果取消研发阶段的项目也是常有之事,目前还无法确定是否一定会推出折叠式手机,但如果真的推出,将是iPhone历史上最大的硬件设计改革之一。 5、首批现货以太坊ETF交易首日表现强劲 目前成交量已超过5亿美元 7.24 美国首批现货以太坊ETF在首个交易中成交量相对较高,在市场开盘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就有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易手。截至纽约时间下午12:30(北京时间凌晨0:30),贝莱德iShares以太坊ETF的交易量已达到1.19亿美元,约为第38高的首日交易价值。来自加密货币公司Bitwise Asset Management的一款产品也看到了强劲的需求,成交额超过6400万美元。Grayscale旗下的以太坊信托基金在同一时间的交易额约为2.2亿美元。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16:00 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初值 (2)21:45 美国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 (3)21:45 美国7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 (4)21:45 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和货币政策报告 (5)22:00 美国6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
lg
...
格隆汇
2024-07-24
股神出手了!巴菲特“减持”这家中国大型企业 持股比例跌穿5%
go
lg
...
迪的市值为1000亿美元,是继特斯拉和
丰田
汽车公司
之后全球第三大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 其他早期投资者也获利了结,喜马拉雅资本曾持有7500万股,持股比例约为8.2%,但其持股比例在2021年跌至5%以下。 喜马拉雅董事长Li Lu曾向已故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前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推荐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 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斥资2.32亿美元购买了2.25亿股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据悉,比亚迪的市场领先地位部分源于其垂直整合,从而降低了成本。该公司生产自己的电池和半导体,甚至拥有自己的船只将汽车运往国外,以及其在各个价位上都拥有吸引力强、设计精良的汽车阵容。 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减持了比亚迪的股票,但比亚迪的势头却越来越强劲。 从财报上可以发现,该公司今年第二季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创下了历史新高。4月至6月间,比亚迪的销量接近100万辆。 实际上,巴菲特近期不仅在比亚迪的投资上获利了结,在美国银行业也有所行动。 据上周五的公开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14.8亿美元,出售了约3400万股的美国银行(BofA)股票。 延伸阅读:股神套现近15亿美元!巴菲特减持这只“元老级股票”…… 而他近期收到最好的94岁生日礼物,是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市值逼近1万亿美元。
lg
...
颜辞
2024-07-23
汽车外资品牌集体出现战略犹豫期,这时候不出击,更待何时?
go
lg
...
额6.3%,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丰田
汽车
在2023财年,利润创新高,达到惊人的297亿美元。但是主要利润来源于北美与日本本土市场,中国市场只销售了170余万辆,贡献大约4%净利润。 在丰田业绩说明会上,丰田明确表示不愿卷入激烈的价格战。CFO宫崎洋一称,“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增加投资来改变游戏规则。” 到6月底,就传出丰田章男要在上海投资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工厂,寄希望于吸收特斯拉在中国培育的纯电动汽车供应链,来迅速壮大自己,补齐丰田在纯电动汽车上的短板。因为先前跟比亚迪合资,他学不到什么。 东风日产削减中国产能10%,也有通过加强与中国公司合作、减少电动化转型的阻力。 6 月底,上汽和大众签订新的合作协议,上汽大众将在中国开发三款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两款纯电动车型。 本田推出的新品牌“烨”与宁德时代、航盛、科大讯飞等多家中国企业合作。 7月初,本田和索尼宣布将共用一个通用平台生产各自的电动车型,缩短开发周期,以应对来自中国电动车企的成本压力。 种种迹象表明: 欧洲豪华车品牌不敢再降价促销了,宁愿放弃些中间市场,也要死保车辆价格体系,维持原有营销网络。 面向大众的德日品牌车企,一方面死守燃油车基本盘,一方面想办法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合资研发纯电动车型。 一个重大的商机正在悄然形成!对于本土品牌车企而言,这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们曾经高估了他们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感谢合资企业,不仅帮助我们提升了汽车制造的技术水平,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了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培养了汽车技术、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人才,让中国跟上世界汽车发展趋势。 我们更要感谢三菱汽车,三菱的发动机在当时算是全球先进的,它们的开放合作态度,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有了三菱发动机的供应,我们自主品牌汽车才开始逐步成长。 当然也是三菱自己品牌的汽车不太好卖,它才把自己的发动机技术贡献出来。 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锂电池等等,都不是我们最早搞出来的,都是国外先搞出来的,我们一直以为他们领先,我们需要追赶。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发展到一定阶段,比拼的是综合能力、综合国力,比拼的是科学、数学、高科技人才数量。 以动力电池为例,宁德时代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占据全球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全球动力电池前十名中,有7家中国企业,且第一第二名都是中国企业。 欧洲花大力气扶持的动力电池企业瑞典NORTHVOLT,产品还没出来,已经估值200亿欧元,相当于2000亿人民币,但是依然生产不顺,屡屡跳票,供应不上,以至于宝马在今年6月取消了一份2020年签订的20亿欧元大订单。 即使很多人推崇的马斯克的4680大圆柱电池,也是传出生产不顺,良率不高,生产效率起不来,自己做的价格比外购更高。 在2018年4月,电车人组织的一场内部研讨会上,我曾经预测过:10万以下的代步车,全部将替换为纯电动车型;15-25万左右的多用途车型,还是增程式、PHEV、混动车型的天下,合资企业会在这个区间占主要地位。 到了2024年来看,预判基本没错,只是高估了合资品牌的能力,这15-25万区间,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市场份额越来越高。 前两天查资料,看到2017年日本媒体曾经报道丰田全固态电池将在2022年量产上车。当时吹嘘日本全固态电池的人不少,暗中贬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人更多。回过头来看,不仅全固态至今没有装车,甚至丰田的2027年车型展望里都没有出现全固态电池的影子。 利用家电商战经验,打赢汽车品牌战 家用空调商战从2005年开打,到2016年结束,历时10年多。 2005年,第一阵营是年销售300万台以上:海尔、格力、美的。 到2016年,第一阵营只剩下格力与美的,要求年销售2000万台以上,海尔下滑到第二阵营。 2005年,第二阵营是年销售100-300万台,分别是奥克斯、科龙、长虹、海信、春兰、志高。 到2016年,第二阵营要求是年销售100-700万台,海尔、奥克斯、志高、海信、TCL、科龙;春兰、长虹下滑到第三阵营。 2005年,第三阵营是年销售100万台以下,LG、日立、新飞、格兰仕、新科、TCL、澳柯玛、松下、三菱。 到2016年,第三阵营还是年销售100万台以下,LG、日立、长虹、格兰仕、新科、春兰、澳柯玛、松下、三菱,新飞没了。 我认为汽车与家用空调有很多类似之处,第一,最早是奢侈品,后来是生活必需品,成长路径一致;第二,本质上都是耐用消费品,全生命周期8-10年;第三,都需要后续服务,后续服务质量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观感;第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经济学上的寡占律起作用。 唯一的不同在于:家用空调是充分竞争市场。 汽车市场各国各地政府保护太多,以至于每个车企都明白中国市场容不下这么多品牌,但都认为自己要留下。 明明企业已经是僵尸企业,不生产了,但地方政府也要保资质,不肯放弃。 从家用空调十年商战的过程与结果来分析: 外资品牌确实不会消失,有它独特的消费人群在,数量上也不会减少太多,但市场占有率会下降。考虑到空调分级不明显,汽车分级明显,我认为豪华品牌的40万以下、一般合资品牌20万以下的市场空间,完全可以由自主品牌攻下。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一定会出现像空调里的格力与美的这样的巨头,目前比亚迪最有冠军相,但也不能骄傲,其他企业要努力。 在空调商战中,国资的海尔、海信、长虹、春兰市场逐步缩小,新飞退出市场,三大央企、上汽、广汽、北汽,要引起重视。 最后 目前汽车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还有40%,把它打到10%,就有900来万辆市场份额。现在他们集体出现战略犹豫期,这时候不出击,还待何时? 今天,你犹豫不决,两三年后,可能就是汽车界的春兰、科龙。 今天,你果断出击,两三年后,就可能是汽车界的格力、美的。 希望中国汽车人能够放下执念,少打嘴炮,紧紧抓住外资品牌出现退出价格战的战略机遇期,迅速做大做强中国汽车品牌! (本文作者顾国洪,高校产业研究的实战派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经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
lg
...
证券之星
2024-07-22
上一页
1
•••
24
25
26
27
28
•••
7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下周市场预测:美联储政策走向与关税阴影交织 全球市场聚焦美国通胀数据
lg
...
周评:美股强劲反弹,黄金小幅走强,原油承压下跌,关税与美元走势成全球焦点
lg
...
【Kitco黄金调查】关税风波未平 华尔街与散户齐看多 黄金守在历史高位迎通胀数据考验
lg
...
苹果领涨叠加礼来崩盘 四大明星股演绎本周美国股市震荡行情
lg
...
经济降温助推降息呼声 美联储官员呼吁2025年降息三次 警告推迟行动或损害就业市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