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以太坊超越比特币有望?BRC20的出现或带来一场拉锯战
go
lg
...
“吸引共识”,二者的比较总是被人们津津
乐道
: 1.总体路线不同:一个数字黄金、一个数字石油 比特币的目标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价值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而以太坊诞生时被赋予的使命时成为一个智能合约平台运行去中心化应用,ETH用于支付合约执行的“油费”(Gas),于是乎BTC和ETH也被成为数字黄金和数字石油。 2.记录交易的数据存储模型不同 比特币使用UTXO模型来记录交易,这是比特币的一大优势和采用的重要的技术方案之一,这种方式可以让记录“数据库”长期保持轻量化,比特币节点总能快速高效地验证交易、系统得以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而以太坊则使用账户模型,或许是为了记录账户状态的灵活性,但这令以太坊不得不面临“状态爆炸”的窘境,至今尚未解决。 简而言之,账户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新增的状态数据堆积起来成为共识节点的一种负担,系统将变得越来越臃肿,最后限制以太坊的发展,这点或在将来的升级中解决。 3.共识机制不同 以太坊转PoS后便和PoW共识机制分道扬镳,至于为何弃用这个令比特币无比强大的PoW共识机制,说来话长,下文接着探讨。 4.其它更多区别 交易速度:比特币的区块间隔是10分钟,而以太坊的区块间隔是13秒。通常比特币的一笔交易需要数十分钟才能被确认,而以太坊可能数分钟即可完成。 主要交易用途:比特币的交易主要是转账,而以太坊上的交易除了转账之外还可以包含合约的执行。 以太坊在哪些方面已经超越比特币? 尽管两者路线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各自领域里优势明显无需过多比较,但一些相互交叉的重要角度里,以太坊确实已经开始超越比特币。 1.生态基础设施 平台化的以太坊的生态繁荣,这一点无需比较,但得益于此,以太坊的生态基础设施相较比特币已经超过了比特币。 以太坊钱包客户端的多样化,包括小狐狸钱包、众多硬件钱包在内的钱包已经成为元宇宙、Web3.0直接面向用户的入口,以太坊钱包客户端的用户习惯已经成型,这也成为了EVM新公链的繁荣基础,而有竞争力的新公链的加入又增加了EVM相关的开发者和相关跨链生态的繁荣,反哺以太坊生态。 另外,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一些行情软件会显示加密资产的上架平台数量,以太坊上架的CEX平台数一直都超过了比特币,如果再加上DEX这个加密资产交换的未来,以太坊确实已相对领先。 2.链上转移、结算金额 根据money-movers的数据,以太坊目前链上媒体转移、结算近300亿美金的资产,而比特币这个数据是40+亿美金,已经差了一个数量级。 如果说,跨链是未来,那么跨链流动资金数据也很重要,CryptoFlows数据图表可以看到,从以太坊跨链进出的资金总量超过百亿美金,比特币跨链进出的资金量在60亿美金左右。 总的来说,在链上资金转移和结算、跨链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数据上,以太坊在所有公链生态当中已经“一骑绝尘”。 3.Token供应 许多人认为比特币之所以价值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比特币的供应规则,总量恒定且每四年减半。而以太坊已进入通缩常态化,这让以太坊有了与比特币这个以稀缺性为主的“数字黄金”正面硬刚的资本。 截图自:Ultra sound money 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的以太坊已经成为一种“超稳健货币”,理由如下: 以太坊在2021年8月实施了EIP-1559升级,通过烧毁每笔交易的一部分基础费用,减少ETH流通供应。 以太坊在2021年12月完成了从工作量证明(PoW)到权益证明(PoS)的合并,POS机制下的质押奖励(浮动)较PoW机制下的固定出块奖励大大减少。 随着生态的不断繁荣,DeFi、NFT、元宇宙、Web3.0、Layer2的推进,以太坊的使用率和需求不断增加,这增加了对ETH作为支付手续费和抵押品的需求,进而推高了以太坊上的交易量和EIP-1559的燃烧量。 日前,以太坊7日年化通缩率约1%,也就是每年减少120万枚ETH。 综上所述,以太坊是超稳健货币的说法,是基于其供应量不断减少和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以太坊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和价值,也使其具有通货紧缩和抗通胀的特性。 4.去中心化程度(有争议) 转PoS后的以太坊总验证者数量超过了56万,且持续增长中,过去以太坊社区“王婆自夸”地认为: 以太坊2.0采用了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能降低对计算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减少矿池的中心化和垄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以太坊2.0的节点分布比比特币更广泛和分散。 以太坊2.0未来的分片方案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吞吐量,同时也降低了单个验证人节点的负担和成本。 综上,以太坊社区认为以太坊通过升级让系统更去中心化,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创新性。 比特币也不是吃“素”的 都说各有千秋了,比特币虽然不像以太坊那样激进,但也不代表比特币社区躺平什么都不做: 1.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发挥巨大作用 近期的银行危机,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在传统金融系统性风险暴雷的情况下,比特币开始替补甚至部分取代黄金的功能,未来或将更进一步。 目前全球黄金的市值超过8万亿美金,而比特币的市值目前只有5千多亿美金,也就是说,不管是部分替代,还算将来潜在超越黄金的可能性下,依旧还是“海阔天空”。 2.生态爆发 以太坊有自己的生态,比特币的生态发展亦没有停滞,基于比特币的上层智能合约应用生态,包括Stacks、RIF等,BitcoinFi、BitcoinNFT也悄悄茁壮成长。 近期热度高涨的BRC20也吸引了不少目光,相对于以太坊生态的ERC20来说,BRC20尽管目前还有一定门槛,但足够早期,且光凭“比特币生态”有足够噱头,同时独特的分配方式带有更强的去中心化属性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新叙事。 当然,也要注意短期热度流失风险,直接在比特币主网上铭刻BRC20 Token 本质上是新瓶装旧酒,BRC20的可拓展性、功能、性能、用户习惯、基础设施等都远不及ERC20,与加密行业一直在探索创新的“扩容”背道而驰,若没有可持续性的方向,BRC20走不长远。 自2012年以来,对比特币功能的探索一览图,素材来源:The Block Research 在支付上,闪电网络稳扎稳打。1ML数据显示,闪电网络容量超过5000BTC,目前节点数是16367,通道数74178个。同时多个头部平台已经陆续开始支持闪电网络的充提。 图片来源:1ML 小结 以太坊超越比特币,从绝不可能的梦想到逐渐步入现实,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励志故事。比特币稳如泰山、以太坊积极创新,或许比特币与以太坊的王者之战将长期“拉锯”下去,但它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无论成败,只争高低。 原文标题:《以太坊超越比特币,从绝无可能到近在咫尺?BRC20又出来搅局...》 作者:木沐,白话区块链 来源:panewslab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03
方正证券:5月大盘跨越3424点将是大概率事件
go
lg
...
给市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未来市场津津
乐道
的话题,也会给后市系统性及结构性行情带来诸多的启示。 今年A股在4月里对历史的传承在哪里?我们认为,今年A股4月对历史的传承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今年4月的A股市场依旧侧重“防守反击”,蓝筹股做防御,金融股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尤其是保险股股价走势较为强劲,既有业绩的α,又有主题的β,“中字头”及TMT龙头股成为贯穿A股4月行情,并与金融股一道对稳定4月大盘走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二是从今年4月中下旬伊始,A股依旧遵循着4月的历史规律,受年报及一季报业绩的集中披露,为防业绩“雷”出现,中小市值股及题材股股价都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走势,尤其是今年A股已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退市风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A股市场上方,今年A股中多数中小市值股及题材股股价大幅波动,也预示着业绩的α与成长的β将成为未来A股大浪淘沙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其三是今年的A股重复了去年的“故事”,去年4月下旬,A股出现一轮大幅杀跌态势,无论是大盘走势,还是结构行情的分化态势,都与去年同期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大市值股护盘,前期强势的题材股大幅杀跌,但到了4月即将结束,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完之际,市场风险偏好重新回升,中小市值股及题材股股价重新上涨,跌出来的机会再度呈现,蓝筹股继续保持强势,市场“共振”现象呈现,大盘稳步回升。 那么,今年A股4月系统与结构行情与往年有哪些不同?我们认为,A股4月与历史规律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内在本质有所不同,今年4月大盘走势跌宕起伏,结构分化愈演愈烈,但两市成交量并未萎缩,从4伊始,到4月结束,贯穿整个4月有19个交易日,每个交易日两市总成交量都在万亿之上,市场交投活跃,“围城”效应持续,这与历史上4月A股交投较为清淡、量能难以有效释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其二是行情的主线未变,今年A股4月的盘口特征虽为“防守反击”,防守的是蓝筹股,但并非“喝酒吃药”式的防御,进攻的标的则为既有业绩α、又有主题β的“中字头”股及TMT龙头股,这也是大盘能够在4月走出“N”字型走势,大盘月线能够红盘报收的原因所在,而历史上的4月A股则多以下跌为主,防御标的多为“喝酒吃药”,题材股则全线回落,这是今年A股与往年有所区别的原因所在。 其三是技术形态基本不同,往年4月大盘多以回调为主,日线MACD指标杂乱无章,熊市或震荡市对以空头排列为主,月线MACD指标难以形成金叉,即便是牛市也是沿着原有上升趋势运行,但今年4月大盘及科创50日线中长期MACD指标多头排列,月线MACD指标皆金叉,预示着新一轮上升趋势即将形成,这为5月行情的延续涨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告别了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4月,迎来充满希望的5月,那么今5月的行情会与往年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我们认为,今年的5月A股将与往年一样,由于业绩的扰动因素结束,业绩的利空出尽,市场风险偏好将提升,4月低迷的中小市值股将重新活跃,有题材、有弹性的主题投资股将重新成为资金的主战场,4月强势的蓝筹股跑赢中小市值股的概率低,市场从“二八”现象常态化,转为“八二”现象常态化,股价处于低位或底部的新能源、军工、医药、TMT等既有赛道α、又有弹性β的板块及个股有望走强,跌出来的机会将是5月主要关注的投资方向,结构性机会有望重复去年5月的“故事”。 但我们也要强调,今年5的A股也会与往年有所不同,尤其是与去年相比,去年经过年初至4月底的持续下跌,大盘跌至低点2863点,5月初大盘所处位置在低位,跌至极致后的上涨动力较足,大盘走出“V”字型上涨走势,从2863点涨至3424点。今年4月底,大盘所处的位置在相对高位,大盘从去年10月底一路震荡盘升,盘中逼近3424点附近才出现回调趋势,但4月大盘收在3323点,大盘处于相对高位,况且3424点的压力依旧存在,5月大盘走势不会与去年同期一样走出“V”字型,走出震荡盘升、退一进二概率大。 操作策略 我们的观点明确,无论5月大盘如何运行,5月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内外因素皆有利于5月系统性行情及结构性行情展开,大盘跨越3424点将是大概率事件,市场赚钱效应将进一步恢复,量能保持在万亿之上还是大概率事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5月A股的投资中。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新能源、TMT超跌股、“AI+军工”概念股、生物医药、有色、“中字头”补涨股及“三低”股,回避无业绩的题材股、垃圾股及退市风险股。
lg
...
金融界
2023-05-01
美联储主席被骗视频疯传!鲍威尔与乌克兰总统冒充者通话时或意外透露玄机
go
lg
...
方媒体通常对两人精心策划的尴尬事件津津
乐道
。在他们在俄罗斯社交网络VK上的频道上,他们用了一整期节目来介绍这件事,其中包括在美国被定罪的军火商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的评论。布特去年年底通过囚犯交换回到了俄罗斯。
lg
...
夏洛特
2023-04-27
Solana沉浮录:很多的偶然与少许的必然
go
lg
...
2020 年和 2021 年被大家津津
乐道
,又从来没有人聊过的事情。 没有聊 Solana 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对谈,不管是生态里的任何一块,能聊的东西都挺多的。但是其实今天 Solana 已经成为科技行业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耳闻的一个名字,既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那我决定做一期自己的节目。 Solana 诞生的故事 Anatoly Yakovenko,一个乌克兰裔的前高通工程师,他在 2018 年初叫上十几年的老朋友 Raj Gokal,也就是后来 Solana 的 COO,一起创立了 Solana。Anatoly 后来还邀请了他在高通的老板加入 Solana。 他在最开始接触图灵完备的区块链的时候,想自己做一个链上的订单部交易平台。图灵完备的意思就是能在上面编译智能合约的以太坊,然后他非常快地发现了以太坊其实无法承载如此大吞吐量的链上交易,因此他决心自己做一个智能合约平台,但是发现基础设施不行,就决定自己来做基础设施。有一天夜里,Anatoly 喝了 3 杯咖啡,翻来覆去睡不着,爬起来写下最初的 Solana 代码,这就是 Solana 诞生一个比较淳朴的故事。 Solana 艰难的融资阶段 19 年以前的万向区块链大会是在上海,世界各地的人都挺趋之若鹜,项目方想要获得声量或者曝光,就一定会去夏天的上海、杭州。18 年 19 即使是在熊市比较糟糕的时候,中国都算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沃土。在那时区块链行业里面,中国资本仍然还有相当大的话语权,项目方都愿意来中国融资。Solana 当时就来中国融资。我还清楚地记得,从北京到上海到首尔,他们在各个地方办活动,给大家讲 Solana 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外国项目在融资的时候通常是很忙的,即使是晚上也可能尽量安排和一些投资人培养感情。 Anatoly 和 Raj,还有首席科学家 Eric Williams,以及他们早期在 Discord 或在 Telegram 上面招的一个社群运营 Dom,现在也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都在这次亚洲融资之旅中。其实在中国、韩国和日本他们都尝试融资,但是都不太顺利,应该说是四处碰壁,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故事没这么精彩,中国投资人并不买账。于是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喊上为数不多在亚洲认识的朋友在所在的城市喝酒。 当时很多人都讲这种高性能公链的故事,到头来都一地鸡毛,所以大家非常不相信。其次也是因为熊市,大家的钱也都比较谨慎的揣在兜里,我那会儿还没有去 Multicoin Capital 工作,白天很多时候在网上冲浪学习,然后海外项目来中国路演的时候聊得来的,我基本上都会见一见,所以有很多个晚上都是和 Raj,Anatoly 一起喝酒度过的。我印象很深的是,Anatoly 比较喜欢喝纯的威士忌。很显然,如果他们能找到别的投资人愿意搭理他们,他们可能也不会经常和我一直聊天。 算是和团队相识于微时,我对于 Solana 整个认知是比较感性。我肯定没法做到绝对的公正,只能提供一个我视角里的故事。 Solana 发家致富历史—朴素的开端 所以我跟大家从我角度聊聊 Solana 是怎么起来的,和一些起起伏伏。首先我觉得第一个话题是很多人关心的 Solana 从 0 到 1 做对了什么事情。 谈谈他们朴素的开端,Solana 从来就不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团队。对比目前比较活跃的,或者有大家都在讨论的一层智能合约平台,也就我们说的公链。Solana 可能是历史上一级融资,包括私募加公募金额最少的非 EVM 兼容的公链团队。 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 Polygon 团队,其实那时应该是比 Solana 更难。难到什么程度?18 年的时候他们最开始的创始人 JD 出去融资,那时以太坊侧链应该说是遍地开花,很多人也质疑他们的安全性,觉得毫无保障,再加上这个团队平平无奇。JD 英语有很浓的印度口音,甚至没有人要投他。所以他们在上 Binance Launchpad 之前,就只有 Binance Labs 和 Coinbase Ventures 投资了他们,他们想万一做成了呢,现在看来这个万一确实是成了。这两家加起来投了可能不到 100 万美元。 后来我在 Messari 上面一查,他们公募的 500 万美元出让了 18 个点的通证,难以想象,因为股权融资和币权融资差别非常大,所以任何一个项目只跟一家机构去出让 18% 通证,那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有一些项目它可能整个团队加起来就只有 15%。当然了,这个 18% 通证是给 Binance 上的交易者的,所以也算是散给了社区,但在今天看来是几乎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些 Rollup 团队,比如说 Optimism,比如说 StarkWare,他们都融了挺多钱的,因为他们具有正统性,这个正统性挺有意思的。这些侧链团队,或者是一些 Rollup 的团队,他们都没有给以太坊网络直接的价值捕获,所以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他们是一层智能合约平台,当然是因为他们都背靠二层网络。他们的这个叙事是这样讲的,那我们就不在这赘述了。 因为聊到这个话题我就去找了一些数据,是 Solana 和其他的仍然活跃的公链的对比,大家就可以参考一下,也是从 Messari 找到的。 首先我们看 Avalanche 雪崩协议,它 2019 年 2 月第一轮在深熊的时候融资了 600 万美元,他的创始人叫 Emin Gun Sirer,他在密码学界比较富有生命力。2018 年 11 月是上个周期的深熊,比特币跌到 3000 点,但是过了三个月他们又能够融到 600 万美元,还是挺厉害的。然后 2020 年六月第一波的 DeFi Summer 开始之前,他们又融资了 1200 万美元,这个都是私募的。在一个月之后,他们公募获得了 3750 万美元,总共一级市场募资是 5550 万美元。 然后 Near 团队其实在 17 到 19 年的时候,他们在中国非常活跃,他们 2017 年第三季度,那时还没到牛市顶峰之前,他们就已经融资了 81 万美元,然后 18 年第三季度融了 288 万美元,19 年第一季度融资 848 万美元,然后同一年的第二季度融资了 37. 5 万美元,加起来全部的融资额是 1200 万美元。2020 年初他们又完成了超过 2100 万的 A 轮融资。 当后来在公募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公募加起来超过了 3000 万美元,因为他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融资记录,但是加起来是超过 3000 万美元融资,所以总共私募和公募是 6300 万美元融资。 再看看 Solana,18 年的 4 月完成了 317 万美元种子轮,同一年的 6 月完成了 1260 万美元的融资,19 年 7 月有一个叫做 Validator Sales 验证者节点的募资是 570 万美元,2020 年 2 月他们在公募之前完成了 230 万美元融资,比公募的价格还贵一点。后来他们完成了 176 万美元的融资。所以私募+公募的募资他们融到了 2553 万美元。对比一下 Near 团队融资 6300 万美元和 Solana 团队融资 2553 万美元。比较逗的我觉得是什么?就是他们在融资信息里面还写了每一轮融了多少比特币和以太坊,就有非常浓厚的上个周期的特征。 我估计 Near 和 Avalanche 里面可能也有不少同类情况,因为 Near 是 2017 年就开始融资,然后 Solana 2018 年,但 Near 的融资信息没公布,Solana 比较实在,融资信息都公布了。ICO 的时代其实大家都比较习惯拿以太坊比特币融资,融资的标的是在以太坊之上的应用类协议。其他的智能合约平台团队,他们可能也会效仿,即使他们并不是在以太坊之上搭建的。那个时候很多团队没有财政管理的概念,融到钱他们就放着,到熊市的时候以太坊比特币会大跌。因此我感觉虽然他明面上写着融资了 2500 多万美元,但实际上到他们真用钱的时候应该是没有这么多的。 Solana 备受质疑 Solana 的几个联合创始人,都属于非典型的区块链项目的创始人,和当时 17 年 18 年比较多投资机构追捧的一些项目相比,Solana 团队都是从硅谷大厂出来,中年创业开始创业的团队。Anatoly 都已经有 3 个孩子了,他们既没有像 V 神这种非常厉害的天才少年架构师,也没有非常闪耀的背景,也没有一些拥有非常强的学术背景,比如说 Avalanche 的创始人都属于这种。 从团队背景来看,他们是被很多投资人当做二三流的来看待的。这一点和前面提到的 Polygon 团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Anatoly 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不爱说大话,他在线下是属于害羞的类型。Raj Gokal 在成为 COO 之前对于市场营销讲故事一无所知。在最早期的时候,有一些投资人还有他们的员工私下都会怀疑 Raj 成为项目第二重要角色的能力,一些早期的大投资人甚至试图观察他,觉得如果能力不行的话,有必要要求团队把它换掉。当然了通证的融资不存在治理权的事情,就没有所谓的董事会席位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间纯粹影响力,投资人施压,团队听不听当然就也无所谓了。 Solana 团队在中国融资那段时间,还去找了各种各样的矿池,给这些矿池送显卡,矿池是为像比特币以太坊这种 POW 的币挖出来之后需要他们对于区块排序。他们找的矿池里面包括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以太坊矿池。当然现在这个矿池已经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关停了。后来那个矿池的人就跟我讲,他们尝试跑了一下 Solana 的节点,但他们办公室的 WiFi 都崩溃了,所以就作罢了,后面没有参与这个验证者节点。 还有很多人会说 Solana 这套历史证明 Proof of History 是为了噱头,强行创造了一种权益证明和工作量证明以外的这种新共识算法。理解的人知道,其实历史证明并不是一个新共识算法。Solana 的共识算法仍然是权益证明 Proof of Stake,历史证明主要的任务还是解决在高吞吐量的情况下,交易时间戳在链上的确认问题。 其实本质上 Solana 节点上所有的事件交易都是使用 SHA256 哈希函数进行哈希处理,然后这个函数接受了一个一个输入以后会产生一个非常难以预测的独特的输出,Solana 链在获取交易的输出把它作为下一次散列的输入,这个散列的过程确认了一个连续的加密交易链,或者说一个明确的链上可验证的交易顺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Solana 是先出块儿后共识。当然因为今天播客目的不是为了讨论 Solana 的技术优劣,所以在这儿作为背景知识简单讲述,主要是想说明当时大家对于 Solana 的一系列的叙事是不太信任的。 本来 Anatoly 觉得这种叙事是一个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的事情,但实际上这种高性能公链的故事可能在亚洲已经被听烂了,觉得这是就是炒作。很多人会认为本来就没有多少应用能够用到区块链,所以高性能的公链只是伪命题。当时其实 Solana 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放到今天都会觉得难以置信,Solana 第一轮估值是 2000 万美元,然后第二轮是一个亿,验证者节点那轮是 1. 12 亿美元估值,最后一轮战略轮私募应该是 1. 22 亿美元。 2000 万美元的估值是什么概念?在 2021 年底,现在最近很火的 Aptos,不是币权融资而是股权融资就已经在 10 亿美元,那它币权的映射可能就更贵了,因为它不是 1: 1 的,如果按照股权的价格都已经是 50 倍了。2000 万对比 10 个亿,顶多可能就是 Aptos 主网上线从融资的这个时间点开始算,时间的确是短一点,但是也短不到哪去。 我觉得另外一个对比的参考系就是 2022 年市场上融到资但是啥都没有的那些种子轮的项目,他们的估值都还在 1500 万元美元左右,当然区块链行业的溢价,毫无疑问仍然是非常显著的,跟普通的股权融资,传统的互联网项目等相比而言。其实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做智能合约平台的项目估值 2000 万真的是不多见。 我做了这么多铺垫,我想说的就是 Solana 的开头并不是非常漂亮,他们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能赢的几率不太显著。更加不用说 Solana 早期投资人没有几个特别厉害的,当时 Multicoin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在美国是二流,其他的地方大家都不认识他们。 Solana 从 0 到 1 做对了什么? 那么最早的时候 Solana 到底做对了什么呢?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我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创始人的 Ego 很小,整个团队他都是非常务实的风格,他们没有太多的执念,没有觉得非要有一套奉为圣经的东西,就什么能够帮助项目获得更多关注、认可使用,他们就尝试什么,他们不怕丢脸,失败再来。 其次就是非常快的上了主网的 Beta,非常快速的上了很多中心化交易平台。2019 年 10 月份的时候,在大阪第五届以太坊的 Devcon,Anatoly 连续四天每天都站在开发者大厅,他穿戴着 Solana 衣服和帽子,然后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跟来往的人介绍 Solana,当时来往的人几乎没有几个人理他。有一天我跟他在大厅聊了一个半小时,没什么人来问他问题,也没有人来打招呼。他知道这样的宣传方式效率很低,但也不在意。他说反正这行业本来就没几个人,能聊上一个是一个,能聊一个开发者是一个开发者。 在 2019 年验证者节点募资结束以后,Anatoly 和 Raj 坚持要集中精力开发先上主网。即使带着 beta 的标签也要争取尽快上线。Multicoin Capital 的联合创始人 Kyle Samani 当时给他们挺多压力,说你们必须尽快发币,并且上交易平台。 在后来的一些公开谈话里面,Kyle 承认了他自己当时对于事情优先级的判断不一定是最准确的。他承认 Anatoly 坚持先上主网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但他当时积极推动 Solana 上交易平台的原因,认为只有筹码广泛分布在很多人的手里,所谓的人在车上,社群开始不仅作为一种技术,而是作为一个标的被讨论,它才能够让 Solana 形成共识。 就好像 Synthetix 的创始人 Kain Warwick,他在一个播客里提到选择在以太坊上面开发,是因为他手里有早期参与以太坊的筹码,他有筹码,所以屁股决定脑袋很正常。那其实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回头看两边坚持都没错,然后甚至可以宣称说这两点是奠定 Solana 基础最重要的几步棋。 先上主网带来的结果就是,当 FTX 的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四处找合作公链的时候,只有 Solana 接住了,快速上线交易平台,在二级市场换手。一方面帮助 Solana 在 2020 年积累了市场关注,但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人拥有了 Solana 这个通证,积累了它的共识。Kyle 有句非常有名的话—你的市值就是你的市场宣传(Your marketcap is your brand)。 挺多的西方项目,他会声称自己不在意价格,他们就觉得谈钱就不技术了。但是 Anatoly 和 Raj 都非常在意盘面,他们看到过去的一些反例,觉得如果盘面一直阴跌的话,参与在生态里的人他们都会很萎靡。因为毕竟这跟成本相关的,因此才有了他们在公募之前跟所有私募投资人商量,把各个轮次的解锁时间改到同一时间的操作,他们想要死就死一次,死透了就不需要面对这种钝刀子割肉每个月的解锁。那这一步棋其实后来在一些核心机构的共同的助力之下,应该说是成为了资本充分博弈的经典案例。 上面说的所有的这些其实是想给听众一些背景信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是从 FTX 决定深度参与 Solana 之后才开始关注的。大家会觉得 Solana 如果不是幸运的抱住了 FTX 这个大腿,一定走不到今天。这个观点我觉得是有相当的合理性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所谓的幸运的背后的一些细节。 就在那一晚,Solana 登上更大舞台 说到这个其实挺多人都非常好奇,当时 FTX 的创始人 Sam Bankman fried(SBF)和 Solana 是怎么互相选择的。其次就是 Solana 修改了解锁后,市场上面各种各样参与者的精彩的博弈。 那回到 2020 年 DeFi summer,2020 年的 5 月开始,一些以太坊上面比较早期的去中心化金融协议都开始暴涨,最典型的就是早年最开始是 AAVE,今天他们团队也做了个社交协议 Lens protocol,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人或许没有感觉,但是 SBF 很关注这个资金流。他那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去中心化金融的魔力和动能,他当时就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公链,他自己想做一个订单部交易平台。 如果有一些听众去问 Polygon,Avalanche 和 Near 的基金会核心成员,你就会了解到当时 SBF 跟市场所有只要有点名气的公链都聊过一遍,而他都是主动找上门的。很明显 Solana 不在这个有名气的公链的一列。然后市场上的传言当时是 FTX 对 Near 最有兴趣,但是他们的主网上线还需要一段时间,但 SBF 不想等。Multicoin 的 Kyle 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想办法让别人给 SBF 介绍了 Anatoly。2020 年的 7 月 16 号,北京凌晨 2 点多,发生了太重要的事,所以我一直记得这个时间点。Kyle 给我们打字直播:「我在跟 Sam 打电话,一开始只约了半个小时,但这已经变成了一个 3 个小时的会,Sam 这边已经是 3 点(因为他那会在香港),然后现在还将继续下去。Sam 非常认可 Anatoly 的愿景,就是跑一个高速纳斯达克的愿景,他正在让他的工程师也参与调查,然后还问了一些技术问题。」 Kyle 一边飞速打字非常激动,我甚至能感受到他手在颤抖的那种状态。第二天 Kyle 就用他平 1. 5 倍的语速告诉我说,Anatoly 告诉他,他们的夜里凌晨的时候,也就是香港时间白天,Solana 链上有大量垃圾交易攻击,后来验证了,就是 Sam 让他的工程师发的,为了测试 Solana 公链的性能。但是 Solana 扛住了。 就在同一天,SBF 决定投资 Solana,当然他的交易条款我不清楚。几天之后 FTX 自己孵化的去中心化订单簿撮合引擎—Serum 的设计就诞生了。 当天夜里,Kyle 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太激动了,写出了 Serum 的投资备忘录,那轮 Serum 所有人都觉得疯了,但是相信的人是真信。所以即使在那个时候,Kyle 是一个对于估值非常敏感的人,他都决定说要梭哈,就非常夸张。然后他在 Slack 上面飞速的给我们打字: 「I was just so excited about all these that are going to happen. For the whole week, I couldn't fall asleep. Solana is exactly designed for things like Serum, and they have the liquidity. This is just huge.」 补充一个背景知识给咱们听众,就是 Multicoin 对于链上订单部交易平台是有强烈的痴迷的,是因为常说的基于撮合的订单部交易所模式,在流动性允许的情况下,资金效率是最高的。 如果大家去看 Multicoin 网站上的投资组合,能看到这些年他们做了很多订单簿链上金融投资的尝试,在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支持情况下,这东西的确是有点难做。引用一下三体里面大使和汪淼说的话,「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棉裤少了棉,就是皮裤少了毛」。Solana 的吞吐量搭配 Alameda 的流动性,这才算是理论上齐活了。 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过去了之后,Solana 仍然在 2021 年 3 月面对着天量代币解锁的压力,所有私募投资人代币一次性解锁,最终是一个参与者心态的博弈,这个调整倒逼没有信心的私募投资人在解锁之前自己主动换手。根据我通过很多第三方 OTC 了解到的一些不完整的信息,当时换手的二手合同基本成交价都在几毛钱到 2 美元之间一个 SOL。我的猜测是 SBF 也是基于这一点很有底气的说出 3 美元以下 SOL 可以全部卖给他。 更实际的说,其实当时解锁前流通市值是非常低的,期货的资金费率是负的非常高。意思是空军要给多军支付每 8 小时支付很高的费用,等价格拉起来了之后,这些多空军就成了多方的燃料,意思是它被爆了,就会更进一步的让现货涨起来,因为它在市场价直接清算了。 但涉及这些交易的内容我们就不在这儿过多展开了。那 Solana 获得第一波的势头的确适合 SBF 和 FTX 参与密不可分。这里说的参与分为两种,一种是 SBF 会带头在上面孵化项目,高举旗帜告诉大家他们也站在了 Solana 的背后。这个确实给了不少人信心,除了 Serum 外,FTX 和 Alameda 也在孵化其他项目,例如 Solana 上面第一个自动做市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Raydium,第一个借贷协议 Oxygen,还有上面的托管桥 Sollet。当然 Sollet 本身也是一个钱包,它们全都在 FTX 上面进行了公募的代币发行,从做项目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能算是太成功。Raydium、Oxygen 很快都被体验更好的项目取代了。但在早期,从宣传 Solana 的角度,作为一个可选择的开发生态的角度,他们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就是很多钱包和交易平台原本是不愿意接 Solana 的,很简单,因为如果要接非 EVM 的公链,需要花费的额外工程成本是比较高的。说家不确定 FTX 是否会和 Solana 的合作达成之前,亚洲的钱包和交易平台都特别持观望态度。Solana 很难获得他们的支持,因为花了资源后,生态又没做起来,那不是亏本了?但他们看到 FTX 迅猛的行动以后,都纷纷转变了态度。 SBF 和 FTX 给 Solana 赋予正统性 飞轮从 0 到 1 是很难的,但是一旦有人给飞轮开了这个头,往下转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更隐形却更致命的一点是 SBF 给 Solana 带来的正统性。需要先花一点时间聊聊怎么理解这个正统性。在西方的区块链技术圈子里,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身份证认同和政治正确,一开始出现的是比特币最大者,或者叫做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这些人都是特别早就进入了加密生态圈,他们有着很强的加密精神。 随着 Vitalik 带来的图灵完备、可以执行智能合约的以太坊以后,又出现了以太坊的最大者和以太坊元教旨主义。比特币原教旨主义有一套站位更高的论调,比较典型的就是比特币有固定上限,而以太坊无限增发,或者说以太坊有私募等。很明显,抛开功能和目的去谈优劣,那都是耍流氓。但这就是 2016 年 2017 年,不算奇怪的现象,这主要存在在早期加密精神的拥趸之间。 但到了以太坊站稳脚跟以后,自然就有人质疑以太坊的性能不足以支撑万物皆可上链的需求,他们需要扩容,很明显很多东西就不需要上链。但是这些以高性能扩容解决方案的出现,或多或少主动或被动的会被归类为以太坊杀手,就变成了一个政治上对立的阵营。 就在以太坊性能受到质疑的时候,主动的把这个杀手的帽子一戴,这些公链的旗帜就鲜明了,属于我比以太坊更高更快更强。但同样的,当泡沫消散褪去了以后,大家发现高性能供应链的噱头一地鸡毛的时候,以太坊杀手这个称呼就即刻变成了贬义词,扩容公链的江湖地位立刻矮人一头。大家纷纷表示还是以太坊更好,以太坊原教旨主义的道德制高点就站住了。 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各种各样的扩容方案,在各个时期,他们面对截然不同的社区情绪和政治,正确采用的叙事也在不断变化。最典型的就是 Polygon 和 Near。Polygon 在早期讲的是侧链的故事,就是我能做到以太坊做不到的,但是随着江湖论调变成侧链是以太坊吸血鬼,侧链本质上是把能进入以太坊网络的价值捕获转移到他们的网络,这一类的话术之后。Polygon 非常聪明,他们就开始对于自己是侧链这个事实避而不谈,然后转向说自己打算作为一个二层网络深入服务以太坊社区。Near 也是用类似的逻辑,他们创始人心气高,在融资的时候针对以太坊一顿批判,然后把自己以太坊杀手的牌坊算是立住了。 当然在 2020 年 DeFi Summer 大热了之后,Near 发现还是说自己是二层网络比较好,容易吸引以太坊社区和流动性。但事实就是他俩谁都不算二层网络,这至少可以装作二层网络来跟以太坊套近乎。但对于「高性能公链」的这个 Solana 来说,他连以太坊虚拟机兼容都没有,以太坊杀手这个名字,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得背。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还有舆论都会强加在他们头上。 其实在很多有影响力以太坊核心的开发者看来,Solana 就是不做好的。但是 SBF 开放包容、理想化、追求技术的这种人设,非常明显为缺乏正统性的 Solana 赋予了一些力量。也让很多讨厌 Multicoin 作为 Solana 最大投资人的人开始改变刻板印象。 就随着 SBF 公开支持 Solana 以后,不少原来号称自己是以太坊原教旨主义的投资人或者是看不上 Solana 的人开始动心。比如 ParaFi Capital 前合伙人 Santiago Roel Santos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之前真的就是无脑吹以太坊,但后来开始愿意认可 Solana 了。最让我佩服也是一个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 Lily Liu 决定加入 Solana 去做基金会的主席。Raj 和 Anatoly 是怎么说服她的我真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一个里程碑是可以说改变了 Solana 的基本面,因为很多老的加密圈的和硅谷人都非常认可 Lily,虽然她在社交网络上面的粉丝并没有那么多,但是很核心的人都非常认可她,因此他愿意迈出这一步,让很多人会觉得自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 Solana,问一下会不会是自己之前太傲慢了。 人和人破圈的事儿其实是非常微妙的,有时候还是很多时候还是靠某几个人的影响力,突然就能让更多的人放下成见去重新审视一个东西。 吸引优秀开发者,变得更大更强 但 Solana 更大的开发者生态是怎么做起来的?毕竟开发者生态即使是花钱,也得用正确的方式去花,并不是说有钱就一定能把开发者生态有机的做起来。以太坊上面的 Solidity 原生开发者其实大多数都没有 Rust 的能力,因此 Solana 将目光转向了科技公司大厂的开发者。但 Solana 也明白要吸引这些人,需要这事儿非常赚钱,才能让他们觉得这个机会成本是值得的。因此当时他们在这些人的圈子里面应该是花了大功夫的,包括从这些大厂里面去招一些核心开发者。 其次就是当时有一批波卡的 Rust 开发者转向了 Solana,有趣的是大家一直期待的天王级公链波卡上线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其次也是一些小一点开发者觉得自己没有资金能力去参与卡槽拍卖,那不如尝试一个没有资金门槛而且还可能赚钱的,有大金主支持的 Solana 生态。 就在这样子的背景下,Solana 推出了精心策划的黑客松,也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案例。他们第一期是 2020 年 10 月做的,召集了全球各地的投资人和创始人作为评委。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 AAVE 的创始人 Stani Kulechov 也在,因为其他的都不是以太坊生态的,相比于位于硅谷的竞争对手 Compound,AAVE 其实是比较包容的心态。 第一次奖池不算特别大,不到 20 万 USDC。对比看看今天的以太坊纽约黑客松,他们有来自全球各地非常有名的项目赞助,总奖金池子也只有 50 万美元。Solana 第一次做就有 20 万美元的奖金,应该也算不错的。第二期是 2021 年 2 月份,Solana 和 Serum 专门针对去中心化金融的项目做了一个黑客松。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 Solana 和 Serum 团队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创意列表,上面包含了各样他们认为 Solana 上面需要但是还没有的工具和应用,鼓励大家基于那个表进行开发,然后还给独立的参赛者提供撮合团队的机会。 那个表我觉得写得真的太详细了,这个时间点把握的很好,他们正好也是投资人解锁,私募人解锁的时间点,所以应该说是这种利好的消息和私募这两件事情对冲的很好。然后等到 2021 年 10 月,第三次黑客松奖池已经到了差不多超过 100 万美元了。除了 Solana 基金会,那这一年里面各个在 Solana 生态里面长出来的项目,他们都纷纷参与了赞助这个奖池,参与的评委也是盛况空前。在这一届的黑客松开始之前,这种独立开发者们已经充分相信了我只要参加 Solana 黑客松拿到名次,就能够同时广泛获得社区关注以及拿到投资人融资。甚至其实在黑客松结束之后,Solana 跟每个获奖团队都送了开发者大会的门票,邀请大家到里斯本现场和开发者和投资人当面交流。 飞轮效应带动 Solana 腾飞—4 个转折点 到这个阶段,Solana 在开发者生态里面所投入的巨大努力,可以说已经开始正向循环。然后到 2022 年就更加激进,他们在美国,欧洲,亚洲各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连续举办专门为开发者组织的短期快闪活动,他们管它叫做 Hacker House Series。 Solana 就让自己的核心开发者和商务人员飞到不同的城市,邀请当地的开发者还有感兴趣的投资人们去他们准备好的场地里面交流,现场答疑,还有商业拓展,甚至投资谈判。就在这个时候,此时此刻的 Solana 已经不再是 2020 年求着开发者来的那个小弟了,他现在扮演的更像是一个攒局大哥的角色,要保证来的每个人都吃好玩好,匹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上面描述的这些发展听起来挺顺水推舟的,但事实上没有哪个公链会不重视黑客松,尤其是前面两期、三期黑客松,在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生态之前,挑战是巨大的。Solana 商务的团队在早期贡献非常多,任何一个黑客松光靠自然流量参与,在飞轮转起来之前是非常难的。因此他们的商务团队需要想方设法去找到这些优秀的团队,甚至说服 Alameda Ventures 还有一些深度绑定的机构进行投资,或者是免费给这些团队介绍一系列的资源,来作为吸引这些团队统一在 Solana 上面开发的筹码。 还有一点,人们常常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是 Solana 团队借助 FTX 的力量,先后让 USDC 和 USDT 认可和集成他们,SBF 亲自给 Anatoly 和 USDC 母公司 Circle 的 CEO Jeremy Allaire 拉群,在第一次会议的时候,他自己也亲自参与了,从 FTX 和 Serum 的角度答应了 Jeremy 第一时间支持 Solana。当然,Jeremy 自己本身也非常认可 Anatoly 的愿景,Tether 的 USDT 在第三世界国家渗透程度就不用多说了。当 Solana 公布 Tether 支持他们的那一天,Solana 当天直接暴涨 60 个点。 当一个公链有了稳定币,它上面的去中心化金融才便于更好的开展,才更容易吸引用户来使用这些金融应用,才会进一步激励开发者来这开发更多的应用。逐渐有了开发者和应用,有了稳定币,用户也并不是水到渠成的。除了关心 Solana 开发者生态是怎么做起来的,我相信还是有挺多人关心 Solana 怎么开始有人愿意用的,因为你有这个供给端,你没有消耗端其实也没有意义。有些人就会说,一个生态吸引的第一批用户往往是投机者,因此就是有开始赚钱的第一反应,比如说 Raydium 的打新等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的重要性我并不否认,但事实上就大家会发现,因为 Solana 交易手续费非常低,因此链上资本热衷的那种流动性挖矿智能合约里通过有风险的存钱生出更多的钱的这种泡沫行为,在 Solana 上面是非常容易矿难的,也就是被资金高频率的挖提卖冲垮,一个矿从开始到结束就如果做得不好,很快就死掉了,甚至不到一天时间。 在我看来,最大的转折点之一应该是 Phantom 团队决定在 Solana 上面做一款好用丝滑的钱包。Phantom 团队的背景是以太坊老牌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硅谷产品 0x,极简风格,相比于当时大家苦不堪言的 Sollet 这些更早一代的 Solana 钱包,它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在 Solana 上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爆发的前夜,Phantom 横空出世,应该说是完美的接住了一波流量。钱包作为和协议交互的重要前端,它的用户体验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接下来用户的行为。我甚至会觉得有没有办法培养出丝滑浏览器钱包,手机钱包,是一个公链获得大规模应用的决定性事件,那 Phantom 就是这个浏览器钱包。 然后其次转折点来自于 Magic Eden 的出现。在 Magic Eden 出现之前,Solana 完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NFT 社区,所有的小图片都是仿以太坊上的东西。和 Phantom 类似,Magic Eden 核心团队也是硅谷谷歌背景,加上另外一个老牌去中心化金融协 dYdX,他们从上线到 Solana 市场,NFT 市场的市占率达到 90% 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差不多是在 2021 年的 Breakpoint 大会时期他们就已经做到了 90%。 他们有非常强大的商务和社区运营团队,可以说是将整个 Solana NFT 生态从 0 到 1 从无到有做了起来。在 Magic Eden 起来之前,Solana 上面的那些项目很多都是仿以太坊上的,没有真正意义上原生的创作者社区。 再来其实就是 STEPN 了。许多 Solana 上面从来没有接触过区块链的用户,他们都是通过 STEPN 注册了解到的 Solana。手机钱包是一个决定公链或大规模应用的事件。如果说 Phantom 是浏览器钱包,我觉得 STEPN 的手机钱包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环。在 STEPN 500 万的注册用户里面,差不多三成是全新的圈外用户,就都不是说非 Solana 而是非加密圈的原生用户。有很多今天在 Solana 生态里面活跃的 NFT 用户也表示,自己接触 Solana 就是因为 STEPN 这款健身的 APP。 我也想通过这些观察试图回答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 FTX 轰然倒下的今天,Solana 何去何从? 其实这个问题聊到这儿,你可能已经知道我的答案了,Solana 大概率是不会死的,但它不会以原有的方式活。 2022 年 11 月 10 号,Solana 基金会在官方博客上面发了一篇澄清文章,里面提供了很多他们受到 FTX 破产和清算影响的一些细节,包括 Alameda 和 FTX 之前投资的 SOL,还有 Sollet 的托管跨链桥上面的资产等。 Solana 联合创始人之前 COO Raj 在 12 月 29 号在推特上面发了一段话,他说说过去这些年,我们的这个还是相当活跃和有富有激情的社区被一些短期短视的炒作的人影响了,那他们就像这种有害的病毒是需要被清理的。发烧当然是很痛苦的,但你会很开心,当它爆发出来,你知道他们也就很快会结束,这是最后的痛苦。那任何一个坏分子被这个洗出之后,其实都是在往更加去中心化之路上面走出的坚实一步。 但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我觉得虽然听起来是陈词滥调,但是放在 Solana 身上完全没问题,因为并不是任何一个东西把那个坏分子杀了就能再活过来,有可能你就完全死了。但是 Solana 应该是不会的,因为它经历了非常多的起起伏伏,即使从市场层面上换手也换了很多批了,然后再加上有机的开发者还是比较多,一个核心机构的倒下,或许可能成为它朝着更加去中心化的角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这肯定是非常痛苦,但是我觉得也是机会。 很多人就质疑说随着价格的跌落,这些验证者节点 Validators 开始解除质押,链的安全性都可能失去保障,小开发者肯定是很担心的,因为验证者节点的门槛是非常高的,普通开发者也不可能自己想跑节点就跑节点,这不现实。但从大开发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迁移的重新获客培养社区的这种隐性成本可能是更致命的。 比如说像 Magic Eden 或者是 STEPN 这样的开发者,他们其实可能会自己跑验证节点,努力让这条链真正成为公共的区块链。而对于一个智能合约平台,其实最重要的是开发者生态是否有机而自发,以及用户是否有社区认同感。 我前阵子看到硅谷的风投机构 Eletric Capital 公布了每年一度开发者研报。2022 年 12 月,也就是 FTX 倒下后的一个月,Solana 的活跃开发者是所有公链生态里面仅次于以太坊的,有 2082 个,和 2021 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83%。从 Solana 默默无名到炙手可热,FTX 和 SBF 以及大投资人在里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 2022 年初起始的路,或许 Solana 已经开始自己走了。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2021 年底,在里斯本 Multicoin 在 Solana Breakpoint 开发者大会的旁边办了一个活动,请了自己的投资组合里面当时在葡萄牙的团队,那会是市场非常好的时候,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快乐的气息。我一转头,发现 Anatoly 自己一个人靠在角落里面,静静的看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手里拿的还是纯的威士忌。他看见了我,然后肉眼可见的变得特别高兴。他走过来跟我拥抱,我说谁能想到就这么就 3 年了。他说,对,3 年了,老朋友都还在,实在是太好了。 参考链接 Messari 上的各公链融资情况: Polygon: https://messari.io/asset/polygon/profile/launch-and-initial-token-distribution Avalanche: https://messari.io/asset/avalanche/profile/launch-and-initial-token-distribution Near: https://messari.io/asset/near-protocol/profile/launch-and-initial-token-distribution Solana: https://messari.io/asset/solana/profile/launch-and-initial-token-distribution Multicoin Capital 投资组合:https://multicoin.capital/portfolio/ Solana 黑客松相关链接: 第一届黑客松:https://solana.com/de/wormhole-hackathon 第二届黑客松:https://solana.blog/2000-participating-in-solana-defi-hackathon-kicking-off-tomorrow/ Serum 团队做的 Solana 上需要被搭建的东西,供参加黑客松的人参考:https://serum-academy.com/en/serum-project-ideas/project-ideas/(该链接已失效) 第三届黑客松:https://solana.blog/solana-season-global-hackathon-with-1m-prize-and-funding-pool/ 第四届黑客松:https://solana.blog/katana-wins-out-of-568-projects-launched-in-massive-solana-ignition-hackathon/ 第五届黑客松:https://solana.blog/solana-riptide-hackathon/ ETH NYC 的奖池:https://nyc.ethglobal.co/#prizes Solana 基金会对于和 FTX / Alameda 相关联资产的澄清:https://solana.com/news/solana-facts-ftx-bankruptcy Raj 的推特:https://twitter.com/rajgokal/status/1608320254463348736 Electric Capital 的开发者报告:https://www.developerreport.com/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3
MXT通缩 与ID携手合作 能否成为下一个黑马?
go
lg
...
公链,其0gas机制也是让社区用户津津
乐道
。 Conflux由清华大学姚班龙凡博士创立,姚期智背书,投资机构有红衫资本等传统机构投资,获得上海政府的支持,其背后的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为很多传统企业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 中国电信与Conflux Network合作开发了一款区块链SIM卡(BSIM),旨在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Web3入口解决方案,并使交易更快、更安全。该卡利用硬件安全优势来保护用户的私钥,并提供了数字资产存储和转移功能,降低了用户被手机上的病毒和其他恶意软件攻击的风险。此外,BSIM卡可以与用户的去中心化标识符(DID)联系起来,使虚拟信息和真实信息之间更好的集成和交互,并与基于智能合约的抽象账户相结合,使区块链应用程序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用户的加密和传统世界信息。未来,中国电信将在香港推出首个BSIM试点项目,并可能在中国大陆其他关键地点进行试点,重点放在游戏、支付和其他领域。 从应用角度看,Conflux公链短期难以大规模落地香港,一部分合作伙伴入驻Conflux公链为加密市场来带生机和现实应用场景,无论是NFT还是数字港币上链,Conflux作为合规公链落地的先行者,必然会遭受大量的非议和挑战。 支付入口Alchemy Pay(ACH) Alchemy Pay今年1月拿到了拿到香港MSO牌照,成立于2018年,是最早的加密领域支付集成服务商之一,目前总部位于新加坡。 Alchemy Pay专注于为企业接受加密和法定支付,以及通过Visa、Mastercard、PayPal以及200多个本地法定渠道进行加密进出,其代币ACH的用途,包括用于支付交易网络费用、访问Alchemy Pay的服务并获得费用折扣、生态奖励以及治理投票。该项目还包括Hybrid Payment Acceptance系统,为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混合加密法币支付服务;商户与商业网络,支持多种数字货币的对接;以及Crypto Ramps,使全球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法定支付和汇款方式买卖各种加密货币。 Defi服务平台MixTrust(MXT) MixTrust已于今年3月底迁往香港,目前已经与大量在港传统企业合作,其DID概念产品MixID采用了香港知名生物识别公司的先进的指纹技术。其ai产品MixGPT则是基于GPT4打造的转为Defi用户设计的ai,其宗旨是服务与用户的Defi交互体验,使用户更方便的进行链上交易、质押借贷、流动性挖矿等链上操作,同时也可以定制化实时信息,方便用户及时获取链上链下资讯。 MixTrust的香港合规意味着将为加密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引入传统资金的同时也将大量传统资产如股票期货带入加密市场,目前Gains Network类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已经可以对传统资产进行交易,MixTrust将作为一个平台和桥梁联系加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资产。 MixTrust的2023香港嘉年华分会场针对DID数字身份进行了探讨,邀请了百位Web3支持者畅想未来DID的发展,活动展示了MixID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Web2背景,也展示了MixID的发展布局。 通过MixID,传统用户将得到一个具有生物识别绑定的DID,类似于去中心化KYC,独一无二的信息绑定用户的链上资产和交互信息,成为了传统用户进入Web3.0世界的入口,使传统投资者有机会合法合规的感受Defi的魅力。 市场未来的形式 目前散户对CFX、ACH的fomo,以及在币安交易所的拉盘营销下对香港概念的到来充满了憧憬,但香港作为一个新兴的加密中心及新板块概念,更多的机会和新生力量将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将带动整个加密市场的发展。 目前香港WEB3 已经火热进行中!整个香港概念板块都拉菲一波!后期港对于币圈肯定是持开放态度了,六月份还有大事件!这个时候我们提前埋伏香港概念板块的币子,等待利好,等待起飞,看好MXT 原因如下:MXT 专注WEB3 Defi领域 P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而且还采用了个人DID的生物技术!目前ID起飞,热度空前!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1
香港加密的崛起,加密行业国产之光从CFX转到MXT
go
lg
...
公链,其0gas机制也是让社区用户津津
乐道
。 Conflux由清华大学姚班龙凡博士创立,姚期智背书,投资机构有红衫资本等传统机构投资,获得上海政府的支持,其背后的树图区块链研究院为很多传统企业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 中国电信与Conflux Network合作开发了一款区块链SIM卡(BSIM),旨在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Web3入口解决方案,并使交易更快、更安全。该卡利用硬件安全优势来保护用户的私钥,并提供了数字资产存储和转移功能,降低了用户被手机上的病毒和其他恶意软件攻击的风险。此外,BSIM卡可以与用户的去中心化标识符(DID)联系起来,使虚拟信息和真实信息之间更好的集成和交互,并与基于智能合约的抽象账户相结合,使区块链应用程序能够安全高效地使用用户的加密和传统世界信息。未来,中国电信将在香港推出首个BSIM试点项目,并可能在中国大陆其他关键地点进行试点,重点放在游戏、支付和其他领域。 从应用角度看,Conflux公链短期难以大规模落地香港,一部分合作伙伴入驻Conflux公链为加密市场来带生机和现实应用场景,无论是NFT还是数字港币上链,Conflux作为合规公链落地的先行者,必然会遭受大量的非议和挑战。 支付入口 Alchemy Pay今年1月拿到了拿到香港 MSO 牌照,成立于2018年,是最早的加密领域支付集成服务商之一,目前总部位于新加坡。 Alchemy Pay专注于为企业接受加密和法定支付,以及通过 Visa、Mastercard、PayPal 以及 200 多个本地法定渠道进行加密进出,其代币ACH的用途,包括用于支付交易网络费用、访问 Alchemy Pay 的服务并获得费用折扣、生态奖励以及治理投票。该项目还包括 Hybrid Payment Acceptance 系统,为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混合加密法币支付服务;商户与商业网络,支持多种数字货币的对接;以及 Crypto Ramps,使全球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法定支付和汇款方式买卖各种加密货币。 Defi服务平台MixTrust(MXT) MixTrust已于今年3月底迁往香港,目前已经与大量在港传统企业合作,其DID概念产品MixID采用了香港知名生物识别公司的先进的指纹技术。其ai产品MixGPT则是基于GPT4打造的转为Defi用户设计的ai,其宗旨是服务与用户的Defi交互体验,使用户更方便的进行链上交易、质押借贷、流动性挖矿等链上操作,同时也可以定制化实时信息,方便用户及时获取链上链下资讯。 MixTrust的香港合规意味着将为加密市场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引入传统资金的同时也将大量传统资产如股票期货带入加密市场,目前Gains Network类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已经可以对传统资产进行交易,MixTrust将作为一个平台和桥梁联系加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资产。 MixTrust的2023香港嘉年华分会场针对DID数字身份进行了探讨,邀请了百位Web3支持者畅想未来DID的发展,活动展示了MixID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Web2背景,也展示了MixID的发展布局。 通过MixID,传统用户将得到一个具有生物识别绑定的DID,类似于去中心化KYC,独一无二的信息绑定用户的链上资产和交互信息,成为了传统用户进入Web3.0世界的入口,使传统投资者有机会合法合规的感受Defi的魅力。 市场未来的形式 目前散户对CFX、ACH的fomo,以及在币安交易所的拉盘营销下对香港概念的到来充满了憧憬,但香港作为一个新兴的加密中心及新板块概念,更多的机会和新生力量将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将带动整个加密市场的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0
“壕横”腾讯人均年薪百万!从财报盘点鹅厂股权激励做对了什么?
go
lg
...
制股份作为主要工具,这也是最为大众津津
乐道
的形式。 比如2021年年初,腾讯在公司内部实行了一次阳光普照奖,主要是向表现优异并且做出了特殊贡献的员工一次性授予100股股票作为奖励。该期奖励锁定期一年,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价值7.4万港元,约为6万元人民币。 这部分股份主要就来自股份奖励计划。 可以看出,自腾讯成立以来,股权激励一直伴随着腾讯的成长,并且在其不同成长阶段,匹配不同需求调整股权激励的工具及方案。 关注一心向上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腾讯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BAT中的T字头企业,Tencent一直稳坐江山,从未动摇。 腾讯成立于1998年,从一度濒临倒闭,到如今总市值3.61万亿港元的互联网商业帝国,腾讯用了25年。 期间,腾讯受困过融资窘境,迎来了2004年的上市,也经历了中国移动、米聊、抖音、快手等商业对手的围堵。 2021年,因为全球经济下行,腾讯遭遇了近10年净利润的首次亏损。 但在2022年全年财报,腾讯又再度带来惊喜。 腾讯四季度收入1449.54亿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394.26亿元,同比增长19%,在经历了五个季度的调整后重回两位数增长;全年收入5545.52亿元,同比降低1%,净利润1156.49亿元,同比下降7%。 这组数据在全球经济压力剧增、互联网行业流量见顶的大趋势下,着实超出了市场预期。 财报发布后,腾讯股价持续回升,一度站上了380港元/股。多家机构也上调了对腾讯的目标价,其中花旗就将腾讯的目标价格调高至520港元/股。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腾讯每一位员工的贡献与坚持。 企业高速成长,员工共同富裕,这或许就是一家成功企业所担负的责任与担当。 关注一心向上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lg
...
老虎证券
2023-04-06
「全球横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的三大阶段与趋势
go
lg
...
货币带来的机会。实现美国政客们时常滋滋
乐道
的“精准监管”。 2022年4月,英国财政部也公布了一系列旨在将该国转变为全球数字货币中心的重大举措举措。 当然,以上的内容基本都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多都是以开放为主的。反观我国的加密货币政策,则是在2021年9月24日,由央行等十部门联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加密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将加密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全部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正式开始一刀切,这也是全球最严格的监管政策。至于监管政策的正确与否,郭律师在此前发布的文章《序章丨全球虚拟货币法律政策研究》中有简单分析,总体而言郭律师认为不能片面的去看待对与错,毕竟我国有我国的特殊国情。特别是我国的普通民众,普遍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较为薄弱,14亿人的大国也经不起金融市场的激烈震动。 不过还好,我们还有香港这个开放的窗口。2022年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立志要成为全球加密市场的中心。如此一来,等时机成熟了,或许我们从香港再将成熟的市场机制引入国内,未尝不是个好的方法。 结语 以上就是郭律师针对全球虚拟货币监管政策三大阶段的总结。研究全球虚拟货币法律政策,是公正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现实存在的新事物,并非偏激的、主观的、凭感觉的追求所谓的对与错。社会现象不是数学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利弊的平衡。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来做区块链行业法律研究的拓荒者。如果你想获取更详细的各国监管政策信息,可以查阅郭律师以往的一些内容。 作者简介:郭志浩律师,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数字经济法律事务部主任、法律科技委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国家首批三级(高级)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深圳链协法律专委会主任、山西省法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称考试”教材编撰人、中国法学会成员、盈科全国优秀律师。曾办理国内众多重大敏感类案件,并成功进行数起无罪辩护,为多家知名企业的经营管理难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其经典案例已编入中国法律出版社《辩策》《盈论》等著作。多次受邀《中国产经新闻》《民主与法治》《中国经营报》《对话律师》等国家级期刊的采访,CCTV华夏之声、新京报、法治日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浙江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报、财经杂志、时代财经、界面新闻、第一财经、天目新闻、金色财经、财经链新、凤凰新闻、华尔街见闻、中华网、金融界等多家知名媒体均有相关报道。 团队业务领域:高净值私人法律顾问、数字经济领域刑民交叉类案件处置、刑事辩护、刑事控告、项目合规或清退、解冻银行卡或账户、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6
下一个百倍币?全球首个meme加密货币ShibLa联合交易所空投
go
lg
...
焦点,加密货币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喜闻
乐道
的话题。 在比特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新兴价值货币ShibLa走进了大众视野,而且热度持续上升,先是数字货币圈大咖宝二爷抢先关注meme类型ShibLa,成为了ShibLa火爆的导火线,接下来玩家们更是曝出了ShibLa受到推特百万粉丝大V的助力,推波助澜之下,ShibLa的关注度一跃向前,频频登陆热搜榜,粉丝数翻倍增长。目前,ShibLa以价格低,门槛低著称,其总数量足有1000万亿枚,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代币梦想真正能够实现,而且白菜价便能轻松入手百万千万,这对于新手玩家而言是机会更是机遇。 作为全球首个meme加密货币ShibLa联合交易所空投的行动者,ShibLa真正表现出了不俗的成绩,而且在技术应用方面也是脱颖而出,率先打造主网meme公链,连接NFT、元宇宙、Dapp等去中心化项目,推动一级市场加密货币项目的变革创新,更有助于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24
MJH DAO开启去中心化生态新纪元
go
lg
...
Web 3.0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
乐道
,这一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集合了加密货币、区块链、共享经济学等多重技术与理念底层。其中,DeFi、GameFi和NFT等领域浪潮般的阵阵涌现出五花八门的项目,轮替成为竞争激烈的赛道。 MJH ECOLOGY是专业、安全、高效的基于Web3.0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旨在打造数字资产管理的全生态体系。不仅为全球用户提供多币种数字资产存储,还提供安全的数字资产增值通道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MJH ECOLOGY最终将打造出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分布式金融体系,提供去中心化的金融衍生品和相关服务,让全球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真正的实现普惠金融。 MJH DAO资产管理平台是一个融合了元宇宙、DeFi、Web3.0、SocialFi与GameFi概念的新型区块链协议,并基于Web3.0打造全球首个一站式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采用开放式DAO社区自治。MJH生态提供包括数字资产的抵押、借贷、投资、托管、去中心化交易、资产发行、数据上链、审计、仲裁等服务。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落地应用的数字资 产支付、清算、结算中心业务。 MJH DAO是一个分布式自治组织,由一群海内外资深的区块链极客和顶级风险投资机构领衔。全球多个DAO社区共同发起。目前DAO成员在DAPP开发、DeFi、NFT、元宇宙、Web3.0、链游、套利、竞猜、金融领域等方面具有市场和实践经验,旨在打造数字资产管理的全生态体系。让全球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真正的实现普惠金融。 MJH DAO通过跨时代的区块链技术,旨在打造一个人人均可参与共建,人人共享收益的DAO组织,从而实现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信仰共同体的人才聚合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作为去中心推动者,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19
上一页
1
•••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马斯克准备离开!特朗普突然发话:特斯拉电动车不是每个人想要的……
lg
...
小非农ADP数据“大爆雷”!特朗普关税阴影下,美国4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创9个月来新低
lg
...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中国列出免征125%关税美国进口商品“白名单”
lg
...
特朗普“惹祸了”?!美国一季度GDP意外萎缩,创疫情以来最弱表现
lg
...
中国突发大动作!中国领导层终于兑现承诺:最高立法机关通过一项备受期待的法律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3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