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旋极信息(300324.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
亏损
放大
go
lg
...
2024年8月28日,旋极信息(300324.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75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4,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0,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减少3697.2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2.20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8,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1.14亿元。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42.28%,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3,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1.4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4.66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22.95%,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3,较上季度毛利率增加1.9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减少1.18个百分点。最新ROE为-3.77%,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4,较去年同季度ROE减少1.46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07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2,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减少0.02元。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17次,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9,较去年同季度总资产周转率减少0
lg
...
有连云
2024-08-28
森远股份(300210.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3531.42万元,同比
亏损
放大
go
lg
...
2024年8月28日,森远股份(300210.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586.82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8,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2244.42万元。归母净利润为-3531.42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0,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减少1239.0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156.31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1,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627.77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18.77%。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56.89%,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6,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减少2.3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6.58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28.29%,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2,较上季度毛利率减少0.3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减少0.45个百分点。最新ROE为-8.42%,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9,较去年同季度ROE减少4.22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07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8,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减少0.03元。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
lg
...
有连云
2024-08-28
汉王科技(002362.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5080.27万元,同比
亏损
缩小
go
lg
...
2024年8月28日,汉王科技(002362.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7.15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8,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9352.96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5.06%。归母净利润为-5080.27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1,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105.5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8995.17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9,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6975.60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26.64%,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9,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1.8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4.08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41.50%,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8,较上季度毛利率减少1.5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增加0.50个百分点。最新ROE为-4.22%,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4,较去年同季度ROE减少0.34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21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3,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基本持平。 公司最新总资
lg
...
有连云
2024-08-28
兆日科技(300333.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201.40万元,同比
亏损
减少
go
lg
...
2024年8月28日,兆日科技(300333.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7868.75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5,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791.28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1.18%。归母净利润为-201.40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7,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3364.11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800.53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4,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3069.26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2.89%,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减少0.6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减少0.91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57.54%,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较上季度毛利率增加11.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增加1.09个百分点,实现2年连续上涨。最新ROE为-0.32%,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7,较去年同季度ROE增加5.02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01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37,较去年同报告期摊
lg
...
有连云
2024-08-28
潜能恒信(300191.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3002.04万元,同比
亏损
减少
go
lg
...
2024年8月28日,潜能恒信(300191.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41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0,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2321.94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0.67%。归母净利润为-3002.04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1,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5861.4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21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5639.72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87.55%。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57.12%,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9.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17.64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32.71%,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较上季度毛利率增加1.7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减少2.55个百分点。最新ROE为-2.73%,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0,较去年同季度ROE增加4.84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09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1,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增加0.18元。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
lg
...
有连云
2024-08-28
业绩直击|沛嘉医疗(9996.HK) -B双核心引领增长,经营效率提升,其中神经介入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go
lg
...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公司上半年
亏损
已同比大幅收窄66.4%至7100万元附近。可以看到,公司财务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盈利拐点日益临近,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与市场的信心。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8月26日当天下午,公司股价涨幅一度接近16%,彰显了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 剖析营收结构,可以看到,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源自经导管瓣膜治疗(“瓣膜”)业务和神经介入(“神介”)业务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劲驱动。两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不仅为公司贡献了营收的稳健增长,也进一步巩固了沛嘉医疗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瓣膜业务上半年表现稳健,业务收入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21.0%;从瓣膜业务产品层面来看,沛嘉医疗的一代及二代TAVR产品的入院数量及市场份额提升迅猛。上半年,公司产品在近100家新医院中投入使用,累计覆盖的医院数量超过580家。TAVR产品的终端植入近1750台,同比增速接近40%,在中国经股TAVR市场的市场份额已接近25%,较2023年底提升约5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在经导管瓣膜治疗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瓣膜研发管线方面,上半年公司加速推进自研及BD管线进展,构建了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和梯队。公司的三项战略产品即TaurusTrio™系统、TaurusNXT®和GeminiOne®完成了注册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公司基于一代及二代中产品中新增了AV21小尺寸瓣膜;此外,于二代产品TaurusElite®的基础上升级了瓣膜显影点及输送器可调弯规格的新一代(2.5代)TAVR产品TaurusMax™,也于8月刚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产品管线的丰富叠加价格带的区分,可应对市场多元化需求,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上半年,神介业务更是大放异彩,分部收入达到了1.71亿元,实现了45.9%的快速增长。神介业务分部实现扭亏为盈,盈利额达到2871.6万元,远超年初指引。 国内神经介入手术的快速普及与下沉,为公司的出血、缺血及通路类产品带来了销量的显著增长,神介业务的全线产品均取得了不俗表现。集采政策的实施,驱动弹簧圈于标内及标外市场迅速放量,收入增速强劲;缺血类产品如Syphonet®取栓支架和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凭借其差异化设计特点及与术者共同开发出的创新术式的应用,市场渗透率得到快速提升。此外,于2023年年中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通路类产品DCwire®微导丝,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于术者及患者中获得了深度品牌信赖,为公司贡献超千万收入。 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随着营运体系的日益成熟,沛嘉医疗的经营效率全面提升。上半年,公司在销售、管理和研发等方面的费用率均实现了显著降低。从集团层面来看,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26.2、7.0和42.8个百分点。 从瓣膜业务来看,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0%,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34.0个百分点至83.7%。瓣膜业务的销售团队人均收入产出(人效)自2023年的一百万元提升至目前的一百四十万元,同比增长近40%。销售费用的有效控制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至此,瓣膜业务的商业
亏损
[1]显著降低92.4%至250.5万元,商业盈利在即。这无疑是沛嘉医疗高效执行与卓越市场表现的有力证明。 此外,沛嘉医疗还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新总部的建设和产能的提升为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公司还通过引入更多关键原料提供方、优化自产原料的内部制造工艺等方式降低瓣膜生产成本并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 而从神介业务来看,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3.8、4.0、4.8个百分点。在实现分部扭亏为盈的同时,经营效率提升。 在资金储备方面,沛嘉医疗同样表现稳健。上半年,沛嘉医疗在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大幅减少91.2%至41.4百万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约为8.3亿元。随着上半年三大产品的注册临床患者入组超预期全部完成,且BD里程碑剩余付款也由四款产品减至三款(爱德华生命科学收购JenaValve,反流瓣项目TaurusTrioTM / TrilogyTM剩余里程碑款项被豁免),至此,沛嘉医疗的研发项目主要支出阶段已接近尾声。通过全面提高营运效率,公司不仅优化了经营环境,而且为未来持续稳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来看,沛嘉医疗的现金储备可支持日常运营至整体盈利。 展望未来,随着公司在瓣膜及神介业务上的产品研发、商业化拓展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不断优化提升,沛嘉医疗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健强劲且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公司也将继续秉承“至善尽心,敬畏生命”的理念,在瓣膜及神介领域继续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解决方案。 以下为此次业绩会投资者与管理层Q/A问答的部分实录: Q1: 如何看待爱德华的投资策略?对沛嘉医疗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A1: 对于沛嘉医疗而言,爱德华的投资策略显示出对主动脉瓣反流(AR)领域的重视,公司的临床数据在爱德华的决策上也有一定的帮助。这对公司而言是积极的信号,目前公司的反流瓣已于上半年超预期完成了注册临床患者入组,进入随访阶段。我们期待公司的反流瓣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 Q2: 沛嘉医疗对于减亏和盈利的预期时间线是怎样的? A2: 作为一个平台公司,盈利是目的而非手段。公司上市融资的目的是为了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套现。目前,沛嘉医疗的重心在于产品研发和商业化布局,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显著增长。尽管短期内实现盈利具有挑战性,但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减少
亏损
,神介业务已于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公司已大幅减少
亏损
,并计划明年继续努力减亏,争取实现盈亏平衡;公司预计在2026年实现整体盈利。 Q3: 公司2.5代产品的定价策略是什么?其市场优势在哪里? A3: 公司的2.5代产品定位为高端市场,价格将高于现有产品。该产品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双轴可调弯功能,能够解决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痛点,提高手术成功率,这些优势将使得2.5代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公司拥有三张瓣膜注册证,可以帮助覆盖很纵深的、支付能力不同、临床需求多元的市场。 Q4: 沛嘉医疗在成本控制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成效? A4: 公司通过实行数字化运营,不断提高沟通、执行及决策效率;在供应链方面,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竞争格局和成本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措施。 Q5:2.5代产品上市了,销售费用会提升吗? A5:销售费用很大一块是人员薪资,市场费用这些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于新产品来说,不会影响太多,和产品数量无关。从比例来说,销售增长,销售费用率会下降。新产品推广基本延用现有团队,我们已经覆盖主流的学术和市场活动,会有协同效应,费用不会有大的增长。 Q6: 沛嘉医疗对未来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展望是怎样的? A6: 随着公司产品线的不断完善和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销售费用将保持相对稳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固定部分如人员薪资和会议投入等将随收入增长而相对减少。研发费用方面,公司将根据研发项目的进展和需求进行投入。虽然短期内研发费用可能有所增加,但长期来看随着项目的成功商业化将带来显著收益。因此公司对未来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展望保持乐观态度。 Q7: 沛嘉医疗即将上市的新产品有哪些?这些产品对收入的预期拉动作用如何? A7: 沛嘉医疗的新产品包括反流瓣、长效瓣等重磅产品,预计在未来两年内陆续上市。这些产品均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有望迅速占据市场份额并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预计将对公司的整体收入产生显著拉动作用。 Q8:神经方面在出血缺血通路上有侧重吗? A8:管理层认为三个产品线同样重要。目前公司有4张弹簧圈注册证还有1个辅助支架和一个即将获证的合作产品,出血所有产品线已经全了,下一步是利用渗透率比较高准入比较顺利客户认可度比较高的弹簧圈带动支架。缺血分两块,一方面是急诊取栓,Fluxcap球囊导引和Tethys AS抽吸导管等已经组成了急诊取栓的产品组合,另外Syphonet取栓支架以其独特产品性能在上市两年之后跑赢所有国产企业。产品线上也会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是狭窄也即球囊类,球囊业务公司是国内第二家,有很好准入基础,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作为市场独一无二产品,迅速得到了客户认可,减少了手术步骤并提高了手术安全性。NeuroStellar狭窄治疗支架8月份提交了全部临床数据,已经在注册阶段。目前已经有扩张+植入的产品,未来会继续布局。通路是一个很大的品类,大多产品有很多手术基础,且学习曲线非常短,医生拿到产品觉得手感好就会很快使用。如DCwire得到了客户很大认可,拉升了整个导丝的收入。通路类产品比较多,目前在完善布局今年两个通路产品在递交申请。在神经介入这个领域只有所有板块齐头并进才能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各个产品线都提供支撑。 Q9: 沛嘉医疗在国内二尖瓣置换项目上的进展如何?未来在美国的研发布局有何规划? A9: 公司会邀请国外带教来国内推进二尖瓣置换项目,一直在持续稳步推进并已取得显著进展。全球而言,二尖瓣置换是瓣膜领域目前唯一尚未攻克的项目,处于全球技术领域最前沿,也是公司的聚焦核心。公司已经做了近20例,效果非常好。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合适的病人难找,但公司仍坚定不移地推进该项目。同时公司在美国的三尖瓣置换项目也进展顺利并得到国际知名团队的支持。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领域的研发投入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多个重要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以推动项目成功商业化。 Q10: 三尖瓣领域的临床意义是什么?沛嘉医疗在该领域有哪些市场空间和机会? A10: 过往,三尖瓣是被忽视的瓣膜,后来随着爱德华的入局,更多的医生及患者开始关注该疾病。三尖瓣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涉及大量心脏病患者的治疗需求,目前是海外最热门的话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三尖瓣疾病的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产品目前在国外的反响很好,目前处于研发第一梯队,公司也希望能够实现国际化。 注释: [1] 商业
亏损
指毛利润减去销售和分销费用。
lg
...
格隆汇
2024-08-28
博思软件(300525.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3772.25万元,同比
亏损
减少
go
lg
...
2024年8月28日,博思软件(300525.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7.17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7,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9398.95万元,实现5年连续上涨,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5.08%。归母净利润为-3772.25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69,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709.28万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07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6,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3835.50万元。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28.24%,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4,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4.5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6.20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63.15%,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6,较上季度毛利率增加1.6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增加3.17个百分点,实现2年连续上涨。最新ROE为-1.64%,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6,较去年同季度ROE增加0.38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05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4,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增加0.01
lg
...
有连云
2024-08-28
华中数控(300161.SZ):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
亏损
扩大
go
lg
...
2024年8月28日,华中数控(300161.SZ)发布2024年中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29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9,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2.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39,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减少7141.9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8169.24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23,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1.42亿元。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64.13%,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34,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2.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资产负债率增加8.16个百分点。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34.75%,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8,较上季度毛利率减少0.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季度毛利率增加4.43个百分点,实现2年连续上涨。最新ROE为-6.89%,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38,较去年同季度ROE减少4.71个百分点。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54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39,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减少0.36元。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14次,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
lg
...
有连云
2024-08-28
健世科技-B(9877.HK)财报解析:海外临床持续突破,稳健资金助力蓄势待发
go
lg
...
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
亏损
大幅收窄的同时,货币资金继续保持充裕,为公司的稳健运营和全球化战略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归母净
亏损
为1.02亿元,同比大幅收窄41.8%。同时,截至6月30日,公司的货币资金储备保持在9.22亿元的高水平。 透过财报可以看到,健世科技通过严格的现金流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开源节流策略,确保了资金的有效使用。优化资源配置,将重点放在了支持公司核心产品的全球市场推广和商业化进程上。这一战略性资源倾斜,既加速了公司产品的国际化步伐,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多地区临床试验捷报频传,全球化布局战略稳步展开 从发展战略来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不仅仅是中国,各海外地区对高效、微创治疗方式的需求也正日益增长。 洞察市场趋势,健世科技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目前已成功开发出针对三尖瓣疾病、主动脉瓣疾病、二尖瓣疾病及心源性卒中等不同类型结构性心脏病的一系列治疗解决方案。 其中,公司最大的亮点,便是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置换系统LuX-Valve系列产品。 首先在结构特性上,LuX-Valve系列产品以全球首创的“室间隔锚定”和非径向支撑力设计理念,为三尖瓣反流疾病治疗树立了一大标杆。而二代LuX-Valve Plus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全面升级的经血管输送系统,实现了更为先进的经颈静脉入路方法,更是展现出极高的临床价值。 其次在临床进度上,LuX-Valve Plus的全球化布局已经初现轮廓,展现出公司在全球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中国,LuX-Valve Plus已经完成一年期的随访,预计将在近期递交注册,即将迈向收获期。 据7月公布的TRAVEL II研究的六个月期随访数据显示,LuX-Valve Plus展现出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器械成功率约为97%,平均器械操作时间为35.56分钟。 在有效性上,所有受试者三尖瓣反流等级得到改善,97.62%的患者显示无中度及以上反流;于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改善方面,91.86%的患者由术前III/IV级提升到术后I/II级;于生活品质改善方面,患者堪萨斯市心肌病变问卷(KCCQ)评分平均提升20分。在安全性上,六个月期复合事件发生率仅为8.33%。 TRAVEL II研究六个月期临床随访结果展现了LuX-Valve Plus在中期的优异临床表现,在进入更长的随访观察期后,未出现明显增多的安全性事件,并且有效性持续提升,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品质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带来了持续的临床获益。 在海外地区,LuX-Valve Plus同样也取得显著进展。 此前公司在美国纽约瓣膜会上发布的TRAVEL II研究六个月期的随访结果,展现出LuX-Valve Plus能够安全有效的实现较短的器械操作时间,较低的复合事件发生率,并在6个月期时带来反流等级的显著降低,以及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的明显改善,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学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 在美国,LuX-Valve Plus的早期可行性研究以获得美国FDA的试验性器械豁免批准,目前该研究已正式启动,公司将持续推动该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应用。 在欧洲,LuX-Valve Plus进行的以获得CE认证为目标的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环节已接近尾声,来自全球七个国家的多临床中心均给予一致好评。 在2024年欧洲心血管介入医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LuX-Valve Plus在全球的同情救治使用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晚期三尖瓣反流,尤其是有着大尺寸右心室的患者,该产品作为TTVR系统不仅安全,还能有效降低反流等级,验证了其在更广泛患者群体的适用性和临床价值。 显而易见,LuX-Valve Plus在创新性和临床价值方面的表现,都充分证明了健世科技在创新研发方面的实力。目前,LuX-Valve Plus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地区完成一系列商业化准备活动。为满足全球三尖瓣反流患者庞大、急迫的治疗需求,公司也将继续在全球范围推动产品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其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地位。 创新步伐持续提速,为增长再添确定性 然而,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的快速更迭,也给健世科技等创新医疗器械厂家带来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健世科技不仅需要持续加大研发,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推动产品商业化,以维持其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全球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变化。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立足于全球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悉,健世科技持续推进旗下创新产品的临床进程和全球化应用,以满足全球市场庞大且急迫的临床需求,预计下半年将有多个突破性进展。 以核心LuX-Valve系列产品为例,据公司中期业绩公告披露,LuX-Valve Plus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分别在欧洲完成注册临床试验入组,以及在中国大陆向国家药监局递交注册审批申请,并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在美国完成EFS临床试验入组。 当然,除了LuX-Valve系列产品以外,健世科技其他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的商业化步伐也在稳步加速。 例如,公司预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Ken-Valve当前处于上市注册申请审评阶段;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系统JensClip已经完成确证性临床试验全部入组以及一个月期随访,临床结果优异。 预计随着未来这些产品的陆续获批上市,健世科技的商业化产品组合也将随之丰富和完善,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更全面的治疗方案,也将为公司带来更多元的收入来源,增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结语 回到资本市场视角来看,各大券商机构对创新医疗器械行业的未来增长趋势普遍持有乐观态度。 例如,方正证券表示,医疗器械,尤其是创新型、高端化医疗器械,在国内创新扶持政策密集推出支持下,随着产品的逐步获批和上市销售,医疗器械“科特估”板块的价值将有望得到市场重新认可,修复估值水平。 光大证券指出,国内器械企业出海水到渠成,器械出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探索国际市场已初见成效,国际化进程中也诞生了许多优质企业,建议关注具有全球化布局和较强研发迭代能力。 在这一大环境下,健世科技所展现出来在创新研发和全球化战略布局方面的优势,或预示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可以相信,随着公司逐步挖掘并释放市场潜力,其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进而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估和提升。
lg
...
格隆汇
2024-08-28
没出险,为何保费也上涨?新能源车险“怪圈”:车主喊贵,险企却称“不赚钱”
go
lg
...
幅上涨,而保险公司则抱怨新能源车险业务
亏损
严重。 车主吐槽:保费连年上涨,续保压力增大 多位新能源车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车险保费的连年上涨。北京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今年的车险保费报价为7469.67元,相比去年报价4983.88元,上涨了2485.79元。上海一位燃油车车主也反映,其车险保费上涨了近3000元,尽管几年内都未出险。江苏盐城特斯拉车主和四川成都的理想车主也遭遇了类似情况,他们在未出险的情况下,续保保费大幅上涨,有的涨幅甚至超过千元。 车主们普遍表示,新能源车险保费已成为他们养车成本的重要负担。有些车主因为保费太高,甚至考虑放弃购买车损险,但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风险。 险企喊冤:新能源车险业务
亏损
严重 与车主的抱怨相呼应,保险公司也在为自己的新能源车险业务
亏损
而叫苦不迭。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约21%。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高、出险率高以及维修网络不健全等因素,都使得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 以比亚迪财险为例,其二季度的车险车均保费为4900元,远高于同期49家财险公司平均值的2019.85元。而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普遍较高,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于盈亏线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保费的上涨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可能导致消费者减少车险的保障程度或者更换保险公司。此外,高昂的保费也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售情况。 原因分析: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新能源车保费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维修成本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新技术,如一体化压铸技术制造车身,增加了车身修复的难度和成本。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价格昂贵,一旦受损,可能导致整车报废。 出险率高:新能源汽车动力强、提速快,但部分车主难以快速适应这种性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被用作网约车等营运车辆,其出险率和赔付成本也相对较高。 车型和驾驶行为影响:不同车型和驾驶行为对保费有较大影响。一些品牌车型被用作网约车比例高,导致相关私家车车主投保费用上升。同时,驾驶行为不良的车主也会面临更高的保费。 定价不精准: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数据和条款积累相对较短,定价策略存在差异和误区,难以准确估计风险。 监管与应对措施 针对新能源车险保费高企的问题,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至[0.5-1.5],有助于保险公司更精准地定价。同时,该通知还要求保险公司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此外,保险机构和保险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一些保险科技公司研发了AI智能定价及反欺诈辅助系统,通过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数据,构建驾驶行为评估模型,为保险公司提供基于实际驾驶行为的个性化风险评估。
lg
...
金融界
2024-08-28
上一页
1
•••
967
968
969
970
97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重大转向:普京-特朗普会晤倒计时!中国经济传坏消息,今日别忘了“恐怖数据”
lg
...
路透:中国又一位高级外交官被拘留问话!
lg
...
高盛预警“金发姑娘”行情或将终结——波动加剧前,你准备好了吗?
lg
...
今日特朗普与普京会面!激进降息破灭黄金3345震荡,是时候逢低买入?
lg
...
美国股市高位运行 鲍威尔讲话或引发剧烈波动 美联储年会能否为降息确定基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