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关于中国的“崛起中的超级大国”神话!中国正面临三大挑战 美国这次高估了中国威胁?
go
lg
...
此大规模的老龄化,也从来没有因为有意的
人口减少
政策而导致老龄化。中国现在正在为生育提供激励措施,如家庭减税和延长产假,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似乎收效甚微。 北京似乎没有真正可行的计划来摆脱人口悬崖,或者管理共产党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更有可能的是,这样的计划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这把我们带回到美国及其盟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问题上。无论是否衰落,中国在短期内都构成了明显的战略危险。中国长期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对美国政府机构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入侵,积极地将南海从国际水域变成中国的湖泊,对台湾发出武力威胁,压制香港的民主,以及总体上大规模的军事建设。 由于其中一些趋势,前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中国与美国“积极竞争”,是一个“修正主义大国”。特朗普对一系列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拜登政府基本上保持了特朗普时代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上个月,它禁止或限制了美国对中国先进技术的一系列投资,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 批评美国及其盟友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低估了来自中国的危险是公平的,在短期内重新关注遏制中国的侵略是正确和合理的。 但短期之后会发生什么呢?低估对手是一个战略错误,但高估对手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备注: 1)Peter Bergen是CNN的国家安全分析师、新美国的副总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实践教授,也是Audible播客“与彼得·卑尔根在房间里?”的主持人,该播客也在Apple和Spotify上播出。Joel Rayburn上校(退役)是美国黎凡特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新美国的研究员。在特朗普政府期间,他曾担任美国叙利亚问题特使,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问题高级主任。 2)以上文章译自作者原文,不代表FX168财经认同其中事实或赞同其观点。
lg
...
会员
财经风云
2023-09-07
日本上半年出生人数37万创2000年以来新低,
人口减少
超42万
go
lg
...
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29日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出生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3.6%,降至37万1052人(包括外国人在内的速报值)。连续两年低于40万人,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全年出生人数将大约为77万人,比10年前的106万人减少27%。 死亡人数增加2.6%,达到79万7716人,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自然增减数量为减少42万6664人。减幅比去年同期扩大3万4393人。 按推算结果,日本的出生人数将在2023年触底,2024年以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预计2024年达到77万9000人,2025年为77万4000人。 作为出生人数先行指标的结婚人数也处于历史新低水平,人数为24万6332对,减少7.3%,较2018年同期的约30万对减少18%,这预示着出生人数减少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lg
...
金融界
2023-08-30
比日本1990年代还更糟糕!南华早报:中国房产巨头爆雷只是“冰山一角” 大量“供应商正被拖向死亡”
go
lg
...
发商相关的杠杆而言,中国看起来更糟。就
人口减少
的前景而言,中国看起来非常糟糕。”“因此,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填补房地产市场占据的支出缺口?这是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面临的同样问题,他们没有一个好的答案。” 在中国结束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后的头7个月,碧桂园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5%,经营现金流枯竭。 在这些私营巨头的背后,还有数十家甚至数百家规模较小的私营公司,它们也被拖入了债务危机。但由于大流行期间财政收入低迷,地方当局无法提供额外资金。 “我们要拿到欠款实际上更难了,”另一家供应商Raymond Zheng说,“因为与恒大签订的许多合同都被地方政府推翻和否决了。” 尽管中国政府曾承诺确保向小型和私营企业及时付款,但在政府介入解决危机后,恒大所欠的款项被列为例外。 同样从事打桩生意的Zheng先生,在房地产危机中也经历了同样的财富缩水。 更糟糕的是,由于拖欠第三方付款,他的信用状况受到了打击,这意味着他现在被限制借钱,使用信用卡,甚至购买机票。 “我曾经是一个成功的私营企业家,”他说。“但现在我正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个人和公司破产。” 与此同时,由于许多购房者仍对其预售房产的交付感到焦虑,北京方面确保及时交付的行动似乎正在取得成效。 据国家媒体上个月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排名前50位的开发商完成并交付了超过202万套预售住房。 碧桂园表示,该公司去年交付了70万套预售住房单位,计划今年再交付70万套。根据该公司7月的声明,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交付了27.8万套单位。 但Zheng先生和Ye先生对新引入的政策是否会产生实际效果表示怀疑,他们担心执行和治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武断性。 “因此,当局如何为投资者和市场带来确定性?”Ye先生问道。 他们担心,如果碧桂园危机加深,可能会对市场信心和国内开发商及其供应商的债务链造成重大打击。 “房屋严重过剩,特别是在四五线城市。此外,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房价将下跌多少,政策将如何变化,私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是否将继续恶化。”Ye先生说。 中国房地产网在8月20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表示,由于未解决供需核心问题,当地刺激措施未能产生明显效果。 “私人开发商的融资环境并没有实质性改善。许多已经报告违约的人现在仍在苦苦挣扎,而许多其他人由于市场恶化也逐渐陷入风险边缘,”它警告说。 同时,这家国有媒体警告称,市场预期不稳定,家庭消费减弱,而某些城市的购房、贷款和房价限制仍然严格。 “政策支持应从确保开发商的现金流和预售单位的交付开始;放宽行政干预;降低购房成本,包括首付、税费和销售价格,”它补充道。
lg
...
会员
财经风云
2023-08-30
中国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结婚率创1970年代最低、停报青年失业数据 官方突出手“启动刺激政策”
go
lg
...
等。给国家养老基金。 2022年,中国
人口减少
85万至14.118亿,这是自196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将公众的担忧推向了新的高度。去年,中国母亲生育了956万个孩子,比2021年的1062万下降了9.98%。
lg
...
秉哥说市
2023-08-29
中国经济急需救助,但是为什么还没有?
go
lg
...
国将面临 "日本化",债务、通货紧缩和
人口减少
的综合影响;从近期来看,随着违约在影子银行系统中层出不穷,中国将面临 "雷曼时刻"。 即使是头脑冷静的观察家也会信心动摇。这种情绪是数年甚至数十年来最糟糕的,造成这种绝望情绪的原因尚有争议,是政治还是房地产? 这种情绪抑制了消费,从而压低了价格、利润和招聘,所有这一切都只会反过来加剧这种悲观情绪。要打破这种循环,必须重振国家信心。 过去,中国领导人发出强烈信号时,士气会有所反应,如 1992 年邓小平的 "南巡",或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朱镕基誓言将经济增长保持在 8%。但今天的中国缺乏一位具有经济信誉的统治者。 官员们将不得不把钱用在刀刃上,用于基础设施、养老金等方面。如果使用这些工具应该会奏效。但问题是,这些手段需要中国领导层厌恶的慷慨。而且,必须要对增长做出承诺,而这种承诺似乎还很欠缺。 这是一种令人晕头转向的状态。 40 年来,中国官方对经济增长的承诺从未受到过质疑。1978 年,中国开始改革,当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仅为 2000 美元,而购买力平价是根据生活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的。全国 70% 以上的劳动力在农场劳作,近 90% 的人生活在赤贫之中,只有 12 家公司获准进行跨境贸易。 据匹兹堡大学的托马斯·罗斯基及研究合著者称,数百万在国有工厂工作的人只能使用 "过时和功能失调的产品",如 "无法阻挡雨水的变压器 "和 "漏油到布料上的缝纫机"。 正如其中一位作者所说,市场改革意味着管理者 "从政治转向商业"。 现在,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 2 万美元,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最悲惨的贫困现象已经消除,这 12 家贸易公司已被数以千万计的其他公司所取代,到 2009 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今年或许还将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中国的制造业总产值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总和,生产出了芯片、船舶和工业缝纫机(过去十年中生产了 6000 万台不会再泄漏的缝纫机)。 就规模和速度而言,这场经济革命是史无前例的。 这场变革让中国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摩根士丹利银行的数据显示,从 2010 年到 2020 年,中国城市新增住房超过 1.4 亿套。在短短三年内,中国生产的水泥足以把整个英国变成一个停车场。 根据研究公司龙洲经讯( Gavekal Dragonomics)的Rosealea Yao计算,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从狭窄的 27 平方米(与欧洲东半部相似)增加到更舒适的 35 平方米(与欧洲西半部相似)。中国的住宅地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类别之一,到 2019 年底价值将超过 30 万亿美元。 但是中国的奇迹早已结束,经济已经成熟,劳动力正在减少。中国城市对新房的基本需求已过巅峰,这种需求是由人们对第一套住房或更好住所的渴望所驱动的。 由于中国领导层的偏好,追求繁荣的目标现在能不能列在首位成了问题。习近平希望打破西方对重要技术投入的控制。据一家官方智囊团称,他希望把金融与 "实体 "经济的需求拴在一起,就像风筝拴在树上一样。 他不赞成 "资本无序扩张 "到教育和育儿等社会领域,鄙视激励许多地方干部的魄力和腐败的混合体制。 现在的问题是,下一阶段的经济主题到底是什么?去年,中国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人们对今年寄予厚望。中国的重新开放释放了被压抑的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工厂清理了积压的出口订单,使中国房价较高的城市出现了购房热潮。 一些私营部门的经济学家,一度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 6%。 然而,这波消费热潮比预期的要短暂得多,更糟糕的是并没有充分提升士气,以便让消费复苏继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 月份消费者信心跌回了去年的低点,而国家统计局也随即停止公布这一数据。 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季度几乎消失殆尽,同比下降 87%,降至 49 亿美元,原因是跨国公司将收益汇回本国,而不是进行再投资。与一年前相比,上海综合指数下跌了约 5%,那会全国还动不动处于严酷的封锁状态。 根据经纪人北科的数据,中国最大的 100 个城市的现有房产价格与 2021 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 14%。而在价格信息仍然不透明的小城市,情况可能更糟。 老把戏 许多经济学家,现在预计经济增长将达到政府设定的 "5%左右 "的目标,这只是因为 "左右 "一词给了政府一些回旋的余地。增长放缓还伴随着价格下降和货币疲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能会使中国的 GDP 值减少数万亿美元 例如,在过去的四个月里,高盛银行将今明两年的预测值合计下调了 3 万亿美元。 在一些观察家看来,改善的前景并不妙。智囊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亚当·波森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遭受类似于 "长期雪崩 "的痛苦。2020-22 年的封锁,摧毁了人们对习近平及其政党的信心。 他认为,家庭和企业家不能再假装认为,只要他们不打扰党,党就不会打扰他们。因此,私人投资踌躇不前,耐用消费品购买疲软,银行存款异常高企,因为人们要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自我保险。 2020 年后的 "监管风暴 "也打击了人们的信心,阿里巴巴和美团等中国网络平台公司受到重创,教育科技行业几乎被扼杀。接二连三的打压和封锁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政府愿意为其他目的牺牲经济增长。 朱镕基敦促中国将经济增长保持在 8%,而习近平则坚持认为,根据他自己不断变化的定义,经济增长必须是 "高质量 "的。 对于企业家来说,这要求他们从商业转向政治,这让他们很不舒服。 如果波森是对的,中国就会陷入困境。如果家庭和企业家因惧怕党的干预性决策而导致消费疲软,那么在习近平能自我约束之前,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这是习即使说了,也无法令人信服的承诺。即使过去两年的挫折使他受到了教训,习也无法证明自己不会再次改变主意。 这样的政党,缺乏限制自身权力的力量。 然而,信心不足可能有更多简单的原因。家庭可能因为就业不稳定、工资停滞不前、资产(主要是房屋)贬值而感到沮丧。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就业和住房市场有所改善,士气应该会回升。如果私营企业家的销售重拾升势,他们的动物精神也会复苏。 事实上,问题的核心可能是房地产。 相比之下,制造业的私人投资表现可圈可点,6 月份同比增长 8%。耐用消费品支出的疲软也可能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困境(抑制了家具和白色家电的销售)。其他消费品的购买则显示出更多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由于电动汽车免征 10%的销售税,汽车销量激增。中国家庭并不想错过政府给的便宜。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再度疲软,无疑加剧了人们对通货紧缩和违约的担忧。7 月份建材价格同比下降 5.6%,家用电器价格下降 1.8%。销售恶化是碧桂园未能在 8 月 6 日最后期限前,向债券持有人付款的原因之一。资产管理公司中融销售的产品未能如期向投资者兑付,房地产的困境也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一原因。 如果房地产是比官方干预更大的情绪杀手,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房地产问题比霸道政权造成的问题更容易解决吗?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由于人们在把房子当成存放财富而不是居住的地方,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发展。尽管非投机性的、基本的新建筑需求仍将从历史高点缓慢下降,但目前的需求如此之低,很可能已经跌破了这一基本速度。 目前的销售量约为 2019 年水平的 54%。龙洲经讯的Yao认为,一个可持续的速度应该接近 75%。 要将销售恢复到这样的水平,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更大胆的宏观经济措施。降低利率会让新的抵押贷款更容易负担,但对现有借款人的直接帮助不大,因为在中国抵押贷款再融资很难。中国人民银行本周决定不下调作为抵押贷款基准的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这令观察家们感到惊讶。 鉴于最近几个月通货膨胀率下降,实际利率正在上升。 央行的这种反应,部分反映了对降息影响的不确定。例如,官员们担心银行的利润率,因为银行可能认为有义务将降息全部转嫁给借款人,而不是存款人。 当局还担心人民币。中国的资本管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货币独立性。但根据高盛的数据,7 月份仍有约 260 亿美元的外汇流出中国。这是自 2022 年 9 月以来最快的外流速度。 最近几周,中国货币走软的速度超过了央行的预期。有迹象表明,国有银行正在帮助支撑货币。 由于货币政策受到这种限制,有必要采取更有力的财政措施。在过去的经济放缓时期,地方政府和附属机构发挥了带头作用,使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好看。 但地方的刺激措施包括一些构思拙劣的项目,习近平对此深恶痛绝。他去年抱怨说,一些干部 "过度举债搞建设,盲目扩大企业规模"。 其他省份则更具想象力。例如,三年前,浙江的一些城市通过消费者手机上的电子钱包,向他们发放易腐食品优惠券。如果消费者的消费额超过一定限额,这些优惠券就能在餐厅用餐等方面提供折扣。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的经济学家研究发现,这些优惠券的乘数很高,能带来很大动力。 问题是,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今年无法刺激经济。事实上,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以防止出现破坏性的支出削减。据财新报道,中国中央政府将允许地方政府额外出售价值 1.5万 亿元人民币(合 2100 亿美元)的债券,这些债券由中央政府提供隐性担保,以帮助地方政府偿还其融资工具(以国有资产为后盾的投资公司,本身可以借贷)所欠的风险较高、成本较高的债务。 这些债券的收益应有助于防止明确的违约。然而,与这些平台的风险债务总额相比,1.5万亿元人民币显得微不足道。有人估计,这些平台的风险债务总额为12万亿元人民币。 虽然避免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违约,可以防止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但却无法扭转颓势。这就需要中央政府更多地利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通过增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浙江首创的消费者赠款或增加养老金和扶贫项目等方面的支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府还应该建立一个基金,收购中国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尚未售出的部分存货,以便为穷人提供负担得起的租赁住房。 熄火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陷入困境的开发商大肆抛售房产,还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和公司订单。如果采取刺激措施,应足以抵御通货紧缩、控制失业率,并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发挥潜力。 毕竟,低通胀既是危也是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即使在长期增长潜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在中期仍有大量的 "松弛 "或扩张空间。 但这有两个重要的提醒。首先,财政扩张并不能消除笼罩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问题。中国仍将面临
人口减少
和外交危险。中国的劳动力将在 2030 年代开始加速萎缩。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对半导体出口的限制只会更加严重。 其次是政治动态的影响。如果中国政府紧急行动起来,不会缺乏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经济复苏所需的工具。但会使用这些工具吗? 习缺乏以往领导人的信誉或专注。他现在崇尚伟大而非增长,崇尚安全而非效率,崇尚韧性而非舒适。他希望巩固经济,而不是满足消费者。这些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可能会阻碍中国不惜一切代价重振需求。 习不再希望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结果中国确实没有实现增长,但是代价会越来越大。
lg
...
加美财经
2评论
2023-08-27
再见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奇迹”!?什么能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引擎?
go
lg
...
,自1981年以来,在全球“极端贫困”
人口减少
的总量中,中国约占45%,而在较不极端的人群中,影响更为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达到5美元标准以上的人口中,近60%是中国人;而达到10美元标准以上的人口中,有70%是中国人。 然而,并不能把中国从经济史中剥离出来,将其余部分当作一种自然的反事实。一个国家的经济轨迹与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运紧密相连,这正是全球化的含义所在。但全球化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贡献不仅仅可以简单归结为其国内生产总值。因为中国通过自身的繁荣塑造了全球市场,成为天然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基础设施领导者、全球贸易伙伴和需求引擎,吸收了亚洲和整个世界所能提供或制造的大部分产品。一些国家通过模仿中国的制造业和城市化驱动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另一些国家则作为自然资源出口国从中国的繁荣中受益,并在中国催生的所谓全球商品超级周期中获益匪浅。在填充这一需求引擎的过程中,一些国家过早经历了去工业化,导致其没有足够的能力自主应对新的全球格局。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里卡多·豪斯曼表示,自1970年以来,只有20%的国家缩小了与美国的收入差距,其他80%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虽然一些预测者热衷于将印度视为下一个中国,但这种简单的比较存在诸多问题。正如蒂姆·萨海最近在《外交政策》中详述的那样,印度的制造业近年来实际上已经萎缩,农业劳动力实际上在增加,私人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还不如十年前高。在总理莫迪的领导下,印度未能实现“健康先于财富”的式发展,这是它在快速攀升全球经济阶梯上所必需的基石。 那么未来会怎样呢?尽管世界大国设法避免了直接冲突,情况可能也不会理想。 十年前,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对增长的终结感到疑虑,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则提出了“长期停滞”的观点,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美国的经济轨迹,以解释其在金融危机后的不景气。然而,美国疫情后出现的强劲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种看法,使过去十年的缓慢增长看起来不太像顽疾,而更像是一种政策选择。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了数十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62年到1973年期间,全球GDP的平均增长率为5.4%。在1977年到1988年期间,这一数字为3.3%。从1991年到2000年——被视为美国经济繁荣的十年,实际上中国的表现更为抢眼——平均增长率为3%。而在经济大衰退后,这一数字的增长更加缓慢。 这一切表明,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维持现状,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了一段时间。另一种可能是一种反向的“中国冲击”——不是中国的制造业繁荣摧毁了美国中西部等地的传统工业部门,而是中国的经济放缓削弱了其他所有国家的经济前景,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经济体。 然而,这样的未来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这是因为中国正在努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中国更多地是一个制造国家,而不是一个消费国家,这使得全球不太容易受到中国需求波动的影响。另外,美国和欧洲已经摆脱了自动陷入紧缩政策的模式,而转而采取了可能在不确定情势下更具灵活性的方法。 然而,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能源转型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投资机会,那么发达国家摆脱紧缩政策的改变是否真的能够取代并最终发挥出中国过去40年繁荣的作用?在边缘发达国家是否能够跟上这股消费潮流?绿色转型——即便是像奇迹一般的转型——是否已经足够?毕竟,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绿色转型的速度和规模,这一结果目前仍然难以预测。这种规模巨大的转型可能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新工业革命,不仅涵盖能源,还包括基础设施、交通、工业和农业,这些领域都将被重新塑造和定义。 在绿色科技方面,中国也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占据全球近一半,去年新增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也是如此。此外,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即使中国经济放缓,其绿色产业在这个新的绿色世界中仍有可能蓬勃发展,这可能会对德国的汽车产业和美国发展本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愿景造成影响。 然而,还有一个未决的重大问题:如果能源转型是当今世界上最明显的投资机会,那么发达国家摆脱紧缩政策的改变能否真正替代并最终发挥出中国40年繁荣的作用呢?在发达国家的边缘,他们是否能够跟上这股消费浪潮?一场绿色转型——甚至是奇迹般的转型——是否足够?
lg
...
忆芳
2评论
2023-08-25
人口减少
能缓解“鸡娃”吗?梁建章:
人口减少
导致创新减少竞争会更加激烈,减少鸡娃关键是要进行教育改革
go
lg
...
不是竞争目标,上名牌大学才是竞争目标。
人口减少
,导致创新机会也会减少,排名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其次,这种观点以为教育资源是固定不变的。但事实上,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先是幼儿园,接着是小学和中学,然后是大学也会逐步减少或撤并。农村人口的减少就能说明这个问题。2012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报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人口减少
,找工作也不会更容易。因为就业机会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人口减少
了,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也会减少,好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就只能会更加竞争激烈,教育也会更加内卷,鸡娃会更严重。 一个家庭的孩子越少,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越高。少子化也会降低家庭风险承受度,窄化职业选择范围,让家庭越来越集中选择那些所谓“铁饭碗”的职业(例如报考公务员),在一些发展空间有限或提升意义不大的职位上高度竞争。 少子化与鸡娃是共生现象。2022年韩国生育率只有0.78,全球最低,而鸡娃最严重的国家也是韩国。韩国近年来出生人口不断减少,总人口也已进入负增长,但韩国的鸡娃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今年6月18日韩国儿童保育与教育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本着让孩子“不输给同龄人”的想法,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中,选择让孩子在私营教育机构接受培训者占比快速增长。 中国也是如此,孩子少了,但是对于名牌大学的竞争愈演愈烈。独生子女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全部希望,他们从小就面临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压力,鸡娃会更厉害。另一方面,鸡娃越严重,养娃压力越大,生育率也会越低,造成恶性循环。 鸡娃和教育内卷的根源,是高考和中考的压力,使得家长承受巨大的孩子升学压力,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给孩子补课。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几乎是世界上最长的,2018年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调查统计中得出,中国(不含港澳台)15岁学生平均每周的学习时间将近60个小时。 教育内卷给学生和家长造成金钱和时间的负担是拉低生育率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下图分析比较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育率的关系,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东亚国家的作业时间比较长,生育率则相对低,而欧美国家的学习时间比较短,生育率相对高。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育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2018年每周学生学习时间和生育率的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18,PISA数据库,OECD数据库 要减少鸡娃现象,关键还是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从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开始。如果没有中考的择校压力,那么鸡娃现象就会减少,整个教育的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因为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在很多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现在的人工智能和在线技术可以帮助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小学是五年制的,我的建议是小学阶段提速一年。20世纪80年代,很多中学也是五年制的。现在的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复习、应付中考和高考。建议中学阶段可以缩短一年时间。基础教育阶段缩短两年以后,可以实行10年义务教育。 其次,大学教育通识化和普及化。大学教育主要培养学习能力和生活在复杂社会的各种技能,所以不分专业和文理都应该学习大量的基础必修课,即实现所谓通识化。普及大学教育,让绝大部分中学生上大学,就没有必要通过“普职分流”来筛掉一部分学生,这样就可以取消中考,为中学的教育提速创造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大学教育通识化以后,我们可以把本科教育去名牌化,从而解决高考内卷的问题。 用大学生毕业能力考来取代高考,作为择业和研究生院录取的主要依据后,名牌大学研究生院的入学竞争预计还是会很激烈,大学生也会更努力学习,这正好解决了当前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问题。虽然也不可避免有刷题的低效的学习,但至少把考试的压力延缓几年,就可以延缓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压力。从考试的时间点选择来讲,大学生毕业考试比高考更能反映大学生当时的能力,考核的科目也更会匹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总之,
人口减少
不会导致鸡娃现象减少,因为鸡娃是对于排名的竞争。人口再少,也会有第一名第二名的竞争。要减少鸡娃现象,关键是要进行教育改革。取消中考和缩短中小学学制以后,家长不用为孩子的中考和高考那么操心,压力也会小很多,鸡娃现象会减少,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会降低,生育意愿也会提高。
lg
...
金融界
2023-08-14
中国人口重磅警告!著名学者:最糟糕情况下 今年中国出生人口恐骤降至700万
go
lg
...
剧下降的出生率引起公众的关注,去年中国
人口减少
85万人,这是自19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下降,这一消息将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联合国今年4月曾表示,印度即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口下降可能会产生深远的经济后果,包括老龄化社会的加深、住房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减少,以及劳动力储备萎缩和养老金挑战。 尽管全国各地推出大量鼓励生育的激励措施和口号,但人口专家承认,这不太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乔杰指出,现阶段,育龄女性生育力堪忧,这包括:育龄女性数量的进一步减少(目前约为2.3亿,未来10年平均减少幅度高达200万/年)、不孕不育率提升(目前约为17.6%)、不良妊娠高发(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出生缺陷数量超过200万例/年)等。 她补充说,技术障碍仍然是提高妇女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昂贵的辅助生殖医疗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还需要加大投资,以增加对妇女和儿童疾病预防的研究。 随着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去年中国的幼儿园数量减少5610所,降至28.92万所,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到2022年,幼儿园和学前班入学的学生总数比去年同期下降3.7%,降至4630万人。 去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减少840万,降至4.5931亿,这是60年来的首次下降。随着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劳动参与率下降,企业在经济衰退中面临收缩。 除了现金奖励、育儿假和住房补贴等传统激励措施外,有关部门还推出各种鼓励人们多生孩子的政策,但效果并不乐观。 专家们认为,中国的高校应该通过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想要组建家庭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便利。 但随着经济持续低迷,前景黯淡,中国年轻人正在推迟结婚,并采取一种更被动的生活方式。 去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到683万,这是连续第九年下降,达到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最低水平。
lg
...
风枫
1评论
2023-08-11
曼哈顿租金再创新高,高利率和低供应推高房价
go
lg
...
有四次曼哈顿租金创纪录。 尽管疫情期间
人口减少
,但与2019年相比,曼哈顿的平均租金上涨了30%。Miller Samuel估价和研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onathan Miller表示,8月的租金可能再次创下新的纪录,因为通常在开学前,许多家庭会选择搬家。 “我们可能会再次创下新的记录,”Miller说道。 尽管
人口减少
和远程办公兴起,曼哈顿的租金持续飙升。经纪人表示,高利率导致出售的公寓稀缺,许多潜在买家被迫租房。自疫情爆发以来,年轻工作者也涌入曼哈顿。 曼哈顿的人口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减少了40万,但高租金继续超越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预期。专家表示,自去年以来人口有所增加,但人口可能仍低于2019年。 此外,由于远程办公,曼哈顿的办公室仅有48%的占用率。根据Kastle Systems的数据,截至7月底,纽约的办公室仍然空置不到一半。 然而,尽管
人口减少
和远程办公兴起,曼哈顿的租金持续飙升。经纪人表示,尽管上市的公寓数量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7月份的出租公寓库存实际上增长了11%。与此同时,与去年相比,新签租赁合同的数量下降了6%。 库存增加和租赁下降的结合表明,曼哈顿的租户可能已经达到了财务极限,Miller表示。 “看起来,租金可能接近临界点了,”Miller说道。 “我们看到交易因支付能力问题而减少。” 7月份租金的上涨涵盖了从小型工作室公寓到宽敞的三居室的全部范围。然而,更大更昂贵的公寓自疫情爆发以来价格上涨最大。 工作室公寓的租金上涨了19%,三居室单位的平均租金价格上涨了超过36%。 经纪人表示,租赁稀缺的原因之一是Airbnb单位的增加。经纪人表示,最近的租金法规也使数万个单位退出了市场。房东表示,这些法律限制了租金稳定单位的租金上涨,导致翻新破旧公寓变得不盈利。结果,许多公寓现在空置无人租赁。 经纪人还补充说,即使去年租金上涨了30%至40%,许多租户也选择继续租住,这也限制了供应。 Douglas Elliman的Janna Raskopf表示:“空置率仍然很低,租户很难找到公寓。” “许多租户续签了他们现有的租约并保持不变。我认为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继续。”
lg
...
Heidi
2023-08-11
5588美元曼哈顿公寓租金创历史新高 较疫情前上涨30%
go
lg
...
租金第四次刷新历史高位。 尽管疫情期间
人口减少
,但曼哈顿的平均租金比2019年上涨了30%。Miller Samuel的首席执行官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表示,8月份的租金可能会创下新纪录,因为这通常是租房高峰期,很多家庭希望在新学年开始前搬家。 曼哈顿不断飙升的租金继续与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预测背道而驰。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该行政区的人口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减少了40万。专家们表示,虽然自去年以来,曼哈顿的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但可能仍低于2019年。 更重要的是,由于远程办公,曼哈顿的办公室占用率不到一半。据卡斯尔系统公司(Kastle Systems)称,截至7月底,纽约办公室的入住率仅为48%。 然而,尽管
人口减少
,远程工作增多,曼哈顿的租金仍在飙升。经纪人表示,由于利率上升,可供出售的公寓数量不足,迫使许多潜在买家选择租房。自疫情爆发以来,更年轻的工人也涌向了这个行政区。 米勒表示,虽然待租公寓的数量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7月份待租公寓的库存实际上增长了11%。与此同时,与去年相比,新签订的租约数量下降了6%。 米勒说,库存增加和租约减少的结合表明,曼哈顿的租房者可能终于达到了他们的财务极限。 米勒说:“租金似乎已经接近临界点。我们看到,由于人们负担不起,交易量正在下滑。”
lg
...
金融界
2023-08-10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2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市场突传大消息!金融时报:美国对一公斤金条征关税 恐颠覆全球金条市场
lg
...
黄金突然“大变脸”的原因在这!金价大涨26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黄金?
lg
...
定了:特朗普很快与普京会谈!大规模新关税正式生效,美元连跌五日
lg
...
特朗普威胁对芯片征收100%关税,金价一度逼近3400 投资者如何借助VSTAR抓住避险资产机遇?
lg
...
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买黄金!金价再获利好直逼3400大关,特朗普要做出重要决定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