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药ETF(159647)周线冲击五连阳,夏荔芪胶囊获批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
go
lg
...
也会在海外崛起,现阶段一两年中国创新药
企业
出海
主要通过BD授权等方式,收取一些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收入分成。未来国内一些大的Biopharma和Pharma企业会亲自走向海外,让更多产品在海外上市并开展商业化,也可能直接收购海外现成的商业化渠道和平台,实现国际化。中国创新药在研发端已经崛起,正在经历量变到质变,产业步入收获期。未来5~10年是产品出海和国内放量的爆发期,国内也将催生数家企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MNC。在二级市场,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市值占比会相当高。 中药ETF紧密跟踪中证中药指数,中证中药指数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中药概念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中药指数(93064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片仔癀(600436)、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东阿阿胶(000423)、华润三九(000999)、白云山(600332)、吉林敖东(000623)、佐力药业(300181)、以岭药业(002603)、天士力(60053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96%。 中药ETF(159647),场外联接A:016891;联接C:016892;联接I:022881。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5 10:08
医保再出政策利好!医疗器械午后大涨!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收涨2.32%,强势七连涨!资金面同步走强,连续6日吸金!
go
lg
...
响导致IVD企业业绩短期承压,关注相关
企业
出海
进展。新技术方面,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领域政策利好频出,产品商业化应用加速,关注相关领域投资机会。 (来源:华金证券20250712《医疗器械和中药板块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 据业内机构统计,国内整体新设备招投标规模2025年上半年均有较好增长,2025年6月份采购规模同比增长25%,仍保持旺盛水平,2025年上半年累计采购规模同比增长41%。分产品来看,单6月份采购规模CT同比增长20%,MR同比增长32%,DR同比增长47%,超声同比下滑4%,上半年累计采购规模CT同比增长48%,MR同比增长43%,DR同比增长77%,超声同比增长28%。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有望长周期拉动医疗设备采购水平。医院资金端压力缓和,有望带动设备类企业业绩逐步复苏。 湘财证券指出,医疗设备与耗材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低位,具备一定修复空间。在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医院资金压力缓解以及集采影响逐步消化的背景下,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特别是具备技术壁垒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更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增长。 政策重磅支持,AI+医疗风起,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既有医药属性又有高端制造属性!全面覆盖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等医疗器械核心领域。截至2025年7月23日,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近46%!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医疗器械ETF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24 16:49
业绩暴增,这只创新药龙头简直无敌!
go
lg
...
ADC或XDC。此外,2024年,中国
企业
出海
,且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的ADC对外授权交易中,60%为公司客户! 截止去年底,药明合联综合项目总数由2023年12月31日的143个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194个。正在进行的IND后项目总数由2023年12月31日的59个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92个: 随着更多的项目从临床早期阶段过渡到后期,甚至商业化上市,药明合联的收入规模将持续上升! 2024年,药明合联未完成订单金额从2023年的5.79亿美元增长至9.9亿,同比增长71.2%! ADC药物生产难度较高,能够与药明合联PK的对手并不多,随着药企ADC管线的推进,药明合联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股价迭创历史新高,药明合联的市盈率达到了45倍,不再便宜了: 后期如果有调整的机会,值得关注。
lg
...
老虎证券
07-23 14:48
近一年内第二单!中国银河证券再推康哲药业实现新交所二次上市
go
lg
...
亚企业把握中国与东盟合作机遇,也为中国
企业
出海
搭建桥梁,推动其与东南亚合作伙伴构建紧密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布局与专业能力的结合,让银河证券在服务企业跨境资本运作时,能够整合境内外资源、打通全流程环节,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充分彰显了其在跨境投行业务中的领先地位。 中国药企为何盯上东南亚? 中国
企业
“
出海
”步伐持续加速,而东南亚凭借人口红利、经济增速潜力及与中国产业链的高度互补性,正成为企业国际化布局的核心阵地。在此进程中,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愈发凸显,尤其是新加坡交易所,通过持续优化上市规则、简化跨境审批流程、提供税收减免与二级市场流动性支持等举措,已成为中国企业链接全球资本、实现“业务扩张+资本增值”双轮驱动的优选平台。 正是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康哲药业选择以新加坡二次上市为支点,撬动其在东南亚的深度布局。作为深耕医药行业30余年的先行者,康哲药业早在2010年便登陆港股,在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眼科、皮肤健康等关键领域构建起差异化壁垒,而此次登陆新交所,被业内视为其国际化战略的“进阶之举”——借助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资本虹吸效应,以及辐射东盟十国的区域总部优势,不仅能引入专注新兴市场的主权基金、医疗健康领域专项资本,更可依托当地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供应链网络,加速原研药出海、本地化生产及区域分销网络的搭建,为其在东南亚及中东市场的百亿级潜力版图注入动能。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看到东南亚、中东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康哲药业创始人林刚的判断背后,是实打实的投入——过去三年,公司已在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地区及中东累计投资超过1亿美元,建成覆盖11国的销售网络、2个区域研发中心及1个本地化生产基地。此次新加坡上市,更被其视为完善“研发-生产-销售-资本”全生态链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资本国际化反哺业务全球化。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谢采含表示,近年来,新交所通过政策优化吸引区域企业,包括税收优惠、二级市场资金支持及监管流程优化。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医疗、新能源和科技领域布局东南亚市场,而新加坡上市有助于它们接触国际投资人,实现业务与资本的国际化。 事实上,蔚来、京信通信、海伦司等企业的陆续登陆,已印证新交所作为“东南亚资本门户”的战略价值。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曾表示,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近年来颇受国际资本青睐。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具有市场地位高、产品种类丰富、交易系统高效、监管环境严格、宏观经济环境稳定以及与其他金融市场紧密联系等优势,是中国
企业
“
出海
”的优选目的地之一。 从合资到控股,这家券商如何在东南亚悄悄崛起? 在这波
企业
出海
浪潮中,中国银河证券的前瞻性布局与强劲执行力尤为亮眼。其深度践行的“境内外一体化”战略,与国内
企业
“
出海
”的迫切需求高度契合,成功承接了大批企业的国际化资本服务需求。 早在2018年,银河证券便敏锐洞察到东南亚市场的战略价值,将其作为海外布局的首要方向,通过收购马来西亚联昌集团证券业务,成立合资公司银河—联昌,快速切入东盟市场。历经6年深耕与整合,2023年公司完成对银河—联昌100%持股,并将其更名为“银河海外”,以此为枢纽构建起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化服务网络,为“境内外一体化”战略落地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通过境内外一体化展业,银河海外仅在2024年就完成了45笔股权和债券交易,规模达7.22亿新加坡元。期间,银河海外积累了一批投行标杆项目,如主导近年来泰国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泰国信贷银行IPO;助力完成印尼上市公司BINO集团跨境收购项目;助力“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完成新交所二次上市。 此次康哲药业新加坡二次上市项目,更是银河证券“境内外一体化”战略的又一标志性实践。项目推进中,境内团队深度挖掘康哲药业的产业优势与国际化诉求,境外银河海外团队则联动新交所及当地机构,量身定制上市方案,双方无缝衔接完成境内外监管审批、投资者沟通等关键环节,不仅推动项目高效落地,更助力康哲药业进一步完善国际资本市场布局、拓展全球投资者基础,显著提升其在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作为中投旗下的券商“国家队”,中国银河证券将继续秉承“金融报国 客户至上”的公司使命,充分发挥跨境投行综合服务能力,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借力国际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出海”,为中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注入金融动能。
lg
...
金融界
07-17 18:58
2024年全球盒中袋包装机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7.06亿美元
go
lg
...
市场渗透与数字化交付双重视角,解码中国
企业
出海
战略机遇。通过诊断区域市场成熟度与竞争格局,挖掘欧洲、北美、东南亚、印度、中东等七大市场需求增长点,剖析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与政策合规要求,并结合本地支付习惯与渠道合作,为企业提供轻量化出海路径规划。 QYResearch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咨询机构,长期专注于各行业细分市场的调研。行业层面,重点关注可能存在“卡脖子”的高科技细分领域。在美国关税大背景下,QYResearch调研团队,以全球视角、深度洞察行业趋势、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本文主要企业名单如下,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增加目标企业: Smurfit Westrock SIG Alfa Laval Liquibox Rapak Rossi Ingegneria Alimentare Srl Technibag FBR ELPO 西安世博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TECHNOLOGIA JSC 上海成洵实业有限公司 昆山前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瑞安市博盈轻工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非无菌 无菌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食品饮料 日化 工业 其他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美洲市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澳大利亚等) 中东及非洲 (海湾地区国家、土耳其、埃及等)
lg
...
QYResearch市场调研
07-14 16:02
SGS与建博会合办论坛 聚焦东南亚建筑材料防火准入法规
go
lg
...
火安全,深入探讨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建材
企业
出海
挑战与机遇,共同助力企业合规化发展,高效进驻东南亚目标市场。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政府持续加码基础设施投入(交通、能源、城市化项目),直接拉动建材需求激增。东南亚作为全球建筑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其市场潜力与合规挑战并存,而防火安全作为热点之一,吸引了众多关注。 SGS消防科技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毛陈臣先生在致辞中表示,SGS在建筑材料防火领域拥有专业的检测能力和丰富的国际认证经验,将持续依托全球网络和本地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法规和标准动态,精准破解市场准入技术难题,为
企业
出海
搭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中国企业顺利出海。 The Lab(Asia)业务拓展经理沈俊炎先生进行《中国香港防火建材安全标准与发展机遇》主题分享,围绕香港防火建材产品法规要求,对公营房屋及私营楼宇防火建材产品标准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 SIRIM中国区域产品认证部负责人黄华先生围绕《马来西亚SIRIM防火类材料认证》进行演讲,介绍了SIRIM认证产品清单、认证流程、产品评估方案等。 目前SGS已获得新加坡民防部队(Singapore Civil Defence Force,SCDF)认可,成为其官方指定的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Body),能够为出口新加坡的消防安全产品颁发SCDF认可的认证证书(CoC),助力中国企业高效进入新加坡及东南亚市场。 SGS新加坡消防安全产品COC认证评审员张雪娜女士作《新加坡建筑材料防火COC认证深度解析》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新加坡FIRE CODE 2023 消防法规以及SCDF监管的消防安全产品认证要求等。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区域合规差异与企业应对策略"这一议题,从市场准入门槛、地域法规差异、经济成本等维度切入,结合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建设、RCEP协定实施等区域合作背景,就在东南亚多国并存的市场中,企业如何建立一套标准、多地适用的合规体系;在满足不同法规要求的同时,如何控制认证成本与时间周期等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索企业在面对地域差异的市场合规要求时,如何以低成本高效进驻目标市场,顺利出海。
lg
...
美通社
07-11 14:52
优蓝国际(YOUL)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剑指15亿蓝领的全球新基建
go
lg
...
能”模式衔接两端动能,兼具抗周期属性(
企业
出海
用工刚需)与成长性(全球15亿蓝领市场),既受益于市场对技术落地的乐观情绪,又凭借人力服务的需求刚性对冲波动风险。 这种“技术赋能+刚需赛道”的稀缺性标签契合了当下资金的避险与成长双重要求,使优蓝国际实现精准卡位,在政策迷雾中锁定了增长的确定性。 三、结语 资本市场的聚光灯已然亮起。优蓝国际的上市,标志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从“本土创新”向“全球输出”的历史性跨越。 其全球化战略的独特性在于双重引擎的协同发力:一方面,依托资本杠杆实现并购扩张,快速获取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AI技术+蓝领生态”的差异化能力,在蓝领人力服务的效率革命和生态构建上实现超越。 当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浪潮遇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工业化需求,优蓝国际凭借其产教融合的生态体系和AI驱动的技术赋能,正将中国蓝领人力资源服务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未来十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高地或将见证一个来自东方的巨头崛起——优蓝国际的全球化征程,才刚刚启幕。
lg
...
格隆汇
07-10 22:38
Day One Global!2025DEMO WORLD企业全球化增长大会圆满举办
go
lg
...
精准对接。 01携手摩根大通,赋能中国
企业
出海
之路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离不开与产业链伙伴的协作,为助力更多品牌出海之路行稳致远,7月4日上午,创业邦携手本次大会战略合作伙伴摩根大通打造“摩根大通跨境赋能论坛”,分享出海成功经验、发掘跨境业务痛点,共创未来合作。 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亚太区首席财务官何耀东在致辞中表示,跨境业务成为中国企业增长的新动能,但也伴随着贸易规则、文化差异、汇率波动等挑战。他指出,当前中国
企业
出海
正呈现出区域化布局、本地化运营、数字化赋能和技术资本并重等新趋势。何耀东以安踏收购亚玛芬的案例,展现摩根大通在并购、融资、上市等跨境金融操作中的支持能力。他强调,作为拥有百年在华历史的国际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具备服务全球市场的能力,愿与中国企业共同应对挑战、分享经验,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亚太区首席财务官何耀东 全球化叠加新变量,生而全球化的中国创业者不仅需要具备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商业能力,更要清晰研判企业身处的外部环境。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以《生而全球化的环境变量》为题,系统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各种要素。他表示,中国企业正从制造走向技术与品牌输出,区域化、本地化战略愈发重要。他强调“全球化”已不再是简单的“走出去”,而是构建本地信任、输出核心能力的复杂过程。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 在全球贸易重构、关税震荡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找到机会?摩根大通亚洲执行董事兼全球市场策略师Julia Wang以《从关税不确定性看中国经济韧性》为题分享了对宏观的看法。她认为关税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全球企业无法回避的新现实。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独特的韧性与应变能力:一方面,中国对贸易战的准备更加充分,出口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以AI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同时她也指出,内需复苏仍受制于地产下行的结构性影响,未来增长有赖于科技驱动与消费结构重构。Julia认为,中国若能把握住产业链、AI发展和内需升级三大关键变量,将有望在全球动荡中保持稳健前行。 摩根大通亚洲执行董事兼全球市场策略师Julia Wang 在AI重构全球竞争秩序的技术革命中,中国企业需要如何与浪潮同频,参与智能时代的全球化?APUS董事长兼CEO李涛以《把握AI机遇,探索新的出海增长极》为题,结合企业实战案例,深度拆解APUS的全球化战略路径:APUS作为覆盖24亿全球用户的出海科技企业,果断放弃卷模型,转而聚焦AI应用生态建设;在医疗健康、智慧农业、智能创作等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同时重点布局Agent技术与MCP,践行“模型即数据”;通过专属数据+商业逻辑+工作流避开巨头赛道,以主权大模型赋能南非、加纳等国家,借牌照壁垒+多元场景验证+全球基建基因,持续拓宽海外市场版图,探索AI时代下新的出海增长极。 APUS董事长兼CEO李涛 在全球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新能源企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海锋在《能源浪潮下,中国企业立体化出海的实践》主题演讲中表示,光伏及储能行业看似风光,实则历经残酷洗牌,过去十年已“五起四落”,当前正面临一轮新的挑战。面对行业从国内“卷”向海外的趋势,正泰以本土化为破局关键,依靠本土团队对政策的高度敏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总部在产品技术与后端经营层面予以全力支持。项海锋强调,传统企业需在生存压力下坚持务实“微创新”,借出海主动构建长期韧性。 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海锋 品牌出海的目标不仅限于交付商品,只有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发掘更多未被满足的需求才能保持品牌活力。在摩根大通中国科技及创新经济业务执行董事钟音主持的《品牌出海如何重塑全球用户体验》焦点对话中,PETKIT小佩CEO郭维学,大鱼智行车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李孝剑,贝氪科技总经理刘文超,贝昂智能联合创始人、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章燕都表示, 无论是智能硬件、结构设计还是AI能力,创新力是品牌构建长效优势的基础,而不是依赖价格优势竞争。品牌传播需要站在用户视角,以全球共通语言表达品牌理念,降低文化壁垒,提升情感链接。成功的出海不仅靠产品和市场,更靠“有全球视野的创始人”与“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推动多地团队协同成长。 焦点对话:品牌出海如何重塑全球用户体验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重构。在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环球企业银行大中华区总裁黄健主持的题为《一场汽车全产业链的新叙事》对话环节,康迪科技董事长董学勤,先惠技术董秘厉佳菲,欣旺达动力产业发展部产业规划副总经理夏雪瑛,京西智行EMB及基础制动总工程师郑航船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的核心技术突破、海外市场的实践经验展开深入交流。大家表示,固态电池、EMB线控制动等前沿技术虽具颠覆性潜力,但面临技术成熟度、生产一致性和成本控制的产业化瓶颈;在全球化进程中,供应链重构、人才本土化和品牌建设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环节。汽车产业出海需从单纯技术输出转向本地化生态构建,实现从“价格竞争”到“技术信任”的升级。 焦点对话:一场汽车全产业链的新叙事 中国制造业产品及品牌出海由来已久,随着智能技术不断重塑产业链及市场,中国智造出海者需要持续迭代自身能力、更新思维。在由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科技与创新经济业务大中华区总监晏楠主持的《智造出海,破浪前行》焦点对话中,东声智能创始人兼CEO韩旭,昆宇电源副总裁刘贺鹏,忱芯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毛赛君,云象机器人总经理宓旭东,海智在线合伙人邬华伟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出海关键节点、本土化挑战、AI技术落地与共建生态等话题,分享了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重点市场的落地经验。大家认为,国内沉淀的 AI、半导体测试、储能等技术在海外具备差异化竞争力,海外市场对技术价值的认可度高于国内,正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而海外合规是普遍挑战,本土化重构不可避免,需通过 “自建团队+本地合作”模式降低风险。 焦点对话:智造出海,破浪前行 02破浪而行,年度全球化新势力揭晓 尽管面对不小的挑战,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步伐从未止步,从东南亚到中东,从欧洲到美洲,不同企业的战略不同但向外探索的决心依旧坚定。 东南亚曾是许多中国
企业
出海
的第一站,今天的中国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需要注意什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在他的深度分享《东南亚出海观察》中表示,出海不是弱者的避难所,而是强者的搏击场。出海东南亚,中国企业不能忽视文化差异与本地法律,应尊重本地习俗,更要避免流露出“优越感”。创始人需深入一线、建立本地信任。他强调出海是“吃二遍苦”的过程,中国品牌在海外往往被视为“白牌”,必须靠实力赢得尊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荣誉退休教授苏锡嘉 AI技术正在千行百业加速落地,中国产品出海行至何处?擎朗智能CMO陈芊,丰坦机器人创始人、CEO李自可,易府if医疗创始人兼CEO林映霈,融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任杰,硅基智能创始人兼CEO司马华鹏,在《中国AI跨洋远征》对话中都认为中国AI出海已迈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企业正通过大模型、Agent(智能体)、数字人及分布式平台等技术形态重塑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结构。未来,虽然不可预知的困难越来越多,但他们相信中国企业具有超强韧性,出海前景将愈发广阔。 焦点对话:中国AI跨洋远征 本地化能力是企业全球化的胜负手,在《以“本地化”成就“全球化”》焦点对话中,易来科得联合创始人、德国公司总经理胡可,国科嘉和高级合伙人陆佳清,奎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唐睿,美团龙珠合伙人王新宇,德比软件CEO张焕杰认为企业需以技术、产品价值为核心,通过本地化解决交付、服务、合规等落地问题,而非为本地化牺牲核心竞争力。从管理团队到一线服务,需培养“全球视野+本地洞察” 的复合型人才,避免“中国中心主义“或“完全外包化” 两个极端,“全球标准+本地微调”,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 焦点对话:以“本地化”成就“全球化” 为分享出海经验、链接出海产业链伙伴,创业邦通过专栏文章、调研报告以及《2023出海企业创新价值100强》《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持续挖掘出海实力选手。今年,创业邦再次发起出海榜单评选活动,推出《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 本次榜单分为“引领型”和“成长型”两个组别。其中,“引领型”企业40家,2024年在海外市场已实现不低于1000万美金的营收;“成长型”企业60家,截至目前已在海外市场实现营收,在全球化市场中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能力。榜单于大会现场揭晓,今年的上榜企业: • “Day One Global”企业(本次评审对于其的定义为:成立时间与海外布局时间相差不超过3个月)占比24%。在引领型组别中,“Day One Global”企业数量占比更高(17家,占比42.5%); • 86家企业已明确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52家企业的海外分支数量集中在1-3个; • 51家企业注册地在长三角地区。其中,上海地区数量最多,26家;其次是江苏(14家)和浙江(9家); • 从赛道分布来看,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分别有27家和24家。其次是消费品领域(13家),生物科技(8家),汽车和新能源赛道各有7家。在引领型企业中,智能制造赛道的数量最多(12家);成长型企业中,人工智能赛道的数量最多(18家); • 从当前海外市场已布局区域来看,北美(63%)、欧洲(60%)、东南亚(56%)仍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主要布局区域;而从正在规划布局的区域来看,选择日韩(46%)与欧洲(44%)的企业数量居多。 《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颁奖 “生态”“伙伴”“协作”“本地重构”,从这些高频词折射出如今全球化已从单一的跨境贸易,向产业链深度协同与本地化生态共建发展。面对充满变化的世界市场,中国出海品牌已经具备生而全球化的产业链基础和商业视野,期待更多勇敢的探索者找到新航道、新伙伴、新增长。 DEMO WORLD作为开放式创新创投的推动者,持续助力产业生态各方的资源链接、经验共享,探寻产业机遇。7月4日上午,24家产业龙头和顶级资本、49家精选科技企业到场精准对接。未来,创业邦将继续通过Banglink平台发布创新需求,不断拓宽对接领域、提升对接精度。 Banglink闭门对接会现场
lg
...
格隆汇
07-10 14:58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将在天津举行,数字经济ETF(560800)近一周新增规模同类第一!
go
lg
...
,共同探索数据高效便利流动的模式,推进
企业
出海
以及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成本进一步下降。 数字经济ETF紧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应用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数字经济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东方财富(300059)、中芯国际(688981)、北方华创(002371)、海光信息(688041)、寒武纪(688256)、汇川技术(300124)、科大讯飞(002230)、豪威集团(603501)、中科曙光(603019)、海康威视(00241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3%。 (以上所列示股票为指数成份股,仅做示意不作为个股推荐。过往持仓情况不代表基金未来的投资方向,也不代表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方向、基金具体持仓可能发生变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数字经济ETF(560800),场外联接(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015788)。 风险提示:本产品由鹏扬基金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预示和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9 13:28
中餐出海进入新阶段!海外门店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go
lg
...
产品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近年来中国餐饮
企业
"
出海
"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中国餐饮出海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9月份海外中国餐饮门店已经发展到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海外中餐市场在供需共振下呈现一片"新蓝海"。 挑战应对与破局路径 多年来中餐"出海"面临的挑战并未改变,主要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消费习惯冲突、供应链构建与成本压力、政策与合规壁垒等。中国餐饮品牌的国际化征途是一场破壁前行的跋涉。当中国味道遇上异域文化,如何跨越味蕾的隔阂是餐饮品牌"出海"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海底捞针对各地口味持续创新锅底与特色菜品,在东南亚推出"先喝一碗汤的麻辣牛奶锅",在阿联酋用中东香料改良"玛莎拉鸡肉",在马六甲推出沙嗲锅底。这些区域化创新不仅保留了其核心特色,更汲取本土灵感让产品融入当地文化肌理。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谙文化破壁之道,在欧洲市场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在门店开展漆扇制作、书法体验等活动,将东方艺术之美融入品牌文化。 供应链构建是实实在在的"硬骨头"。当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从国内输出核心原料,辅以当地少量采购但这远非坦途。部分国家供应链认证体系复杂严苛,不仅要求一纸证明更会委托国际机构亲赴中国验厂,流程繁琐、周期漫长、成本高昂。泰国甚至要求所有食品原料本土生产,这迫使想要"出海"的茶饮、咖啡品牌纷纷自建工厂。在一些地理环境复杂、物流体系欠发达的国家,冷链普及率低、运送时效慢等问题让新鲜食材的稳定供应充满变数。 各国政策法规和标准不一是摆在"出海"餐饮品牌面前的另一道难题。在食品进口、配方审批、卫生检疫等方面,部分国家的法律法规给"出海"企业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新加坡禁止血制品销售,澳大利亚检疫制度非常严格,极大提高了供应链合规门槛。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仓储条件要求也各不相同,企业在新市场启动前必须开展深入的法规调研。
lg
...
金融界
07-09 09:37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5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然祭出重磅举措引爆黄金市场大行情!金价暴跌近40美元 怎么回事?
lg
...
中美突发重大警告! 美财长贝森特:若出现这种情况 美国准备提高对华关税
lg
...
特朗普一句话挑清中美芯片战!非农缺席取而代之的是TA,美联储鹰姿刺激美元
lg
...
中美突发重磅!中国将暂停部分稀土管制措施 并停止对美国芯片公司的调查
lg
...
【直击亚市】中国一则消息重挫黄金!强财报+中美缓和刺激人气,美国政府还在停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0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