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研究称欧洲科技股市值今年缩水逾4000亿美元
go
lg
...
技公司的股价受到了全球因素的压力,包括
俄
乌
冲突
和货币政策收紧。 美联储和其他央行正在提高利率,并逆转大流行时期的刺激措施,以遏制通胀飙升。这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他们对亏损科技公司的头寸,这些公司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 Atomico合伙人汤姆·韦梅尔(Tom Wehmeier)表示:“这是艰难的一年——
俄
乌
冲突
、通胀、加息、整个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欧洲,一些公司的市值出现了急剧下降。有“欧洲版花呗”之称的瑞典在线支付公司Klarna已主动将其估值从456亿美元下调至67亿美元,降幅达85%。与此同时,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了60%以上。 根据Atomico的报告,今年欧洲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总额预计将降至850亿美元,该报告基于41个国家的定量数据和调查。这比欧洲初创公司在2021年筹集的1000多亿美元下降了18%。 Atomico表示,尽管如此,这仍是迄今为止欧洲科技生态系统中第二高的投资额。去年,随着美国投资者的参与飙升至新高,欧洲科技投资打破了纪录。 但今年,这一趋势出现逆转,外国投资者基本撤离。参与1亿美元及以上“大型融资轮”的活跃美国投资者数量较去年下降22%。 “现在的融资环境流动性较差,” Wehmeier称。“我们已经从2021年资本充裕、成本低廉的时期,过渡到更难筹集资金、资金成本上升的时期。” Atomico表示,在2022年上半年,欧洲的科技行业仍然如火如荼,投资水平仍比2021年同期高出4%。 然而,投资从7月开始放缓,并在8月和9月进一步放缓。自那以后,月平均投资水平在30亿至50亿美元左右,与2018年的水平一致。 科技“独角兽”的诞生速度也有所放缓,2022年新诞生的估值10亿美元以上“独角兽”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05家降至31家。 与此同时,在公开市场的上市活动实际上已经消失。Atomico表示,2022年全球只有三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IPO,其中两宗发生在欧洲。2021年,有86宗此类IPO。 此外,该地区也未能幸免于科技公司的裁员潮。报告显示,总部位于欧洲的公司今年裁员超过1.4万人,占全球裁员总数的7%。 在Web Summit和Slush等行业贸易展上,资金充足的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鼓励他们的企业家同行控制成本,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在低迷时期生存下来。
lg
...
金融界
2022-12-08
格上每日收评—2022年12月07日
go
lg
...
不足的风险。 红塔证券认为,往后看,在
俄
乌
冲突
、欧美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出口下行压力仍存。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目前来看,外需的下行速度大于内需的修复速度,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明年外需大概率会继续下行,同时也会对制造业投资造成一定拖累。信心受损以及局部冲击下消费和地产的回暖还需要一定时间。基建投资可能会继续发挥托底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要更多增量政策出台以推动经济修复。 招商证券认为,对于出口,全球PMI趋势下行、美国补库存转向去库存等领先指标均表明海外需求市场持续萎缩的概率较大,我们维持12月份出口增速依然偏低的原有判断。2023年一季度,全球经济体(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PMI可能继续偏弱,对我国中间品和消费品的持续性需求减少,全球贸易收缩继续限制我国出口增长。对于进口,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一直处于弱复苏状态,导致进口增速持续维持较低水平。但随着疫情防疫政策的优化,国内生产端和消费端面临的阻力明显变小,消费需求刺激(尤其是房地产需求)等一系列政策已出现边际调整,经济复苏空间较大,这会带动进口需求增速上行。 东海期货认为,11月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且超出市场预期。一方面由于国外需求快速回落,而且回落幅度超预期,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快速回落,进口大幅下降;整体而言,目前外需相对较强内需相对较弱的局势导致国内呈衰退式顺差的局面。随着海外经济进一步放缓,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而国内经济中长期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国内稳经济政策及一揽子接续稳经济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国内需求将逐步回暖,对进口有一定的支撑,贸易顺差可能进一步回落。 新闻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锻造纪检监察铁军,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要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享乐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要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严惩不贷,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进一步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好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2-12-07
ATFX:加拿大央行利率决议来袭,单次加息幅度或大降
go
lg
...
国中西部的旱灾导致粮食歉收,粮价走高。
俄
乌
冲突
导致原油和天然气的供应端紧缩,叠加后疫情时期需求快速上升,最终导致国际油价狂飙突进,最高涨至120美元/桶以上。气候因素对粮价的影响和地缘问题对石油的影响有可能在2023年出现,只不过力度上会有所减弱。据此判断,加拿大在2023年的CPI增速将会持续下降,但很难回到2%的温和通胀水平。 上半年时,市场存在一种观点:激进加息会导致西方国家经济硬着陆。现在看来,这一观点与事实严重不符。加拿大1月份的失业率为6.5%,之后逐月下降,至11月份的失业率仅为5.1%,与充分就业标注线5%基本持平。物价和失业率同步下行,这是经济恢复健康状态的迹象,“硬着陆”的可能性趋近于零。 10月份,USDCAD开始下跌;11月份,USDCAD开始反弹。最新市价1.367,接近年度高点1.3837。这很不寻常,因为美元指数在11月份表现极为疲软,累计跌幅5.02%。预计USDCAD的反弹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在美联储正式减少单次加息幅度后,或许会迎来改变。 ATFX分析师团队综合观点:加拿大央行加息25基点概率较高,激进加息政策将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温和加息。 ATFX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代表分析师观点,且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
lg
...
金融界
2022-12-07
中信证券:2023年基金配置推荐四种参考投资思路
go
lg
...
要是受疫情“黑天鹅”、美联储加息周期及
俄
乌
冲突
等外生因素的主导,未来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配置环境分析:权益资产估值压抑、业绩预期变化成为主导、权益资产位于高性价比区域。 受美联储加息周期及宏观流动性约束,资产估值承受压力,资产价格表现主要靠业绩预期变化的驱动;但从资产比价状态看,权益资产性价比处在黄金区域,未来一年正收益概率较高、预期收益中枢水平具备吸引力;市值板块选择角度,从业绩预期同比景气指标来看,沪深300板块尚未见底,而中证500板块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中证500率先反弹的概率更大,主动权益基金的存量资金流向也出现同样的变化。 ▍权益市场下跌空间有限、支撑力强,向上弹性大,等待业绩预期催化。 一二级市场的联动已经越来越紧密,维护二级市场的繁荣是产业升级和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这为二级市场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预期;同时积极的风险管理工具布局政策环境利于市场企稳和长期投资信心提振。 ▍固本培元:强化普惠工具功能,完善分类供给体系: 受益于政策环境、居民财富管理转型和公募基金超额净值绩效,公募基金依然保持良好的长期发展态势,公募基金普惠投资工具地位得到确立和强化,公募投资工具的供给进入体系化、平台化和科技化新阶段,建立资产-策略复合维度的公募基金分类核心池体系成为财富管理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超越市场基准:指数增强、三元配置与“固收+”三大系列核心池。1)指数增强基金核心池:Beta+多元Alpha,包括沪深300增强基金核心池、中证500增强基金核心池和中证1000增强基金核心池;2)三元配置型基金核心池:股债配置+“打新增强”,在具备一定股债配置能力的混合型基金中,选取打新能力较强的优秀基金;3)稳健型“固收+”基金核心池:长期持有,穿越牛熊,包括稳健型“固收+”基金核心池和平衡型“固收+”基金核心池。上述三大系列沿着风险-收益特征维度,构成了超越市场基准的完备基金投资工具体系。 把握风格周期: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抉择。1)价值型风格基金核心池:价值棱镜,优中选优,在跟踪价值风格Beta特征的基础上对价值风格进行了有效优选;2)成长型风格基金核心池:成长逐鹿,狂沙淘金,在跟踪成长风格Beta特征的基础上对成长风格进行了有效优选。 博弈市场特征:交易能力与配置能力的争锋。1)交易能力型基金核心池:中高换手应对市场波动,优选交易能力稳定且持续的特长基金;2)股债配置能力型基金核心池:攻守兼备,稳健投资,定位能有效将股债二元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业绩的特长基金。 穿越行为周期:共振型与独立型行情的诊断。共振型与独立型基金核心池,区分共振基金、中立基金、独立基金,定位匹配市场“抱团”行为上升周期的共振型基金,优选穿越群体行为周期的独立型基金。 坚守时间的玫瑰:主动权益综合核心池。风格中性,分类优选,对价值、成长、均衡风格基金进行评估,构建综合选基因子,分类优选基金,按照中性配比形成追求稳健长期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综合池和精选组合。 ▍行稳致远:2023年基金配置思路选择。考虑到市场处于向下有支撑、向上有弹性的底部区域,区分不同投资禀赋,推荐四种参考投资思路: 思路一:配置长效精选组合,选择长期超额收益稳健、逻辑普适性强的基金组合,承受风险,长期持有,如独立型基金精选组合、中证500或中证1000增强基金精选组合。 思路二:坚持最朴素最简单的参与方式——定投。尽管2022年以来受到挑战,定投策略仍不失为最朴素、最适合绝大多数基金投资者的基金配置方式,尤其是在估值分位数、资产性价比等指标确认的底部区域,增加定投额度,可以获取更优的长期绩效。 思路三:量体裁衣,实施目标明确的配置解决方案。通过目标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属性,优化分类持仓权重,制定配置方案,克服持仓过程中周期波动及逆人性挑战,改善持仓过程体验,以求取得稳健的长期收益。 思路四:寻找多元驱动共振型投资工具,比如将核心池基金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主题投资相结合。单纯的ESG主题基金较难实现超额业绩,但是以分类核心池为基础,将可持续发展(ESG)理念叠加,可以定位多维驱动共振型投资工具。 ▍风险因素: 疫情管控措施超预期风险;宏观流动性波动加大风险;系统性信用风险;数据获取的误差风险;基金策略定位偏差的风险;基金策略漂移或持续性不足的风险等。
lg
...
金融界
2022-12-07
突出重围!中信证券: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迎难而上,预计可以实现5%的GDP增长
go
lg
...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衰退风险抬升。
俄
乌
冲突
使地缘政治博弈重回中心舞台,实质上,
俄
乌
冲突
并非孤立事件,背后是全球安全治理困境重演。虽然
俄
乌
冲突
仍在持续,但美俄避免直接对抗、不打核战争或始终是冲突烈度上限。
俄
乌
冲突
加速美欧靠拢,但也使欧盟的“战略自主”受到挑战。长期来看,曾经深度绑定和依赖的价值链条正在被拆散,各国或以自身能源、科技、金融安全等为目标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中,各国或将强化区域合作以“抱团取暖”。聚焦到全球经济运行层面,预计内生动能缺乏与逆全球化趋势将使明年全球总体经济增长趋缓,明年消费与投资需求增长的抑制压力强于提振动力。在
俄
乌
冲突
不出现进一步明显恶化的假设下,预计2023年全球通胀或将总体较2022年回落。在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掀起全球加息潮之后,2023年在全球通胀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的情形下,预计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将放缓加息步伐,但仍会将利率维持在限制性水平,在不出现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引发深度衰退的情况下降息概率相对有限。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终点利率可能到达5%左右,欧央行本轮终点利率可能达到3%-3.25%左右。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迎难而上,预计可以实现5%的GDP增长。 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仍然不小。一方面是外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衰退的经济背景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内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仍未完全消退,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所带来的外溢效应和尾部效应仍然存在,不少开发主体对未来预期仍然不乐观,据此也难以安排过高的资本开支计划和购地计划。与此同时,疫情风险也不能完全排除,局部疫情可能仍然会不时扰动经济运行。即便困难重重,但我们认为,政府仍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相对较高的目标增速指引经济稳中向好,并且加力实施稳投资、扩信用、宽货币等措施,尤其是聚焦在制造业领域,瞄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大力度打造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突出优势,并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综合判断,我们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5%左右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投资:基建制造业延续高增长,房地产持续调整。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速的压舱石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概率高于名义GDP增速,以弥补社会需求不足。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基建领先、制造振兴、地产持续调整的格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左右。 消费:慢变量的慢修复。疫情持续对消费带来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疫情持续导致消费场景被动减少,消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疫情反复导致居民对未来的经济恢复和收入预期下降,从而主动减少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考虑到消费有诸多制约因素,潜在增长中枢仍然低于疫情前,因此预计今年到明年的两年复合增速将呈现出弱复苏,但考虑基数因素,预计明年消费增速的直接读数有望达到5.7%左右。受益于更低的基数,消费增长的直接读数将高于GDP增长。 进出口:海外衰退致使出口增速中枢下移。出口主要决定因素还是海外经济景气。但考虑到海外各国还将有一定程度的资本开支需求,中国的工业资本品可能将有所受益,对整体出口形成部分支撑。 物价:仍无明显上涨压力。预期明年核心CPI同比增速或开始企稳回升,但回升幅度可能相对有限,预计中枢约在1%-1.2%附近。猪周期已启动5个月左右,拉动食品项CPI上行,明年一季度后压力料将逐渐缓解。海外衰退制约大宗商品需求,明年PPI同比增速均值或在-0.2%附近。 财政政策:扩张仍是主旋律,准财政工具担当更重责任。今年全年财政的实际扩张预计高达9.5万亿元左右,若要持续对经济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明年的财政扩张还需在此基础上有增量。力度足够的准财政工具有助于抵补卖地收入下行对地方财力的冲击。我们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实现3%-3.5%,新增专项债4-4.5万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金融工具资金支持1.5-2万亿元,总体能够保障财政扩张力度与经济增长需求相匹配。 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在汇率压力减轻后有望再打开。预计明年汇率贬值压力将明显缓解,二季度美元指数见顶后,人民币有望重回升值。外部约束解除后,国内将开启货币宽松空间。2023年下半年还有望落地一次降准和一次降息。预计明年社融增速总体保持平稳,但中枢比今年略有下滑。 ▍地产时代落幕后,“四个升级”将接续成为驱动经济的主动力。 过去二十多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项,虽然近期金融支持地产部署了一系列政策,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预计会逐步扭转房地产行业的负循环,改善市场预期。然而,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结构变化等中长期因素分析,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正在消退。我们认为今年之后,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力仍将逐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四个升级”——数字经济升级、能源结构升级、装备制造升级和城市功能升级。这四个方面将以强大的制造业系统能力作为依托,并且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我们认为,“四个升级”也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注脚。从具体产业来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城市升级相关产业、广义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已初具规模,今明年基本可以部分对冲地产下行,但其拉动经济作用也被大部分抵消。预计2023年以后地产下行速度逐渐放缓,新经济发展壮大,新旧动能基本完成转化,经济进入软着陆的后地产周期。具体来说,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22年“四个升级”相关产业领域合计占GDP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不足以抵补房地产下行带来的3.3个百分点的GDP缺口;2023年,四领域合计贡献GDP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基本可以对冲地产1.9个点的拖累;2024年起,新旧动能实现较好转化,有望实现GDP净拉动,此后各新兴领域的GDP占比将继续保持升势。 ▍向改革要发展,未来五大领域改革或进一步深化: 产业政策:在当前内外需双双走弱的背景下,为实现2035年远景规划需要多产业联动发展,因此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需共同发力。针对新兴产业来看,一方面过往传统的财税补贴和政府大基金投资模式将继续发力,另一方面新型政策的加码也是助力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包括新型举国体制、专精特新、资本红绿灯引导资本有序扩张以及地方城投转型产业投资基金等。 金融改革:预计第六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在2023年召开,或以规范金融机构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改革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为工作重点,可关注对微观主体行为与风险偏好的潜在影响。资本市场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预计未来将重点突出资本市场对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作用,主要任务或包括: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优化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制度安排、推出ESG顶层制度设计、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财税改革:未来开源与节流需要并重,一方面,“房住不炒”下土地财政预计难以延续当前规模,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性收入征税或需逐步推进,长期看中央或可提高赤字规模以支持地方运转;另一方面,财政“过紧日子”的同时,需进一步深化地方财税体制改革,保障基层“三保”支出。 能源安全:
俄
乌
冲突
发生后,欧洲“气候安全”让位于“能源安全”,未来或有进有退,短期回归传统能源,长期碳中和方向不变。欧盟今冬天然气库存或接近见底,料能勉强过冬。欧洲能源危机为我国敲响警钟,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未来我国需要兼顾发展新旧能源,确保能源安全。容量电价分布推进,保障火电机组合理收益。电力现货市场形成电价信号,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第三批风光大基地与风电备案制改革料将有效促进风光装机。 社会民生:“共同富裕”将成为未来5-10年社会民生领域的关键词,预计《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将在2023年发布。共同富裕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循序渐进原则,重心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对高收入的调节、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质量。 文丨杨帆 程强 崔嵘 刘博阳 于翔 玛西高娃 王希明 李翀 刘春彤 遥远 郑辰
lg
...
金融界
2022-12-07
中信证券:三大拐点渐次出现 2023年A股将迎转折之年
go
lg
...
度不及预期;欧美经济衰退幅度高于预期,
俄
乌
冲突
进一步升级,中美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摩擦加剧。
lg
...
金融界
2022-12-07
渣打银行2023年“惊奇预测”:美联储降息200基点,油价跌至40美元,比特币暴跌70%……
go
lg
...
伦特原油价格可能暴跌至每桶仅40美元。
俄
乌
冲突
的解决也将消除能源成本中与冲突相关的风险溢价,导致价格下跌。 这种基准原油的价格目前为每桶86美元左右,因此如果跌至每桶40美元将意味着下跌逾50%。 3:比特币跌至5000美元 2023年,加密货币可能再次遭受打击,比特币将进一步下跌70%,至5000美元。这种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今年迄今已暴跌了64%。 渣打表示,FTX上月的惊人崩盘可能引发数字资产的进一步抛售,否则这些资产本可以得到央行转向的支持。 罗伯特森还表示,需求可能会从所谓“数字版黄金”的比特币转向真正的黄金,从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30%,至每盎司2250美元。 以下是渣打银行的其他5项“惊奇预测”: 4、欧元兑美元升至1.25 在
俄
乌
冲突
解决后,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19%,达到1欧元兑1.25美元。 5、纳指暴跌50% 纳斯达克100指数再暴跌50%,科技公司纷纷破产,这与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情形如出一辙。 6、 人民币兑美元升至6.4 人民币汇率收复今年以来的全部失地,上涨10%至1美元兑6.40元人民币。 7、食品价格暴跌15% 随着
俄
乌
冲突
结束,食品价格暴跌约15%,导致供应过剩,最终导致通货紧缩。 8、拜登遭弹劾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投票弹劾拜登总统,阻碍了民主党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的势头。
lg
...
金融界
2022-12-06
原油系期货全线崩跌,SC原油刷新10个月新低!投行提出2023年油价或遭腰斩?
go
lg
...
导致需求下降,油价将大幅下跌。同时假如
俄
乌
冲突
在明年解决,还将消除能源成本中与战争相关的风险溢价,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最终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暴跌至每桶仅40美元。目前布油价格徘徊在每桶86美元左右,因此如果跌至每桶40美元,将意味着油价暴跌54%。 尽管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渣打银行表示,在全球经济衰退、
俄
乌
冲突
停火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将为石油市场释放“完美风暴”,引发价格大幅下跌。
lg
...
金融界
2022-12-06
期市早盘:商品期货大面积飘绿,SC原油跌近5%,纯碱跌超3%
go
lg
...
乌拉尔原油的最低价格为48美元/桶。从
俄
乌
冲突
升级后,原先运往欧洲的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便开始逐渐转向亚洲,11月印度进口量占乌拉尔原油产量的40%,土耳其占15%。未来预计印度将持续购买俄石油,因为制裁允许在不使用西方服务的前提下购买俄石油。 后期需重点关注欧盟对俄原油出口禁运制裁在12月5日生效后执行情况、亚洲市场接受该国原油数量及俄罗斯对限价的具体应对,这些因素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lg
...
金融界
2022-12-06
德国财政部长否决欧盟有关新债务规则的提议
go
lg
...
因2020年的新冠疫情而暂停,而且由于
俄
乌
冲突
,明年也不会恢复。 一位政府官员表示,一些成员国希望在3月之前达成协议,但德国对达成的时点没那么乐观。
lg
...
金融界
2022-12-06
上一页
1
•••
209
210
211
212
213
•••
26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宣布“重大决定”!美英“首发协议”或重塑关税谈判格局
lg
...
特朗普刚刚又发帖了!“兴奋的日子”刺激全球股市,美元强势重返100大关
lg
...
决策分析:特朗普将宣布与英国达成协议!中美贸易战混乱信号,美联储降息恐推迟
lg
...
突发重磅!纽约邮报独家:特朗普政府考虑最早下周削减中国商品关税低至50%
lg
...
一则消息引发黄金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较日内高点暴跌逾90美元 究竟怎么回事?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