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观点:特朗普的关税和减税政策,让美国面临迫在眉睫的赤字灾难(附,如果关税高到阻断进口,逆差会消失吗)
go
lg
...
析和监督美国的财政政策、预算赤字和政府
债务
问题)”的预测,在未来十年内,特朗普提出的减税政策将使预算赤字增加7.8万亿美元,而目前赤字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5%。 这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可能会刺激投资,同时降低国家储蓄率,那么有什么理由这次不会像他第一任期时那样,进一步扩大贸易逆差? 如果特朗普真想减少贸易逆差,他应该重新考虑计划中的减税政策,转而制定一个连贯的战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控制公共支出来缩小预算赤字。 这种做法可以与对中国施压相结合,推动中国进行经济改革,增加家庭消费,减少长期以来导致全球贸易失衡的过度储蓄。 然而,特朗普当前的政策反而可能引发贸易战,破坏全球经济复苏,并让1930年代那种“以邻为壑”的破坏性政策重现。 他似乎完全没有从第一任期中吸取任何教训,反而决心加码推行他的激进贸易政策,尽管贸易逆差仍在扩大。这很可能会导致美国的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 考虑到事关全球经济稳定,我们只能希望特朗普能够调整政策方向,在他的措施将世界推向经济衰退之前做出改变。然而,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任何迹象表明他有这样的打算。 编附:如果关税高到一定程度,基本上阻断了进口,贸易逆差会消失吗? 即使像有些人想像的完全禁止进口,贸易逆差依然会以别的方式存在,原因在于以下几个经济学知识: 1. 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国内支出 vs. 国内生产 贸易逆差的核心不是进口多,而是“国家的支出大于生产”。即:如果一个国家储蓄少,投资多,花钱比赚的钱多,就会有贸易逆差。 进口只是赤字的表现,而不是根本原因。 如果强行不进口,问题不会消失,而是以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假设完全不进口,会发生什么? 如果政府决定完全封闭贸易,不让进口,只能国内生产,以下问题会随之出现: ① 物价飞涨 国内生产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比如:美国不能自产所有芯片、稀土、手机、电动汽车电池等关键产品。这些商品一旦不能进口,国内供应不足,价格会飙升。 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企业成本上升,经济变得低效。 ② 生产力下降,收入受损 贸易保护会让低效率的企业存活,经济失去竞争力,因为没有进口竞争,企业缺乏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和科技发展可能放缓,因为进口带来的技术交流减少。 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工资增长受限,民众收入可能反而减少。 ③ 资金外流,另一种方式的逆差 如果不能进口,但国内仍然存不住钱(储蓄少、投资多、政府举债),资金会从其他渠道流向国外,比如:资本外流,国内资本可能会通过金融投资流向国外,比如购买外国资产、投资海外市场。 外汇市场波动,国内生产不足,货币可能贬值,导致对外经济关系恶化。 地下经济增加,企业和个人可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外国商品(比如走私)。 这意味着,即使不进口,钱还是会流出,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贸易逆差可能变成资本逆差或外债问题。 在历史上,一些国家尝试过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类似完全不进口),但都遇到了严重问题:苏联,实行封闭经济,限制进口,但由于国内效率低,经济最终崩溃,无法维持全球竞争力;朝鲜几乎不进口,实行“自力更生”,但经济极度低效,民众生活水平低下,严重依赖外部援助。 这些例子说明,即使“没有进口”,经济仍然可能有逆差,并带来更严重的经济问题。 4. 现实中的解决方案 与其封闭贸易,真正有效的减少贸易逆差的方法包括: 提高国内储蓄率(减少财政赤字,鼓励民众存钱)。 增加出口竞争力(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 适度调整贸易政策(鼓励国内生产,但不完全封锁进口)。 简单来说,“不进口”不是解决贸易逆差的好方法,反而会带来经济危机。真正的关键在于国家整体收支的平衡,而不是简单地控制进口。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2-14 00:00
热门交易出现亏损,中国债市的狂热即将消退?
go
lg
...
稳定而采取的紧缩流动性措施可能也在冷却
债务
需求。隔夜回购利率本周升至一个月来的最高点,之后回落。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上月表示将停止债券购买,试图阻止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 然而,分析师仍然预计债券需求将在未来回升,尤其是在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将降息时。 Frances Cheung表示:“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的收益率曲线可能会重新变陡”,即短端收益率在更多货币宽松的预期下大幅下降,而长期利率则因财政刺激而触底反弹。 中国人民银行利率下调的延迟导致短端收益率上升较快,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
lg
...
风起
02-13 19:42
2025年第一场收割大戏
go
lg
...
,每一次都不是好事: 1983年,拉美
债务
危机;1993年,欧洲、日本衰退;2010年,欧债危机。 这一次,似曾相识的场景再次出现,倒霉的又会是谁? 目前表现最明显的,是印度市场。 自从去年9月突破85000点后,印度股市估值一度高达预期收益的24倍,远超历史平均水平。 但随即,外资就开始大规模撤离,一改之前的集体唱多的态度。 “印度制造”立刻沦为一个空洞的口号,股市总体跌势一直持续至今,创本世纪以来最长月度连跌,跌去近一万点。 印度资产,从稳健增长的代名词,立刻变得臭不可闻。 而这一切,或许还只是个开始。 01 收割盛宴 中餐里有道残忍的菜品,叫作“活叫驴”。 顾名思义,就是把活驴绑住,食客想吃哪个部位,就用开水把哪里浇熟,再用刀把肉割下来,直接蘸调料吃。 这样,不仅能吃到最新鲜的肉,还不伤驴的性命,方便以后继续吃。 至于驴子在一旁惨叫?没人在乎。 印度市场、乃至许多国家的市场,其实都是那头驴。 图源:豆包AI生成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成立,准入门槛低到几乎没有。 科技浪潮迅速席卷华尔街,英特尔、微软、苹果等巨头应运而生。 彼时,各大媒体津津乐道的是,华尔街的财富神话、科技公司的星辰大海。 但与之相对应的,美国逐渐放弃实体经济,产业很快空心化。 空心化的核心是,华尔街与美联储互为表里。后者一手发债、一手印钱,调控汇率、主导美元流向;前者则手握海量资金,跟随前者伺机而动。 第一个猎物是拉美。 70年代,随着美元指数走低,美元大量外流,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是拉丁美洲。 国际资本蜂拥而来投资,直接促成了拉美的经济繁荣。 繁荣仅仅持续到1979年,美元再度进入强势周期,资金大量回流至美国本土、推动股市上涨,直接催生出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第一个美股大牛市。 而拉美本来正在欣欣向荣发展,突然投资减少、流动性枯竭,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社会与经济一片狼藉。 等到当地的优质资产,尤其是资源型企业跌到地板,美元刚好再度进入弱势期,大资金再拿着牛市赚到的钱,疯狂抄底。 拉美诸国的经济结构基本被破坏殆尽,彻底沦为先发者攫取自然资源的后花园。 此后,80年代收割日本、90年代先有前苏联后有东南亚金融危机,2014到2016年要收割中国但不成功…… 历史循环往复,类似的故事一直在重演。 资本收割这种事,如果只发生一次,那可能只是偶然。 但若反复出现,就一定是刻意为之。 所以,今时今日一切的奇怪现象,我们不能仅仅用“反常”一词去概括。 华尔街在印度市场的耕耘,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 分阶段来看:2000-2007年是试行期,2008年是第一波收割期;2013年以后是规模扩大阶段,第二波收割期很可能已经开始了。 就好像股市里的某些恶庄。 07年之前,国际资本在低价淘到大量印度资产后,就开始大力鼓吹印度,将其描绘成一个淘金圣地,大量不明真相的鱼儿引诱上钩。 虽然客观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的潜力不可忽视。 但印度股市还是过热了,走势与本身的经济发展并没有那么相符。 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闭幕,印度举国上下憋着一股劲儿。印度财政部长说,要把2010年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办得比北京奥运会更好。 如此利好消息一出,投资者疯狂涌入,庄家自然要出货了。 仅2008年一年,印度大盘跌超60%。 等跌得差不多了,庄家再在地位接货炒高。仅仅一年多,印度股市再度回到2007年的高位。 这一出一进,就赚了两道。 为什么剧本总能朝着庄家想要的方向进行? 02 故技重施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度市场和拉美一样:对外依存度极高。 这不单单是被人操控的,印度本身要寻求发展,也必然会导致这个问题。 尤其在2000年以后,印度的贸易逆差一年比一年大,输入性通胀极为严重。 没钱能怎么办?无外乎三个办法。 1.出口粮食。 印度虽然拥有全亚洲面积最大的耕地,但也是全球饥饿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有2亿国民温饱还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印度却是全球第一粮食出口大国。 尽管如此,依然无法改变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 2.洗劫民间财富。 对于印度的情况,仅仅印钱可能效果都不够,他们选择直接改币。 2016年11月8日,印度突然开启极为激进的金融改革,包括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100%、废止大面额纸币并提前终止兑换旧币…… 名义上,政府好城市打击腐败和黑钱。实际上,是在掠夺普通人的财富,只有少数有渠道的精英才能先知先觉早早把钱换成美元。 之后的黄金收税法案、2023年再一次的废钞令,都是类似的手法。 3.借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下半年,印度共欠57个国家超过1.9万亿美元
债务
。 其中美元债占比高达53.7%。 比如亚投行,最近几年已经被人黑成“印度银行”了,总是无底线批准印度狮子大开口的借款。 但无论如何,借钱也是有代价的,别人不可能无条件借给你。 2012年,印度全面放开股市外资限制,等于是进一步把话语权让出。 往后十余年,印度股市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牛市,走势比2000-2007年、2009-2010年更强。 但印度股市本土资金占比逐渐下降到三成以下,大头资金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和卢森堡。 换句话说,印度股市每年的成交量有大半都是外资创造的,上涨的红利自己本身其实并没有吃到多少,价差和股息都是在为国际资本输血。 做了这么久铺垫,外资实际上完成了控盘,开启第二轮收割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一轮收割的起点,或者说试探期,在2023年初。 2023年1月24日,做空投资机构兴登堡发布了一份长达100页调查报告,称印度阿达尼集团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17.8万亿印度卢比(2180亿美元)规模的阿达尼集团进行了厚颜无耻的股票操纵和财务诈骗计划”、“在过去几十年里肆无忌惮地进行股票操纵和会计欺诈”。 既然是骗局,你们又为什么十年如一日大力注资呢? 所谓的报告,不过是个过场,真正的目的是收割成熟的果实。 印度市场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短短一个月阿达尼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缩水1530亿美元,拖累整个大盘跌近6%。 等到跌得差不多了,以美国资管巨头GQG Partners大举买入阿达尼旗下股票为信号,外资又开始疯狂抄底印度股市。 随后,印度股市继续走热,短短17个月连续突破6万点、7万点、8万点、8万5千点,涨幅冠绝全球。 涨了这么多,你说是涨多了正常回调也无可厚非。 总之事实就是,外资又开始大规模撤离,而且这一次的规模远超以往。 2024年9月30日-10月4日,外资从印度股票市场净撤资2714.2亿卢比(约32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单周最大规模抛售。 10月,净流出100亿美元;11月、12月、1月,全部都是净流出。 2023年至今,已有超过3400家外资企业撤离印度,占在印外企总量的三分之一。 比如,富士康斥资200亿美元的半导体项目宣告流产,特斯拉建厂计划搁浅,迪士尼将流媒体业务以100亿美元“甩卖”给本土企业信实工业…… 没钱了,不仅
债务
问题难以解决,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将更加遥遥无期。 资本外流导致印度外汇储备蒸发四分之一,本土企业
债务
违约率迅速攀升至8.2%,主权信用评级在“垃圾级”边缘徘徊。 如此下去,世界第一的人口红利,很快就将沦为世界第一的人口负担。 但就如那头被割肉的驴子一样,吃肉的人从来不会在意这些。 甚至,在用餐时,食材的惨叫声,还能更增进食欲。 03 尾声 印度次大陆,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土地之一。 背靠喜马拉雅山脉,吹着来自印度洋的暖流,享受着恒河的滋养,80%地区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大半国土都是耕地、面积占全球10%。 得益于气候湿润温暖,即便用最原始的耕种方式,大米也能一年三熟。 但即便拥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本土人却基本没过过几年安生日子。 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来打跪了一次;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来打跪了一次;12世纪,突厥人打进来;16世纪,蒙古人又来。 剧本都是相似的,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融入印度文化后也是一样,没有能力保护财富。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又先后来此攫取财富。 再到今时今日,时代虽然变了,但某些本质的东西似乎从来没变。 无论印度经济走得多漂亮,终究只是少数人的狂欢。而且这个“少数人”的大部分,是外国人。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各大主流媒体都看好印度、鼓励投资印度,但坚决不扶持印度工业化。 2014年,莫迪启动“印度制造”计划,为了搞活制造业,先后推出《征地法》、《劳工法》,动作不断。 结果到2022年,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终在15%上下徘徊,甚至比破产的斯里兰卡还低。 这其中固然有印度本身的原因,各邦之间利益错综复杂,土地、阶级问题不可调解......但外部力量的管控,同样不可忽视。 印度就是那头时不时被割肉的驴。 更重要的是,印度体量够大,它不像泰国等东南亚小国,时不时来收割一波,死不了。 只要死不了,下次再来。 为了反抗剥削,印度搞出一个奇葩的没收制度,对外企敲诈勒索。无论美国、欧洲、中国还是日韩,一视同仁。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在印度被坑?根源就是这里。 这种收割印度是一茬一茬的,全球经济繁荣,市场稳定,我们大可以去捞金。 若嗅到不寻常的味道,趁早跑路。 …… 印度,永远是最美味的韭菜,永远割不完。 只是每个时代,拿刀的人不一样罢了。(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2-13 19:33
合兴包装:注销部分回购股份减少注册资本暨通知债权人
go
lg
...
权凭有效债权文件及相关凭证要求公司清偿
债务
或者要求公司为该等债权提供相应担保。债权人如逾期未向公司申请债权,不会因此影响其债权的有效性,相关
债务
(义务)将由公司根据原债权文件的约定继续履行。债权人如果提出要求本公司清偿
债务
或提供相应担保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向公司提出书面要求,并随附相关证明文件。公司债权人可采用现场递交、邮件、信函或传真的方式申报,申报时间为自 2025 年 2 月 14 日至 2025 年 3 月 30 日期间(工作日 9:00-12:00,14:00-17:30),申报地点及申报材料送达地点为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同安商务大厦 2 号楼 19 楼。申报所需材料为公司债权人可持证明债权
债务
关系存在的合同、协议及其他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到公司申报债权。债权人为法人的,需同时携带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委托他人申报的,除上述文件外,还需携带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有效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债权人为自然人的,需同时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他人申报的,除上述文件外,还需携带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其他:以邮寄方式申报的,申报日以寄出邮戳日为准,请在邮件封面注明“申报债权”字样;以邮件方式申报的,申报日以公司相应系统收到文件日为准,请注明“申报债权”字样。
lg
...
金融界
02-13 18:52
地产股暴涨暴跌,什么情况?
go
lg
...
和闲置土地。 此报道打消了投资者对万科
债务
违约的担忧,股价飙升不难理解,同时,国家救助万科,也让地产行业看到了曙光。 然而,今日地产股集体大跌,万科企业跌6.3%、融创中国跌8.37%,世茂集团跌10.7%,回吐了昨日大部分涨幅。 暴涨暴跌的地产股是要闹哪样? 首先,彭博的报道可信度较高,主要是万科不同于恒大、碧桂园和融创,一来,万科的体量很大,中国在恒大、碧桂园、融创出事之后,已经经不起大型开发商再度违约;二来,万科的大股东是深圳地铁集团,是国有控股企业,身份地位不同于恒大、碧桂园;三来,万科的经营相对优秀,是行业里的优等生,如果万科步恒大后尘,或引发经济地震! 其次,农历春节前夕,万科发布了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净亏损450亿人民币,将烂账留在了2024年。同日,万科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郁亮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职,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和执行副总裁职务。祝九胜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裁、首席执行官、授权代表等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与之相对,选举辛杰为万科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任期从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二十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止,万科的法定代表人也由郁亮变更为辛杰。 公开资料显示,辛杰,1966年出生,满族,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自2017年9月起担任深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2021年11月起担任万科董事会董事,2023年10月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具有地产、商业、酒店、建筑等多领域工作经历。 董事会秘书一职则由田钧接任,郁亮、李锋、华翠、李刚为万科执行副总裁。上述5人,除郁亮外,均有深圳国资背景。 由此可见,深圳国资将彻底接管万科! 考虑到国企的社会责任,必将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万科! 因此,自万科巨额亏损业绩发布后,股价悄悄走强: $万科A(000002)$ 除了万科事件外,地产行业最近还有一个大利好,即1月销售额回暖。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尽管同比下降16.5%,但相比2024年超过30%的降幅已明显收窄。 与此同时,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相较去年由负转正。 房价方面,据中指研究院2月1日上午发布的最新数据,1月份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693元/平方米,环比结构性上涨0.23%,同比上涨2.76%;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13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1%,跌幅较2024年12月收窄0.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收窄。 一线城市方面,据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今年以来,上海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房市股市等重要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度。1月份全市一手住房成交面积4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二手住房成交面积14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当月成交1.6万套,连续4个月保持在1.5万套以上。金融市场交易保持增长,1月份上交所日均股票成交额4809.7亿元,同比增长45.7%! 深圳方面,据“深圳发布”消息,1月,深圳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5090套,同比增长97.3%。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554套,同比增长31.5%,延续去年10月以来市场回暖态势。 根据融创中国发布的一月销售数据,当月销售额68.4亿,同比大增81.9%: 世茂集团一月销售额22.1亿,同比增长4.7%,已是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 土拍方面,2025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多地土地市场迎来新一轮土地出让,“开门红”行情延续。 2月11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宗涉宅组合用地成功出让,吸引了多家房企的关注。经过超百轮竞价后,金茂和保利发展组成的联合体以87.295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该地块,溢价率10.5%。 在郑州,节后的首场土拍同样引发了市场的关注。2月8日,郑州迎来2宗宅地出让,经过长达6小时的激烈竞价,中海地产以10.89亿元的高价竞得金水区一宗地块,溢价率高达87.5%,成为2021年来郑州涉宅用地成交溢价率最高的地块。 总的来说,或许2025年国内房价仍将下跌,但各种政策刺激之下,已有企稳态势,经历过多重磨难的地产股,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如果2月房地产企业销售额继续回暖,板块或压不住了! $万科企业(02202)$ $融创中国(01918)$ $世茂集团(00813)$ $碧桂园(02007)$
lg
...
老虎证券
02-13 17:52
龙虎榜 | 章盟主、陈小群抢筹7连板梦网科技,北上大幅做T拓维信息
go
lg
...
绩提升。 华夏幸福(房地产+低空经济+
债务
重组) 今日涨停,换手率9.25%,振幅12.06%,成交额9.82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3622.88万元。 1、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和商业地产及相关业务。 2、据证券时报24年11月19日报道,华夏幸福与内蒙古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将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支持,包括产业规划、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等,共同打造兴安盟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的加快发展。双方还将探索产业规划研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服务、低空经济产业载体打造等整体合作,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3、1月18日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
债务
重组计划》中金融
债务
通过签约等方式实现
债务
重组的金额累计约为人民币1922.73亿元。 机构重点交易个股: 光线传媒今日20cm涨停,成交额89.93亿元,换手率11.76%,振幅15.01%。龙虎榜数据显示,2机构净买入2.32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3.08亿元。 拓维信息今日涨0.94%,成交额181.57亿元,换手率50.99%。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3.99亿元并卖出2.74亿元,1机构净买入8779.13万元。 江海股份今日跌7.90%,成交额24.04亿元,换手率12.37%,振幅12.43%。龙虎榜数据显示,2机构净买入6600.19万元,深股通净卖出2682.36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6285.69万元。 浙大网新今日涨5.12%,成交额37.01亿元,换手率37.04%,振幅5.23%。龙虎榜数据显示,1机构净买入3297.31万元,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6059.78万元并卖出5673.11万元。 浙数文化今日跌7.18%,成交额55.88亿元,换手率25.47%,振幅16.57%。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6300.73万元并卖出8070.72万元,2机构净卖出3.59亿元。 瑞芯微今日跌8.14%,成交额45.94亿元,换手率6.33%,振幅7.13%。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8260万元,机构净卖出1.33亿元。 美格智能今日跌9.54%,成交额51.62亿元,换手率42.85%,振幅13.78%。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020.10万元并卖出5269.34万元,1机构净卖出1.30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2.86亿元。 首都在线今日涨14.17%,成交额53.02亿元,换手率54.55%,振幅24.87%。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68亿元并卖出1.44亿元,2机构净卖出1.11亿元。 莲花控股今日跌停,成交额36.36亿元,换手率27.44%,振幅6.90%。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1.18亿元。 龙虎榜中,涉及沪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9只,莲花控股的沪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额最大,净卖出1.18亿元。 龙虎榜中,涉及深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13只,拓维信息的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1.25亿元。 游资操作动向: 章盟主:净买入首都在线2.01亿元、每日互动9756万元、优刻得7400万元、梦网科技6673万元、海南华铁5729万元,净卖出润建股份1.67亿元 徐晓:净买入光线传媒8435万元、首都在线6784万元、优刻得4691万元,净卖出浙江东方1.33亿元、兆威机电3895万元 宁波桑田路:净买入福石控股9767万元、华谊兄弟4473万元,净卖出视觉中国1.08亿元、创业黑马5093万元、居然之家3581万元 陈小群:净买入居然之家1.16亿元、梦网科技6158万元,净卖出视觉中国8098万元 流沙河:净买入华谊兄弟3906万元,净卖出浙江东方1.65亿元、新炬网络3585万元 消闲派:净买入首都在线6422万元,净卖出浙大网新5978万元 温州帮:净买入莲花控股5034万元、瑞芯微3956万元 方新侠:净卖出卧龙电驱1.03亿元、创业黑马2905万元 毛老板:净卖出卧龙电驱3.97亿元
lg
...
格隆汇
02-13 17:43
湖北天门农商银行1855万股股权8折拍卖,两名大股东成失信被执行人,农商行股权吸引力或正下降
go
lg
...
价格较评估价格折价7-8折,持股股东因
债务纠纷
等成失信被执行人。 两名大股东成失信被执行人 拍卖平台显示,评估价为2318.75万元,折合约1.25元/股,起拍价为1855万元,折合每股价格为1元,较评估价打了八折。公开资料显示,天门农商银行注册资本3.7亿元,据此计算,该笔股权占天门农商银行总股本的5%。 这笔股权的持有人为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城建”),启信宝显示,浙江城建为天门农商银行第八大股东。因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未按时支付1552.20万元钢材货款及资金占用费、律师费等,浙江城建所持1992.51万股股权已被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冻结,该公司及其法人蒋红亮也已成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这已不是天门农商银行大额股权第一次遭司法拍卖。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2024年5月,天门农商银行2265万股股权“上架”拍卖平台,约占该行总股本的6.1%,股权原持有方为湖北汉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该行第二大股东,目前也已成失信被执行人,其持有的2265万股天门农商银行股权被天门市人民法院冻结。这笔股权在司法平台上经历了两轮拍卖,起拍价格从3624.00万元下降至3261.60万元,但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农商银行股权吸引力或正下降 查询发现,天门农商银行股权遭大股东拍卖情况并非孤例。近期,安徽望江农商银行7%股权遭其第四大股东上海骏合金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拍卖,起拍价为2917.60万元,折合每股价格仅为0.85元,较评估价打七折。该笔股权持有人骏合金控因
债务纠纷
,也已成失信被执行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农商银行经营压力较大,股权吸引力正在下降。大型银行以数字化方式下沉到县域后,和农商行形成竞争局面,农商行的优质贷款和存款资源加速流失;此外,息差缩小,农商行盈利能力下降,分红能力随之减弱。再有,过去几年监管从严,杜绝了股东的关联交易和侵害商业银行的行为,使得股东利用原有身份优势谋求融资的代价变大,社会股东因此对农商行股权兴趣大减。
lg
...
金融界
02-13 17:23
最新报道:中国土拍显示出房地产市场企稳迹象
go
lg
...
的兴趣。 尽管如此,中国开发商仍在应对
债务
危机。知情人士透露,当局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帮助中国万科今年弥补约500亿元人民币(68亿美元)的资金缺口,突显政府对困境中的开发商的支持。 另一份来自上海证券报的报道显示,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土地销售在今年出现升温。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300个城市的交易额在1月增长8%,而平均楼面价格上涨了33%。
lg
...
风起
02-13 14:34
劲爆行情一触即发!特朗普很可能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对等关税 黄金、美元指数、日元、欧元、英镑、澳元和人民币技术前景分析
go
lg
...
Pavilonis表示:“出于对通胀、
债务
和地缘政治的担忧,人们仍然倾向于投资黄金。” 美国银行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在一开始对美元构成了提振,但最终将拖累美元。 美国银行G10外汇策略主管Athanasios Vamvakidis周三在报告中表示:“美元可能终究不喜欢关税。如果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加征关税并遭到全面报复,美元可能会走弱。” Kshitij咨询服务团队就黄金和主要货币对的走势撰文,以下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黄金 短期来看,金价似乎有些不确定。我们预计未来几个交易日的交易将在3000-2850美元/盎司区域之间进行。此后,金价需要朝上述区域任何一端实现突破,以进一步明确方向。 (黄金日线图 来源:Kshitij) 美元指数 因美国1月CPI高于预期,美元指数最初升至108.523。随后,随着特朗普总统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开始就结束乌克兰战争进行谈判的消息传出,美元指数回落至107.62。进一步来看,美元指数需要决定性的跌破107,才能使前景看跌。否则,只要守在107.70/50上方,美元指数可能再次尝试回升向108.50-109.00。美国PPI数据定于今日发布。 (美元指数日线图 来源:Kshitij) 欧元/美元 欧元/美元走势与我们的观点一致,汇价向上测试1.0422,然后出现回落。该货币对无法持续突破1.0450,而汇价需要突破1.0450才能达到更高的1.05甚至1.06。短期支撑位在1.0350,只要维持在该位之上,那么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总体而言,目前的下行空间可能被限制在1.03。 (欧元/美元日线图 来源:Kshitij) 欧元/日元 欧元/日元已经测试我们最初的目标位160,并进一步突破。只要升势持续,那么汇价近期也可能测试162-164附近的更高阻力位。 (欧元/日元日线图 来源:Kshitij) 美元/日元 美元/日元已经超过我们提到的154的目标。只要维持在154上方,那么汇价似乎有可能进一步升至155-156。只有跌破154,才能再次将其拉低。 (美元/日元日线图 来源:Kshitij) 美元/人民币 美元/人民币正在缓慢上升。我们的目标是7.35,现在仍然有效。只要维持在7.250-7.225上方,观点仍为看涨。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日线图 来源:Kshitij) 澳元/美元和英镑/美元 澳元/美元和英镑/美元分别在0.6150-0.6350和1.23-1.26的区间内保持良好。 (澳元/美元日线图 来源:Kshitij) (英镑/美元日线图 来源:Kshitij)
lg
...
会员
tqttier
02-13 13:22
2月13日财经早餐:美国1月CPI强劲,对等关税迫在眉睫
go
lg
...
政府支出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考虑到英国
债务
成本上升,市场质疑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应对未来可能的衰退。 市场行情 美股: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跌0.5%,标普500指数跌0.27%,纳指涨0.03%。 欧股:欧洲股市普遍上涨,德国DAX 30指数涨0.49%。法国CAC 40指数涨0.19%,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32%。 债市:美国十年期基准公债殖利率约4.627%,日内升9个基点。 商品:黄金涨0.23%,报2903美元/盎司。WTI原油跌2.71%,报71.21美元/桶。 外汇:美元指数涨0.06%,报107.98。美元/日圆涨1.26%,欧元/美元涨0.2%。 加密货币:比特币24小时内涨2.26%,目前报97903美元。以太币24小时内涨5.68%,目前报2750.40美元。 港股:恒指夜市期指收报22072点,上涨208点,较昨日恒指收市21857点,高水214点,成交26701张。国指夜市期指收报8135点,较昨日国指收市高水77点。 全球公司要闻 OpenAI即将发布新的GPT-4.5模型,未来几个月内推出GPT-5 OpenAI行政总裁Sam Altman周三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帖文指,公司将于未来几周内发布名为GPT-4.5的新人工智能模型,代号为Orion。Orion将是公司推出的最后一款不使用额外运算能力来模仿人类推理方式的模型。 此外,奥特曼宣布,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名为GPT-5的模型,该模型将整合OpenAI的大量技术,包括o3,并应用于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及API平台。因此,OpenAI不再计划将o3作为独立模型发布。 英特尔(intel)大涨7.2%,或与台积电合资晶圆厂 英特尔(intel)大涨7.2%,过去三天累计上涨16%。美国副总统表示,政府将实施政策确保最先进的AI系统和芯片在美国制造。 另外,Baird的一则报告称,美国政府可能会参与一项涉及英特尔和台积电的计划。台积电将派遣工程师到英特尔的3纳米/2纳米晶圆厂,运用该公司的专业知识以确保晶圆厂和英特尔的后续制造项目变得可行,英特尔可能将晶圆厂分拆出来,使其成为英特尔与台积电共同持有的公司,由台积电负责经营,该实体从美国芯片法案中获得资金。 巴里克黄金(GOLD.US)Q4利润超预期 官宣10亿美元新回购计划 全球第二大金矿商巴里克黄金(GOLD.US)大涨超6%,因其公布了利润超预期的第四季度业绩,主要得益于金价上涨和产量增加。全年业绩方面,该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至21.4亿美元,同比增长69%。调整后净利润增长51%至22.1亿美元,可归属EBITDA增长30%至51.9亿美元,创十年来新高。此外,该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1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取代了自2024年2月14日起实施的原有回购计划。 杰富瑞:中芯国际AH股评级上调至买进 杰富瑞有限责任公司将中芯国际A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127元人民币;将中芯国际H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62港元;将中芯国际H股评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62港元。 今日要闻前瞻 英国第四季度GDP年率初值 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欧元区12月工业产出月率 美国至2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02-13 09:24
上一页
1
•••
130
131
132
133
13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就在刚刚!中东突传重磅“巨响”、美国通过重大法案 比特币和黄金狂飙了……
lg
...
突发重磅消息!美国CNN:航空弹药进入调动 以色列正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
lg
...
大行情突袭!传以色列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 金价大涨突破3300美元、油价飙升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直击亚市】突传以色列准备打击伊朗核设施!油价急涨,美元光环不再连跌三天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磅发声!在与特朗普贸易战之际 释放关键战略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