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格上宏观周报:本周市场震荡修整,经济数据批量出炉
go
lg
...
%,前值0.6%,市场预期0.6%。
光大
证券
认为,6月通胀数据大超预期,显示美国通胀持续被地缘政治、能源和粮食价格、房租价格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扰动,并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导致市场快速上调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预期。现阶段,市场对年末美联储利率水平的预期,已上行至3.5%-3.75%,较前期的3.25%-3.5%上升25bp;此外,市场对美联储7月25-26日议息会议中的加息幅度预期,上行至100bp。然而,回溯1970年代的两次高通胀时期,可以发现,如果要成功抑制高通胀,特别是通胀水平高于5%左右水平时,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必须与通胀水平相当,才能有效抑制通胀。然而,在现阶段美国经济转弱、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美联储大概率没有意愿激进加息至8%左右水平。 华创证券认为,从当前的通胀动态来看美联储的政策选择,鉴于当前糟糕的通胀形势,我们对三季度美联储的政策紧缩持“更鹰”的判断。对美联储而言,只能通过货币政策大幅快速收紧,大幅杀需求来降低通胀。并且我们认为,为了防止通胀固化,在看到通胀下来之前,央行不应该也不能停止货币政策的收紧,即便这样会大幅错杀需求,进而导致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既要“降通胀”又要“保经济”的政策思路可能会加大重蹈“1970-80年代覆辙”的风险。 新闻四:6月财政数据如何理解? 财政部公布1-6月财政数据: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万亿,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9万亿,同比增长5.9%。 长江证券认为,稳经济政策逐渐见效,财政收入降幅缩窄,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6月财收增速由负转正至7.8%。财政支出仍较积极,基建支出保持强势,6月财政支出增速与上月持平,其中基建类当月支出占比及同比增速续升至27.4%、8.6%。土地收入增速年内新低,专项债支撑支出保持积极,6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扩大至-35.7%,支出同比增速则续升至28.3%。下半年专项债剩余可供发行额度已不足2500亿,积极财政的下半场需要再度接力,提前下达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额度或值得期待。
光大
证券
认为,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留抵退税计划基本已经完成;地方财政收入端的压力进一步显性,对非税收入依赖较大。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来看,支出强度有所提升,但受制于收入端,仍低于预算安排增速水平,预算内基建投资表现尚可。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来看,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有所扩大,土地出让收支缺口超7000亿元,主要是收入端增速下降过大所致,同样凸显地方财政收入端的压力。 平安证券认为,留抵退税对公共财政收入的拖累进入尾声,公共财政加码支持基建稳增长。6 月公共财政加大对基建领域的支持,可能和国务院要求“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有关。考虑到下半年公共财政发力面临掣肘,后续基建投资可能更多要靠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和配套资金来对接。另外,土地出让金收入跌幅扩大,但在专项债资金拨付的支撑下,政府性基金支出 6 月当月同比继续回升,预计政府性基金支出短期还将维持较高增速。最后,下半年仍有可能出台增量财政工具,以弥补资金缺口。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1年期和5年期LPR数据; 2)美国7月PMI数据; 3)欧元区PMI、CPI数据,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2-07-18
格上每日收评—2022年07月14日
go
lg
...
%,前值0.6%,市场预期0.6%。
光大
证券
认为,6月通胀数据大超预期,显示美国通胀持续被地缘政治、能源和粮食价格、房租价格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扰动,并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导致市场快速上调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预期。现阶段,市场对年末美联储利率水平的预期,已上行至3.5%-3.75%,较前期的3.25%-3.5%上升25bp;此外,市场对美联储7月25-26日议息会议中的加息幅度预期,上行至100bp。然而,回溯1970年代的两次高通胀时期,可以发现,如果要成功抑制高通胀,特别是通胀水平高于5%左右水平时,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必须与通胀水平相当,才能有效抑制通胀。然而,在现阶段美国经济转弱、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美联储大概率没有意愿激进加息至8%左右水平。 华创证券认为,从当前的通胀动态来看美联储的政策选择,鉴于当前糟糕的通胀形势,我们对三季度美联储的政策紧缩持“更鹰”的判断。对美联储而言,只能通过货币政策大幅快速收紧,大幅杀需求来降低通胀。并且我们认为,为了防止通胀固化,在看到通胀下来之前,央行不应该也不能停止货币政策的收紧,即便这样会大幅错杀需求,进而导致经济大幅放缓甚至衰退。既要“降通胀”又要“保经济”的政策思路可能会加大重蹈“1970-80年代覆辙”的风险。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2-07-15
上一页
1
•••
446
447
448
449
45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美副总统:特朗普正“考虑”对中国产品征收新关税
lg
...
中国向美国释放一个重大信号!北京宁愿牺牲部分产能,也要少买……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拘留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曾协助美中关系
lg
...
中国房市突发重磅!这家开发商遭香港高等法院勒令清盘 恒大后资产规模最大
lg
...
中美关税到期前一日,特朗普突然发文敦促中国,还感谢习近平!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