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医药生物行业观察:联邦制药、恒瑞医药创新药海外授权加速;四川创新药政策破局入院瓶颈
go
lg
...
权已从单纯的现金流补充手段,转变为药企
全球化
战略的核心路径,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输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当前行业仍需关注创新药研发失败、海外政策变动等风险,但政策端与产业端的协同发力已为行业注入强动能。随着地方政策优化落地和国际化能力持续验证,具备差异化技术平台的创新药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周期。
lg
...
金融界
03-31 11:49
WPS 365首次公开业绩,149%营收增长开启业务发展新引擎
go
lg
...
策略,正在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客户结构。
全球化
布局也已提上日程。金山办公近期在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出海战略已被纳入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海外B端市场,将首先服务中资出海企业,逐步建立品牌影响力,后续逐步向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扩张。这一国际化战略将为WPS 365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支撑这些市场扩张的是金山办公持续领先的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6.96亿元,占收入比约3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16%;研发人员占比67%,同比增长12.50%。2021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5亿元,显著领先行业平均水平。这种高强度研发投入,正在转化为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WPS 365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重塑中国办公软件的发展路径。从财报数据可见,WPS 365正在逐步成长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这不仅反映在业务结构上,更体现为从产品思维向平台思维的战略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AI与协同办公的深度融合,WPS 365有望持续引领办公软件创新发展,推动中国办公软件产业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价值。
lg
...
金融界
03-31 11:09
通威股份打出资本运作 “组合拳”:永祥股份获百亿注资,为穿越光伏周期积蓄能量
go
lg
...
现有优势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技术创新与
全球化
拓展的前瞻性布局下注。 内生造血能力稳健:强化安全边际加固防线 市场亦关注到,通威股份当前现金流表现亮眼。据202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高位,在手资金叠加可交易金融资产310.93亿元。此外,控股股东亦持续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近年来通过参与可转债发行认购、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多次为上市公司注入流动性。通威股份陆续开展了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构建了"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员工" 利益共同体,体现了公司全体对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和未来经营的坚定信念。 在行业底部期主动融资,本质上是通威股份为应对极端风险、抢占未来周期高点的“未雨绸缪”。从公司基本面可以看出,通威股份本次本次增资并非出于短期资金压力,或可视为战略储备的关键一步:通过 "现金储备 + 结构优化" 降低资本开支强度,现金储备增厚有助于公司在恰当节点更快启动扩产计划,或在技术变革中抢占先机。将资源聚焦于现有产能优化与技术升级,确保战略转型平稳过渡,增强财务弹性同时巩固抗风险 "安全垫"。 此次增资扩股也体现了公司对行业周期的清醒认知与应对能力,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引入战略资源、加固财务防线,既彰显了龙头企业在周期波动中的“底线思维”,也展现了公司灵活调整策略蛰伏发展的“长期主义”。在光伏行业加速出清的背景下,通威的现金储备和战略布局有望转化为更强的增长动能,为行业周期反转之际争取更大的赢面。
lg
...
金融界
03-31 10:29
港药继续涨!高纯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近3%,上周获资金增仓近2亿元!机构:创新药布局的四大思路
go
lg
...
成功获批实现零的突破,中国创新药企业的
全球化
进程明显加快。2015-2024年间,中国药企的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也持续上升,2024年达到了新的高峰,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其中首付款达41亿美元。 (2)早研创新:伴随国内创新药企整体研发能力提升,中国创新能力升级,创新药管线研发已位于全球前列。2024年,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全球第二。中国企业研发阶段处于IND-NDA的细胞疗法、ADC、双特异性抗体、溶瘤病毒管线数量位于全球首位。 (3)国内放量:医保基金作为我国医疗服务最大的“买单方”,医保基金的使用和流向,往往影响着医疗行业的发展。纵观2019年~2023年的《医保统计公报》,2023年是过往4年中,医保基金总支出增速最快的一年,但并非医保基金总收入增速最快的一年。也就是说,2023年我国医保基金,花钱的速度比筹资的速度快。而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19年。 (4)传统重估:近期医保局组织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医保局集采政策有望迎来转变,无底线低价时代过去,重质量时代来临。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未来产品销售有更加稳定的预期,传统价值得到重估。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68%,龙头属性突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4%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更低估的创新药(截至3月26日,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37%)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31 10:20
港股科技牛市:数字资产领域的OSL集团(00863.HK) 快速突围剑指“亚太Coinbase”
go
lg
...
续探索其他高增长地区的牌照申请,以支持
全球化
战略。 在香港证监会“沙盒+持牌”双轨监管框架下,OSL 集团的发展思路是要将监管透明度转化为其首要的核心竞争力 —— 通过“监管牌照 + 合规框架 + 风险管理”的底层建设,实时对接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动态。这种优先合规性的企业理念不仅筑牢用户的信任壁垒,更印证了行业共识:当贝莱德、渣打、汇丰等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数字资产布局时,清晰的合规框架已成为机构入场的首要筛选标准。 (2)业务矩阵:双轮驱动下的生态闭环构建 2024 年,OSL集团两大核心支柱业务——“数字资产市场业务”及“数字资产技术基础设施业务”,形成协同闭环效果显现。 当中,数字资产市场业务中,以香港首批比特币 / 以太坊现货 ETF 托管及交易伙伴身份,在2024年12月31日占据约64%市场份额事件出现为标志;数字资产技术基础设施业务则通过 SaaS 服务费用的显著增长所带动。 我们认为,这种协同效应在全球行业监管趋严环境中凸显优势, 既保持交易量增速,又筑牢技术护城河,使其成为香港持牌交易所中少数能同时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原生客户的全链条平台。 2024年OSL集团宣布投资3000万美元为促进PayFi生态系统发展,其表示将深化PayFi产品矩阵的开发,并探索现实世界资产(RWA)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把“扩展创新产品组合”列为其2025年战略发展五个驱动增长的支柱之一。这些规划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取得了超预期的快速实现和突破——2025 年 2 月 28 日,OSL 集团上线了香港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 "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作为亚太地区首支面向零售的 RWA 代币化产品,标志着监管框架下的场景化突破,为香港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香港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的落地,对 OSL 集团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数字资产市场业务而言,属于场景破圈与客群重构机会,对数字资产技术基础设施业务来说,则是场景验证与技术能力外溢。未来代币化基金有望与更广泛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无缝连接,兼容稳定币、代币化存款及数字货币等多元形态。 代币化基金的成功推出市场,使得深度参与其中的OSL集团产生了持续受益机会,市场业务的“产品创新”与技术业务的“基建升级”形成正向循环圈或将会出现——零售端的交易需求(代币化基金 T+0 赎回需求等)倒逼 PayFi 提升清算效率,而公司出色等PayFi 的模块化能力又反过来支撑市场端快速上线新币种(未来或许会出现的港元稳定币交易等)。这种“需求 - 供给”的动态匹配,使 OSL 集团或可催生出类似“交易驱动基建,基建反哺创新”的生态韧性。 未来,OSL集团还计划通过深化场外交易服务优势,持续开发新客户并激活存量客户以扩大市场份额,比如针对机构客户,公司将重点拓展证券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及数字银行群体,伴随计划的落地将持续巩固公司在香港市场领导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OSL 集团的生态构建始终伴随“业务-地域”的双维扩张。换而言之,OSL集团业务矩阵完善和商业模式更新迭代是伴随着其
全球化
扩张的进程同时展开的。 除了2024年11月宣布收购日本持牌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之外,2024年12月,OSL集团还宣布收购欧洲的持牌机构,通过一系列收购进一步完善其全球合规和业务网络,此前公司在公开战略中明确将东南亚、中东列为重点扩张区域。 在“产品本地化+合规
全球化
”策略支持下,从而使 OSL 集团托管资产的跨境流转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其国际交易量占比预期将从 2024 年开始得到显著增长。更关键的是,并购带来的技术整合有机会反哺 其香港业务,最后也使 PayFi 的合规模块迭代周期大幅缩短 。 展望 2025,OSL 集团的数字资产“交易+基建”业务矩阵,或许要进入经典的“需求 - 供给”螺旋上升期。机构服务深化、场景渗透加速及
全球化验
证,将为供需两端快速增长和连通提供来源和支持。 而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未来OSL集团国际交易量能否获得快速增长,则成为了该公司在2025之后实现从1到10成长的重要轨迹,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期待的,我们认为,国际交易量的快速增长过程,正是考验公司业务运营、服务、技术能力,以及合规与创新等综合实力的最佳窗口。 (3)精英团队:金融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推动战略愿景 OSL集团的管理层团队汇聚行业顶尖人才,参考公开履历来看,2024年加入的CEO崔崧 曾主导顶尖交易所的战略布局,CCO张英华 打造一家交易所成为全球前三大数字资产交易所, CMO陈德荣 曾作为全球市场主管领导富途的成功营销活动, CFO 黄冠文 在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蚂蚁集团和波士顿顾问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担任要职,推动OSL集团的策略性投资以及全球拓展策略,这支出色团队在12个月内推动完成业务重组、产品迭代及全球合规部署等多项重要举措落地,实现盈利,展现出卓越的执行力。 (4)战略愿景:亚太版Coinbase的崛起路径 从公开资料来看,OSL集团制定了清晰的 "三步走" 战略: 短期(2024-2025)合规筑基与区域深耕:即持续巩固香港市场领导地位,加速投资及深化合规与持牌基础; 中期(2026-2027)生态扩张与
全球化
布局:拓展衍生品、质押等增值服务,逐步伸展至“全周期满足个人及机构客户”,构建数字资产金融生态,及透过一系列收购整合或战略合作展开
全球化
布局; 长期(2028+)全球枢纽与范式革新:将OSL集团打造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的全球枢纽。 这是一个清晰且富有野心的未来战略规划与愿景,当前公司已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从0到1的“第一步”突破,而在2025年公司战略规划中,加速海外业务扩张是重要一环。未来,OSL集团还计划加大对日本、澳洲等市场的资源投入,通过加速海外招聘与本地化运营,复制香港业务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推动区域业务内生增长,进而强化全球布局的战略支点。 从2024年所取得成果来看,OSL也正逐渐从单一交易平台向综合性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商的跨越,其布局不仅支撑了当前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更为未来价值重估奠定了基础。 3、OSL集团价值重估的三重逻辑 在市场趋势、内生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的共振下,我们认为,OSL集团的估值体系正在经历范式转换: 逻辑一:Web3时代的合规化浪潮 全球数字资产行业正经历"合规交易所替代中心化平台"的结构性变革。OSL集团依托香港的监管优势,已成为机构投资者布局数字资产的重要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认可OSL集团在行业变革中拥有先发优势。OSL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紧密,合规优势化为机构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Web3与传统金融无缝衔接,生态协同或打开千亿级增量市场。 逻辑二:从区域龙头到全球玩家 OSL集团在香港市场完成“从0到1”的验证后,2025年进入“从1到10”全球扩张的爆发期。通过并购整合与产品创新,持续为业务注入新动能,其收入结构优化,以及海外市场贡献盈利可期。这也是其增长空间的持续且大幅突破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结果。 逻辑三:对标Coinbase的估值重构 (1)OSL集团 作为全球Fintech 及Crypto 领域稀缺的已实现盈利的上市企业,其估值逻辑显著区别于两类对标群体: 成长型金融科技企业:在100亿美元市值以下的成长股中,多数企业依赖模式验证与用户规模增长支撑估值,但OSL集团已率先实现盈利拐点与收入爆发的双重突破; 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头部合规平台如Coinbase,以及处于第二梯队的传统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盈利稳定期其市场估值普遍维持在100亿美元以上,而OSL集团当前市场价值仍处于相对低位。 (2)战略对标Coinbase的“戴维斯双击”重估机会 Coinbase在合规化阶段的PS估值区间为10-20倍,回溯过往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处于成长期阶段的合理PS一般处于约20-30倍的估值区间。 OSL 集团通过战略执行落地,使得其未来营收 CAGR 预计将超 80%,目前上市公司PSG仍远低于1倍及PS(TTM)低于20倍,双重证明了该公司当前估值与其增长性和未来潜力存在相当的差距,换而言之,从估值数据出发,该公司或存在被市场低估的概率。 对于处在快速增长期的OSL集团而言,给予其合理的PS估值倍数区间,至少应参考行业标杆上限或更高数值。 随着OSL集团业务创新落地及全球并购整合驱动整体收入的持续高增长,叠加估值倍数将逐步向行业标杆上限区域靠拢,因而在“戴维斯双击”共振推动下,该公司其市值或存在显著的高倍重估空间。 总结:数字资产的亚太新坐标,
全球化
之路前景广阔 站在Web3的时代风口,OSL集团正从不同的维度掌握香港行业格局及标准的制定权,比如,在产品端,推动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等。 随着港府积极推动“国际虚拟资产中心”地位,OSL集团除了有望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重要枢纽和基础设施之外,更可借助在香港建立起的优势,彰显“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快速走遍亚洲,面向全球。而伴随着未来更多的潜在国际化并购或多国战略合作事件出现,OSL集团或将有机会在其国际化道路上获得充足的行业影响力和关注度,在现有基础上乘着浪潮势如破竹,收获更多市场份额。 主流群体对数字资产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配置需求持续上升。当合规优势转化为规模效应,当创新基因催生产业生态,这家数字资产新贵或将重新界定亚太地区的金融科技版图。 在港股科技牛市的时代背景下,OSL集团的价值发现之旅,或许才刚刚开始。
lg
...
格隆汇
03-31 09:31
“大漆文化”诠释东方之美 三棵树斩获法国FDA设计金奖
go
lg
...
化示范区,毗邻虹桥国际交通枢纽,是品牌
全球化
布局的重要支点。三棵树上海新材料中心的设计突破传统企业展示空间的局限,中心首层以漆艺材料科技化呈现企业“更健康的中国漆”实力;二、三层以“融自然”理念构建开放办公空间;四、五层传承运用中国原生态、自然环保的纯天然大漆,打造全球领先的中国漆文化体验中心。 大漆不仅是一种纯天然环保的物质材料,更是一种生命形态,传递着东方文化的质感和温度。作为获奖核心亮点,三棵树上海新材料中心大漆文化展厅,“大漆”与“涂料”时空邂逅,不仅呈现非遗技艺的瑰丽,更通过艺术化场景传递三棵树对传统工艺的守护,成为集文化、艺术、环保、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地标,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与文化自信上的双重突破。 此次获奖不仅是三棵树“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成功实践,更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未来,三棵树将继续以漆为媒,推动东方美学与全球设计语言的对话,助力推动中国智造与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共振。
lg
...
金融界
03-31 09:30
飞鹤2024年报:科技引领营收利润双升,海外布局拓展增量空间
go
lg
...
龄营养支持’。在市场拓展方面,将继续以
全球化
研发赋能,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提升飞鹤品牌的全球影响力,让中国飞鹤成为‘全球飞鹤’",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
lg
...
格隆汇
03-31 09:21
泉果基金调研拓邦股份
go
lg
...
工具、园林工具需求恢复增长。同时公司的
全球化
布局更加贴近客户,市占率提升。(2)家电板块:聚焦优势品类突破了几个国际大客户,并在新风机、温控器、洗地机等商用品类及创新场景个性化需求品类实现份额提升。 未来三年,随着 AI 技术的深度渗透,有望推动家电从“功能设备”到“家庭智能体”的发展进程,AI 加持下为工具、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带来发展机遇,公司这个板块的增长预计能持续并有望加速。 问题 7:公司的投入在历史上不同阶段有不同考虑?2025 年现阶段公司对投入的思考? 回复:(1)部件领域:已搭建了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形成部件业务成长的底座,随着规模增长,费用率有望下降,还需要投入的是加速市场出海,过去公司产品做的不错,市场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希望能抓住制造业转移的机会窗口,持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2)新兴应用领域:在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加大研发和市场端投入。 加大在液冷超充、储能一体机等产品的研发投入;机器人领域重点做好从部件到模组的技术和市场投入,适配应用场景落地,进行产品布局和卡位。市场端将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 (3)制造端:海外基地建设投入不会有太大增量,设备投入会增加,尤其解决欧美基地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要加大自动化投入,实现盈利。 问题 8:公司的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未来净利率是否会继续提升? 回复:公司各业务板块毛利率会有差异,尤其是新的产品在开拓市场前期、还没有批量或拓新客户时,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的毛利率来获取市场份额提升,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持续的技术投入、产品迭代,毛利率总体趋势有望逐步往上。公司布局的 AI 整机,有望构建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并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问题 9:海外产能布局未来规划? 回复:2024 年海外产值占比约为 22%;未来根据客户的需求会增加,预计到 30%-40%的占比。 问题 10:公司对中美关税问题怎么看,影响多大? 回复: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收入占比较低,目前从加征的地区、品类、税率来看,对公司总体影响有限。关税主要是对整机产品加征,短期可以通过成本转嫁、内部降本提效来降低影响;智能控制器行业需要工程师和供应链红利,中国产业链还有较大机会。目前我们已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罗马尼亚布局,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有望进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问题 11:2024 年所得税费用增加原因?四季度毛利率下降原因?未来趋势? 回复:2024 年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主要是部分海外子公司进入盈利期。越南免税期结束,2024 年开始进入减半征收阶段,以及印度企业所得税比国内高共同影响。 随着公司收入规模扩大,季度间毛利率会随着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略有波动,总体趋势会稳中有升。 三、 总结 2025 年公司将通过 3 个战略重点,支撑加速成长的实施: 一、部件业务扩大份额。智能控制器部件业务一直是拓邦的优势领域,2025 年我们将继续聚焦资源,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在已有领域的市场份额,并积极探索新领域,成为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二、AI 整机业务突破。人工智能(AI)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产业模式,拓邦将持续加大对 AI、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尤其关注 AI 技术在终端产品的应用落地。公司计划推行更加年轻化的产品经理负责制,激发团队创新潜力,持续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 AI 整机产品,致力于在多个细分品类打造“品类冠军”,逐步成长为领先的 AI 应用型企业。 三、加速市场出海。目前公司有半数业务来自海外,我们已经在海外建立多个运营基地,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市场出海”,不仅抓住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机遇,更积极开发当地市场,打造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企业,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从百亿到千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坚信,当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一个万亿级的智能硬件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拓邦将从智能控制领导者逐步成长为 AI 应用的专家,积极参与并推动产业升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31 09:20
周黑鸭发布2024年财报:经典创新齐发力,渠道会员双增长
go
lg
...
未来,周黑鸭将持续深耕本土市场,并加速
全球化
步伐,坚实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
lg
...
金融界
03-31 09:20
业绩会直击|心玮医疗-B (06609.HK):海外收入增速超6倍,迈入盈亏平衡新阶段
go
lg
...
不断丰富研发管线的同时,加快推进产品的
全球化
注册与上市布局,推动收入端实现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以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着力优化各业务板块的成本结构,有效控制了成本端的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降至49.6%,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6.6个百分点。 二、聚焦差异化治疗器械,海外业务增势猛烈 从战略层面看,心玮医疗在2024年主要围绕两个打法:一是深耕神经介入业务,推动产品向差异化治疗器械的方向升级;二是通过推动产品海外准入,加速拓展海外业务版图。 其一、在核心业务战略方面,公司将资源从传统通路型产品逐步聚焦于差异化治疗器械,努力打造第二增长业务板块。分产品线看,报告期内,公司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如颅内取栓支架、远端通路导管、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及支撑导管实现了45.5%的销量增长;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及其他介入通路器械收入则分别大幅增长了104.2%和109.4%。主要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最直接地反映了公司在市场中突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壁垒。 与此同时,国家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也加速了公司神经介入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数据显示,自集采政策实施以来,公司核心产品已进入全国2500余家医院临床使用,其中活跃植入医院占比超过80%,同比增长逾3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累计持有量接近20万件,进一步印证了公司卓越的产品商业化落地能力。 其二、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较去年同期的107.1万元增长至839.5万元,同比增长684%,增速超过6倍,中国台湾和印度成为公司海外收入的主要贡献区域。数据表明,公司的海外业务增势迅猛,俨然成为拉动整体业绩攀升的重要引擎。 而进入海外市场的关键在于获得CE或FDA认证,在确保产品符合当地的健康、安全及环保标准后,才能正式进入销售阶段。准入资质方面,公司目前已取得颅内取栓支架、封堵球囊导管、远端通路导管及微导管的CE或FDA认证,并获得了26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注册证书。 在202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进一步表示,未来两年将重点推进产品注册认证工作,力争在30个以上国家完成产品注册,并在5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实现市场布局。 凭借公司成熟的产品线以及资深的管理团队,一旦成功进入海外市场,凭借现有产品优势,拓展市场份额并实现规模化增长将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海外市场布局的有序推进,公司将在这一领域释放出巨大的利润潜力。 三、研发管线项目落地,脑机接口新风口腾飞 研发创新方面,心玮医疗始终是行业标杆。作为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头部企业,心玮医疗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涵盖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血管狭窄治疗、缺血性卒中预防、出血性卒中治疗及介入通路器械的公司,完成了从预防到治疗的完整产品管线布局。 截至2024年业绩披露日,公司共获得31款器械产品的NMPA批准、3款FDA批准及1款CE认证。 自公司成立以来,心玮医疗持续积累研发管线,以神经介入为基石,成功拓展至心脏介入、肺部介入治疗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多个创新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方案。 最新产品系列包括全国首款088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心玮吞川)、国产首个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心玮长城)、国产首个带图层密网支架(心玮如意)、雷帕霉素药物球囊、颈动脉支架及双涂层药物支架等。这些产品在上市后,凭借卓越的性能迅速填补了国产产品的空白,并在神经介入领域赢得了高度评价。 其中,心玮吞川已在M1起始段、基底动脉和静脉窦抽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实践成果,其大口径抽吸导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多种操作和治疗便利,产品性能广受业内好评;心玮长城在获得注册后,迅速完成了21个省份的市场准入,并入选上海市“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市场反响热烈。 未来,这些新产品的迅速商业化应用将为公司开辟更多市场增量空间,推动公司加速进入“持续盈利”的快车道。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脑部疾病患者的增加,消费者对术后康复和辅助技术的需求也随之攀升。国家层面和各地区也推出多项政策利好脑科学领域加速发展。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为脑机接口技术设定了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包括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取出费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这意味着,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应用的服务收费路径已经铺好,一旦技术成熟便能够迅速实现商业化应用。 政策东风自然助力产业腾飞。华安证券发布研报指出,脑机接口产业正迈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9.8亿美元,到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5.22%。 当资本市场将目光聚焦到脑科学赛道,心玮医疗的投资价值也愈加凸显:公司已于2023年实现了该领域的科研交叉,与南开大学段峰教授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并完成动物试验,率先突破脑机接口技术壁垒,迅速抢占该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先发优势。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对信号采集精度要求的提升,未来将需要更先进的微创植入技术,而这正是神经介入的强项。站在产业链中游,心玮医疗有望借助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加速主要产品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推动盈利拐点的到来。 附:本次市场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问答交流环节 Q1:请问贵公司如何看待未来三年的业绩预期? 心玮医疗管理层表示,未来几年里,公司将聚焦于收入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在收入端,公司将持续深耕神经介入业务,力争实现年均约35%的稳定增长。在利润端,公司预计若销售总额突破5亿元,稳态利润率则有望达到15%-20%的区间水平。鉴于目前公司刚刚跨过盈亏平衡点,预计在未来1-2年内能逐步实现这一利润目标。 Q2: 请问贵司2024年研发费用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会影响未来长期发展战略? A2:当期研发费用的回落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上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二是公司主动调整研发节奏的战略考虑。过去两年,为抓住疫情带来的市场机会并加快管线布局,我们同时推进了4个重点产品的临床试验。这种高密集研发投入在短期内显著增加了支出,也带来了资源分散和管理效率方面的挑战。目前,公司正在转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研发模式。经内部审慎评估,6000万元的年度研发预算,完全能够满足每年1-2个新产品的临床试验需求。这样调整不仅确保了研发投入的持续性,还有效避免了产品扎堆上市带来的运营风险,进一步优化了研发效率。 Q3: 请问公司产品线的毛利率情况是怎么样的? A3: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5%,较2023年出现明显下滑,主要受集采政策实施的直接影响。在集采初期,通路型产品单价下调对毛利率造成较大压力,但随着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毛利率预计将稳步回升。从长期来看,公司预计在集采后的稳定状态下,毛利率将保持在65%至70%之间。以中位数为参考,这一水平将成为公司长期可维持的毛利率底线目标。 Q4: 请问2024年贵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较快的区域是哪些?未来公司将在哪些区域重点布局,预计哪些地区的海外收入增长潜力最大 A4:从海外销售数据来看,去年我们的产品已实现15个国家和地区的常规销售。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市场成为海外营收的主要贡献区域。在未来的市场布局方面,获得CE认证后,欧洲市场无疑将成为我们的战略重点之一。此外,亚洲和南美地区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海外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海外战略核心区域方面,从区域配置划分的优先级上来讲,依然还是以东南亚、南美为第一优先级同时,欧洲市场的产品启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公司收入的增长仍将主要来自于15个已获认证的国家市场,特别是台湾和印度。下半年开始,我们将在南美市场如巴西等具医疗潜力的地区)加速推动销售,争取实现快速增长。 Q5:请问公司能否进一步说明未来的海外战略规划与打法? 海外市场规划方面,最近两年公司会重点推进国家注册及认证获取工作。经过前期积累,目前已成功在15个国家完成产品注册认证,未来两年将重点推进注册工作,力争实现覆盖国家数量翻倍至30个的目标。现阶段,海外业务发展正处于关键的基础建设期,公司将分步骤实施"准入先行、渠道跟进"的拓展策略:首要任务是确保产品合规准入,其次着力构建完善的代理商网络体系。围绕这一策略,公司计划在明年年底前达成两个重要指标——在30个以上的国家实现常规销售,同时在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完成市场布局。 关于海外并购策略,公司秉持审慎观望态度。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关注优质标的同时,公司更注重并购项目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协同效应。
lg
...
格隆汇
03-31 09:10
上一页
1
•••
51
52
53
54
55
•••
6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宣布“重大决定”!美英“首发协议”或重塑关税谈判格局
lg
...
特朗普刚刚传出重大“关税”信号!中美贸易谈判前,美国总统罕见提起TA……
lg
...
特朗普刚刚又发帖了!“兴奋的日子”刺激全球股市,美元强势重返100大关
lg
...
市场老兵警告:台币突然飙升,预示美元“雪崩”风险!最大的脆弱点在中国
lg
...
决策分析:特朗普将宣布与英国达成协议!中美贸易战混乱信号,美联储降息恐推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