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下)
go
lg
...
产配置性价比抬升 在当前疫情扰动、
全球
衰退
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环境下,来自政治、宏观以及瘟疫等更高层面的外部冲击频率增加,单一资产或者单一策略的脆弱性较高,只有囊括足够多的资产或者策略才能抵御市场外的冲击因素,资产配置成为了重要的分散风险的工具,通过资产配置可以把组合的收益风险比推高。 (三)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整体建议 1.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整体建议 2.策略配置建议
lg
...
金融界
2023-01-30
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上)
go
lg
...
(六)大宗商品市场展望:美元磨顶与
全球
衰退
预期下震荡加剧 展望2023年,海外经济周期和中国周期出现错配,海外衰退预期持续抬头,中国经济在疫情放松下步入缓复苏周期,商品周期难言结束,大概率各品种走势转向供需驱动演绎分化,而非结构性短缺下的趋势周期。 (七)公募REITs市场展望:关注资产自身核心驱动因素 一级市场,预计2023年每月以2-3只发行速度进行,年底预计在50~60只,发行规模或将达到2000亿元,覆盖保租房、新能源、新基建、产业园等多个新旧试点行业;二级市场,2023年主要关注三大影响投资的因素:经济阶段复苏、扩募落地、微观产品账户扰动。 (八)外汇市场展望:美元弱势整理,人民币整体开始转强 随着加息预期趋缓,美元最强势的阶段已经过去,后续将持续震荡,对应人民币已经企稳,待各国央行加息逐步趋缓后,后续汇率的强弱需要重点关注各国经济复苏情况。短期来看,疫情和稳经济政策已经开始推升人民币汇率走强,但长期仍需要关注复苏逻辑的兑现。 四、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五、策略配置建议 2022年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回顾 (一)宏观经济:疫情扰动,内外交困,风险偏好极度收缩 2022年以来,宏观经济压力陡升,消费、出口和投资均受较大负面扰动。消费在此起彼伏的疫情以及地产衰退影响下大幅走弱;进出口方面,海外需求转弱使得出口在2022年开始下滑;投资方面几乎全依赖财政发力,宽信用路径仍不畅。 1. 消费数据持续走弱 受多点连续疫情爆发影响,2022年全年消费持续走弱。4月上海疫情封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文简称“社零”)当月同比下滑11.1%,为2020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10月由于多地疫情爆发,社零同比持续负增长,11月同比降幅-5.9%。疫情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3%~6.1%高位波动,居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增速也持续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同步降至历史低位。 图1-1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2.全球需求走弱,导致出口乏力 2022年下半年出口增速转负,外需开始掉头向下。2022年1-7月出口增速基本保持10%以上,但将出口量价拆分,2022年上半年出口高增速主要依赖于出口价格增长的拉动。下半年随着欧美加息步伐的加快,全球需求回落,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制造业PMI在11月进入到收缩区间,美国个人储蓄存款已回落到疫情前水平,其房地产市场新屋开工数出现下降,需求逐步减弱;欧元区制造业PMI也已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下。我国出口增速与欧美需求高度相关,故我国8-11月出口增速快速下滑,至11月的-8.9%。在欧美面临经济衰退的预期下,出口在2023年将受到持续压制。 图1-2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3.投资极度依赖财政发力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虽然相对坚挺,但以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作为稳经济主力能否激活需求仍然有待观察。2022年基建保持高增,前11月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11.65%。财政资金、专项债、两批政策性开发性工具7400亿元等托底基建资金端,使得2022年基建投资不断加速。 图1-3基建投资高增、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4.地产寒冬,宽信用渠道不畅 2022年上半年房企资金链严重承压,悲观预期和资金压力约束下拿地数据塌方,新开工施工面积持续下滑。强力调控叠加疫情的冲击,房企过去1年持续出现现金流、项目停工等问题,影响了居民对期房的信心,从而使得地产景气度持续走低,其中截止2022年11月土地购置面积、土地购置费累计同比分别收缩53.8%和6.3%。居民对地产预期转弱使得新增住房需求收缩,前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分别收缩-23.3%和-26.6%。 图1-4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持续下行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5.风险偏好全面收缩资金涌向储蓄 2021年四季度之前地产政策持续高压,导致房企2021-2022年大面积负债暴雷,地产融资链条的崩溃逐步通过非标资产违约等形式传导至居民投资端,并极大压制了购房情绪;另外,中国权益市场由于疫情、俄乌战争、海外加息等影响下大幅下跌,沪深300全年收益率-21.63%,居民权益投资受到大幅亏损。国内疫情、地产衰退以及美元加息三重压力之下,国内外风险偏好持续收缩。实体经济的低迷逐步通过地产暴雷、楼盘大面积烂尾、非标违约、股市下跌等资产端危机事件逐步传导至负债端。 与此同时,2022年债券型基金规模逐月走高,至年底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为8.59万亿元,占总基金比重从2021年年初的24.5%大幅度上升至32%。但十月后在强政策刺激下,债券收益率开始上行,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负反馈螺旋,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亏损,固定收益理财的抱团最终以赎回潮压力下的大面积亏损结束。资产荒压力下,储蓄迅速走高,居民部门整体大幅降低风险资产配置偏好,收紧投资和消费,全面向储蓄转移,存款余额同比大幅增长,居民存款余额同比增加17.84万亿。 图1-5存款余额大幅上行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二)资本市场:权益持续承压,商品高开低走,固收抱团终瓦解 图1-6全球风险资产2022年回顾总览 ——数据来源:西筹科技 2022年全球风险资产大幅波动,商品整体上行,权益大幅下行。权益方面主要受加息预期持续压制,年初美国因为之前两年疫情期间的无限QE政策导致通胀爆表,随后美联储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缩表操作导致后续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全球股票资产在利率压制下持续走低;大宗商品方面,2月末俄乌冲突突然加剧导致欧洲能源危机,能源类以及农产品类等大宗商品脉冲式上行,随后在加息和衰退预期交织下宽幅震荡走弱。 国内资产方面,除加息预期影响外,上半年疫情发酵和地产暴雷全面压制权益资产,股票市场在四月和十月筑出双底,随后在各类复苏政策刺激下开启反弹;债券市场则在资产荒加持下上半年持续走强,但疫情松绑之后遭遇理财赎回潮大幅回调。 1.股票市场回顾 2022年A股和港股市场均大幅下挫,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下挫15.13%、21.63%、29.37%、15.46%和18.59%。 图1-72022年权益市场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年初在基本面的弱势预期下“春季躁动”并未出现,随后俄乌战争冲击以及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政策以及四月份上海疫情影响使得连续下行;4 月底,随着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后的相关政策持续出台以及疫情阶段性趋缓,成长股带领大盘反弹;三季度,地产持续恶化以及美联储紧缩政策内外双重压制下A股和港股第二次年内触底;进入四季度,二十大召开,地产和疫情政策超预期松绑刺激市场开始反转,地产链、医药和出行链带领大盘反弹。 行业方面,2022年上半年上游资源品和能源相关板块与大宗商品联动整体表现较强,地产链和服务业以及TMT整体在疫情和地产低迷扰动下维持弱势;5-6月反弹期间,新能源和消费等偏成长板块引领大盘反弹;后续2022第二轮大跌期间各版块轮流下跌,房地产等周期板块领跌;十一月之后,地产政策和疫情政策大幅转向,地产链和服务链相关板块领涨。2022年,内外需求整体承压,行业缺乏主线,行业轮动速度基本维持在一个季度以内,同时A股成交量大幅收缩最低至6000亿左右,快速轮动叠加量能收缩,A股权益类资产和策略均大幅下跌。 图1-82022年权益市场行业结构变迁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港股和中概股方面,2022上半年由于美元加息、审计风波以及中国平台经济政策等扰动因素大幅下跌,随着十月底以来境内平台经济相关政策的转向以及美元加息趋缓港股和中概股开始大幅估值修复。截止12月30日,恒生指数相对十月底部已经修复35.5%,中国互联网指数更是相比十月底部大幅修复接近70%,部分港股成长股和中概股在两月时间已经上涨超过一倍。 美股方面,加息周期下全年维持下跌走势,四季度略有企稳。10月以来,通胀拐点、加息路径、衰退预期以及龙头企业基本面数据多重因素相互扰动,美股陷入震荡。年末,随着联储维持鹰派方案,市场有所调整,美股创年内新低。 2.债券市场回顾 (1)国内利率债:强政策刺激弱现实持续对峙,理财挤兑收尾 2022年利率债市场行情呈现出了平-涨-跌趋势。全年来看,在政策脉冲的强预期和经济内生动能不足的弱现实持续对峙下,债市由窄幅震荡走向大幅调整。 图1-92022年债券市场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上半年债市窄幅震荡,10Y国债收益率大体在2.67%-2.85%的窄区间内运行。年初国内严峻的疫情形势、资产荒现象的演绎叠加海外方面俄乌局势冲突、美联储加息预期、中美10Y国债利差倒挂等多空因素的制衡下,上半年10Y国债最大振幅仅18BP。7-8月份地产断供风波及超预期的10bp降息推动牛市迈入高潮,10Y国债最低下行至2.58%。9月和11月债市先后在资金预期波动、民企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加码、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不断调整和理财基金赎回负反馈中遭遇两次急跌,10月和12月在经历了国庆节后资金面维持宽松和理财赎回情绪逐渐回暖,债市得以短暂喘息,10Y国债利率于12月中旬触及2.92%的年内高点后迎来阶段性修复。 (2)国内信用债:资产荒下持续走牛,政策转向后大幅下挫 2022年1-10月信用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11-12月快速上行。本年度前10个月资产荒现象演绎,1年、3年、5年AAA中票分别累计下行59BP、37BP和36BP;3年AAA、AA+城投债收益率累计下行32BP和36BP。年末两月,地产支持政策落地和疫情防控优化,理财赎回的负反馈效应放大债市波动,信用债收益率拉升迅速,调整幅度超过利率债。11月以后,1年、3年、5年AAA中票分别大幅上行56BP和63BP、60BP;3年AAA、AA+城投债收益率累计上行71BP和93BP。 图1-10信用利差走势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整体上债券市场违约主体和违约规模与去年相比都大幅减少,但展期主体和展期规模同比大幅增加。全年新增公募债券违约主体9家,较去年减少13家,公募债券违约规模为335.20亿元,同期相比下降1,071.64亿元;全年新增展期主体40家,同比多增12家,债券展期规模2,134.9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04倍。违约加展期合计约2470亿,同比增加约360亿。 (3)国际债券市场:加息预期下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期限利差倒挂 2022年,市场的交易主线集中于美国通胀不断走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断超预期紧缩,美债收益率快速走强。且由于对经济长期衰退预期的加剧,长端收益率和短端形成长期倒挂局面。 3.大宗商品市场回顾 2022年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围绕俄乌冲突、高通胀下的美元加息周期、国内经济缓复苏进行交易。商品呈现整体趋势相似、但各品种在供需错配行情下多次上演分化的宽幅震荡行情。 图1-112022年大宗商品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1)能源:上半年地缘冲突推高油价,下半年紧缩政策致油价回落 2022 年在地缘冲突和经济衰退预期中,原油整体呈现先涨后跌趋势。上半年,地缘政治冲突下的供给扰动推高油价。年初能源市场直面俄乌冲突带来的供给冲击,俄罗斯原油海运供应停滞带来原油市场的巨大供应端缺口直接推升油价上涨;下半年,通胀高企加剧衰退预期,油价走弱。 (2)黑色:疫情及稳增长政策频繁扰动下大幅震荡 2022年全球终端用钢需求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偏弱运行叠加疫情反复扰动,钢材需求表现不及预期,另一方面由于俄乌冲突与高通胀下的加息周期影响,海外钢材需求见顶回落,钢材价格整体承压。 (3)有色:强现实和弱预期博弈下整体价格重心下移 2022年铜价走势在强现实和弱预期的博弈下,整体价格重心有所下移。分阶段来看,1-4月,需求预期和现实均较强,供给端受俄乌冲突扰动,LME铜在俄乌冲突爆发之际突破历史新高;5-7月,美联储偏鹰表态,叠加需求预期恶化,市场开始交易衰退预期,铜价遭受重挫;8-12月,铜价暴跌后,下游开始补库,铜库存持续低位对价格形成支撑,叠加国内基本面较差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沪铜率先回升,同时伴随美国通胀预期回落,铜价继续反弹。 (4)贵金属:避险情绪到强力加息再到衰退预期,金价走出V型行情 2022年总体来看,贵金属经历避险情绪升温带来的短时加持和经济衰退金价总体走出V型行情。 1月-3月中旬,俄乌冲突引发市场风险偏好急剧恶化,市场避险情绪抬升,共同支撑金价走高;3月中旬-11月初,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实际利率在加息和缩表预期下由负转正,主导短期投机头寸出清,叠加衰退预期尚未成为共识,避险需求有限,金价下行;11月初-年末,市场逐步对海外经济衰退形成共识,加息预期缓和,实际利率上行空间有限,避险需求抬升,金价上行。 (5)农产品:俄乌冲突和极端天气加剧价格波动 2022年在俄乌冲突、不利天气影响下,农产品上半年基本均以供给冲击为主大幅向上波动,下半年受到美联储紧缩政策和衰退预期的影响整体走弱,需求端不振逐步成为主导因素。 4.公募REITs市场回顾 图1-122022年公募REITs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一级市场:新增发行13只REITs,规模420亿元。2022年共发行上市13只REITs,发行规模420亿元,发行规模较2021年上涨15.4%。今年新上市REITs主要分布在保障房、高速、产业园、清洁能源四个行业,发行数量分别为4只、4只、4只和1只。 二级市场:2022年底存续规模达854亿元,存续只数为24只。2022年REITs指数整体略微收跌,涨幅为-1.31%,主要受特许类表现欠佳拖累导致。2022年产权类REITs表现较好,全年涨幅为6.09%,特许类跌幅较大,全年涨幅为-7.12%。2022年REITs二级市场出现了两轮上涨行情,上涨持续时间与下跌持续时间几乎持平。上涨行情主要受政策利好、高收益吸引资金入场、超跌反弹及无风险利率下行等因素驱动,下跌行情主要受对REITs业绩的担忧、宏观基本面悲观预期、股票市场剧烈调整跟跌及固收+账户流动性压力造成REITs卖出等因素所致。 (三)大类资产策略回顾:组合配置策略优势显现 2022年在俄乌冲突、美元加息周期、中国疫情的持续扰动下,权益市场持续下行,多数策略遭遇回撤,而CTA策略因“危机Alpha”属性和低相关性特点涨幅居前。 图1-132022年各类策略资产收益回顾 ——数据来源:火富牛,长安信托 (注:FOF基金特指公募FOF策略指数) 指数增强和权益多头策略:在权益市场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平均来看没有取得正收益,并且全年跌幅最大。但从择时、基本面选股、量化选股、高频交易等基本收益贡献的维度来讲,偏好基本面选股和长周期择时的主观多头策略以及公募偏股基金相对表现最弱,而偏好量化选股以及交易能力的量化类策略相对风险控制能力较强。深层次原因主要是2022年市场主要受宏观事件及流动性冲击较大,而行业层面基本处于青黄不接阶段缺乏主线逻辑牵引,最终反映到市场层面就是流动性的脉冲以及主线频繁切换,交易能力强的策略相对更为占优。但是2022年十月之后,底层逻辑逐步向基本面逻辑切换,主观类策略近期已经开始占优。 债券策略:由于信用的割裂,债券策略整体分化程度极大。首先,偏利率和高评级信用债的公募债基来说2022年整体表现一般,接近一半的年内收益在最后一波理财冲击中被回撤掉;其次,私募债基方面内部表现也极为分化,偏好高收益地产债的管理人基本在上半年已经被击穿,虽然下半年地产高收益债市场迅速走高,但大部分地产债策略可能并没有能力穿越黎明前的黑暗。偏好城投债的策略整体在2022年上半年资产荒环境下表现较好,下半年也受到收益率上行压力有所回撤。 市场中性策略:中性策略由于对冲掉了beta风险,使得整体策略表现并未随权益走弱而回撤,但是在22Q1和22Q3股指期货升水抬高对冲成本和市场成交低迷的影响,整体震荡下行,22Q2受益于超额环境改善表现较好。 CTA策略:CTA策略整体表现高开低走,由于CTA策略和标的资产波动率呈现明显正相关性,从波动率来看,22年出现两次升波和两次降波过程。在第一次升波阶段(1月末至3月末),大宗商品受俄乌冲突影响,上涨速度快且趋势流畅,波动率快速抬升,CTA策略快速盈利。在第二次升波阶段(6 月初-7月中旬):美联储加息引发衰退预期,商品市场下行,前期所有时序类的 CTA 大多处于偏多头仓位,跟随大宗下行。其中信号偏短的管理人反映较快,净值上偏 V 型反转。 FOF配置策略:热度抬升发行放量,波动率总体可控。在整体波动较高的2022年,FOF因收益回撤控制优异而受到投资者热捧发行放量,全年共有138支公募FOF基金成立。22年全年在权益市场走跌的情况下,FOF基金收益基本为负,其中私募FOF跌幅4.23%,公募FOF跌幅7.27%,两者在前三季度业绩基本差异不大,经常强弱切换,进入第四季度后公募FOF开始持续下行,私募FOF相对更为抗跌,这种差异或与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以及小盘股票持续承压有关,私募FOF相对而言资产和策略多元性优于公募FOF。 整体来看,大类策略中偏绝对收益的中性策略和债券策略均录得正收益,但中性策略下半年基本走平,债基在四季度也出现赎回潮负反馈导致大幅波动;方向性资产相关的策略中只有CTA策略实现正收益,其它策略收益均为负。公募FOF和私募FOF两类组合资产在2022年这种宏观扰动较多的环境下相对而言波动和回撤的控制能力较强,极大地减弱了各类负面要素的冲击,组合配置的优势得到显现。
lg
...
金融界
2023-01-30
中阳酷手:石油和天然气动荡的一年
go
lg
...
社的约翰·坎普(JohnKemp)称,
全球
衰退
的问题在于何时而非是否会衰退。在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该机构的市场分析师认为,要么经济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放缓并导致经济衰退,要么中央银行将继续采取激进的措施应对上述通货膨胀并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在第一种情况下,经济衰退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始,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可能会推迟到下半年甚至2024年初。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征收暴利税,该行业正在采取谨慎的方式而不是立即响应政府抽取更多石油和天然气的号召是完全合理的。 如果正如中阳酷手所预期的那样,一些政府采取行动提高股息税和股票回购税,谨慎情绪甚至可能会加深。这表明,无论政府如何努力,这些政府想要通过刺激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来加强能源安全将留给市场力量。
lg
...
金融界
2023-01-30
刚刚!海外突发大利好
go
lg
...
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偏宽松;④A股或在
全球
衰退
中走出独立行情;⑤美联储会暂停加息,但只会带来熊市反弹,并不能逆转美股下跌趋势; ⑥黄金是大类资产中首推品种,上半年目标2000美元,下半年或延续再上行;⑦CRB商品指数下行周期只走完一半,上半年或有快速下跌;⑧原油震荡回落,中期仍将下行至60美元以下;⑨美债是牛市,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或下行至3%;⑩中国债券收益率先震荡后下行,中枢较2022年抬升,节奏上有两波做多机会。 中金公司则预测,中外周期再度错位,中国市场“翻开新篇”: ①美国衰退压力加大,中国有望在2023年实现全球率先复苏;②A股和港股2023年有望实现明显正收益,港股阶段性跑赢A股;③疫后伴随需求修复,国内通胀或面临阶段性压力;④中国货币宽松势减,利率中枢上行,大类资产股强于债;⑤地产销售面积回升并转为正增长,房价局部面临上行压力; ⑥美国衰退和主动去库存周期下,中国出口仍或有压力;⑦疫情影响逐渐淡出,泛消费行业可能是2023年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⑧互联网和医药行业有望在2023年迎来反转;⑨A股和港股资金面整体好转,海外资金逐步回流;⑩美元趋势性拐点或待下半年,人民币震荡走强。 此外,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给出了可以关注的方向: 海通证券认为,在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积极变化的推动下,2023年A股迎来开门红,正点燃春季行情攻势。同时,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将推动宏微观基本面回暖,A股已经进入牛市初期的上升通道。结合政策、技术和市场面三个维度判断,【数字经济领域】更加值得关注。此外,【低碳经济】和【消费】中存在结构性亮点。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①长期战略配置上,依然建议围绕能源、科技、国防和农业“四大安全”领域展开。②中期战术加仓上,建议关注如科技中的数字经济,医药中的药品耗材和器械,制造中的风光储,机械和军工板块中细分材料和设备领域,地产链中建材、家居、家电等后周期品类。③短期品种选择预计春节长假后有爆发力的品种,包括医药医疗和信创等。
lg
...
证券之星
2023-01-28
押注油价上涨!中国原油、天然气需求首降 国际能源署:准备迎接解封反弹 “天然气试图取代煤炭地位”
go
lg
...
认为我们将实现软着陆,因为不会出现大的
全球
衰退
,也许是非常轻微的衰退,”克洛扎建议道。 他继续说,由于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每桶86美元左右,WTI价格在81美元左右,这些上涨与美国政府计算通货膨胀的方法背道而驰,汽油价格也不断攀升。 与原油和汽油的上涨趋势相反的是柴油,因为美国东北部和欧洲的冬季比正常情况更暖和,克洛扎称之为“没有的冬天”。 他表示,市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不会出现任何致密油(Tight Oil)供应,中国重新开放经济的影响将在几个月后显现。 与此同时,克洛扎表示北美生产良好,整个大陆的消费因温和的冬季而变得迟钝。
lg
...
圈内人
2023-01-28
中信建投2023年大类资产十大预测:A股或在
全球
衰退
中走出独立行情
go
lg
...
维持中性偏宽松。 预测四:A股或在
全球
衰退
中走出独立行情 从美国90年代独立行情的关键因素来看,和当前有三个共同点。同时,虽然外需压力较大,但房地产政策调整与债务出清类似于2014年底,内需经济企稳后有望带动指数重心显著上移。 预测五:美联储会暂停加息,但只会带来熊市反弹,并不能逆转美股下跌趋势 当前美股泡沫和美联储加息政策非常类似于90年代日本,虽然我们认为未来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但只会带来熊市反弹,并不能逆转美股下跌趋势。 预测六:2023年黄金是大类资产中首推品种,上半年目标2000美元,下半年或延续再上行 2022年拖累黄金核心因素在于全球央行退出紧缩的节奏不断超预期,而2023年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或停止加息,加上
全球
衰退
对黄金做多胜率的加成,预计2023年黄金将迎来反转行情,维持上半年目标价2000美元的判断不变。 预测七:CRB商品指数下行周期只走完一半,上半年或有快速下跌 基本面上,再紧俏的供给,面对快速回落的需求,也很难支撑如此高的商品价格,当前供需矛盾已经缓解,基于全球需求周期领先指标,预计商品在2023年上半年还有快速下跌,当前商品下跌时间和空间都未结束。 预测八:原油震荡回落,中期仍将下行至60美元以下 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经济衰退影响能源需求的担忧,预计油价短期震荡后,中期仍将下行至60美元下方。 预测九:2023年美债是牛市,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或下行至3% 2023年美国经济存在衰退压力,失业率抬升而通胀下行,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初的小步加息完成后,预计加息周期将停止,美债做多的逻辑变得顺畅,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年终目标3%。 预测十:中国债券收益率先震荡后下行,中枢较2022年抬升,节奏上有两波做多机会 2023年地产景气度的回暖意味着融资需求回升,利率中枢较2022年略有抬升,但考虑到货币政策难以收紧,预计利率上限空间可控。节奏上,有两波做多的机会,第一波是预期炒作结束后,到了经济数据空窗期,利率债从超卖中修复;第二波是下半年
全球
衰退
传导至外需压力后,利率从震荡转为下行。 收藏阅10.72W
lg
...
金融界
2023-01-28
中信建投2023年大类资产十大预测:A股或在
全球
衰退
中走出独立行情
go
lg
...
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偏宽松;四、A股或在
全球
衰退
中走出独立行情;五、美联储会暂停加息,但只会带来熊市反弹,并不能逆转美股下跌趋势;六、黄金是大类资产中首推品种,上半年目标2000美元,下半年或延续再上行;七、CRB商品指数下行周期只走完一半,上半年或有快速下跌;八、原油震荡回落,中期仍将下行至60美元以下;九、美债是牛市,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或下行至3%;十、中国债券收益率先震荡后下行,中枢较2022年抬升,节奏上有两波做多机会。
lg
...
金融界
2023-01-28
“广泛而严重的放缓”!联合国: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骤降至1.9% 中国GDP料增长4.8%、印度料增长5.8%
go
lg
...
坚持这一预测,并表示“我们预计不会出现
全球
衰退
。” 在发布这份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济分析和政策部门主任山塔努·穆克吉强调了全球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问题。 他说,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平均收入增长了1.2%,而收入最低的40%人口的收入下降了0.5%。 穆克吉说:“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平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42倍以上。” 根据这份联合国报告,今年“美国、欧盟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势头减弱,对世界其他经济体产生了不利影响。” 联合国称,美国GDP在2022年预计增长1.8%,2023年预计仅增长0.4%。许多欧洲国家预计将经历“温和衰退”,乌克兰战争将于今年2月14日进入第二年,高企的能源成本、通货膨胀和紧缩的金融状况将抑制家庭消费和投资。 联合国称,2023年欧盟27国经济预计仅增长0.2%,低于2022年预计的3.3%。报告称,三年前脱离欧盟的英国,预计2023年GDP将收缩0.8%,延续始于2022年下半年的衰退。 随着中国政府于去年底放弃“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放宽货币和财政政策,联合国预测,2022年仅增长3%的中国经济今年将加速增长至4.8%。 “但经济的重新开放预计将是坎坷的,”联合国表示。“增长率可能仍将远低于大流行前的6%至6.5%。” 联合国的报告说,预计日本经济今年将成为发达国家中表现较好的国家之一,预计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5%,略低于去年预计的1.6%。 联合国表示,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但预计2023年的GDP增长将达到4.4%,高于去年的3.2%,且强于其他地区。 在南亚,联合国预测,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货币紧缩和财政脆弱性”,今年的平均GDP增长将从去年的5.6%放缓至4.8%。 但联合国的报告称,“由于利率上升和全球经济放缓拖累投资和出口”,预计印度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5.8%的强劲水平,略低于2022年预计的6.4%。预计印度今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联合国说,在西亚,石油生产国正受益于油价高企、产量增加以及旅游业的复苏。但“鉴于国际融资渠道收紧和严重的财政约束”,非石油生产国的经济体仍然疲弱,该地区的平均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的6.4%放缓至今年的3.5%。 联合国说,非洲受到多重冲击,包括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和欧洲)需求疲软、能源和食品价格急剧上涨、借贷成本迅速上升以及恶劣天气事件。 报告说,结果之一是不断增加的偿债负担,迫使越来越多的非洲政府寻求双边和多边支持。 联合国预计非洲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4.1%放缓至今年的3.8%。 联合国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前景“仍然具有挑战性”,理由是劳动力市场前景、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其他问题。该机构预测,2023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8%放缓至1.4%。 联合国说:“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由于金融状况收紧、出口减弱和国内脆弱性,预计将以非常低的速度增长。” 联合国说,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4%,与去年大致相同,但远低于联合国到2030年7%的目标。
lg
...
夏洛特
2023-01-27
股市是延续2023强劲开局还是掉头下跌?
go
lg
...
席经济学家中,有三分之二预计今年会出现
全球
衰退
,约 18% 的人认为“极有可能”,是 2022 年 9 月进行的上一次调查的两倍多。 日本央行 几十年来,日本央行一直奉行超宽松政策,试图推动通胀和经济增长,但有人怀疑它能否保持这种状态,交易员一直在卖出日本政府债券并买入日元,以押注这种转变。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三称,他暂时不考虑提高10年期日本国债0.5%的收益率上限。 法巴银行驻新加坡外汇、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亚洲主管Shafali Sachdev表示,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猜测,预计可能会在3月看到一些变化,而4月则是另一种可能性,届时日本央行将有新行长上任,他猜测更多的投机者会在这些会议之前建仓。 Disclaimer 免责声明 本文稿中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旨在提供特定的投资,保险,财务,税务或法律的建议。文稿可能包含有关经济和投资市场的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鼓励您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仔细考虑风险,并咨询有关专业人士。
lg
...
汉邦金融
2023-01-22
全球债市迎来最强开年!前18天发债5860亿美元
go
lg
...
然后再冒险。投资者对这些借款人如何度过
全球
衰退
持谨慎态度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
lg
...
金融界
2023-01-20
上一页
1
•••
15
16
17
18
19
•••
3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取消”中国关税豁免!彭博社:对中国大型零售商造成毁灭性打击
lg
...
突发!特朗普“终止”中国低价包裹关税豁免 取消大型零售商优惠
lg
...
中美突传“关税谈判”消息、特朗普语出惊人!比特币冲破9.7万 黄金3246非农前反弹
lg
...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苹果从美国采购190亿枚芯片 在美销售iPhone不再来自中国
lg
...
中美重磅!彭博社:中国大型零售商“放弃”中国进口战略 特朗普关税施压转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