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十大券商策略:过度博弈诱发动荡 复苏和科技仍是主线
go
lg
...
场层面,在产业趋势叠加中美科技数字领域
共振
背景下,近期TMT在顺周期板块上涨的背景下回调不改长期向上趋势,主线上仍看好TMT和中特估。 广发策略:估值填坑过半 TMT与中特估如何看? 本轮AI+行情进入第一轮调整期,逢低布局有望率先业绩兑现的环节。(1)行情节奏:本轮“AI+”堪比13年的“移动互联网+”。23.2以来AI+快速上行期已累积涨幅54.4%,时长两月有余,当下已进入第一轮调整期。对标13年互联网调整时间与幅度,预计本轮调整时长与幅度有限。(2)后续配置思路:逢低布局“业绩印证”环节:①电子:AI芯片/PCB基板;②计算机:AI服务器整机/工业软件;③传媒(游戏/影视);④通信(光模块/交换机/液冷温控等)。23年配置继续聚焦“思变”三重奏。 中泰策略:市场调整后的“高低切”布局 本轮调整标志着AI等高位板块或阶段性见顶,指数上半年阶段性顶部亦或基本形成。周五A股出现大跌,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美国总统拜登计划于未来几周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经济领域的投资;二是张文宏对疫情反复风险的强调以及近期XBB.1.16变异株在美国等部分国家地区感染占比有所抬升。但究其本质,本次大幅调整主要还是因为在AI相关板块市场情绪处于极值的情况下,叠加上述基本面风险因素逐步发酵,市场内生调整需求出现集中释放。美国限制企业对华关键经济领域投资实质上并非为重大“突变”变量,但就资本市场而言,或代表本轮AI+难以复制2013-2015年互联网+模式。 粤开策略:红五月前瞻 关注大消费、中特估和科技板块 从基本面上来看,消费、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和超预期出口等因素将继续支持经济恢复,叠加低基数效应,基本面有一定的支撑;从交易层面来看,当前交易拥挤度处于历史高位且正扩散降温,后续将持续调整。从市场关注点来看,业绩披露期步入尾声,市场更重视业绩成色的验证;“季节因子-景气重估”框架显示,5月TMT板块、大消费板块和困境反转板块表现或占优。因而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延续高景气的大消费行业。二,国企改革下的中特估、“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三、持续关注科技板块长期投资价值。 华西策略:公募Q1增配TMT 减仓新能源等板块 公募基金增配科创板和主板,减配创业板。Q1公募基金重仓股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分别为61.94%、18.66%、8.15%,分别变动+0.23pct、-1.08pct、+0.99pct,其中科创板配置比例破新高;Q1公募基金重仓股对港股的配置比例为11.12%,相比上季度-0.15pct。集中增配TMT&消费,减配新能源、金融地产。增持方面,Q1基金增持比例居前的行业依次为:计算机、食品饮料、通信、传媒、家电、电子等,增持比例分别为+3.14%、+0.82%、+0.75%、+0.46% 、+0.32% 、+0.25%;减持方面,“电力设备、银行、军工、商贸零售、房地产、轻工制造”等减持幅度居前。 兴证策略:数字经济联动式上涨、轮动式调整 难有深调 可以总结本轮“数字经济”行情的范式,即:联动式上涨,轮动式调整。在上涨过程中,在主线带动下各个板块往往能联动
共振
,带动TMT指数整体上行。而当“数字经济”阶段性过热、进入震荡调整时,板块往往呈现内部轮动加速的特征,而非系统性的下跌。由此,板块在调整中往往呈现出较强的韧性。究其原因,在于“数字经济”是多逻辑叠加的板块,既有产业趋势的推动,又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加持,同时本身又是一个市值占比接近20%,涵盖上游基础设施与设备制造、中游技术与服务以及下游应用端的庞大产业链条。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数字经济”很难出现深度调整,而是在轮动中蓄力前行。 华安策略:未出现大跌风险、震荡市延续 复苏和科技仍是主线 本周市场小幅下跌,但整体仍是震荡为主,科技领域再遭美对华政策围堵等因素导致泛TMT等前期强势行业走势分化。展望后市,海外对市场的扰动因素近日有所增加,但整体幅度有限,不足够构成强干扰;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虽国内经济复苏超预期,但预计政策不会收紧,内部仍有支撑,预计市场仍是震荡市格局未变。配置上,继续围绕经数据验证但此前被低估的经济复苏预期差和泛TMT产业进行配置,建议三条主线:一是消费持续复苏,可关注食品饮料,医疗服务和美容护理等可选方向和地产链下游;二是出行链条中的航空机场,酒店餐饮和旅游景区;三是数字中国和AI商用双轮驱动的TMT产业浪潮中直接受益的TMT方向计算机、通信、传媒,和算力需求有望推动上涨向上游扩散的电子。
lg
...
金融界
2023-04-23
泰达宏利复兴混合A2023年首季度净值增长33.81%,增加人工智能领域配置
go
lg
...
、腾讯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国内外
共振
,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拉开了帷幕。 上述背景下,在2023年一季度,不同类资产表现各异,市场开始向分化方向发展: 1)通信、传媒、计算机、电子领域,在人工智能的催化下涨幅巨大,在算力、算法、模型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市场表现; 2)建筑、石油石化等央国企占比高的领域表现优异,开启了一轮估值修复行情; 3)复苏线条出现分化,轻工、食品饮料等领域强于消费者服务、地产等领域; 4)新能源等制造业2023年一季度表现一般,虽然在一季度基本面情况依然良好,但是由于市场对未来空间以及竞争格局的担心,因此出现了“抽水”效应。 投资操作方面:2023年一季度,该基金在行业、个股的选择之中,增加了成长性、行业景气度在投资选股决策中的权重。在人工智能领域,以芯片、服务器、光模块为代表的算力硬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算法领域,以及以游戏、软件为代表的应用领域,该基金都增加了相应的配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3
中邮证券:给予云南铜业买入评级
go
lg
...
6 万吨。 铜:传统和新兴领域需求
共振
,打开铜成长空间 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将有利于流动性改善,促进需求释放。铜作为一种工业金属, 从供给端角度,资本开支不足; 加之铜矿品位趋势性下行,干扰率推升等因素;预计 2023-2025 年全球新增铜精矿不断下降;从消费端角度,国内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消费,传统领域如房地产、电网等持续回暖中;新兴的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近几年高速发张,使得铜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增量;结合库存来看,库存水平目前处于历史低位,铜供需缺口未来显著扩大,预期到 2025 年铜供给缺口将达到 102 万吨,因而将对铜价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 1443.83/1507.04/1578.4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02%/4.38%/4.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6/28.14/32.2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6.94%/22.57%/14.59%,对应EPS 分别为 1.15/1.40/1.61 元。 以 2023 年 4 月 20 日收盘价 13.55 元为基准,对应 2023-2025E 对应 PE 分别为 11.82/9.65/8.42 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平安证券陈建文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44.14%,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8.2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7.67。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7.3。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云南铜业(00087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4-22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04月21日
go
lg
...
流。但需注意的是,该方向并未与指数形成
共振
,其延续性仍需持续观察。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301.26点,下跌1.95%,成交额为5305亿元;深证成指下跌2.28%,成交额为6873亿元;创业板指下跌1.91%。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576只,下跌个股数为4507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佳,其中消费和稳定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金融和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个行业上涨,国防军工行业涨幅为0.05%。计算机,电子,传媒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5.75%,5.20%,4.56%。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76.1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47.27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8.92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754.79亿元。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57%,低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爬升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小幅震荡。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工信部最新发声! 4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促进内需加快恢复,压茬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2.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 3.紧抓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企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汇聚金融资源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4.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稳定汽车消费、扩大内需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抓好现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完善“双积分”管理办法,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新闻二:LPR连续8月“原地踏步” 4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两项贷款利率均与此前保持一致。截至目前,LPR已连续8个月“原地踏步”。此前,4月份MLF操作利率未发生变化,意味着LPR参考基础未发生改变。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本月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LPR主要锚定的是央行MLF利率,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MLF是指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此工具向银行释放流动性,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眼下看,中央政府自疫情以来尤其是去年12月份的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出台了若干刺激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社会聚集复苏经济的动能成了当前最为紧迫而突出的政治任务。同时,也要看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开始回暖,开局良好,但有些数据依然不尽如人意,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状态,这更加需要金融助力。而金融助力最大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信贷投放总量扩张和信贷投放价格的降低;信贷供应量解决的是融资困难问题,信贷价格解决的则是融资贵问题;两相比较,价格优惠可能比总量满足更加重要。因为当下实体企业需要恢复生机活力,无疑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实体企业如果因为融资贵而无法盈利,则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或者所获取的利润不够给银行偿还利息,也或许所赚的钱全部被银行利息“侵蚀”,则整个实体企业复苏无望,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也有可能成为“悬念”。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及时如期复苏,那么银行的经营也将成为“无源之水”,不可持续。 就2023年中国经济走势以及经济复苏目标,需要央行拿出更加切合实际和有力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宁愿少向财政部上缴利润,也要将银行信贷利率水平引导至更低的水平;商业银行应拿出更大的勇气和胆略,胸怀大局和长远,不断履行好社会责任,建立LPR报价科学体系,将LPR报价推至更加合理的水平,并因势而动,使LPR时刻与时代经济跳动的脉搏契合,聚集强大的金融动能,为我国经济复苏与增长提供有效的金融推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4-21
对话ABCDE Capital联创BMAN:若Crypto是树 我们会投树根和树叶
go
lg
...
还是有很大的关联度。 由于这三个周期的
共振
,我们是非常看好 2024 年的 performance,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自己在 2022 年最熊的时候成立 ABCDE,因为我们想在最熊的时候去支持一些非常关键生态位的企业,能够帮助他们准备下一轮的牛市。 BlockBeats:刚才 BMAN 您提到 Crypto 和美股的联动性,是因为很多传统的基金真的就已经全部在里边,还是因为大家只是看着美股买这样。 BMAN:华尔街会把 Crypto 跟高科技结合产生关联,在他们眼里 Crypto 还是一个科技产物,所以会跟高科技公司的趋势关联更深。第二个就是在 2021 年上一个周期的时候,马斯克跟 Crypto 产生了很多互动,木头姐她们的很多基金配置都是 Crypto 公司。这些关联和共识就造成了华尔街或者机构资金会按照科技股的方式去配置 Crypto。 BlockBeats:那这样 Crypto 以后就不太容易出现像 17 年这种宏观就跌得很惨,完全无视整个经济背景的情况。 BMAN:我觉得不能排除货币的危机带来的共识大爆炸。回溯历史会发现有几波都是这样的,比如说 2013 年塞浦路斯当时是因为挤兑,那一波牛市就是因为塞浦路斯的银行。后面越来越多像阿根廷、秘鲁,甚至是像萨尔瓦多也在买比特币,最近是硅谷银行。传统金融的每一次崩塌,它就像是比特币创世区块写的句子一样,形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每一次都会形成一个增强的回路,去增强更多的共识。 经济危机会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债务违约,债务违约如果蔓延到实体经济就会变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再进一步蔓延可能会变成货币危机。如果有一天主流货币经受这种债务违约,慢慢渗透恶化成为货币危机的话,那可能就是 Crypto 真正的大规模爆发共识的那一天。 BlockBeats:刚才我们提到人口红利的结束,这两天和其它行业的 OG 或者是一些厉害的大佬们交流,大家也都提到之后 Crypto 这个行业给个体或者散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甚至基本上没有散户的空间。不会像 17 年或者再早一些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很散户的状态,会有十倍百倍的机会。他们觉得在下一个周期里面这种机会越来越少,因为都是一些 VC 或者大机构在这个行业里做 Big Player,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BMAN:我其实觉得它只是一个开始的结束,innovation curve 有几个过程,early adopter、early majority,现在是要进入 early majority 的阶段了。如果我们把它比作互联网的话,互联网在 1999 年才达到了 4 亿用户,所以当时是有大量创业机会的,但确实得是很精英很有前瞻性的创业者才能 embrace 这样的机会。今天创业的门槛是更高了,但我觉得它只是一代创业浪潮开始的结束,还没有到结束的结束。 BlockBeats:很多人都说下一轮周期是在未来 10 年,Web3 这个行业可能更多的机会会留给这些 Top tier 的创业者,或者是很有技术能力的开发者。那您觉得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或者准备?这个心态上是不是还能和以前一样自己买一个什么币,然后等它十倍百倍赚回来这种。 BMAN:我觉得今天的个体投资者最重要的还是去跟上一些重要的趋势,然后在里面做比较好的配置。我自己是非常看好未来人类进入虚拟空间的趋势,我们从人类使用的注意力时长来说,大部分人会把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注意力和时间放在虚拟空间。当 AI 的内容生产不再困难的时候,人类进入虚拟空间的门槛会进一步降低。上一代的 AR 眼镜、VR 这种设备都基本上 ok 了,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内容。但今天 AIGC 让内容生产极其容易,我觉得会进入一个所谓的 metaverse,虚拟空间的内容大爆炸时代。这种内容的大爆炸会进一步促使我们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虚拟空间。内容大爆炸也会造成资产大爆炸,因为注意力和时间变成沉淀下来的载体,会转变成资产。所以我是非常看好这一波 AIGC 产生的虚拟空间和 Metaverse,然后 Crypto 会作为底层的确权以及价值的载体和分配。 因为我从 13 年到 23 年这 10 年一直在见证 Crypto 的发展,本质上是资产的发展。1.0 的时候是比特币,2.0 是以太坊带来的资产大爆炸,但是从 DeFi Summer 之后发现 Crypto 进入一个瓶颈,有一个 2.5 就是 NFT。它带来了一些新的资产,但是又没有彻底到 3.0,因为小图片不能代表一个新的资产,我就觉得到底 3.0 会是什么? 如果 Crypto 的资产没有办法再进一步突破的话,可能会进入一个停滞,但是 AIGC 会带来一个新型的载体或者新型资产的爆发,因为它会产生大量的内容,里面会有大量的资产产生沉淀。举个例子,未来可能一个模型本身就是一个 NFT。最近我们看到还有一个 EIP 的 Proposal,给它设一个账户,比如说未来一个公司就是一个 NFT,NFT 本身就有一个账户,然后这个公司营收的所有利润都会归属到这个 NFT,到时候交易一个公司就变成交易一个 NFT 那么简单。 我觉得可以想象在一个虚拟空间里面,所谓的元宇宙,我们身边大部分人的虚拟空间资产已经大于现实世界里面的资产,花在虚拟世界里面的注意力和时间大大超越现实世界,所以这里面会产生大量的新资产,会让 Crypto 进入真正的 3.0,而不是仅限于像今天这样的一个停滞。 AI 生成的不是资产 BlockBeats:在华尔街工作或者一些研究宏观的朋友经常跟我说 dollar 很难持续,因为它很难偿还债务,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他们认为美联储这种体系很难持续下去,虽然说明年会停止加息,但可能还是会持续一个非常不好的状态。SVB 崩盘之后,大家对比特币稍微有一些认知了,我还是挺有感触的。到银行信用系统都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大家只有迁移到黄金或者是比特币这种资产才行。但我不知道资产它能不能容纳那么多的资金,还是说能容纳那么多价值。前几天我和一个人聊的时候,他还跟我说比特币这个价值太高了的话,它减半之后矿工的收益减少,算力难度就会下降,就会遇到黑客等等,因此他不太看好比特币未来的安全。各种因素叠加会让我觉得有点悲观,BMAN 您怎么看未来比特币能否承受得住这种庞大的资金? BMAN:我自己还是非常乐观的,就像我们刚刚讨论过,人类未来到底什么是稀缺的。当内容的边际成本几乎为 0 的时候,那内容就不再稀缺了,甚至连智力、知识也不再稀缺。因为 AI 攻破了人类的语言,它们知道语言之后,相当于攻破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知识库,所有链上的知识都变得 Accessible,就连编辑的这种智力也不再稀缺了。 包括能源,包括特斯拉推动的这种,它的边际成本几乎也变为 0,这就会进入一个细思极恐的拐点。能源的边际成本为 0,智力的边际成本为 0,会让 AI 进入拐点,因为 AI 可以 Maintain 所有的智力,当它跟自己产生不断的新的支持的时候,这里面能产生的东西就很恐怖。就像一个大爆炸,白垩纪。 我经常跟团队交流,明确了有一个东西是非常稀缺的,就是从代码层面确定了它的稀缺度的比特币、以太坊。未来它们可能会成为真正稀缺的东西,哪怕有再大的智能,再大的能源可能都没有办法改变它的稀缺性。所以让我非常顾虑的是当人类进入到那样的纪元的时候,只有真正稀缺的东西才能够承载价值的话,承载价值的还会是今天的 Fiat 吗?它们不会是稀缺的东西,只有真正稀缺的东西,才能承载巨大的价值。 BlockBeats:昨天我们也有和一些 KOL 聊到,但是他们可能更多是偏向于纯炒币的视角,认为下一轮周期还是从资产发行的角度来撬动一下市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和 BMAN 您说的资产形式的革新还是有一些关联性的。 BMAN:对,从投资的角度就是每一轮的创新都要发现新的资产形式,但今天去发行资产也好,或者说资产的捕获公司,它的门槛也会变得更高。就意味着你在元宇宙里面成为一个资产公司,它不会像 IC0 那么容易。像 Yuga Labs 那样能够成为一个 IP 公司,或者是能去构建一个虚拟世界的场景公司,这样才能具备真正形成资产的能力。但今天有了 AIGC,就可以用 AI 去产生文字、图片,甚至我们还聊到用 prompt 去形成 Video 的公司,用 prompt 去形成各种场景的公司,未来元宇宙的这种 infra 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极其容易。 什么东西才是真正稀缺的?当这一切都变得极其容易之后,所以创造力是稀缺的,能够形成共识的这种能力是稀缺的,能够去把这种东西结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的公司是稀缺的,这种公司就具备形成新的资产的能力。 BlockBeats:确实,前段时间我们也尝试用 prompt 去写一些固定类型的文章,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BMAN:这些 AIGC 生产的内容会形成新的场景,这种场景未来会沉淀新的资产,资产的流转、确权、交易和分配都会在 Crypto 上进行。跟一些 AI 团队聊会发现他们很多最后都会去用 Crypto 作为底层的价值层。Crypto 其实是天生适合作为 AI 的底层设计价值层,因为 Crypto 的 Smart Contract 最适合作为机器跟机器之间的 Contract,协议 AI 跟 AI 之间的 Contract。它虽然叫 Smart Contract,但是它是最笨的 Contract,可以作为简单的机器跟机器之间的协议、确权和分配,所以它很适合做 AI 的底层。 BlockBeats:未来 AI 生成的资产,可能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想象得到大概是什么样的形式,除了现在 GPT 生成一些图片,还有什么呢? BMAN:AI 生成的不会是资产,AI 生成各种内容的背后真正稀缺的东西才是资产,比如说模型可能是一个资产,用户数据会是一个资产,这种场景形成的闭环会是一个资产。当内容不再是稀缺的东西之后,这种内容背后稀缺的要素才是资产。 BlockBeats:BMAN 怎么看这次 Web3 大会,您觉得香港搞 Web3 到底行不行?需不需要?很多人说香港想要留住资金,您觉得 Web3 真的对香港会有很大的帮助吗? BMAN:这几天我感觉是非常热闹的,我觉得至少是给了华人创业者一个主场。大家会说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家,香港是不是耶路撒冷可能今天还看不出来,但是大家至少有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我觉得这对所有华人创业者来讲是一个好事情。 从氛围上看,我觉得还是比 ETHDenver 这种差很多,ETHDenver 开发者很多,但在香港可能更多还是一些 VE 什么的。但我还是非常积极的,比较佩服港府还有这种推动的魄力,至少我觉得会让很多人才愿意去香港落脚,因为人才去到的地方才是未来有机会的地方。如果只看一个指标的话,就看一个地方人才的流入数量和速度。现在全世界能看到的,至少在亚洲新加坡是源源不断涌入的。美国永远是全世界人才的聚集地,那么香港能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到人才,并且愿意 settle down 在这里。如果成为下一个 Innovation 的话,那至少在行动上,在政策上能看到港府的诚意,我觉得这个非常 Respect。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1
政策、业绩
共振
,中药50ETF(562390)受到市场投资者关注,众生药业、上海凯宝、贵州三力领涨
go
lg
...
4月21日,中药板块逆势上涨。众生药业领涨,上海凯宝、贵州三力涨幅居前,中药50ETF(562390)交易活跃度有所上升,成交额已突破1600万元。 国联证券表示,日前,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推动部署“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2021-2023年有关部门连续发文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药品审批速度加快、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医保报销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业绩加速增长。2019-2021年中药创新药IND和NDA数量均明显提升,批准数量分别为14/24/28个和2/4/11个,中药企业研发积极性增加,龙头企业拥有2-3个III期管线和数量不等的II期管线,中药创新药将迎来收获期,推动中药企业估值提升。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1
低位弱势盘整把握区间箱体空间 等待周线释放压力再看后续突破
go
lg
...
目前日线和四小时结构依然处于空头技术性
共振
之中,由于长周期处于弱势结构,所以短期市场如果没有出现长下影线探底或者反包放量情况出现,市场很难组织力度稍强的反弹。以太昨日的走势要比大饼坚挺一点,早间回落下探至1917一线后企稳展开震荡反弹,晚间币价继续回升上探至1983一线,随后行情承压展开震荡回落,而凌晨币价下探低点至1916一线,现币价位于1940附近运行,操作上建议反弹高空为主! 1960-1980附近空单进场,防守2030,目标1920-1900!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1
TMT再领涨,游戏冲高但需警惕回落风险
go
lg
...
得版号并推动上线,游戏市场供需有望产生
共振
、迎来反弹,游戏公司2023年业绩释放或可期。此外游戏出海文化使命增强,随着政策鼓励推动、头部厂商布局、新兴市场崛起,未来或有一定空间。 虽然长期景气度向好,但需要关注的是,近期TMT板块持续火热,游戏板块短期上涨较快,利好因素或已反映在股价中,之后可能会面临估值回调风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在调整后逢低、分批布局游戏沪深港ETF(517500)、游戏ETF(516010)。 复苏链上,“中字头”占较多的基建4月20日也表现不错,基建ETF(159619)上涨2.06%。 数据来源:WIND 基建方面,4月19日有关部门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收窄0.4pct。基建投资方面,2023年1-3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82%,增幅收窄1.36pct,狭义基建即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8%,增幅收窄0.2pct。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0.3%(较前值+7.3pct),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7.7%(较前值-3.5pct),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5%(较前值+2.6pct),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7.6%(较前值-0.2pct)。整体来看基建投资增速保持稳定,虽然结构上看部分细分领域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复苏背景下全年景气度依然较好。 财政支出来看,专项债提前发力投入基建,一定程度体现政策端对经济扶植的决心,专项债提前发力也有望带来之后的实物工作量。一季度专项债新增1.3万亿元,占全年专项债安排规模3.8万亿元的34.2%,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而财政支出分结构看,公共卫生防控政策调整后卫生健康支出有所下降,但基建相关的农林水事务支出继续延续1-2月的高增,交通运输也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保持持平,也一定程度体现当前基建提前发力建设。 后市来看,虽然市场担心今年专项债提前下发,可能后续乏力,且三月开工数据较1-2月开工节奏有一定放缓。但整体来看,经济复苏叠加去年存量项目较多的背景下,重大项目正在逐渐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 基建行业央国企占比较多,板块还受益于“国企改革+央国企价值重估”的逻辑。此外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下,建筑央企以及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国际工程公司海外订单也有望复苏。目前基建板块处于历史低位,感兴趣的投资者可继续关注经济复苏中建筑央国企的投资机会,关注基建ETF(159619),以及相关产业链上的建材ETF(159745),但也要警惕政策力度及复苏强度不及预期的调整风险。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1
AI创新持续催化,消电ETF(561310)涨超1.9%,盘中溢价交易
go
lg
...
苏”,与“中期AI创新成长”之间的逻辑
共振
得以强化。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0
医药医疗连跌4日,资金无惧调整越跌越买!机构:AACR开幕,催化在即
go
lg
...
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的多周期
共振
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投资主线。我们推荐预期底部、经营周期弹性体现的中药、先进制造产业链、创新产业链以及医疗硬科技方向。 国信证券指出,创新药行业即将迎来密集的数据发布期。在经历了2~3月的调整之后,创新药板块整体估值回到合理偏低的位置。随着市场对于美国加息预期的边际回落,以及全球医疗产业融资的边际改善,创新药板块有望积蓄上涨的动力。另一方面,优秀的国产创新药公司管线的研发不断推进,预计将在四月的AACR以及六月的ASCO会议上有较多的数据读出,催化板块的上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医疗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显著。以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为例,Wind数据显示,中证医疗指数最新PE估值24.87倍,历史分位点2.91%,低于指数发布以来逾97%时间区间。 资料显示,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直接受益于后续医疗新基建,权重近4成;同时覆盖8只CXO龙头概念股。医疗服务概念则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具备长期国民级需求增长和高成长双重特性。 风险提示:医疗ETF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0
上一页
1
•••
425
426
427
428
429
•••
49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谈判中,特朗普几乎满足中国全部核心诉求!彭博:习近平强硬姿态奏效
lg
...
特朗普透露要和习近平直接谈!全球反弹正失去动力,小心美元迈入多年熊市
lg
...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社独家:华为芯片伙伴融资28亿 中国准备克服美国禁令?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中美关税“休战”90天 高盛、瑞银上调中国GDP预测
lg
...
中美贸易突然来个急转弯、投行也紧急更改预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