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600万港元 腾讯控股净卖出居前
go
lg
...
67亿港元、1.25亿港元;中教控股获
净
买入
2.07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美团-W、腾讯控股分别遭净卖出4.08亿港元、2.12亿港元;中教控股获
净
买入
2.9亿港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北向资金今日大幅
净
买入
58.01亿元 宁德时代
净
买入
额居首
go
lg
...
北向资金今日大幅
净
买入
58.01亿元。宁德时代、五粮液、隆基绿能分别获
净
买入
11.03亿元、6.12亿元、5.16亿元。恒瑞医药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22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突发“唱空”,发生了什么?
go
lg
...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00亿。北向资金全天
净
买入
58亿元,连续5个交易日
净
买入
,其中沪股通
净
买入
16.9亿元,深股通
净
买入
41.1亿元。 任泽平对宁德时代“开炮” 作为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宁王”地位一直不可动摇。但是,树大必然招风,宁德时代也常遭到市场议论。 1月9日,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天下苦宁王久矣。”最近几年,宁德时代以市场龙头的地位四处开战,打压了竞争对手,打压了车企,挤压了汽车行业的利润,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任泽平表示,企业做大了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行业普遍的尊重、敬佩,有很多好的案例;另一种是惧怕、不满,比如当下的宁德时代。此前,就有下游车企吐槽说自己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不过,任泽平的发言却遭到了宁德时代以股价作出的“反击”。 今日早盘,宁德时代股价略有震荡,午后迅速冲高,一度涨超4%,最终收涨3.70%;另一巨头比亚迪也从跌超2%一度拉升至涨超2%。两大巨头的强势,也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集体爆发。北汽蓝谷、中京电子、罗曼股份等纷纷涨停,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跟涨。港股方面同样有所表现,中创新航涨超10%,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均上涨。 新能源车的集体爆发还有另外一则利好。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自1月6日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意见稿中提到,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可以看出,蓝皮书直接将电动汽车纳入了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政策端或将继续发力。 A股2023年或成全球最佳 得益于新能源车的爆发,创业板指今日涨超1%,2023年开年以来,该指数已涨超5%,沪指、深成指也均实现上涨。A股、港股的强势表现,也吸引了外资机构的关注,近期,外资正接力唱多A股。 据最新消息,Laura Wang等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在1月9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股市表现将在2023年的全球表现排名中遥遥领先其他基准股指。 此份报告中,大摩进一步上调了目标位,并预计中国股市2023年将在全球表现最佳。该券商维持增配MSCI中国指数,并再次上调该指数年底目标位,从70点调高至80点(较目前约有13%上涨空间)。 大摩认为,“市场低估了中国经济重新开放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尽管结构性阻力依然存在,但出现强劲的周期性复苏的可能性仍然明显存在。”他们预计中国经济2023年将同比增长5.7%。这一增速明显超过市场预计的5%。 日前,华尔街大行高盛也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未来可能将再涨约15%,主要因为几项关键政策调整,中国经济重新开放的步伐将比预期更快。该行同样预计MSCI中国指数今年将上行至80点。 此外,美国银行、野村东方国际、瑞银证券、汇丰银行、先锋领航等外资机构也看好2023年中国资产表现。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发布的2023年首份研报中,也将做多中国股票列为了美银2023年十大交易之一。 迈入牛市还有六大理由 回顾上一次外资密集唱多,是从2022年10月份开始的。彼时,中国资产就进入了触底反弹的上升区间,A股三大指数至今的涨幅都在10%上下,港股恒指、恒科指更是涨超40%、60%。 英大证券李大霄认为,中国资产迈进牛市,背后有六个重要逻辑: 一是中美两国监管协议的最终签署助推中国资产步入牛市。这标志着长期困扰的中国资产的退市威胁得到解决,使得中国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得到消除,中国资产在美股、港股市场同时逆转。 二是人民币汇率走强助推中国资产走牛。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在2022年11月2日创下7.34的高位,截止到2023年1月10日11:00报6.7777,人民币大幅走强使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幅抬升。最近北向资金大幅流入的迹象也格外明显。 三是我国经济增速加快恢复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中国经济迅速恢复使得中国资产吸引力抬升,同时中国资产一个强大的牛市亦有助于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四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理论创新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央企和国企是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资产长期处于估值偏低状态,新估值体系里或许隐藏着巨大机会。 五是行业调控政策逆转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房地产调控方向暖风频吹,还有平台经济等行业的规范治理告一段落之后,对经济增长的负向贡献将会迅速转正,毕竟是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 六是长期资金配置助推牛市。随着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银行理财、外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大规模进场,中国资产将昂首挺胸迈进牛市,将做空中国者彻底抛弃。 对于2023年的投资机会,景林资产高云程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牢牢持有为中国人提供安居乐业、好吃好玩好服务的公司,等待疫情后的消费复苏;二是找到引领经济发展的推动性行业和企业,尤其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三是发现那些向死而生、剩者为王的反转公司,他们有从过去两年业绩、估值、流动性“三杀”到未来一年“三击”的机会。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0
主力资金|大盘持续缩量,机构买入意愿下降,主力午后抢筹汽车板块,长安汽车净流入5.88亿元
go
lg
...
力资金净流出8.85亿元;北上资金全天
净
买入
58亿元。 大盘持续缩量,机构买入意愿下降,外资持续回流A股市场,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主力资金流向来看,主力增持汽车、半导体等板块,减持航空设备、保险、电力等板块。黑芝麻净流入超6亿元,或与短线资金有关。 主力午后大幅增持汽车整车板块超10亿元,长安汽车净流入5.88亿元,江淮汽车净流入3.6亿元,北汽蓝谷、赛力斯净流入超1亿元。 消息面上,数据显示长安汽车12月汽车销量25.6万辆,同比+43.7%,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0%。另外,商务部重申稳定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预计全年汽车消费市场有望保持增长势头。光大证券认为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明确,预计2023年政策将侧重于盘活二手车市场/加快增换购节奏、地方性汽车消费扶持、以及加强使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主力持续增持半导体板块,兆易创新净流入2.33亿元,中京电子、三安光电、长电科技、上海贝岭净流入超1亿元。 消息面上,电子行业周报显示,汽车和工业的半导体仍然供不应求,尤其汽车半导体中功率和电源管理模拟半导体均有望2023年内维持供应短缺。国信证券在策略报告中阐述,伴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科技产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工程师红利的释放,“智能制造的全球化”和“工业产业链的国产化”趋势正同步发生,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具备全球化运营、生产能力的平台企业强者恒强;与此同时,能够有效支撑国内工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崛起的“电子底座”则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两市A股中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的有30家公司,净流出超1亿的有36家公司。 其中净流入最多的公司是黑芝麻、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分别净流入6.79亿元、5.88亿元、4.19亿元。净流出最多的公司是中国平安、英飞拓、五粮液,分别净流出4.99亿元、3.73亿元和3.14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A股日报 | 1月10日沪指收跌0.21%,两市成交额达7472亿元
go
lg
...
深两市全天成交额7472亿元,北向资金
净
买入
58.01亿元,其中沪股通
净
买入
16.90亿元,深股通
净
买入
41.11亿元。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3年1月10日共有55个行业上涨,其中,乘用车、家电零部件、商用车、电池、动物保健,涨幅居前; 69个行业下跌,保险、房屋建设、教育、渔业、股份制银行,跌幅居前。 2023年1月10日,沪深A股共有1733家公司上涨,35家公司涨幅超10%(含),朗进科技、苏奥传感、英集芯、福立旺、百利天恒,涨幅居前; 有3037家公司下跌,2家公司跌幅超10%(含),安恒信息、*ST文化、全聚德、中原传媒、迪瑞医疗,跌幅居前。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0
北向资金
净
买入
58亿元 连续5日加仓累计超340亿元
go
lg
...
北向资金今日
净
买入
58亿元,连续5日加仓累计超340亿元。其中,当天沪股通
净
买入
16.9亿元,深股通
净
买入
41.1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收评:沪指跌0.21%创业板指涨超1%,汽车产业链大涨,芯片股活跃
go
lg
...
成交额7472.02亿元,北向资金实际
净
买入
58.01亿元。两市39股涨停(含ST股),7股跌停。 行业板块中,汽车整车、半导体、珠宝首饰、游戏、电机等涨幅居前,保险、教育、船舶制造、航运港口、包装材料等跌幅靠前;题材方面,汽车芯片、碳化硅、IGBT、Chiplet、汽车一体化压铸等概念活跃。 新能源车产业链走强,北汽蓝谷、合力科技、苏常柴A、通达动力、好上好、特力A涨停; 光伏概念抢眼,亿晶光电、宇晶股份、通润装备、北玻股份、天富能源等涨停; 家装概念受关注,兔宝宝、中天精装、东易日盛涨停,启迪设计、建艺集团、蒙娜丽莎、皮阿诺等跟涨; 半导体板块发力,中京电子涨停,英集芯、天岳先进、敏芯股份涨超10%; 金融科技概念维持热度,金证股份再度涨停,财富趋势、指南针、大智慧、同花顺等跟涨; 商业百货板块震荡反弹,重庆百货涨停,王府井、新华百货涨超5%,徐家汇、百联股份、大连友谊、合肥百货等跟涨; 珠宝首饰板块领涨,金一文化连续两日涨停,迪阿股份、菜百股份、老凤祥、潮宏基涨幅居前; 个股方面,控股股东拟变更为上海岩合,二三四五连续两日涨停; 签订重大合同且2022年净利预增约2倍,东尼电子连续两日涨停; 净利润预增1388.52%至2053.60%,电子城二连板; 2022年净利润预增85%-95%,兴瑞股份股价涨停; 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北投集团,广西广电股价涨停; 子公司成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场内交易主体,岭南股份股价涨停; 停牌核查完成,全聚德复牌跌停。 对于A股,中原证券表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保持六成仓位,短线关注消费、有色金属、互联网以及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指出,本次反弹有比较深刻的国内外环境转暖因素影响,从外部看,美联储紧缩力度逐渐减弱,风险偏好有所上升;国内地产政策和防疫方针逐步放松,有望带动市场预期修复。考虑到A股整体估值仍不高,随着疫情影响消退、经济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看好具有中长期强成长逻辑、短期年报业绩提振的个股。 中信建投证券建议,操作上建议重视结构化行情,低吸为主。短线建议关注黄金、节前消费、新老基建、年报预增、地产链等题材。中线配置方向上:一、成长主线。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和既有“政策底”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如:计算机、半导体设备及医疗器械等;二、稳增长主线。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宏观政策还有继续发力的必要性,可持续关注在“稳增长”持续加码下有望受益的新老基建、地产产业链、建材等板块;三、左侧逢低布局出现基本面回暖迹象的消费服务行业,随着防疫政策宽松化,大消费市场潜力被一定程度释放;包括:社会服务、医药生物、黑色家电、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券商等。四、央企估值回归方向。如中字头、央企资产整合等。五、重视大周期趋势,看好黄金和船舶等。长远来看,赛道和核心资产都是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逢低均衡配置。
lg
...
金融界
2023-01-10
午评:A股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消费板块回暖表现活跃
go
lg
...
成交额4506.48亿元,北向资金实际
净
买入
26.11亿元。两市27股涨停(含ST股),6股跌停。 行业板块中,珠宝首饰、半导体、生物制品、商业百货、美容护理、游戏等涨幅居前,教育、保险、贸易行业、包装材料、能源金属、航空港口、物流行业等跌幅靠前;题材方面,碳化硅、汽车芯片、IGBT、创新药、Chiplet等概念活跃。 光伏概念抢眼,亿晶光电、宇晶股份、北玻股份、天富能源等涨停; 家装概念受关注,兔宝宝5天3板,中天精装涨停,启迪设计、嘉寓股份、建艺集团、蒙娜丽莎、皮阿诺等跟涨; 金融科技概念维持热度,金证股份再度涨停,财富趋势、指南针、大智慧、同花顺等跟涨; 商业百货板块震荡反弹,重庆百货涨停,王府井、新华百货涨超5%,徐家汇、百联股份、大连友谊、合肥百货等跟涨; 珠宝首饰板块领涨,金一文化连续两日涨停,迪阿股份、菜百股份、老凤祥、潮宏基涨幅居前。 个股方面,控股股东拟变更为上海岩合,二三四五连续两日涨停; 净利润预增1388.52%至2053.60%,电子城二连板; 签订重大合同且2022年净利预增约2倍,东尼电子连续两日涨停; 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北投集团,广西广电涨停股价涨停; 子公司成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场内交易主体,岭南股份股价涨停; 停牌核查完成,全聚德复牌跌停。 对于A股,国海证券认为,虽然市场整体短期依旧保持震荡向上的偏良性走势,但由于板块间轮动速度较快,导致热点略显散乱,资金未能形成合力。而在市场尚未出现足够的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指数想要进一步向上冲高有一定难度,反而会有承压回落的风险。因此操作上不宜追涨,建议耐心回调后再择机低吸更为稳妥。 东北证券指出,预计短线指数空间或并不太大、3200点附近的密集成交区压力仍在,而下档20日均线3130点附近则是较强支撑。主线则聚焦稳增长低估值的地产金融链(近期券商保险、白酒、有色等较强些而地产股本身则弱些、或与再融资压力有关)、疫后消费复苏的食品医药等、卡脖子景气板块的信创军工芯片储能等(近期军工芯片弱些而储能、信创等强些,但预计仍会反复轮动);并对贵金属、H股等继续跟踪关注。 华福证券表示,在稳增长政策驱动、基本面预期改善等因素的引领下,沪指走出6连阳,体现了开门红的质量。券商上涨,带动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市场风格在经济修复主线与高投资性价比的成长类之间有序轮动,而轮动的“引子”与信息面或政策面关系密切。这种情况下,把握自己能够把握的部分至关重要,而试图把握每一个轮动环节的最终效果可能不如在确定性高的方向上“守株待兔”。建议顺应经济修复、成长双主线,逐步加大布局力度,积极应对当前市场行情。
lg
...
金融界
2023-01-10
基金早班车|外资重金入场扫货 百亿私募路演直言:明确看好风光等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
go
lg
...
场成交额8074.9亿元;北向资金实际
净
买入
77亿元,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分别获
净
买入
14.49亿元、13.23亿元、9.89亿元。从行业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出40多亿元,多数板块净流出。其中,信息技术板块净流出额超25亿元,位居首位;工业、医疗保健、公用事业等板块亦流出额居前;金融、材料、日常消费等板块则小幅净流入。从近期北上资金动向来看,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落地,外资风险偏好快速增强,重金入场扫货。与此同时,近期人民币的快速升值,进一步刺激了外资入场的意愿。 2.港股成交1564.23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12.25亿港元。盘面上,科技龙头爆发,阿里巴巴涨近9%,较去年10月低点涨超80%。黄金、有色、教育股走强,新东方在线涨近12%再创新高。电力、地产股整体下跌。南向资金净卖出12.25亿港元。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盘涨2.64%。 3.百亿私募睿郡资产举行2023年度内部路演,本次路演旁听人数一度超过3万人。睿郡资产首席研究官董承非表示,新能源革命刚刚开始,该产业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并将挤压传统能源的市场份额。2025年前,中国新增的电力需求在新能源装机上预计就能得到满足。整体而言,2023年其相对明确看好风光等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董承非也预测,2023年股票市场将出现多方面的“再平衡”。 4.2023年刚拉开序幕,与利率走势关系密切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却密集发布限购令。1月9日,有长盛基金、华夏基金、银华基金等公募宣告旗下相关基金限购,最低限购上限居然降到了100元。 5.2023首只爆款基金出炉。由中庚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丘栋荣拟任基金经理的“中庚港股通价值”首日募集规模达20亿左右,并提前结束募集。中庚港股通价值在产品设计上将股票仓位设置为85%-100%,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6.公募REITs迎来新年“开门红”。嘉实京东仓储物流REIT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出炉:该只公募REITs计划募集总额17.57亿元,但产品的战略配售、网下配售和公众配售部分比例配售前累计吸金近720亿元。 7.基金圈炸锅!1月9日,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022年度,幻方量化共计向慈善机构捐赠2.2138亿元。除此以外,公司员工“一只平凡的小猪”个人向慈善机构捐赠1.3800亿元。以上合计3.5938亿元均已完成打款,将支持15家慈善机构的23个公益项目。 8.高盛集团正着手进行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已确定本周将裁减约3200个职位,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裁员可能来自核心的交易和银行部门。高盛还准备公布与信用卡和分期贷款业务相关的新部门的财务状况,预计将录得超过20亿美元的税前亏损。 二、基金重仓股时讯 贵州茅台董秘蒋焰回应“现金流下滑”表示,2022年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负是控股子公司财务公司影响所致,和公司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并没有关系。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资金充沛。 伯克希尔哈撒韦1月3日出售105.8万股比亚迪股份,平均减持价格为每股191.44港元,总价值约2.03亿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13.97%。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第7次减持比亚迪,累计减持超6000万股。 中直股份公告,拟向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昌飞、哈飞集团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千亿央企中航工业集团直升机业务将实现A股整体上市。有券商指出,资产重组后,预计中直股份将获得总装业务方向的净利率及估值加成,预测2023、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1161%、39%,对应PE27/19倍。 吉利汽车公告称,集团去年12月汽车总销量约为14.6万部,同比减少约8%;全年总销量约为143.3万部,同比增长约8%。 圆通速递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35.46亿元,同比增长18.58%;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86.34%。 冀东水泥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13.5亿元-15.2亿元,同比下降45.91%-51.96%。 2023年中概股发股融资第一单出炉。哔哩哔哩宣布以26.65美元的价格,发行1534.4万份ADS,募集总款项约4.1亿美元,部分用于回购公司2026年12月到期的可转债,回购票面价值总额3.85亿美元。 三、宏观&产业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万屹预计,我国移动用户数在2022年将超过16.9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17.1亿,其中5G用户将超过9亿,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56%,而且大型企业渗透率也超过50%。 北京:商务部下发通知,决定将北京市三里屯商圈等12个商圈和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等16个商店确认为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全国示范智慧商店”。 四川:认定成都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攀枝花市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遂宁市锂电材料产业集群、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等23个产业集群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新发基金
lg
...
金融界
2023-01-10
A股盘前速览 | 圆通速递2022年实现营收535.46亿元,同比增长18.58%
go
lg
...
深两市全天成交额8072亿元,北向资金
净
买入
77亿元,其中沪股通
净
买入
47.23亿元,深股通
净
买入
29.77亿元。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3年1月9日共有92个行业上涨,其中,工业金属、教育、贵金属、饰品、摩托车及其他,涨幅居前; 32个行业下跌,航空装备、房地产服务、军工电子、航天装备、房地产开发,跌幅居前。 1月10日盘前公司要闻如下: 1.圆通速递:2022年实现营收535.46亿元,同比增长18.58%。 2.仕净科技:拟不超过112亿元投建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 3.东尼电子:子公司与客户签订碳化硅衬底采购合同,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99.28-229.2%。 4.科达制造:拟斥资10亿元投建年产5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 5.江淮汽车:2022年12月合计销量同比增长2.02%。 6.长安汽车: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同比增加150%至27.12万辆。 7.首钢股份:公司12月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销量同比增长约168%。 8.蔚蓝锂芯:与申能投资在储能、光伏产业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9.龙建股份:联合体中标4.05亿元太康县少康大道升级改造项目。 10.金诚信:签订4.2亿元矿山采掘生产承包合同。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0
上一页
1
•••
871
872
873
874
875
•••
99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已正式邀请特朗普访华 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lg
...
青年失业率达到17.8%,中国领导层誓言结束“内卷”!哪些行业最惨?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特朗普料美联储本周“大幅降息” 金价位于历史高点附近
lg
...
谈判紧要关头:中国进一步调查英伟达!美联储恐反驳连续降息,别忘了三巫日
lg
...
【直击亚市】中国8月数据令人失望!特朗普预测美联储大幅降息,中美再次谈判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