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小鹏汽车2024年全年营收408.7亿元 调整后
净亏损
55.5亿元
go
lg
...
增长23.4% ,环比增长59.4%。
净亏损
13.3亿元,而上年同期
净亏损
13.5亿元,上一季度
净亏损
18.1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
净亏损
为13.9亿元,而上年同期
净亏损
17.7亿元,上一季度
净亏损
15.3亿元。2024年全年,总营收为408.7亿元,与2023年的306.8亿元相比增长33.2%。
净亏损
为57.9亿元,而2023年
净亏损
为103.8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净亏损
为55.5亿元,而2023年
净亏损
为94.4亿元。 第四季度运营业绩: 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了91507辆汽车,与2023年同期的60158辆相比增长52.1%。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的实体销售网络涵盖690家门店,覆盖2206座城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鹏自营充电站网络达到1920个充电站,其中包括928个小鹏S4和S5超快充电站。 2025年1月,小鹏汽车交付了30350辆汽车。2月,小鹏汽车交付了30453辆汽车。 截至2025年2月28日,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总交付量为60803辆。 第四季度财务业绩: 总营收为161.1亿元(约合22.1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130.5亿元增长23.4% ,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01.0亿元增长59.4%。 来自汽车销售方面的营收为146.7亿元(约合20.1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122.3亿元增长20.0%,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88.0亿元增长66.8%。 来自服务及其他方面的营收为14.3亿元(约合2.0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8.2亿元增长74.4% ,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3.1亿元增长9.7%。 销售成本为137.8亿元(约合18.9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122.4亿元增长12.6%,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85.6亿元增长61.0%。 毛利率为14.4%,而2023年第四季度为6.2%,2024年第三季度为15.3%。 汽车利润率为10.0%,而2023年第四季度为4.1%,2024年第三季度为8.6%。 服务和其他业务利润率为59.6%,而2023年第四季度为38.2%,2024年第三季度为60.1%。 研发费用为20.1亿元(约合2.73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13.1亿元增长 53.4% ,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6.3亿元增长22.9%。 销售、总务及行政开支为22.8亿元(约合3.1亿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19.4亿元增长17.5%,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16.3亿元增长39.3%。 其他收入净额为2.0亿元(约合30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5亿元下滑44.3%,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000万元增长392.2%。 与或有对价相关的衍生负债的公允价值收益为2.0亿元(约合300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3000万元,2024年第三季度亏损1.6亿元。 运营亏损为15.6亿元(约合2.1亿美元),而2023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20.5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15.8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运营亏损为16.2亿元(约合2.2亿美元),而2023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19.2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15.7亿元。
净亏损
13.3亿元(约合1.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
净亏损
13.5亿元,上一季度
净亏损
18.1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调整后的
净亏损
为13.9亿元(约合1.9亿美元),而上年同期
净亏损
17.7亿元,上一季度
净亏损
15.3亿元。 归属于小鹏汽车普通股股东的
净亏损
13.3亿元(约合1.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
净亏损
13.5亿元,上一季度
净亏损
18.1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小鹏汽车普通股股东调整后的
净亏损
为13.9亿元(约合1.9亿美元),而上年同期
净亏损
17.7亿元,上一季度
净亏损
15.3亿元。 每股美国存托股(ADS)基本和摊薄
净亏损
均为1.40元(约合0.19美元),而2023年第四季度为1.51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91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每股美国存托股(ADS)基本和摊薄
净亏损
均为1.47元(约合0.20美元),而2023年第四季度为1.98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62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和定期存款总额为419.6亿元(约合57.5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457.0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为357.5亿元。 2024年全年业绩: 总营收为408.7亿元(约合56.0亿美元),与2023年的306.8亿元相比增长33.2%。 来自汽车销售方面的营收为358.3亿元(约合49.1亿美元),较2023年的280.1亿元增长27.9%。 来自服务及其他方面的营收为50.4亿元(约合6.9亿美元),较2023年的26.7亿元增长89.0%。 销售成本为350.2亿元(约合48.0亿美元),与2023年的302.2亿元相比增长15.9%。 毛利率为14.3%,而2023年为1.5%。汽车利润率为8.3%,而2023年为-1.6%。服务和其他业务利润率为57.2%,而2023年为33.7%。 研发费用为64.6亿元(约合8.84亿美元),较2023年的52.8亿元增长22.4%。 销售、总务及行政开支为68.7亿元(约合9.4亿美元),较2023年的65.6亿元增长4.8%。 其他收入净额为5.9亿元(约合8000万美元),较2023年的4.7亿元增长26.6%。 与或有对价相关的衍生负债的公允价值收益为2.3亿元(约合3000万美元),而2023年收益3000万元。 运营亏损为66.6亿元(约合9.1亿美元),而2023年运营亏损为108.9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运营损为64.2亿元(约合8.8亿美元)而2023年运营亏损为103.7亿元。
净亏损
为57.9亿元(约合7.9亿美元),而2023年
净亏损
为103.8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
净亏损
为55.5亿元(约合7.6亿美元),而2023年
净亏损
为94.4亿元。 归属于小鹏汽车普通股股东的
净亏损
为57.9亿元(约合7.9亿美元),而2023年
净亏损
为103.8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小鹏汽车普通股股东的
净亏损
为55.5亿元(约合7.6亿美元),而2023年
净亏损
为94.4亿元。 每股美国存托股(ADS)基本和摊薄
净亏损
均为6.12元(约合0.84美元),而2023年每股基本和摊薄
净亏损
均为11.92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每股美国存托股(ADS)基本和摊薄
净亏损
均为5.87元(约合0.80美元),而2023年每股基本和摊薄
净亏损
均为10.85元。 业绩展望: 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将达到91000辆至93000辆,同比增长317.0%至26.2%。总营收将达到150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长129.1%至139.8%。
lg
...
金融界
03-18 20:09
永辉"宫斗"升级:改革小组名单出炉即遭否决,李松峰成权力牺牲品?
go
lg
...
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扣非后
净亏损
达22.1亿元。尽管较2023年亏损有所收窄,但持续亏损状态仍令市场担忧。 永辉将希望寄托于门店调改计划。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完成31家门店的升级改造,新模式下客流量与销售额显著提升。但代价同样沉重:长期关店改造导致人力物力投入激增,且需时间沉淀效果。永辉公告称,2025年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同时关闭尾部门店以优化资产结构。 此次争议折射出永辉超市的治理困境。作为家族企业色彩浓厚的零售巨头,张轩宁与董事长叶国富的公开分歧并非首次。张轩宁系永辉创始人张轩松之弟,曾主导永辉云创业务,后因亏损问题被剥离。而叶国富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代表,其改革举措屡遭家族成员质疑。 业内人士指出,永辉超市的转型已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强力的决策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本应是凝聚共识的举措,却因CEO安排问题引发内耗。李松峰的"落选"究竟是战略调整需要,还是权力博弈结果?市场正等待永辉给出答案。 零售寒冬中的突围战:永辉能否破局? 永辉的困境映射出传统零售业的集体焦虑。面对电商冲击、消费疲软与成本上涨三重夹击,实体商超普遍陷入增长停滞。永辉的转型路径——品质化升级、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重构——已成为行业共识,但执行难度远超想象。 张轩宁的警示颇具深意:"不搞机会主义"的呼吁,实则是对短期行为敲响警钟。永辉的门店调改需平衡投入与产出,其供应链改革需突破零和博弈,而管理层稳定更是战略落地的基石。若此次争议导致改革步伐放缓,永辉或将错失行业复苏窗口期。 永辉的"改革攻坚战"才刚刚开始从董事会的激烈交锋到CEO去留悬念,永辉超市的转型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在零售行业的变革浪潮中,这家曾以"生鲜大王"闻名的企业,正站在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能否化解高层分歧、凝聚改革共识,不仅决定其存亡,也将为行业提供转型样本——毕竟,在寒冬中,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
lg
...
金融界
03-18 08:00
一周IPO观察:赤峰黄金上市,维昇药业、南吕国际招股;霸王茶姬预计下月登录美股
go
lg
...
5亿、3.05亿和 1.50亿元,同期
净亏损
分别为1.25亿、1.45亿和 0.6675亿元。 SPAC方面 无
lg
...
老虎证券
03-17 11:30
5959%年化利率!央视3·15揭电子签高利贷黑幕,九鼎系帝国深陷危机
go
lg
...
九鼎集团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前九月
净亏损
4.4亿元;沪市主板公司九鼎投资预计2024年亏损2.3亿至2.7亿元。吴刚的资本神话,正在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围剿下走向崩塌。借贷宝的爆雷,成为压垮九鼎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布局的金融版图——九鼎集团、九鼎投资、借贷宝——正陷入连环亏损、监管处罚、用户声讨的多重危机。 此次事件更将电子签技术的伦理争议推向台前。作为一种提升交易效率的工具,电子签本应用于合法合规场景,但在借贷宝案例中,却被异化为高利贷的“保护伞”。平台通过电子签生成“合法”欠条,却对资金流水、利率红线、催收行为视而不见,本质是将技术沦为犯罪工具。法律专家指出,若平台明知或应知借款人遭遇高利贷却未履行审核义务,可能涉嫌共同犯罪。 从资本枭雄到市场弃儿,吴刚的财富游戏终局令人唏嘘。2010年前后,他带领九鼎系以“PE工厂”模式横扫一级市场,鼎盛时管理资产超千亿。然而,激进的扩张埋下隐患:操纵股价、信披违规、自融自担……一系列违规操作终遭监管反噬。借贷宝的溃败,成为九鼎系“金控帝国”黄昏的缩影。 当金融科技创新沦为嗜血工具,当资本逐利冲破法律与道德底线,市场需要的不仅是事后处罚,更是对金融伦理的重构。对于洪先生、王女士这样的借款人,他们渴望的不仅是追回损失,更是对公平正义的信仰。而对于九鼎系这样的资本大鳄,历史终将证明:任何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财富游戏,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lg
...
金融界
03-17 08:39
呷哺呷哺股价跌至1港元,2024亏损或超4亿何去何从
go
lg
...
收预计降至48亿元(同比下降20%),
净亏损
扩至3.9亿-4.1亿元。亏损加剧源于消费疲软、品牌收入下降及闭店减值损失2.6亿元。截至2024年6月,公司全球餐厅数为1072家,较2023年末减少26家。 高端品牌凑凑遇冷 2016年推出的高端品牌“凑凑”曾是呷哺呷哺的增长引擎,人均消费约150元(呷哺呷哺60元的两倍)。然而,近年凑凑表现低迷,2019-2023年翻台率从2.9降至2.0,同店销售连续4年负增长(2023年-9.7%)。高客单价在消费降级背景下失去吸引力,2022年翻台率跌至1.9时客单价达150.9元。2022年推出的“趁烧”(客单价250元)扩张失败,已从财报中消失。付费会员制(208元畅吃卡)也因优惠取消及退款争议效果不佳。 转型尝试与政策助力 面对困境,呷哺呷哺优化供应链、降低配送成本、拓展外卖并关闭低效门店。政策层面,商务部3月13日宣布2025年“中华美食荟”计划,推出120余项促消费活动,各地餐饮消费券也在提振市场。中信证券认为,餐饮行业修复弹性大,价格战趋缓;东兴证券看好政策拉动旅游与线下消费,利好餐饮业绩。然而,内部品牌调整仍是呷哺呷哺翻身的关键。 编辑总结 呷哺呷哺股价跌至1港元,2024年亏损或超4亿元,高端品牌“凑凑”拖累业绩,转型尝试未见成效。政策“强心针”为行业带来曙光,但公司需解决品牌定位与运营效率问题。短期内股价与业绩难有起色,长期前景需看其能否借政策东风重振市场信心,投资者宜保持谨慎观察。 名词解释 仙股:股价低于1港元的股票,通常流动性低。 翻台率:餐厅每日餐桌使用次数,反映经营效率。 消费疲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影响餐饮需求。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3月15日:呷哺呷哺股价约1港元,2024年亏损预计扩至4.1亿元。 2025年3月13日:商务部发布“中华美食荟”计划,提振餐饮消费。 2024年6月30日:公司餐厅数降至1072家,闭店减值2.6亿元。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呷哺呷哺跌至1港元反映消费疲软与品牌失策,2024年亏损4亿或成转折点。政策利好餐饮,但内部调整是关键,短期难见反弹。” ——Michael Hartnett,瑞银全球策略主管,2025年3月15日 “凑凑翻台率低迷拖累业绩,亏损扩大至4亿显示转型困境。政策虽提振行业,呷哺需优化客单价与效率,否则前景堪忧。” ——Ellen Zentner,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3月14日 “股价1港元与亏损4亿并存,呷哺呷哺处谷底。消费券或助短期回暖,但高端化战略需重塑,长期价值待验证。” ——David Kostin,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2025年3月15日 “呷哺呷哺2024年亏4亿凸显市场竞争压力,会员制争议加剧信任危机。政策利好下,需重振品牌,否则翻身无望。” ——Jane Foley,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主管,2025年3月14日 “从26.9港元跌至1港元,呷哺呷哺需直面亏损4亿现实。政策东风可借,关键在执行力与市场适应性,短期仍承压。” ——Mark Haefele,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2025年3月15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3-17 00:11
315观察|平安入主两年反亏21亿 北大方正人寿获2025年首张百万罚单
go
lg
...
北大方正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不断提高,但
净亏损
反而越大,从2022年开始,北大方正人寿开始扭盈为亏,
净亏损
8亿元。 2023年2月,中国平安凭借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间接持股,成功掌控了北大方正人寿。转眼至2024年8月,原平安人寿的副总经理韩光正式获准出任北大方正人寿的总经理一职,此举被视为北大方正人寿迈入“平安时代”的重要里程碑。但结合2023年的年报来看,北大方正人寿亏损的状态并没有改观,全年
净亏损
创新高,达14.29亿元。 2024年,从北大方正人寿披露的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可以看到,2024年亏损7.19亿元。综上,从2022年到2024年,北大方正人寿3年总亏损高达29.48亿元。 此外,北大方正人寿2024年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3.3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5.63%,虽较上季度小幅上升,但风险综合评级仍为C类。
lg
...
金融界
03-15 16:29
3月14日上市公司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go
lg
...
增长15.97% 成飞集成:2024年
净亏损
7508.96万元 光智科技:2024年净利润1225.71万元,同比增长105.09% 中国神华:2月煤炭销售量为3430万吨,同比下降11.4% 【增减持】 怡合达:持股5%以上股东及特定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66%公司股份 派能科技:融科创投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长青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2.99%公司股份 优刻得:中移资本拟减持不超1.50%公司股份 汇川技术:五位高管拟减持0.215%股份 多伦科技:金伦投资和嘉伦投资拟分别减持0.433%公司股份 斯瑞新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lg
...
金融界
03-14 21:00
港股午评:恒指大涨2.55%站上二万四千点,消费股、科技股、金融股集体强势
go
lg
...
约206.61亿元,同比减少约28%;
净亏损
约18.51亿元,同比盈转亏。 比亚迪股份(01211.HK):已根据配售协议的条款及条件于2025年3月11日完成配售。成功按配售价335.2港元向不少于六名的承配人配发及发行合计1.3亿股新H股,占经配发及发行配售股份后扩大的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10.57%。经扣除佣金和估计费用后的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33.83亿港元。 中银航空租赁(02588.HK):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长3.9%至25.57亿美元,税后净利润创纪录达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新城发展控股(01030.HK):2月份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9.5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1.28%;销售面积约27.0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52.54%。 机构观点 国泰基金: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应用加速依然有望成为港股科技的核心支撑,海外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流动性趋松的趋势对于流动性敏感的港股科技也构成一定利好。内需持续修复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港股的年报业绩预测趋于乐观。虽然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对市场风险偏好可能存在扰动,但负面情绪可能较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更容易被资本市场消化。在科技创新的持续催化下,港股科技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的弹性。“投资者可以考虑逢低布局港股科技类ETF,但市场情绪过热时,热门题材的波动性容易上升,而在板块快速轮动之中,需要注意防御潜在风险。”国泰基金有关人士说。 中金最新研报指出,港股定价长期取决于盈利前景,若盈利兑现,相关股票甚至将出现股价越涨、估值越低的情形。整体而言,机构人士表示,从短期看,不排除部分前期涨幅较多的港股标的存在震荡回调的风险。不过,中长期来看,中国科技资产重估逻辑未发生变化,依旧看好价值重估行情演绎。 交银国际:当前港股估值仍低于历史均值,且低于全球大部分主要股指,而主要科技龙头标的估值较美股仍有不小折让,随着算力业绩逐渐释放,以及经济内生动能接力,估值预计仍有上修空间。 银河证券:港股市场作为离岸金融枢纽的战略支点地位持续强化,在制度性开放红利持续释放背景下,其风险资产定价已显现出先行指标特征。特别是科技创新集群效应与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加速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由此,从资本周期维度判断,2025年中国资产或将迎来科技创新驱动与资金流入的共振窗口期,港股市场在估值中枢修复与盈利预期改善的双轮驱动下,或具备较大的收益空间。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龙头公司有望继续引领中资科技股行情。港股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科技成长企业,是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主阵地」。从行业整体看,港股资讯科技行业的市盈率估值分别位于42.0%的偏低历史分位;从港股十大科技巨头(Terrific 10)企业来看,大部分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且盈利预期已有改善迹象。
lg
...
金融界
03-14 12:19
股价创新高,炒作退潮!越疆困境难解,“烧钱”超2.5亿,现金流告急
go
lg
...
74亿元、2.41亿元、2.87亿元,
净亏损
4176万元、5248万元、1.03亿元,亏损额连续三年扩大。 2024年上半年,越疆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约9%;亏损进一步增至5988万元,亏损率扩大至49.8%。 三年半的时间下来,越疆已经累计亏损超2.5亿元。 同时,2021-2023年,越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36.7万元、-1.17亿元、-1.58亿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流出7041万元。 截至2024年6月底,越疆的现金及等价物仅为7303万元,只能支撑未来半年运营。 短期来看,越疆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需要依赖资本市场输血,长期而言,盈利则取决于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及海外市场的情况。
lg
...
格隆汇
03-14 11:50
A股头条:央行发声!择机降准降息;育儿补贴真的来了;国新办预告3月17日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
go
lg
...
比增长2.44% 大连热电:2024年
净亏损
1.46亿元 同比转亏 红棉股份:大幅上修业绩预期 修正后2024年净利润预增568%—608% 华统股份:2月份生猪销售收入3.51亿元 同比增长15.45% 金逸影视:1月—2月公司直营影院票房为4.32亿元 同比增长57.11% 赛力斯: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销量1.78万辆 飞亚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3.86% 拟每10股派现4元 【增减持】 三诺生物:副董事长增持公司股份6.26万股 三旺通信: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蜀道装备:三高管拟减持合计不超过0.7%公司股份 合金投资:股东招银叁号计划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茶花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安路科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回购】 博硕科技:拟3000万元至6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 1.浙江华远(创业板) 申购代码:301535 股票代码:301535 发行价格:4.92 发行市盈率:25.91 2.胜科纳米(科创板) 申购代码:787757 股票代码:688757 发行价格:9.08 发行市盈率:42.64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03-14 07:39
上一页
1
•••
20
21
22
23
24
•••
84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表态!特朗普称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以启动中美贸易谈判
lg
...
特朗普刚刚传出重大“关税”信号!中美贸易谈判前,美国总统罕见提起TA……
lg
...
市场老兵警告:台币突然飙升,预示美元“雪崩”风险!最大的脆弱点在中国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预告重大协议、知情人士提前爆料!盯紧中美瑞士会谈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 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高 Alphabet暴跌拖累科技板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