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四财季营收2365亿元 同比增长7%
go
lg
...
的投入增加所抵销。 利息和投资净收益为
净亏损
75.16(约合10.36亿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亏损57.02亿元。这主要由于处置子公司所产生的亏损所致,部分被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以及投资减值的减少所抵销。 其他收入净额为2000万元(约合300万美元),与2024财年同期的净收益29.63亿元相比减少99%。这主要是由于本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兑净损失,而2024财年同期则为汇兑净收益所致。 所得税费用为68.54亿元(约合9.45亿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为57.22亿元。 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为3.54亿元(约合4900万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为亏损32.08亿元。 净利润 净利润为119.73亿元(约合16.50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19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化、运营收入的增加,以及权益法投资减值的减少,部分被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298.47亿元(约合41.1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净利润244.18亿元相比增长22%。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约合17.06亿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7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化、运营收入的增加,以及权益法投资减值的减少,部分被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约合17.06亿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7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化、运营收入的增加,以及权益法投资减值的减少,部分被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每股美国存托股(ADS)摊薄收益5.17元(约合0.71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收益1.30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收益为12.52元(约合1.73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0.14元相比增长23%。 每股普通股摊薄收益0.65元(约合0.09美元或0.70港元),而2024财年同期摊薄收益0.16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每股普通股摊薄收益1.57元(约合0.22美元或1.70港元),与上年同期的1.27元相比增长23%。 现金流 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其他投资总额为5971.32亿元(约合822.87亿美元),而截至2024年3月31日为6172.30亿元。 这部分资金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股票回购的现金支出866.62亿元(约合119.42亿美元)、股息支付290.77亿元(约合40.07亿美元)、收购非全资子公司的额外股权的现金支出219.49亿元(约合30.25亿美元)、偿还无担保优先票据的现金支出162.20亿元(约合22.35亿美元),以及投资和收购活动的净现金流出76.62亿元(约合10.56亿美元),部分被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738.70亿元(约合101.80亿美元)、以及发行无担保和可转换优先票据以及支付限价看涨期权交易的所得款项净额670.32亿元(约合92.37亿美元)所抵销。 第四财季,阿里巴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20亿元(约合37.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自由现金流为流入37.43亿元(约合5.16亿美元),同比下滑76%。自由现金流的减少主要归因于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部分被经调整EBITDA的同比增长所抵销。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47亿元(约合54.50亿美元),主要反映了资本性支出246.12亿元(约合33.92亿美元),以及其他理财投资增加152.48亿元(约合21.01亿美元)。 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2亿元(约合5.65亿美元),主要反映了股票回购的现金支出45.84亿元(约合6.32亿美元),以及收购非全资子公 司的额外股权的现金支出20.28亿元(约合2.79亿美元),部分被银行借款所得款项净额34.18亿元(约合4.71亿美元)所抵销。 员工 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拥有124320名员工,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94320人。员工数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2.25,0.00,0.00%)的出售及终止合并所致,部分被新的招聘所抵销。 2025财年全年业绩: 营收 营收为9963.47亿元(约合1373.00亿美元),与2024财年的9411.68亿元增长6%。 成本和费用 营收成本为5982.85亿元(约合824.46亿美元),占营收的60.0%。而2024财年营收成本为5863.23亿元,占营收的62.3%。 产品开发费用为571.51亿元(约合78.76亿美元),占营收的5.7%。而2024财年产品开发费用为522.56亿元,占营收的5.6%。 销售与营销费用为1440.21亿元(约合198.47亿美元),占营收的14.5%。而2024财年销售与营销费用为1151.41亿元,占营收的12.2%。 总务及行政费用为442.39亿元(约合60.96亿美元),占营收的4.4%。而2024财年总务及行政费用为419.85亿元,占营收的4.5%。 股权奖励费用为155.77亿元(约合21.47亿美元),而2024财年股权奖励费用为185.46亿元。股权奖励费用减少主要原因是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和人才市场的整体趋势后,授予的股权激励数量减少、以及授予的长期现金激励增加所致。 无形资产摊销及减值费用为63.36亿元(约合8.73亿美元),与2024财年的215.92亿元相比减少71%。 2025财年,阿里巴巴商誉减值61.71亿元(约合8.50亿美元),与2024财年的105.21亿元相比减少41%。 运营利润 运营利润为1409.05亿元(约合19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营收的14%;而2024财年运营利润为1133.50亿元,占营收的12%。 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023.25亿元(约合265.45亿美元),与2024财年的1916.68亿元相比增长6%。 调整后的EBITA为1730.65亿元(约合238.49亿美元),与2024财年的1650.28亿元相比增长5%。 利息和投资净收益为207.59亿元(约合28.61亿美元),而2024财年亏损99.64亿元。 其他净收益为33.87亿元(约合4.67亿美元),而2024财年为61.57亿元。 所得税费用为354.45亿元(约合48.84亿美元),而2024财年为225.29亿元。 2025财年,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为收益59.66亿元(约合8.22亿美元),而2024财年亏损77.35亿元。 净利润 净利润为1259.76亿元(约合173.60亿美元),而2024财年为713.32亿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1581.22亿元(约合217.90亿美元),而2024财年为1574.79亿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94.70亿元(约合178.41亿美元),而2024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97.41亿元。 2025财年,阿里巴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5.09亿元(约合225.32亿美元),同比下滑10%。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自由现金流为738.70亿元(约合101.80亿美元),较2024财年下滑5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4.15亿元(约合255.51亿美元),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2.15亿元(约合105.02亿美元)。
lg
...
金融界
05-16 07:56
微盟集团股价飙升超11%,微信电商产品部成立引发市场热议
go
lg
...
近年来的财务表现仍面临压力,2024年
净亏损
收窄至5.33亿元,但过去五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凸显其盈利能力的挑战。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 腾讯于2025年5月13日发布全员信,宣布调整微信事业群(WXG)组织架构,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探索微信内的交易模式,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生态,运营全新的微信交易模式。同时,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专注于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的策划、研发及运营。这一调整标志着微信在电商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布局。微信小店此前已通过“送礼物”功能等灰度测试引发市场热议,2024年底微盟股价曾因类似利好在4个交易日内翻倍,市值突破100亿港元。腾讯高管在近期公开课中表示:“微信电商生态的完善将为品牌和商家提供更高效的公私域联动机会。” 市场影响与前景分析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对微盟集团等第三方服务商的潜在影响显著。微盟凭借在小程序建站、社交广告投放及私域电商运营的经验,有望在微信电商生态中占据先机。以下为微信电商新布局对微盟的潜在影响对比分析: 因素 正面影响 潜在风险 交易生态扩展 微信小店新功能增加商家对微盟SaaS工具的需求 小微商户可能倾向免费工具,冲击微盟付费服务 公私域联动 微盟的私域运营经验助力品牌实现品效合一 竞争加剧,需持续创新以保持市场份额 广告投放 视频号广告等新场景提升微盟营销收入 腾讯直接介入可能削弱服务商议价能力 市场普遍认为,微信电商生态的活跃度提升将为微盟带来新的增长点。2023年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搜索量同比增长54%,显示微信生态的巨大流量潜力。微盟集团CEO孙涛勇近期表示:“微信电商生态的完善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将加速AI和私域工具的融合,助力商家实现全链路增长。” 微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微信电商产品部的成立为微盟带来利好,但其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微盟近年来持续亏损,2024年总收入同比下降39.9%至13.39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7.44亿元。此外,腾讯于2025年1月减持微盟股份,持股比例从8.39%降至2.94%,套现约6.3亿港元,引发市场对其长期信心的担忧。微盟旗下AI外呼公司还因电销乱象被央视点名,品牌形象受损。 然而,微盟在微信生态中的深耕为其提供了突围机会。2024年双十一期间,微盟赋能的多家零售客户私域业绩突破千万,显示其在私域电商领域的竞争优势。微信电商产品部的成立或将进一步放大微盟的SaaS和营销服务价值,尤其是在智慧零售和广告投放领域。未来,微盟需通过降本增效和AI技术创新,平衡短期盈利压力与长期生态布局。 编辑总结 微盟集团股价因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的消息短线拉升,反映了市场对其在微信电商生态中潜在受益的乐观预期。微信生态的持续深化为微盟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尤其是在私域电商和社交广告领域。然而,微盟的亏损压力、股东减持及品牌风波提示其需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创新,以巩固市场地位。微信电商生态的未来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名词解释 微盟集团:一家港股上市公司(02013.HK),专注于微信生态的SaaS和精准营销服务,为商家提供小程序建站、私域运营等解决方案。 微信电商产品部:腾讯微信事业群新设部门,负责探索微信内交易模式,完善交易基建及生态。 私域电商:基于品牌自有流量(如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的电商模式,强调用户运营与长期复购。 SaaS:软件即服务,指通过云端提供软件解决方案,降低企业技术开发成本。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3月21日:微盟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经调整总营收14.68亿元,
净亏损
收窄至5.33亿元,智慧零售业务占比提升。 2025年1月9日:腾讯减持微盟集团约5.46%股份,持股比例降至2.94%,套现约6.3亿港元,引发市场关注。 2025年1月3日:腾讯启动对微盟集团的股份减持计划,持股比例从8.39%逐步下降,微盟股价单日跌幅达41%。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4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ames Lee表示:“微信电商产品部的成立标志着腾讯在社交电商领域的进一步布局,微盟作为头部服务商将受益于交易生态的扩展,但需警惕小微商户对免费工具的偏好可能带来的竞争压力。”(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3日,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指出:“微盟的私域电商能力在微信生态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盈利能力的恢复仍需时间,投资者应关注其AI技术应用的进展。”(来源:高盛市场评论) 2025年5月12日,瑞银分析师Felix Liu分析:“腾讯减持微盟可能短期影响市场信心,但微信电商生态的长期潜力将为微盟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尤其在广告投放领域。”(来源:瑞银投资简讯) 2025年5月10日,花旗银行分析师Alicia Yap称:“微盟的SaaS业务在智慧零售领域的进展值得肯定,但其高亏损和股东减持风险需密切监控。”(来源:花旗银行研究笔记) 2025年5月9日,独立分析师张超表示:“微信电商产品部的成立将推动微盟的营销服务收入增长,但其需通过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应对行业竞争和财务挑战。”(来源:全天候科技评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1
泡泡玛特股价突破200港元创历史新高,布鲁可涨超8%
go
lg
...
达22亿元,同比增长156%,但仍录得
净亏损
4亿元。国金证券给予布鲁可目标价136.71港元,强调其日均10万单的电商运营能力和超过60个自有IP储备形成竞争壁垒。布鲁可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海外市场,计划2025年新增50家线下门店,同时加速IP授权业务。” 市场分析指出,布鲁可与泡泡玛特的协同效应增强了板块整体吸引力。 公司 正面因素 潜在风险 泡泡玛特 海外收入占比近四成,北美坪效超国内 高估值可能引发回调压力 布鲁可 海外销售增长518%,IP储备丰富 持续亏损,盈利能力待验证 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 港股玩具概念股的集体上涨反映了全球潮玩行业的强劲需求和消费升级趋势。2024年,香港IPO市场表现活跃,玩具制造商布鲁可1月上市募集2.15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潮玩赛道的信心。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带来不确定性。例如,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对华加征10%关税,短期内可能推高出口成本。 泡泡玛特与布鲁可通过本土化策略和IP创新有望缓解影响。X平台分析指出,泡泡玛特百万级会员体系和布鲁可的电商能力将推动2025年估值重构。未来,投资者需关注两家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报及海外市场表现,以评估其持续增长潜力。 编辑总结 港股玩具概念股在全球潮玩需求和企业海外扩张的推动下表现强劲,泡泡玛特创历史新高,布鲁可涨幅显著。两家公司凭借IP优势和国际化战略巩固了市场地位,但高估值和盈利压力需警惕。行业增长潜力可期,但地缘政治和成本上升可能带来波动。未来,消费复苏和海外市场表现将是板块走势的关键驱动因素。 名词解释 泡泡玛特:全球潮玩龙头企业,专注于盲盒及IP衍生品,港股代码09992.HK。 布鲁可:港股上市玩具公司,专注拼搭角色类玩具,港股代码00325.HK。 潮玩:结合流行文化与艺术设计的收藏类玩具,如盲盒、拼搭玩具等。 IP:知识产权,指原创角色或品牌形象,用于衍生产品开发。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3月27日:泡泡玛特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130.38亿元,海外收入占比38.9%,股价单日上涨10.16%。(来源:新浪财经) 2025年1月10日:布鲁可完成香港IPO,募集2.15亿美元,股价首日上涨12%,成为玩具板块焦点。(来源:Reuters) 2025年1月1日:香港玩具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5.26亿美元,同比增长3.92%。(来源:Statista)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4日,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洋表示:“泡泡玛特海外市场坪效超预期,2025年百万级会员体系将推动盈利能力提升,但需关注高估值风险。”(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2025年5月13日,国金证券分析师张伟指出:“布鲁可凭借电商和IP优势,海外销售增长强劲,但需加速盈利以支撑估值。”(来源:国金证券研报) 2025年5月12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ames Lee称:“港股玩具板块受益于消费复苏,泡泡玛特和布鲁可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市场热情。”(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0日,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表示:“全球潮玩市场增长提速,布鲁可的低价策略和泡泡玛特的品牌溢价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来源:高盛市场评论) 2025年5月9日,独立分析师Michael Hewson评论:“特朗普关税可能推高成本,但泡泡玛特和布鲁可的本土化布局将减轻影响,2025年仍具增长潜力。”(来源:CMC Markets分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赛特新材:5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go
lg
...
增利,主要系全资子公司维爱吉和安徽赛特
净亏损
、可转债计提利息导致。2024年负债上升,主要系全资子公司维爱吉申请技改基金贷款用于维爱吉项目投建、可转债计提利息导致。(2)鉴于“赛特转债”距离存续期届满尚远,且公司股价受到宏观经济、市场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公司的基本情况、股价走势以及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与内在价值的信心,为维护全体投资者的利益,董事会决定自2025年4月26日起至2025年10月25日不提出向下修正转股价方案。公司发展趋势长期向好,公司将坚持做强做实主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经营业绩,提高公司内在价值,从而促进持有人的转股意愿。(3)公司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公司董事长及管理层为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优化公司成本结构,实现降本增效,并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还将持续加大开源节流力度,重点做好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自动化提升和生产成本控制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4)根据统计,公司最近三年对美国市场的年营业收入额均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来自于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4%,占比较小。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动向,与客户保持沟通,共同探索多元化应对策略来降低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公司还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升级;深化客户合作,不断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增长。问: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答: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716.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27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75.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96 %。主要原因是维爱吉和安徽赛特两家子公司处于投资期以及产能爬坡期,叠加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和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等综合因素造成。问:请公司毛利率下降如此多,短期有扭转的希望吗?答:公司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升级;深化客户合作,不断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增长。问:公司的真空绝热板能否应用到固态电池上面?新能源客户今年占到营收的比例能高多少?答:(1)公司真空绝热板除了应用于家电行业,还能应用于锅炉、隧道炉、退火炉等工业设备、液化天然气储运、高温电器等下游场景的保温隔热,可以帮助下游客户有效开展能源热管理。目前,尚未应用到固态电池领域。(2)公司将超薄真空绝热板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保温,已获得某车企及其上游某知名电池企业的认可,实现小批量供货,同时正在向其他主机厂和动力电池制造商进行推广。问:公司真空玻璃下游对接哪些客户?答:公司真空玻璃应用领域广阔,包括家电、建筑用玻璃门窗、低温储藏设备门体、真空发电玻璃、温室大棚、车、船窗玻璃等。依托公司现有市场及自身产品具备的优异保温特性,优先进入可视冰箱、商超展示柜、红酒柜、医药储藏柜等市场领域,并逐步向建筑及其他市场领域渗透。 赛特新材(688398)主营业务:真空绝热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赛特新材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6亿元,同比上升10.06%;归母净利润975.84万元,同比下降65.96%;扣非净利润877.63万元,同比下降68.07%;负债率45.03%,投资收益-1.8万元,财务费用389.47万元,毛利率25.1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116.43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5-15 18:48
港股午评:恒指跌0.25%、科指跌0.62%,黄金及中资券商股走低,比亚迪、零跑汽车创新高
go
lg
...
收入1.55亿元,同比增加1.45%;
净亏损
2972.6万元,同比扩大14.27%。 中国太保(02601.HK):太平洋人寿保险前4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153.59亿元,同比增长10.4%。 万科企业 (02202.HK):公司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借款,借款金额不超过15.52亿元。 港龙中国地产(06968.HK)前4个月合同销售金额约18.04亿元,同比减少0.3%。 绿景中国地产 (00095.HK):清盘呈请聆讯进一步延期至7月9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获中国石化集团增持约3.02亿股H股。 机构观点 华福国际:港股还是会有新高。我们在3月份看到一个新高24874点(近三年新高),我相信到三季度左右,会看到第二个新高,会高过24000点。科技、消费、医疗保健三个板块,相对来说,无论是国家政策对于科技、消费的支持,或者他们自身盈利增长和估值,相对而言是最有吸引力的板块。 国泰海通证券:复盘历次港股占优行情,不难发现经济、流动性和技术是港股大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展望后市,中美贸易谈判发生实质性进展,关税风险下行,叠加系列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宏观经济有望稳健修复。与此同时,国内降准降息利好已然落地,流动性维持宽松,南向资金或将持续涌入港股市场,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仍然较高。此外,年初以来DeepSeek引爆AI行情,多家港股科技龙头业绩超预期,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这三重因素的催化下,港股占优行情或再度发生。 华泰证券:依然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适度转向进攻。 1)产业上,港股板块中,关税敏感性较高的出口链及中游制造企业市值占比较低;2)政策环境改善有助于风险偏好提振;3)估值相对较低且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科技和消费板块仍具吸引力;4)美国经济硬数据转弱或提升全球资金再配置需求。中期看,公募改革或进一步增加国内资金配置港股特色板块的需求。 中国银河证券:国内降准降息利好已落地,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有望提振港股盈利表现。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来看投资价值仍然较高。配置方面,杨超建议,短期内关注消费、科技板块,以及贸易依赖度较低、股息率较高的板块。
lg
...
金融界
05-15 12:06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腾讯控股(00700.HK)一季度营收超1800亿元 同比增长13%
go
lg
...
仙 阳光油砂(02012.HK)一季度
净亏损
约970万加元 伟仕佳杰(00856.HK):一季度归属股东纯利同比增长28-29% 【运营数据】 中国太保(02601.HK):中国太平洋人寿1至4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153.59亿元 同比增长10.4% 新华保险(01336.HK):1至4月累计原保费收入853.79亿元 同比增长27% 药师帮(09885.HK)前4个月自有品牌业务交易总额5.6亿元 同比增长532.3% 远洋集团(03377.HK)4月协议销售额约28.1亿元 【医药创新】 上海医药(02607.HK):温经汤颗粒获得批准生产 【股权激励】 普达特科技(00650.HK)授出合共5014万份奖励 【增减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中国石化集团首次增持公司3.02亿股H股 【回购注销】 阿里巴巴-W(09988.HK)5月13日耗资999.5万美元回购60.5万股 汇丰控股(00005.HK)5月13日耗资2.70亿港元回购300.76万股 友邦保险(01299.HK)5月14日耗资1.7亿港元回购267.8万股 美的集团(00300.HK)5月14日耗资2000万元回购26万股A股 保诚(02378.HK)5月13日耗资228.1万英镑回购26万股 贝壳-W(02423.HK)5月13日耗资300万美元回购44.8万股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HK)5月14日耗资2168万港元回购31万股 百胜中国(09987.HK)5月13回购1.31万股H股及5.2万股美股 时代电气(03898.HK)5月14日耗资1492.1万港元回购44.98万股 立基工程控股(01690.HK)5月9日注销1411万股
lg
...
格隆汇
05-14 23:27
德镁医药冲击港股IPO,专注于皮肤治疗领域,以合作研发为主
go
lg
...
.73亿元、6.18亿元。 同期,公司
净亏损
分别为5520万元、470万元及1.06亿元,录得
净亏损
主要原因在于为推广新推出的产品,产生了较高的销售开支,以及较高的研发费用。 各报告期,德镁医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6510万元、3090万元及2.36亿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的经营规模扩大导致现金使用增加所致。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各报告期,德镁医药的总研发支出分别为2.91亿元、1.87亿元及2.65亿元,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76.0%、39.5%及42.9%。 截至2025年截至2月28日,公司账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63亿元,如果以2024年经营活动作为参考,目前账面现金可以支撑2.8年。 总体而言,德镁医药专注于皮肤疾病领域,以合作开发为主,自主研发为辅,快速实现了商业化销售,不过,公司在销售与研发方面投入较大,目前尚未实现盈利。未来,公司能否持续推进产品销售,同时不断开拓新的潜力产品,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5-14 17:59
全年巨额亏损45亿美元 日产计划裁员2万人!
go
lg
...
ssan Motor Co.)公布年度
净亏损
6709亿日元(45亿美元)。 周二,其在收益报告中表示,决定不发布截至2026年3月的本财年营业利润预测。截至2025年3月,年度利润为1340亿日元(9.06 亿美元),略低于约 1390 亿日元的预期。 这家陷入困境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努力扭亏为盈。 此前,日产计划在2024至2027财年把工厂从17家减少到10家,并裁员2万人。 在今年早些时候与本田汽车公司的合并失败后,它已经裁员数千人,削减产能。 日产上周表示, 它放弃了在福冈建造电池厂的计划,转而专注于自身的复苏。 今年以来,日产股价下跌了 25% 以上,而东证指数的汽车公司分项指标仅下跌7%。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5-14 16:28
港股午评:恒指涨超320点、科指涨1.37%,科技及金融股活跃,建行、中行、光大等多只银行股创新高
go
lg
...
入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
净亏损
9450.3万元,同比减少95.05%。 华润置地(01109.HK):前4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685.0亿元,同比减少4.9%;4月销售额173.0亿元,同比减少18.7%。 新城发展(01030.HK):前4月累计合同销售68.63亿元,同比减少56.15%;4月销售额17.61亿元,同比减少52.46%。 微创机器人-B(02252.HK):计划向若干投资者配售新H股,控股股东拟出售现有H股。 机构观点 摩根大通上调了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瑞银在最新报告中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望改善。资本市场方面,野村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战术超配,成为本周上调中国股票评级的首家华尔街大行。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复盘历次港股占优行情,不难发现经济、流动性和技术是港股大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展望后市,中美贸易谈判发生实质性进展,关税风险下行,叠加系列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宏观经济有望稳健修复。与此同时,国内降准降息利好已然落地,流动性维持宽松,南向资金或将持续涌入港股市场,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仍然较高。此外,年初以来DeepSeek引爆AI行情,多家港股科技龙头业绩超预期,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这三重因素的催化下,港股占优行情或再度发生。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表示,国内降准降息利好已落地,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有望提振港股盈利表现。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来看投资价值仍然较高。配置方面,杨超建议,短期内关注消费、科技板块,以及贸易依赖度较低、股息率较高的板块。
lg
...
金融界
05-14 12:06
美凯龙:董事兼总经理被留置,“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go
lg
...
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15亿元,归母
净亏损
环比上年第四季度缩小53%,出现改善信号;若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经营性利润实现盈亏平衡,环比上年第四季度提升4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房地产下游的家居零售市场承压,此前的规模化发展模式需要结合精细化运营,美凯龙的中长期发展将取决于如何更加高效专业地运营、管理团队升级、公司治理的优化,乃至耐心资金的投入,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lg
...
金融界
05-14 10:56
上一页
1
•••
32
33
34
35
36
•••
87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上个月资本外流创下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特朗普深夜发文:事关乌克兰!全球市场等线索,杰克逊霍尔研讨会绝对重磅
lg
...
特朗普刚刚向泽连斯基重大表态!美国将在和平协议中帮助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中国电视剧监管可能放宽 中国媒体股飙升
lg
...
中国股市一项指标逼近十年最高位,背后推手找到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