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PEPE 20 天内新增 29,000 名用户:价格又将上涨?
go
lg
...
0 名投资者可能会疯狂购买,以避免陷入
净亏损
头寸。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0
一份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样本,平安健康(1833.HK)年报背后的成长逻辑
go
lg
...
安健康2023年实现营收46.7亿元,
净亏损
同比大幅收窄47.6%至3.3亿元。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毛利率上升5.4个百分点至32.3%。 按战略业务划分来看,企业健康管理和商业保险作为除医保外的两大核心支付方,在战略2.0深化背景下,平安健康针对这两大具有强需求和强支付能力的付费方持续加深战略布局。 在F端业务上,平安健康依托金融与服务的融合策略,不断深化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的协同。 2023年,公司F端取得的医健养服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4.8%。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其通过“产品融合”、“权益采购”、“增值服务”等业务模式,助力金融端客户获客、黏客和用户二次转化,推动付费用户持续增长,过去一年的付费人数增至约2630万,同比增长6.7%,单客价值(ARPU)同比增速7.5%。 在B端业务上,平安健康持续深化与平安集团渠道触达的企业客户的合作,在重点拓展中大型企业客户的同时,还在积极加强自主销售渠道拓展。 2023年,公司B端取得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1.2%。随着对平安集团企业客户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自主拓展企业客户的不断增长,公司服务的企业客户数以及触达的用户数持续增长,过去12个月内企业端服务付费用户数超510万人,同比增75%,累计服务企业客户150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30家,ARPU同比增长3.6%。 数据来源: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业务路径下,平安健康F端和B端最终都将高质量触达到C端个人用户,实现F2C、B2C路径,进而二次转化裂变,打造出新增长曲线。 提内功、借外力,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 究其根本,平安健康财务数据不断改善的背后,在于其通过“提内功、借外力”的方式,多措并举不断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平台的优化与升级。 向内,平安健康致力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面对我国慢病呈现持续高发的态势,公司凭借前沿的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创性的打造了“3456”慢病管理模式,皆在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用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防控慢病。 在健康产品方面,其还针对细分人群,推出“臻医健”医疗健康服务系列产品,解决高净值人群寻求品质医疗服务难题,以及精准服务老年人群的“孝心宝等一系列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家医作为平安健康的王牌医健服务品牌,其整合了家医服务、专医服务、名医服务、就医服务资源,串联“三到”服务网络,使用户只需通过一个家庭医生危入口,便能享受到从小病治疗、慢病管理、大病转诊到日常健康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目前其已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合作近2500位名医专家。 近期,平安健康更是先后针对银发人群和女性,分别推出“平安家医.长者守护版”陪伴式医疗健康服务产品和“HPV女神关爱宝”医疗健康管理产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完善了公司医疗健康产品矩阵和一站式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 向外,平安健康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不断深化对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生态的创新和探索,以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一方面,公司与业内多家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例如,其先后与中航健康时尚、三诺生物、中源协和、杭州九洲大药房等健康管理企业以及药企合作。通过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探索多维度健康管理服务创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公司还与不同领域的企业跨界合作,携手打造健康管理生态圈。例如,其与华为手表达成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下硬件检测+线上医生咨询+线下就医协助”的完整服务;加入中国移动的"移动爱家生态合作计划",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与usmile品牌合作,在口腔健康领域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与汤臣倍健合作,发挥“商品+服务”创新模式优势等。 这种开放的合作态度,不仅拓宽了平安健康的健康服务范围,为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元、优质全面的健康服务体验。在笔者看来,公司所展现出的强大的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能力,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行业市场同频共振,价值增长动能充足 毋庸置疑,现如今的平安健康正在重回增长道路。 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平安健康的发展时,行业发展与市场趋势无疑是两大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增长潜力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行业层面来看,政策导向是引领着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无论在政策的密集发布还是市场上多方声音的共同作用下,都已明确显露出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及持续性。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养老,共13次提到了“养老”,另有7次提及老年人相关内容,“老有所养”成为市场关注重点。同时,张文宏也提到要创新“互联网+医疗”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线上问诊-居家诊断-在线处方-医保支付”全流程管理,为患者提供“足不出户”的专业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 同时,国家医保局曾明确表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加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都为平安健康的持续增长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从市场层面来看,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受全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港股表现乏力,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处于历史低位已成为市场共识。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在当前积极信号的密集释放下,市场已呈现出底部反转的迹象,无疑于为平安健康这类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的价值提升带来了重要的契机。据富途牛牛数据显示,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从今年2月最低位以来至今,反弹幅度已达近20%。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基于此,在行业与市场同频共振的大背景下,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健康生态圈的旗舰,其背后所蕴含的成长性值得期待。 换句话来说,得益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的引领,平安健康将充分依托平安集团的丰富资源,精准聚焦核心场景赋能,加速深化管理式医疗战略的落地实施。 当前,平安健康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下跌动能有限,笔者判断,在行业政策端、市场端等各维度的积极变化和因素下,平安健康或有望迎来新一轮反弹行情,估值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此,一众券商机构同样也对平安健康的成长性给予了积极预期。例如,华创证券指出,平安健康新战略落地推进后效果显著,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国金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平安健康“增持”评级。
lg
...
格隆汇
2024-03-20
一份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样本,平安健康(1833.HK)年报背后的成长逻辑
go
lg
...
安健康2023年实现营收46.7亿元,
净亏损
同比大幅收窄47.6%至3.3亿元。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毛利率上升5.4个百分点至32.3%。 按战略业务划分来看,企业健康管理和商业保险作为除医保外的两大核心支付方,在战略2.0深化背景下,平安健康针对这两大具有强需求和强支付能力的付费方持续加深战略布局。 在F端业务上,平安健康依托金融与服务的融合策略,不断深化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的协同。 2023年,公司F端取得的医健养服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4.8%。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其通过“产品融合”、“权益采购”、“增值服务”等业务模式,助力金融端客户获客、黏客和用户二次转化,推动付费用户持续增长,过去一年的付费人数增至约2630万,同比增长6.7%,单客价值(ARPU)同比增速7.5%。 在B端业务上,平安健康持续深化与平安集团渠道触达的企业客户的合作,在重点拓展中大型企业客户的同时,还在积极加强自主销售渠道拓展。 2023年,公司B端取得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1.2%。随着对平安集团企业客户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自主拓展企业客户的不断增长,公司服务的企业客户数以及触达的用户数持续增长,过去12个月内企业端服务付费用户数超510万人,同比增75%,累计服务企业客户150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30家,ARPU同比增长3.6%。 数据来源: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业务路径下,平安健康F端和B端最终都将高质量触达到C端个人用户,实现F2C、B2C路径,进而二次转化裂变,打造出新增长曲线。 提内功、借外力,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 究其根本,平安健康财务数据不断改善的背后,在于其通过“提内功、借外力”的方式,多措并举不断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平台的优化与升级。 向内,平安健康致力于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面对我国慢病呈现持续高发的态势,公司凭借前沿的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创性的打造了“3456”慢病管理模式,皆在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用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防控慢病。 在健康产品方面,其还针对细分人群,推出“臻医健”医疗健康服务系列产品,解决高净值人群寻求品质医疗服务难题,以及精准服务老年人群的“孝心宝等一系列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家医作为平安健康的王牌医健服务品牌,其整合了家医服务、专医服务、名医服务、就医服务资源,串联“三到”服务网络,使用户只需通过一个家庭医生危入口,便能享受到从小病治疗、慢病管理、大病转诊到日常健康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目前其已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合作近2500位名医专家。 近期,平安健康更是先后针对银发人群和女性,分别推出“平安家医.长者守护版”陪伴式医疗健康服务产品和“HPV女神关爱宝”医疗健康管理产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完善了公司医疗健康产品矩阵和一站式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 向外,平安健康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不断深化对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生态的创新和探索,以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一方面,公司与业内多家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例如,其先后与中航健康时尚、三诺生物、中源协和、杭州九洲大药房等健康管理企业以及药企合作。通过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探索多维度健康管理服务创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公司还与不同领域的企业跨界合作,携手打造健康管理生态圈。例如,其与华为手表达成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下硬件检测+线上医生咨询+线下就医协助”的完整服务;加入中国移动的"移动爱家生态合作计划",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与usmile品牌合作,在口腔健康领域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与汤臣倍健合作,发挥“商品+服务”创新模式优势等。 这种开放的合作态度,不仅拓宽了平安健康的健康服务范围,为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元、优质全面的健康服务体验。在笔者看来,公司所展现出的强大的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能力,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行业市场同频共振,价值增长动能充足 毋庸置疑,现如今的平安健康正在重回增长道路。 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平安健康的发展时,行业发展与市场趋势无疑是两大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增长潜力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行业层面来看,政策导向是引领着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无论在政策的密集发布还是市场上多方声音的共同作用下,都已明确显露出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及持续性。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养老,共13次提到了“养老”,另有7次提及老年人相关内容,“老有所养”成为市场关注重点。同时,张文宏也提到要创新“互联网+医疗”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线上问诊-居家诊断-在线处方-医保支付”全流程管理,为患者提供“足不出户”的专业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 同时,国家医保局曾明确表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加上《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都为平安健康的持续增长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从市场层面来看,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受全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港股表现乏力,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处于历史低位已成为市场共识。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在当前积极信号的密集释放下,市场已呈现出底部反转的迹象,无疑于为平安健康这类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的价值提升带来了重要的契机。据富途牛牛数据显示,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从今年2月最低位以来至今,反弹幅度已达近20%。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基于此,在行业与市场同频共振的大背景下,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健康生态圈的旗舰,其背后所蕴含的成长性值得期待。 换句话来说,得益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的引领,平安健康将充分依托平安集团的丰富资源,精准聚焦核心场景赋能,加速深化管理式医疗战略的落地实施。 当前,平安健康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下跌动能有限,笔者判断,在行业政策端、市场端等各维度的积极变化和因素下,平安健康或有望迎来新一轮反弹行情,估值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此,一众券商机构同样也对平安健康的成长性给予了积极预期。例如,华创证券指出,平安健康新战略落地推进后效果显著,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国金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平安健康“增持”评级。
lg
...
格隆汇
2024-03-20
隔夜美股全复盘(3.20)|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黄仁勋看好全球数据中心每年2500亿美元市场
go
lg
...
32%,小鹏涨 0.71%,小鹏四季度
净亏损
收窄,毛利率环比上涨8.9个百分点。好未来跌 1.94%,瑞幸咖啡涨 1.02%,名创优品涨 1.32%。 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微软涨 0.98%,苹果收涨 1.36%,英伟达涨 1.07%,英伟达正式推出名为Blackwell的新一代AI图形处理器(GPU),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货。谷歌收跌 0.38%,亚马逊涨 0.81%,Meta跌 0.15%,礼来涨 1.33%,诺和诺德跌 1.14%,特斯拉跌 1.43%。 AZN涨0.02%,FUSN涨99.06%,阿斯利康表示,将以约20亿美元现金收购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Fusion Pharmaceuticals。BRK.B涨0.82%,伯克希尔哈撒韦加速回购步伐,截至今年3月,回购金额总计约为22亿美元至24亿美元。JNJ跌0.35%,强生于周一宣布,正在与英伟达合作开发和推广新的用于手术的AI应用程序。HOOD跌5.33%,美国券商Robinhood的佣金免费交易业务现已在英国全面推出。SMCI跌8.96%,“最牛AI股”超微电脑拟增发200万股股票。 03 每日焦点 1、“美联储传声筒”放风:美联储正在等待降息,内部分为两个阵营 3.19 “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最新撰文称,在本周的会议上,美联储官员辩论可能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年中开始降息。在央行内部,一个阵营认为没有必要降息,因为经济强劲,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经济放缓的证据。这一群体一直是少数。不过,最近令人失望的通胀数据令他们感到欣慰。另一个阵营则更关注需求和招聘疲软的迹象:2月失业率已有所上升。这个阵营中的一些官员已准备好,一旦通胀数据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降息,以免浪费实现“经济软着陆”的重大机会。此外,官员们本周不会把衰退风险放在首位。然而,这种风险可能会推动其在今年剩余时间的想法,使其在某个时候降息。 2、沙特拟用400亿美元投资AI 3.20 据纽约时报报道,沙特政府计划创建一个约4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投资人工智能。400亿美元的目标将使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典型融资规模相形见绌。最近几周,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的代表与硅谷顶级风投公司之一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和其他金融家讨论了可能的合作关系。他们警告说,计划仍可能有变。据四名知情人士透露,沙特代表向潜在合作伙伴提到,该国正在寻求支持一系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初创公司,包括芯片制造商和昂贵、庞大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对于下一代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必要。沙特甚至考虑创办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 3、每年2500亿美元 黄仁勋看好全球数据中心市场 3.20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由于生产的芯片和软件种类繁多,英伟达可以从全球对数据中心设备的投入中获取一大块收入。黄仁勋周二在加州一个投资者活动上表示,全球每年在数据中心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2500亿美元,英伟达获得的份额会高于其他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还在致力于开发软件以允许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采用。该公司提供人工智能模型和其他软件,然后根据客户需要使用的算力和运行计算的芯片数量进行收费。 SK海力士开始量产HBM3E高带宽内存,本月下旬起向客户供货 3.19 SK海力士19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已开始量产高带宽内存产品HBM3E,将从本月下旬起向客户供货。该公司强调,这距离去年8月宣布开发仅隔了7个月。据介绍,SK海力士是首家实现量产HBM3E供应商。 4、Fusion Pharmaceuticals盘前飙涨94% 阿斯利康拟溢价近一倍收购 3.19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Fusion Pharmaceuticals(FUSN.US)盘前飙涨94%,报20.65美元。消息上,阿斯利康周二表示,将以约20亿美元现金收购Fusion Pharmaceuticals,以扩大其肿瘤产品组合。阿斯利康将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收购Fusion,较这家美国上市公司周一的收盘价溢价逾97%。阿斯利康还将支付每股3美元的不可转让或有价值权,使合并交易价值达到约24亿美元。 5、灰度ETF出现单日最大规模资金外流,推动比特币下跌 3.19 随着投资者对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ETF创下单日资金流出纪录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进行消化,比特币延续跌势,而其他主要代币,如以太币、Solana币和狗狗币也同样出现了下跌。机构汇编的数据显示,规模为250亿美元的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周一流出6.43亿美元,这是自1月11日转为ETF以来流出的最多资金。此前,同时上市的九只新现货比特币ETF得到了强劲需求,足以弥补大量GBTC的流出,但现在流入富达投资和贝莱德等巨头产品的资金也在减少。新加坡加密货币交易公司QCP Capital表示,它将“密切关注今天的ETF总流量数据”,并补充称,“净负值将是一个明显的看跌信号。”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16:45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发表讲话 (2)次日02:00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和经济预期摘要 (3)次日02:30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
lg
...
格隆汇
2024-03-20
美股收盘:道指涨超320点标普创新高 中概股多下跌华米科技绩后跌12%
go
lg
...
的回购发生在2月12日之后。 小鹏Q4
净亏损
收窄,毛利率提高8.9个百分点 小鹏汽车2023年Q4营收130.5亿元人民币,不及预期132.8亿元,同比增长154%,环比增长53%。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
净亏损
为13.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9亿元,同比缩小42.9%,环比缩小65.3%。因此毛利率有所上升,季度毛利率为6.2%,环比上涨8.9个百分点。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60,158辆,较2022年同期上升170.9%。
lg
...
金融界
2024-03-20
华能国际:2023年净利润84.5亿元 拟10派2
go
lg
...
2023年净利润84.5亿元,上年同期
净亏损
73.9亿元,拟按照每普通股人民币0.2元(含税)向股东派发2023年度的股息。
lg
...
金融界
2024-03-20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小鹏汽车发布四季度财报:穿越周期创历史新高!
go
lg
...
率达4.1%,环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
净亏损
环比同比均大幅收窄。截至四季度末,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达457亿元,环比净增长92亿元,同比净增长75亿元,再次回到历史高位。 【重大事项】 天韵国际控股(06836.HK):将联合健力宝成为2024赛季F1中国大奖赛“2024格子旗音乐嘉年华”的赞助商 沿海家园(01124.HK)注册成立全资附属公司沿海人工智能实业应用 【财报业绩】 中国联通(00762.HK)2023年盈利增长11.8%达187亿元 末期息0.1336元 腾讯音乐-SW(01698.HK)2023年度总营收达277.5亿元 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39.1% 同程旅行发布2023年财报:年度付费用户达2.35亿,再创历史新高 平安健康交出2023年全年成绩单:战略业务强势增长,亏损加速收窄47.6%,盈利上岸有望加速 华润医疗(01515.HK)2023年收入101.08亿元 同比增长27.9% 港灯-SS(02638.HK):2023年实现收入114.06亿港元 时代天使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案例数强劲增长33.2%达到24.5万例,国内业务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56亿元 南方锰业(01091.HK)2023年收益171.34亿港元 同比上升6.9% 中国飞机租赁(01848.HK):2023年收入总额达47.64亿港元 按年强劲增长14.2% 民生教育(01569.HK)2023年总收益约23.5亿元 同比轻微减少约0.1% 明源云(00909.HK):2023年收入达16.4亿元 同比下降9.7% 百富环球(00327.HK)年度纯利减少8.7%至11.55亿港元 末期息0.23港元 美丽华酒店(00071.HK)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约9.77亿港元 按年上升103.5% 湾区发展(00737.HK)2023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增长89%至5.28亿元 上实城市开发(00563.HK)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4.95亿港元 同比上升21.6% 英皇钟表珠宝(00887.HK):2023年净利润增加34.7%至2.99亿港元 金利来集团(00533.HK):2023年纯利下跌25%至1.16亿港元 末期息每股4港仙 中国罕王(03788.HK)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年内溢利1.51亿元 思派健康(00314.HK)年度收入47.1亿元 同比增长14.4% 永联丰控股(09882.HK)2023年收益增加12.6%至1.44亿港元 长江生命科技(00775.HK):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1725万港元 同比下降87% 北京燃气蓝天(06828.HK)盈喜:预计年度利润增加逾约677% 柠萌影视(09857.HK)盈喜:预期2023年净利2.08亿元至2.18亿元 心泰医疗(02291.HK)盈喜:预计年度纯利约1.4亿至1.6亿元 卓尔智联(02098.HK)盈喜:预期2023年净利不多于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阳光纸业(02002.HK)盈喜:预期2023年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同比增长约90%至100% 九江银行(06190.HK)预期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不少于30% 交运燃气(01407.HK)预计年度净利润将减少 联合集团(00373.HK)盈警:预期年度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不超2亿港元 中国三迪(00910.HK)盈警:预期年度亏损约1.99亿元 【医药创新】 康哲药业(00867.HK):磷酸芦可替尼乳膏在中国获得AD适应症三期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收购出售】 盛业(06069.HK)出售应收账款 代价约7340万元 【股权激励】 汇丰控股(00005.HK)授出319.27万股奖励股份 友邦保险(01299.HK)授出302万份购股权 【回购注销】 友邦保险(01299.HK)3月19日耗资3.37亿港元回购584.76万股 汇丰控股(00005.HK)3月18日耗资1.94亿港元回购325.52万股 渣打集团(02888.HK)3月18日耗资775.31万英镑回购119.54万股 贝壳-W(02423.HK)3月18日耗资1500万美元回购320.6万股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HK)3月19日耗资2242万港元回购34.45万股 药明康德(02359.HK)3月19日耗资2009.55万元回购39.24万股A股 快手-W(01024.HK)3月19日耗资1995.9万港元回购38.6万股 途虎-W(09690.HK)3月19日耗资1330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百胜中国(09987.HK)3月18日耗资465.69万港元回购1.41万股 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HK)3月19日耗资291.5万港元回购64.2万股 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完成注销330万股H股 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3月19日注销329.65万股购回股份 紫金矿业(02899.HK)3月19日注销58.2万股 彩星集团(00635.HK)3月19日注销31万股购回股份
lg
...
格隆汇
2024-03-19
云智汇科技(01037.HK)盈警:预期2023年净亏1300万元至1700万元
go
lg
...
综合管理账目初步审阅,集团预期录得综合
净亏损
约人民币1300万元至人民币1700万元,而2022年全年则录得净溢利约人民币2780万元。 董事会认为,预期综合
净亏损
乃归因于(i)销售额下降导致经营溢利下降,以及(ii)无形资产及于一间联营公司投资的减值亏损。
lg
...
格隆汇
2024-03-19
柠萌影视(09857.HK)盈喜:预期2023年净利2.08亿元至2.18亿元
go
lg
...
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
净亏损
约人民币7.32亿元,因此集团于2023年度实现转亏为盈;及(ii)集团2023年度录得经调整净利润约人民币2.22亿元至人民币2.32亿元,较2022年度经调整净利润约人民币1.4亿元上升约56.6%至63.6%。 董事会认为,集团2023年度实现录得转亏为盈,且经调整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年内集团版权剧的播出集数增加带来收入增长,全面预算管理成效显现,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同时海外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短剧业务的迅猛拓张亦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利润贡献。
lg
...
格隆汇
2024-03-19
卓尔智联(02098.HK)盈喜:预期2023年净利不多于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go
lg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
净亏损
约人民币30亿元。 根据董事会目前所得资料,董事会认为转亏为盈原因主要为(i)随市场逐步复苏,集团供应链管理及贸易分部整体业务表现持续稳定发展,致使收入轻微上升;(ii)年内新增转入作出租用途投资物业数目增加,且物业价值保持稳定,致使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物业出现估值收益,而集团上年度则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及(iii)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附属公司一次性亏损较上年度有所减少。
lg
...
格隆汇
2024-03-19
上一页
1
•••
561
562
563
564
565
•••
8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已正式邀请特朗普访华 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lg
...
青年失业率达到17.8%,中国领导层誓言结束“内卷”!哪些行业最惨?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特朗普料美联储本周“大幅降息” 金价位于历史高点附近
lg
...
谈判紧要关头:中国进一步调查英伟达!美联储恐反驳连续降息,别忘了三巫日
lg
...
【直击亚市】中国8月数据令人失望!特朗普预测美联储大幅降息,中美再次谈判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