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紫建电子2024年业绩显著增长:营收突破11亿,
净利润
翻倍,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并进
go
lg
...
.45亿元,同比增长17.78%;归母
净利润
为8020.19万元,同比增长239.44%;基本每股收益为1.13元,同比增长242.42%。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以及内部管理方面的持续努力。 在全球新兴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产品的需求释放,带动了紫建电子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产销量大幅增长。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下行和技术迭代加速了行业的分化与出清,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紫建电子通过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在保障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了
净利润
的显著提升。 为积极回报投资者,紫建电子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01.14万元,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这一举措体现了公司对股东权益的重视,也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在技术研发方面,紫建电子持续加大投入,巩固技术优势。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223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在生产制造方面,公司通过设备改造、工艺优化、技术升级等措施,实现了降本增效。为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建立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工厂平台,并在各工厂推进质量管理系统(QMS),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作业,有效规避了质量风险,提升了质量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此外,紫建电子积极整合产业配套和技术支持等上下游资源,搭建新型业务组织,捕捉新兴领域和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例如,公司在AR/VR、游戏手柄、益智玩具电池等市场领域的布局,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展望未来,紫建电子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寻求创新突破;整合产能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势,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深耕客户渠道,挖掘市场需求,获取新业务、新项目、新订单。同时,公司将继续积极捕捉新兴领域和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抢占市场先机,强化公司治理,保障股东权益。 紫建电子2024年的业绩表现,不仅展现了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的双轮驱动下,紫建电子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lg
...
金融界
03-30 21:20
两大国内细分龙头明日申购,农用化学品与有机颜料行业迎来新机遇
go
lg
...
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
净利润
7400万元至8200万元,同比增长37.69%至52.57%。 信凯科技则是全球有机颜料市场的核心供应商,连续多年位居我国有机颜料出口行业第一名。公司主要从事有机颜料等着色剂的产品开发、销售及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等领域。信凯科技在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子公司,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DIC株式会社、富林特集团等国际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凭借产品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开发及服务。根据招股书,信凯科技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2050万元至2350万元,同比增长13.26%至29.84%。 泰禾股份和信凯科技的申购,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农用化学品和有机颜料行业的机会,也进一步凸显了这两大细分领域的市场潜力。泰禾股份在农药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全球化布局,以及信凯科技在有机颜料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业务网络,均展现了其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随着新股市场的持续活跃,泰禾股份和信凯科技的申购或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遇。然而,机构提示,近期新股板块波动加剧,投资者在参与时需保持适度谨慎,关注市场风险,同时重视性价比和长期布局。
lg
...
金融界
03-30 21:20
申华控股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推进“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成效显著
go
lg
...
入41.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
达到3859.88万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积极推进的“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2024年3月,沈阳汽车正式成为申华控股的间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沈阳市国资委。这一重大变革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新控股股东及公司管理层对公司股份进行了增持,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在下半年,申华控股正式发布了“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明确了“优化存量资产、寻求新质增量”两条主线,旨在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在汽车销售板块,尽管面临市场环境的巨大压力,申华控股宝马板块通过统一业务流程、精细化管理和多渠道宣传等措施,保持了稳定的销售局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1.44亿元,销售台数14173台。此外,公司在宣城宝利丰项目的改建中,大幅提升了产品展示环境和客户选购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非主营业务板块,申华控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渭南汽博园年内新增开业品牌7家,累计签约落地汽车品牌36家,同比增加33%。其中,独立建店新能源品牌12家,显示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布局。此外,云南楚雄光伏项目全年稳定运营,完成上网电量2742万千瓦时,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资产优化方面,申华控股通过转让金杯技校100%举办单位权益,成功回笼资金1.67亿元。同时,公司对长期亏损、非主营业务、低效无效资产进行了全面审查和清理,年内完成9家子公司的清算和工商注销,回笼资金约3000万元。这些举措的落地,不仅优化了公司资产结构,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展望未来,申华控股将继续围绕汽车产业链延伸、国产替代等战略新兴生产力领域,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新航道,培育和发展公司的“第二增长极”。同时,公司还将持续优化存量项目、引入增量动能,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 申华控股2024年的扭亏为盈,不仅是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取得成效的明证。在未来的发展中,申华控股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lg
...
金融界
03-30 21:19
清仓英伟达?
go
lg
...
里主要讲一下小米。 小米的2024年的
净利润
为236亿,80%是消费电子业务,给予20倍估值,市值为4720亿; 小米的AI业务(非汽车AI),其实并不算很清晰,但基于热门题材,暂且给予1000亿,是合理的; 剩下的主要是汽车业务,因为没有太多产生利润,故采用对比的方式。以两周前的最高市值来算,汽车业务市值=1.4万亿-1000-4720=8280亿。 这个数字,等于当时蔚小理三家的总市值还多3000亿,同期比亚迪的市值高位为1.2万,以占80%的汽车业务粗略折算,市值在9600亿左右,小米汽车已经约等于0.86个比亚迪汽车。 但销量上,去年蔚小理的总销量为81万辆左右,比亚迪的销量427万辆,分别是小米汽车销量的7倍、40倍。 即便今年,小米的销量预测只有35万辆。 你可以说这种对比并不十分精确,也可以说小米汽车有很多故事,比如自动驾驶,还有AI机器人,还可以说小米还在高增长阶段,这些都不假,但同样的故事,放在蔚小理、比亚迪身上,似乎也成立。 关键是股价已经涨了这么多,故事其实早已price in。 如果没有新的故事支撑,你又如何说服投资者继续把口袋里的钱投进去? 04结语 在投资的世界,很多人都喜欢做定性的分析,给出定性的结论。因为定性好坏,比做个模型,证明到底值20倍还是30倍,要容易得多。 但这也是懒惰的表现! 但如果仅仅如此,是不足以令你对所投资的股票的价值,有一个清晰认知的,更不足以让你在关键节点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因此遭受损失,那就一定是对懒惰的惩罚。 股票市场是一个价格机制,投资者是盈利还是亏损,最终都体现在交易价差中。 所以,任何定性的结论,好也不好,都应该归结到定量层面,都应该有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字。 因为这些数字,远胜过千言万语。 做股票投资,最简单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认知,就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涨跌。 即便利空环绕,只要价格跌到足够深,充分反应利空,就可以是合理的(公司倒闭、退市的除外),如果股价继续下跌,那就需要考虑是否值得抄底。 相反,即便是多好的东西,如果涨出严重泡沫,再买入就是一个愚蠢的决策。 那些能在最近几周成功逃顶小米,成功抄底特斯拉的投资者,几乎都有类似的认知,这也是我并不认为英伟达大势已去的理由。 短期上,可以出于规避风险而减持、清仓英伟达,但也要记住,股价真跌破区间下限,且基本面没有新的利空冲击时,是可以考虑回来捞一下的。 同样的,小米是一家优质的公司,股价如果下挫,投资者同样需要考虑是否有阶段性反弹的机会,而特斯拉继续涨的话,也需要考虑是否已经短期触顶。 总之,除非你是长线投资者,否则只有识别股价拐点,做好高抛低吸,才能更好地盈利。
lg
...
格隆汇
03-30 20:30
华鑫证券:首次覆盖江海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go
lg
...
达80.91%,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
净利润
为盈利8.2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30 20:29
千亿家电巨头,掉队了吗
go
lg
...
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
净利润
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 从业绩表现看,海尔智家营业收入与
净利润
均创出历史新高,却难以掩饰,营收增速的下滑,甚至略低于中国家电行业6.4%的整体增速。 在“家电三巨头”中,相比美的遥遥领先的营收、格力遥遥领先的话题度,海尔的地位,也略显尴尬。 比营收,海尔和格力都远远落后于美的,比盈利,海尔也比不过营收规模不如自己的格力。 流量袭来又退去,对于海尔这头大象而言,舞出新的舞步并不容易。 01 自房地产行业走入下行周期以来,家电行业也一直承压。 然而,随着2024年8月份以来国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逐渐落地,家电行业逐步走出阴霾。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零售额9071亿,同比增长6.4%。 2024年,海尔归母
净利润
增速达12.92%,远超营收,毛利率也提升0.3个百分点至27.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265.43亿元,均印证了其盈利能力的优化。 在年报中,海尔也表示,公司2024年营收实现增长的原因包括,积极把握以旧换新政策机会、发挥高端产品与品牌优势,四季度国内收入增长超过两位数,其中卡萨帝收入增长超30%。 目前来看,卡萨帝,无疑已经成为推动海尔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24年全年,卡萨帝零售额增长12%。 从市场份额来看,卡萨帝已经成为国内高端家电品牌的领先品牌。 中怡康资料显示,2024 年卡萨帝品牌在高端市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的零售额份额均排名第一。 同样贡献了海尔智家营收增长的还有海外收入,2024年,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增速已经开始高于国内收入增速。 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海外收入1429亿元,同比增长5.32%,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52%。与此同时,海尔国内收入1416.8亿元,同比增长3.12%。 实际上,在少有人关注的角落,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海外市场份额达到53%,登上全球家电王座。 在冰箱和洗衣机两个领域,海尔都做到了行业第一,且遥遥领先。其中,海尔冰箱连续17年全球销量第一,海尔洗衣机连续16年全球第一。 而在三个家电龙头中,海尔智家的全球化最早也最坚决。自2014年起,海尔智家的全球化就明显提速。 无论从高端业务还是海外业务来看,海尔几乎没有太明显的短板,但这两大业务的发展也同样面临挑战。 卡萨帝的高增长建立在高研发投入基础上。 2024年,海尔智家并购开利商用制冷、控股新时达等动作,可见其野心,但同样也付出巨大。 不仅如此,高端市场对技术迭代速度的要求极高,卡萨帝的技术此前又多次遭遇诟病。 曾有消费者对比,海尔售价7000元左右的普通冰箱,在食物保鲜效果上与采用声称MSA控氧保鲜技术的卡萨帝冰箱差距不大。 而在全球市场,卡萨帝认可度也相对较低。 对比国内的攻城略地,在轨迹上,卡萨帝的品牌知名度显然不及国际老牌家电品牌,如博世、西门子等品牌。 如果海尔对于AI、物联网等创新的投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卡萨帝的优势也将被稀释。 而从海外业务来看,尽管海尔的海外收入增速亮眼,但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3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加息导致的利息支出增加。 欧洲市场虽目标利润率0.5%至1%,但尚未实现稳定盈利。 叠加上海尔投入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等政治经济波动频繁,海外盈利也面临波动的风险。 海尔在海外市场主要依靠收购当地品牌,如美国通用家电业务、新西兰 Fisher& Paykel 业务、意大利 Candy 公司等来实现市场拓展。 相较之下,美的通过本土化制造与供应链优化,海外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5%以上,海尔智家需进一步降本增效以巩固优势。 除了自身发展的挑战,海尔还要面临同行友商的竞争。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1亿台,同比增长7.8%。 作为早期入局者,海尔智家虽已构建覆盖全屋家电的生态系统,但对比鸿蒙智家接入设备超4.5亿的华为和生态设备超亿的小米,海尔的生态相对落后。 在设备互联上,海尔智能家居APP设备掉线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鸿蒙智家的分布式技术存在一定差距。 在生态开放性上,海尔智家接入第三方品牌相对较少,相比小米生态链超400家的企业,华为鸿蒙智联超3000款的认证产品,导致其智能场景覆盖率较同业较低。 当青岛海尔改名海尔智家以来,智能家居早已成为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终极目标之一,但对比同行,海尔或许仍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最近借着和雷军的同框,海尔CEO周云杰,也乘上了流量的东风,20天内,登上了20个热搜。 在此机遇之下,海尔“听劝”推出三桶洗衣机,一时间成为爆款,预售迅速突破8万台。 此次流量来袭,能否成为海尔智家新的发力点? 02 除了稳坐钓鱼台的美的之外,难以否认的是,现如今的家电之争,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了公司掌舵人的魅力之争。 无论是将格力几乎打造成个人IP的董明珠,还是“带货”能力一流的雷军,都无不显示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新的方法论。 尽管这次周云杰以低调出圈,但在此之前,海尔并不低调。 1985年,当时还叫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海尔,就因为张瑞敏怒砸76台电冰箱,直接砸出了海尔的名声。 而此后,海尔推出的“海尔兄弟”系列动画,又再次成为海尔品牌的最佳广告之一,成为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但在周云杰接任CEO之后,海尔逐渐转向低调。 这次周云杰顺利出圈,社交媒体账号迅速涨粉122万,首条视频获赞近10万,甚至带动海尔高管一齐出道,实则是传统制造业向数字经济时代进军,迈入流量之争的举动之一。 这场流量之争最成功的例证,无疑就是雷军。 在小米交出史上最强财报之时,小米家电的布局也在逐渐完善。目前,小米空调销量已经超过700万台,甚至已经开始对于格力的空调主业进行挤压。 而在舆论场上,从2015年“Are you OK”鬼畜视频出圈,到2024年抖音粉丝突破4500万,雷军已经成为一众企业家营销宣传的榜样。 无论是小米SU7 Ultra三天锁单量破万台,还是小米空调销量突破700万台,某种程度上都离不了雷军的最大影响力,甚至有不少网友调侃,“雷军做卫生巾也能火”。 这种跨界影响力,已成为不少传统家电企业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目标。 而这次周云杰的偶然出圈,面对网友调侃“连夜开发三桶洗衣机”,海尔也迅速宣布启动研发,最终预售量达8.8万台,也印证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对于企业流量的反哺,以及这种营销模式的潜力。 某种程度上看,海尔正在和小米进行对垒。 在小米打造手机、汽车和家居的生态闭环之时,海尔也在通过收购布局智慧家庭、大健康与汽车后市场,如收购汽车之家等,开展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 然而,在冰箱洗衣机等领域,海尔三桶洗衣机的迅速开发和爆火,也彰显了传统制造业的制造壁垒。 尽管如今流量当道,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家电领域,如何将流量沉淀为品牌忠诚度,仍需产品力支撑。 2024年上半年,格力主业空调业务营收被美的反超近300亿元,与此同时,小米空调销量突破700万台,可见创新力的重要。 对比雷军“粉丝经济”与董明珠“个人品牌”模式,海尔选择了一条相对中庸的道路,以CEO流量为沟通媒介,贴近用户,场景化产品创新。 而这也与海尔一直以来的“人单合一”观念不谋而合。 长此以往,或许能给海尔的产品创新和品牌打造,带来新的助力。 03结语 发布财报同日,海尔智家公告称,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65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48.01%。 尽管海尔营收超过格力,但对比之下,不论过往是盈利还是分红,海尔一直都略逊格力一筹,海尔较低的分红率,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以员工和用户为本的取向和人单合一的分配机制,使得海尔尽管收获较高毛利率,但期间费用较高,净利率相对较低,且分红率也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对股东来说不算友好。 而这次将分红率提高到近50%,或许也是因为公司大项海外并购支出基本告一段落,现金流有所充裕。 放眼未来,海尔或许也会逐渐将目光放到内部,对于净利率等进行改善,海尔智家也能迎来更大的成长。
lg
...
格隆汇
03-30 20:19
华鑫证券:首次覆盖盾安环境给予买入评级
go
lg
...
为63.24%,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
净利润
为盈利10.0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3.02。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4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30 19:49
2024年广汽集团成绩单出炉:汽车销量超 200 万辆,自主品牌出口激增 92.3%
go
lg
...
的分红政策,2024年拟派发现金股息占
净利润
比例达62.43%,累计派息总额超过260亿元,同步实施的股份回购计划已累计完成2.99亿股回购,彰显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广汽集团在"自主创新+合资协同"战略框架下的系统性突破。面对价格战加剧的市场环境,企业通过产品矩阵优化、技术路线创新和全球市场拓展构建起多维竞争优势。值得关注的是,集团全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行业高位,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立体出行等前沿领域形成突破性成果,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当前,广汽已完成在74个国家地区的市场布局,建成海外网点490个,更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研产供销服体系,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出海进入"深水区"。 创新驱动构筑增长新范式 自主合资并进推动销量回稳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广汽集团通过"自主蓄势转型、合资改革提速"双线并进,实现汽车销量从8月起连续5个月保持环比增长。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3.08万辆,占自主品牌总销量55%,其中埃安品牌下半年新产品密集投放带动销量环比增长96.8%,全年37.5万辆的销售业绩稳居纯电阵营前列;传祺品牌则凭借MPV车型18.4万辆的销量位居国内MPV品牌榜首,其新能源车型129.8%的同比增速印证了技术路线切换的成效。合资板块中,广汽丰田全年终端销量为77万辆,其中节能与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至48%,油电混动车型销量蝉联国内榜首;广汽本田全年终端销量达48.1万辆,其新能源工厂的投产则标志着日系合资品牌电动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集团共计推出包括传祺GS4 MAX、埃安第二代AION V、昊铂HL等在内的15款全新及改款车型,覆盖传统燃油、混动、纯电多元动力形式。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配置渗透率显著提升,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铂智3X上市首月订单突破1.5万台,其中智能驾驶版本占比超60%,反映出市场对技术价值的认可。面向2025年,广汽集团已规划超过20款新车型投放,其中自主品牌将重点布局增程、插混技术路线,计划推出7款全新车型推动产销量冲击百万规模,合资板块则通过广本P7纯电SUV、广丰"聚变2030"战略等举措加速智能化转型。 广汽集团在售车型/图源:广汽集团财报 全球化布局的深度推进为业绩增长开辟第二曲线。2024年广汽集团马来西亚CKD工厂、泰国智能工厂相继投产,其中泰国工厂初期产能规划为5万辆/年,更构建起覆盖东南亚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整车出口+本地化生产"双轮驱动,广汽集团在74个国家地区建立起销售网络,建成6大全球售后部件仓,物流及能源生态业务已延伸至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这种"产业生态出海"模式使得海外市场毛利率达到14.72%。按照规划,2025年集团将实现18万辆出口目标,自主品牌覆盖国家增至87个,网点规模扩展至690个,同步导入4款战略车型,持续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技术立企锻造硬核实力 立体出行生态引领产业变革 在年报披露的经营战略中,“科技广汽”的定位被提到新的高度。2024年,广汽集团在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ADiGO SENSE端云一体大模型获得中汽院颁发汽车行业首张A+级AI智能座舱能力认证证书,多模态交互系统HMI 6.0即将量产装车,标志着智能座舱进入认知交互新阶段。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广汽率先完成"地面-低空"立体出行生态布局,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已获民航局特许飞行证,复合翼机型GOVY AirJet计划2025年启动预定,预计2027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示范运营,这种前瞻性布局为企业打开了万亿级城市立体交通市场空间。 汽车飞机GOVY AirJet/图源:广汽集团财报 技术创新体系的持续进化体现在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凭借可变轮足构型设计跻身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计划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新能源商用车板块通过广汽日野T9重卡的推出,完成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技术平移。在智能驾驶领域,DeepSeek-R1大模型的深度融合使系统具备多模态环境感知与复杂场景决策能力,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奠定基础。这种"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迭代节奏,确保广汽在产业变革中始终保持领先身位。 面向未来竞争,广汽集团已构建起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立体出行的技术矩阵。在电动化层面,集团拥有纯电专属平台、超充电池技术和800V高压架构;智能化方面,星灵架构的核心计算机采用多颗多核异构 SoC,形成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与面向服务的高性能算力;立体出行领域则建立起飞行汽车设计研发、适航认证、以及从Robotaxi逐步发展起的运营等全周期能力。这种立体化的技术储备,将为广汽未来增长提供重要支撑,更为参与全球汽车产业重构储备了关键筹码。随着集团《估值提升计划》的推进,广汽正通过治理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组合拳,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资本市场认可的投资价值,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lg
...
金融界
03-30 19:19
开源证券:给予石头科技买入评级
go
lg
...
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
净利润
为19.81/23.00/29.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72/12.45/15.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23.0/19.8/15.7倍,维持“买入”评级。 石头洗地机份额持续提升、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品继续拓展价格带 洗地机契合中国家庭的硬地地面,较好解决了“扫+拖”的需求,有望与扫地机一起对差异化人群和清洁区域形成清洁功能互补。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5年2月石头品牌洗地机线上渠道销额市占率达13.1%,相比添可/追觅双寡头差距(分别为37.1%/22.2%)进一步缩小,同时2024年全年洗地机产品内销收入占比预计已达10%左右,逐渐成为内销又一重要业务支柱。从产品力看,公司产品亮点针对热水洗地、蒸汽洗地、超薄平躺、超强吸力以及污水箱防臭等方面打造,相比竞品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分价格带看,A30系列发布后石头在1500-2000、2000-2500、2500-3000元三个主流价位段中均实现了较好突破,2025M2销量市占率分别达13.9%/19.4%/18.9%,同比分别+11.4/+7.8/+12.9pcts,分列行业第三/第三/第二。2025年3月公司继续发布新品A30Pro Steam/A30Pure,定价分别达3299/1699元,国补后继续分别锚定2500-3000/1000-1500元,价格带继续拓宽。我们看好公司站稳原价位段后拓展至更广阔的消费人群,不断提升品牌份额。 洗地机的成功背后是品牌力复用+更积极的策略所致,看好复刻至其他品类 我们认为公司洗地机业务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或系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采用了更积极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所致,包括完善产品价格带、差异化打造产品力、丰富销售渠道、加大品牌和流量投入等。在石头凭借扫地机品类站上全球销额第一之际,公司充分复用品牌势能、销售渠道和智能清洁技术,实现高质量洗地机产品的打造和热销。而在盈利能力方面,新品类规模逐渐提升后,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技术降本等方式不断降低成本,实现毛/净利率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洗地机品类份额的持续提升或反映了公司在长期对扫地机产品力、品牌力进行培育和打造后,逐渐具备了对新品类的复制能力,看好公司持续将成功复制至洗衣机及更多其他新品类,逐渐成长为具有底层技术和品牌力支撑的多品类家电巨头。 风险提示: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振、新品销售不及预期。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87.06。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30 18:59
华鑫证券:给予东方电缆买入评级
go
lg
...
3亿元,同比增长24.38%;实现归母
净利润
10.08亿元,同比增长0.81%。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93亿元,同比增长24.38%;实现归母
净利润
10.08亿元,同比增长0.81%;实现扣非归母
净利润
9.09亿元,同比下滑6.07%;毛利率为18.83%,同比下滑6.38pct;净利率为11.09%,同比下滑2.59pct。分业务看,陆缆/海缆/海工系统收入分别为54.16/27.78/8.89亿元,同比增长41.52%/0.41%/25.29%,毛利率分别为7.59%/39.57%/25.29%,分别下滑0.37/9.57/2.60pct。 国内外需求共振,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海外方面,据Rystad Energy统计,2030年欧洲陆上阵列/海上阵列/海上送出缆需求分别为2022年的1.4/6.8/14.3倍,海风送出缆的增长远高于其他,主要系海风项目开发远海化,离岸距离增加,大幅提升送出缆需求。目前欧洲本土海缆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增长,截至2024Q3末,Prysimian、NKT、Nexans海缆在手订单分别为127、110、62亿欧元。由于海外头部企业扩产周期或延续至2026~2027年,国内企业有望获得外溢订单。 国内方面,“十四五”期间,广东、江苏、山东、海南、浙江、广西、福建、上海、天津、河北等省份和直辖市的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合计超过50GW,截至2024年底仍有超20GW项目还未并网。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预计各省将通过抢装、简化审批、深化产业链协作等方式冲刺。国内外需求共振,公司有望直接受益,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截止2025Q1末,公司在手订单179.75亿元,其中海缆/陆缆/海洋工程订单分别为88.27/63.53/27.95亿元。 外销收入大幅增长,海外布局持续推进 2024年公司实现外销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480.54%。2022年,公司在荷兰鹿特丹设立欧洲全资子公司;2024年,公司在英国设立全资孙公司,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中标英国SSE公司1.5亿元海缆订单、Inch Cape公司18亿元海缆订单、Orsted-沃旭和PEG-波兰电网的Baltica2海上风电项目3.5亿元海缆及配套附件订单。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8.38、150.92、177.51亿元,EPS分别为2.57、3.16、3.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4、15.8、12.9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上风电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外销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诚通证券王子璕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64.38%,其预测2025年度归属
净利润
为盈利18.1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8.96。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2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0.63。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30 18:50
上一页
1
•••
906
907
908
909
91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一句话、油价暴跌近4%!全球狂欢宿醉后等待风暴,今日不止鲍威尔
lg
...
中美突发重磅!中国暂停针对美国稀土出口限制 暂停对美企的贸易和投资禁令
lg
...
真正的黑天鹅要来了?比特币脱钩无预警结束 以太坊突发“万亿美元”重大计划
lg
...
【直击亚市】中国暂停对稀土出口限制!小心市场涨过头了,黄金大跳水失守3150
lg
...
中美大消息引发金价暴跌!知名机构:黄金技术面重大破位 盯住这些重要支撑和阻力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