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信达证券:给予瑞丰银行评级
go
lg
...
26.47%,延续高增态势。 Q2
净
息差
环比改善,存款活期率上行。根据我们测算,2023Q2单季
净
息差
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提升。资产端,上半年信贷投放向对公业务倾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贷款占比增幅较大,而住房按揭贷款占比下降。公司加大了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保类贷款投放,保证贷款占比较上年末+3.38pct。负债端,Q2存款加速增长,占负债的比例较Q1末+1.05pct,存款活期率较Q1末+42bp。 风险管控力度加强,资产质量持续向好。随着公司资产分类趋严,2023Q2末逾期60天、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较上年末-12.63pct、-13.34pct至50.09%、43.60%。Q2末不良率环比-3bp至0.98%,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下行趋势;关注率环比-4bp至1.34%,隐性不良贷款生成压力减轻;拨备覆盖率环比+13.25pct至298.94%,抵御风险能力提升。 资本弹药充足,未来成长可期。2023Q2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01%,距离公司2024年资本规划目标、监管底线分别还有1.01pct、5.51pct的缓冲空间。我们认为,充足的资本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瑞丰银行区位优势突出,在充裕的资本支持下,规模保持快速扩张。公司公告拟投资入股苍南农商银行和诸暨农商银行,持股比例均不超过9.8%,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发展前景有望向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42%、16.22%、16.54%。 风险因素: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出台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显著恶化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信证券田维韦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6.73%,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8.4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5.94。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0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8-23
建行上半年利润增长3.36% 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复苏压力,或让银行盈利前景面临下行风险
go
lg
...
(合 229.5 亿美元)。 该银行的
净
息差
(衡量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截至6月底为1.79%,低于3月底的1.83%。 建设银行在文件中表示,中国正处于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内需仍然不足,经济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该行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履行国有大行职责,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文件显示,第二季度末建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7%,低于3月底的1.38%。 中国经济复苏的压力使银行盈利前景暗淡? 中国的银行面临来自北京方面的压力,从而挤压了它们的利润。 中国政府为应对房地产行业债务危机和提振经济而采取的匆忙行动,将对中国各大银行的盈利前景造成打击,银行正在被迫承担提振信贷需求的任务。 7月中国的信贷增速创历史新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违约风险,一家与影子银行有关联的私人财富管理公司拖欠付款,这都增加了对更广泛经济的蔓延风险。 法国外贸银行企业与投资银行部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表示:“由于实体经济中的信贷需求仍然低迷,中资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应对
净
息差
日益降低的问题。尽管加大对政府相关资产的敞口提供了支持,但这能否完全缓冲家庭和企业的疲弱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确定。” 周一中国下调了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这将进一步打压银行的
净
息差
。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率从2022年底的1.91%大幅缩减至上季度的1.74%。 下行风险 根据Refinitiv的估计中值,中国工商银行今年第二季度收入预计将同比下降8.7%。交通银行收入预计将下降9.2%,中国农业银行收入预计将下降4.2%。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短期内银行面临下行风险,包括它们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重组和开发商违约的敞口。 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政府将为面临利息支付问题的约10%的债务承担责任,然后银行将对剩余贷款进行展期或重组。 他们估计,到2025年可能导致银行信贷成本上升约4个基点,并将
净
息差
降低约6个基点。 龙洲经讯中国研究部副主任Christopher Beddor表示,在房地产行业,银行不仅要处理违约问题,还要重组贷款,意味着未来几年的利息收入将减少。
lg
...
Peng
2023-08-23
A股首份银行半年报出炉!瑞丰银行业绩增速放缓,中收5年来首次“转正”,资本充足率指标全线下滑...
go
lg
...
信贷需求不旺是主要原因;其次,金融机构
净
息差
不断收窄,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对自身业绩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不良率降至0.98% 资本充足率有所下滑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瑞丰银行总资产1899.10亿元,较年初增长18.97%;总贷款1117.79亿元,较年初增长8.63%;总存款1427.14亿元,较年初增长15.40%。 总资产稳步扩表的同时,资产质量较上年末也有所改善。报告期内,瑞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0.98%,较年初下降0.10个百分点,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下降至1%以下。拨备覆盖率298.94%,较年初上升18.44个百分点。 国盛证券指出,报告期内,瑞丰银行实现不良“双降”,公司所处区域资质较好,且近年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力度,未来资产质量各项指标有望随着经济大环境改善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充足率方面瑞丰银行较年初有所下降。截至6月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1%、13.02%、13.01%,较年初分别下降1.37个百分点、1.41个百分点、1.41个百分点。 公开资料显示,瑞丰银行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浙江省首批改制成立的农商行。前身为绍兴县信用联社,1987年列入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与农业银行脱钩后成立绍兴县信用联社。2005年改制为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2011年再度改制成为农商银行。瑞丰银行注册资本15.09亿元,拥有107家网点,分布于绍兴市柯桥区、越城区和义乌市,并在嵊州作为主发起行设立嵊州瑞丰村镇银行。目前共有员工2000余人。2021年6月25日,瑞丰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银行。
lg
...
金融界
2023-08-23
银行板块震荡调整,资金持续布局,银行ETF(512800)盘中成交额已达9859万元
go
lg
...
利率等都是选项,这将有助于稳定商业银行
净
息差
及利润空间。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绝对收益空间足,继续看好修复行情。 银行ETF(512800),场外联接(C类:006697;A类:240019)。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23
中国央行面临困境,保银行利润还是保经济
go
lg
...
持五年期利率的决定是为了保护商业银行的
净
息差
,即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减去支付给储户的利息之间的差额。 另一方面,消费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不太可能从这一措施中受益。抵押贷款与五年期贷款最优惠利率(LPR)挂钩的房主的抵押贷款还款不会减少,而潜在购房者也不会有什么动力去申请新贷款。 高盛分析师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信心仍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令人失望的贷款优惠利率下调将无助于信心重建,如果市场参与者将这些宽松措施理解为,决策者不愿意提供哪怕是温和的政策刺激,甚至会适得其反。" 中国央行在上周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中警告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有可能导致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财务缓冲减少,向企业放贷的资金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23个百分点,降至1.74%。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表示,考虑到未来的风险,央行努力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尤为重要。 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师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说:"我们仍然认为,真正的风险是银行业几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过低"。 这位分析师说,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下降将阻碍金融体系消化风险和维持信贷供应的能力,而较低的利率也不会对刺激信贷需求起到多大作用。 分析师指出:"[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和消化风险的能力下降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真正挑战,因为我们预计房地产不良贷款周期可能还需要2-3年才能度过,而工业利润和资本支出的下行周期今年才刚刚开始。" 天津银行是一家中型贷款机构,在周五晚间发布的中期业绩预警中警告称,上半年将 "计提更多的资产减值准备"。该行称,其净利润可能比 2022 年上半年的 30 亿元(4.1 亿美元)下降高达 75%。 UBP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卡洛斯·卡萨诺瓦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银行可能已经表达了对降低LPR(贷款优惠利率)的担忧,因为在存款利率没有再次下调的情况下,这将进一步侵蚀银行的
净
息差
。" 他补充说,这将使银行考虑犹豫让借款人也体会到较低的利率,从而使这一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低迷,使中国的消费者变成了更大的储蓄者。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银行存款总额达到278.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1万亿元。 Gavekal分析师张晓曦(Xiaoxi Zhang)和何伟(Wei He)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对政策制定者而言,银行利润率最终不会成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不可逾越的障碍。银行利率确实使他们的任务复杂化,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月的意外降息决定。决策者需要银行继续牺牲利润,以支持今年的经济。挑战在于不能把银行逼得太紧。"
lg
...
加美财经
2023-08-23
中国五大银行进入财报季,不利因素累积 分析师预计营收将大幅下滑!
go
lg
...
公布半年度业绩时,预计营收将大幅下滑,
净
息差
(NIM)将收窄,中国建设银行将于周三(8月23日)拉开财报季的序幕。 7月中国的信贷增速创历史新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违约风险,一家与影子银行有关联的私人财富管理公司拖欠付款,增加了向整体经济的蔓延风险。 中国银行还在与不利因素作斗争,比如贷款利率下降、政府要求提振经济的压力(中国经济受到国内外需求疲软的冲击),以及与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相关的坏账。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表示:“由于实体经济中的信贷需求仍然低迷,中国各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应对日益低的
净
息差
。尽管加大对政府相关资产的敞口提供了支持,但这能否完全缓冲家庭和企业的疲弱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确定。” 周一中国下调了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这将进一步打压银行的
净
息差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率从2022年底的1.91%大幅缩减至上季度的1.74%。 这种情况令有关政府感到担忧,中国央行警告称,银行需要保持适当的利润和净利率水平,以确保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根据Refinitiv的估计中值,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今年第二季度收入预计将同比下降8.7%。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收入预计将下降9.2%,而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 .)收入预计将下降4.2%。 自5月初以来,由于对经济疲软的担忧,中国五大银行的股价一直在下滑。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短期内银行面临下行风险,包括它们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重组和开发商违约的敞口。 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多年来,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过度,土地出让收益大幅下降。 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政府将为面临利息支付问题的约10%的债务承担责任,然后银行将对剩余贷款进行展期或重组。到2025年可能导致银行信贷成本上升约4个基点,并将
净
息差
降低约6个基点。 Gavekal Dragonomics中国研究部副主任Christopher Beddor表示,在房地产行业,银行不仅要处理违约问题,还要重组贷款,意味着未来几年的利息收入将减少。“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是
净
息差
。当然可以再次降息,甚至几次。不过银行今年将需要牺牲盈利能力来支撑经济,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lg
...
Sue
2023-08-22
央行非对称降息,银行让利期终结?政策拐点+业绩筑底+估值仓位双低,机构:银行迎来估值新时代
go
lg
...
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
净
息差
水平”。 8月18日,人民银行、金监总局及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指出:“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昨日8月LPR公布,其中1年期下调10bp至3.45%,5年期保持不变,均小于此前MLF下调幅度,对银行息差的负面影响大幅弱化,稳定银行息差的意图十分明显。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监管明确表态保持银行息差合理水平,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价格要可持续,代表了持续三年的银行让利期已经结束,政策底已现。 东兴证券也表示,人民银行呵护
净
息差
态度明确,银行业单边让利的政策压力基本解除,银行业绩自主性有望提升。 二、【银行
净
息差
筑底,存款利率或加速下行】 根据近日国家金管局发布的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一季度上行1.3个百分点。大行、股份行净利润增速均回正;与此同时,商业银行
净
息差
季度环比持平于1.74%,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人民银行“保持银行合理利润和
净
息差
水平”表态释放积极信号下,后续LPR下调、高价存量按揭贷款利率调整或将以银行存款成本率下调为前提,
净
息差
底或已确立。 中泰证券认为,存款降息或加速落地,带来银行息差改善空间。一方面,在板块“政策底”的要求下,维持银行的息差与合理利润水平必然要求在负债端进一步为银行松绑;另一方面存款降息同样也是存款自律定价机制的必然要求。 三、【政策拐点+业绩筑底+估值仓位双底,银行迎估值修复机遇】 银河证券表示,8月LPR调整幅度不及预期总体利好银行息差稳定,叠加结构性货币工具和财政政策有望加码,地产和城投风险持续化解,银行基本面面临修复契机。预计上市银行业绩于二季度见底,量价层面利空因素加速释放,拐点有望显现。结合当前银行估值性价比,继续看好板块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表示,政策拐点+业绩筑底+估值仓位双低,把握银行加配机遇。二季度银行基金持仓边际回升,板块估值仍处低位。当前政策拐点已至,扭转悲观预期,看好底部配置机遇。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银行正从持续让利进入不以让利为经营目标,贷款利率具备双向弹性的新发展阶段。在现在的新发展阶段,银行还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正常企业,当前极低的估值应当向正常化回归,或可积极参与这一进程中的估值纠偏和修复。 截至8月22日,中证银行指数最新市净率PB为0.55倍,位于近十年5.74分位点,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较估值中枢0.87倍尚有58%的修复空间,当前估值性价比与安全边际较高。 看好银行板块估值重塑行情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银行ETF(512800)。资料显示,银行ETF(512800)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42只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西安银行等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是分享银行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 风险提示:银行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22
银行股午后猛拉,邮储银行涨超2%!银行业ETF(512820)放量收涨0.81%,交投热度三连升!
go
lg
...
息差环比微降,2023H1商业银行年化
净
息差
为1.74%,环比下降1BP,同比下降21BP。央 行6月调降LPR对贷款端影响并不显著,而年初以来存款挂牌利率调降部分对冲存款定期化影响,负债成本有所改善。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环比均提高,其中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0.9PCT,拨贷比环比上升0.03PCT至3.35%,绝对值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继续加强。 广发证券认为,今年货币政策连续降准、降息、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力度不断增强。但货币政策主要落脚于经济的负债端,缓释下行压力,若要提振经济资产端预期,财政政策更重要。今年财政退坡明显,好在财政本身有预算和周期,后续大概率重回扩张,8月高频政府发债情况已有明显好转。随着财政重回扩张,稳地产政策加码,企业利润感知和预期有望改善,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来源:《银行业2023年二季度监管数据: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增速继续回升》) 【LPR降息,稳定增长政策更加精准】 8月21日,当月LPR报价出炉,其中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维持不变,为4.2%,预期 4.05%;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调降至3.45%,前值 3.55%。 中泰证券表示,①板块政策底再验证。近期,政策面已明确当前商业银行的息差与利润水平即是政策底线。2023Q2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三部门联合召开的电视会议均从官方角度明确了2020年以来银行单方面让利告一段落。②稳定增长政策需更加精准。从现实层面来看,当前经济确实仍面临着复苏动能不足的核心压力,具体来看表现为7月金融数据较弱、房地产景气度继续承压、CPI持续低位运行等现象,在此情形下,市场对LPR降息期待较高。但我们认为,本次LPR调降幅度不及预期并不代表着政策的收敛,相反,重点强调“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在LPR利率已连续4年调降的情况下,继续调降LPR利率的边际效用已有所减弱,表明当前阶段信贷利率已并非经济复苏的核心矛盾,后续更加精准的政策仍值得期待。因此,政策底目前比较确定,前期金融股会明显强于大盘;后期金融股持续性取决于对经济底的判断。(来源:中泰证券《银行视角看LPR降息:稳经济;存款利率与存量房贷下降趋势》) 【银行股后市怎么看?】 广发证券表示,今年货币政策连续发力,但宏观上,货币政策主要落脚于经济的负债端,降息主要缓释下行压力,若要提振经济资产端预期,财政政策更重要。下半年预计随着财政重回扩张,稳地产政策加码,企业利润感知和预期有望改善,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绝对收益行情。(来源:广发证券《银行行业深度分析:113家非上市银行上半年业绩盘点》) 银行后市策略方面,中泰证券指出: 1)政策底是边际反转还是全面反转,决定了金融股的高度。 2)政策底目前较确定,前期金融股会明显强于大盘;后期金融股持续性取决于对经济底的判断。 3)在对经济底判断明确的情况下,银行板块优于保险与券商。 (来源:中泰证券《银行中期策略:经济底与政策底的驱动》) 【银行中报业绩陆续披露,有望提供基本面支持】 截至8月21日,银行业ETF(512820)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已有7家银行公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快报,多数银行实现净利增长!其中,江苏银行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加27.2%;杭州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3.26亿元,同比增长26.29%;成都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55.76亿元,同比增加25.11%!常熟银行、瑞丰银行、兰州银行也均实现15%以上净利增幅,业绩增速亮眼!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今年二季度银行业监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改善,资产质量稳定。结合金融支持化债、严守系统性风险等表态,预计下阶段银行基本面预期稳定。板块投资来看,当前银行股底部位置明确,下阶段关注重点是地产和城投化债模式落地、金融工作会议进展等。(来源:中信证券《中信证券:预计下阶段银行基本面预期稳定》) 从估值上看,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再度回调至历史底部区间,截至8月21日,中证银行指数最新市净率PB为0.53倍,上市以来历史分位点1.75%,低于2013年指数发布以来约98%以上的时间区间,安全边际较高。 此外,2023Q1末基金重仓银行持股占比也降低至 1.96%(基本与2014Q3历史低点1.92%相当),基本已充分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再考虑到对银行息差不利的资产端利率调降政策现已基本落地,若后续其他稳定增长政策持续推出,实体经济和零售信贷需求能有所改善,将有望带动银行估值修复。 近年来,配置A股银行板块,不少专业投资者越来越多通过银行业ETF(512820)及联接基金来把握板块行情。资料显示银行业ETF(512820)及其联接基金(A: 007153;C: 007154 )跟踪中证银行指数,包含42只上市银行股,反映板块整体行情,避免个股黑天鹅风险,其中近7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高成长性银行股,3成仓位配置于优质城商行、农商行,捕捉短期题材性机会,是分享银行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3.3.31,注: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银行业ETF(51282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22
中信建投:非对称降息维护银行
净
息差
go
lg
...
,而金融稳定需要维护银行已经处于低位的
净
息差
。后续可能还有降准操作。考虑到降低政策利率是稳增长和金融稳定两项目标为数不多的交集,后续降息窗口可能还未关闭。
lg
...
金融界
2023-08-22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基准贷款利率,各大银行纷纷下调年度经济增长预期
go
lg
...
平稳运行的能力。他们可能希望保护银行的
净
息差
,而降低LPR可能会拉低
净
息差
,”高盛分析师Shan Jiji表示。“归根结底需要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帮助吸收经济冲击,并继续(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由于流动性危机,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瘫痪了两年。 周一的决定也打压了中国股市,尽管上周五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改革措施,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仍下跌近2%。沪深300指数(CSI 300)下跌1.4%,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0.4%,至1美元兑7.3155元人民币。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这种“平淡无奇”的反应意味着,中国央行“不太可能采取重振信贷需求所需的幅度大得多的降息措施”。 “经济活动能否在刺激措施的带动下好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前景。” 高盛仍是华尔街大型投资银行中对中国2023年增长前景最乐观的一家,其预测为5.4%。
lg
...
Sue
2023-08-22
上一页
1
•••
102
103
104
105
106
•••
13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