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二季度GDP撞上三中全会!当局出台更大胆措施结束住房危机?
go
lg
...
时,考虑到人民币的下行压力和中资银行的
净
息差
很小,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将宣布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利率决定,这是当前的基准政策利率。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中没有人预计会降息。 自十年前采用MLF利率以来,其重要性正在减弱,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寻求转向短期利率引导市场,更加符合美联储等全球同行的做法。 一些分析师预计,央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即银行必须保留的现金比例——以支持经济,并弥补通过支撑债券收益率(如通过出售政府债券)造成的任何流动性流失。
lg
...
超启
2024-07-13
摩根大通Q2财报出炉:净利润创历史纪录,营收超预期!分析师看涨至239美元!
go
lg
...
。 此前,分析师们预测摩根大通本季度的
净
息差
将略降至2.65%,这一数字仍将高于去年同期的2.62%。 分析师看涨股价未来走势 股价表现方面,本月初,摩根大通的股价一度创下了210.38美元的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其股价累计上涨22%。本周四,摩根大通虽然经历小幅下跌,但依然保持在10日移动均线上方的关键支撑位。 对于股价未来走势,Jefferies分析师Ken Usdin将摩根大通的目标股价从230美元提升至239美元,并保持了对该股的买入评级。截至发稿,摩根大通股价报207美元。 (图源:Investing; 摩根大通股价日线图) 首席执行官警告通胀仍高于市场预期 在本次电话会议中,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虽然尽管通胀缓解迹象,仍存在多重通胀压力,如巨额财政赤字、基础设施需求、贸易重组和世界再军事化。因此,通胀和利率可能仍高于市场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6月通胀如期降温,叠加此前美国相继放缓的经济数据,大幅增强降息信心,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降息的概率升至90%,交易员押注美联储年内有望降息三次。此外,本周早些时候,鲍威尔在证词中表示美国经济并未过热,也暗示降息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经济学家对美国不断增长的债务和赤字发出警告。截至目前,美国联邦政府2024财年的支出比收入多8550亿美元。2023财年,政府的赤字支出为1.7 万亿美元。 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杰米戴蒙还表示对债务资本市场更加谨慎, 但指出美国经济似乎正在走向软着陆。 总体而言,摩根大通二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超过市场预期,但净利息收入业务略逊于分析师预期。虽然摩根大通认为美国经济正走向软着陆,但正如分析师所料,公司对投行前景仍保持谨慎。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7-12
A股分红盛宴:超70%上市公司慷慨解囊,六大行业平均股息率高达3%
go
lg
...
高的股息率,这得益于其所在地经济发达、
净
息差
较高以及营收与利润的稳定增长。这些银行在保持合理风险控制的同时,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为股东分红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它们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通过分红等方式回馈股东,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与忠诚度。
lg
...
金融界
2024-07-09
ETF甄选 | 迎峰度夏风险管控加强,密集分红驱动银行板块行情,电力、银行类ETF表现亮眼
go
lg
...
。二是地产政策的放松。三是市场对于银行
净
息差
下行斜率放缓以及基本面即将见底的期待。展望未来,银行板块要更多检验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未来基本面的走势。 相关ETF:银行ETF(159887)、银行ETF指数基金(516210)、银行ETF易方达(516310)、银行ETF(512800)、银行龙头ETF(515280) 【《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发布,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强劲】 今日(2024年7月8日),航空机场板块相对活跃,截至收盘,海控B股、海航控股、吉祥航空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消息,日前,为保障航空货物运输安全,激发发展活力,交通运输部发布《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突出关键环节安全监管,明确各方市场主体责任,强化货运服务质量要求,统一规范了国内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秩序,有利于提升航空货物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 此外,7月3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发布的5月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定期数据显示,全球货运需求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按照货运吨公里同比增长14.7%(国际需求增长15.5%),连续六个月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航空货运运力(可用货运吨公里)同比增长6.7%(国际运力增长10.2%)。 广发证券表示,航空板块是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尽管当前预期处于低位,但供给受限和票价提升逻辑持续强化,板块周期上行基础依旧坚实,建议关注底部机会。 相关ETF:交运ETF(561320)、交通运输ETF(159666)、运输ETF(159683)、交运ETF(15966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7-08
银行业震荡!平安银行部门迁移引发降薪风暴,42家上市银行薪酬大幅缩水
go
lg
...
挑战。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模式受到冲击,
净
息差
收入持续下降,导致银行整体盈利能力下滑。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由于
净
息差
收入持续降低,导致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成本,薪酬调整成为必然选择。数据显示,2023年已有超过一半的42家上市银行年度报酬总额出现下滑,较2022年的19家大幅增加。银行业薪酬调整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调整不仅涉及基本工资,还包括各种福利的取消或缩减。 风险防范与管理升级,银行业转型在即 除了业绩压力,银行业的薪酬调整还源于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平安银行此次将上海部分部门迁回深圳总部,虽然引发了"变相裁员"的争议,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集中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银行业正在推行薪酬递延制度,以避免短期激励导致的冒险行为和不当决策。周毅钦表示:"为防范风险薪酬逐渐递延化,以避免因短期激励导致的冒险行为和不当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当期收入。"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影响员工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防范。 随着银行业转型的深入,薪酬体系的调整将成为常态。银行业需要在保障员工利益和提升经营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同时也要破除"金融精英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于银行员工而言,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行业变革将成为应对薪酬调整的关键。银行业的这场薪酬风暴,无疑将对整个金融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lg
...
金融界
2024-07-08
数千亿弹药已就位:中国央行能浇灭债市热火吗?分析师最新点评
go
lg
...
债收益率曲线的上升斜率,以保障银行业在
净
息差
大幅压缩后的盈利能力,并避免向宏观经济市场发出非常负面的信号。 我们认为他们的重点将仍然是收益率曲线的10-30年部分,而对前端的关注较少。但此举可能会吸收银行间流动性(即央行出售国债并从市场吸收现金),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缓解流动性条件的措施来抵消,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4、U-shine Investment Group联席首席投资官Yongbin Xu: 央行的行动难以改变债券的趋势,基本面起着关键作用。数千亿元可能只会改变市场的短期“动能”。 一次发行30年期国债的规模为数百亿元,央行必须手握数千亿元才能逆转30年期债务的持续下行趋势。我仍然认为央行的行动是为了防止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4%,这是一个关键位置。 5、澳新银行中国高级中国策略师Zhaopeng Xing: 鉴于长期政府债券市场深度非常有限,央行能够借用的债券数量可能对收益率曲线产生可持续影响。 30年期债券的日均成交量仅为100亿元。与央行的能力相比,这一规模太小。在短期内,10年期收益率的下限可能是2.25%,30年期可能是2.50%。 央行只希望保持收益率曲线上升,以避免金融不稳定。目前2.25%到2.40%的合理范围太接近底部。 6、安联投资亚太区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Jenny Zeng: 由于中国经济疲弱,任何国债收益率的上升都将受到限制。 经过年初至今的强劲牛市行情,国债收益率正进入整固阶段。我们认为,鉴于中国的经济周期,收益率的实际上升空间有限。央行在长期国债上设定大约2.2%的近期限地板价,但这种干预不应改变整体货币政策方向和中期国债收益率趋势。
lg
...
欧罗巴
2024-07-05
会员
金融舆情周报:四部门发文,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go
lg
...
存在估值弹性。另外地产企稳、经济回暖、
净
息差
企稳等逻辑都可能加速估值修复。 3.持续跟进!至少17家银行拟中期分红 据财联社,继民生银行之后,又一家股份制银行加入到拟中期分红的阵营。中信银行最新宣布拟进行中期分红。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日,已有包括六大行、部分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在内的17家银行宣布拟进行中期分红。 业内人士表示,后续或仍有更多中小银行在考虑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推动实施中期分红。银行股长期以来都是高分红标杆板块,实施中期分红将进一步提升高股息红利价值。根据Wind统计,截至7月2日,已有19家银行2023年度分红计划实施完毕,共计派发现金约1400亿元。 三、公司新闻 1.今年已有3家银行撤回A股上市申请:排队仅剩7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排队上市的中小银行队伍越来越短。7月2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因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该行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三家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中小银行。上交所官网显示,6月26日,江苏海安农商行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1月10日,安徽亳州药都农商行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自2022年1月17日,兰州银行在深交所上市后,中小银行上市已暂时进入停滞阶段。目前在A股的上市银行有42家,大行6家、股份行9家、城商行17家、农商行10家。 据上交所、深交所官网显示,目前还在排队申请上市的中小银行还只有7家,分别为广州银行、顺德农商行、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湖州银行、湖北银行、昆山农商行,其中仅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状态。 2.多家银行宣布:停止! 据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关于调整手机银行ATM扫码取款业务的公告》,称将从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服务。 兴业银行公告显示,该行将从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服务。之后客户仍可通过该行ATM办理有卡取款、刷脸取款或前往该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对于本次调整的原因,兴业银行在公告中称,“为提升业务发展质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除了兴业银行以外,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3月15日也发布《关于调整自动柜员机扫码业务的通告》,该社于2024年3月16日起,调整自动柜员机(ATM)扫码存取款业务,调整后,ATM扫码存款、取款功能将停止。客户可通过刷脸存款、刷脸取款办理交易,或持该社银行卡通过ATM、柜面办理存取款业务。 5月起,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广州银行等银行对无卡取款业务进行了调整,但只是暂停了手机预约取款功能,保留了扫码取款功能。 3.浙江这两家银行获批解散! 据中国证券网,6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同意解散浙江舟山普陀稠州村镇银行、浙江岱山稠州村镇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同时要求,上述两家村镇银行自收到批复之日起,应立即停止一切业务活动,将金融许可证上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舟山监管分局,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并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舟山监管分局报送清算组成立文件。清算组要按方案清理资产和分配剩余财产,妥善安置人员,确保解散工作平稳进行。 近年来,中小银行整合速度明显加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共有449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在2022年减少35家的基础上再减少了77家,其中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农信社、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中小银行被收购。“今年,我们也在寻找一些还不错的农商行,伺机布局。”华东一家银行高管向记者透露。 四、海外动态 1. 见证历史!多国股市狂飙 日本东证指数创历史新高 据券商中国,7月4日,日本股市涨疯了。截至7月4日收盘,日经225指数涨0.81%,触及历史新高;日本东证指数涨0.92%,达2898.47点,突破泡沫时期1989年12月创下的历史峰值。与代表部分股票的日经225不同,东证指数的走势更能代表整体市场,该指数创出历史新高表明,日本整体市场正全线反攻并创下历史新高。 野村资产管理公司(Nomura Asset ManagementCo.)首席策略师Hideyu kiIshiguro表示,由于日本正在摆脱通货紧缩,与美国相比,日本股市估值仍然较低。 2. 美联储重磅! 据证券时报网,北京时间7月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2024年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其中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对于高利率应该持续多长时间存在分歧。虽然部分官员强调保持耐心的必要性,但有部分官员警告称,就业市场的进一步疲软可能会导致失业率更大幅上升。 关键时刻,美联储的“抗通胀之路”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美国最新公布的多个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超预期降温,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的迹象,带动降息预期升温,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降息25基点的可能性从63%提升至66.5%。 3.印度股市再创新高!相关QDII火线限制大额申购! 据中国基金报,近期亚太股市整体调整,印度股市却在迭创新高,7月3日盘中更是历史性突破80000点,创历史新高。印度Nifty50也达到历史新高。 印度市场迭创新高,相关QDII火线限制大额申购。7月3日,宏利基金公告称,自2024年7月3日起,宏利印度股票(QDII)暂停大额申购,而门槛设为1000元。 今年以来,宏利印度股票已先后5次暂停大额申购,其中5月28日起限制申购金额低至300元,1月19日起限制申购金额更是低至100元。 对于印度股市后市,宏利印度股票基金经理师婧表示,短期来看,大选后,7月中旬财政预算案里提及的全年产业支持方向值得关注;中长期还是要关注印度的改革情况和经济增长预期。
lg
...
证券之星
2024-07-05
华福证券:给予浦发银行买入评级,目标价位10.9元
go
lg
...
存、贷款余额均位列股份制同业第一。
净
息差
未来走势有望优于可比同业 浦发银行的
净
息差
2022年以来跟随行业收窄,2023年降至1.52%,在上市股份行中为第2低。往后看,公司
净
息差
下行空间有限,下行幅度有望收窄。 从行业层面来看,稳息差逐步成为监管和银行的共识。近期监管层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禁止手工补息等方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银行
净
息差
。 从公司自身层面来看,浦发银行在资产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增加高收益资产的获取;在负债端提升低成本存款占比,压降高成本负债。公司对资负两端的结构和定价优化双管齐下,
净
息差
走势有望优于可比同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浦发银行当前正处在困境反转的阶段: 资产质量方面,公司坚持“控新降旧”并举,存量不良接近出清,不良生成率持续下行,信用成本边际改善,利润弹性有望释放。资产投放方面,公司对公业务具有传统优势,所处区位经济动能强劲,新一届管理层干劲十足,自去年四季度起连续发起“百日攻坚”、“春季攻坚”等行动,加大资产投放力度,信贷资产投放动能的增强有望带动营收增速向上。
净
息差
方面,公司主动作为,在资负两端的结构和定价共同发力,
净
息差
降幅有望收窄,走势有望优于可比同业。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5、2026年营收增速分别为0.01%、4.54%、5.4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6.30%、4.89%、5.27%,对应ROE为6.23%、6.25%、6.29%。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当前可比公司平均PB倍数为0.5倍。考虑公司存量风险接近出清、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净
息差
精细化管控初见成效,增长动能有望显著抬升,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目标PB0.5倍,对应目标价10.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资产质量反复;信贷投放可持续性不足;
净
息差
下滑超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浙商证券陈建宇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80%,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404.5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7.08。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0。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7-05
银行股大爆发:年内涨幅超17%,分红高达4000亿,投资者争相抢筹
go
lg
...
提升了对银行股的信心。此外,经济回暖和
净
息差
企稳等因素也可能推动银行股加速估值修复。银行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股价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前景的预期。地产风险的缓解不仅有利于银行自身的资产质量改善,还将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支撑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 综上所述,银行板块的强势表现源于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高分红策略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地产风险预期改善提振市场信心,加上经济回暖预期和估值修复潜力,都为银行股的持续走强提供了支撑。然而,投资者仍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以及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lg
...
金融界
2024-07-03
中国历史性关键政策会议!日媒:领导层将选择经济道路 房地产、科技领域成焦点
go
lg
...
用。这样做可能会挤压中国银行本已较低的
净
息差
,并损害其财务健康。 新的、令人信服的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可能会给中国股市注入新的活力。上海基准上证综合指数已从5月份的高点下跌6%,而今年迄今的表现大致持平。内地上市房地产股指数下跌逾10%。 (来源:Wind Information) 日经亚洲指出:“到目前为止,政府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还集中在技术自给自足上,这是美国努力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敏感技术的一个优先事项。美国国务院最近宣布了旨在加强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以科技为重点的科创板市场监管的措施。” 龙洲经讯的Kroeber表示:“我的印象是,高层领导实际上对目前的形势相当满意。我们看到,国内资本正在从基础设施等旧领域重新分配到新领域,例如绿色能源和半导体。你没有看到中国对经济采取更多财政支持措施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这没有必要。当前国内外经济政策的成本必须高得多,你才能看到中国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lg
...
圈内人
2024-07-02
上一页
1
•••
53
54
55
56
57
•••
13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卖出美国”才刚刚开始?!“特朗普冲击波”余震未平 美元、国债与美股齐遭抛售
lg
...
5000美元倒计时?“贬值交易”重燃或引爆黄金下一轮涨势
lg
...
泡沫破裂倒计时?“新兴市场教父”:股市或暴跌40%,聪明钱正转向这里!
lg
...
损失惨重!特朗普20亿美元比特币押注“爆雷”,从“信徒”到“受害者”只用了半年
lg
...
8000亿美元蒸发!华尔街遭遇”黑暗一周“ “数据密集轰炸期”前市场”摸黑“前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