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时隔半年之后,央行再次降准!对股市、汇市、楼市有何影响?解读来了
go
lg
...
调存量房贷利率,已处历史最低水平的银行
净
息差
有可能进一步收窄。降准结合存款利率下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
净
息差
收窄压力,有助于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降准释放了逆周期调节加码信号,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夯实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lg
...
金融界
2023-09-14
东方金诚点评央行降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
净
息差
收窄压力 有助于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
go
lg
...
调存量房贷利率,已处历史最低水平的银行
净
息差
有可能进一步收窄。降准结合存款利率下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
净
息差
收窄压力,有助于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降准释放了逆周期调节加码信号,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夯实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我们预计,在本次降准落地推动下,9月新增信贷、社融有望延续大幅回升势头,市场利率水平攀升态势也会受到有效遏制,有可能转向稳中有降。这将为接下来宏观经济复苏势头持续转强积蓄力量,同时也将利好资本市场。 未来是否会继续降息,即下调MLF操作利率?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年底前宏观经济及楼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考虑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物价都会持续处于偏低水平,也为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我们认为,监管层会主要运用稳汇率政策工具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汇市风险可控。由此,汇率因素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构成实质性障碍。可以看到,尽管近期人民币有所贬值,但央行仍于6月和8月连续下调MLF操作利率;本次降准也再次印证央行将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在头等重要位置。
lg
...
金融界
2023-09-14
贵阳银行:后续会对部分定存和大额存单挂牌利率进行下调
go
lg
...
日前,贵阳银行公开表示,目前银行
净
息差
普遍承压,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缓解息差下行压力。为保持基础盈利能力相对稳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负债成本,修复
净
息差
,该行后续也会对部分期限的普通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挂牌利率进行不同幅度的下调。
lg
...
金融界
2023-09-14
提前还贷情况已经有所减少,券商:预计后续地产销售可能会和去年6月、今年2-3月脉冲式销售相近
go
lg
...
响。评论认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令银行
净
息差
进一步收窄,银行盈利能力将受利率下调幅度的限制,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提前还贷有望趋于稳定,这也将减轻相关影响。 此外,如果新政能够促进住宅销售并推动市场复苏,来自房地产行业的银行资产风险将减轻,新的住房抵押贷款需求将增加。这一态势将有利于银行信用质量,因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较低。
lg
...
金融界
2023-09-14
【机构调研记录】易方达基金调研乖宝宠物、精智达等9只个股(附名单)
go
lg
...
元,利息净收入30.36亿元,净利差、
净
息差
分别为2.04%、2.24%,不良贷款率1.00%;位于苏州吴江;扎根吴江,深耕苏州的区域性的小型商业银行,在苏州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 5)巴比食品 (易方达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业绩说明会&现场参观&线上电话会议) 个股亮点:中国包子第一股;国内中式面点知名品牌之一;公司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产销,以开发近百种产品,以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拥有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形成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几十余座城市的直营和特许加盟销售网络,销售网络覆盖率和门店数量均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6)伟思医疗 (易方达基金参与公司电话接待&电话会议) 个股亮点:公司的盆底及产后康复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MyOnyx生物刺激反馈仪、瑞翼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盆底功能磁刺激仪和脉冲磁恢复仪等产品,应用于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康复科、产后康复中心、月子会所等科室及专业机构;国内康复医疗器械新锐;公司专注康复医疗器械,运用于盆底及产后康复、神经康复、精神康复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刺激类、磁刺激类、电生理类设备、耗材及配件等康复医疗器械及产品,比如产后恢复仪、盆底功能磁刺激仪、团体生物反馈仪等;21年医疗器械收入3.69亿元,营收占比85.83%;康复领域医疗器械供应商;公司康复机器人分为X-walk和X-locom两个系列多款产品,覆盖人体上下肢的全周期康复评估和训练,应用于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骨科、神经科等,协助截瘫、偏瘫等患者恢复站立行走能力,协助术后或者其它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7)长安汽车 (易方达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个股亮点: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公司,市占率第四;兵器装备集团旗下,自主合资兼顾的老牌汽车集团;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研产销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旗下现拥有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等自主汽车品牌,并通过合营企业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生产销售合资品牌车型;旗下“长安出行”互联网+智能出行平台现已在重庆、南京、合肥、杭州、厦门、泉州等地投入超过6000余台车辆,目前平台上线运营分时租赁、长短租业务,计划在18年8月上线长安汽车智能驾驶项目并率先交由重庆市民体验。 8)希荻微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个股亮点: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在内的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DC/DC芯片、超级快充芯片、锂电池快充芯片、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芯片等,部分型号的关键技术指标已超过国内外竞品;21年集成电路行业收入4.63亿元,营收占比100%;公司作为通过AEC-Q100质量认证的企业,其车规级DC/DC芯片产品已进入奥迪、现代、起亚等欧洲及日韩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公司推出的汽车级核心电源管理芯片成功导入问界M7车型的供应链;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信号链芯片在内的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DC/DC芯片、超级快充芯片、锂电池快充芯片、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芯片等,部分型号的关键技术指标已超过国内外竞品。 9)九典制药 (易方达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个股亮点:拥有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原料药车间、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口服液体制剂车间、外用制剂车间、药用辅料车间、植物提取车间、医疗器械车间等,并配备有先进的生产检验设备;国内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之一;原料药主导品种奥硝唑、盐酸左西替利嗪、左羟丙哌嗪、塞克硝唑、磷酸盐、地红霉素等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20年原料药收入7460.04万元,营收占比7.63%;公司有生产销售化学原料药熊去氧胆酸,公司化学原料药熊去氧胆酸已在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原辅包登记信息平台进行了登记公示。 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截至目前,资产规模(全部)16793.02亿元,排名1/198;资产规模(非货币)14513.01亿元,排名1/198;管理基金数611只,排名3/198;旗下基金经理77人,排名8/198。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易方达原油A类美元汇,最新单位净值为0.19,近一年增长75.14%。旗下最新募集产品为易方达中证家电龙头指数发起式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3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15日。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9-14
青农商行盈利能力提升,不良贷款率1.93%为42家上市银行最高,拨备覆盖率连续2年在上市农商行垫底
go
lg
...
纵观2020-2022年中期,净利差及
净
息差
两项指数一直处于下行态势,分别为2.67%、2.28%、2.01%和2.57%、2.24%、1.99%。 “负债端结合市场形势及政策引导,本行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实现负债成本持续压降;资产端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导致
净
息差
及净利差收窄。”青农商行称。 业务规模平稳增长,资产总额4649.89亿元,增长6.95%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行资产总额4649.89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517.25亿元,吸收存款为3073.56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301.98亿元、115.43亿元、210.36亿元,增长6.95%、4.81%、7.35%,半年增加额均超过2022年全年增量。其中,个人存款余额领先全市同业率先突破2000亿元。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436.61亿元、户数5.42万户,分别较上年末增加36.47亿元、0.07万户。绿色贷款余额92.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56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青农商行表示,聚焦主责主业深耕细作,针对24条产业链重点方向、城市建设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调整客户结构,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资产质量堪忧:不良贷款率连续4年上升,拨备覆盖率连续2年在10家上市农商行垫底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8.59亿元,较去年同期41.75亿,增加了6.84亿,同比增加16.38%。不良贷款率为1.93%,较去年同期上升0.2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同期出现双升。以中期报告为轴线,这两项指数,自2020年中期开始连续上升,特别是不良贷款率是10家上市农商行中唯一一家连续4年内处于上升的银行。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是否有应对贷款风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青农商行不良贷款拨备率为237.14%,虽然比去年同期的220.03%有所上涨,但从统计数据来看,该指标数值这两年已经连续在10家上市农商行垫底。 需要关注的是,1.93%,已创下42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青农商行在贷款风险偏高外,对应的坏账风险的准备措施还没有跟上。 此外,上半年青农商行的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都有所上升,分别从上年同期的2.42%、15.95%、2.46%上升到2.72%、34.62%、50.37%。不难发现,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近19个百分点,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更是上涨近48个百分点。只有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上年同期的62.81%下降到60.66%。 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属于动态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率与可疑贷款迁徙率。以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例,这一指标体现了关注类贷款恶化至次级类贷款的速度,因此在贷款质量研究中相较于不良率而言往往更具有前瞻性。 故此,青农商行的不仅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增,而作为银行信贷资产分类变化的指标,也出现大幅飙升,资产质量着实令人堪忧。
lg
...
金融界
2023-09-13
财信研究评8月货币数据:社融增速回升可期,结构修复需要耐心
go
lg
...
足持续对经济恢复形成较大钳制。二是银行
净
息差
承压和MLF迎来到期高峰,央行降准增加低成本资金供给的概率偏大,以增强银行扩信贷意愿与能力。三是未来一揽子化债方案或加快落地,也要求货币政策在流动性和利率两个层面为此创造适宜的宽松环境。综上,预计年内央行降准概率或偏大,且若后续经济恢复持续不及预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 正文 事件:2023年8月份社融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316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68亿元;货币供应量M1、M2分别同比增长2.2%、10.6%,增速较上月末均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低3.9和1.6个百分点。 一、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发行提速,支撑社融超预期改善 8月份社融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316亿元(见图1),好于市场预期的2.6万亿元较多,也高于近五年历史同期均值;社融存量增速为9.0%,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见图2),实体融资出现企稳迹象。分结构看: (一)政府债券和企业债是支撑社融同比改善的主因。一方面,受益于8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加上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本月政府债券同比多增8714亿元(见图3-4),覆盖了社融同比增量的全部增幅,毫无疑问是本月社融的最主要支撑因素。另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预期持续升温,城投债发行明显加快,加之央行加大“第二支箭”对民企的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8月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同比多增1186亿元(见图3),也对社融形成助力。其中,城投净融资额连续三个月同比多增且8月同比多增逾600亿元,是企业债的重要支撑力量(见图5)。 (二)实体需求与信心仍待缓慢修复,信贷、表外融资等对社融的支撑依旧偏弱。一是8月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为1.34万亿元,较上月环比明显回升,但受实体需求与信心恢复偏慢,8月底推出的一揽子逆周期政策显效需要一定时间等的影响,同比仍少增102亿元,继续对社融形成小幅拖累(见图3)。二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实体融资需求依旧偏弱等因素的拖累,本月表外融资同比减少3764亿元(见图3),对社融的拖累显著。其中,表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分别同比少增2357亿元、少增1658亿元和少减少251亿元,前两者为主要拖累项,或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部分表外票据转向表内等因素相关,信托贷款连续21个月同比改善,则源于监管偏松支撑相关融资得到合理支持、基建融资需求偏暖等相关。三是其他分项方面,受监管层明确优化IPO、再融资政策,以及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赚钱效应偏弱等的影响,8月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减少215亿元,亦不利于社融的改善。 预计未来数月社融增速有望延续回升态势。一是低基数效应有利于未来数月社融增速企稳回升,如去年9-12月份社融增速持续走低,由10.6%降至9.6%,对今年同期社融增速形成一定支撑(见图2)。二是政府债券对社融的支撑或持续偏强。受去年低基数效应,今年政府债券前期发行节奏偏慢(见图6),以及财政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推动其发行提速等的影响,预计未来数月政府债券有望延续同比多增态势,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如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9-12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有望达到2.7万亿元左右,同比去年同期约多增1万亿左右。三是随着一揽子化债方案逐步落地支撑城投融资回暖,加上央行加大力度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扩容增量,以及实体需求边际恢复,预计企业债对社融将由拖累转为支撑。四是受益于一揽子房地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支撑地产融资改善,加上基建等相关融资回暖,宽货币力度有望继续加力,预计实体信贷需求亦有望逐步改善。综上,预计上半年社融“表内外信贷支撑,政府债和企业债拖累”的分化格局有望逐步改善(见图7),未来数月政府债和企业债的支撑作用或增强,表内外信贷投放力度或趋稳回升,均对社融增速形成支撑。 二、信贷回暖主因票据冲量支撑,居民、企业中长贷同比延续少增 8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68亿元(见图8),好于市场预期的约1.1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为11.1%,与上月持平(见图9),信贷总量超预期改善。但信贷结构未见明显好转,企业票据冲量是信贷回暖的主要支撑因素,企业短贷、中长贷同比继续少增,居民中长贷亦延续疲弱态势。 (一)企业端:票据冲量是主要支撑,短贷、中长贷均延续同比负增。8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9488亿元,同比多增738亿元(见图10)。其中,受益于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尤其是8月18日各部委提出“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后,商业银行或主动增加票据供给“冲量”,推动企业新增票据融资3472亿元,连续两个月维持在3000亿元以上,同比多增1881亿元,是主要贡献力量;受实体需求偏弱、企业预期不稳等的拖累,企业新增短贷为-401亿元,连续两个月为负(见图11),同比减少280亿元;此外企业新增中长贷6444亿元,同比减少909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企业中长贷持续少增,原因或主要有三:一是前期支撑企业中长贷维持强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部分到期,对相关信贷的支撑减弱,如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工具均已到期(见图14);二是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和前期企业中长贷投放过多对当前信贷存在一定透支效应(见图11-12),也是重要拖累因素,如去年8月份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7353亿元,为有统计数据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时2022年8月-2023年6月企业中长贷累计同比多增5.87万亿元,对当前及未来相关贷款存在一定透支;三是当前实体需求不足矛盾依旧突出,尤其是地产、出口相关产业链企业投融资意愿不足对企业中长贷亦形成一定制约。 (二)居民端:地产低迷拖累中长贷持续少增,居民短贷小幅改善。8月份居民部门新增贷款3922亿元,同比少增658亿元,持续对信贷形成拖累(见图10)。其中,受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等拖累,居民新增中长贷1602亿元,同比少增1056亿元,持续为近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见图13)。根据房地产销售高频数据,8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23%,9月上旬该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9%,表明地产需求尚未明显改善,对相关融资的拖累依旧偏大。但随着一揽子房地产支持政策落地甚至不排除政策继续加码可能,加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力缓解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压力,预计未来居民中长贷有望逐步趋稳回升。相比之下,本月居民短贷新增2320亿元,同比多增398亿元,或与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和近期降息推动居民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相关。 从1-8月份累计数据看,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同比多增1.76万亿元,总体保持一定扩张力度。其中,企业中长贷仍是主要贡献力量,累计同比多增约3.3万亿元(见图7),年内流向绿色、智能等升级领域和基建、服务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持续偏强;企业票据累计同比减少约2.8万亿元,总体拖累仍大;居民部门中长贷累计同比减少约4000亿元,反映出地产需求依旧低迷。 三、基数抬升与信用创造偏弱拖累M2增速回落,企业盈利困难导致M1增速维持低位运行 8月末M2同比增长10.6%,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回落(见图15),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去年同期基数抬升不利于M2增速回升,如2022年8月M2增长12.2%,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不利于今年8月份M2增速提高。二是信贷增速磨底导致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货币创造偏弱,也会制约M2增速回升。三是受存款利率持续压降、银行理财规模增长、服务消费需求恢复等的影响,8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约400亿元(见图16),拖累准货币增速回落约0.2个百分点,也不利于M2增速提高。四是本月财政存款环比减少9166亿元,有利于阶段性增加同时段银行体系存款,对M2增速形成一定支撑,但财政存款同比多增约2500亿元,表明当前财政发力总体依旧偏弱。 8月末M1同比增长2.2%,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见图15)。其中,占M1的比重超过80%的单位活期存款,其增速与上月持平为1.0%,同期受高基数的拖累,M0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至9.5%,是M1增速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本月单位活期存款增速持平主因去年同期基数回落较多,实体企业现金流持续偏紧拖累其维持低位运行。一方面,2022年8月活期存款增速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对今年9月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8月30大中城市地产销售面积高频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加上1-7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仍下降15.5%,反映出企业现金流或持续偏紧,不利于其活期存款增加,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与M1增速走势也较为一致(见图18)。往后看,受房地产仍在探底、工业企业盈利偏弱等因素影响,预计M1增速继续低位运行概率偏大,但基数走低有利于支撑其逐步筑底企稳回升。 8月份M1与M2增速负剪刀差与上月持平为-8.4%(见图17),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依旧不畅,实体需求恢复动能仍偏弱,尤其是地产持续探底的拖累明显。往后看,随着一揽子逆周期政策持续加力,预计未来M1与M2的剪刀差总体有望收窄,但房地产恢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将限制两者收窄幅度、制约经济和企业盈利恢复弹性。 四、预计货币政策或延续宽松格局,年内降准概率仍偏大 一是实体需求不足矛盾仍待缓解,货币维持宽松的必要性仍强。如从经济景气指数看,4-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五个月低于临界值处于收缩区间,表明企业生产、投资意愿与信心仍偏弱,需求不足持续对经济恢复形成较大钳制。从价格指标看,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长0.8%,持平于上月,继续处于“零”时代,低通胀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在价格上的反映。从房地产高频数据看,8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在去年同期极低基数的情况下同比仍减少约23%,9月上旬其同比降幅扩大至29%,房地产需求端恢复情况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环境助力其恢复。 二是银行
净
息差
承压和MLF迎来到期高峰,央行降准增加低成本资金供给的概率偏大,以增强银行扩信贷意愿与能力。一方面,当前商业银行
净
息差
(2023Q2为1.74%)已降至自律监管标准1.8%的下方,加上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新增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利率继续稳中有降,预计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流动性等约束趋于增加,将制约其扩信贷意愿与能力。另一方面,9-12月份国内月均MLF到期量高达6000亿元,是1-8月份的2倍以上,目前银行获得MLF的资金成本为2.5%,远高于存款准备金的资金成本,因此相比续作,降准置换仍是缓解银行流动性和利率约束的最有效手段。按照近年来的经验,高峰期附近降准置换MLF,给银行释放更“便宜”的中长期资金的概率也偏大。 三是预计未来一揽子化债方案或加快落地,也要求货币政策在流动性和利率两个层面为此创造适宜的宽松环境。如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明确“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后,8月份央行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表明后续货币政策将维持偏宽松的环境为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创造条件。 因此,预计年内央行降准概率或偏大,且若后续经济恢复持续不及预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同时为兼顾短期经济恢复和中长期产业升级目标,适度缓解货币总量政策信用扩张效果偏弱的困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将继续发力。
lg
...
金融界
2023-09-11
哪些品种投资价值凸显?中欧基金一周观察:关注三类行业
go
lg
...
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尤其考虑到银行的低
净
息差
和5年期LPR进一步调降的需求),指数权重对场外资金的配置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若外资流速出现减缓,那么被市场忽视的内资现金流改善可能将成为驱动A股反弹的主力。 配置建议 若后续市场风险偏好改善,那么机构投资者低配且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行业弹性显著更强。关注以下三类行业:一类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对经济复苏高度敏感、且具备高现金价值的周期行业,这些公司同时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更受欢迎;其二是估值在大幅调整后已具备更高安全边际的新能源和医药等行业。以及市场整体调整后更具性价比的细分复苏行业如基本面改善的近距离接触型行业如服务消费、出行和保险;第三开始表现出上行拐点的特征的周期行业如半导体和电子板块等。 对于债券市场,短期基本面好转、政策预期无法证伪,叠加赎回冲击,利率上行概率偏大。下旬随着政策预期缓和、资金面好转,利率可能还有下行机会。本轮理财赎回冲击要小于去年11月,市场调整幅度和节奏也会小一些。
lg
...
金融界
2023-09-11
招商证券:维持民生银行“增持”评级
go
lg
...
窄,后续有望企稳。”研报指出,民生银行
净
息差
较上年下降了12BP, 较上年31BP 的息差降幅有所收窄。研报同时认为,该行资产投放风险偏好下降对息差的影响基本体现,随着存款利率下调的逐步传导,后续息差有望企稳。 资产质量方面,研报认为,该行不良处置力度大,资产质量呈现改善迹象。“自2020年以来不良处置明显加快,合计处置问题资产超过3000亿元,信贷投放风险偏好下降。上半年不良贷款率 1.57%,关注贷款率 2.68%,均较年初明显下降。” “民生银行有较好的客户基础。”研报判断,随着历史不良包袱加快处置,未来经营业绩或有所好转。预计该行2025年业绩将改善。
lg
...
证券之星
2023-09-11
国联证券:当前银行利空因素基本出尽,基本面有望触底回升
go
lg
...
国联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当前上市银行
净
息差
水平已经低于1.80%警戒线。8月17日,央行首次提及维护银行合理利润水平与
净
息差
水平。8月18日,央行等部门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近期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靴子落地,我们认为当前银行利空因素基本出尽。待利空因素影响逐步消化,银行基本面有望触底回升。
lg
...
金融界
2023-09-08
上一页
1
•••
95
96
97
98
99
•••
13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直击亚市】全球市场一片“血海”!中国宣布对美关税决定,美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
lg
...
中国迄今去除外国技术最激进一步!北京禁止外国AI芯片进入国有数据中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