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拜登明年拟调高富豪及企业税率
go
lg
...
表示,倘若总统拜登连任,明年到期的一些
减税
措施期满将不再延期,但会延长涉及中产阶级的
减税
措施,并透过增加富豪及企业赋税来填补部分税款损失。 前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推动国会通过《
减税
和就业法案》(TCJA),部分措施有时限性,将于2025年届满。共和党与寻求在11月再度当选总统的特朗普表明,上任后将寻求所有
减税
措施成为永久性政策。
lg
...
金融界
2024-05-11
高息股,又要涨疯了
go
lg
...
就是减免港股通的红利税。直接让资金看到
减税
后港股高息股更有吸引力的股息率差。 目前两地的很多价值股的股息率差还很大,所以可以断定,如果传闻真的落地,未来还会有更大量的资金南下买港股高息股。 进而盘活港股的流动性,修复港股一直以来的“估值洼地困境”。同时还能帮助解决A股IPO堰塞湖,解决企业融资发展难题,已经解决内地投资者“资产荒”的困境。 真正的:一子落、满盘活。 03 昨天的文章《急了》中提到,2023年,M2增加了25.84万亿,增速9.7%,其中银行存款就占了25.74万亿。而M1增速仅仅只有1.3%,说明大量的钱,都没有真正流动起来。 大家都在拼命存钱。 甚至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各种高息存单理财长篇也逐渐收缩停卖,还是止不住大量的人继续把钱存起来。 据说,昨日上午,广东多家银行开售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票面利率为2.2%,低于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定存挂牌利率,但依然在上线1分钟后就被抢光,个人客户占比超过90%。 甚至有人早上5点天没亮就开始排队抢了。 巨额的存款规模、夸张的抢购政府低息债,都说明什么? 一,信心不足;二,资产荒。 现在国内,对于优质资产,是从不缺资金的。 大家只是很难再找到能跑赢长期国债利率又足够安全的产品。 而股市里面业绩发展稳健且高分红的资产,算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所以过去两年,A股的高息股就成为了最被看好的资产,过去已经至少涨了两轮行情,分别是中特估,周期行业景气回升。 其实港股的高息股从股息率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资产,但拦路虎太多。 现在,政策开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革,可能就包括此次传闻的“红利税减免”。 这样一来,港股的流动性困境可能会得到有力解决。 如果这个红利税真的如传闻那样减免,那么必然还会有大量资金来追逐填平股息率差,因为在两地互联互通更加便利的背景下,这个差距几乎就可以说是无风险的套利红利。 当然了,我觉得这红利税肯定不是直接取消的,最有可能的是对港股通的红筹股取消额外10%红利税率,然后引进类似A股这样的根据持有时间长短划分税率的制度。 无论是哪种方式,这都会是个巨大的利好。 那么红利税减免的话最利好哪些标的? 一是包括港股中大量高分红的国企、央企。这也是契合A股“中特估”的逻辑。 二是包括哪些长期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都较强的行业龙头,尤其是A+H两地上市的能源、基建、消费领域优秀企业。 这交易逻辑,短时间内大概率还会持续。直到传闻得到回应,或者两地在剔除税差后的实际股息率逐渐接近。 04 尾声 在今天,港股还有另一个很强势的板块——地产,股价涨幅超过20%的不在少数,其中有几家房企在近10日甚至都翻倍了。 这其实是预期得到的。 今年以来的工作,纾困地产、地产化债是非常关键的重心之一。 尤其上月底政治局会议的工作指引之后,各地方的松绑政策密集推出,动作进度快得惊人。 其实这也是港股能迎来大涨的一个风向标。 因为对港股来说,地产板块站稳,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中很大的一个危机已经得到很大缓解,这是信心修复的关键。 地产危机缓解,然后在医药股持续修复、科技股不断受追捧,以及高息股带动下,港股市场的估值,也就变得更轻松了。 这也是这段时间那多国际机构开始重新发表研报看好中国,包括中国房地产,以及一季度公募开始高调加配港股的原因。 接下来,肯定是有更多资金要更加追捧红利股的,由此不仅会逐渐提升港股的估值,甚至也会反哺和刺激国内A股的高息股跟着走强。 毕竟国九条对于政策的监管,本身就是引到市场资金多配置这些稳定高分红的资产。(要起到好榜样,才能吸引场外大量的迟迟未能进来的长期大资金)。 现在,信号已经发出来,就看场外的那些长期机构资金(包括国家队)跟不跟了。(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1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警告:特朗普已准备好,胜选后“篡改规则”连任的剧本
go
lg
...
n)领导下开始并在随后几届政府中延续的
减税
和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并认为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不平等,并助长了民粹主义运动,使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
lg
...
Linlin
2024-05-09
独立选民或助力特朗普在大选中抢占先机,经济学家:特朗普提案加剧通胀担忧
go
lg
...
面关税”,(2)“降低利率”,(3)“
减税
”,以及(4)“限制移民”。 根据巴苏的报道,“据报道,特朗普的前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可能会在未来的政府中担任职务,他希望美元贬值。这将是一项重大的货币政策转变,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飙升。” 哥伦比亚大学的亚当·图兹(Adam Tooze)警告称,特朗普的经济提案是通货膨胀的“配方”。拜登竞选团队发言人詹姆斯·辛格(James Singer)告诉《Axios》说:“特朗普及其盟友提出的方案将给经济市场带来混乱,提高工薪家庭的成本,并让通货膨胀飙升。”
lg
...
佳华168
2024-05-09
巴菲特预言:税收风暴即将来临,美国政府或将大举增税填补赤字黑洞
go
lg
...
%激增至8.5%。如果2017年推出的
减税
政策在明年得以延续,美国的预算赤字将进一步加剧。 巴菲特认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政府不太可能通过减少支出来解决赤字问题,因为这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政治风波。相反,政府更有可能选择通过提高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填补赤字漏洞。他解释说:“他们(政府)可能会在某天意识到,他们不希望财政赤字继续扩大,因为这确实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在不愿削减开支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决定从我们所拥有的资产中获取更大的比例,以弥补财政赤字。” 巴菲特对经济和财政政策的看法一直备受关注。他的警告不仅反映了对美国财政健康状况的担忧,也提醒了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正视赤字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巴菲特还指出,税收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个人和企业产生深远影响。他呼吁投资者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同时,他也希望政府能够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权衡各种因素,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巴菲特还谈到了他对未来经济的展望。他依然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创新、创业和科技进步将继续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政府应通过合理的政策来支持和促进这些关键因素。
lg
...
金融界
2024-05-05
美财长耶伦称若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将危及美国经济增长
go
lg
...
的无视,因为他们更喜欢这位前总统通过削
减税
收和取消监管来实现增长的愿景。 耶伦办公室提前发布了她的演讲副本。耶伦在其中承认,民主“似乎不像是财政部长的典型领域”,但她补充说,“民主对于建立和维持强劲的经济至关重要。”
lg
...
金融界
2024-05-04
耶伦称分裂的民主会危及美国经济增长,间接攻击特朗普?
go
lg
...
的漠视,因为他们更喜欢这位前总统通过削
减税
收和取消监管来实现增长的愿景。 耶伦承认,民主“似乎不是财政部长的领域”,但她补充说,“民主对于建设和维持强劲经济至关重要。” 她说:“独裁者及其捍卫者认为,削弱民主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公平,甚至必要的交易,这一论点存在严重缺陷。削弱民主会削弱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基础。”她指出,一项研究表明,从长远来看,民主化会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约 20% 。 耶伦引用了2021年1月6日的起义,称这一天民主受到威胁,因为“暴徒在谎言的煽动下冲进了国会大厦”。特朗普曾谎称2020年选举被窃取,目前面临四起刑事案件,他被指控密谋推翻选举。但他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耶伦还提到了其他对民主的全球威胁,例如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特朗普和与他有联系的人表示,他们希望将政府权力集中,这样他就可以对与他有冲突的个人或公司进行调查、诉讼和其他处罚。这种做法可能会破坏使美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法治。 耶伦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是一个警示性的例子,并警告说,中国未来的增长“还远未确定”。她表示,一些民主支柱的缺失将“在中国向发达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继续构成挑战”。 耶伦发表讲话之际,有人猜测,如果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他可能会对美联储施加政治压力,要求其降低基准利率,该利率目前处于二十年来的高点,约为 5.3%。 其他领先的经济学家和学者正在挑战右翼对经济增长和自由的主张。 耶伦的朋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上个月出版了一本题为《自由之路》的书。斯蒂格利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不平等和中产阶级的侵蚀之后,特朗普利用了人们的经济不安全感。 “经济状况为这些煽动者创造了肥沃的土壤,”斯蒂格利茨说。 “如果他们感觉自己的收入在上升而不是下降,我认为他们不会觉得特朗普有吸引力。” 城市-布鲁金斯税收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凡妮莎·威廉姆森在本周发布的一篇论文中表示,企业应该更加关注法治和民主价值观。 她认为,需要建立更强大的无党派商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和高管需要充分意识到远离民主可能会如何损害他们的底线。 她说,“有无可争议的证据表明民主衰落的经济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停滞、政策不稳定、任人唯亲、人才流失和暴力。”
lg
...
Anna Sui
2024-05-04
再造一个合肥
go
lg
...
况下,老百姓希望保民生,中小企业却亟需
减税
等等补贴。 “搞经济”亦或是“保民生”,到底该怎么平衡,这个矛盾愈发尖锐,还将长期存在。 而放眼海内外,挑战和压力也仍旧存在,无论是海外对国内制造业的持续施压,还是各大城市亟需的产业升级和转移,都是各地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低线城市来说,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抓住一线城市外溢的产能,或许就能借助某一次东风趁势而上。 只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才能抓住通往未来的钥匙。 不管是学淄博,还是学合肥,最终都是为了谋求发展。 暂时地学淄博,长远地学合肥。 一旦有了发展的动力,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01
2024年影响加密市场的宏观经济因子
go
lg
...
联储保留更大的独立性。 特朗普主张全面
减税
的同时提高基础建设支出,在上一任期中,企业收入有效税显著下降,同时赤字率快速上升,进而增加美债压力。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或加大,通胀风险将长期存在,加速美元信用的折损。 3.2 美联储降息预期 利率正常化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如增长、就业和通胀)和金融条件。因此,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大部分是“预防式”降息,通过美国经济的强劲或衰退程度判断是否需要降息,尽管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受美联储反复无常的预期管理影响。 那么美国经济需要预防吗?从目前的GDP数据来看经济稳健,衰退可能性小,预防式降息的需求延期。美国修正后23年第四季度季调后实际GDP环比折年率3.4%,较此前上调了0.2个百分点,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3.3%,上调0.3个百分点,消费也持续为经济扩张提供动力,即使是修正前的GDP数据也处于经济增长状态(2022年Q4GDP增长了2.9%)。尽管2024年Q1的GDP数据下调至1.6%,下跌的原因主要来自进口高增与库存减弱,说明当前美国内部需求依然稳健,出现了内部经济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由此,各大专业金融机构纷纷后移降息预期,高盛预期7月,摩根斯坦利也认为在6月之后,中金预测降息节点延后至Q4。 根据CME利率期货的最新定价,目前交易员们预测7月降息25基点可能性降至28.6%,9月份降息25基点达到43.8%,11月降息25基点达到43.6%。由此,市场对于9月降息和11月降息预期接近,但12月与次年1月首次降息的预期正在提升。 表一:CME降息预期分布,截止2024.4.29 但降息窗口的来临无疑需要非农就业差和通胀数据弱为条件,也就是经济降温,或需要金融条件再度收紧。不确定性来自于11月美国大选,首先美联储在选举前更改货币政策有影响选举结果的嫌疑,因此大选年联邦基金利率变动的分布范围小于非大选年,9月降息的决策将更加谨慎。同时也不排除部分美联储官员为了保增长、保就业而维持“鸽派偏好”,在经济数据仍有韧性的情况下支持降息。但从历史上看,过去17次美国大选和美国货币政策研究表明美联储在大选前(当年度11月前)开展转向操作的概率较低,而在大选结束后短期内开启转向操作概率相对较高,只有2次出现了在一年内从加息转变为降息的行为,4次出现紧接11月选举月之后发生联邦基金利率或货币政策转向。 综上,美国经济内需稳健,通胀反复,金融机构的降息预测普遍后移下半年甚至明年,CME数据表明9月和11月降息预期最大,但12月与次年1月的几率正在上升。但仍需要警惕降息的充分条件是经济差,因此在降息政策来临之前或许仍有金融市场收紧的情况。同时,从历史上来看选举月之前通常利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即9月降息)更加谨慎,而选举月结束后短期内转向的可能性更高。 3.3 美联储缩表周期 扩表比降息的作用力度更大? 当前市场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降息预期,但实际上扩表对市场流动性的直接影响大于降息。上文提到了市场流动性指标 = 美联储负债规模 - TGA - 逆回购规模。扩表即美联储扩张资产负债表,通过负债的方式购买国债或抵押支持证券等资产来增加银行系统中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货币,创造货币增量直接扩大市场流动性,所以也被称之为“印钞”。而降息则是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激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转移资金至风险市场提高流动性。 何时转变货币政策? 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的进展取决于准备金的供求,根据纽约联储行长Williams等在2022年发表的文章《Scarce, Abundant, or Ample? A Time-Varying Model of the Reserve Demand Curve》:“准备金需求曲线是非线性的,以准备金与银行资产比值衡量充足度,12%~13%是过度充裕和适度充裕的临界点,8%~10%则是转为缺乏的警戒线。”金融市场表现往往是非线性的,这一点已从市场中得到体现,2018年准备金率接近13%后快速非线性回落至8%,当美联储宣布缩表降速时已回落至9.5%,最终于2019年10月重启扩表。 图十: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值 目前美国准备金率达到15%,仍处于过度充裕的状态,而随着流动性紧缩逆回购规模耗尽为零,准备金率将持续下降。机构倾向预测于明年年初结束缩表,高盛预计5月份开始缩减QT,并于2025年Q1结束缩表。摩根斯坦利认为当逆回购规模接近于零时缩减QT,2025年年初将完全结束QT。中金预测将于Q3达到临界点,若美联储5月提前降速那么临界值可延后至Q4。同时,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倾向于在美国大选月结束后短期内货币转向。 综上,当前美联储已释放考虑放缓缩表的信号,市场普遍预测可能在5月或6月将放缓缩表,明年年初将停止缩表结束QT,之后迎来扩表周期。当前风险不确定性依然在于美债供应增加,逆回购规模接近归零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大幅波动。尤其在大选年经济的稳定性格外重要,美联储可能为避免市场再次出现2019年“回购危机”而提前停止缩表并将扩表日程提前。 4 总结 黄金和美元近期出现双双上涨的趋势,除了地缘政治突发因素之外,应当对部分央行抛售美债增持黄金的趋势保持关注,暗示局部出现去美元化。 短期内,由于TGA余额的增高与美联储缓解缩表的预期将部分对冲美债发行造成的流动性紧缩,另需对第二季度再融资总量与短长债配比保持关注。中长期,美债的供求失衡并未根治。由于高升的赤字率以及明年停止暂停上限的法案,2024年依然保持大量的美债发行需求。逆回购规模将保持下降趋势,之后应当保持对TGA余额的走势与银行准备金率非线性下降保持关注。 美国经济内需稳健但通胀反复,降息预期普遍后延至年底。停止缩表预期暂时仍保持在明年年初。结合历史,货币政策倾向于在美国大选前保持警惕,而在大选结束后短期内转向的概率相对较高。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4-30
政府信誉恐受到影响!紧张的中国城市难以支付购房补贴,房地产复苏恐推迟……
go
lg
...
多个场合写信,指责新冠疫情、经济低迷和
减税
导致没有支付补贴。 “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不寻常的短期冲突,以及地方财政安全面临的巨大压力,导致住房补贴的支付出现延误,”潍坊市下属的诸城市财政部门今年1月写道。 今年3月,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部表示,他们已经“部分支付”补贴,更多的补贴正在处理中。 今年4月,自贡和淄博的官员发表了与诸城市类似的回应。同样在本月,商丘恳求大家“耐心等待”,称补贴会在“准备好”的时候发放。 房地产市场在高峰时期约占中国经济活动的四分之一,在疫情爆发前,许多城市来自土地拍卖的预算收入超过其他收入来源。 官方数据显示,在中国各地,2023年的土地拍卖收入比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低约20%。在淄博、商丘和潍坊,预算外收入(包括卖地)同期下降了30%-50%。 研究机构荣鼎咨询合伙人Logan Wright表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中,被低估的一点是,真正的影响落在了地方政府身上。” 受未付补贴影响的人数和金额仍不清楚。 商丘市30岁的公务员Alan Liu表示,该市的一些购房者已经收到补贴,但他仍在等待承诺的3万元,他于2022年6月在“黄金地段”买了一套房子。 “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长期忽视,必须解决,否则会影响政府的信誉,”Liu说。
lg
...
风起
2024-04-30
上一页
1
•••
214
215
216
217
218
•••
31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
lg
...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史无前例!特朗普突宣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分析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lg
...
特朗普政府突发大动作!美国关键矿产清单迎来2018年来最重大调整 TA们被加入清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