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股收盘 |
创业板
指
高开高走涨2.48% 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go
lg
...
指涨1.61%,报收9927.99点;
创业板
指
涨2.48%,报收1977.69点。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381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23.9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7.9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97亿元。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3年10月30日共有92个行业上涨,其中,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专业连锁涨幅居前; 32个行业下跌,国有大型银行、商用车、贵金属、饰品、照明设备跌幅居前。 2023年10月30日,沪深A股共有3551家公司上涨,89家公司涨幅超10%(含),N德冠、天龙集团、百纳千成、首都在线、卓胜微涨幅居前; 有1379家公司下跌,10家公司跌幅超10%(含),冠龙节能、C思泉、鹏翎股份、深水规院、恒誉环保跌幅居前。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创业板
指
大涨2.48%,21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go
lg
...
指涨1.61%,收报9927.99点;
创业板
指
涨2.48%,收报1977.69点。从板块行情上来看,今日表现较好的AI算力芯片、智能音响、eSIM板块,而有色锑、高速公路、重卡等板块下跌,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4.30亿元。 基金经理是一只基金产品最核心的成员,能决定一只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策略以及投资风格,基金经理出色的择时选股能力和调研预测能力是基金业绩的有力保证,所以基金经理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的重要依据;基金经理的变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基金产品未来的表现,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 根据巨灵统计的数据显示,近30天(9.30-10.30)共有193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其中今天(10.30)有17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4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而从管理的11只基金产品中离职的,有1位基金经理是由于个人原因而从管理的5只基金产品中离职的,有1位基金经理是由于产品到期而从管理的1只基金产品中离职的。 中欧基金张跃鹏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1.56亿元,管理过的基金多为混合型,任职期间回报最高的产品是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501081),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在任职的2年又47天时间内获得109.63%的回报。 新基金经理上任方面,南方基金张延闽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75.96亿元,管理过的基金多为混合型,任职期间回报最高的产品是基金通乾(500038),为混合型型基金,在任职的1年又291天时间内获得50.83%的回报,新上任南方前瞻共赢三年定期开放混合这1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 近一个月(9月30日-10月30日),嘉实基金参与公司调研的数量最多,共调研138家上市公司,然后调研较为活跃的还有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分别调研99家、81家、80家上市公司;从调研行业上来看,基金公司对医疗器械行业的上市公司调研次数最多,共有516次,其次是化学制药行业,基金公司调研了489次。 从个股调研情况上来看,最近1个月(9月30日-10月30日)最受公募基金关注的是开立医疗,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业务为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共有144家基金管理公司参与调研,其次是天孚通信、中微公司,分别接受136家、10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调研; 将时间周期缩短到最近一周(10月23日-10月30日)来看,基金调研数量第一的公司是开立医疗,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共被144家基金机构调研;然后被调研数量较多的股票是德赛西威、瑞鹄模具和中际旭创,分别接受98家、97家和75家基金机构的调研。
lg
...
金融界
2023-10-30
场内ETF资金动态:ADC精彩纷呈,国产新药不断突破,创新药ETF大涨
go
lg
...
成指上涨1.53%,报9920.09,
创业板
指
上涨2.33%,报1974.85点。 根据巨灵财经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27日场内ETF基金中HK创新药(513120),涨幅6.59%,其余ETF涨幅均超过5%,排名靠前的港股医药(159718)、医药港股(159776)、港股医药(513200),涨幅分别为6.38%、6.23%、6.06%。从整体上看数量占比较多的为医药ETF。 下跌方面,27日跌幅最大的是电信ETF(159507)跌幅达到0.93%。剩余排名靠前的有绿色能源(562010)、软件龙头(159899)、云50ETF(560660),跌幅分别为0.56%、0.55%、0.50%。从整体上看数量占比较多的为云计算ETF。 从成交金额上来看,27日成交额最大的是300ETF(510300),交易金额59.53亿元。剩余成交额排名前三的科创50(588000)、恒指科技(513180)、恒生互联(513330),成额别为33.87亿元、28.75亿元、27.44亿元。从成交额规模来看,A股相关的指数ETF成交额较大。 细分到资金流动情况上来看,27日净申购金额最大的为HS300ETF(510310),当日净申购金额为7.26亿元。净申购金额超过1.9亿元的,排名靠前的有300ETF(159919)、证券ETF(512880)、恒指科技(513180),申购金额为5.36亿元、4.95亿元、1.93亿元,净申购净额数量较大的为A股相关指数ETF。 资金流出方面,27日净赎回金额最多的是创业板(159915),赎回金额8.30亿元。另外还有500ETF(510500)、医疗ETF(512170)、创业板50(159949)赎回金额超2.65亿元,赎回金额分别为4.32亿元、4.00亿元、2.65亿元。其余ETF赎回金额相对较小,均未超2.65亿元。 10月27日场内ETF基金涨幅中,HK创新药(513120),涨幅6.59%。港股医药(159718)、医药港股(159776)、港股医药(513200)等医药ETF排名靠前。10月27日行业板块中,A股大盘相关的指数ETF成交额较大,300ETF(510300)以59.53亿元位居首位,板块涨幅1.51%。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年会召开,多个ADC、双抗、小分子等创新药披露最新数据。作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本次会议上国内外多个创新药企业披露多个重要临床数据,在此我们梳理筛选出部分优异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涉及ADC、双抗、小分子等的数据,从部分产品展现出的BIC/FIC潜力来看,目前国产创新药在不断取得新突破,创新药ETF大涨。
lg
...
金融界
2023-10-30
收评:
创业板
指
大涨2.48%,科技股爆发,两市成交额时隔2个月重回万亿
go
lg
...
各异,早盘沪指低开后震荡整理,深成指、
创业板
指
双双走高,其中
创业板
指
涨超2%,午前各大指数全线上扬,沪指翻红。午后A股稍作调整后再度震荡上扬,今日量能进一步放大,成交额时隔两个月再度突破1万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涨0.12%,报3021.55点,深成指涨1.61%,报9927.99点,
创业板
指
涨2.48%,报1977.69点,科创50指数涨1.89%,报878.13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0381.06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23.98亿元。两市73股涨停,10股跌停,近3600股上涨。 行业板块方面,半导体、消费电子、电子化学品、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等涨幅靠前,汽车整车、银行、公用事业、铁路公路、珠宝首饰等行业跌幅靠前。汽车芯片、3D摄像头、AI芯片、CRO、小米概念、创新药等题材活跃。 重要板块综述 华为新机明日发布,华为概念再受追捧,维信诺、昀冢科技、智度股份、启明信息、亚翔集成、江海股份、天音控股、五方光电、兆威机电、兴森科技、福蓉科技、春秋电子、直真科技、梦网科技、水晶光电、国光电器等涨停。 三季报行情抢眼,皖天然气、南兴股份、永东股份、中广天择、柳化股份、唐德影视、金科股份、汇嘉时代、亚光股份、东方嘉盛、浙江鼎力、中华企业、苏州龙杰、航天晨光等涨停。 医药行业持续走强,润达医疗、九州药业、誉衡药业、奥赛康、赛隆药业、昂利康等涨停。 算力概念爆发,高新发展、首都在线、莲花健康、利通电子、龙宇股份、华胜天成涨停。 消费电子板块受追捧,恒铭达、光大同创、朝阳科技、精研科技、福日电子涨停。 Chiplet概念维持热度,文一科技、实益达、沃格光电涨停,新益昌、纳芯微等涨超10%。 半导体板块大涨,卓胜微、赛腾股份、法拉电子涨停,韦尔股份涨逾8%。 ChatGPT概念反弹,百纳千成、神州数码涨停,鸿博股份、三人行、浙大网新等跟涨。 焦点公司解析 新股德冠新材盘中涨超200%两度触发临停。 部分高位股继续调整,冠龙节能、真视通、铭科精技、天元智能、捷荣技术、常青股份等跌停。 次新股阿为特30CM跌停,上周五上市首日暴涨1008%。 机构最新解读 海通证券分析称,传统行业或仍有机会,其中从配置角度来看公募基金对大金融板块的配置仍较低,估值也仍处于历史低位,后续有望进一步迎来修复;同时前期科技板块超额收益已经收敛,配置价值正逐渐显现。此外医药和大众消费品板块具有配置性价比。 兴业证券指出,四季度市场在当前的底部区域有望迎来修复机会。行业配置上,一是关注近期受益于政策推动、基本面改善的周期(建材、化工、工业金属、工程机械)、消费(纺织服装、休闲食品、白酒)等价值板块的修复机会,继续把握高景气成长(汽车、半导体、传媒)等;二是关注石油石化、运营商、保险、电力和交运,港股电信运营商、能源(石油、煤炭)、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优质央国企龙头也具备较强的高股息配置价值;三是关注可选消费板块,即家用电器(厨电、白电)、汽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轻工制造(家居用品、文娱用品)等,TMT板块(出版、广告营销、光学光电子)以及军工电子、装修建材、化学纤维等。 信达证券表示,展望未来半年,A股存在三个反转的力量:政策底&TMT超跌修复;库存周期反转;房地产销售企稳改善。超跌反弹和政策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大多不会超过一个季度,库存周期对市场的影响最弱的情况下可能只有半年,房地产销售一旦改善,行情级别将会是年度的。配置上,建议月度内配置超跌,半年内超配金融类(证券银行),1-2年内战略性配置上游周期。
lg
...
金融界
2023-10-30
A股收评:三大指数连涨3日!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半导体、CRO板块全天走高
go
lg
...
%报3021点,深证成指涨1.61%,
创业板
指
涨2.48%。两市近3700股上涨,全天成交10381亿元,为两个月来首次突破万亿,北上资金净卖出23.98亿元。盘面上,半导体及芯片等板块全天强势,卓胜微等多股涨停;CRO板块维持涨势,康龙化成领涨;消费电子板块爆发,光大同创等多股20cm涨停;创新药、智能穿戴及混合现实等板块涨幅居前。另外,汽车整车板块走弱,福田汽车跌超7%;大金融板块集体下跌,保险、银行及券商等多股跌超4%;户外露营板块走低,雅艺科技领跌;公用事业板块下挫,顺控发展跌停;铁路公路、珠宝首饰及汽车零部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lg
...
金融界
2023-10-30
A股午评:
创业板
指
涨2.33% 医药、芯片股集体大涨
go
lg
...
%报3022点,深证成指涨1.53%,
创业板
指
涨2.33%。两市超3700股上涨,半日成交6544亿元,北上资金净买入5.56亿元。 盘面上,医药股继续活跃,CRO方向领涨,成都先导、康龙化成涨超10%,九洲药业涨停;半导体板块大幅反弹,卓胜微、江海股份等涨停;消费电子概念股震荡走强,精研科技、春秋电子等涨停;算力概念股维持强势,利通电子、启明信息等涨停。 下跌方面,传媒板块走弱,凤凰传媒跌超8%;银行、券商及保险板块集体下探,中信银行、新华保险等多股跌逾4%;汽车股震荡走低,福田汽车领跌;汽车零部件、珠宝首饰及中特估等板块跌幅居前。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午评:
创业板
指
放量涨2.33%,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板块爆发
go
lg
...
分化,沪指低开后横盘震荡整理,深成指、
创业板
指
走高,其中
创业板
指
涨超2%,午前三大指数全线上扬,沪指成功翻红。值得关注的是,今日早盘市场成交显著放量,全天料将达到万亿成交。 截止午间收盘,沪指涨0.17%,报3022.9点,深成指涨1.53%,报9920.09点,
创业板
指
涨2.33%,报1974.85点,科创50指数涨1.75%,报876.93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6543.99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5.56亿元。两市54股涨停,9股跌停,超3600股上涨。 行业板块方面,半导体、消费电子、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等涨幅靠前,汽车整车、保险、银行、珠宝首饰、汽车零部件、公用事业等行业跌幅靠前。CRO、汽车芯片、AI芯片、无线耳机、创新药、小米概念、被动元件等题材活跃。 重要板块综述 三季报行情抢眼,皖天然气、南兴股份、永东股份、汇嘉时代、亚光股份、东方嘉盛、浙江鼎力、中华企业、苏州龙杰、航天晨光等涨停。 华为概念持续活跃,维信诺、昀冢科技、智度股份等涨停。 消费电子板块受追捧,恒铭达、朝阳科技、精研科技、福蓉科技、春秋电子、国光电器涨停。 半导体板块大涨,卓胜微涨停,艾为电子、炬芯科技、杰华特、赛微微电、芯海科技等10余股涨超10%,韦尔股份大涨9%。 医药行业持续走强,润达医疗、九州药业、誉衡药业、奥赛康、赛隆药业、昂利康等涨停。 算力概念再度爆发,高新发展、利通电子、龙宇股份、华胜天成、南兴股份涨停,首都在线、思特奇等涨幅居前。 Chiplet概念维持热度,文一科技、实益达、沃格光电涨停,新益昌、纳芯微等涨超10%。 焦点公司解析 新股德冠新材盘中涨超200%两度触发临停。 部分高位股继续调整,真视通、铭科精技、天元智能、捷荣技术、常青股份等跌停。 次新股阿为特30CM跌停,上周五上市首日暴涨1008%。 机构最新解读 华福证券指出,当下权益市场的配置性价比较高,随着经济向上带动预期的逐步修正,A股正式进入长期价值配置窗口期在板块配置上,当前市场属于底部强力反弹,顺周期、消费、成长、新能源、半导体等皆有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11月,财政超预期发力加速推进经济修复进程,国内外的流动性影响因素开始缓和,汇金增持发挥的类“平准”作用显现,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开始提升,市场底部已经夯实,修复行情正在临近,三阶段配置策略的第一阶段以顺周期防御为代表,已进入尾声,当前正进入以超跌成长修复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建议积极布局科技和医药板块。 中金公司认为,温和复苏环境下关注基本面先行改善行业。建议关注三条配置思路:1)受益于政策边际变化、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比较大的基建链条相关行业;弱复苏环境下需求有望边际好转、库存和产能等供给格局改善,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领域值得关注,如白酒、白色家电等。2)与国内宏观关联度不高、股息率高且具备优质现金流的领域,尤其是受益国企估值重塑的油气和电信央企。3)顺应新技术、新趋势且存在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细分领域,例如通信、半导体等TMT行业。
lg
...
金融界
2023-10-30
创业板
指数
强势上涨,创业板ETF上涨2.02%
go
lg
...
至2023年10月30日 11:17,
创业板
指数
强势上涨2.04%,成分股卓胜微上涨20.00%,康龙化成上涨14.02%,健帆生物上涨12.55%,泰格医药,圣邦股份等个股跟涨。创业板ETF(159915)上涨2.02%,最新价报1.92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7.39亿元,换手率4.23%。 首创证券表示,高科技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决心可见。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高水平科技产业的发展,包括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税收加计抵减、数字中国建设等等。利好政策将从促进企业创新、减少生产成本、打开增量需求市场、资源倾斜等各个方面,利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显著超配医药!创业板价值ETF(159966)强势反弹
go
lg
...
数中医药生物行业权重27.55%,相对
创业板
指
显著超配近8个点,在今日医药领涨的行情下涨幅显著跑赢
创业板
指
。 截至10月27日,今年以来创业板价值ETF(159966,场外联接A类:007472;C类:007473)标的指数跑赢
创业板
指
近6%,跑赢创业板50近10%,超额显著。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上银基金一周早知道|数字中国顶层规划落地,产业发展机会如何看待?
go
lg
...
.87%,深证成指数周上涨0.55%,
创业板
指数
周跌-0.27%。上周表现较好的行业主要有通信、建筑装饰、传媒、计算机,表现较弱的是电力设备、汽车和有色金属。 近期市场震荡波动,行业、风格快速轮动,演绎到历史上较高水平,进入3月,随着财报业绩披露,叠加3、4月份两会及政治局会议后,国内政策逐渐明朗,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清晰,市场有望重新回到景气驱动、基本面审美模式之中。当前市场在经济复苏、政策宽松预期上的分歧,有望随着3、4月份经济数据的披露,以及两会、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而最终实现弥合统一。 二.上银基金重点关注 1. 2月PMI数据点评 2月制造业PMI全面回升,企业景气水平明显提高。2月制造业PMI为52.6%,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较上月上升6.9%、3.2%、0.2%、2.5%和4.4%。 从结构上看,供需两端均修复,生产恢复较快。 供应方面,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信心进一步增强。2月生产指数为56.7%(前值49.8%),指数大幅回升。采购量指数为53.5%(前值50.4%),表明企业继续增加原材料采购。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前值55.6%),升至近12个月来高点,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高频指标中,粗钢日均产量、汽车轮胎开工率、PTA产业链负荷率、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高炉开工率等指标最新数据较上月环比均上升。 需求方面,内外需均好转。2月新订单指数为54.1%(前值50.9%),说明市场需求继续回升。节后房地产、汽车需求有所好转,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上升35.1%,同比上升28.5%。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月前三周乘用车厂家批发、零售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16%。新出口订单指数52.4%(前值46.1%),外需重回扩张区间。2月美国及欧元区综合PMI初值均高于预期和前值,短期来看,海外经济韧性较强。 与此同时,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需巩固。部分数据变动可能是由于春节错位因素引起,需求回暖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2月综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4.8%。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乘用车厂家批发、零售销量今年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5%和26%。此外,反映订单不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占比仍超过50.0%。 价格指数均上涨,企业生产积极性回升。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4.4%(前值52.2%),原因可能是当月油料油脂类、矿产类、钢铁类、食糖类等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出厂价格指数为51.2%(前值48.7%),受需求端修复影响,出厂价格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别为50.6%(前值47.2%)和49.8%(前值49.6%),企业生产积极性继续回升。 不同规模企业PMI均上升,中小型企业景气度重回扩张区间。2月,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53.7%(前值52.3%),52%(前值48.6%)和51.2%(前值47.2%),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均高于临界点。 建筑业PMI升至高位景气区间,服务业PMI继续回升。2月,建筑业PMI指数为60.2%(前值56.4%),节后建筑行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基建领域持续为经济稳增长发展提供动力。服务业PMI为55.6%(前值54%)。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前期积累需求加速释放,服务行业景气度迅速回升。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我国生活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业消费热度指数分别达122.2、125.0和148.3,均较去年低点大幅提高。 2023年是经济触底复苏的重要一年,在开年的1-2月,经济景气度已表现出较强的修复。2月PMI超预期回升,印证了经济正在复苏的大势。在PMI数据大超预期后,债市的反应较为平淡。这可能是因为债市已经提前反映了“经济强修复”的逻辑,也就是说去年年末债券收益率已经提前反映了对于今年经济回升的预期。因此2月PMI指数大超市场预期对债市的扰动比较有限。与此相反,在经济景气度超预期修复后,股市迎来3月“开门红”。我们认为当下经济复苏已经启动,在经济复苏下产需明显走强,经济动能依旧较强,后续经济仍在逐步修复的道路上。总体来看,经济修复依旧可期,继续看好今年A股修复态势。 2.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政策背景:顶层布局规划落地,数字中国建设成为领导干部考核新指标。中央高度重视,“把舵定向”数字经济整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国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强调数字经济的必要性。 国家政策频发,“保驾护航”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从全局战略、顶层设计、统计计量等方面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支持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行业规划引领,“多措并举”数字经济全面部署。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围绕农业、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全面促进数字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即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一是从产业链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等底层架构是产业链上游,数据和算力是核心要素;二是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数据资源方面,国家政策频繁落地,2022年明确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数据顶层设计出台;2023年地方纷纷做出探索,并出台相关政策。不难发现,新基建与信创发展成果显著。其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二,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其三,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优化。 数字赋能带动全要素生产全方位提升。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劳动、技术相协同的新型生产要素,产业新技术经济范式形成。数据要素在采集、确权、定价、交易和流转等市场化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化的同时,产生外部性和价值溢出效应,促进数字化应用实例不断丰富,赋能传统产业。经济层面,数字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产业渗透率提速;政治层面,数字政府建设收获显著成果,数字政府治理卓有成效;社会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彰显新特色,数字乡村建设激发新动能。 供应链安全和数字安全是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科技自立地位空前提升,加强数字安全成为关键(如网络安全、数据储存、相关软件等),基础软硬件等“卡脖子”领域将成为国家投入的重点方向。 三. 上银基金每周一图|小小内窥镜中暗藏的投资机会 医用内窥镜是一个带有光源的管道,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或协助手术的进行。目前的医用内窥镜系统由内窥镜镜体、图像处理中心和监视器三大模块组成,是结合了传统光学、现代电子、软件算法、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精密检测仪器。 内窥镜有多种分类方式:按产品结构可分为硬镜和软镜;按成像原理可分为光学镜、光纤镜和电子镜;按使用次数可分为复用式内镜和一次性内镜;按临床应用又可分为消化内镜、呼吸内镜、腹腔镜、关节镜等。随着行业的发展,内窥镜种类在不断创新和更迭。 医用内窥镜由三大系统组成,包括内窥镜镜体、图像处理模块和光源模块,其中镜体又包含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采集和处理电路。内窥镜成像镜头多采用非球面镜体,图像传感器包括微型图像(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两类,采集和处理电路核心技术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及超小尺寸组件封装技术。内窥镜图像处理模块运用了降噪算法、时间降噪技术、时间滤波技术等降噪技术,以及假彩色成像技术、数字滤波技术、i-Scan或智能分光比色(FICE)技术、自发荧光成像(AFI)技术等边缘增强技术。冷光源模块中,LED灯凭借成本优势和能耗优势,逐步取代氙灯照明。 根据CNKI、前瞻产业研究院,内窥镜在临床治疗中分布于腹腔、泌尿、肠胃、关节、耳鼻喉、妇科等领域的比重分别为29%、16%、15%、14%、10%和5%,其中医用内窥镜在腹腔领域应用最多。内窥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常用于腹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心脏搭桥等治疗手术。 2016-202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152亿元增加至231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1.1%,是全球同期水平的3倍有余。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显示,2020-2025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复合增速将为11.7%,到2025年将突破四百亿元关口。 202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中排名前三的均为进口品牌,对应市场份额为21.3%、11.7%和5.7%。同年,除上述三个品牌外,其余海外品牌市场占比合计约55.7%,进口品牌超九成。从渗透率来看,2020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渗透率为5.6%,较2016年增加了3.0个百分点,国产品牌渗透率增长速度较快。 我国医用内窥镜起步晚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进度都相对落后,本土内窥镜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是,我国内窥镜行业已打破进口依赖的局面,从模仿到创新,部分企业成功实现海内外合作发展,已有国产内窥镜产品实现出口。在医用内窥镜低端领域,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能独立研发和生产;在中端领域,部分大型企业已在市场站稳;而在高端领域,我国仅有少数本土企业能在某些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打破进口垄断的局面。
lg
...
证券之星
2023-10-30
上一页
1
•••
864
865
866
867
86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惊人暴涨的原因在这!美国传大消息 金价狂飙114美元
lg
...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信号!彭博:习近平容忍最富裕省份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lg
...
中美脆弱贸易休战又添新动荡!软银突然清仓英伟达,警惕美国“数据洪流”
lg
...
特朗普突发重大警告!若出现这一幕 美国将面临“经济和国家安全灾难”
lg
...
突发!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法案以结束政府停摆 并已提交众议院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6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