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开低走,成长板块多数回调。沉寂已久的创新药强劲反弹,医疗器械板块逆势启动——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上涨1.23%,成份股呈现普涨格局。 【创新审批加速,产业政策密集加持】 消息面上,政策暖风频吹,为板块注入了强劲动力: 1. 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于近期启动,并于11月2日正式开始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此次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有望缓解高值创新药的支付压力,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积极影响。 2.创新审批加速:在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势头强劲,10月共有5款产品通过审批。截至10月31日,今年累计已有378个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成功获批,展现出行业蓬勃的创新活力。 3.顶层设计前瞻布局:新阶段国家明确将脑机接口、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列为未来经济增长点,或将为医疗器械与新技术结合的商业化落地带来催化。例如,脑机接口技术与医疗器械的结合发展还在初步阶段,作为前沿赛道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板块业绩拐点隐现,长期空间广阔】 从基本面看,医疗器械行业正呈现出明确的复苏信号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1.业绩触底回升:根据国金证券分析,医疗器械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5%,成功实现由负转正,预计四季度行业收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5.07%、毛利率(整体法)为47.88%,整体下降趋势趋缓。 来源:国金证券 2.市场空间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分析,2020-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已从7,298亿元人民币增至9,417亿元 人民币,CAGR为6.6%。预计到2035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8,134亿元人民币,长期发展天花板较高。 中信建投指出,短期来看,或可把握2026年业绩改善个股的业绩和估值修复机会,多家医疗器械行业细分赛道龙头公司有望于2026年迎来加速增长。长期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和国际化能力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 国金证券则认为,国内医疗设备终端招标需求2025年已经出现明显增长,三季度开始大量头部企业收入端将由负转正,预计四季度国内医院设备更新节奏有望进一步加速,行业或将迎来确定性拐点。同时,板块出海优质企业价值重估,国内创新研发正成突破口,近年来头部企业海外市场增速明显超越国内市场,海外产品及渠道能力强的企业有望取得更高的增长确定性及市场估值。 同时,国内市场未来发展重心或将转移到创新高壁垒赛道,支持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创新产品政策层出不穷,有望持续为新产品加速商业化落地带来催化。 【聚焦龙头与创新,如何把握A股医疗器械β机会?】 资料显示,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H30217.CSI),前十大包含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等龙头+创新企业,超8成权重聚焦科创板+创业板医疗器械龙头,指数成长性及弹性或较为突出。 从行业分布看,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主要覆盖医疗设备(42.59%)、医疗耗材(33.78%)以及体外诊断(23.63%)细分板块,β质地较为纯粹。若后续板块估值迎来拐点,或更能表征A股医疗器械细分板块走势。 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10.31,按照中证指数公司四级分类计算。注:指数成份券及权重根据市场情况变化,不构成对上述行业及股票的推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