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I开启全球落地行情, 联想集团(0992.HK)如何估值?
go
lg
...
数据看,近年来联想集团净利率数值在运营
利润率
的45-65%之间浮动(其中2Q23-4Q23为50%)。我们假设FY25联想集团PC业务净利率与运营
利润率
的比例关系与集团总体一致,取50%,即PC业务净利率约为3.5%。为便于计算我们将非PC业务收入等同于智能手机收入,参考小米集团及传音控股盈利能力,我们保守估计认为联想智能手机业务净利率与PC一致,为3.5%。 按照FY25 ISG业务净利率为3.5%计算,公司FY25 IDG业务实现净利润16亿美元。在戴尔、惠普、华硕、宏碁、雷神5家PC相关上市公司中,戴尔ISG业务(服务器、存储、网络服务等)、惠普打印业务为公司运营利润主要贡献来源,PC业务贡献相对较小,与联想ISG业务结构存在一定差距;华硕、宏碁、雷神三家公司PC纯度较高,且PC客户区域分布与联想相接近,选取三家公司作为联想PC业务的可比公司,24年市盈率平均值分别为20倍。联想深耕商用市场,旗下ThinkPad、ThinkBook等系列具备极高的品牌认可度和良好的口碑,在AI PC商用先行的趋势下或将率先受益,保守估计下给予联想PC业务等同于可比公司均值的20倍市盈率;参考小米集团、传音控股,同样给予智能手机业务24年20倍市盈率水平。可得联想IDG业务对应FY25的合理市值为320亿美元。 联想的ISG业务产品矩阵丰富,拥有包括服务器、存储及其他网络设备等硬件产品,并提供云解决方案。目前联想与DELL、浪潮、HPE为全球TOP级服务器品牌,客户资源广泛。 联想服务器业务采取独特的ODM+模式,既可以满足中小企业对于服务器整机的需求,作为品牌商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又可一站式满足超大规模CSP多样化、定制化和全球化的服务器设计制造需求,联想采取ThinkSystem+联想问天的双品牌战略,分别针对海外/本地市场,提供全球化技术及本地定制化服务。 GTC大会期间,联想集团与NVIDIA宣布合作推出全新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全新的PG8A0N,这是一款终极1U节点,支持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GB200功耗增大,液冷系统成为标配,根据智通财经,联想集团在实现高效能和高功耗计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多年前便推出了创新的联想海王星液冷技术,该技术使联想在Green500榜单上排名第一,并且其尖端设计得到了NVIDIA GPU支持,能够提高计算速度,并确保在高温和多GPU环境下也能维持设备的冷却。此外联想ThinkSystem品牌亦推出支持H100、H200以及B200的相关产品。 目前AI服务器占ISG业务比重超过20%,订单数量火爆,呈现供不应求的台式。预计随着AI算力卡供应紧张的缓解,叠加联想在B200等新产品的放量,AI服务器有望拉动ISG业务显著增长,年内有望实现扭亏为盈,并在2H24开始开启高速成长。 选取服务器国内服务器制造商浪潮信息、中科曙光,以及海外服务器龙头超微电脑作为联想的可比公司,三家公司2024年平均PE为33倍。2023年CSP厂商将资本开支更多投入到AI相关设施建设中,传统服务器出货量下行;而受AI算力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尽管联想AI服务器营收占服务器总营收比重超20%,但AI服务器收入难抵服务器整体营收下滑,利润方面出现亏损。在传统服务器复苏和AI算力芯片供应紧张缓解的背景下,预计FY25年联想集团ISG业务将实现营收100亿美元,高毛利的AI服务器放量有望带动公司扭亏,参考可比公司,假设联想ISG业务净利率修复至2%,则FY25 ISG业务对应市值为66亿美元。 联想SSG业务盈利水平好,业绩稳定增长,预计FY25实现营收90亿美金,假设净利率为10%,考虑到过去几年每年稳定两位数增速增长,叠加AI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SSG业务旺盛的需求,给予20X PE,对应180亿美金市值。 总上,联想IDG/ISG/SSG三大业务合理市值为320+66+180=566亿美金,联想集团IDG、ISG及SSG三大业务集团之间存在业务重叠,导致业绩重复计算。若将三大业务集团每年经营溢利单独加总计算,业务之间经营溢利抵消金额占加总金额的25%左右;此外,联想集团在三大业务集团之外还有单独计算的整体费用等,集团经营溢利约为三大业务集团经营溢利加总(抵消后)的70%。因此考虑到业务抵消及集团整体费用,我们取566*75%*70%=297亿美金作为联想的合理市值,对应当前137亿美金市值仍有翻倍以上空间。
lg
...
格隆汇
2024-04-29
认清Arm的现实
go
lg
...
复合年增长率和44%的终端GAAP营业
利润率
。 分析师普遍预测未来几年的增长率为20%至25%,而该股的每股收益目标市盈率为81倍。投资者需要明白,Arm已经是一家发展良好的公司,基于其技术的芯片季度出货量达到70亿。 Arm的毛利率已经超过了95%,而英伟达的毛利率为76%。主要的区别在于,英伟达获得了GPU销售的全部价值,而Arm只获得了一小部分专利费。 来源:YCharts 英伟达的季度销售额已超过240亿美元,而Arm的目标仅为9亿美元。这家芯片设计公司的业绩令人印象深刻,但销量不是很大。 总结 无论Arm的
利润率
高不高,与它给股东带来的回报相比,这只股票实在是太贵了。该股是在晨星公司的目标价格附近上市的,投资者应该认为这个目标实际上可能是激进的,没有迹象表明市场会支持从2022年到2030年的专利费增长两倍。 $ARM Holdings Ltd(ARM)$
lg
...
老虎证券
2024-04-29
山高新能源(1250.HK)利润总额翻倍,高质量发展凸显长期价值
go
lg
...
到了3.87亿港元,同比增长72%,净
利润率
也从2022年的4.3%增长到7.8%。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能源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动力的重要发展引擎为山高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并不足以解释山高新能源盈利水平翻倍增长的优异表现。 公司财报中指出,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公司聚焦新能源主业,持续加大投入,从而实现新能源业务收入及利润增加,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先锋地位。这最直观的体现在发电量上。发电量主要由装机容量和利用小时数决定,以山高新能源的电站资源来看,当下公司形成了以光伏为主导,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境内外拥有54座集中式光伏发电站,19座风力发电站以及200余座分布式光伏电站。2023年,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约超56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5%。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发电量分别约为29.3亿度,风力发电量约20.7亿度。 进入2024年,尽管国内1-2月份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和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低于去年同期,但山高新能源仍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局。透过公司公布的2024年1月、2月发电量数据,可以看到公司完成发电量均较去年同期取得了不俗的提升。 表:公司于2024年1-2月的发电量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2023年与2024年一季度的发电数据显示了公司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不仅证明了公司在现有项目上的高效管理和运营能力,也展示了公司过去一年通过不断扩展业务和投资新能源项目,对整体业绩带来的积极影响。山高新能源今年在经营新能源发电资产上的突出表现,更显示出公司针对已经挖掘到的增长点,进行了充分的巩固和扩张,持续推动了公司的稳健发展。 以菏泽381.25MW风电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风能资源储量大、风切变指数大的菏泽地区,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水平,预计总投资20亿元,全年发电量10亿度。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份完成前期各项手续办理及现场机位踏勘工作,正式开工建设。 就在前不久,山高新能源还在贺州市昭平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集中式风电项目签约仪式中成功签约了510MW风电项目,位居各签约企业首位,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0亿元。 2023年,公司通过上下产业链联动,在激励市场竞争中创新开发模式,成功中标山西临汾200MW集中式光伏项目、江苏仪征100MW光伏项目,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获得的锦州义县81MW农光互补分布式、南阳社旗县“100MW风电+智慧储能”、新疆达坂城100MW光伏项目,锁定一系列分布式战略大客户项目。以上项目都是新能源领域的优质资产,伴随着一系列项目的中标以及顺利推进,能够为山高新能源带来庞大的现金流支持,加速公司的扩张和后续项目的推进,进而为公司带来可观的营收及利润。 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和公司自身差异化竞争模式的背景下,可以说公司的成长性得到了有效的确认,同时也为公司能力形成提供强有力背书,有利于公司在未来顺利展开投资及合作,并为期赢得市场信心提供坚实基础。 持续的投资扩张和多元化的协同布局离不开雄厚的资金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末,山高新能源旗下附属天津富欢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旗下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现金增资50亿人民币(相当于约54.5亿港元),首期40亿人民币款项以于去年12月13日到账。成功引入重磅战投,进一步丰富了山高新能源账面资金的充裕程度,为公司业务的持续投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9亿港元,同比增长35%。2023年,经营现金净流入约20.0亿港元,投资现金净流出约25.7亿港币,融资现金净流入约19.4亿港元,期内现金增加净额约12.6亿港元。 着眼于未来,山高新能源有什么值得期待? 拉长视角来看,市场也正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助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山高新能源这类专注于新能源、新基建等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行业先锋,正迎来难得的机遇,山高新能源也在持续寻求更多的可能。2023年12月,公司新能源+交通项目案例,入选环球网2023年ESG白皮书,获评“ESG实践案例--创新绿色基建升级榜样”。 首先,山高新能源实现绿电交易“零”突破,不断打开成长想象空间。 近日,山高新能源江苏宝应鲁垛光伏项目及广东开平光伏项目分别完成省内月度绿电交易,交易电量达1200万千瓦时,实现绿电收入约48万元。预计公司2024年可实现绿电交易1.2亿度,绿电收入超过480万元。 这意味着什么? 绿电作为企业实现用电结构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关乎各企业的低碳运营效果。随着各企业对于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行业前景持续看好,公司发展机遇正不断打开。 回顾2023年全年,绿电交易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京津冀区域完成年度绿电交易超230亿千瓦时,其中,北京购买绿电1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倍。 与此同时,新能源消纳比例也逐步上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6875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5%。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促使国内新能源消纳比例不断提升,绿电市场的的需求无疑将不断扩大。 中信建投对此亦表示,在此背景下,风光发电参与绿电交易的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新能源项目的环境价值有望逐步兑现,新能源发电运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望提升。 除此之外,绿电绿证交易近期再迎实质性的政策利好,2024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强调将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出台绿电交易有关规定,逐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购买绿电需求量大、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难等问题。 山高新能源亦将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运行,伴随着公司积极推动绿电交易的落地,从而在行业快速发展中保持领先的地位,并为其未来的成长与价值潜力释放带来更大的确定性和想象空间。 其次,山高新能源还在发电业务稳健的基础上,战略性拓展新能源运营业务,依托旗下专业化运维平台,致力于新能源发电站运维和保值增值,具备资管、运维及检修技改等承包能力。 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其规模也逐年增加。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1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进入2024年,这一数字在此实现新突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同比增长34%,总规模达到了15.85亿千瓦,有力推动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新能源场站规模不断增加,电站分布广、设备数量多、人员管理低效、运维手段单一等问题逐渐显露,在当下背景下,代运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公司2023年完成外部代运维项目超2GW,代运维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今年四月,山高新能源旗下泰安市立华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中标国家电投集团云南九龙山风电场和山西毛家湾风电场风机检修维护项目。据悉,两个中标项目总规模近200MW。 这项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与公司的发电业务、新基建业务共同形成协同效应,可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品牌力,并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元化的增长动能。 再次,山高新能源持续探索新能源+大数据产业,不断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 在当下AI浪潮下,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统消耗的电力远超预期,“算力的尽头是能源”的看法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赋予了山高新能源历史性的机遇。 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中心的调查,数字能源产业作为低碳经济重要一环,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2015年的6544.2亿增至2022年的11051.5亿。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有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大股东山高控股敏锐捕捉到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于去年11月拟认购中国领先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之一、美股上市公司世纪互联新发行普通股。这一战略举措将有力地促进公司在数字新基建领域的布局,实现其绿色能源产业与数据中心产业的协同发展。它将加速推动高耗能的数据中心业务向更加环保和低碳的方向转型,从而构建起“绿电+算力”的生态闭环。 由此看来,山高新能源长期以来在风光新能源领域建立的竞争优势,以及数字新基建赛道的提前布局,使其理应在这一充满想象空间的市场分一杯羹。 山高新能源在数字能源产业的提前布局也结出硕果,公司于今年三月份发布新闻稿表示,公司携手世纪互联与乌兰察布市政府正式签署大数据及新能源框架协议,旨在加强三方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标志着山高新能源在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新模式落地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管理层也曾透露,集团推进青海、内蒙等地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开发与数据中心绿色电力应用,发挥“电力+算力”协同优势,助力当地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今年三月份,山高新能源还瞄准海外清洁能源业务,与山东国际合作、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成立合营企业,致力于海外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充电、智慧能源管理及控制系统等业务。 通过三家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提高发展营运及资本利用效率,帮助山高新能源进一步扩张其战略布局领域。更重要的是,如果此次合作顺利推进,能够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典型范例,能够为山高新能源在开拓更多海外市场提供充足的经验,从而推动公司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山高新能源重视投资人对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要求,过去一年公司在ESG管理和清洁能源投资等领域表现卓越。2023年公司国内外ESG评级水平显著提升,其中标普全球ESG评分达到全球公用事业平均水平,万得ESG市场评级为A。 总的来说,在国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山高新能源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为社会提供更加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行业领先优势。 公司不仅在财务业绩上实现了显著增长,通过积极的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拓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拓展公司的成长空间和自身价值带来坚实的支撑。 当下,公司成长路径的日益清晰,随着公司在新能源运营业务的拓展,以及在数字能源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山高新能源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企业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市场对这样一家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lg
...
格隆汇
2024-04-29
山高新能源(1250.HK)利润总额翻倍,高质量发展凸显长期价值
go
lg
...
到了3.87亿港元,同比增长72%,净
利润率
也从2022年的4.3%增长到7.8%。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能源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动力的重要发展引擎为山高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并不足以解释山高新能源盈利水平翻倍增长的优异表现。 公司财报中指出,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公司聚焦新能源主业,持续加大投入,从而实现新能源业务收入及利润增加,进一步奠定了其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先锋地位。这最直观的体现在发电量上。发电量主要由装机容量和利用小时数决定,以山高新能源的电站资源来看,当下公司形成了以光伏为主导,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境内外拥有54座集中式光伏发电站,19座风力发电站以及200余座分布式光伏电站。2023年,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约超56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5%。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发电量分别约为29.3亿度,风力发电量约20.7亿度。 进入2024年,尽管国内1-2月份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和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低于去年同期,但山高新能源仍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局。透过公司公布的2024年1月、2月发电量数据,可以看到公司完成发电量均较去年同期取得了不俗的提升。 表:公司于2024年1-2月的发电量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2023年与2024年一季度的发电数据显示了公司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不仅证明了公司在现有项目上的高效管理和运营能力,也展示了公司过去一年通过不断扩展业务和投资新能源项目,对整体业绩带来的积极影响。山高新能源今年在经营新能源发电资产上的突出表现,更显示出公司针对已经挖掘到的增长点,进行了充分的巩固和扩张,持续推动了公司的稳健发展。 以菏泽381.25MW风电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风能资源储量大、风切变指数大的菏泽地区,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水平,预计总投资20亿元,全年发电量10亿度。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份完成前期各项手续办理及现场机位踏勘工作,正式开工建设。 就在前不久,山高新能源还在贺州市昭平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集中式风电项目签约仪式中成功签约了510MW风电项目,位居各签约企业首位,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0亿元。 2023年,公司通过上下产业链联动,在激励市场竞争中创新开发模式,成功中标山西临汾200MW集中式光伏项目、江苏仪征100MW光伏项目,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获得的锦州义县81MW农光互补分布式、南阳社旗县“100MW风电+智慧储能”、新疆达坂城100MW光伏项目,锁定一系列分布式战略大客户项目。以上项目都是新能源领域的优质资产,伴随着一系列项目的中标以及顺利推进,能够为山高新能源带来庞大的现金流支持,加速公司的扩张和后续项目的推进,进而为公司带来可观的营收及利润。 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和公司自身差异化竞争模式的背景下,可以说公司的成长性得到了有效的确认,同时也为公司能力形成提供强有力背书,有利于公司在未来顺利展开投资及合作,并为期赢得市场信心提供坚实基础。 持续的投资扩张和多元化的协同布局离不开雄厚的资金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末,山高新能源旗下附属天津富欢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旗下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现金增资50亿人民币(相当于约54.5亿港元),首期40亿人民币款项以于去年12月13日到账。成功引入重磅战投,进一步丰富了山高新能源账面资金的充裕程度,为公司业务的持续投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9亿港元,同比增长35%。2023年,经营现金净流入约20.0亿港元,投资现金净流出约25.7亿港币,融资现金净流入约19.4亿港元,期内现金增加净额约12.6亿港元。 着眼于未来,山高新能源有什么值得期待? 拉长视角来看,市场也正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助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山高新能源这类专注于新能源、新基建等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行业先锋,正迎来难得的机遇,山高新能源也在持续寻求更多的可能。2023年12月,公司新能源+交通项目案例,入选环球网2023年ESG白皮书,获评“ESG实践案例--创新绿色基建升级榜样”。 首先,山高新能源实现绿电交易“零”突破,不断打开成长想象空间。 近日,山高新能源江苏宝应鲁垛光伏项目及广东开平光伏项目分别完成省内月度绿电交易,交易电量达1200万千瓦时,实现绿电收入约48万元。预计公司2024年可实现绿电交易1.2亿度,绿电收入超过480万元。 这意味着什么? 绿电作为企业实现用电结构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关乎各企业的低碳运营效果。随着各企业对于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行业前景持续看好,公司发展机遇正不断打开。 回顾2023年全年,绿电交易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京津冀区域完成年度绿电交易超230亿千瓦时,其中,北京购买绿电1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倍。 与此同时,新能源消纳比例也逐步上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6875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5%。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促使国内新能源消纳比例不断提升,绿电市场的的需求无疑将不断扩大。 中信建投对此亦表示,在此背景下,风光发电参与绿电交易的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新能源项目的环境价值有望逐步兑现,新能源发电运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望提升。 除此之外,绿电绿证交易近期再迎实质性的政策利好,2024年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强调将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出台绿电交易有关规定,逐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购买绿电需求量大、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难等问题。 山高新能源亦将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运行,伴随着公司积极推动绿电交易的落地,从而在行业快速发展中保持领先的地位,并为其未来的成长与价值潜力释放带来更大的确定性和想象空间。 其次,山高新能源还在发电业务稳健的基础上,战略性拓展新能源运营业务,依托旗下专业化运维平台,致力于新能源发电站运维和保值增值,具备资管、运维及检修技改等承包能力。 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其规模也逐年增加。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1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进入2024年,这一数字在此实现新突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同比增长34%,总规模达到了15.85亿千瓦,有力推动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新能源场站规模不断增加,电站分布广、设备数量多、人员管理低效、运维手段单一等问题逐渐显露,在当下背景下,代运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公司2023年完成外部代运维项目超2GW,代运维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今年四月,山高新能源旗下泰安市立华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中标国家电投集团云南九龙山风电场和山西毛家湾风电场风机检修维护项目。据悉,两个中标项目总规模近200MW。 这项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与公司的发电业务、新基建业务共同形成协同效应,可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品牌力,并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元化的增长动能。 再次,山高新能源持续探索新能源+大数据产业,不断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 在当下AI浪潮下,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统消耗的电力远超预期,“算力的尽头是能源”的看法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赋予了山高新能源历史性的机遇。 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中心的调查,数字能源产业作为低碳经济重要一环,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2015年的6544.2亿增至2022年的11051.5亿。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进一步明确了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有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大股东山高控股敏锐捕捉到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于去年11月拟认购中国领先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之一、美股上市公司世纪互联新发行普通股。这一战略举措将有力地促进公司在数字新基建领域的布局,实现其绿色能源产业与数据中心产业的协同发展。它将加速推动高耗能的数据中心业务向更加环保和低碳的方向转型,从而构建起“绿电+算力”的生态闭环。 由此看来,山高新能源长期以来在风光新能源领域建立的竞争优势,以及数字新基建赛道的提前布局,使其理应在这一充满想象空间的市场分一杯羹。 山高新能源在数字能源产业的提前布局也结出硕果,公司于今年三月份发布新闻稿表示,公司携手世纪互联与乌兰察布市政府正式签署大数据及新能源框架协议,旨在加强三方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标志着山高新能源在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新模式落地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管理层也曾透露,集团推进青海、内蒙等地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开发与数据中心绿色电力应用,发挥“电力+算力”协同优势,助力当地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今年三月份,山高新能源还瞄准海外清洁能源业务,与山东国际合作、山东高速能源发展成立合营企业,致力于海外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充电、智慧能源管理及控制系统等业务。 通过三家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提高发展营运及资本利用效率,帮助山高新能源进一步扩张其战略布局领域。更重要的是,如果此次合作顺利推进,能够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典型范例,能够为山高新能源在开拓更多海外市场提供充足的经验,从而推动公司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山高新能源重视投资人对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要求,过去一年公司在ESG管理和清洁能源投资等领域表现卓越。2023年公司国内外ESG评级水平显著提升,其中标普全球ESG评分达到全球公用事业平均水平,万得ESG市场评级为A。 总的来说,在国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山高新能源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为社会提供更加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行业领先优势。 公司不仅在财务业绩上实现了显著增长,通过积极的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拓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拓展公司的成长空间和自身价值带来坚实的支撑。 当下,公司成长路径的日益清晰,随着公司在新能源运营业务的拓展,以及在数字能源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山高新能源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企业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市场对这样一家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lg
...
格隆汇
2024-04-29
研报掘金丨招商证券:将中国飞鹤推荐为5月金股 仍有30%上涨空间
go
lg
...
转;2)今年奶粉行业价盘普遍回升,龙头
利润率
能够企稳;3)飞鹤市场占有率还在持续提升,2024年业绩有望回升。4月以来,飞鹤屡获机构看好。瑞银、大华继显、安信国际等多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月内累计涨超20%。
lg
...
格隆汇
2024-04-29
1779.01万人!深圳常住人口创历史新高,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均重回增长
go
lg
...
79.50元,增加0.03元;营业收入
利润率
为6.05%,下降0.31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9.2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0%。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3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4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9.84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9.4%;金融业增加值5253.48亿元,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2814.44亿元,增长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168.64亿元,增长1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462.64亿元,增长8.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45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7%,利润总额增长42.2%。 全年物流业增加值35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3261.29万吨,比上年增长5.5%,货物运输周转量2451.66亿吨公里,增长9.6%。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063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9%,旅客运输周转量983.82亿人公里,增长133.0%。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8664.04万吨,比上年增长5.2%;集装箱吞吐量2988.00万标箱,下降0.5%,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477.08万标箱,下降0.1%。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4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9个。 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5273.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6%。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10.27万辆,比上年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316.91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保有量198.38万辆,增长1.0%,其中,私人轿车180.06万辆,增长1.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1054.34亿元,增长17.1%。快递业务收入668.41亿元,增长11.0%。电信业务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442.96亿元,增长1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970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8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733万户。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6%;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465.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8%。工业投资增长43.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9%。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6.19亿元,比上年增长7.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375.78亿元,增长7.0%;餐饮收入1110.42亿元,增长15.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3%,饮料类增长1.4%,烟酒类增长2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3%,化妆品类增长10.5%,金银珠宝类增长5.5%,日用品类增长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6%,中西药品类下降5.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5%,家具类增长10.1%,通讯器材类增长19.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6%,汽车类增长7.4%。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6.1%,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42.0%。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8710.7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出口总额24552.07亿元,增长12.5%;进口总额14158.62亿元,下降4.0%。出口总额连续三十一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8002个,比上年增长86.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26.2亿元,下降12.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3350.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140.89亿元,增长8.3%。 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93.61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股票成交金额122.85万亿元,下降4.2%;债券成交金额64.59万亿元,增长5.3%;基金成交金额6.04万亿元,增长37.6%。年末上市公司市价总值31.00万亿元,下降4.4%。上市公司流通市值25.66万亿元,下降3.2%。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844家,比上年增加101家。上市股票2879只,增加101只。其中,A股2838只,增加102只;B股41只,减少1只。总发行股本26414.94亿股,比上年增长3.0%;总流通股本22970.66亿股,增长4.4%。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7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442.69亿元,增长5.9%;人身险业务收入1276.87亿元,增长15.1%。各项赔付支出561.57亿元,增长27.5%。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264.54亿元,增长19.7%;人身险业务支出297.03亿元,增长35.2%。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10元,比上年增长5.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013元,增长9.4%。恩格尔系数为29.4%。 年末全市有1439.76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69.40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年末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88个,比上年末增加6个,床位14682张,比上年增长5.5%,其中,养老机构床位13240张,增长3.3%。编办登记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3个,救助管理站床位312张。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565.75万元。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940所,毕业生66.03万人,招生74.85万人,在校学生274.80万人。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973所,在园幼儿55.51万人。有小学359所,在校学生122.66万人。有普通中学554所,在校学生66.92万人。有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6.08万人。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99万人,在校生16.08万人,毕业生4.5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1.37万人,在校生4.10万人,毕业生1.27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2.88万人,比上年增长6.4%,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4.44万人,增长12.2%。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 年末全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845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476.33万册,比上年增长7.0%。全市拥有博物馆61座,美术馆13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1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5.4%;国内过夜游客7021.60万人次,增长45.1%。在过夜入境游客中,外国人66.21万人次,增长628.4%;港澳同胞629.25万人次,增长1397.0%;台湾同胞18.75万人次,增长367.6%。全年旅游外汇收入3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9.3%,国内旅游收入2114.32亿元,增长87.2%。 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5431个,比上年增加230个,其中医院15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9877张,增长6.3%,其中医院病床64825张,增长6.9%;卫生技术人员125993人,增长6.5%。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12884.28万人次,增长24.3%;入院人次225.93万人次,病床使用率81.0%。 全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763万立方米/日。全年公共供水总量18.7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其中,生产运营用水4.79亿立方米,下降3.1%;居民家庭用水7.57亿立方米,增长1.4%。 全年全市用电总量1128.5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1%。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83.07亿千瓦时,增长5.0%;工业用电量506.97亿千瓦时,增长0.4%。 年末公路总里程7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92公里。年末公共交通营运线路总长度19591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5979辆,比上年增长1.2%。其中,公共汽车15354辆,下降3.8%;出租小汽车20625辆,增长5.2%。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11.03亿人次,增长11.9%。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567公里,比上年增加8公里。轨道交通线路17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2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4.5%。 全市绿化覆盖面积10.14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建成区绿地率40.6%。年末共有公园1290个,比上年增加30个,公园面积3.83万公顷,增长0.2%。年末排水管道长度20833公里,比上年增加1576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09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6分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8%。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16起,死亡177人,受伤83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13起,死亡196人,受伤1342人。发生火灾事故7341起,死亡0人,受伤18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48人。
lg
...
格隆汇
2024-04-29
日元“上蹿下跳”!跌破160后火速暴涨,日本当局疑似出手干预?
go
lg
...
日本并非坏事,旅游业蓬勃发展,日经指数
利润率
上升,出口商竞争力增强。 而且,日本并没有通胀问题,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约为 2%,近几个月一直在下降。此外,负实际利率对于整合政府资产负债表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就拿时下的日本旅游业来看,日元暴贬之下,赴日旅游正持续大增。 今年第一季度访日游客的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75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19亿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但长此以往放任日元贬值也不是办法。最具象化的就是,日本一棵白菜已经卖到100元人民币。 奢侈品变白菜价,白菜变奢侈品价。 日本当局肯定不会一直袖手旁观。 后续更多行动? 回顾来看,日本在2022年三次干预货币市场,抛售美元买入日元。 第一次是在当年的9月22日,第二次在10月21日和24日。规模分别为5.6万亿日元(422亿美元)和7296亿日元。三次干预外汇市场总共动用的资金超过9万亿日元。 在果断出手后,日元汇率随后从152一路反弹到127。 对于今天日元的剧烈震荡,新加坡道明证券亚太区高级利率策略师表示,在缺乏反弹的情况下,从160 至155的速度和幅度表明官方进行了干预。在日本假期流动性较低的情况下,时机再好不过了。 “之前的干预暗示5日圆升向155日圆,但如果财务省希望向空头传达“适可而止”的信息,那么升向150-152日圆将发出明确的信号。” 新加坡渣打银行亚洲宏观策略师Nicholas Chia表示,日元的干预风险依然突出。 “鉴于目前正值黄金周假期,本地流动性较弱,有人甚至可以说,如果当局希望在伦敦/纽约交易时段对外国投机者采取严厉措施,这是一个进行干预的良机。” 他指出,如果今天的举措代表了当局的干预,那就不太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举措。 随着本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如果美元兑日元汇率再次升至160,我们可能预期财政部会采取更多后续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160再次代表了痛苦阈值,或者是当局的新界限。” 美国银行ShusukeYamada和IzumiDevalier等策略师表示,在美国经济没有出现令人失望的消息情况下,如果想要美日维持在155下方,并在日本央行加息前争取时间,日本财务省可能不得不持续进行外汇干预。预计日本央行将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加息。 但日元疲软可能不足以改变日本央行政策,美日的上行压力可能会持续到第三季度。然而,若出现“鹰派意外”,例如日本央行承认政策过于宽松、6月就开始加息或终端利率高于市场预期,都可能是适当提振日元的必要条件。
lg
...
格隆汇
2024-04-29
港股异动 | 新东方-S(09901.HK)跌超7% 东方甄选高投入致公司
利润率
受压 第四财季或仍受影响
go
lg
...
新东方-S(09901.HK)跌超7%,截至发稿,跌7.14%,报63.75港元,成交额2.92亿港元。
lg
...
金融界
2024-04-29
美银:予海螺水泥目标价20港元及“买入”评级 首季业绩大致符合预期
go
lg
...
场预期大致相符。该行认为在需求疲软下,
利润率
略高于预期,但销售量明显下跌,对该行对公司全年销售预测跌2%构成风险,其目标价20港元,评级“买入”。报告指,水泥需求及价格传统上或会在农历新年后快速复甦,但自3月以来,情况出现了很大变化,水泥生产商的出货量和反应都显示需求复甦较慢,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下降。由于大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已触及或接近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价可能有限。 基础设施项目需求支持的减少可能会显著延长当前的价格低迷时期。
lg
...
金融界
2024-04-29
大行评级|美银:予海螺水泥目标价20港元及“买入”评级 首季业绩大致符合预期
go
lg
...
场预期大致相符。该行认为在需求疲软下,
利润率
略高于预期,但销售量明显下跌,对该行对公司全年销售预测跌2%构成风险,其目标价20港元,评级“买入”。 报告指,水泥需求及价格传统上或会在农历新年后快速复苏,但自3月以来,情况出现了很大变化,水泥生产商的出货量和反应都显示需求复甦较慢,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下降。由于大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已触及或接近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价可能有限。 基础设施项目需求支持的减少可能会显著延长当前的价格低迷时期。
lg
...
格隆汇
2024-04-29
上一页
1
•••
446
447
448
449
45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忘掉芯片吧!中美人工智能竞赛的下一个战场是……
lg
...
中国散户手握23万亿美元储蓄,但除了股票几乎别无选择?
lg
...
下周展望:“习特会”韩国登场!多位美联储官员驾到,别忘了美国PCE
lg
...
周评:中美领导人通话敲定TikTok协议!美联储终于重启降息,黄金冲高回落
lg
...
下周两大风暴!鲍威尔将登场,美国PCE恐放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