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工业、服务机器人前三季产量增幅均超2位数!优必选再中亿元大单,赛道机会如何把握
go
lg
...
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形成“双轮驱动”,从工厂到家庭的场景渗透正加速,产业链企业迎来业绩释放窗口期。 来源:机器人前沿站公众号,国金证券研究所 这只ETF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直接包揽了行业半壁江山,汇川技术做伺服系统,科大讯飞搞语音交互,绿的谐波造谐波减速器,全是给特斯拉、优必选供货的"卖铲人"。更绝的是覆盖了从上游传感器到下游服务机器人的全产业链,相当于买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ETF期权"。 此前市场回调,很多人都在纠结要不要割肉。我特意对比了下,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追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比国证机器人指数跌幅小。为啥?因为国证指数里人形机器人权重太高,现在还在烧钱研发阶段,而中证指数则是全产业链覆盖,主打均衡。换句话说,后续行情反弹的话,中证机器人指数享受到的也是整个产业链的红利。 个人认为,现在就是布局机器人赛道最好的窗口期。等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明年量产,等优必选Walker S2在工厂普及,等服务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现在的价格可能就是未来的底部。建议大家把机器人指数ETF当作科技股配置的"压舱石"。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10-20 11:35
国家统计局: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
go
lg
...
展注入源头活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
制造业
、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多元化市场成为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三是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这种情况下,我国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应变破局能力和抗压耐压强大韧性。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体制优势、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等多种因素协同联动、系统集成形成强大合力的结果。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的考验。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贸增长面临重大挑战,国内一些领域结构性矛盾还在显现,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请问如何看待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答:第一,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步核算,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看,三季度以来,个别国家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存在阵痛,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有待化解,部分行业增势减缓客观上影响经济增速回落。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问题,我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第二,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变。从增长水平看,我国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对于我们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尤为难能可贵。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从就业物价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运行有所改善。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从国际收支看,保持总体平衡。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从发展质量看,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持续。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绿色设备及绿色材料等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第三,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展望下阶段,要坚持两点论,用好辩证法,既要看到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一是从发展态势看,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压前行,不仅稳住了基本盘,不少关键领域还实现了新突破、新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快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发展动能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新质生产力发展将继续创造新的增长点,有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升级动力,也有助于对冲下行压力,增强上行动力。三是从发展支撑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两重”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四是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月份,
制造业
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综上,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统筹好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持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3.今年以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实施,请问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从数据看有哪些表现? 答: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一良好局面的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实施,“两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既为当前经济运行“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 一是促进消费潜力有序释放。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一新一旧”的转换间也让更多高品质产品走进居民生活,前三季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二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今年财政政策打出组合拳,配套金融政策及时推出,推动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以技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是拉动投资的重要支点。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制造业
、通用设备
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制造业
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三是促进新动能稳步成长。“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向生产端传导,带动了设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和产品生产,更推动了智能智造、绿色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生产扩张与技术迭代,为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按下了“快进键”。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四是促进经济循环有序流动。今年我国把发展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改善,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产业链配送不断提速。9月份,PPI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制造业
PMI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前三季度货物、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4.8%、4.4%。同时,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有利于提振社会信心。 4.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各地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请问前三季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如何? 答:今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是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4年R&D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8.9%,R&D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方面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新兴领域投资扩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前三季度,汽车
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制造业
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创新投入持续加力的驱动下,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天问二号成功发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下线,众多科技领域实现突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3年居全球首位。 二是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持续深化,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 三是人工智能赋能增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带来很多惊喜,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
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高技术
制造业
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各种数字产品、智能终端设备日渐普及,大模型应用带动企业算力需求增加,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 四是绿色转型步伐稳健,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增长点,取得显著成效。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0%;单晶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绿色材料产量增长9.0%、16.5%。“两重”“两新”政策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增长14.4%。 五是技术改造继续深化,传统产业焕新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今年以来,传统产业积极对接“互联网+”“AI+”“数字+”,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不断焕发新活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化学纤维
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7.6%、6.7%。化纤、建材等行业加快推陈出新,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0%、20.2%,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增长26.3%。 5.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为“十五五”发展做出重要部署。请问“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主要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创造哪些有利条件? 答:“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五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盘棋布局、一张图谋划、一体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突出体现在八个“新”: 一是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应变克难、稳健前行,取得了总量跃升、增量可观、质量提升的瞩目成就。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速。“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充分彰显了大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 二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提升。“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投入屡创新高,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首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2024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20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加速发展,2021—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
制造业
、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9.2%。服务业稳步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2021—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四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拓新局面。“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入,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布局更加优化。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4年的2.34。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经济引擎持续发力,有效带动全国经济稳定增长。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巩固,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稳固,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十四五”时期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2个,形成了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 六是全面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绿色产品产量强劲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超过25%,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七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21—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5.1%—5.5%之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织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快步发展,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37.7%,高等教育体系规模世界最大,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2024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八是安全发展基础筑牢新屏障。“十四五”时期,我国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有序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屏障。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能源安全保供能力稳步提升,能源生产总量全球占比超五分之一。产业基础更加稳固,2021—2024年
制造业
增加值年均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 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成功抵御了世纪疫情的重大冲击,有效化解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利影响,在百年变局的风浪中稳住发展大盘、筑牢发展根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要成就,为继续跑好“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积攒了更充足的底气,成绩得来很不容易,需要倍加珍惜。下阶段,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新的伟大奋斗续写新的历史伟业。
lg
...
金融界
10-20 11:05
“生产限电”有了绿色解药——金融助力下的“厂房屋顶种电记”
go
lg
...
夏天一到,工厂最怕什么?曾经从事传统
制造业
的温州商人陈景力深有体会——每当用电高峰来临,就要“限电”,工厂的生产线无奈按下“暂停键”,订单交付周期拉长,哪怕生意上门,也只好咬咬牙放弃合作。 “限电焦虑”一度是陈景力经营路上的一块“心病”。 转机发生在2022年。一家光伏企业上门,提议在工厂闲置屋顶建分布式光伏电站。 “靠谱吗?”陈景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了。 不成想,这一试效果超出预期!光伏发电直接接入工厂电网,电价比工业用电低了一大截,哪怕“限电”工厂也能维持基础生产,再也不用为突然停工手忙脚乱! 尝到甜头的陈景力灵光一闪:温州为“限电”发愁的企业那么多,他们肯定也需要这样的“绿色解药”! 他毅然下定决心,告别熟悉的老本行,开启创业新起点。 有了“绿色解药”,电费打6折! 2024年,陈景力与瓯江控股集团合作,成立瓯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负责温州眼谷科创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时,他遇到了难题——该项目的建设屋面设备多,光伏设备得整体抬高安装,造价高出普通光伏项目一大截,企业现金流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项目推进也跟着慢了下来。 陈景力的难题,在光伏产业链上小微企业中较为常见。浙商银行温州分行率先洞察这一行业共性,在专项行业调研基础上,创新推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集群项目”融资方案。“走千企访万户”专项行动中,分行服务小组上门与陈景力深入沟通,诊断企业经营状况,并迅速通过上述方案为其发放540万元贷款,高效化解了燃眉之急。 有了融资助力,陈景力的光伏事业开始加速布局。 温州鞋业,尤其是皮鞋制造闻名全球,被誉为“中国鞋都”。其中,“中国鞋都鞋革城”就是当地地标性鞋业行业市场,展现温商奋斗精神的《温州两家人》剧组,就曾来此取景。 园区占地面积约100亩,2300多间商铺,周边有2500余家制鞋企业,一到限电高峰季,每周就有3-4天不得不停产。 陈景力观察发现,园区屋顶空置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之多!于是,一个项目装机容量3261.735kwp、铺设7248块光伏组件的光伏项目,在陈景力的力荐下引入园区。 项目投入使用后,企业用电的费用迅速从均价0.86元/度的公网电,变成不足0.5元/度的光伏电,几乎“打对折”!“限电”烦恼迎刃而解,甚至还有“盈余”,项目年发电量约330万度,企业光伏电量利用率约80%,每年节省电费约93万元。 “我们建设的光伏电站,合计年发电已经超过3000万度,年均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超900万元,降本比例可以达到41%。”提起帮助自己的客户实实在在节约了用电成本,陈景力脸上满是笑意。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累计为全国40多家客户提供了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小微金融“一滴水”,普惠金融的“一片海” 小微金融“一滴水”的背后,是普惠金融的“一片海”。以温州分行为例,截至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50亿元,服务客户超7000户。通过“光伏贷”分行已支持建成超13万千瓦光伏电站,如果算笔环保账,这些光伏电站每年能省4万吨标准煤,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万辆小轿车4.5万公里的排放量。 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低碳转型“赋能”,既是浙商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也体现了坚决贯彻“深耕浙江”战略的决心。今年,浙商银行已全面启动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上半年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12万亿元,较年初新增985亿元,省内小微企业融资余额超1400亿元。在浙江这片分布式光伏的高地上,浙商银行围绕光伏产业上下游推出的“光伏贷”产品已累计发放超20亿元,支持超1万户光伏行业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lg
...
金融界
10-20 11:05
算力板块反弹飙升!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大涨近5%,计算机ETF(159998)活跃涨超1%,华为官宣HarmonyOS 6即将发布
go
lg
...
流成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电商、
制造业
等关联领域带来协同效益。 3、国家安全机关破获NSA重大网络攻击案,成功守护“北京时间”安全 国家安全机关近期成功破获一起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针对中国的重大网络攻击案,掌握其攻击入侵国家授时中心的铁证,彻底粉碎美方网攻窃密与渗透破坏图谋。据悉,国家授时中心承担“北京时间”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为通信、金融、电力、国防等关键领域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其安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 4、阿里云Aegaeon方案入选SOSP,实现GPU用量削减82%的技术突破 阿里云自研的Aegaeon方案成功入选国际顶级系统会议SOSP(操作系统原理研讨会),其在算力优化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引发行业关注。该方案通过创新的系统架构设计与资源调度机制,实现了GPU用量的大幅削减——相较于传统方案,在保障同等算力输出与服务性能的前提下,GPU使用量降低82%,这一突破有效缓解了AI与大数据场景中算力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不足的行业痛点。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证券称,AI带动的算力产业需求旺盛、景气度持续,虽短期可能因为市场波动、关税问题、筹码结构及估值切换等导致板块有所震荡、甚至调整,但中信建投依然看好,建议基于中长期视角,优配龙头。 【更多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0 10:26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比二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
go
lg
...
三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2.5%;
制造业
产能利用率为7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3%。 分主要行业看,2025年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8.9%,食品
制造业
为70.1%,纺织业为77.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为7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2.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0.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7.8%,通用设备
制造业
为78.9%,专用设备
制造业
为75.5%,汽车
制造业
为73.3%,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
为7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为79.0%。 2025年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 三季度 前三季度 产能利用率(%) 比上年同期增减(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 比上年同期增减(百分点) 工业 74.6 -0.5 74.2 -0.4 其中:采矿业 72.5 -2.1 73.3 -1.9
制造业
74.8 -0.4 74.4 -0.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4.3 0.0 73.2 0.9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8.9 -3.8 70.0 -2.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1.2 1.0 91.5 0.2 食品
制造业
70.1 -0.6 69.5 0.0 纺织业 77.2 -0.7 77.6 -0.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72.5 -3.5 72.6 -3.7 医药
制造业
71.9 -1.9 72.4 -2.7 化学纤维
制造业
85.6 0.1 85.8 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2.0 0.3 61.8 -0.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0.1 2.7 80.1 1.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7.8 -0.6 77.7 -0.9 通用设备
制造业
78.9 0.2 78.4 -0.4 专用设备
制造业
75.5 -0.3 75.9 -0.5 汽车
制造业
73.3 0.1 72.2 1.9 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
74.9 -0.7 73.4 -1.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79.0 1.1 77.1 0.8 附注 1、指标解释 产能利用率:是指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均以价值量计量)的比率。 企业的实际产出是指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总产值;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报告期内,在劳动力、原材料、燃料、运输等保证供给的情况下,生产设备(机械)保持正常运行,企业可实现并能长期维持的产品产出。 2、调查方法及范围 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全面调查,小微企业抽样调查,调查共涉及工业企业11万家左右。 小微企业按抽样方法推算总体,与大中型企业调查数据合成,计算出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本调查按季进行,数据未经季节调整。 3、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
lg
...
金融界
10-20 10:25
国家统计局: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
go
lg
...
.4%。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3.7%,
制造业
投资增长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1%。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下降4.5%,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5%,西部地区投资增长1.5%,东北地区投资下降8.4%。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3%,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6%。 2025年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指标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0.5 其中:国有控股 1.0 其中:民间投资 -3.1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4.1 设备工器具购置 14.0 其他费用 -0.2 分产业 第一产业 4.6 第二产业 6.3 第三产业 -4.3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3.6 采矿业 3.7
制造业
4.0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14.3 食品
制造业
10.8 纺织业 11.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5.6 医药
制造业
-9.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4 金属制品业 5.9 通用设备
制造业
11.8 专用设备
制造业
-0.7 汽车
制造业
19.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制造业
22.3 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
-9.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2.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5.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6 其中:铁路运输业 4.2 道路运输业 -2.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4 其中:水利管理业 3.0 公共设施管理业 -2.8 教育 -5.9 卫生和社会工作 -8.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3 分登记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0.6 港澳台投资企业 -0.3 外商投资企业 -12.6 注:此表中速度均未扣除价格因素。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附注 1.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国有控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都属于国有控股。 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依据是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执行。 2.统计范围 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调查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24年9月份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5年9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年 度 月 份 环比增速(%) 2024年 9月 0.80 10月 -0.49 11月 -0.16 12月 -0.18 2025年 1月 0.41 2月 -0.11 3月 -0.55 4月 -0.08 5月 -0.10 6月 -0.26 7月 -0.64 8月 -0.15 9月 -0.07 7.同比增速说明 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等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lg
...
金融界
10-20 10:15
国家统计局: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go
lg
...
9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
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 分经济类型看,9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8%;私营企业增长4.6%。 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8.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0%,酒、饮料和精制茶
制造业
增长0.8%,纺织业增长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增长9.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4%,通用设备
制造业
增长9.3%,专用设备
制造业
增长5.4%,汽车
制造业
增长1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制造业
增长10.3%,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
增长7.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增长1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5%。 分产品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623种产品中有362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2421万吨,同比增长5.1%;水泥15444万吨,下降8.6%;十种有色金属695万吨,增长2.9%;乙烯299万吨,增长5.3%;汽车322.7万辆,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158.0万辆,增长20.3%;发电量8262亿千瓦时,增长1.5%;原油加工量6269万吨,增长6.8%。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7%,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7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8%。 2025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指标 9月 1—9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5 … 6.2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6.4 … 5.8
制造业
… 7.3 … 6.8 其中:高技术
制造业
… 10.3 … 9.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0.6 … 2.0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6.5 … 4.6 其中:股份制企业 … 6.8 … 6.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5.8 … 4.1 其中:私营企业 … 4.6 … 6.1 主要行业增加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6.4 … 6.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8.9 … 4.4 农副食品加工业 … 6.0 … 6.7 食品
制造业
… 6.5 … 5.5 酒、饮料和精制茶
制造业
… 0.8 … 3.0 纺织业 … 2.2 … 3.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
… 9.0 … 8.1 医药
制造业
… 5.4 … 2.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3 … 6.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2 … -0.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2 … 5.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8.4 … 7.8 金属制品业 … 4.0 … 7.0 通用设备
制造业
… 9.3 … 8.3 专用设备
制造业
… 5.4 … 4.1 汽车
制造业
… 16.0 … 11.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制造业
… 10.3 … 14.8 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
… 7.9 … 11.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 11.3 … 10.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0.5 … 1.8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28 0.4 238 -0.3 硫酸(折100%)(万吨) 924 5.6 8330 5.4 烧碱(折100%)(万吨) 387 5.2 3432 5.0 乙烯(万吨) 299 5.3 2740 7.0 化学纤维(万吨) 745 4.8 6516 5.6 水泥(万吨) 15444 -8.6 125936 -5.2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148 -9.7 72881 -5.2 生铁(万吨) 6605 -2.4 64586 -1.1 粗钢(万吨) 7349 -4.6 74625 -2.9 钢材(万吨) 12421 5.1 110385 5.4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695 2.9 6125 3.0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381 1.8 3397 2.2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8 18.2 64 15.1 工业机器人(套) 76287 28.3 594816 29.8 服务机器人(套) 1712662 4.7 13500996 16.3 汽车(万辆) 322.7 13.7 2404.8 10.9 其中:轿车(万辆) 125.9 13.1 917.6 10.6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137.6 10.3 1015.5 8.9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158.0 20.3 1096.2 29.7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3609 19.8 26764 51.1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万千瓦) 7087 -1.0 61895 14.0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098 -5.8 25094 0.0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15029 -9.4 111025 -4.8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12275 0.1 88103 1.0 集成电路(亿块) 437 5.9 3819 8.6 原煤(万吨) 41151 -1.8 357017 2.0 焦炭(万吨) 4256 8.0 37716 3.5 原油(万吨) 1777 4.1 16263 1.7 原油加工量(万吨) 6269 6.8 55081 3.7 天然气(亿立方米) 212 9.4 1949 6.4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亿千瓦时) 8262 1.5 72557 1.6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5175 -5.4 46969 -1.2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589 31.9 9971 -1.1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362 1.6 3581 9.2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672 -7.6 7673 10.1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465 21.1 4363 24.2 产品销售率(%) 96.7 0.6(百分点) 95.9 -0.3(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4760 3.8 116309 3.3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和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5.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5年9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年份 月份 环比增速(%) 2024年 9月 0.66 10月 0.48 11月 0.50 12月 0.60 2025年 1月 0.62 2月 0.73 3月 0.39 4月 0.20 5月 0.61 6月 0.50 7月 0.38 8月 0.37 9月 0.64
lg
...
金融界
10-20 10:15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go
lg
...
1.8%。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
制造业
和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势较好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制造业
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装备
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技术
制造业
增加值增长9.6%,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和3.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股份制企业增长6.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1%;私营企业增长6.1%。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29.8%、29.7%。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0.64%。9月份,
制造业
采购经理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上升0.4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30亿元,同比增长0.9%。 三、服务业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9.2%、5.8%、5.6%。9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8%、8.7%、7.8%、5.7%。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3%。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稳步增长,服务零售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6838亿元,同比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039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24888亿元,增长4.6%;餐饮收入40989亿元,增长3.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4%、19.6%、11.5%。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3%、21.3%、20.5%、19.9%。全国网上零售额112830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1528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0%。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环比下降0.18%。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降,
制造业
投资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
制造业
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3040亿元,下降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2.1%。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
制造业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制造业
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1%、20.6%、7.4%。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07%。 六、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36078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199450亿元,增长7.1%;进口136629亿元,下降0.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0%,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5%。9月份,进出口总额4043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23445亿元,增长8.4%;进口16991亿元,增长7.5%。 七、核心CPI连续回升,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8%,衣着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8%,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7.9%,猪肉价格下降2.9%,粮食价格下降1.2%,鲜果价格上涨1.2%。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1.0%,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2%。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6小时。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9187万人,同比增长0.9%。 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1元,同比名义增长4.4%,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6元,同比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6.0%。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4%、5.3%、1.7%、5.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149元,同比名义增长4.5%。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举措接续发力,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增效,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5年三季度GDP环比数据、2025年9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24年各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3%、1.0%、1.5%、1.5%、1.2%、1.0%和1.1%。 其他指标环比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环比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环比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环比增速(%) 2024年9月份 0.66 0.80 0.53 10月份 0.48 -0.49 0.57 11月份 0.50 -0.16 0.35 12月份 0.60 -0.18 0.37 2025年1月份 0.62 0.41 0.47 2月份 0.73 -0.11 0.44 3月份 0.39 -0.55 0.27 4月份 0.20 -0.08 0.25 5月份 0.61 -0.10 0.54 6月份 0.50 -0.26 -0.30 7月份 0.38 -0.64 -0.12 8月份 0.37 -0.15 0.25 9月份 0.64 -0.07 -0.18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数据进行了修订,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相关指标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6)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7)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等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1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1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5年9月份及前三季度主要统计数据 指 标 9月 1-9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4500 (三季度) 4.8 (三季度) 1015036 5.2 第一产业 26889 (三季度) 4.0 (三季度) 58061 3.8 第二产业 124970 (三季度) 4.2 (三季度) 364020 4.9 第三产业 202641 (三季度) 5.4 (三季度) 592955 5.4 二、农业 猪牛羊禽肉(万吨) … … 7312 3.8 其中:猪肉(万吨) … … 4368 3.0 生猪存栏(万头,三季度末) … … 43680 2.3 生猪出栏(万头) … … 52992 1.8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5 … 6.2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6.4 … 5.8
制造业
… 7.3 … 6.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0.6 … 2.0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6.5 … 4.6 其中:股份制企业 … 6.8 … 6.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5.8 … 4.1 其中:私营企业 … 4.6 … 6.1 产品销售率(%) 96.7 0.6 (百分点) 95.9 -0.3 (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4760 3.8 116309 3.3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 … 5.6 … 5.9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 371535 -0.5 第一产业 … … 7344 4.6 第二产业 … … 134063 6.3 第三产业 … … 230128 -4.3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 210159 -1.8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亿平方米) … … 104.3 -13.2 六、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67706 -13.9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648580 -9.4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45399 -18.9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31129 -15.3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65835 -5.5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63040 -7.9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 75928 3.6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亿元) … … 72299 -8.4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1971 3.0 365877 4.5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7776 2.3 147726 4.9 按经营地分 城镇 35783 2.9 316838 4.4 乡村 6188 4.0 49039 4.6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4509 0.9 40989 3.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1347 -1.6 12059 2.3 商品零售额 37462 3.3 324888 4.6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 16429 2.7 135667 5.1 八、进出口总额(亿元) 40436 8.0 336078 4.0 出口额 23445 8.4 199450 7.1 进口额 16991 7.5 136629 -0.2 九、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5.2 0.1 (百分点) 5.2 0.1 (百分点)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5.2 0.1 (百分点) 5.1 0.0 (百分点) 十、居民消费价格 … -0.3 … -0.1 食品烟酒 … -2.6 … -0.8 衣着 … 1.7 … 1.5 居住 … 0.1 …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2 … 0.6 交通通信 … -2.0 … -2.8 教育文化娱乐 … 0.8 … 0.8 医疗保健 … 1.1 … 0.5 其他用品及服务 … 9.9 … 7.4 十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2.3 … -2.8 生产资料 … -2.4 … -3.3 采掘 … -9.0 … -9.9 原材料 … -2.9 … -3.6 加工 … -1.7 … -2.6 生活资料 … -1.7 … -1.5 食品 … -1.7 … -1.6 衣着 … -0.3 … -0.1 一般日用品 … 0.7 … 0.6 耐用消费品 … -3.9 … -3.3 十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3.1 … -3.2 十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 -4.5(三季度) … -3.6 农业产品 … -2.9(三季度) … -2.5 谷物 … -1.3(三季度) … -3.3 小麦 … -0.4(三季度) … -2.5 稻谷 … -0.3(三季度) … -1.6 玉米 … -3.4(三季度) … -5.3 油料 … -1.9(三季度) … -3.9 蔬菜 … -5.9(三季度) … -6.0 水果 … -5.2(三季度) … 1.1 茶叶 … 2.2(三季度) … 0.1 林业产品 … -0.7(三季度) … -0.2 木材 … -2.3(三季度) … -3.3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 … -10.2(三季度) … -5.4 生猪 … -20.9(三季度) … -6.9 活牛 … 9.0(三季度) … -0.6 活羊 … 2.0(三季度) … -2.1 活家禽 … -3.7(三季度) … -4.4 禽蛋 … -16.7(三季度) … -9.8 渔业产品 … -1.9(三季度) … -0.9 十四、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32509 5.2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 … 42991 4.5 农村居民 … … 17686 6.0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 … 18659 5.4 经营净收入 … … 5199 5.3 财产净收入 … … 2628 1.7 转移净收入 … … 6023 5.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 … 27149 4.5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 21575 4.7 城镇居民 … … 26510 3.9 农村居民 … … 14597 5.8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万人,三季度末) … … 19187 0.9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元/人,三季度) … … 5011 2.4 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失业率累计数据为各月平均值。 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第一手(直接)出售其产品时实际获得的单位产品价格。 5.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6.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7.更加详细数据信息,请见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附图
lg
...
金融界
10-20 10:14
同类宽指涨幅居前,创业板ETF平安(159964)涨近2%!
go
lg
...
加快4.1个百分点,特别是其中的高技术
制造业
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要阵地的科研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前三季度,全国高技术产业、装备
制造业
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和9%。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21.7%和69.8%,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上交所:“十四五”以来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改革发展情况回顾,五年来,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其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一批技术领军企业从无到有、汇聚成势,成为国家战略重要支撑;传统型、支柱型企业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产业跃升夯实经济基本盘。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其中,140家集成电路企业,形成完整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224家生物医药企业,科创板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地;260家高端制造、61家新能源企业,成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的链主和中坚力量。 截至2025年10月20日 09:37,创业板指数(399006)强势上涨2.35%,成分股天孚通信(300394)上涨9.69%,中际旭创(300308)上涨9.11%,扬杰科技(300373)上涨7.48%,新易盛(300502),景嘉微(300474)等个股跟涨。创业板ETF平安(159964)上涨2.10%,最新价报1.9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3月累计上涨29.25%。 流动性方面,创业板ETF平安盘中换手0.07%,成交34.84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1年日均成交937.65万元。 份额方面,创业板ETF平安近1周份额增长2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3/16。 截至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3年净值上涨25.38%,排名可比基金前2。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7.37%,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67.00%,涨跌月数比为40/3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18%,年盈利百分比为60.00%。截至2025年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4.48%。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1年夏普比率为1.4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半年最大回撤9.95%,相对基准回撤0.09%。 费率方面,创业板ETF平安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7日,创业板ETF平安近1年跟踪误差为0.033%。 创业板ETF平安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创业板指数(399006)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中际旭创(300308)、东方财富(300059)、新易盛(300502)、阳光电源(300274)、胜宏科技(300476)、汇川技术(300124)、迈瑞医疗(300760)、亿纬锂能(300014)、温氏股份(30049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49%。 创业板ETF平安(159964),场外联接(平安创业板ETF联接A:009012;平安创业板ETF联接C:009013;平安创业板ETF联接E:0244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0 09:55
成长风格有望迎来反弹,中证500ETF平安(510590)规模创新高!
go
lg
...
加快4.1个百分点,特别是其中的高技术
制造业
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要阵地的科研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前三季度,全国高技术产业、装备
制造业
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和9%。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21.7%和69.8%,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截至2025年10月17日 15:00,中证小盘500指数(000905)下跌2.9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华天科技(002185)领涨10.02%,白银有色(601212)上涨9.93%,吉祥航空(603885)上涨3.30%;金盘科技(688676)领跌12.32%,英维克(002837)下跌10.00%,深科技(000021)下跌9.99%。中证500ETF平安(510590)下跌2.45%,最新报价7.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近3月累计上涨15.96%。 流动性方面,中证500ETF平安盘中换手7.24%,成交5761.8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近1周日均成交1371.13万元。 规模方面,中证500ETF平安最新规模达7.92亿元,创近半年新高。 份额方面,中证500ETF平安最新份额达1.07亿份,创近半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中证500ETF平安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54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9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7301.21万元。 截至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近5年净值上涨21.00%。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2.89%,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6.7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04%,年盈利百分比为66.67%。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5.17%。 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近1年夏普比率为1.41。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中证500ETF平安近半年最大回撤7.07%,相对基准回撤0.14%。 费率方面,中证500ETF平安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中证500ETF平安紧密跟踪中证小盘500指数,中证系列规模指数分别反映沪深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小盘500指数(00090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胜宏科技(300476)、华工科技(000988)、先导智能(300450)、芯原股份(688521)、巨人网络(002558)、指南针(300803)、卧龙电驱(600580)、欣旺达(300207)、赤峰黄金(600988)、通富微电(00215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 中证500ETF平安(510590),场外联接(平安500ETF联接A:006214;平安500ETF联接C:006215;平安500ETF联接E:024556),相关指数基金(平安中证500指数增强A:009336;平安中证500指数增强C:00933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0 09:24
上一页
1
•••
34
35
36
37
3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直击亚市】全球市场一片“血海”!中国宣布对美关税决定,美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
lg
...
中国迄今去除外国技术最激进一步!北京禁止外国AI芯片进入国有数据中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