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常润股份收盘上涨2.84%,滚动市盈率13.56倍,总市值32.07亿元
go
lg
...
升机、引擎吊机、维修用压机、工具箱柜、
动力电池
拆装设备、轮保设备及工具、钣喷工具、汽车美容工具等维修保养设备和工具,以及汽车配套千斤顶、驻车制动器、拉索、备胎升降器、拖车钩、补胎液套装等汽车配套零部件;在整车配套市场(OEM市场)和汽车后市场(AM市场)的维修保养装备方面拥有全品类供应能力,并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维修装备产品。公司产品获得了TUV机构颁发的“德国GS”、“欧盟CE”认证证书,和作为整车厂一级供应商所必要的IATF16949质量认证。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同比4.28%;净利润1.53亿元,同比20.89%,销售毛利率20.68%。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44 常润股份 13.56 15.27 2.07 32.07亿 行业平均 47.27 58.79 4.21 89.58亿 行业中值 37.64 40.45 3.15 49.80亿 1 湖南天雁 -31229.10 2403.88 8.95 68.56亿 2 苏常柴A -2086.30 38.77 1.22 42.06亿 3 北方长龙 -619.84 295.07 3.02 34.05亿 4 奥联电子 -605.80 559.11 4.07 29.21亿 5 光洋股份 -472.81 -56.38 3.77 65.93亿 6 兴民智通 -244.16 -13.58 3.75 45.05亿 7 瑞玛精密 -227.99 53.39 3.42 27.59亿 8 东安动力 -209.29 1419.11 2.26 57.55亿 9 襄阳轴承 -167.01 -88.98 5.87 47.80亿 10 成飞集成 -149.93 456.62 2.22 61.77亿 11 跃岭股份 -145.97 -66.95 3.56 34.15亿
lg
...
金融界
03-10 18:40
如何捕捉智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go
lg
...
亿市值公司。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作为全球
动力电池
的龙头企业,市值也稳定在万亿以上。比亚迪通过‘智驾平权’概念降低了智能驾驶的门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普及;而宁德时代则在
动力电池
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这两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仅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也为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策支持利好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科技型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时隔6年3个月,中央再度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此次座谈会聚焦新能源、科技创新和农业等关键领域,体现未来中国经济战略布局。参会企业家包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等。 座谈会的召开为智能汽车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发言,不仅展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凸显了智能汽车产业链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两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了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的普及,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座谈会的召开传递了国家对民营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支持信号。会议强调,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这为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民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发展信心。此外,座谈会聚焦新能源与科技创新,政府明确表态将“优化政策支持,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直接利好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前两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及比亚迪,权重分别达14.94%和14.48%,能更好地表征未来智能车产业链的特征。相比之下,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仅有一家整车公司(长城汽车),指数更聚焦于汽车零部件板块;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智能汽车产业链龙头占比相对较低。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长期收益超越同类指数:与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主题指数等同类指数相比,智能电车的长期业绩表现优异。同时,指数具备更高的收益风险比。 指数成分股加权自由流通市值显著高于同类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的加权自由流通市值(截至2025年2月14日)显著高于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及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相比同类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更聚焦于大中盘标的。 总结来看,龙头民营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凭借其在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的突破,引领行业变革,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产业链的升级。缺少比亚迪及宁德时代这类民营企业的指数,无法精确反应智能车产业链未来走向。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在宁德时代及比亚迪的合计占比近30%,能更好地反映智能汽车产业链走势。 四、智能车ETF泰康:一键捕捉智能车主题投资机会 智能车ETF泰康(基金代码:159720)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基金经理为魏军。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实现与标的指数表现一致的长期回报,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智能电车主题板块的投资工具。 基金紧跟目标指数,跟踪误差较小。智能电车ETF泰康能紧密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自上市以来跟踪误差较小(年化跟踪误差仅为0.28%),且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累计超额收益1.1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10 15:39
泉果基金调研金博股份
go
lg
...
及改善电池循环稳定性,可满足3C数码、
动力电池
等应用领域液态、半固态及固态电池对负极材料的使用需求。公司已完成石油焦基多孔碳系列产品的中试化开发,相关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预计今年二季度初进入批产阶段,同时正开发树脂基和改性树脂多孔碳产品。公司将根据下游客户和市场需求、结合公司现有及未来产能布局等综合因素,合理论证、稳步推进多孔碳产品的产能建设。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10 11:30
宁波抓到
动力电池
一张好牌:云山动力大圆柱量产示范线投产
go
lg
...
导读 3月7日,云山动力的全极耳大圆柱
动力电池
一期量产示范线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正式投产。来自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三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中国
动力电池
又一里程碑式的时刻。 这一刻既是创业团队集二十多年锂电池经验一次飞跃,也是宁波这个副省级经济大市在新能源产业有所作为的关键时刻。 大圆柱是
动力电池
市场最后一块蛋糕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闪亮成绩单:年销售整车1300余万辆;
动力电池
全球第一、电机电控全球第一、充换电基础设施全球第一。
动力电池
全球前十,中国占六席,其中第一第二都是中国企业。材料体系上,中国企业在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钠电池领域都形成了绝对优势。在结构上,在方形、小圆柱、短刀长薄型电池也取得了绝对优势,唯有4680大圆柱方向有点缝隙,特斯拉、宝马都希望由此突破,但都进展不顺。 不断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正在考虑停止在美国德州超级工厂生产4680,主要由于能量密度和充电性能不尽人意,且成本更高。自己做的成本比对外采购贵一倍!年底前如果降本无法达成,特斯拉将放弃4680电池生产,转向外部供应商采购。另有消息透露,特斯拉目前的4680大圆柱每周生产量只够生产1000辆车。 前几天宝马发布了第六代新的电池技术,采用直径为46毫米、高度分为95毫米和120毫米的两款大圆柱电芯,分别适用于轿车和 SUV 车型。不过宝马的大圆柱和特斯拉4680电池采用干法工艺不同,它采用的是更成熟的湿法工艺。 以特斯拉、宝马为代表的欧美企业押注在大圆柱上,那么中国企业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让其超越。云山动力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比克电池、多氟多等都在46 系圆柱电池领域有所布局和作为。云山动力更是把大圆柱全极耳电池作为企业主攻点,立志成为
动力电池
行业快充领导者,并把产品聚焦定位在大圆柱全极耳电池上。 大圆柱电池对电池企业友好,云山动力充分发挥了大圆柱电池超快充、高密度、真安全、低成本、标准化的优势 超快充:全极耳设计减少了内阻,提高了效率,实现更快的超充表现。 高密度:技术创新使得大圆柱电池具备更高的安全上限,不贡献能量密度的结构件等重量或体积占比会减小,从而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可以得到提升。 真安全:发热小、传热慢、散热快、热电分离,并可承受20%+挤压变形。 低成本:大圆柱能够显著减少电池单体的数量和焊接配件,从而简化电池包结构,降低材料的使用。 标准化:标准化生产有助于电池厂商实现规模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控制要求较高:以特斯拉的74KWh版本的Model Y为例,用21700需要4416颗电芯、用4680需要820余颗电芯、用方形或者短刀只需100颗左右电芯。电芯越多,对控制每颗电芯的电路就要求越高,但圆柱电芯成组排列更灵活。 大圆柱电池便于标准化制造,云山动力团队制造背景出身,从0到1、从1到10的建厂运营经验丰富 1、产线建设体系标准化:云山团队根据10多年的建厂经验,将产线建设分成项目准备、商务合同、过程监造、安装调试、试生产、项目验收6大阶段共148类标准化文件,建厂到投产时间压缩到1年以内。 2、产品结构标准化:云山团队对电池壳盖结构件的研发经验丰富,试错验证时间长,近4年开发5代结构约220+部件图纸,现已将能量型和功率型结构进行统一,便于量产线换型生产。 3、产线型号标准化:全产线统一为46的直径,只在电芯高度方向调整尺寸,全线模具不用更换,只需要调整激光焊接机定位的行程、注液标准垫块、化成针床下压行程,可实现快速换型。 4、产线设备、工装标准化:全线将激光器统一成单模环形光斑激光器及普通红外激光器两种,备件种类急剧降低;磁悬浮动子统一规格,全线互换。 5、质量体系标准化:云山团队一直以来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针对小动力、功率型储能等市场需求,公司质量体系采取车规级IATF16949体系来进行标准化的建设及运营,产品缺陷追求ppb(十亿分之一)级别。 大圆柱电池新技术深度解析 云山动力的创始团队,在锂电池行业平均工作年限20年以上,经历了中国锂电池从消费电池向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发展的全过程,聚焦在全极耳大圆柱爆发前夜创业,技术与工艺上有着足够的底气。 结构创新革命:传统锂电池采用单极耳/双极耳设计,电流路径需穿越整个极片长度,导致内阻过高(典型值>20mΩ)。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池的性能提升。而全极耳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全极耳技术通过将整个集流体边缘作为极耳,实现“面接触”替代“线接触”,使电流传输路径缩短 90%以上,传输通道多了上千倍。这一创新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性能。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内阻实测值低至0.6mΩ,较特斯拉 4680 电池的 2.3 mΩ 再降 74%。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云山动力在全极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展示了全极耳技术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制造工艺突破:为了充分发挥全极耳技术的优势,云山动力采用了六维创新工艺体系,实现了制造工艺的重大突破。 1、磁悬浮传输系统:该组装线采用磁悬浮运载形式,运载速度达到5m/S;重复定位精度公差控制在±0.05mm;。这种高精度的传输方式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2、纳米级激光焊接:焊缝熔深精度达 0.01mm,焊接速度提升至 120m/min。纳米级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焊接质量,还大大缩短了焊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全极耳成型技术:应用激光切割工艺,实现极片边缘 250个/米的精密齿形结构。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极片的边缘结构更加精细,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 4、快速浸润技术:采取超高正压与高真空结合的呼吸式电解液浸润技术,浸润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 5、高速装配线:生产节拍提升至 0.8 秒/颗。高速装配线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6、在线检测系统:部署 在线检测视觉功能并可以通过自学习不断就行优化。实现100%过程质量监控。在线检测系统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严格的监控,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性能实证 关键性能指标 1、能量密度:单体 320 Wh/kg,系统级 245 Wh/kg(较 21700 电池提升 27%)。这一高能量密度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续航里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高端电动汽车等对续航里程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快充性能:5%-85% SOC 充电耗时 10分 (6C 倍率)。这一快充性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为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提供了有力支持。 3、循环寿命:60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80 %(1C 充放电)。这一长循环寿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等对电池使用寿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4、低温性能:-30℃环境下放电容量保持 90%。这一优异的低温性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较高的放电效率,为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5、热失控防护:通过 150%SOC过充测试,温升速率<1℃/s。这一优异的热失控防护性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在过充等异常情况下发生热失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成本优势分析 1、生产成本:单位 GWh 设备投资下降 25%,能耗成本降低 30%。这一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系统成本:模组零件数量减少 70%,Pack 能量密度提升 20%。这一系统成本的降低,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电池的系统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行业共性难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1、焊接良率提升:开发自适应激光功率调节算法,将焊点缺陷率降至 0.3ppm。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焊接良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2、电解液浸润:采用真空梯度加压技术,浸润时间缩短至 24 小时。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电解液的浸润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化成效率:引入脉冲化成工艺,产能提升 3 倍。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化成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4、标准体系建设:参与制定《电动汽车用圆柱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等10 项团体标准。这一标准体系建设为大圆柱全极耳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最后 在 2025 年的时间节点上,云山动力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量产示范线投产,不仅是云山动力创始团队技术与工艺完美结合的展示,更是新质生产力呼吁耐心资本支持的关键时刻。 宁波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抓到了云山动力全极耳大圆柱电池这张牌,希望能全力以赴打响“大圆柱宁波造" 这一闪亮招牌,在东海之滨崛起又一座新能源之城。 (本文作者顾国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经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
lg
...
证券之星
03-10 08:29
锂电行业观察:亿纬锂能推进绿色航空;宁德时代深化战略合作
go
lg
...
茂智慧交通聚焦新能源重卡补能体系,深化
动力电池
、充换电技术及电池银行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两项合作分别瞄准智能化出行与重型运输电动化,进一步巩固其在多元场景下的技术领导地位。 日本出光兴产加码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日本出光兴产宣布投资约10亿元建设年产1000吨硫化锂项目,计划于2027年6月投产。硫化锂作为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其规模化生产将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呼应全球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电池的技术需求。 二、供应链波动与政策重塑行业格局 钴价短期暴涨冲击锂电供应链 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自2月22日起实施为期4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导致电解钴价格10天内涨幅达47%,电池级硫酸钴价格飙升55%。此轮价格波动暴露原料依赖单一供应源的风险,国内正极材料企业被迫暂停报价并重新议价。分析师指出,若禁令持续,钴原料库存或在2-3个月内耗尽,倒逼企业加速去钴化技术研发。 欧盟新政放宽碳排放考核期限 欧盟发布的《欧洲汽车行业工业行动计划》调整车企碳排放考核规则,将2025年达标要求放宽为2025-2027年平均值考核,并提供30亿欧元支持本土电池制造。该政策通过延长过渡期缓解车企压力,同时强化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为电动汽车普及提供系统性支持。 锂电材料价格分化加剧成本压力 碳酸锂价格小幅下跌至7.51万元/吨,但三元正极与负极材料报价逆势上涨。动力电芯价格持续下行,储能电芯报价企稳,反映下游应用需求的结构性差异。材料端价格波动考验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成为竞争关键。 (注:本文数据及事件均基于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03-09 14:39
每周股票复盘:石大胜华(603026)与宁德时代签订10万吨电解液采购协议
go
lg
...
22万人民币,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
等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该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宁德时代对公司产品质量、研发能力、质量体系、生产供应能力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认可,有利于强化公司与宁德时代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提升公司在锂电池材料板块业务的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本协议如果充分履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影响金额及时间将视协议的实施情况确定。协议履行过程中如遇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经济等不可预计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存在协议无法如期或全部履行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08 05:49
逸飞激光收盘上涨4.29%,滚动市盈率51.25倍,总市值36.58亿元
go
lg
...
术榜。2023年1月,公司“圆柱全极耳
动力电池
激光加工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开发”项目荣获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于2023年10月荣获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15.18%;净利润5557.90万元,同比10.56%,销售毛利率29.35%。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59 逸飞激光 51.25 51.25 2.27 36.58亿 行业平均 72.16 75.36 4.74 64.37亿 行业中值 51.25 47.34 3.12 41.70亿 1 巨能股份 -2560.17 -2560.17 10.94 28.65亿 2 亿嘉和 -2139.00 -804.49 3.52 80.90亿 3 巨轮智能 -2017.39 -779.97 9.81 238.63亿 4 远大智能 -984.62 146.34 3.92 45.38亿 5 开勒股份 -495.75 130.18 4.34 34.96亿 6 蓝英装备 -476.28 -430.69 9.82 90.36亿 7 大宏立 -366.85 -68.30 2.58 22.68亿 8 永创智能 -301.33 71.10 2.09 50.53亿 9 爱司凯 -254.37 -567.10 7.02 34.23亿 10 上工申贝 -243.32 111.13 3.14 100.84亿 11 利和兴 -195.09 -130.77 5.79 49.34亿
lg
...
金融界
03-07 19:49
海伟电子冲击IPO!专注做电容器薄膜,比亚迪是第二大股东兼客户
go
lg
...
电子设备的电源。 同时,电容器可以减轻
动力电池
的负担,特别是在高功率需求和频繁充放电的场景中。通过与电池组成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HESS),电容器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2023年之前,海伟电子的主要产品是电容器基膜。2022年12月31日,公司收购了金属化膜生产商宁国海伟51%的股权,于是从2023年开始新增了金属化膜业务。 从收入构成来看,电容器基膜的收入在2022年占到公司总收入的91.9%,不过,2024年1-9月这一比重降至76.3%。其中其中厚度在4.0微米至6.9微米之间的薄型基膜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金属化膜是由电容器基膜生产而来,电容器基膜在用于薄膜电容器之前,其薄膜一侧通常会被涂覆上一层金属层,使其变成金属化膜,用来充当薄膜电容器的电极。 2022年之前,公司没有金属化膜相关的产品,2024年1-9月,金属化膜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6.8%。 营收按产品划分;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3年年底,海伟电子的电容器基膜的产能为1.23万吨,金属化膜的产能为1260吨。 海伟电子计划,到2027年,电容器基膜的年产能将增加1.6万吨,较截至2024年年化产能1.5万吨增长106.9%。 2 2023年主要产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净利润下降 通过整合宁国海伟的金属化膜业务,报告期内海伟电子的总收入有所增长。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3亿元、2.82亿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6982.6万元、5696.6万元。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尽管公司的总收入在金属基膜的拉动下有所增长,但是2023年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1.54%,主要是电容器基膜产品的收入下滑所致。 2022年至2023年,电容器基膜的收入由3.01亿元降至2.37亿元,同比减少21.3%,收入下降的原因在于: 1、销量下降。公司暂停运营日趋老化的首条生产线以进行技术升级,令整体产能减少,以及部分电容器基膜销售给宁国海伟,用于金属化膜的生产,导致总体销量下降; 2、平均售价下降。2023年,在客户的要求下,公司电容器基膜的平均售价有所下调;以超薄基膜为例,2022年的单价为5.34万元/吨,2023年为4.08万元/吨,同比下降了23.4% 。 由此,也导致海伟电子的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44.9%降至2023年的31.2%,2024年小幅回升至32.4%,略高于同行业30%的平均毛利率。 主要产品毛利率情况,来源:招股书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还受到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电容器基膜的关键原材料为电工级聚丙烯。报告期内,电工级聚丙烯分别占原材料成本的70.0%以上。 近年来,电工级聚丙烯的价格有所波动。聚丙烯的原材料是原油,由于俄乌冲突,原油价格于2022年大幅上涨,随后,原油价格下跌并保持相对稳定。由此也导致,电工级聚丙烯的价格经历了先升后降。 报告期内,海伟电子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到70%以上,其中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到40%以上,供应商比较集中。 此外,公司电工级聚丙烯的供应商位于海外,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对公司的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海伟电子共为217家客户提供产品,主要客户包括法拉电子及比亚迪等。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2.59亿元、2.79亿元和3.03亿元,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05.9天、136.7天和124.9天。 据招股书,海伟电子通常向符合条件的客户授予最多两个月的账期,这一回款周期明显超过了公司的规定。 3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速较快 电容器是电气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具备能量储存、滤波和平滑、信号耦合和解耦、谐振和频率调谐、功率因数校正以及脉冲功率应用等多种功能。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电容器可进一步分类为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及薄膜电容器。 其中,薄膜电容器是以塑料薄膜作为介电质的电容器,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卓越的耐电压性、更好的高频稳定性及更长的使用寿命等。 因此,薄膜电容器正逐渐取代铝电解电容器,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由2018年的8.4%增至2023年的13.4%。 在薄膜电容器的成本构成中,电容器薄膜是最大的一项支出,占总生产成本的39%,约占原材料成本的60%。 海伟电子生产的电容器薄膜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工业设备及家用电器等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环节。 电容器薄膜产业链,来源:招股书 从需求端而言,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电力系统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公司带来重大机遇。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电容器基膜市场的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34亿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预计全球电容器基膜市场的规模将在2029年达到人民币138亿元。 中国电容器基膜市场的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12亿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1%,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8%。 从竞争格局而言,2023年,按电容器基膜销量计,包括海伟电子在内的前五家公司占据59.6%的市场份额,招股书中预计这一数字比例未来还会上升。 以电容器基膜的销量计算,海伟电子是中国市场最大的电容器薄膜提供商,2023年的销量达到1.3万吨,占13.6%的市场份额。 未来,公司能否通过规模效应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持续绑定大客户,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格隆汇将持续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3-07 18:39
维科技术收盘下跌2.55%,最新市净率1.79,总市值32.33亿元
go
lg
...
类电池(包括聚合物电池、铝壳电池)和小
动力电池
(包括两轮车电池、电动工具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聚合物电池、铝壳电池、两轮车电池、电动工具电池、储能电池。公司凭借在制造产能、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多项业界荣誉,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技术发明一等奖”、高工咨询颁发“2024钠电市场开拓先锋奖”、起点钠电颁发“2024钠电池电芯技术创新奖”等荣誉,进一步巩固了在钠电领域领军企业的地位。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亿元,同比-6.42%;净利润52.74万元,同比100.68%,销售毛利率13.33%。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6 维科技术 -77.32 -26.87 1.79 32.33亿 行业平均 31.38 43.49 3.97 281.09亿 行业中值 38.78 36.61 2.28 69.12亿 1 金银河 -155.52 41.18 2.36 38.59亿 2 德新科技 -109.72 33.86 2.87 36.41亿 3 中一科技 -99.34 75.52 1.13 40.10亿 4 南都电源 -96.43 469.54 3.10 168.92亿 5 鹏辉能源 -87.69 348.00 2.78 150.00亿 7 德福科技 -64.97 71.47 2.35 94.80亿 8 孚能科技 -59.50 -59.50 1.90 191.26亿 9 万里股份 -39.62 -57.84 2.28 14.56亿 10 嘉元科技 -36.94 -36.94 1.20 81.50亿 11 诺德股份 -32.85 270.00 1.27 73.75亿
lg
...
金融界
03-07 18:30
中一科技收盘下跌1.25%,最新市净率1.13,总市值40.10亿元
go
lg
...
后被授予“电子铜箔专业十强”及“湖北省
动力电池
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或奖项。公司还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加快提升公司在电解铜箔行业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于电解铜箔行业,在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了《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DB42/T1092-2015),《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SJ/T11483-2014)及《印制电路用金属箔通用规范》(GB/T-31471-2015)的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3亿元,同比42.06%;净利润-68471997.89元,同比-373.96%,销售毛利率3.22%。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3 中一科技 -99.34 75.52 1.13 40.10亿 行业平均 31.38 43.49 3.97 281.09亿 行业中值 38.78 36.61 2.28 69.12亿 1 金银河 -155.52 41.18 2.36 38.59亿 2 德新科技 -109.72 33.86 2.87 36.41亿 4 南都电源 -96.43 469.54 3.10 168.92亿 5 鹏辉能源 -87.69 348.00 2.78 150.00亿 6 维科技术 -77.32 -26.87 1.79 32.33亿 7 德福科技 -64.97 71.47 2.35 94.80亿 8 孚能科技 -59.50 -59.50 1.90 191.26亿 9 万里股份 -39.62 -57.84 2.28 14.56亿 10 嘉元科技 -36.94 -36.94 1.20 81.50亿 11 诺德股份 -32.85 270.00 1.27 73.75亿
lg
...
金融界
03-07 18:11
上一页
1
•••
43
44
45
46
47
•••
36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爆料中国政府大计划 标志对数字资产立场的重大转变
lg
...
重量级分析!彭博:中国11万亿美元的股市让习近平和特朗普都头疼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鹰派”会议纪要加剧市场担忧!三大股指涨跌不一,科技股全线承压
lg
...
特朗普贸易战略不寻常!为何惩罚印度、为普京铺红地毯、对中国按兵不动?
lg
...
鲍威尔讲话临近:Evercore警告美股市场或迎7%-15%回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