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传奇诞生!英伟达超越苹果、微软登“全球最具价值公司” 黄仁勋昔日200美元拿下20%股份
go
lg
...
黄仁勋带领的英伟达超越苹果和微软,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昔日200美元拿下20%股份的故事也被搬上台面。
lg
...
秉哥说市
2024-06-19
全球新股王诞生!
go
lg
...
见证历史! 一家
半导体
公司,市值高达3.34万亿美元,接连超越苹果和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从2022年的低位算起,股价涨幅超过13倍。即使从AI浪潮席卷的2023年初算起,涨幅依然有10倍。 以前都说要寻找10年10倍的股票,但英伟达用不了十年,仅用21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2023年前,英伟达市值未曾迈入过万亿美元的门槛,在谷歌、苹果和微软等众科技巨头中是黯淡的小弟。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悄悄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正当华尔街分歧时,2024年2月,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快纪录。 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再次起飞,直接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大关的跨越,仅仅只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可见,在AI超级浪潮加持下的
半导体
,毫无疑问已经迎来了周期反转。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技术变革,比起过去同类型的变革来得都要猛烈,景气度有望长时间维持,当中的投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 虽然在
半导体
行业,聚光灯经常给到像英伟达、AMD这样的设计厂商,但其他的细分领域,同样蕴含很好的投资价值,以及优质的标的公司。 其中一个细分赛道,是
半导体
设备。 01 长期推动力 说起
半导体
设备,很多人都首先想到阿斯麦。它的EUV光刻机,是7nm以下先进制程必不可少的制造设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
半导体
制造厂的抢手货。 而且,这种光刻机基本都垄断在阿斯麦手里,商业模式甚至和英伟达之于AI有得一拼,财务数据、股价的表现则最为直观。 大家都知道英伟达之于AI大模型厂商,是卖铲人的角色,没有英伟达的GPU,AI训练和推理就无法高效推进。因为这个角色,英伟达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商业模式可以说绝无仅有。 循着相同的逻辑,其实对于
半导体
本身,设备也是卖铲人的逻辑。没有这些高精尖设备,制造商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逻辑阿斯麦已经验证过,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同。 其实,在中国本土也孕育着不少类似的机会。 这里首先要提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产替代。 自从2018年美国挥舞了制裁大棒,“卡脖子”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创新科技。形势已经很清晰,那就是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
半导体
设备产业,这也是
半导体
设备产业一个非常长期的趋势和支撑逻辑。 尽管在最先进的光刻机方面,国产厂商依然没太多进展,但有赖于政策强力支持,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设备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国产厂商在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和市占率大幅提升。 北方华创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2022年,北方华创的营收从22.23亿元增长至146.88 亿元,CAGR为 45.89%,归母净利润从1.26 亿元增长至23.53亿元,CAGR为 79.86%。2023年,公司营收进一步扩大到220.79亿,按年增长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按年增长65.73%。 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整体毛利率从2017的36.59%,上升到2023年的41.1%,净利率的提升则更为明显,从2017年7.53%,上升到2023 年的18.26%。 北方华创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成为国产化趋势最好的注脚。 可以预见,国产化替代这个长期趋势,会持续下去,而随着国内
半导体
设备厂商,会继续受益这个趋势。 02 最直接的动力 根据SEMI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的销售额达到342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3%,创下新高。 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大陆在全球集成电路装备市场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国大陆市场对集成电路装备需求的强劲动力。而且这种高增长依然持续,当中最大的增量贡献,就是AI。 自从2022年ChatGPT发布后,全球都掀起人工智能热潮。 首先受益的是AI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了包括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先进存储、GPU 等多种
半导体
硬件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AI终端,以各类消费电子为主。 作为AI的重要载体,消费电子已经开启新周期。过去一年多,各类传统消费电子纷纷搭上AI列车,推出搭载大模型功能的新产品。至今,已经有AI PC、AI手机、AI电视、AI眼镜等新产品推出,有的已经成功推向市场,有的即将推向市场,新一轮的换机潮很快会上演。 最近,一家著名的科技投资机构,基金规模高达486亿美元的Coatue,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Build Index of the Future》,详细阐述了公司对于AI投资的看法和节奏,那就是AI Infra -> Edge AI(硬件) -> AI应用(软件) -> 具身智能。 根据它的判断,目前市场处于AI Infra投资的中期,Edge AI行情的起点。而AI应用还处于热身阶段,具身智能距离商业落地尚有距离。 目前,不管是产业界,还是投资界,都认可一个观点:AI催生的对于
半导体
的需求,将大于过往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包括移动互联网。 更重要的是,目前AI正处于早期,增长前景很大。 根据大摩的预计,随着市场对AI PC的认可度提升,预计PC市场出货量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2.62亿台和2.76亿台;AI PC的市场渗透率将从今年的2%迅速增长至2028年的65%,较此前的预期均有所上调,当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20%时,PC出货量将加速增长。 AI手机方面,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为AI手机,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受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2023年至2028年间, AI手机市场以6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这一转变将先出现在高端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反映出端侧生成式AI作为更普适性的先进技术渗透整体手机市场的趋势。 不管是传统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还是可能出现的新的AI终端,所催生的下游需求,将直接提升对于
半导体
制造、设备、材料等中上游的需求,整个
半导体
产业链都会受益。 各大制造厂商也已经加大了资本开支,抢占这个庞大的产业机会。今年,台积电的资本开支高达280-320亿美元,中芯国际也达到70-80亿美元。 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中宣布,全球
半导体
每月晶圆(WPM)产能在2023年增长5.5%至2960万片后,预计2024年将增长6.4%,2023年中国晶圆产能为760万片/月,同比增长12%,2024年预计中国晶圆产能有望达860万片/月,同比增长13.2%,扩张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为29%,得益于国产替代和国内需求的推动,2027年预计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有望提升至33%。先进制程方面,中国大陆仍在不断升级迭代,为国内
半导体
设备打开了较为可观的成长空间。 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国家的政策大礼包在加码。不久前公布的
半导体
大基金三期,募集规模达到了344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000亿元,表明国家层面对解决
半导体
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的决心。而作为
半导体
关键之中的关键,设备产业预计会获得资金的重点支持。 叠加刚传出的台积电涨价,存储涨价,
半导体
行业的景气指数正进一步上升。 03 如何高效投资? 虽然
半导体
行情整体看好,但高效配置才是提升收益率的关键。 从产业链看,
半导体
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上游为
半导体
设备、材料,为芯片制造提供工具和原材料;中游为
半导体
制造,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下游为
半导体
应用。 以
半导体
设备ETF(561980)为例,该ETF紧密跟踪中证
半导体
产业指数,行业分布上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其中“
半导体
设备+
半导体
材料”占比近64%,是目前
半导体
设备占比最高的主流
半导体
指数。 中证
半导体
产业指数聚焦40只
半导体
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权重股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韦尔股份等,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4%,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作为
半导体
链里弹性较高的方向,
半导体
设备ETF(561980)反弹锐度高,近期表现比较抢眼,6月涨幅9.29%,领涨同类ETF。 截至6月14日,在2019年3季度之前的一轮
半导体
上行周期区间,聚焦上游设备材料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超494%,高于主流
半导体
全产业链指数,呈现更高弹性特征。 此外,政策也在加大力度支持
半导体
产业。大基金三期成立,规模为前两期的总和。从过往经验看,大基金一期、二期成立后,
半导体
板块信心有所提振。 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充分带动国内
半导体
产业链的发展,机构预计
半导体
卡脖子的环节,设备材料依然会是投资重点方向,利好上游国产替代。 综上,相比其他产业,
半导体
设备行业不仅享有持续的国家支持,还具备较高的业绩兑现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04 结语 从估值上看,国内的
半导体
行业依然处在底部,很多公司的股价尚未回到2021年的高点,表现相比国外滞后。 不过,国内的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和应用软件。 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在应用大规模出来的时候,国内才会开启新的景气期。而随着微软发布AI PC、苹果发布AI手机,这个景气期的大门正在打开。 最近
半导体
上游的动向,也充分证明其景气度。国内的晶圆厂12寸开始满载,成熟制程开始预期涨价,封测厂整体稼动率8成左右,
半导体
国产替代相关订单稳健推进中,二季度表观ASP有望触底,业绩会逐季度改善。 换言之,估值和业绩的双修复,已经开启。向下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向上的空间则很充足。 这一波叠加了传统周期反转,以及新的AI产业革命下的
半导体
周期,值得所有
半导体
投资者关注。 而想简单易行地参与
半导体
领域的投资,
半导体
设备ETF(561980),不妨多看看。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
半导体
设备ETF联接(A类:020464,C类:020465)一键配置
半导体
设备相关公司。
lg
...
格隆汇
2024-06-19
全球新股王诞生!
go
lg
...
见证历史! 一家
半导体
公司,市值高达3.34万亿美元,接连超越苹果和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从2022年的低位算起,股价涨幅超过13倍。即使从AI浪潮席卷的2023年初算起,涨幅依然有10倍。 以前都说要寻找10年10倍的股票,但英伟达用不了十年,仅用21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2023年前,英伟达市值未曾迈入过万亿美元的门槛,在谷歌、苹果和微软等众科技巨头中是黯淡的小弟。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悄悄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正当华尔街分歧时,2024年2月,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快纪录。 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再次起飞,直接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大关的跨越,仅仅只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可见,在AI超级浪潮加持下的
半导体
,毫无疑问已经迎来了周期反转。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技术变革,比起过去同类型的变革来得都要猛烈,景气度有望长时间维持,当中的投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 虽然在
半导体
行业,聚光灯经常给到像英伟达、AMD这样的设计厂商,但其他的细分领域,同样蕴含很好的投资价值,以及优质的标的公司。 其中一个细分赛道,是
半导体
设备。 01 长期推动力 说起
半导体
设备,很多人都首先想到阿斯麦。它的EUV光刻机,是7nm以下先进制程必不可少的制造设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
半导体
制造厂的抢手货。 而且,这种光刻机基本都垄断在阿斯麦手里,商业模式甚至和英伟达之于AI有得一拼,财务数据、股价的表现则最为直观。 大家都知道英伟达之于AI大模型厂商,是卖铲人的角色,没有英伟达的GPU,AI训练和推理就无法高效推进。因为这个角色,英伟达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商业模式可以说绝无仅有。 循着相同的逻辑,其实对于
半导体
本身,设备也是卖铲人的逻辑。没有这些高精尖设备,制造商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逻辑阿斯麦已经验证过,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同。 其实,在中国本土也孕育着不少类似的机会。 这里首先要提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产替代。 自从2018年美国挥舞了制裁大棒,“卡脖子”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创新科技。形势已经很清晰,那就是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
半导体
设备产业,这也是
半导体
设备产业一个非常长期的趋势和支撑逻辑。 尽管在最先进的光刻机方面,国产厂商依然没太多进展,但有赖于政策强力支持,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设备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国产厂商在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和市占率大幅提升。 北方华创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2022年,北方华创的营收从22.23亿元增长至146.88 亿元,CAGR为 45.89%,归母净利润从1.26 亿元增长至23.53亿元,CAGR为 79.86%。2023年,公司营收进一步扩大到220.79亿,按年增长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按年增长65.73%。 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整体毛利率从2017的36.59%,上升到2023年的41.1%,净利率的提升则更为明显,从2017年7.53%,上升到2023 年的18.26%。 北方华创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成为国产化趋势最好的注脚。 可以预见,国产化替代这个长期趋势,会持续下去,而随着国内
半导体
设备厂商,会继续受益这个趋势。 02 最直接的动力 根据SEMI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的销售额达到342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3%,创下新高。 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大陆在全球集成电路装备市场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国大陆市场对集成电路装备需求的强劲动力。而且这种高增长依然持续,当中最大的增量贡献,就是AI。 自从2022年ChatGPT发布后,全球都掀起人工智能热潮。 首先受益的是AI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了包括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先进存储、GPU 等多种
半导体
硬件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AI终端,以各类消费电子为主。 作为AI的重要载体,消费电子已经开启新周期。过去一年多,各类传统消费电子纷纷搭上AI列车,推出搭载大模型功能的新产品。至今,已经有AI PC、AI手机、AI电视、AI眼镜等新产品推出,有的已经成功推向市场,有的即将推向市场,新一轮的换机潮很快会上演。 最近,一家著名的科技投资机构,基金规模高达486亿美元的Coatue,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Build Index of the Future》,详细阐述了公司对于AI投资的看法和节奏,那就是AI Infra -> Edge AI(硬件) -> AI应用(软件) -> 具身智能。 根据它的判断,目前市场处于AI Infra投资的中期,Edge AI行情的起点。而AI应用还处于热身阶段,具身智能距离商业落地尚有距离。 目前,不管是产业界,还是投资界,都认可一个观点:AI催生的对于
半导体
的需求,将大于过往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包括移动互联网。 更重要的是,目前AI正处于早期,增长前景很大。 根据大摩的预计,随着市场对AI PC的认可度提升,预计PC市场出货量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2.62亿台和2.76亿台;AI PC的市场渗透率将从今年的2%迅速增长至2028年的65%,较此前的预期均有所上调,当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20%时,PC出货量将加速增长。 AI手机方面,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为AI手机,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受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2023年至2028年间, AI手机市场以6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这一转变将先出现在高端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反映出端侧生成式AI作为更普适性的先进技术渗透整体手机市场的趋势。 不管是传统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还是可能出现的新的AI终端,所催生的下游需求,将直接提升对于
半导体
制造、设备、材料等中上游的需求,整个
半导体
产业链都会受益。 各大制造厂商也已经加大了资本开支,抢占这个庞大的产业机会。今年,台积电的资本开支高达280-320亿美元,中芯国际也达到70-80亿美元。 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中宣布,全球
半导体
每月晶圆(WPM)产能在2023年增长5.5%至2960万片后,预计2024年将增长6.4%,2023年中国晶圆产能为760万片/月,同比增长12%,2024年预计中国晶圆产能有望达860万片/月,同比增长13.2%,扩张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为29%,得益于国产替代和国内需求的推动,2027年预计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有望提升至33%。先进制程方面,中国大陆仍在不断升级迭代,为国内
半导体
设备打开了较为可观的成长空间。 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国家的政策大礼包在加码。不久前公布的
半导体
大基金三期,募集规模达到了344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000亿元,表明国家层面对解决
半导体
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的决心。而作为
半导体
关键之中的关键,设备产业预计会获得资金的重点支持。 叠加刚传出的台积电涨价,存储涨价,
半导体
行业的景气指数正进一步上升。 03 如何高效投资? 虽然
半导体
行情整体看好,但高效配置才是提升收益率的关键。 从产业链看,
半导体
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上游为
半导体
设备、材料,为芯片制造提供工具和原材料;中游为
半导体
制造,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下游为
半导体
应用。 以
半导体
设备ETF(561980)为例,该ETF紧密跟踪中证
半导体
产业指数,行业分布上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其中“
半导体
设备+
半导体
材料”占比近64%,是目前
半导体
设备占比最高的主流
半导体
指数。 中证
半导体
产业指数聚焦40只
半导体
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权重股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韦尔股份等,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4%,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作为
半导体
链里弹性较高的方向,
半导体
设备ETF(561980)反弹锐度高,近期表现比较抢眼,6月涨幅9.29%,领涨同类ETF。 截至6月14日,在2019年3季度之前的一轮
半导体
上行周期区间,聚焦上游设备材料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超494%,高于主流
半导体
全产业链指数,呈现更高弹性特征。 此外,政策也在加大力度支持
半导体
产业。大基金三期成立,规模为前两期的总和。从过往经验看,大基金一期、二期成立后,
半导体
板块信心有所提振。 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充分带动国内
半导体
产业链的发展,机构预计
半导体
卡脖子的环节,设备材料依然会是投资重点方向,利好上游国产替代。 综上,相比其他产业,
半导体
设备行业不仅享有持续的国家支持,还具备较高的业绩兑现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04 结语 从估值上看,国内的
半导体
行业依然处在底部,很多公司的股价尚未回到2021年的高点,表现相比国外滞后。 不过,国内的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和应用软件。 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在应用大规模出来的时候,国内才会开启新的景气期。而随着微软发布AI PC、苹果发布AI手机,这个景气期的大门正在打开。 最近
半导体
上游的动向,也充分证明其景气度。国内的晶圆厂12寸开始满载,成熟制程开始预期涨价,封测厂整体稼动率8成左右,
半导体
国产替代相关订单稳健推进中,二季度表观ASP有望触底,业绩会逐季度改善。 换言之,估值和业绩的双修复,已经开启。向下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向上的空间则很充足。 这一波叠加了传统周期反转,以及新的AI产业革命下的
半导体
周期,值得所有
半导体
投资者关注。 而想简单易行地参与
半导体
领域的投资,
半导体
设备ETF(561980),不妨多看看。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
半导体
设备ETF联接(A类:020464,C类:020465)一键配置
半导体
设备相关公司。
lg
...
格隆汇
2024-06-19
年内暴涨74%,市值逼近万亿美元!台积电的狂飙之路,华尔街呼声高亢
go
lg
...
71%报978元新台币;鸿海、联发科等
半导体
股也纷纷收在了历史最高位。 在AI芯片热潮助力之下,台股今天也成功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来,台湾加权指数已经累涨30%,成为整个亚太区表现最好的市场。 万亿美元门槛近在咫尺 上周,美股台积电已经超过了“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跃升为全球市值第八大的公司。 截至周二收盘,台积电市值达到9320亿美元,距离1万亿美元的门槛已是近在咫尺。 今年以来,台积电股价“遥遥直上”,目前已经累计上涨了74%。 和英伟达一样,作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受益者,台积电也收获颇丰。 单看今年5月,台积电销售额同比飙升30%,较去年同期增加30.1%。 6月的股东大会上,新“掌门人”魏哲家表示,公司对AI需求的增长持乐观态度。 他预计,AI的发展将推动2024的芯片行业复苏。台积电今年将逐季增长,以美元计算的全年营收可以实现20%到25%的增长。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AI的疯狂大趋势下,芯片逐渐成为了紧缺。 作为科技巨头们的主要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现在产能供不应求。 其中,公司3纳米产能已被台积电的七大客户(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联发科、苹果及谷歌)包揽了全部产能,预期订单满至2026年。 因此,台积电计划针对3nm、5nm涨价。其中,3nm晶圆的价格提高5%以上,而2025年度先进封装报价也将上涨10~20%。 花旗分析师预测,若台积电在2025年度涨价5%-10%,将带来约3%-6%的营收成长。 华尔街呼声高亢 全球
半导体
市场正热火朝天。 SEMI最新报告指出,为了跟上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步伐,全球
半导体
晶圆厂产能预计2024年增长6%,2025年增长7%,达到每月晶圆产能3370万片的历史新高(以8英寸当量计算)。 5纳米及以下节点的产能预计在2024年将增长13%,这主要受数据中心训练、推理和前沿设备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驱动。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包括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准备开始生产2nm GAA芯片,在2025年将总的先进产能增长率提高17%。 眼下,华尔街投行对台积电的看涨情绪高涨。 理由是,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2025年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将推高台积电的盈利。 本周,多个投行纷纷上调了台积电的目标价。 摩根大通将其人工智能收入预期上调至2028年总销售额的35%;花旗集团则将其目标股价上调了12%,理由是盈利前景更为强劲。 高盛则预计,台积电的3纳米和5纳米芯片制造价格将以“低个位数百分比”上涨,并将其12个月目标价上调19%,至1160元新台币。分析师表示: “我们现在看到,在围绕人工智能的积极情绪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台积电的风险回报更具吸引力。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扩散,我们认为台积电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与此同时,“木头姐”凯茜·伍德连续在买入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ADR)。 周二,其旗下基金(ARKW)购买了3316股台积电股票,价值595852美元;此前一天,该基金购买了价值530万美元的台积电股票。
lg
...
格隆汇
2024-06-19
格隆汇ETF日报 | 首批投资沙特的ETF将开售!
go
lg
...
,朗进科技、恒天海龙、川大智胜涨停。
半导体
板块持续活跃,科翔股份、气派科技、好上好、晶方科技涨停。 黄金概念股一度冲高,盛屯矿业涨停。 下跌方面,机器人概念股陷入调整,贝仕达克跌超10%。 今日市场再度弱势整理,三大指数均飘绿,沪指仍无法脱离沿5日均线走低的趋势,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1%,量能继续减少,整体来看市场仍处于结构性分化格局。 光大证券认为,市场再次验证了3000点的支撑作用,但成交量萎缩,说明仍然没有增量资金进场。6月19-20日举办的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将发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举措,若能释放超预期的利好内容,或将刺激市场持续反弹。 五、基金产品最新动态
lg
...
格隆汇
2024-06-19
格隆汇基金日报 | 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杨锐文减仓
go
lg
...
基金将在全球范围内押涨、押跌AI硬件和
半导体
公司。这将是Point72几十年来第一支新对冲基金。 三、基金产品最新动态
lg
...
格隆汇
2024-06-19
ETF甄选 | 国家队出手港股央企,“科特估”再度升温,港股科技、央国企类ETF领涨市场
go
lg
...
参与投资国家大基金三期;(2)基本面。
半导体
行业自2021年四季度持续去库存以来,近期行业有所回暖,上市公司一季报库存周转天数显示库存已回到合理水平,销售收入回到同比正增长区间;(3)流动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对利率敏感型资产起到较好的催化提振作用;(4)估值层面,当前港股科技板块处在历史低估值水平。 相关ETF:港股科技30ETF(513160)、H股ETF(159954)、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 【国家队出手港股央企,央国企红利或成为新核心资产】 消息面上,国新投资于6月19日在官网宣布,今日认购了3家基金公司在发的首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本次为国新投资今年首次公告再次出手央企主题ETF。 国新投资在公告中称,此举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同时也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维护央企市场价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价权方面的责任担当。 长江证券分析,面对动荡的全球宏观环境,作为离岸市场的港股受影响更大,稳定类资产显得尤为稀缺和珍贵。 在动荡的环境下寻找稳定的资产,与“耐心资本”一起做时间的朋友,是港股投资策略的最佳选择。历史上,港股往往会奖励带有中国特色的核心资产,估值上往往能享受溢价,附有稳定特征的央国企叠加红利资产已经逐渐成为港股新的核心资产。 相关ETF:恒生国企ETF(159850)、H股ETF(159954)、港股国企ETF(513810)、恒生中国企业ETF(159960)、H股ETF基金(159823) 【降息预期升温,金价受益降息空间及避险溢价】 消息面上,美国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零售销售增长0.1%,弱于市场预期,经济学家预计为增长0.3%。受此影响,降息预期升温,根据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交易员目前认为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约为67%,前一天约为61%。 中远期看,国盛证券认为,高利率环境不断延续或将放大经济下行压力,黄金作为非美资产替代在经济下行压力升温时避险属性将逐渐凸显,非投机头寸在美联储宽松不及预期或降息时点后移时为金价提供支撑,金价将长期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空间与避险溢价双线逻辑。 相关ETF:黄金股ETF(159562)、黄金股ETF(517520)、黄金股ETF基金(159315)、黄金产业ETF(159322)、黄金股票ETF(159321)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19
ETF市场日报:港股相关ETF迎来大反弹,QDII产品成交额居市场前列
go
lg
...
率居股票类ETF首位。QDII基金中韩
半导体
ETF(513310)换手率超40%。 ETF发行市场方面,明日暂无最新动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19
券商今日金股:3份研报力推一股(名单)
go
lg
...
贵金属、通用设备、纺织服装、专用设备、
半导体
、交运设备、装修建材等行业。 作为中国黄金行业龙头,山东黄金最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中邮证券、国金证券等3份券商研报关注,位居6月19日券商力推股榜首。 6月19日又有华安证券发布研报《金价上行+产能释放,业绩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3/51.7/64.1亿元(前值为2024-2025年分别为26.6/32.1亿元,考虑金价上行上调),对应PE分别为33.3/24.0/19.4倍,维持“买入”评级。 作为全球物流及能源装备领域龙头,中集集团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东吴证券等2份券商研报关注,位居6月19日券商力推榜第二。 6月19日又有国金证券发布研报《集装箱、海工景气复苏,全球龙头乘风再起》,预计公司24-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96/1676/18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4.0/34.2/44.7亿元,对应PE为22X/16X/12X。 全球安防手套龙头——恒辉安防同样也备受券商关注,近一个月获天风证券等2份券商研报关注。 6月19日又有信达证券发布研报《深度报告:安防手套厚积薄发,超高分子材料值得期待》,预测公司2024-26年实现收入13.75/18.97/24.69亿元,同增40.7%/37.9%/30.2%,实现归母净利1.79/2.52/3.39亿元,同增69.5%/40.3%/34.6%,业绩成长空间较大,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PE为14.93倍,相对于同业处于较低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除了上述个股外,还有科达制造、翱捷科技、九号公司、紫金矿业、森鹰窗业、上能电气、中材国际等多股备受券商关注,近一月获多家券商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券商给予“评级”并不绝对预示着股价的上涨,“增持”或“买入”与否,其实都是机构对于股票的“一家之谈”。因此,券商金股在大多数程度上仅是用作投资参考意义的,投资者切不可盲目买入。
lg
...
证券之星
2024-06-19
港股大爆发!“YYDS”全线上攻,科技股嗨了,哔哩哔哩怒飙19%!
go
lg
...
环境中提供可观的相对收益;另一方面,以
半导体
、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行业仍将是产业转型的主抓手,有望从政府支持以及国产升级中受益。 建银国际预计港股三季度延续走高,四季度区间震荡、波动性增加。 建议下半年维持区间交易和哑铃型配置策略,但逐步转向成长,一方面继续持有高股息蓝筹和贵金属矿业股,另一方面可精选互联网、科技、消费及制造业出海龙头,中资地产股有交易性机会。 主题可关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出海、设备更新改造、以旧换新、消费复苏等。
lg
...
格隆汇
2024-06-19
上一页
1
•••
928
929
930
931
93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透露要和习近平直接谈!全球反弹正失去动力,小心美元迈入多年熊市
lg
...
中美达成协议意外之快,习近平亲信身边的谈判老手成为焦点!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中美关税“休战”90天 高盛、瑞银上调中国GDP预测
lg
...
中美突发重磅!中国暂停针对美国稀土出口限制 暂停对美企的贸易和投资禁令
lg
...
空头借机施压:黄金跌破这一支撑恐下探3165美元!接下来盯紧这一风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