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这集团今年赚暴利,给出50个月年终奖金!
go
lg
...
事实上,就是因为年终奖金太惊人,打破
台湾
上市柜公司发放记录,长荣海运今年相当低调,主管们更多次叮嘱员工“不要高调”。 不过因这笔奖金早就是市场关注焦点,奖金一入帐,员工的好“薪”情根本藏不住,马上传遍大街小巷。 海运业这两年旺到爆,最幸运的莫过于疫情后进入长荣的新进员工,2020年领10个月年终、2021年领40个月年终加10个月年中分红,今年又领到45个月年终,等同入行3年领105个月年终,尤其这2年更是暴冲,平均每年领42个月的年终,做1年抵4年,在职场上堪称空前绝后的胜利组。 同样发出年终的还有长荣集团旗下的长荣航空。 长荣航空前三季税后净利约为14.38亿元,今年跟长荣航太都发3个月的年终奖金,立荣航空则有1.5个月年终奖金,至于受疫情影响较明显的长荣空厨、长荣国际储运,则都发1个月年终奖金。 但负责货物装卸、旅客行李搬运、客舱及航机清洁等工作的长荣航勤,年终仅有1个月,远低于集团其他公司,引发航勤员工不满,自发性发起“元旦依法休假不出勤行动”,导致货机及客运航班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
台湾
民航局截至1日晚间7时统计,总计79班次航班受影响,包含入境航班35班次、出境航班44班次,其中延误超过15分钟航班有49班次,出境客机平均延误124分钟,入境客机平均延误119分钟。 桃园航勤企业工会今发出声明表示拒绝支援长荣航勤,桃勤企业工会表示,已致电桃勤公司管理阶层,请勿介入其他地勤业者的劳资事件,桃勤公司近期已有数间与工会重大劳资争议尚未妥善处理,如自行调用会员介入其他地勤业者突发不明事件,后果自负。 桃勤企业工会理事邱禹诚表示,桃勤公司与工会已有重大劳资争议,若因其他地勤公司的劳资争议要求桃勤员工支援,恐会不可收拾,因此认为不适合介入。 针对自身劳资争议,邱禹诚指出,桃勤工会有6大诉求,包含薪资水平提高,争取4%薪资调整;争取夜间津贴上调;重新订定薪资结构;现行操作津贴增加、技术津贴增加;员工职等10年常态晋升改善方案;因升等制度导致员工流失方案探讨。 邱禹诚表示,桃勤企业工会预计于1月6日到交通部前举办代表大会,同时举办罢工投票,若无法与资方取得共识,不排除将在春节发动罢工。
lg
...
小萧
2评论
2023-01-02
最新民调!如北京发动武力攻击 逾7成
台湾人
愿为捍卫
台湾
而战
go
lg
...
)讯 据台媒周五(12月30日)报道,
台湾
民主基金会当天公布“2022
台湾
民主价值与治理”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如中国动武起因是为了“统一
台湾
”,表达愿为捍卫
台湾
而战的比率上升到71.9%,表达不愿意的比率下降至19.3%;如因“
台湾
宣布独立”导致中国对
台湾
发动攻击,63.8%受访者表达愿为捍卫
台湾
而战,27.8%受访者表达不愿意。#台海局势#
台湾
民主基金会表示,上述民调是委托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针对
台湾
民众对民主以及防卫的态度进行。结果显示,
台湾
民众对于保卫
台湾
已有相当的决心。 对于民主的态度,有高达73.8%受访者认同民主也许会有问题但仍是“最好的制度”。对于目前
台湾
民主政治实行的情形,有50.8%受访者感到满意,有42.1%受访者感到不满意。但对于
台湾
民主政治未来的发展,53.6%受访者表示乐观,36%受访者则表达悲观。 美国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11月22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指出,即便是中国军队成功武统,北京也会大伤元气,这将是一个得不偿失,要付出高昂代价的“惨胜”(Pyrrhic victory,皮洛士式胜利)。无论在外交,还是在经济层面,中国可能被其他国家孤立。 报告指出,如美国进行军事干预,无论将战事拖延几天,几周,中国的成本都会大大增加。如美国不干预,任何由北京发起的攻击都会对中国的进出口、国内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 此外,一旦
台湾
受到攻击,战区范围内的商业航运与空运将停滞,航运保险费激增,而中国占了全球前百大港口的40%海运量,供应链中断导致的市场恐慌,可能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严重。 投资者预期到西方将实施制裁,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外资出逃,海内外资产被大规模抛售。而北京可能会采取加强资本控制、储备紧急物资、暂停关键出口,甚至限制中国人出国旅行等紧急措施。在中国的外企会纷纷出走,中国将面临巨大的资本外流压力。
lg
...
夏洛特
3评论
2023-01-02
全球冲击不断!蔡英文宣布2023年多投入3800亿新台币用于经济发展
go
lg
...
经报社(北美)讯 周六(12月31日)
台湾
总统蔡英文表示,
台湾
将在2023年将额外的3800亿新台币(124.3亿美元)税收投入经济,帮助保护
台湾
免受全球经济冲击,包括对电价的补贴。 虽然出口依赖型经济在2021年增长了6.45%,是自2010年增长10.25%以来的最快增速,但受中国新冠动荡、全球通胀困境和乌克兰战争的影响,预计2022年和2023年的增长将慢得多。 蔡英文在高级经济官员会议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政府必须为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更严峻的挑战”提前做好准备。 蔡英文表示,预计2022年中央政府额外的3800亿元新台币税收收入将用于电价补贴、劳工和医疗保险以及其他支出,以应对全球通胀和国际经济挑战的影响。 蔡英文说,政府部门还将对未来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行评估,“特别是调整半导体产业和信息通信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和布局。”她补充说,这将有助于巩固
台湾
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并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势头和经济安全稳定。
台湾
是半导体的主要产地,从汽车、智能手机到战斗机,半导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的所在地。 去年12月早些时候,
台湾
央行将2022年
台湾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9月份的3.51%下调至2.91%。预计2023年
台湾
的GDP将增长2.53%,而之前的预测为2.9%,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01%。
lg
...
Sue
2023-01-01
2023年人民币汇率展望
go
lg
...
出现波折,出现了包括美众议长佩洛西窜访
台湾
和美国限制我芯片产业发展等事件;三是中国疫情出现反复。 为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央行在该阶段多次采用汇率预期引导工具,包括两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和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 (三)第三阶段:11月初至12月下旬 第三阶段为11月初至12月下旬,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转强,对一篮子货币也逐步企稳。同时期美元指数回落6.3%,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4.7%,但CFETS指数小幅下跌1.3%。此阶段,美国通胀开始回落,衰退风险加大,美联储态度转鸽引发美元回调。同时,我国防疫政策“20条”出台,各地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包括房地产融资在内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陆续推出,显著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二、2023年人民币汇率展望 (一)经济基本面:外部衰退风险增加,中国经济修复性复苏 2023年,中国与全球在经济周期上将继续呈现错位走势。中国经济将以“修复性复苏”为主基调,而全球经济则将以“通胀降温下的浅衰退”为主基调,这种周期错位整体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甚至偏强势。 1. 全球:通胀降温下的浅衰退 从全球来看,2023年将呈现以经济减速、通胀降温为主要特征的“浅衰退”模式。IMF在10月的展望报告中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由先前预测的2.9%下调至2.7%,OECD则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将增长2.2%,低于2022年的3.1%。 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国经济在一些领域出现了明显降温,虽然整体尚未进入衰退,但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倒挂等多项指标已显示中期衰退风险大增。 纽约联储预计2023年四季度出现衰退的概率接近40%,从过去的经验看已相当高。 欧洲经济同样面临减速风险,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仍将从供给面冲击实体经济,高通胀带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持续期或长于美国,金融市场条件收紧也将导致阶段性的流动性冲击,预计2023年欧洲多国都将面临陷入衰退的可能。 日本经济有望艰难度过高输入通胀、贸易条件恶化和日元持续贬值的三重外部严重失衡期,但经济内生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在2022年三季度经济意外收缩后,2023年有望实现微弱增长。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有望保持温和增长,强美元与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将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下半年随着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转向,新兴市场流动性压力将整体减弱,但不同类型的国家仍将出现分化,风险主要集中在能源粮食对外依赖度高和财政贸易双赤字的国家。 2. 中国:修复性复苏 2023年中国经济将开启“修复性复苏”模式,复苏的主要动能来自于抑制经济增长因素的消除。 一是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将提振消费与投资信心,经济内生动力逐步恢复。随着防疫政策全面回归“乙类乙管”,2023年开春后疫情有望回落,服务业与消费将于二季度逐步复苏,企业投资信心增强。 二是房地产逐步由风险暴露期转向风险收敛期,融资改善与信心恢复将成为主要特征,行业逐步转向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地产对整体经济开始由负面冲击转为中性。 三是外部需求转弱,出口增速恐将保持下行,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2021和2022年的“以外补内”转变为2023年的“以内补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反弹力度。 四是通胀将保持温和,一方面内需复苏将促使核心通胀均值回归和中枢上移,另一方面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则将有利于限制通胀涨幅。 整体看,2023年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和温和通胀,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二)国际收支面:经常账户承压,金融账户改善 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格局,经常账户压力与金融账户改善并存,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1. 国内外经济周期错位,将导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将见顶回落。2020年以来我国出口占全球比重达到历史高点,源于疫情冲击下全球对我国生产能力的依赖加大。2023年全球经济减速必然拖累外需回落,海外产能恢复对我国出口形成替代效应,出口将面临下行压力。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难以继续缩小。 疫情期间我国居民出国旅行求学、海外购物均受到严重影响,全球海运能力下滑则一度提升了我国国际运输服务的份额,这些都是近年来服务贸易逆差缩小的原因。 2023年我国打开国门后,以上因素将会削弱,服务贸易逆差可能由近两年来的持续缩小转为扩大。 三是国际收入保持稳定。疫情以来我国海外劳务和投资净收入均有所下降,2023年全球流动性与金融条件收紧有望转向,有利于海外资产收益回升,我国重新开放后劳务收入也有望增加。不过,我国经济复苏后对外投资收益支付也将上升,国际收入项的正负面因素大体平衡。 2. 中美利差倒挂程度缩小,金融项下国际收支有望好转 一是直接投资顺差有望增加。2022年受疫情封控影响,我国直接投资顺差规模有所下降,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修复性复苏和市场对中国经济信心提升,我国直接投资顺差有望重回扩大趋势。 二是中美利差倒挂将延续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收窄趋势。 预计美联储大概率在2023年二季度停止加息,且四季度有可能反转为降息,衰退预期下美债长短收益率倒挂,长期收益率已较前期回落。 相比之下,随着宽信用下信贷需求恢复,我国利率水平有望由低点小幅回升,中美利差倒挂的修复将促进债券投资逆差好转。 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仍存优势,有望沿着盈利修复与风险偏好回升逻辑演绎,近期部分海外投行接连表示在中期看多我国资本市场,有望带来股权投资净流入增多。 (三)2023年汇率走势研判 综合经济基本面与国际收支面考虑,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整体将呈现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的走势。 人民币汇率均值大概率将回到7以下区间。2022年人民币贬值至7上方持续两个半月,为多项短期利空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美元指数罕见强势,达到了近20年高点;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反复,地产风险显现,实体经济疲弱,市场超预期悲观。客观而言,这些超预期利空因素的同时叠加,绝非常态。从历史看,人民币汇率破7属于双向波动的尾部区域而非中枢,回归7以下的长期均衡区间是应有之义。 分季度看,一季度人民币汇率或双向波动明显,并在关键点位继续拉锯。一方面美国通胀仍可能反复,美联储的最后几次加息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不排除重回鹰派而抬升美元,美债收益率也存在继续上升可能。而我国疫情防控逐步放松,最优政策平衡点仍需探索,冬季天寒与春运扩散等因素或导致确诊高峰,影响内需复苏。 二季度人民币汇率或在波动中有所升值,美国加息临近尾声,我国疫情高峰下降,内需不断复苏,在2022年低基数下GDP增速也有望达到年内高点。 三季度人民币汇率或面临上市公司购汇分红、企业海外采购备产、国门放开居民出国旅游留学高峰来临等多重压力,叠加前期美国停止加息利好兑现,汇率可能存在回调压力。 四季度人民币有望重回温和升值趋势,美国经济或显实质性衰退,美联储有望进入降息周期,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仍保持复苏动力,将成为支持汇率升值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应对汇率风险 尽管我们对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了大致推演,但不可否认汇率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演进、中东局势和中美关系变化等多种难以预判的外生因素往往引发汇率预期和走势的突变。 需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不在汇率上进行选边和投机。 涉外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可选择合适的外汇产品开展汇率避险。金融机构则需要进一步丰富代客外汇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加强自身外汇敞口管理,做好汇率风险预案。
lg
...
金融界
2022-12-31
【黄金收盘】告别喜忧参半的一年!美元霸气凸显 黄金连续第二年下跌
go
lg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香港和
台湾
全天休市
lg
...
夏洛特
1评论
2022-12-31
中美接连在亚太地区展示军事实力,双方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go
lg
...
,辽宁舰展示了中国有能力抵抗美国可能对
台湾
进行军事干预的企图。 在关于12月21日中国战机拦截的声明中,太平洋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表示,美国RC-135“在南中国海合法执行例行任务”,但没有具体说明遭遇地点。声明还附有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显然是从RC-135的驾驶舱拍摄的,显示了与一架携带空对空导弹的中国战斗机的近距离接触。视频显示,歼-11在RC-135的左侧稍稍向前飞行,它们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到美国飞机似乎机动离开。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员Collin Koh说,这次遭遇,正如美国所描述的,“太近了,让人感到不安”。他说,如此小的差距“增加了发生物理接触的风险,可能导致其中一架或两架飞机损失”。 印度-太平洋司令部表示,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部队将“继续在海上和国际空域飞行、航行和行动,并根据国际法适当考虑所有船只和飞机的安全”。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在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对美国及其盟国部队(包括加拿大飞机)进行危险拦截的数量急剧增加,这些部队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国际空域合法作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五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反驳说,“美国的挑衅和危险行为是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 在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中国的主权主张与6个国家的主权主张重叠,其中包括5个东南亚国家。美国在这些海域没有主权主张,通常呼吁其他主权声索国根据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国军事力量经常在该地区行动,收集中国同行的情报,并进行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旨在挑战美国认为中国过度的主权主张。 中国方面表示尊重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但经常反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特别是那些靠近中国南部岛屿海南省和其他中国控制的岛礁的军事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常拦截被认为离得太近的外国军用飞机和船只。 美国和中国一直试图降低意外冲突的风险,2014年双方签署了一份关于两国军队空中和海上相遇安全准则的谅解备忘录,但随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沟通渠道已经缩小。
lg
...
Sue
2022-12-31
世卫对华愈发强硬!谭德塞:要求中国提供疫情真实数据 理解多国限制中国旅客 中方回应
go
lg
...
回应,美国、韩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和
台湾
都对来自中国的游客进行了新冠检测。#新冠疫情# 谭德塞周四(12月29日)晚些时候发推说:“为了对中国的疫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世卫组织需要更详细的信息。” 谭德赛还表示,世卫组织将继续为中国提供医疗支持,保护中国的医疗体系。 谭德赛说:“我们依然关注(中国)局势的发展,继续鼓励中国对疫情进行追踪,为高风险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自从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后,世卫组织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争取北京提供真实的疫情数据。但这种努力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 2020年1月,谭德赛前往中国访问。谭德赛当时表示,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采取了及时有力的举措,令世人敬佩。 此后,谭德赛多次呼吁中国与世卫组织分享数据,从而更好了解新冠大流行的源头。 在谈到一部分国家目前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的旅行限制和相关规定,谭德赛说,由于缺乏中国疫情的具体信息,世界其它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谭德赛说,“我们对新冠病毒状况的了解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我们不知道如何为那些因感染病毒而出现长期后遗症的人提供最佳治疗。我们对这场大流行的起源存在认知差距,这会减弱我们今后预防大流行的能力。” 周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由于缺乏来自中国的全面信息,各国以其认为能够保护本国民众的方式,对中国入境的旅客施加限制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我刚才已经清楚地表明,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连日来,已经有多国的权威医学专家表示,没有必要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汪文斌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同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的相关疫苗和药物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日前,中方有关部门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了中国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中国有关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lg
...
夏洛特
2022-12-31
中俄秀团结!普京:期待习近平明春访问俄罗斯 习近平称中俄准备加强战略合作
go
lg
...
一世纪大国关系典范。俄方坚定支持中方在
台湾问题
上的立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俄方期待同中方密切交往接触,积极推进各领域合作。相信随着中国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两国人员交往和人文交流将持续加强。俄方赞赏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客观公正立场,高度评价中方作为金砖国家主席国所做工作,愿同中方继续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舞台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捍卫各自正当利益,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共同作出努力。 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习近平强调,中方注意到俄方表示从未拒绝以外交谈判方式解决冲突,对此表示赞赏。和谈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放弃努力,和平前景就始终存在。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力,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两国元首还互致新年问候,祝愿中俄两国人民新年快乐,祝愿彼此国家发展事业取得更多新成就。 王毅、何立峰等参加活动。
lg
...
夏洛特
2022-12-31
外汇局:中国9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815亿美元 主要指标均在安全线以内
go
lg
...
值24815亿美元,不包括香港、澳门、
台湾地区
对外负债,下同)。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9938亿元人民币(等值11259亿美元),占45%;短期外债余额为96244亿元人民币(等值13556亿美元),占55%。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8043亿元人民币(等值10992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8139亿元人民币(等值13823亿美元),占56%。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lg
...
金融界
2022-12-30
不跟着老美“防中国”!法国、英国与新西兰“不强制入境检疫” 响应外交部“放弃歧视性政策”
go
lg
...
政策后,美国加入了印度、意大利、日本和
台湾
的行列,采取了新的措施。 有关官员告诉记者,从1月5日起,要求所有2岁及以上的航空乘客在离开中国内地、香港或澳门的两天前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联邦官员说,在飞行前10天以上检测呈阳性的乘客可以提供康复证明,以取代阴性检测结果。 其他国家对中国入境政策一览: 韩国 韩国总理韩德洙周五表示,韩国将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抵达前后接受新冠病毒检测。韩国还将短期签证签发限制在 1 月底之前,并暂停增加来自中国的航班。 此外,所有来自中国的航班都必须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以有效管理入境旅客。根据韩国疾病预防控制局的一份声明,韩国还要求其公民尽量减少前往中国的旅行。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正在努力改进其数字管理系统,以跟踪新冠测试结果呈阳性的个人。阳性病例将以数字方式获得家庭监视令和释放令。除了对包括来自中国在内的所有国际入境者进行发烧筛查外,该国还将检测来自中国的所有航班的废水样本。 意大利 根据卫生部的一份声明,意大利已对所有从中国入境的乘客实施强制性新冠快速检测,新措施也适用于过境旅客。 意大利是2020年初第一个受到新冠病毒重创的欧洲国家,鉴于它们是开放边界申根区的一部分,意大利还敦促该地区的其他国家采用集体检测协议。此前,米兰当局表示,来自中国的两架航班上近一半的乘客病毒检测呈阳性。大多数人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然而,欧洲卫生官员周四称,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额外的筛查和限制是不合理的。他们说,欧洲人现在对新冠病毒有了高水平的保护,欧洲大陆的卫生系统也有能力应对感染。 日本 日本政府从12月30日起实施紧急疫情措施,以收紧对来自中国的旅行限制。当局现在要求来自中国大陆的旅客和在7天内到达那里的旅客在抵达时进行新冠测试,如果测试呈阳性,则隔离一周。 该国周四取消了限制从香港和澳门直飞某些机场的限制,条件是乘客在7天内没有前往中国大陆的旅行记录。对来自中国的直飞航班的限制将继续存在。 印度 印度周四晚些时候表示,从1月1日起,它现在将强制要求来自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人进行PCR检测。#新冠疫情#
lg
...
小萧
2022-12-30
上一页
1
•••
487
488
489
490
491
•••
66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国考虑处理地方政府拖欠民企逾1万亿美元债务问题
lg
...
中国股市顶住“资本主义过度”警告!市场提前定价降息25基点,美元冷门交叉盘走弱
lg
...
中美大消息!南华早报:美中官员通话为特朗普访华铺平道路 时间点可能在...
lg
...
中国警告墨西哥!在提高关税前“三思后行”,并威胁要……
lg
...
特朗普突发罕见举动!特朗普撤销对华鹰派出任中美科技战关键职位提名 释放什么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