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台海突发消息!英国政府高官本周将访问
台湾
并会见蔡英文
go
lg
...
ds)的办公室周一表示,汉兹本周将访问
台湾
,进行贸易谈判,并会见
台湾
领导人蔡英文。这是西方政府与
台湾
之间最新的高层接触。 (截图来源:路透社) 英国国际贸易部表示,英国贸易国务大臣兼国会议员格雷格·汉兹将在为期两天的访问中会见蔡英文,并共同主持第25届英台年度贸易会谈。 汉兹的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亲自访问
台湾
是英国致力于促进英台贸易关系的明确信号。与英国一样,
台湾
是自由和公平贸易的倡导者,以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为基础。” 声明补充道,汉兹还将会见
台湾
首席贸易谈判代表邓振中和“经济部长”王美花。 英国国际贸易部指出,
台湾
拥有进步、高科技经济,GDP超过7700亿美元,过去30年平均经济成长率高达4%,且积极倡议自由、公平贸易,
台湾
是英国的重要经贸伙伴,汉兹亲自访台即显示英方对强化台英经贸连结的决心。 曾数次访台的汉兹说,他于1991年首次访问
台湾
,欣见
台湾
31年来的经济成长。强化与
台湾
的贸易往来符合英国脱离欧盟后的“向印太倾斜”政策。 (截图来源:脸书) 英国外交部11月3日发布一项今年6至7月针对在台英国企业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88%受访企业对未来3年在台营运前景感到乐观,逾70%对
台湾
经济未来1至3年的表现看法正面,英国企业预计在
台湾
扩大投资的项目包括再生能源、铁道建设、半导体、量子科技、医药保健、数据科技、金融、教育。 英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台英双边贸易总额去年超过83亿英镑,达历史新高,过去两年的增长幅度高达14%,其中英国对台出口成长率为12%。 路透社称,
台湾
将英国视为志同道合的民主伙伴,伦敦方面对中国大陆最近在
台湾
附近举行的军事演习表示担忧,并支持
台湾
参与国际组织,这令
台湾
感到鼓舞。由于中国大陆的反对,
台湾
被多数国际组织拒之门外。 和
台湾
一样,英国也在争取加入《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今年2月,各成员国同意英国可以继续申请加入欧盟,因为英国在退出欧盟后正在寻找新的贸易关系。中国也申请加入CPTPP。 英国与
台湾
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双方有着密切的经济和非正式关系。 尽管北京方面强烈反对,但西方国会议员和其他官员一直在加紧访问
台湾
。北京方面视
台湾
为自己的领土,对任何暗示
台湾
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行为都感到愤怒。 8月,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北之后,中国在
台湾
附近举行了军事演习。
lg
...
tqttier
2022-11-07
苹果公司突发警告!中国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正在影响高端iPhone的生产
go
lg
...
。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iPhone制造厂
台湾
富士康的科技园所在地。 10月中旬以来,富士康在其厂房内制造了“隔离房间”,并通过禁止员工离开工厂来加强反新冠疫情措施。 多个富士康合作劳务中介处表示,郑州港区富士康IDPBG事业群已启动预先招工,以小时模式入职,小时工时薪为人民币30元,工期至明年2月15日。 值得注意的是,鸿海为鼓励老员工返厂,曾在10月10日至11月5日离职的返乡人员,若重新入职,将给予一次性关爱补贴人民币500元。报到时间待港区解除静态管理后,再行通知,由鸿海统一安排车辆,点对点死循环输送。 鸿海周一发布公告,表示10月营收为新台币7,765.76亿元,年增41%;累计前10月营收为新台币5.44兆元,年增16.9%,均为历年同期新高。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郑州厂部分营运,鸿海将下调第4季展望。 有关目前郑州厂区防疫以及营运状况,河南省政府已明确表示,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富士康。当前更是会戮力同心,以最快速度扑灭疫情,并恢复满产能生产。 与此同时,一位富士康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预计本周后,当地疫情可取得明显控制。在政府、客户的支持下,目标11月下旬可以回到满载产能。” 对于此次郑州疫情的影响,10月30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发表了富士康产能的预测和分析。他认为,由于郑州富士康iPhone工厂是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进入闭环生产的,目前全球有超过10%的iPhone产能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一事件并没有改变目前iPhone供应链的出货量预测。预计富士康的产能将在几周内逐步提高,对今年第四季度iPhone出货量的影响应该有限。
lg
...
tqttier
2022-11-07
“若制裁我们、两国关系将受损”!中国大使警告瑞士
go
lg
...
7月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入侵
台湾
,她预计瑞士将实施欧盟对中国采取的任何惩罚措施。 瑞士联邦政府经济事务处国务秘书加布里埃尔·茵艾辛7月称,如果解放军攻台,“瑞士可能会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茵艾辛当时说道:“对中国的制裁将比对俄罗斯的更激烈,但我希望永远不会走到这一步。” 在去年公布对华新战略时,瑞士方面几乎没有宣布具体的政策变化,而是强调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但这个中立国比以往更公开地表达了对中国人权记录的不满。 1950年,瑞士是最早承认共产主义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 一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于2014年7月生效,两国今年推出了一个股票上市和交易联合平台。
lg
...
tqttier
2022-11-07
招商宏观 :这些经济体,“躺平”后的消费变化
go
lg
...
利的区域贸易条件。 中国香港、中国
台湾地区
:(1)仍保留必要的防疫措施,并未完全“躺平”。(2)中国香港地区,在防疫政策大幅放松的当月,消费短暂反弹;中国
台湾地区
放松管控后疫情反复,消费信心持续下滑。 正文 去年Q4以来,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陆续放松或全面放开防疫,叠加各类补贴和刺激消费政策,提振内需;而高通胀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又会抑制消费。本文梳理部分主要国家或地区防疫放松、放开后的消费反弹情况。 一、美国:季节性因素助推“报复性”消费,但或难持续 今年Q2美国取消几乎所有防疫限制。3月26日,夏威夷成为全美最后一个结束室内强制口罩令的州;4月18日美国CDC宣布取消在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枢纽上必须佩戴口罩的命令;6月12日起取消对国际游客在前往美国登机之前出示检测阴性证明的命令。 美国防疫措施全面解除后,美国疫情尚未出现大幅反弹。鉴于欧美国家再全面放开防疫后不再严格统计确诊人数,新冠肺炎新增死亡人数或许更能反映疫情严重程度。在2022年1-2月Omicron疫情期间,单日新增死亡病例(12日移动平均,下同)曾达到2944例的峰值;而6月至今一直保持在600例以内。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死亡270例,较一个月前下降了45.6%。 专家提示北半球冬季美国疫情再度上升的可能性。10月13日美国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再延长90天到2023年1月11日解除,保留政府的医疗补助等措施以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病例激增的情况。10月15日美国全国公民基金会研究预测,如果接种疫苗加强针继续保持当前的缓慢速度,冬季死亡率可能会达到每天1000人以上。 全面放开防疫后,零售数据短期内表现较强,消费数据超预期。10月份美国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录得59.9,前值58.6。随着6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速见顶,消费者信心指数在6月略有反弹。 推动美国消费强劲的因素包括:(1)美国防疫放开后的“报复性”外出和餐饮消费。疫情后美国的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均经历了冲高回落的过程,即“报复性消费”;而服务消费一直被抑制。 6月防疫限制全面放开,恰逢6-8月夏季是出行旺季,居民表现出“报复性”服务消费的热情。7月份美国酒店入住率恢复至69.6%,较2019年同期仅差距4.2个百分点。 (2)开学季的非耐用品购置需求。8月开学季,美国零售销售季调环比0.4%超市场预期,尤其体育用品、业余爱好、书籍及音乐商店、服装服饰商店等零售销售等与开学季相关商品的拉动作用明显。 (3)节日临近,零售商促销去库存。2021下半年的囤货抢购潮、供应链危机,导致大量订单在节后才运送到仓库和商场货架,造成库存积压。零售和批发商的库存同比增速持续刷新历史记录。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库存绝对水平也已明显高于历史趋势线。新一年的节日临近,商家纷纷采取打折等方式清理库存。 (4)汽油价格在6-8月快速下跌,提振汽车销售。尤其8月美国机动车及部件销售额环比2.8%,是8月零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美国汽车协会统计的全美每日平均汽油价格在7月、8月份分别快速下降10.4%、7.5%;而9月最后一周汽油价格止跌转涨。 综合来看,二季度放开防疫,短期内刺激了美国服务和非耐用品消费,或与恰逢出行旺季、开学季有关。预计接下来这些刺激因素将减弱。 二、欧洲:解封后疫情波动反复,消费信心和零售持续下滑 欧洲主要国家在今年1季度陆续全面解封,解封后的消费情况依旧不佳。 爱尔兰于1月22日起,取消绝大多数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英国政府在2月21日宣布“与新冠病毒共存”计划,取消英格兰地区一切防疫措施;3月14日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3月20日德国《感染保护法》修正案正式生效,取消大部分全国性防疫措施。 放开防疫后,欧洲疫情波动,但防疫政策放开后就不再收紧。英国在2月份宣布“共存”后,新冠肺炎新增死亡病例在4月激增,单日最高达到487例。10月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的疫情又有抬头之势。截至11月1日英、德、法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分别为82.7例、128.0例、65.9例,分别较1个月前上升18.7%、55.9%、114.4%。 欧洲防疫全面放开的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3月开始大幅下降。受俄乌冲突和高通胀等因素影响,消费信心已经低于2020年疫情最初大爆发时期。9月份欧元区和英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创下历史新低,分别为-28.8、-49.0;10月份欧元区消费信心为-27.6仍在历史极低水平。 防疫选择“共存”政策后,欧洲零售销售持续下行。欧元区19国的零售销售指数(2015年=100)在今年3至8月持续下滑,从114.9下滑至112.7;英国零售销售指数(2015=100)从今年2月开始逐月下行,从103.2跌至9月的97.9。尽管取消所有防疫限制,但经济下行压力、能源价格高涨、工资增速远落后于通胀等因素影响下,欧洲消费低迷。 同样是全面放开防疫、同样是出行季和开学季;欧洲消费却依旧低迷?美国和欧洲的差异主要有2点: (1)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的“余温”:疫后美国一共发放三轮财政补贴,总额大约达到2020年GDP的25%;居民储蓄大大增加,财政补贴的“余温”支撑了解封后的报复性外出消费。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发放补贴的财政支出力度偏低,发放力度最强的德国,也仅达到了GDP的13%。 (2)欧洲通胀压力、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问题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并加剧居民对2022-23冬季的价格担忧。美国CPI增速在6月达到9.1%的峰值后开始回落,国内油价也在拜登政府等多方的努力下得到控制。然而,欧元区调和CPI增速仍在攀升,10月份同比10.7%,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Q2受防疫政策全面取消的影响,旅游业反弹明显。今年3月起,英国取消一切入境防疫限制:无需填写乘客定位表、无需接种疫苗证明、无需进行任何新冠检测、入境后不需要检疫或隔离。6月1日德国、意大利取消了入境前出示疫苗接种证明和阴性检测证明的要求。受Omicron疫情影响,欧洲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下降,3月起转为上升。 三、新加坡:“共存”后零售快速好转,购物券推动“邻里消费” 今年4月26日新加坡防疫措施基本解除,6-7月、10月疫情再起,但未收紧防疫政策。 今 年Q1新加坡爆发疫情,4月疫情基本稳定,新加坡逐步开放。 4月26日新加坡宣布,不再需要安全距离;户外可不戴口罩;公众到大多场所无需再使用TraceTogether登记;卫生部停止发出健康风险通知;检测中心CTC和QTC停止提供免费社区检测。 今年6-7月疫情再度发酵,面对新一波疫情,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政府会避免实施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尽量不通过收紧安全管理措施或是扩大疫苗接种来应对,而是要靠医疗能力来减缓冲击。8月29日起,新加坡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 今年10月,Omicron新型变异株XBB导致新加坡疫情再度反复,10月15日卫生部再度呼吁民众,在拥挤的室内环境仍应戴上口罩,但XBB疫情中亦没有施加强制管控措施。目前新加坡XBB疫情逐渐消退。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5158.42例、1.75例;较一周前分别下降24.53%、下降22.22%;较一个月前分别上升77.71%、上升90.91%。 新加坡的零售、餐饮在今年一季度受创,二季度显著好转。零售销售指数(现价)在今年3月环比大幅提升7.9%至99.56,今年4月突破100并且保持至8月,同比增速保持12%以上的高位。餐饮服务指数(现价)在5月环比大幅上升11.4%至102.20,截至8月达到104.28,5-8月同比增速保持在40%以上。 分商品类别看,4月开始“与新冠共存”之后短期内,实际消费上升较快的有:服装鞋类、食品和饮料、娱乐休闲用品;实际消费需求下降的有:加油站、家具和家用设备、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消费需求提振不明显的有:机动车辆、光学产品和书籍、化妆洗护及医疗用品。 “邻里购物券(CDC vouchers)”是新加坡针对零售业的特色补贴方式,提振了居民在“邻里商家”的消费。2021年12月13日,新加坡社理会推出总值1.3亿元的邻里购物券,全部新加坡公民家庭都可领取价值100新元的邻里购物券,使用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鼓励社区消费,支持邻里商家和小贩。在首轮邻里购物券中,有110万户或93%的本地公民家庭领取。2022年5月11日起,第二轮邻里购物券发放,每户本地家庭可再领取额外100新元。 新加坡零售和餐饮在4-8月快速恢复,或与“共存”方针和邻里购物券等补贴措施有关,因而娱乐、食品饮料、服装的消费需求恢复更为明显。 出入境方面,从今年4月1日起,所有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和12岁及以下儿童在入境新加坡后免隔离;从8月29日起,未接种疫苗的入境者免隔离。 从4月份开始,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和离境人数、机场旅客吞吐量开始快速增长。9月份新加坡航空旅客入境167.15万人,较3月份增长324.88%;航空旅客入境离境158.72万人,较3月增长391.39%。与2018-2019年均值相比,入境和离境旅客数分别恢复至 60.61%和58.43%。 四、韩国:放松防疫后,零售数据对疫情数据仍敏感 今年1月起韩国逐步放松防疫。2月18日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调整防疫措施具体方案,延长餐厅、练歌房、室内体育设施等公众场所营业时间,停止营业场所出入名单登记制度。4月15日,韩国国务总理宣布从4月18日起全面解除社交距离措施。4月25日新冠传染病等级从甲级下调至乙级。6月20日起取消新冠患者隔离要求。 出入境方面,今年4月1日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的入境者免隔离;未接种者入境后隔离7天;6月8日起,全面解除入境隔离限制 ,所有入境人员无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不分国籍,当天起一律免隔离。 韩国疫情曾在今年3-4月及8-9月反弹,3月下旬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曾分别达到38.60万例、335.17例的峰值,但是不改变防疫政策持续放松的方向。 截至11月1日,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3.72万例、25.50例;分别较一个月前增加19.08%、增加0.07%。 总体上,放开防疫措施对韩国的消费增长并无提振。4-7月韩国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下跌,7月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跌至86.0。8月-10月韩国消费者信心在低位小幅浮动,截至10月为88.8。消费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为高通胀和低迷的经济景气。10月份韩国经济景气指数录得95.5,环比下跌2.6%。 韩国零售销售指数(2015年=100)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持续下行,从123.20降至117.80,尽管这一时间段防疫政策并未收紧,消费依旧低迷。但9月疫情降温后零售数据反弹。 韩国旅游业正在恢复,但恢复程度仍偏低。今年4月起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者入境韩国免隔离,此后韩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开始回暖。9月份韩国仁川机场起降1.5万架次,为2019年同期的45.5%;9月仁川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180.3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33.12%。 五、越南:放松防疫后零售好转,服务消费弹性更强 2021年8-9月的疫情中越南政府严格封控。2021年10月疫情降温,政府发布第128号决议,提出“安全、灵活适应,有效控制疫情”,是越南疫情防控转折性政策,开始转向抗疫新常态。 2021年11月,胡志明市卫生局发布“新冠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指南”。今年2月16日越南卫生部下发通知,确诊病例(F0)居家隔离7天,如果检测呈阴性即可解除隔离;同时将第一代密切接触者(F1)的居家隔离时间从7天降至5天。今年4月15日,越南卫生部宣布F1密接者无需隔离。 今年3-4月,越南疫情反弹,越南没有实质性收紧防疫政策。3月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飙升;而得益于疫苗接种率全球领先,死亡率较去年之前大大下降。3-4月的疫情中,越南加持采用灵活“5K防疫原则”:坚持“2K”即戴口罩和消毒,剩下的“3K”即保持社交距离、进行健康申报、不聚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 去年Q4越南大幅放松防疫政策后,零售额快速反弹。2021年10月放松防疫后,越南零售额环比增长23.4%, 同比降幅17.6%,较前月(-31.2%)大幅收窄。今年3月份爆发Omicron疫情后,零售数据升势不减,3-10月份零售额环比增速保持为正。 分行业来看,服务业、商业、宾馆餐饮业的零售额均在放松防疫后明显反弹,服务业弹性最大。由于越南于今年4月15日取消密接者的居家隔离要求,我们观察5月以来零售额增速,截至10月份服务业、商业、宾馆餐饮、旅游业分别累计增长了72.42%、6.20%、3.71%、-1.91%。越南旅游业的恢复程度偏弱。 出入境方面,越南全面解封后,入境旅客数量较往年的恢复程度仍很低。今年3月15日起,在登机前出示阴性证明的,抵达越南后无需隔离可以自由活动;无阴性证明的,在抵达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呈阴性后即可自由活动。从5月15日起,入境越南不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等任何准备工作。 为何在放开防疫后,越南和韩国的消费表现相反?两国的差别主要有2点: (1)越南的人口结构更年轻。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越南、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8.21%、16.57%。韩国社会老龄人口占比为越南的2倍多,而老龄群体的消费力在经历疫情打击后,恢复更慢。 (2)疫后越南受到更多区域贸易政策的利好(例如RCEP等) ,经济前景更为乐观。而韩国的国际贸易相比之下,在今年受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更多。 六、中国香港:防疫政策大幅放松月份,消费短暂反弹 中国香港在2022年1-3月爆发疫情,从今年1月5日起严格收紧防疫,关闭酒吧、健身房、商场、主题乐园等场所。 4月疫情得控,政府开始逐步开放防疫措施。餐饮业恢复晚间营业至22点,迪士尼乐园等场所在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重开。5月19日开始放松的第二阶段:酒吧可营业至凌晨2点,户外和郊野公园运动无需戴口罩,戏院入座率放宽至八成,观众可在场内饮食等。10月25日,香港地区的教育局向全港学校发出信函,公布面授课堂最新安排,放宽中小学恢复全日面授课堂的要求。 中国香港至今仍保留必要的隔离和管理措施,地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多次强调抗疫工作不会躺平。今年Q3香港疫情确诊病例数小幅抬升,防疫政策随之阶段性灵活调整。 入境限制方面,5月1日起,非香港居民可以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6月1日起放宽部分来港人士入境登机前及抵港后的新冠核酸检测安排;8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缩短入境后隔离时间,海外抵港人士改为“3+4”检疫方案(3天酒店检疫加上4天家居检疫);9月23日香港特区宣布取消酒店隔离检疫,入境政策改成“0+3”。 今年4月份疫情降温,香港地区放松管控。零售业销货值在政策放松的当月明显反弹,4月份同比11.68%,而2月3月同比分别为-14.62%、-13.79%。剔除价格因素的零售业总销货的数量指数,在今年4月环比大幅增长26.4%,同比7.98%。但香港地区的消费反弹,似乎仅出现在防疫政策显著变化的月份,并不具备持续性。5月份起零售业总销货值同比增速回落。 随着入境检疫要求放宽,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回暖;9月份离港和抵港的旅客吞吐量合计52.5万人,为2019年同期的10.9%。旅游业方面,今年夏天旅游旺季,酒店入住率达到75%;疫前正常年份的旺季入住率约为90%。 七、中国
台湾
:放松管控后疫情反复,消费信心下滑 中国
台湾地区
的疫情在今年5-6月、9-10月反弹。5月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8万例;8月份降回每日2万例左右之后,9月再度上升,10月达到4万例以上。截至11月1日,
台湾地区
单日新增确诊、死亡病例分别为3.38万例、62.33例;分别较一个月前下降19.9%、上升43.3%。 境内防疫政策方面,今年4月起至今,中国
台湾地区
多次放松管控要求。2022年4月26日,密接者的居家隔离天数从10天调为3天,即从“10+7”改为“3+4”;4月27日起取消简讯实联制,即进出场所不需要再扫实联制;10月24日宣布密接者隔离改为“0+7”(不再居家隔离,仅需7天自主防疫)。 入境方面,2022年6月11日
台湾
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表示逐步开放边境,入境检疫天数“3+4”(3天居家检疫+4天自主防疫)、入境人数总量每周2.5万人次;7月7日每周入境人数从2.5万人放宽至4万人;8月22日放宽至5万人;10月13日起入境检疫改成“0+7”,即免居家检疫+7天自主防疫管理,每周入境人数放宽至15万人,阳性者自检测日的7日内不得搭机,入境前需提供1人1室条件的自宅或防疫旅馆订房证明。 中国
台湾
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以来持续下降,10月份录得61.22,前值62.59,较年初的73.67大幅下滑。服务业PMI在5-7月上升,8-10月连续下降。放松管控后,
台湾地区
的餐饮业营业额受到提振,批发和零售业营业额表现依旧平淡。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疫情发展超预期、海外财政及货币政策变化。
lg
...
金融界
2022-11-06
中德最新!德国总理朔尔茨评价“访华之旅”:德中发布“反核联合声明”就“不虚此行”
go
lg
...
受到了更严格的审查,这引发了对中国入侵
台湾
可能对德国经济造成影响的担忧。 朔尔茨在一次活动中对各位商界大佬说:“关于多元化,从现在开始,不要把它放在次要位置,现在就去做。”
lg
...
Dan1977
2评论
2022-11-06
中加重磅!加拿大指控“中国是海外首要侵略者” 干涉选举左右政党席位
go
lg
...
在北京对待维吾尔人、镇压香港异议和威胁
台湾
的问题上恶化。加拿大创新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尚帕涅(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本周以国家安全为由下令3家中国国有企业出售其在加拿大公司的股份,他最近还谈到了西方如何需要与中国和其他威权国家实现经济“脱钩”。
lg
...
小萧
2022-11-05
最新突发重磅!
台湾
1名志愿兵协防乌克兰阵亡 家属证实“失血过多战死”
go
lg
...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台湾
25岁男子曾圣光加入乌克兰志愿军,本月初在乌东卢甘斯克州(Luhansk)与俄军交战时受伤,失血过多已死亡。曾圣光在
台湾
花莲的家人也证实收到噩耗,他是第一位赴乌克兰参战阵亡的
台湾人
。 俄乌战争开战超过8个月,各国志愿兵加入乌克兰反抗军行列,来自花莲吉安乡的25岁阿美族青年曾圣光6月赴乌,4日传出噩耗,家属晚间证实,同袍告知曾圣光2日在任务中阵亡。 根据
台湾
知名社群平台PTT,社交网站Reddit Taiwan板上传出一位25岁
台湾
志愿军在俄乌战争中丧命。经查男子名叫曾圣光,脸书上名字“曾煜闳”,已婚,家住花莲吉安乡,家人证实已收到战死讯息,家人痛哭,不愿相信他真的走了,希望官方能协助确认消息。 (来源:
台湾
中央社) 长大后的“阿光”很向往军旅生涯,高中毕业后即签了志愿役,入伍当兵24岁退伍,他已经结婚。俄乌战争开打后,“阿光”每天上网掌握战况,关心战情,家人也证实,“阿光”向家人提及想要参战帮助乌克兰人,家人几度劝阻,但他似乎铁了心从军。 后来“阿光”联系上乌克兰方面后,加上都自小住海外一段时间,具有外语能力,很快就获录取,今年6月启程。几个月来,家人都担心他的安危,没想到噩耗传出。 他在桃园工作的妻子黄丽珍说,先生出发前保证会跟家人维持联络,也有做到,期间都用通讯软体联繫,最后一次联络是10月23日。过去“阿光”出任务后会很快联系家人报平安,这次过了6天都没消息,心里觉得不对劲,尝试透过讯息向丈夫曾提供的同袍打听消息。 (来源:中时新闻网) 黄丽珍说,10月30日曾有一名军中人员主动联系她,称“阿光人很平安,只是目前所在地讯号不好,没办法跟家人联络”,没想到“11月4日晚上手机出现来自丈夫的讯息,却是阵亡消息”。黄丽珍提到说,同袍用丈夫手机传讯来,说曾圣光在11月2日任务期间遭攻击,送医途中伤重不治。 曾圣光今年9月初加入乌克兰喀尔巴阡山(Carpathian Sich)武装部队地面部队步枪营,11月2日于乌克兰东部与俄军交战时受伤,失血过多而死。据前往支援乌克兰抗俄的一名
台湾
青年告诉台媒记者,据他了解,约有10名
台湾人
响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吁请国际志愿者协助抗俄的号召,被分发到海军或警备等单位。 (来源:推特) 据台媒专访系列,
台湾
28岁姚冠均被询问为何冒着生命危险支援乌克兰抗俄,他回答:“这些情况有很大的机会发生在
台湾
身上,我们希望人家帮助我们之前,我们能够提供人家什么帮助?这才是重点。” 姚冠均来自台北市万华区一个从事医疗相关产业已经两代的家庭,在此之前,他唯一的军事经验是服役,是最后一梯次一年期的义务役士兵。他在今年2月24日乌克兰遭到俄军入侵之后放下自己的咖啡批发生意,投身支援乌克兰作战,盼的是
台湾
万一遭到攻击,也能获得友军驰援。 (来源:
台湾
中央社) 在接受台媒记者访问这一天,姚冠均所属的部队在首都基辅(Kyiv)短暂休整。他在取得长官同意后出营,东方人的脸孔穿着帅气的军服,让他在基辅街头格外突出。姚冠均之前出现在网路画面时,绿色上衣曾别着黄色字样的“
台湾
魂”布质标章。在接受访问这一天,胸前是暗色调布质的
台湾
旗帜。 他告诉记者,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他就在关注俄乌情势。据他了解,约有10名
台湾人
响应泽连斯基吁请国际志愿者协助抗俄的号召,被分发到海军或警备等单位。他通过层层审核,在4月4日加入特种部队的后勤补给单位,经过高度密集的急救训练,目前担任前线补给与伤兵救助的工作,没有薪酬。#俄乌战争#
lg
...
小萧
2022-11-05
美日联手抗中!布林肯与日本外长共识 “同意在习近平第三任期内监督中国”
go
lg
...
全担忧,中国在该地区越来越自信,包括在
台湾问题
上。 据日本政府官员称,林义政和布林肯在30分钟的对话中重申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台湾
是一个自治的民主岛屿,北京将其视为与大陆统一的分离省份,必要时可通过武力进行统一。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随着习近平加速权力集中,他可能会在台海课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这位日本官员说,林义政和布林肯同意监测事态发展,包括新的领导阵容,其中包括支持习近平的人。 林义政赞扬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在其最近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到,美国根据双边安全条约作出的国防承诺涵盖距离
台湾
仅170公里的东海尖阁诸岛。中国多次入侵日本在尖阁诸岛周围的海域,这些海域由东京控制,但北京声称拥有主权。 据日本外务省称,林和布林肯还重申,在日益严峻的安全环境中,需要加强双边联盟的威慑和反应能力,并共同努力支持乌克兰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周四,两人已经就朝鲜在当天早些时候和周三进行的导弹试验进行了简短的交谈。 朝鲜最近的导弹发射似乎是为了报复美国和韩国五年来首次大规模联合空中演习,该演习于10月下旬开始。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周五发表的一份声明,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国在空中演习之后的军事活动是“对敌对挑衅的应有反应和行动警告”。 朝鲜再次明确表示,绝不容忍敌对势力侵犯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任何企图,而是以最严厉的反击到最后。 针对俄乌战争,布林肯强调:“美日和G7同事在德国这里度过愉快的几天,我总是很感激我们有机会直接一起交谈并从中受益。在我们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上,我们没有比日本更好的合作伙伴,不仅在该地区,而且在世界各地。首先是日本为乌克兰提供了显着的支持,面对俄罗斯的侵略,协调向俄罗斯施加压力以结束这种侵略,以及我们继续为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支持的工作。”#俄乌战争#
lg
...
小萧
2022-11-05
特别点名中国!G7敦促中国放弃威胁和使用武力 提醒中国“和平解决争端”
go
lg
...
大最富裕民主国家外长会议收尾,其重申了
台湾海峡
两岸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但它也表达了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以实现全球卫生和气候挑战的目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德国西部城市明斯特举行会议后对记者表示,七国集团成员国寻求协调应对中国日益强硬的全球姿态,但公报并未提及共同目标。 布林肯说:“在我们在这里的讨论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面对日益增长的胁迫,我们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一致立场,共同抵制北京扭曲市场的政策和做法,这些政策和做法伤害了我们所有国家的工人和产业。” G7举行会议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前往中国访问。他的访问还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即德国将继续把与其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置于安全考虑之上,并可能导致近年来试图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的西方盟友之间出现分歧。 但是布林肯说,华盛顿坚决支持朔尔茨提出的出访理由。 “这包括敦促习主席就永远不使用核武器向普京总统施压,”他说道。 乌克兰的西方盟友指责俄罗斯威胁要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但莫斯科否认这样做。 布林肯补充说,包括德国在内的七国集团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越来越强烈和明显”。 根据德国外交部新闻稿,G7外长在声明中共列出了11点关注事项,当中的第8点特别提及了G7对中国的“提醒”。 声明写道:“我们提醒中国需要拥护《联合国宪章》当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避免威胁、胁迫、恐吓或使用武力。我们强烈反对任何单方面以武力或胁迫手段改变现状的企图。” 声明接着指出,“我们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呼吁和平解决两岸问题。G7成员国对于
台湾问题
的基本立场没有更动,包括明确的一中政策。” 七国集团在公报中表示,在中国今年早些时候在
台湾
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后,他们仍“严重关切东海和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局势”。 北京宣称
台湾
是自己的领土,从未放弃使用武力将
台湾
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此外,七国集团表示,他们将继续就中国侵犯和践踏人权的报道(包括在新疆和西藏),以及中国对“香港权利、自由和自治的持续侵蚀”表示关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早些时候表示,中共二十大凸显了中国的国内和全球野心,使得全球愈发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反应。 这位官员指出:“我认为,在日本明年接任G7轮值主席国之际,这将是G7关注的焦点。”他指的是日本明年年初从德国手中接过G7轮值主席国的职位。 长期以来,围绕东海一组无人居住小岛的争端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这些小岛是日本二战侵略和地区竞争的遗产。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尔当天早些时候警告说,不应该把中国与俄罗斯归为一类。俄罗斯今年2月入侵了乌克兰。 “很明显,中国……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力更生,”博雷尔告诉记者。 “但就目前而言,许多成员国与中国有着牢固的经济关系,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中国和俄罗斯放在同一个水平上。” 七国集团在声明中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健康和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上,“在可能且符合我们利益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合作”。
lg
...
夏洛特
2022-11-05
中国攻台纯属“一派胡言”?对华鹰派如日中天 怀疑论者:“草率”言论恐适得其反
go
lg
...
怀疑态度,尤其是在他们看来,中国可能对
台湾
发动军事攻击的言论是一派胡言。 前政府官员和经常与拜登政府交流的分析人士表达了这种担忧,有时要求匿名。 鹰派的叙述“限制了危机中的机动空间,”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主任弗拉维尔(M. Taylor Fravel)说。他说,任何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都可能被描述为“和解或不够强硬”。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美国对华政策高级官员表示,中国在
台湾问题
上一直是一贯的,几乎没有公开证据表明中国加快了占领
台湾
的时间表。 这名前官员表示,华盛顿的鹰派口吻促成了这样一个循环:美国先采取行动,将中国的反应解读为挑衅,然后进一步升级。 共和党在下周的中期选举中赢得国会控制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导致局势更加紧张,因为共和党的批评者坚持认为拜登对中国的态度不够强硬。 与那些支持华盛顿日益强硬的共识的人不同,这些专家认为,尽管中国发表了好战的言论,但中国并不准备用武力夺取
台湾
。他们表示,北京对
台湾
的主权主张和“统一”誓言多年来一直一致。 尽管这些人对美国总统拜登对华政策的某些方面表示赞赏,但他们表示,他们担心这两个超级大国陷入了相互指责和惩罚行动的恶性循环,这可能会加速危机或冲突的爆发。 美国国防大学中国军事事务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伍瑟诺(Joel Wuthnow)表示,一些美国军方高层公开猜测,中国可能会在2027年(甚至更早)之前占领
台湾
,这是基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部目标(202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100周年),或者是战略家出于担忧希望美军需要尽快做好准备,以应对任何此类攻击。 “人们痴迷于2027年这个日期,好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某种政治时间表,我认为它被曲解了,”伍斯诺说。“这与做好准备有关。这不是说,‘我已经做了决定,你将在2027年这么做。’” 拜登已经多次承诺在军事上保卫
台湾
,削弱了美国长期以来在
台湾问题
上的“战略模糊性”政策。他还背离了美国阻止
台湾
与中国正式决裂的政策,在9月份表示“
台湾
对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判断”。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最近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得尖锐起来,暗示中国希望在“更快的时间线”上“加快”与
台湾
的统一,但没有提供新的细节。 这种信息甚至在政府政策的支持者中也引发了担忧。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这样的评论可能“最终引发我们试图阻止的战争”。葛来仪在亚洲政策方面为政府提供咨询。 葛来仪在谈到拜登政府对
台湾问题
的评论时表示:“这太草率了。”“如果我们如此草率,这不仅会对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我们与世界各地盟友和伙伴的关系产生影响。” 国会主导了升级的行动,包括推出《
台湾
政策法案》(该法案为台北的国防拨款45亿美元,为期四年),以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今年8月访问该岛,后者促使中国在
台湾
周围举行军事演习,并向日本水域发射导弹。 北京的视角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美国正在通过这些举措改变现状。中国政府目前专注于寻找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方法,并防止新冠疫情导致相对庞大的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死亡,没有释放出任何准备入侵的迹象。 一名驻华盛顿的中国外交官本周表示,北京没有与
台湾
统一的时间表,而且“我们不想使用武力”。#台海局势# “有些人说五年、十年、2035年、2049年——我不这么认为,”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三号官员井泉周三在中美研究所的演讲中说。 但随着北京方面在奥巴马政府期间将南海的岛屿军事化、在新疆地区发起人权专家所称的种族灭绝,以及打压香港独立,美国的看法出现了问题。 拜登政府继承了前总统特朗普的强硬对华政策,其中包括3000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并保留了其中大部分。 拜登政府还加强了对先进技术的出口控制,包括芯片,可能还有人工智能,目的是削弱中国与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相匹敌的能力。 中美之间的升级周期可能会恶化,尤其是如果在即将到来的G20会议上中美元首拟议中的会议对平息紧张局势并没有太大影响的话。 “我不认为美中关系会改善,”麻省理工学院的弗拉维尔表示。“唯一的问题是,它们会进一步恶化到什么程度,以及两国关系是否会从竞争转向敌对对抗。”
lg
...
夏洛特
2022-11-05
上一页
1
•••
528
529
530
531
532
•••
66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突然大爆发的原因在这!金价惊人暴涨51美元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小心非农修正值下调100万!法国政府垮台马克龙急了,黄金又创历史新高
lg
...
中国领导人重大发声!习近平金砖讲话不点名批美国 呼吁统一战线应对贸易战
lg
...
【直击亚市】黄金大爆发冲破3650!美CPI恐波及中国央行,降息预期令市场超兴奋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大动作!华尔街日报独家:白宫准备发布报告抨击劳工统计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