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五菱汽车(0305.HK)2024年中报:新能源转型带来高质量发展,出海打开新动能
go
lg
...
了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外,有长城、奇瑞、
吉利
、福田汽车、合众等新能源老牌车企或造车新势力,并且五菱汽车积极实施客户多元化策略并收获卓越,例如上半年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零部件产品实现承接海外客户的重大突破,完成首款出口越南新客户的新能源乘用车后驱动桥总成与驱动系统总成产品开发供货。随着2024年各家车企较去年扩大了产销目标,这势必会首先带来成长机会,带动五菱汽车的业务全面增长。 进一步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趋势上必然会迈向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呈下行趋势,而今年有一个积极变化是,多家车企退出“价格战”并重点关注业务质量。随着汽车行业迈入良性发展,整个产业链有望走向共同繁荣,五菱汽车的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五菱汽车积极向海图强,抓住海外的发展机遇。今年3月,五菱汽车在香港成立创新中心,据了解,五菱汽车创新中心以立足香港、背靠内地、集成资源、服务全球为愿景,业务包括前瞻研发、零部件研发、汽车智能和数字化服务、国际销售服务及产业孵化。 此创新中心的成立,将有效提升五菱汽车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而中国香港作为内地拓展新能源海外业务的绝佳窗口,五菱汽车将更加高效地收获全球市场发展红利,带动相关公司新能源车海外销量增长,自身业绩实现快速提升。 展望海外市场前景,有最新研报指出,乘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市占率逐步提升,产品出海向产能出海转变,出海高增长具备可持续性。同时中国商用车国际化飞速发展,2023年,我国商用车出口总量达到77万辆,较2017年翻了两倍。 有数据显示,预计2024-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速可能会维持在10%-20%左右,预计2024年会达到600万辆,增长15%-20%。其中,商用车出口有望达到85万辆,增长15%。这意味着,五菱汽车有望斩获更多整车产品订单及核心零部件订单,从而业绩再登新一级台阶。 总结: 总的来说,五菱汽车上半年业务表现稳健,战略布局亦逐步推进,将不断兑现出经营成果。 今年我国新能源车发展迎来重大时刻,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渗透率首超油车,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真正意义上成为主流。而五菱汽车积累了充足的行业经验、客户群体以及技术实力,届时自身的新能源布局及未来潜力将收获市场认可。从燃油车迈向新能源车时代,五菱汽车的内在价值迎来跃升。
lg
...
格隆汇
2024-08-23
东吴证券:给予威贸电子买入评级
go
lg
...
均胜群英涵盖上汽通用、奇瑞、蜂巢能源、
吉利
浩瀚平台等多个品牌的充电枪组件及充电桩高低压线束、菲斯曼热泵智能控制组件和全新手持吸附式蒸汽电熨斗结构组件。同时公司还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如商用咖啡机整机线束、电池包线束、工业机器人线束、以及包括长安、上汽通用等在内的均胜群英的一系列充电枪及充电模块新项目。我们预计以上项目全部量产后对销售和净利润均有可观贡献。 新增飞行汽车线束、储能线束赛道值得期待。目前公司已获得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控制台线束与充电系统线束组件项目定点,低空经济再下一城。此外公司与菲斯曼在热泵、太阳能和储能系统上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已有部分热泵线束组件、光伏与储能系统组件相继实现量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73/3.27/3.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0.61/0.76亿元。按2024年8月22日收盘价,2024-2026年PE分别为18.06/15.16/12.05倍。考虑到公司经营稳健,且切入低空经济等行业颇有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增产能不能消化的风险。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8-23
吉利
汽车(00175.HK)中报:迈入千亿营收大关 极氪Q2营收创历史新高
go
lg
...
在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的“窗口期”,
吉利
汽车(00175.HK)向市场交出一份超预期的期中成绩单。 营业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迎来跃升,毛利提高至162亿元,毛利率达15.1%,实现扣非股东应占溢利33.7亿元,同比增长114%。净现金水平同比增长25.4%至357亿元。 上半年,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竞争加剧,企业盈利方面仍普遍面临压力。
吉利
汽车没有沉迷在简单的“价格战”中,不仅大步迈过千亿营收大关,而且盈利能力继续向上攀升的势头强劲。 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处在行业头部的
吉利
汽车,正在进入“滚雪球”时刻。 营收、销量新高,引领行业价值竞争 具体到经营层面,当前
吉利
的新能源主线逻辑愈发明确,发展迎来全方面的提升。 上半年,
吉利
累计总销量95.6万辆,同比增长约41%,新能源产品销量超32万辆,同比增长约117%,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同期21.8%升至33.5%。 作为对比,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增长6%,其中新能源车增长32%,可见无论是整体还是新能源车,
吉利
的增速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主要归功于拉动
吉利
汽车销量增长的“三驾马车”,即
吉利
、领克、极氪三大品牌。 就极氪来说,上半年累计交付87870台,同比增长106%,并且后续增长动能依旧强劲,截至7月底,极氪33个月累计交付超30万台,刷新纯电新势力最快交付纪录。 今年5月极氪正式上市,在财务数据方面,极氪二季度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36%,毛利率达17.2%。上半年营业收入近350亿元,同比增长超60%。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上半年极氪净亏损大幅收窄至0.7亿元,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极氪作为年轻的品牌,备受消费者喜爱,并且不惧价格战,随着规模效应不断释放,极氪的经营质量逐步改善。
吉利
银河的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1万辆,同比增长约742%。发布至今,其成长速度颠覆了行业对新品牌的认知,月均销量破万,这是其他新势力车企过去花费两年、三年才能达到的目标。这足以体现出
吉利
银河在主流价格区间段市场中,具备强大的产品力。 此外,领克以“混动+纯电”的方式切入新能源布局,在高端车领域一直在斩获成果,保持稳步发展。上半年领克总销量12.6万台,其中领克新能源累计销量达6.4万台,占比达50.9%创新高。 可以看到,
吉利
2024年继续加速全面向新,对新能源转型的布局正驱动多品牌实现全面增长。 而今年极氪7X、极氪MIX、领克07、银河L5\E5等车型陆续推出,意味着产品矩阵进一步横向拓展,覆盖用户范围扩大,
吉利
将迈入到新一轮强产品周期。目前
吉利
已具备连续打造极氪001、银河L7等爆款乃至“常青藤”车型的能力,可以期待强产品周期到来后,多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和高端车型占比继续提高,销量和份额也继续攀升。 回到业绩层面来看,随着规模化效应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吉利
汽车的毛利率大概率还会进一步改善,拓宽盈利空间。 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下半场
吉利
继续领跑 新能源车市场变革的本质是一场技术革命,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只会简单组装、拼装的玩家会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存活下来。 所以长期来看,到下一个竞争阶段,是否有技术不再是车企之间竞争的因素,而是不同的技术路线、底层架构、生态体系,决定行业最后的座次排序。 最近几年我们在
吉利
身上看到,从CMA、SEA平台架构开始,到中国首款自研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
吉利
星睿AI大模型,再到神盾短刀电池、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银河11合1智能电驱,
吉利
不断交出智能科技里程碑式的创新,以技术革新赋能产品高价值,从而领跑新能源车赛道。 基于“智能
吉利
2025”战略计划,
吉利
围绕智能化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消除市场痛点,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最好的驾乘体验。 在智能驾驶方面,极氪001、极氪009高速NZP自主领航辅助,截至6月30日已累计开通169城,覆盖95%以上极氪车主所在城市。同时
吉利
合作与自研方案并行,浩瀚智驾已获得上海、杭州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搭载浩瀚智驾的极氪007高速NZP全国可用,并在全行业量产首发机械车位自动泊车辅助。
吉利
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会上预告了极氪新品节奏。今年下半年,极氪还将推出两款新车,其中,极氪7X将在8月底的成都车展全球首秀,预计在9月底上市发布。极氪MIX将在四季度正式上市发布。这两款车型都将搭载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2.0。 今年2月,“天地一体化”大出行生态进一步完善,赋能
吉利车
型的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服务,银河E8将首发搭载此卫星通信技术。 在智能座舱方面,“银河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则进一步让
吉利车
型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带来更迅速的车机响应速度和更清晰的感官体验。从行业趋势的角度来看,整套自研座舱方案落地是复杂的工程体系,考验的是软硬结合能力,也少不了算力强劲的计算平台以及前沿的智能大模型,这恰好是
吉利
的积累和优势所在。 比如极氪009光辉,全球唯一量产首发搭载“双8295芯片”计算平台,为前后舱提供独立的算力支持;极氪MIX智能座舱创造了超过20种场景模式,成为行业最多座舱场景模式的电动车。
吉利
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最新的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全新极氪009以及2025款极氪001和极氪007,自产品发布之日起,在未来一年内没有年款迭代计划,但会持续进行OTA软件升级和选装配置的更新,以确保车辆在安全、三电、操控等关键领域保持优势,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上不断迭代,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 在笔者看来,对于
吉利
来说,伴随着智能化的深入变革,汽车的交付或许只是起点,
吉利
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消费价值。未来
吉利
会在技术的不断兑现中,收获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正向反馈,从而销量进一步扩大,发展释放出新能源转型后的强劲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三电业务、技术授权及研发服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至198.25亿元,业务结构多元化趋势显著,为营收大幅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海通证券此前在研报中进一步提及,
吉利
汽车的品牌架构合理且清晰,随着“智能
吉利
2025”战略的逐步落地,公司的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望持续增长。 尾声: 在新能源车出海方面,
吉利
也依托技术创新打造高价值产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极氪已进入瑞典、荷兰、阿联酋、沙特、墨西哥等30个国家,极氪001及极氪X已开启海外交付。截至6月30日,
吉利
在海外新增了120余个销售及服务网点,全球布局76个国家,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点超650家,目前
吉利
汽车海外出口目标已从年初的33万上调至38万辆。
吉利
旗下品牌和车型正受到全球市场认可,为整体销量增长形成很好的助力。 进一步展望下半年及全年表现,
吉利
上半年总销量超95万辆,已完成原定目标190万辆的50%。
吉利
将原定全年目标上调至200万辆,但基于市场规律,即下半年往往要明显好于上半年销量表现,
吉利
大概率依旧能够达成甚至超额达成全年销量目标。 回归到业绩层面,在价格“内卷”及国产新能源车面临盈利压力的背景下,
吉利
始终坚持多品牌具备“造血”能力,而非牺牲利润打赢所谓的价格战。
吉利
坚持价值战,这背后正是长期主义,注重稳定和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在多家机构看来,随着新能源全面布局完成,
吉利
汽车将继续强化工业优势以及内部协同整合,预计未来盈利水平也将持续提升。
lg
...
格隆汇
2024-08-22
吉利
汽车(00175.HK)中报:迈入千亿营收大关 极氪Q2营收创历史新高
go
lg
...
在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的“窗口期”,
吉利
汽车(00175.HK)向市场交出一份超预期的期中成绩单。 营业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7%,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迎来跃升,毛利提高至162亿元,毛利率达15.1%,实现扣非股东应占溢利33.7亿元,同比增长114%。净现金水平同比增长25.4%至357亿元。 上半年,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竞争加剧,企业盈利方面仍普遍面临压力。
吉利
汽车没有沉迷在简单的“价格战”中,不仅大步迈过千亿营收大关,而且盈利能力继续向上攀升的势头强劲。 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处在行业头部的
吉利
汽车,正在进入“滚雪球”时刻。 营收、销量新高,引领行业价值竞争 具体到经营层面,当前
吉利
的新能源主线逻辑愈发明确,发展迎来全方面的提升。 上半年,
吉利
累计总销量95.6万辆,同比增长约41%,新能源产品销量超32万辆,同比增长约117%,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同期21.8%升至33.5%。 作为对比,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增长6%,其中新能源车增长32%,可见无论是整体还是新能源车,
吉利
的增速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主要归功于拉动
吉利
汽车销量增长的“三驾马车”,即
吉利
、领克、极氪三大品牌。 就极氪来说,上半年累计交付87870台,同比增长106%,并且后续增长动能依旧强劲,截至7月底,极氪33个月累计交付超30万台,刷新纯电新势力最快交付纪录。 今年5月极氪正式上市,在财务数据方面,二季度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36%,毛利率达17.2%。上半年营业收入近350亿元,同比增长超60%。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上半年极氪净亏损大幅收窄至0.7亿元,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极氪作为年轻的品牌,备受消费者喜爱,并且不惧价格战,随着规模效应不断释放,极氪的经营质量逐步改善。
吉利
银河的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累计销量为8.1万辆,同比增长约742%。发布至今,其成长速度颠覆了行业对新品牌的认知,月均销量破万,这是其他新势力车企过去花费两年、三年才能达到的目标。这足以体现出
吉利
银河在主流价格区间段市场中,具备强大的产品力。 此外,领克以“混动+纯电”的方式切入新能源布局,在高端车领域一直在斩获成果,保持稳步发展。上半年领克总销量12.6万台,其中领克新能源累计销量达6.4万台,占比达50.9%创新高。 可以看到,
吉利
2024年继续加速全面向新,对新能源转型的布局正驱动多品牌实现全面增长。 而今年极氪7X、极氪MIX、领克07、银河L5\E5等车型陆续推出,意味着产品矩阵进一步横向拓展,覆盖用户范围扩大,
吉利
将迈入到新一轮强产品周期。目前
吉利
已具备连续打造极氪001、银河L7等爆款乃至“常青藤”车型的能力,可以期待强产品周期到来后,多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和高端车型占比继续提高,销量和份额也继续攀升。 回到业绩层面来看,随着规模化效应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吉利
汽车的毛利率大概率还会进一步改善,拓宽盈利空间。 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下半场
吉利
继续领跑 新能源车市场变革的本质是一场技术革命,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只会简单组装、拼装的玩家会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存活下来。 所以长期来看,到下一个竞争阶段,是否有技术不再是车企之间竞争的因素,而是不同的技术路线、底层架构、生态体系,决定行业最后的座次排序。 最近几年我们在
吉利
身上看到,从CMA、SEA平台架构开始,到中国首款自研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
吉利
星睿AI大模型,再到神盾短刀电池、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银河11合1智能电驱,
吉利
不断交出智能科技里程碑式的创新,以技术革新赋能产品高价值,从而领跑新能源车赛道。 基于“智能
吉利
2025”战略计划,
吉利
围绕智能化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消除市场痛点,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最好的驾乘体验。 在智能驾驶方面,极氪001、极氪009高速NZP自主领航辅助,截至6月30日已累计开通169城,覆盖95%以上极氪车主所在城市。同时
吉利
合作与自研方案并行,浩瀚智驾已获得上海、杭州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搭载浩瀚智驾的极氪007高速NZP全国可用,并在全行业量产首发机械车位自动泊车辅助。
吉利
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会上预告了极氪新品节奏。今年下半年,极氪还将推出两款新车,其中,极氪7X将在8月底的成都车展全球首秀,预计在9月底上市发布。极氪MIX将在四季度正式上市发布。这两款车型都将搭载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2.0。 今年2月,“天地一体化”大出行生态进一步完善,赋能
吉利车
型的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服务,银河E8将首发搭载此卫星通信技术。 在智能座舱方面,“银河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则进一步让
吉利车
型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带来更迅速的车机响应速度和更清晰的感官体验。从行业趋势的角度来看,整套自研座舱方案落地是复杂的工程体系,考验的是软硬结合能力,也少不了算力强劲的计算平台以及前沿的智能大模型,这恰好是
吉利
的积累和优势所在。 比如极氪009光辉,全球唯一量产首发搭载“双8295芯片”计算平台,为前后舱提供独立的算力支持;极氪MIX智能座舱创造了超过20种场景模式,成为行业最多座舱场景模式的电动车。
吉利
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最新的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全新极氪009以及2025款极氪001和极氪007,自产品发布之日起,在未来一年内没有年款迭代计划,但会持续进行OTA软件升级和选装配置的更新,以确保车辆在安全、三电、操控等关键领域保持优势,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上不断迭代,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 在笔者看来,对于
吉利
来说,伴随着智能化的深入变革,汽车的交付或许只是起点,
吉利
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消费价值。未来
吉利
会在技术的不断兑现中,收获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正向反馈,从而销量进一步扩大,发展释放出新能源转型后的强劲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三电业务、技术授权及研发服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至198.25亿元,业务结构多元化趋势显著,为营收大幅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海通证券此前在研报中进一步提及,
吉利
汽车的品牌架构合理且清晰,随着“智能
吉利
2025”战略的逐步落地,公司的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望持续增长。 尾声: 在新能源车出海方面,
吉利
也依托技术创新打造高价值产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极氪已进入瑞典、荷兰、阿联酋、沙特、墨西哥等30个国家,极氪001及极氪X已开启海外交付。截至6月30日,
吉利
在海外新增了120余个销售及服务网点,全球布局76个国家,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点超650家,目前
吉利
汽车海外出口目标已从年初的33万上调至38万辆。
吉利
旗下品牌和车型正受到全球市场认可,为整体销量增长形成很好的助力。 进一步展望下半年及全年表现,
吉利
上半年总销量超95万辆,已完成原定目标190万辆的50%。
吉利
将原定全年目标上调至200万辆,但基于市场规律,即下半年往往要明显好于上半年销量表现,
吉利
大概率依旧能够达成甚至超额达成全年销量目标。 回归到业绩层面,在价格“内卷”及国产新能源车面临盈利压力的背景下,
吉利
始终坚持多品牌具备“造血”能力,而非牺牲利润打赢所谓的价格战。
吉利
坚持价值战,这背后正是长期主义,注重稳定和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在多家机构看来,随着新能源全面布局完成,
吉利
汽车将继续强化工业优势以及内部协同整合,预计未来盈利水平也将持续提升。
lg
...
格隆汇
2024-08-22
被严重低估的极氪!
go
lg
...
研发服务等收入,这主要和极氪和控股公司
吉利
之间的关系。 二季度,电池及零部件收入53亿,同比增长36%,毛利率达到20.3%,创2022年以来记录;研发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13亿,同比暴增327%,毛利率达到36%。 向关联方的销售历来被资本市场排斥,从研发服务营收及毛利率的变动来看,这部分收入很难预料,加上持续性存疑,这块业务并不被投资者看好。 不过从估值上看,即使将电池及研发服务去除在外,只考虑汽车收入,极氪的市销率只有0.7倍,远低于理想和蔚来: 因此,极氪的估值被严重低估。 之前市场被7月销量环比吓唬吓了一跳,如今,二季报传来全年销量目标不变的消息,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加上估值低于竞争对手,股价大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lg
...
老虎证券
2024-08-22
广汇汽车:攻坚克难、力保经营
go
lg
...
计同比增长46%,赛力斯、奇瑞新能源、
吉利
银河等多品牌授权店面销量排名位居全国前列。陕西福达店自2022年9月起,以赛力斯品牌为新起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6月,自店大定台次达到了177台,交付新车470台,稳居西北地区门店销量第一,店面销售团队连续15个月成为西北销冠,位列全国前茅。哈尔滨锦图店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趋势,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市场开拓策略,凭借出色的市场开拓表现,店面荣膺岚图品牌2024年市场开拓奖。 虽然正在经历当前的行业低谷和转型阵痛,但广汇汽车长期积淀的业务优势和深厚根基,仍然是公司实现平稳发展的坚实基础。广汇汽车将全力应对并克服当前的市场压力和困难,保障公司经营平稳,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lg
...
金融界
2024-08-22
蔚来发布加电县县通规划,“基建狂魔”欲打通县域加电网络
go
lg
...
换电联盟”持续壮大,一汽、长安、广汽、
吉利
、奇瑞、江汽、路特斯等车企看好换电模式,选择与蔚来合作。 外界对蔚来加电县县通普遍保持乐观态度,因为多年经验证明,蔚来能源业务不仅模式可行,还有很丰富的技术积累,让加电县县通有了底气。 据了解,蔚来目前以715件发明专利公开量位列“2019-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公开量排行榜”第一,并凭借在传导式充电以及换电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以285件发明专利公开量,位列“2019-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发明专利公开量排行榜”第一。 以换电为例,经历四代换电站的技术更替,蔚来换电加电体验不断升级,越来越受市场欢迎。 据悉,蔚来初代换电站一辆车的换电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而第二代换电站,时间已经能控制在5至6分钟。第三代换电站,配备两颗激光雷达和总算力508TOPS的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车辆换电过程中用户无需下车等待,整体时长在5分钟左右。 最新的第四代换电站配备6颗超广角激光雷达和4颗英伟达Orin-X芯片,总算力达1016TOPS,并且支持一键自动换电、代客换电等功能。 相比上一代,第四代换电站换电速度提升22%,最快仅需2分24秒,电池仓位数量增至23个,单日服务次数最高可达480次,效率与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另外,换电站也拥有了非常高的智能化程度。以蔚来第四代换电站为例,标配6颗超广角激光雷达和4颗Orin X芯片,算力达1016TOPS,支持一键自动换电、代客换电。由于换电站自身配置高算力芯片,早期车型也能体验一键换电等功能。目前,第四代换电站的代客换电业务已经在部分换电站进行小规模开放体验,于2024年年内逐步开放,用户可拥有换电不等待的全流程自主加电体验。 目前,蔚来最新的全液冷超快充桩已经投运,峰值充电功率640kW,最大输出电流765A、最大输出电压1000V,并配备行业最轻液冷充电线,仅重2.4kg,相当于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充电效率还是使用感受,蔚来的超充都处在行业领先位置。 事实上,将用户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意味着蔚来推进加电县县通是必然之路,通通过技术驱动和基建先行,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加电体验,并进一步开放共享,迅速扩大规模,进入从1到10的新阶段。
lg
...
证券之星
2024-08-22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小米集团-W(01810.HK)第二季度营收889亿元同比增32% 经调整净利润达62亿元
go
lg
...
利润71.09亿元 同比增长2.2%
吉利
汽车(00175.HK):极氪第二季度总收益增加58.4% 经调整净亏损大幅减少 恒基地产(00012.HK):中期股东应占(未经审核)基础盈利为港币54.41亿元 中期息每股0.5港元 珍酒李渡(06979.HK)公布中期业绩 经调整净利润增加26.9% 进一步提高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白酒产品收入贡献 海丰国际(01308.HK)中期利润增加约12.8%至约3.53亿美元 中期息72港仙 鹰君(00041.HK)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核心溢利7.36亿港元 同比下降33.7% 敏实集团(00425.HK)中期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约20.4%至约10.68亿元 先声药业(02096.HK)中期经调整归母净利5.38亿元 同比增长约36.5% 重庆机电(02722.HK)中期股东应占利润达约2.7亿元 同比上升约48.5% 复锐医疗科技(01696.HK)中期经调整纯利1670万美元 同比减少19.4% 圆通国际快递(06123.HK)中期收益约29.75亿港元 同比增加约20.6% 中国东方教育(00667.HK)中期经调整纯利2.78亿元 同比增长57.9% 中国中药(00570.HK)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60%-70% 【医药创新】 信达生物(01801.HK):中国首个KRASG12C抑制剂达伯特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收购出售】 新丝路文旅(00472.HK)拟1.3亿元出售华夏酒业控股全部股份 中国环保能源(00986.HK)拟收购山东菊福堂生物科技股权 【回购注销】 腾讯控股(00700.HK)8月21日耗资10.02亿港元回购270万股 友邦保险(01299.HK)8月21日耗资3.23亿港元回购627万股 汇丰控股(00005.HK)8月20日耗资2.3亿港元回购343.6万股 快手-W(01024.HK)8月21日耗资2.84亿港元回购715万股 渣打集团(02888.HK)8月20日耗资937.27万英镑回购124.21万股 贝壳-W(02423.HK)8月20日耗资300万美元回购61.6万股 恒生银行(00011.HK)8月21日耗资2083.3万港元回购22.8万股 阅文集团(00772.HK)8月21日耗资1161万港元回购50万股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HK)8月21日耗资1058万港元回购16.5万股 金山软件(03888.HK)8月21日耗资999.7万港元回购49.62万股 新秀丽(01910.HK)8月21日耗资872.7万港元回购43.9万股 欧康维视生物-B(01477.HK)8月21日耗资614万港元回购113万股
lg
...
格隆汇
2024-08-21
刚刚!小米,大超预期!
go
lg
...
中,二季度营收888.88亿,数字相当
吉利
,同比增长32%,好于分析师预期的868.5亿: 分业务看,二季度手机业务营收465亿,同比增长27.1%,主要是手机出货量提升带动,略超分析师预期的462.7亿;IOT业务营收268亿,同比增长20.4%,主要是大家电、平板等出货量提升带动,略超分析师预期的254.4亿;互联网服务营收83亿,同比增长11.5%,主要受小米设备销量提升,用户数增加,带动广告业务增长,略超分析师预期的81亿;汽车及其他创新业务营收64亿,这是小米首次列出该业务营收规模: 手机业务的增长并不令人意外,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上涨11.9%,小米的出货量为4220万,同比增长28.3%,超越大盘: 美中不足的是,小米手机二季度单价1103.5元,同比小幅下降,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110元: 单价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竞争加剧! 毛利率方面,手机业务二季度为12.1%,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3.3%,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02%。 毛利率下滑的原因除了竞争加剧,还有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的原因。 总的来说,手机业务营收增长在市场预期之内,毛利率和单价下滑算是美中不足! IoT业务方面,小米表现优异,二季度毛利率19.7%,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7.6%。 互联网服务毛利率为78.3%,创历史记录,主要是广告业务增长的情况下,成本出现下滑,大幅增厚了利润: 最令人惊喜的是汽车及其他创新业务毛利率达到了15.4%,这个成绩远好于小鹏汽车6.4%的水平! 二季度,小米汽车仅交付27307辆,远不及小鹏的30207辆,但由于小米只有一款车型,而小鹏却有多款车型,规模化效益没能完美体现。 两万多的销量就拿到了15.4%的毛利率,不敢想象,当小米汽车的产能大肆提升之后,毛利率或有望看齐理想汽车等世界优秀车企! 由此来看,小米汽车有望快速实现盈利,二季度的亏损已经由一季度的23亿降至18亿。 利润方面,小米二季度经营利润58.9亿,同比大增45.7%: 小米二季报虽然略有瑕疵,但总体表现亮眼,只不过,手机和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在市场预期之内,股价能否大涨就不好说了。 $小米集团-W(01810)$
lg
...
老虎证券
2024-08-21
回天新材:8月19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正圆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部车企比亚迪、奇瑞处保持高份额供货,与
吉利
推动全系列胶粘剂产品对接,与合资品牌头部车企保持良好战略协同及合作,在小米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厂商纷纷实现业务突破,行业开发步入快车道;锂电业务领域,结构胶、导热胶稳定上量,负极胶、三防漆等成功导入头部客户并批量供货,公司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产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跑赢行业增速;客车领域,宇通、欧辉等头部客户份额提升,业绩稳定增长;汽化业务领域,从包装及物流方面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高毛利产品上量,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渠道开拓等,实现业绩稳定增长。后续公司将凭借质量品牌、产品稳定性、渠道优势、良好信誉和服务口碑,大客户积累储备,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前后端协同来保持在核心客户处的份额提升。 问:近期光伏原材料价格趋势,对公司的业务影响? 答:今年以来,光伏硅胶原材料价格依旧处于低位,公司光伏板块承压较大。一方面,公司会加强与供应商战略合作,优化供应商结构,实行重点原材料集中统筹采购、个性原材料地方采购相结合,发挥规模采购优势;另一方面公司也会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根据市场趋势调整采购周期,规范采购计划,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公司还将通过研发工艺优化,推动阻水胶、丁基胶、UV胶等新品上量,生产效益提升等内部降本增效措施,保证盈利水平。 问:公司背板业务情况、产能规划情况? 答:受行业原料供求价格因素和海外原产地限制等影响,公司背板业务销售不及预期,为满足海外客户市场需求,公司通过越南工厂投产进行产能转移,透明网格背板实现上量。同时公司将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紧跟行业发展研发和布局新品,如透明网格背板、黑色高反背板等,满足客户应用场景需求。 回天新材(300041)主营业务:专业从事胶粘剂等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回天新材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13亿元,同比下降3.26%;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38.76%;扣非净利润9445.61万元,同比下降55.25%;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43亿元,同比上升4.0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743.21万元,同比下降44.4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564.11万元,同比下降63.17%;负债率54.11%,投资收益1122.81万元,财务费用2194.36万元,毛利率19.0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8.15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70.04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8-21
上一页
1
•••
75
76
77
78
79
•••
28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南华早报:中国大陆的下一代监控工具引入人工智能助力,称可监视 Telegram 和 VPN 用户
lg
...
黄金开盘劲爆行情!美国“黑天鹅” 刺激金价暴涨逾40美元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国突向美国征收“反倾销”关税,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国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官员发出一份重要通知!彭博: 习近平正推动厉行节约
lg
...
突发!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特朗普发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