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Cycle Capital宏观周报:黄金美股历史新高之后 币还远吗?
go
lg
...
持久性的积极信号。可以注意到,最近几周
周期性行业
,如工业和金融,以及更具防御性和对利率敏感的领域,如公用事业。 欧洲从最新通胀数据和央行官员讲话都支持 6 月降息,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不过欧股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 6 月以后的降息前景,这一前景受到官员谨慎讲话打击,欧股上周小幅收跌(但也在历史高点附近)。 中国股票继续走强,受到史无前例的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支持,沪深 300 涨至 7 个月来最高,中概(HXC 指数)涨至 8 个月最高,港股最强 HSI 大涨 4.74% 至 9 个月来最高,其中内房指数涨 9.9% 四周以来已涨 40% 。分析普遍认为政府希望支持这个行业,但不希望过度刺激它,所以还在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黄金(历史新高)、白银(+ 11% )、加密货币、铜、原油,全线上涨。铜价上涨的主要背景是电气化的浪潮推动铜需求增长的预期,包括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或是为满足激增的电力需求而扩建的电网设施。同时叠加随着新铜矿产能减少,西方制裁俄罗斯货源,。 美债收益率 V 形走势全周仅微跌,从走势异动时点来看,这跟几个美国经济领先指标公布的暗示增长面临严重阻力相关,尽管对股票市场大家认为是利好: 在股票和商品市场似乎 goldiloc 的状态又回来了(经济势头良好,fed 可以控制住通胀,尽管不一定回到 2% ),但债券市场有些担忧。 Q1业绩 sofar 有 93% 的标普 500 公司报告了业绩, 78% EPS 超预期。盈利增长率为 5.7% 是自 2022 年第二季度(5.8% )以来最高同比盈利增长率。对于 2024 年第二季度, 54 家标普 500 公司发布了负面的每股收益指引, 37 家标普 500 公司发布了正面的每股收益指引。分析师预计,二季度 EPS 增长率将达到 9.2% 。此外,分析师还预计 2024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盈利增长率分别为 8.2% 和 17.4% 。 乐观的预期支撑了较高的估值:标普 500 的预期 12 个月市盈率为 20.7 。这个市盈率高于 5 年平均值 19.2 和 10 年平均值 17.8 : 物价数据 上周,备受瞩目的 4 月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出炉了。结果正合市场之意,通胀似乎在连续几个月的超预期报告引发市场焦虑后,恢复了温和的态势。 CPI 报告的基本面趋势令人鼓舞。总体核心 CPI 同比下降至 3.6% ,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环比上涨了 0.3% ,低于预期的 0.4% 和上个月的 0.4% 。尽管只看这些数字的话,还没有特别值得乐观,但这是今年以来第一个没有高于预期的 CPI 报告,所以足以让多头积压已久的情绪在经历了 FOMC 之后彻底爆发。 其中,商品价格继续下降,汽车和家居用品成本的下降起到了助推作用。过去 6 个月,核心商品端除了 2 月都是在下跌,呼应了鲍威尔最近的说法,商品通胀已经基本回到疫情以前,正在持续通缩压低通胀。核心服务则环比上涨 0.4% ,同比涨幅为 5.3% ,依然是 CPI 里面问题最大的部分。而其中最大的就是住房,这次住房环比上涨了 0.4% ,同比涨幅为 5.5% 。租金通胀和物主等值租金 OER 都上涨 0.4% 。住房和汽油贡献了这次名义 CPI 上涨的 70% 以上。其他服务包括交通、汽车保险、医疗略有下降,教育意外上升 0.2% (学运带来的额外扰动?) 租金存在一年左右的滞后,叠加房价涨幅也预期放缓,所以为什么官员们相信通胀将继续下行,Zillow 新租金价格同比增速低点出现在 9 月+ 3.27% ,但随后陷入停滞,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让人怀疑未来的通胀数据是否会持续好于预期: Zillow 预计房价将在今年夏天见顶并转向下行。目前预计 2024 年将增长 0.6% ,低于上个月预测的 2024 年增长 1.9% ,也远低于大流行前 5% 左右的平均年升值率。 Zillow 预测未来 12 个月房价将下降 0.9% 。主要原因是挂牌数量激增市场转向买方有利: “新美联储传声筒”Nick 指出, 4 月报告之后,还需要两份 CPI 报告来增强美联储信心。美联储可能仍不会在 9 月之前降息。4 月 CPI 数据的意义在于,它保留了今年晚些时候降息的可能性,并平息了一些人对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打开加息大门的担忧。 周二公布的 PPI 数据比较有趣。受到能源价格和服务成本带动, 4 月名义 PPI 环比上涨了 0.5% ,大幅高于预期的 0.3% 和上个月的 0.2% ,全年涨幅为 2.2% ,符合预期,但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PPI 也同样上涨 0.5% ,大幅高于预期的 0.2% ,全年涨幅为 2.4% ,也符合预期。 这些通胀数字一看,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市场盘前没跌多少,究其原因,就是政府对上个月的修正, 3 月的名义和核心环比涨幅从原来的上涨 0.2% 变成了下跌 0.1% 。这就完全改变了解读,从通胀变为了通缩,市场一下子也摸不着头脑,应该是为 PPI 大幅高预期而紧张,还是因为上个月及时通缩而高兴呢?从最终走势来看,市场选择了后者,开盘三大股指全都翻率上涨。 CN 抛售创纪录的美债 截止 3 月,中国连续第五个月出售美债,一季度总共抛售了 533 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此前即使在 08 金融危机 期间,也没有观察到国债和机构债券如此持续的减持。 彭博分析指出,尽管已经接近美联储降息周期,但中国仍然抛售美元和美元,因此应该有明确的意图…随着中美贸易战重启,中国抛售美国证券的速度可能会加快,特别是如果特朗普重新担任总统的话。 在抛售美元资产的同时,官方的黄金持有量又在上升。根据 PBOC 数据,黄金在储备中的占比在 4 月攀升至 4.9% 。这是自 2015 年以来最高的水平。 IMF 提到,自从 2015 年以来,中国和在关系紧密的国家外汇储备中都增加了黄金的持有量,而美国阵营的国家则基本保持稳定,这似乎代表着他们的央行购买黄金可能是出于对制裁的风险担忧。 另一边日本却在购买。根据财政部的数据, 3 月美债的海外持有量达到了 8.09 万亿美元,高于上个月的 7.97 万亿美元,再创下历史新高。美债这个月的表现很强劲,是三个月来外国买盘最多的一个月。而日本的美债体量也剧上升,现在处在历史高点现在为 1.19 万亿美元。 MEME 爆炒,公司立刻套现打压股价 周一至周三, Roaring Kitty 时隔三年回归在 X 上发布的帖子引发了严重做空的 Gamestop 和 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 的大规模空头挤压,公司市值一度升至 198 亿美元。涨势仅仅持续了 2 天,随后进入回调。然后周五 GME 宣布利用本次 MEME 炒作增发 4500 万股票,这严重打压炒作热情(retail 是燃料不是人),不过 5 月份迄今为止,该股仍然有接近翻倍的涨幅(AMC 本周也宣布增发 2.5 亿美元股票)。此外 GameStop 还预测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将从去年同期的 12.4 亿美元降至 8.72 亿美元至 8.92 亿美元之间。 看起来加密货币中 MEME 概念的 token 并未受到股市利空的影响,过去 7 天显著走强,其中 PEPE 10% 的涨幅让其市值达到 40 亿美元刷新历史新高,市值进入加密货币前 30 (包含稳定币),是市值前 100 的 token 里唯一一个反弹创新高的 Solana 上的 GME meme 币上周一度上涨 40 倍,与 GME 股票走势同步率很高: GPT 4 o 向 AGI 更进一步 OpenAI 上周推出了一个新的 AI 模型,叫 GPT 4 o,会开放给所有用户。可实时跨文本、音频、视觉(图像与视频)进行推理,速度比 GPT 4 Turbo 快了一倍,而成本却只有一半。新模型可以观察你的情绪,而且能够处理你打断他的情况。音频新模型可以在平均 320 毫秒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已经和人类沟通的反应时间差不多了。展示食品视频中 4 o 可以跟用户进行视频对话帮助用户分析周围环境的情况,OpenAI 还展示了 4 o 在 Ipad 上实时帮助引导孩子学习数学。 对此微软股价和 AI 概念加密货币反应都不大。而苹果,因传已经在敲定将部分 GPT 技术集成到 iPhone 中的细节。如果 Siri 能够利用这些技术,那么它的交互质量和用户体验都将实现巨大跳跃,所以上周反应最大的反而是苹果。 特斯拉又重新把裁掉的超冲团队招了回来 根据彭博的报道,其中一个回归的人叫 Max De Zegher,他是原北美充电业务的总监,仅次于公司之前的充电业务总负责人 Rebecca Tinuity。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被叫了回来。上周五的时候,马斯克在 x 上写道,特斯拉会花超过 5 亿美元来扩大自己的超充网络,并且强调这只是新的站点,不包含原有的运营费用,试图打消市场的质疑。而对于马斯克这种反复无常举动,一部分支持者就引述了他之前说过的话,表示要简化步骤,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删掉,如果最后你没有至少加回来 10% ,那么就说明你删的不够彻底。但另一些人则表示那些最好的人才肯定马上就被抢走了,特斯拉就算招回来,那也是差一点的,这不是好事。 散户情绪高昂 场外交易量上升通常被视为散户交易活动上升的指标,周五场外交易量占昨天所有美国股票交易量的百分比为 51.6% 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高盛分析师 Scott Rubner 表示他本周听到更多关于“FOMU”(害怕错过重大表现)的讨论。此外社交媒体上的标签“#DOW 40 K”正在流行,这表明散户交易员对道琼斯指数最近的表现感到兴奋。 资金流动 货币市场基金连续第四周出现资金流入(+ 164 亿美元),在季节性税收相关下跌之后,又回到了 6 万亿美元以上的历史高位,至一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现金充裕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外国央行对美联储逆回购协议的使用(存现金赚利息)升至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流入 Ut 和 Infra 板块的资金创一年多来最大: 13 F 显示一季度比特币 ETF 极度受欢迎 报告了近 1500 条持有记录价值 107 亿美元占 ETF 总值的 20% ,其中 929 家机构拥有至少 1 个比特币 ETF。其中 44% 公司持有 IBIT, 65% 的公司拥有灰度 GBTC(应该是之前持有上市后转换的份额并非增持),其中 99% 的机构位于美国,香港公司位居第二。 最大所有者 MILLENNIUM 价值 19 亿美元。Bracebridge Capital 持有超过 4 亿美元,这是一家管理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捐赠基金的对冲基金。威斯康星州投资委员会(公共退休金为主)报告称其拥有超过 1.6 亿美元的比特币基金。一直批评比特币的摩根大通也报告拥有少量现货比特币 ETF 股票。 彭博分析师评论称,“通常情况下,这些大鱼机构在 13 F 中一年左右的时间都不会出现(当 ETF 获得更多流动性时)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都不是普通的好兆头,因为机构往往会集体行动。“ IBIT 还因打破传统 ETF 此前创下的 100 亿记录而引人注目,IBIT 在 49 天内就突破了这一阈值。摩根大通纳斯达克股票溢价收益 ETF (JEPQ) 此前保持着这一纪录,大约用了三年时间。 一季度大鱼的行动亮点 人工智能投资的转变:尽管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许多投资者在第一季度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公司。例如,德鲁肯米勒削减了对英伟达的持股,认为其在短期内被高估。同时,一些投资者开始关注其他有望从人工智能革命中受益的股票,如苹果、Meta 平台和微软等。 对中国公司的关注:由于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然而,一些知名投资者看到了其中的投资机会,纷纷增持中国零售和科技公司的股票。例如,David Tepper 大幅增加了对阿里巴巴、百度和拼多多等公司的持股。大空头 Michael Burry 大幅加仓了京东和阿里巴巴。 巴菲特的秘密股票揭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直对其投资组合中的一只股票保持神秘。在最新的 13-F 文件中,谜底终于揭晓,这只股票是瑞士注册的保险公司 Chubb。 CME 有意交易比特币,Coinbase 闻讯重挫 当地时间周四,据媒体报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计划推出现货比特币交易,以满足华尔街的需求。芝商所对此表示不予置评。消息传出后,隔夜市场美国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Coinbase 大跌 9.4% 。不过芝商所主要为机构提供服务,而 Coinbase 主要服务于散户 — — Q1 Coinbase 散户交易收入为 9.35 亿美元,远高于机构收入的 8500 万美元。 本周关注 如果说上周人们对通胀的信号还存在不一致的观点,下一个重大催化剂是本周英伟达发布报告。共识预期英伟达 2025 财年第一季度营收有望达到 246.5 亿美元,同比增长两倍有余,此前公司给出的营收指引为 240 亿美元、上下浮动 2% ;预计同期净利润 128.7 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 530% 。 自 2022 年 3 季度开始英伟达已经连续 5 个季度都超预期。要知道,当时 ChatGPT 还没出现,真正大爆发是在 2023 年的春季,随后 NV 盈利开始井喷式暴涨,原因是人工智能 GPU 芯片大卖。一个问题是,最近三个季度超预期的百分比逐渐缩小,从 2 x%到个位数,但这并不必过分担心,毕竟这已经比之前强太多了,多家机构提高了英伟达的新目标价格范围,从 1100 到 1350 美元不等。 推动 NV 业绩指引上行的因素有以下几大方面,第一是微软、谷歌、亚马逊的 AWS、 Meta 这四家科技公司的公告显示,今年在云计算方面的资本投入高达 1770 亿美元,远高于去年的 1190 亿美元,而 2025 年将继续增至 1950 亿美元。这些投资将为英伟达的数据中心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提供动力,尤其是在下一代。 Blackwell AI 芯片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NV 数据中心占比营收从 50% 一直飙升到 80% ,AI 仍然是英伟达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分析师对英伟达未来业绩增长潜力的高度信心主要基于:第一,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 H 100 GPU 的更好供应(交货时间缩短)以及中国 H 200 GPU 的强劲需求,为英伟达当前季度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即将推出的 blackwell 系列的 GPU(B 100 和 B 200),预计将从第三季度销售,并在第四季度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两款 GPU 的平均售价比现有产品高出约 40% 以上,预示着更高的收入潜力。 AMD 和英特尔正在追赶英伟达。不过在 GPU 市场上,NV 牢牢控制了大约 92% 的市场份额,像我们之前分析过的一样 NV 的壁垒不仅是芯片本身,更是软件和社区生态,综合降低客户的成本,让对手短期内无法逾越。 估值方面 NV 已经进入 2 万亿俱乐部,同级别的苹果营收是 NV 的 7 倍以上,所以 NV 需要维持高增长才能保持股价。不过要想让增长故事失效,也需要连续几个季度的财务表现不佳才有可能让市场观点转变,导致股价大幅下滑。所以本次财报即便让大家失望,市场地位不会因一次不理想的财报而动摇,在没有替代品的当前短期内反弹也是可期。 参考近几周,我们看到爆雷的科技公司,其中包括 ASML、Inter、AMD、 SMCI 和 ARM。不及预期的财报后股价都大跌 10 ~ 30% 不等,但截止目前基本都收复了一半以上的跌幅。 另外,本周多位美联储高官将露面发言,包括理事巴尔、沃勒,以及地方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博斯蒂克,重点关注下任美联储接班人沃勒的表态,上周他在讲话中没有发表任何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的评论。周四还将公布上一次 FOMC 会议的纪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5-20
英伟达引领科技股复苏,大型科技行业或重拾皇冠
go
lg
...
指出:“与此同时,与整体指数相比,其他
周期性行业
(房地产除外)在下跌过程中表现出韧性,并在上涨过程中总体上保持了这种势头。”她表示,过去一个月
周期性行业
相对于防御型行业的强势表现是合理的,因为这与当前较低的信贷息差水平所暗示的乐观经济前景相吻合。 鉴于大型科技行业属于周期性群体的一部分,约瓦内尔预计它们“不久也将收复更多失地”。她补充说:“事实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引发的美国股市泡沫仍有很大的空间进一步膨胀。这意味着我们预计大型科技股将在未来几个月再次引领这一趋势。” 在此背景下,英伟达作为科技股的领头羊,其即将公布的财报备受瞩目。市场普遍预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英伟达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其财报的发布,无疑将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线索和指引,引领着科技股的未来走向。因此,在缺乏其他显著催化剂的情况下,英伟达的财报或将成为市场短期内的关键焦点。
lg
...
金融界
2024-05-18
透视上市公司一季报股东榜
周期性行业
受机构热捧
go
lg
...
对基础化工、医药、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
周期性行业
颇为青睐,布局包括浙能电力、万华化学、复星医药等在内的200余只个股。外资则于一季度持续看好A股市场,重仓的744只个股中,约有568只为新进个股,并增加了对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等板块的配置。
lg
...
金融界
2024-05-18
龙头股接连调整,半导体材料设备供需前景几何?
go
lg
...
招银国际认为,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是一个
周期性行业
,该行业在2023年的销售额为1060亿美元,约占半导体市场总销售额(5270亿美元)的20%。展望2024年,AI需求将会持续拉动半导体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相关设备的购买。同时,存储需求的复苏以及支持边缘计算的电子产品的陆续推出,将带动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增长,最终推动对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据SEMI预测,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在未来两年的增速为3%和18%。 供给端来看,广发证券统计,根据采招网的数据,2024年2月,统计样本中的晶圆产线上合计中标267台设备,以扩散、气液系统、探针台设备居多;国产设备整体中标比例约16%,其中,气液系统设备的国产中标比例显著。2024年1-2月,统计样本中的晶圆产线合计中标434台设备,以扩散、气液系统、探针台设备为主;国产设备整体中标比例约22%,其中,气液系统、检测设备的国产中标比例较高。因此,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比例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国内半导体产业在关键设备和技术上对进口依赖较大。然而,这一现状也孕育着广阔的投资机遇和产业升级的潜力。 数据来源:采招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在国产替代以及需求扩张的催化下,半导体材料的投资具备极高的配置价值。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356、C类:020357)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指数中半导体设备(47.92%)、半导体材料(20.99%)占比靠前,合计权重近70%,充分聚焦指数主题。前十大成分股覆盖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的各个环节,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沪硅产业、TCL科技、雅克科技均在其中。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5-15
社保基金一季度"买买买",4260亿元重仓股大曝光!
go
lg
...
亿元以上。 新进布局两百余只个股,看好
周期性行业
除了加仓现有持仓,社保基金在一季度还新进布局了两百多只个股。从新进个股的行业分布来看,基础化工、机械、医药等
周期性行业
受到社保基金的青睐。这表明,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社保基金看好
周期性行业
的投资机会。 社保基金新进重仓的个股还包括丰茂股份、致欧科技、浙江荣泰等,这些个股在一季度表现出色,股价涨幅均在30%以上。而在社保基金减持的个股中,嵘泰股份、毕得医药等跌幅居前,这或许折射出社保基金对其投资价值的重新评估。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作为养老金投资的主力军,社保基金持股市值高达数千亿元,其投资举动对市场影响巨大。一方面,社保基金新进个股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助推了相关板块的上涨,同时也激发了整体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社保基金代表着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判断,其投资决策往往被视为市场风向标。从社保基金重仓持股的行业分布和个股来看,其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一致,体现了社保基金服务国家宏观战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 总的来说,社保基金一季度积极参与市场,对银行、周期等行业以及部分成长型个股进行了布局,其"买买买"的背后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企稳复苏、A股长期向好的信心。作为市场中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社保基金的投资动向无疑将对未来A股市场走势产生影响。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社保基金青睐的黄金赛道和潜力股,同时社保基金对个股的减持动作也值得警惕。只有审慎分析,与机构同步,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占得先机。
lg
...
金融界
2024-05-08
Q1营收、扣非净利润双位数增长,浙商银行(2016.HK/601916.SH)投资价值凸显
go
lg
...
言之,该策略就是降低客户集中度、加大弱
周期性行业
的资产比例、提高中收占比,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进而达到“在经济好的时候,银行经营很好;在经济较差的时候,经营状况不至于很差;总体比较平稳”的效果。 从结果上看,2023年浙商银行的弱周期行业不良率仅为0.33%,的确有助于提升整体资产质量。 根据管理层透露,到2027年,浙商银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将达营收占比的50%。随着该行与经济周期弱相关业务绑定的不断加深,其穿越周期能力将随之进一步加强。 除了不断加码“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外,以数字技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即智慧风控,也是浙商银行能够打造高质量增长底座的关键。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型和复杂度日益增加,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已不足以应对新的挑战。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银行能实现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实时处理和分析,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和评估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数字技术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维护竞争力的必需工具。 为此,浙商银行近年来持续推进数智化风控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接入市场监管、司法、征信、发票、行政处罚等20类外部数据,着力解决传统信贷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全周期、全流程的智能预警、智能监控、智能分析水平,全行公司类预警客户风险信号提前预警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实现作业监督100%系统化全覆盖。 二、智慧创收塑造强力增长引擎 再来看智慧创收。 尽管2024年一季度报告中并未披露这一数据,但2023年浙商银行智慧营收占比达到49%,已然成为全行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要深刻理解智慧创收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白银行业当前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 在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下,2023年第四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1.69%,达到了近20年来的较低水平。 因此,商业银行主要营收来源--净利息收入也会随之承压,这也是前文所述的行业营收增速放缓乃至下滑的主要原因。 为此,浙商银行提出了“321”扩营收策略,围绕“五篇大文章”深化弱周期行业投放,持续挖潜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这也是其智慧创收的核心。 “3”是指优先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包括零售、小贷和供应链金融。即通过严格控制行业和客户集中度,来形成一批可持续为银行产生收入的庞大客户群体,避免因垒大户造成业绩剧烈波动,其实这与前文所述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内涵一脉相承。2023年该行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这一数字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根据此前公司管理层在2023年度业绩会透露,2024年该行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家庭、企业、产业等重点场景,新增贷款中的70%将投向小额分散资产。 “2”是指持续做大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在净利息收入承压的环境中,创造更多非息收入显然是最有效的着力点。 中信建投证券亦指出,浙商银行一季度受益于金融市场业务的出色表现,营收增速显著超预期。2024Q1,该行非利息净收入65.89亿元,同比增长63.34%;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35.80%,同比上升10.24%。 “1”是指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在息差收窄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利用低利息存款来创造收入显然是直接有效的。 根据平安证券测算,浙商银行2024Q1单季度净息差环比23Q4抬升3BP至1.63%,其中单季度资产收益率环比抬升10BP,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2BP。由此,该行2024年一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实现了0.6%的同比正增长,在行业息差业务普遍承压的情况下显得颇为不易。 总的来看,在银行业面临营收增长困境的当下,浙商银行已经找到了独特的增长路径。 三、结尾部分 长线资金早已注意到了浙商银行这个价值洼地。根据该行一季报,一季度3家险资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总持股24.61亿股,总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为8.96%,这是近一年来险资不断加码浙商银行的缩影。 尽管浙商银行股价今年实现了一波上涨,但纵向来看,无论是PE还是PB,仍然处于历史区间的低位,而业绩已经进入了上行通道。且横向对比来看,即便在业绩领跑的情况下,浙商银行的估值水平与其他股份制银行没有拉开差距,进一步凸显了该行的投资性价比。 (来源:choice)
lg
...
格隆汇
2024-05-08
Q1营收、扣非净利润双位数增长,浙商银行(2016.HK/601916.SH)投资价值凸显
go
lg
...
言之,该策略就是降低客户集中度、加大弱
周期性行业
的资产比例、提高中收占比,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进而达到“在经济好的时候,银行经营很好;在经济较差的时候,经营状况不至于很差;总体比较平稳”的效果。 从结果上看,2023年浙商银行的弱周期行业不良率仅为0.33%,的确有助于提升整体资产质量。 根据管理层透露,到2027年,浙商银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将达营收占比的50%。随着该行与经济周期弱相关业务绑定的不断加深,其穿越周期能力将随之进一步加强。 除了不断加码“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外,以数字技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即智慧风控,也是浙商银行能够打造高质量增长底座的关键。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型和复杂度日益增加,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已不足以应对新的挑战。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银行能实现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实时处理和分析,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和评估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数字技术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维护竞争力的必需工具。 为此,浙商银行近年来持续推进数智化风控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接入市场监管、司法、征信、发票、行政处罚等20类外部数据,着力解决传统信贷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全周期、全流程的智能预警、智能监控、智能分析水平,全行公司类预警客户风险信号提前预警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实现作业监督100%系统化全覆盖。 二、智慧创收塑造强力增长引擎 再来看智慧创收。 尽管2024年一季度报告中并未披露这一数据,但2023年浙商银行智慧营收占比达到49%,已然成为全行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要深刻理解智慧创收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白银行业当前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 在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下,2023年第四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1.69%,达到了近20年来的较低水平。 因此,商业银行主要营收来源--净利息收入也会随之承压,这也是前文所述的行业营收增速放缓乃至下滑的主要原因。 为此,浙商银行提出了“321”扩营收策略,围绕“五篇大文章”深化弱周期行业投放,持续挖潜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这也是其智慧创收的核心。 “3”是指优先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包括零售、小贷和供应链金融。即通过严格控制行业和客户集中度,来形成一批可持续为银行产生收入的庞大客户群体,避免因垒大户造成业绩剧烈波动,其实这与前文所述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内涵一脉相承。2023年该行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这一数字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根据此前公司管理层在2023年度业绩会透露,2024年该行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家庭、企业、产业等重点场景,新增贷款中的70%将投向小额分散资产。 “2”是指持续做大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在净利息收入承压的环境中,创造更多非息收入显然是最有效的着力点。 中信建投证券亦指出,浙商银行一季度受益于金融市场业务的出色表现,营收增速显著超预期。2024Q1,该行非利息净收入65.89亿元,同比增长63.34%;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35.80%,同比上升10.24%。 “1”是指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在息差收窄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利用低利息存款来创造收入显然是直接有效的。 根据平安证券测算,浙商银行2024Q1单季度净息差环比23Q4抬升3BP至1.63%,其中单季度资产收益率环比抬升10BP,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2BP。由此,该行2024年一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实现了0.6%的同比正增长,在行业息差业务普遍承压的情况下显得颇为不易。 总的来看,在银行业面临营收增长困境的当下,浙商银行已经找到了独特的增长路径。 三、结尾部分 长线资金早已注意到了浙商银行这个价值洼地。根据该行一季报,一季度3家险资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总持股24.61亿股,总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为8.96%,这是近一年来险资不断加码浙商银行的缩影。 尽管浙商银行股价今年实现了一波上涨,但纵向来看,无论是PE还是PB,仍然处于历史区间的低位,而业绩已经进入了上行通道。且横向对比来看,即便在业绩领跑的情况下,浙商银行的估值水平与其他股份制银行没有拉开差距,进一步凸显了该行的投资性价比。 (来源:choice)
lg
...
格隆汇
2024-05-08
美元飙升几乎摧毁全球股市,但这一群体是例外……
go
lg
...
。他说,基本资源、非必需消费品和金融等
周期性行业
都可能表现不佳。
lg
...
风起
2024-04-25
会员
股市比想象的更脆弱! 三大主要因素引发市场回调 ,分析师详列应对之法
go
lg
...
对于买入更强劲。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
周期性行业
,因此内部人士在这些领域的卖出表明他们对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 2.投资者非常乐观。 如果投资者只使用一种情绪指标,那么最好使用投资者情绪研究公司的多头/空头比率。该服务跟踪投资顾问和股票新闻通讯作者的情绪。在这方面,这一比率在历史上的范围是0.5至5.0。5是极端乐观的表达。 最好是以反向意义使用这个指标——所以当指标表明极端乐观时,要谨慎甚至将股票投资转换为现金。低于1.0的测量结果表示市场是买入的。 相反,当这个多头/空头比率超过4.0时,则应对市场感到谨慎,而超过5.0意味着是时候开始增加现金头寸了。两周前,这个指标为4.53。上周,它改善了,下降到4.0,但仍然表明投资者持有多头。 总的来说:当公众乐观而内部人士对股票持谨慎态度时,最好保持谨慎。 3.地缘政治风险正在上升。 人们指责Yardeni Research的Ed Yardeni是一个永远的多头。他的回答是“谢谢你的夸奖。”他的观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总是上涨的,所以成为一个乐观的投资者是正确的观点。但即使是Yardeni现在对美国经济和股市也更加担忧,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地缘政治风险在减少,” Yardeni在4月8日向客户做的演讲中说。“恰恰相反——我看到这些风险正在增加。” 最明显的潜在问题是中东紧张局势的恶化。甚至美国总统乔·拜登也公开警告了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最近对乌克兰核电站和俄罗斯炼油厂的无人机袭击。 Yardeni说,中东紧张局势加剧和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损害可能很容易将石油价格推高至每桶100美元以上。这将加剧本周市场动荡时引发的通胀担忧。 正如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在最近的年度股东信中所写的那样,世界目前面临着“自二战以来可能超过任何风险的风险——我们不应该对此掉以轻心。” 现在该怎么办 Michael Brush给出了如下建议。 对于长期投资者则更需要深重,因为要保持一贯良好的交易太难了——不要出售多年的持股。尽量避免时间点的问题。 相反,考虑对头寸卖出认购期权。在横盘市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认购期权为头寸赚取收入——即出售给某人购买您的股票的权利。认购期权给人们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以预设价格购买股票的权利。 购买黄金,或者更好地购买黄金股票。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上升时,黄金价格可能会上涨,考虑购买黄金股票,因为它们的涨幅还没有跟上黄金。 此外,不要进行保证金交易。使用从经纪人那里借来的资金购买股票始终是困难的。在股票可能下跌或横盘交易的环境中,这变得更加困难。不要使用保证金。 让现金积累。如果您定投,不要停止。否则,在购买时要审慎。 不要追逐股票。如果出现回调,进行购买。美国经济仍然稳健,这应该有助于避免熊市。
lg
...
丰雪鑫99
2024-04-12
坚定看多!美银:英伟达仍有近26%的上涨空间。近期股价波动归因于多种因素
go
lg
...
加剧、市场波动、人工智能股票疲软、转向
周期性行业
以及财报季前可能削减某些仓位。然而,这些因素并没有改变该公司的叙述。 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芯片将AI性能提升了五倍,旨在将AI推理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多达25倍。这与英伟达强大的企业立足点相结合,使美国银行分析师对该公司维持和获得芯片领域市场份额的能力更有信心。 尽管英伟达面临来自谷歌和英特尔的竞争,但该银行认为,它们的处理器对英伟达的主导地位构成的威胁有限。 谷歌刚刚发布了基于ARM的服务器CPU Axion,而英伟达也有自己的服务器CPU,名为 Grace。不过,由于英伟达不向谷歌出售其CPU,因此该银行表示,谷歌的新推出对英伟达没有影响。 与此同时,英特尔本周还推出了Gaudi 3 加速器,据称与 英伟达推出两年的H100芯片相比,该加速器的推理性能提高了50%。然而,美国银行预计Gaudi 3将占据不到1%的AI加速器市场份额。
lg
...
Dan1977
2024-04-11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2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上个月资本外流创下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南华早报:中国暗示将采取更大胆的政策刺激支出和投资
lg
...
特朗普刚刚向泽连斯基重大表态!美国将在和平协议中帮助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lg
...
中国重量级声音!中国顶级经济学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升破7大关
lg
...
这次不一样:特朗普力推俄乌领袖会晤!今日小心这一风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