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
哪吒
2
》全球登顶!有人涨停有人愁
go
lg
...
。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
哪吒
2
》)贡献了近半票房,目前票房已近70亿,正在逐步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并超过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登顶了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在《
哪吒
2
》的史诗级热度之下,曾被寄予厚望的一众大片《封神2》、《射雕》、《蛟龙行动》却纷纷折戟。 对电影背后的影视公司来说,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年开市第一天,主控《
哪吒
2
》的光线传媒涨停,三天内涨幅超50%,博纳影业、北京文化、中国电影纷纷大跌,博纳影业甚至直接跌停。 这或许昭示着,经历了去年陷入冰点的电影市场之后,2025年创纪录的春节档仍旧难以提振整个电影市场,影视行业仍旧冷热不均,震荡不停。 01 在《
哪吒
2
》的火热背后,主控公司光线传媒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光线传媒的公告,《哪吒之魔童闹海》自1月29日上映以来,截至2月4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48.4亿元,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至10.1亿元。 随着票房持续上涨,光线从中获利还会更多,如若《
哪吒
2
》成功超过100亿票房,光线传媒在这一项目上的收益将超20亿元,而2023年全年,光线传媒的营收也仅为15.46亿。 但以过往经验来看,《
哪吒
2
》带来的营收暴涨,或许很难支持光线传媒股价的长期上涨。 就在6年以前,哪吒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也曾给光线传媒带来了长达半年的震荡上行周期。 在《哪吒1》点映一周后,光线传媒股价连续上涨约7%,最后一批点映后,电影口碑持续发酵,使得光线传媒股价在上映前三周,累计涨幅已经达到26%。 电影正式上映之后,电影票房一路高涨,最终带动光线传媒股价一路连涨至2020年初,半年内涨幅达到50%。 但从此也可以看出,影视股短期暴涨仅限于情绪的集中释放,股价随着影片表现震荡才是常态。 那么放眼未来,光线传媒还能否复制《
哪吒
2
》的成功呢? 光线传媒2024年3 季报显示,动画电影上,光线传媒的储备还有《三国的星空》、《去你的岛》、《大鱼海棠2》、《相思》、《朔风》、《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2》、《茶啊二中2》等项目。 真人电影储备则有《“小”人物》、《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莫尔道嘎》、《四十四个涩柿子》等。 可以看出,其中有多个大IP续作,如《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大圣归来》续作)、《大鱼海棠2》、《姜子牙2》、《茶啊二中2》等,然而相较于“哪吒”系列的成功,前作体量都要小得多。 此前光线传媒曾被寄予厚望,希望复刻“哪吒”系列成功的《姜子牙》,最终斩获16亿票房。 《大鱼海棠》票房仅5.66亿元,且在近年来收获不少差评,这些电影的续集票房仍需有待市场考验。 放眼全球电影市场,动画电影也正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去年,皮克斯《头脑特工队2》以16.26亿美元的票房拿下全球票房冠军。 除此之外,在全球票房榜前十中,《神偷奶爸4》、《海洋奇缘2》、《功夫熊猫8》分别以9.69亿美元、8.27亿美元、5.48亿美元的票房分列票房榜第3、第4和第8位。 不仅如此,除去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榜前十中,有九部为IP续作。 这样的转变,也昭示着电影行业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02 电影票房榜上,新王登顶,旧王退场,背后的影视公司也是如此,一家欢喜几家愁。 此前的票房第一《长津湖》背后的出品公司博纳影业,在这次春节档主投的《蛟龙行动》在春节档新片中排名最末,整个春节档仅收获不到4亿票房,也导致博纳股价接连大跌。 过往十年,靠着“主旋律大片”,如“山河海三部曲”《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胜利三部曲”《长津湖》、《无名》、《中国医生》等等,博纳笑傲中国电影市场。 近几年,博纳却接连遭遇滑铁卢。 在经历了去年一年《传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接连折戟之后,博纳于近期预告,2024年预计亏损6.37-8.81亿元,这也是博纳影业自A股上市以来连续亏损的第三年。 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影视行业对流动资金的依赖性极高,一旦一部电影没有收回成本,后续电影的宣发制作都将受到影响。 因此,《蛟龙行动》的票房惨败,无疑会使得博纳影业本就低迷的现状雪上加霜。 寄希望于延续《红海行动》的成功,博纳在这部电影上几乎押注了全部的现金流,拿出十亿投资,去年博纳董事长于冬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蛟龙行动》是中国目前为止电影投资最大的电影,但最终却惨淡收场。 《蛟龙行动》失利给博纳带来的影响尚未可知,但对于博纳而言,仍旧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爆款。 2024年半年报显示,博纳已储备的项目包括两部主旋律电影《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动画电影《人体大战》、科幻电影《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喜剧电影《狂奔的老爸》、金融题材电影《股市之狼》等,一系列电视剧《明月几时有》、《濠江潮涌》、《南海风云》也仍等待播出。 目前《克什米尔公主号》和《四渡》两部电影已经开机,如果后续电影中能够出现爆款,那么博纳还能有一线生机。 博纳面临的现状是整个影视行业共同的困境,那就是电影观众的观影热情正在逐渐下滑,进而导致大制作的风险正在逐渐提高。 灯塔专业版的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4年间,一年“只去一次”电影院的观众比例从48%上升到了57%,一年去6次及以上的核心电影观众比例,却从14%下降到8%,近乎腰斩。 也正因如此,更为稳妥的IP电影正在成为影视行业投资的重点,尤其是动画IP。 这一点在今年的春节档已经有所体现,今年春节档新片基本均为IP续作或改编。 这样的策略也确实收获了成功,在今年的票房推动下,哪吒IP和唐探IP系列票房均已超过100亿。 而放眼未来,相比电影行业传统快进快出的商业模式、围绕票房打转的未来展望,IP电影及其IP潜力给予了制作方更多的想象空间。 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为例,《流浪地球2》大获成功后,周边产品也热销,赛凡的数字生命卡等周边众筹直接破亿,积木、手办等相关产品销售额均破千万,足以见得大IP对周边产品的带动能力。 事实上,招商证券在去年的一篇研报中,就已经将光线传媒定义为国内头部IP公司。 目前,光线旗下的动画厂牌“彩条屋”与“光线动画”正以双线推进,共同打造“中国神话宇宙”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IP,而相比真人电影,动画电影角色固定性高可塑性强,IP开发价值远超真人电影。 这一模式在海外早已有所验证,“漫威宇宙”在十几年时间内狂揽几百亿美元票房,衍生品销售超过百亿,被迪士尼以50亿美元收购后,更是衍生出了家庭娱乐等诸多IP分支产品。 放眼国内,目前的影视公司多数并不涉及IP运营,亦或者运营能力堪忧,在这一方面仍旧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正如去年“谷子经济”掀起热潮,泡泡玛特市值超过千亿,名创优品市值超过500亿,均领先于绝大多数的影视和内容公司。 因此,放眼未来,相比影视储备,如何打造IP并发挥IP潜力,也将成为影视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在美好的展望之前,现实也相当残酷。 在哪吒和唐探系列延续成功的同时,《封神2》已经自毁城墙,口碑大跌的同时,票房也仅过10亿,引发了不少观众对于《封神3》的担忧,“名作之壁”《熊出没》今年直接破壁,票房没能超过十亿。 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行业而言,如何在积累IP热度的同时避免IP价值下降,已经实属不易。而只有在成功的IP基础上,IP运营及拓展,才能成为可能。 03 2024年,春节档票房占全年电影市场票房比例已达到18.8%,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三部来自春节档。 不出意外的话,由于哪吒的存在,2025年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提升。 对于影视公司和电影院来说,春节档几乎就是全年决定胜负的关键。 唐探系列的导演陈思诚曾提到,中国电影有一个红线,如果票房红线达不到480亿,中国70%的影院可能面临关门的风险。 而去年,全年票房仅425亿,甚至不如短剧行业的规模,不少人认为,短剧正在抢走电影观众,电影观众正逐渐流失。 但今年《
哪吒
2
》却成功点燃了所有观众和影院的热情,以至于影院排片出现“2000人场”以及一天排99场《
哪吒
2
》的盛况。 对比之下,短剧“春节档”却明显哑火,一部爆款短剧也没有出现。 可见,短剧和电影并非互斥,质量才是吸引观众买票观影和付费看剧的关键。 短时间来看,春节档的火爆或许很难改变行业的整体形势,但这无疑证明,观众仍旧对于电影行业抱有期待,仍旧有着观影热情。 而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只要好好打磨作品,也能仍旧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2-08 18:56
7天横扫70亿!《
哪吒
2
》创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新王,IMDB 8.1分未映先火,东方神话正在征服世界
go
lg
...
2月7日晚,《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
哪吒
2
》)以67.9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展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 票房奇迹:国产动画的崛起 《
哪吒
2
》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中午,该片累计票房已突破68.61亿元人民币,逼近70亿元大关。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也使其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此前,《
哪吒
2
》已于2月6日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哪吒
2
》的成功并非偶然。影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现代视角重新演绎古老故事,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震撼体验。导演饺子(杨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片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挑战,但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力求打造一部能够触动观众内心的佳作。饺子本人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毅然投身动画行业,凭借对动画的热爱和执着,创作出了《
哪吒
2
》这样的现象级作品。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
哪吒
2
》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其海外上映也备受关注。影片将于2月13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正式上映,并于2月14日登陆美国、加拿大。此外,该片还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南非、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海外预售的火爆程度显示出《
哪吒
2
》的国际影响力。据美国IMDB平台显示,《
哪吒
2
》未映先火,开分达8.1分,预售票被疯抢。纽约、洛杉矶等地的影院甚至增设了午夜场次,以应对观众的强烈需求。海外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国网友也表达了对影片的期待,纷纷留言询问上映时间。 然而,海外市场也并非一片坦途。尽管《
哪吒
2
》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海外票房收入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好莱坞的发行渠道和宣传优势使得其他国家的电影难以与之抗衡。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也可能影响《
哪吒
2
》在海外的接受度。尽管影片中蕴含的普世价值观能够跨越文化障碍,但如何更好地向海外观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背后:138家中国公司的托举 《
哪吒
2
》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产业支持。据报道,该片背后共有138家中国公司参与制作和发行,没有一家外国公司。这些公司涵盖了动画制作、特效、配音、发行等多个领域,共同为影片的成功保驾护航。其中,光线传媒作为主要投资方之一,凭借《
哪吒
2
》的票房大卖,股价大幅上涨,成为此次票房奇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
哪吒
2
》的成功也为国产动画电影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它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现代叙事相结合的巨大潜力,激励更多国产动画电影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创作。在制作层面,其先进的动画技术、精细的特效镜头和角色建模,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其精准的营销策略和强大的口碑效应,也为电影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借鉴。 《
哪吒
2
》的成功也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在技术和创意上不断进步,逐渐摆脱了“低龄化”“粗制滥造”的标签。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如今的《
哪吒
2
》,中国动画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然而,与好莱坞相比,中国动画产业仍存在差距。在特效技术、叙事能力、品牌建设等方面,中国动画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lg
...
金融界
02-08 14:56
2月8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上交所、深交所最新发布!
go
lg
...
档过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
哪吒
2
》)延续强势表现。2月6日,在上映第9天,《
哪吒
2
》票房迅速突破60亿元,打破了《长津湖》2021年国庆档创下的57.75亿元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新的票房冠军。 截至2月8日发稿,《
哪吒
2
》票房已突破68.5亿元。目前,猫眼预测其总票房将达108.47亿元,灯塔预测其总票房将超110元。 03. 产业观点 1、国盛证券研报称,光交换对于光通信行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全光网的有效路径。在带宽大幅提升,算力成本下降的背景下,光交换有望AI数据互联的市场迎来良机。在干线光通信及WSS等相关的厂商在光交换技术或有更深的技术积累。建议优先关注在光交换OCS有深度布局的核心厂商。 2、中邮证券研报称,有色金属行业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的并购重组浪潮正汹涌来袭,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大势。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了有色金属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3、江海证券研报称,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内如宇树、乐聚等企业产品持续升级并多次亮相,展现商用能力;地方政府支持的人形机器人项目也取得显著进展。 海外如特斯拉公布新的Optimus量产计划以及FigureAI签约新客户等。国内外人形的发展进程均向市场传递出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时间渐行渐近。同时,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的出现也将助力我国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更快实现爆发式增长。
lg
...
证券之星
02-08 11:48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2月8日
go
lg
...
资DeepSeek的信息是假消息。 《
哪吒
2
》,全球影史第一!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21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67.922亿元,超过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在北美市场创下的67.92亿元的票房纪录,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lg
...
格隆汇
02-08 08:28
哪吒
2
背后的资本局!制作成本仅仅约5亿元,A股上市公司光线传媒大赚20亿元,导演饺子进账15亿元,阿里系上演“神操作”,精准卡点减持
go
lg
...
台对影片的最终票房预测不断增长,预测《
哪吒
2
》最终总票房或达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成本仅仅约5亿元,若以此计算,按照目前电影目前分账规则,此次《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出品方光线传媒和导演饺子赚麻了。 光线传媒大赚20亿元,导演饺子进账1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
哪吒
2
》共有5家出品方,分别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 而彩条屋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光线董事长王长田,5家出品方有3家“光线系”。另外可可豆和自在境界是导演饺子(杨宇)持股的公司。饺子则在成都可可豆动画中持股比例为56%,在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中股权占比达51%,《
哪吒
2
》不存在联合出品方。 其中,光线传媒在《
哪吒
2
》的投资比例在60%左右,饺子所持股的两家公司投资比例在40%左右。 电影票房的分账模式复杂,但核心公式为:总票房扣除5%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3.3%的特别营业税这两项不可分账票房后。剩余的91.7%由院线(约50%-57%)与片方(约35%-40%)分账。数据显示,影院分账比例52.27%,可分得约44亿元。另一部分片方分账比例为39.24%,可分得约33亿元。 结合片方39.24%的分账比例来计算,光线传媒在《
哪吒
2
》的投资比例在60%左右。饺子所持股的两家公司投资比例在40%左右。按照60%计算,最终光线传媒可从《
哪吒
2
》中获得约20亿元的收益,饺子控制的可可豆和自在境界约获得13亿元的收益。 此外导演一般能从片方的净利润中获得5%~10%的分成,按最低5%的比例计算,导演可从《
哪吒
2
》中获得1.35——2.7亿元的收入。 加上可可豆和自在境界约获得13亿元的收益,导演饺子此次大赚在15亿元左右。 光线传媒在动漫赛道布局已久,早在2013年,光线传媒敏锐地察觉到了动画电影蕴含的潜力。 三天股价大涨46%,市值暴增大涨129.5亿元 当年,光线传媒开始切入动画业务,投资了近20家国内一流的动漫团队,公司曾向《大鱼海棠》的制作方彼岸天投资,并在2014年收购蓝弧文化,提出打造“中国迪士尼”的目标。然而,2014年光线传媒推出的《赛尔号大电影4:圣魔之战》和《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票房均不及预期。 2015年,光线传媒成立了彩条屋公司。彩条屋公司签下了十余位动画导演,并大规模投资有潜力的动画公司,其中就包括《哪吒》系列导演饺子持股的可可豆动画。 2015年,光线传媒参与出品的《大圣归来》取得9.56亿票房,点燃了整个动画电影市场,也让光线传媒再次看到了动画电影潜藏的巨大潜力。2017年开始,光线传媒的动画电影又陷入短暂沉寂,其出品的《大护法》累计票房九千万,2018年的《昨日青空》也仅拿下超八千万票房。2019年,《哪吒1》的出现,帮助光线传媒业绩口碑双丰收 在业绩增长预期下,蛇年A股开盘以来,光线传媒股价连续大涨,2月5日大涨20.04%,2月6日大涨18.01%,今日收盘光线传媒又大涨超过3.41%,报13.96元/股,三个交易日股价大涨超过46.48%,总市值从280亿元暴增至409.5亿元,大涨129.5亿元。 光线传媒公告频出 在股价暴涨之下,光线传媒公告频出。 2月5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截至2月4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9.50亿元至10.10亿元。 公告指出,该影片正在热映中,最终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销售收入及海外地区的发行收入等尚未结算。票房收入等营业收入与公司实际可确认的营业收入可能会存在差异。 2月6日,光线传媒晚间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1月29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目前正在热映中。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经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阿里系上演“神操作”,精准卡点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线传媒此轮股价启动之前,阿里创投已经悄然减持了5%的红线之下,提前做好了减持准备。 2024年12月11日晚,光线传媒公告,公司股东阿里创投于2024年12月5日至2024年12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公司1148.5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9%。具体来看,12月5日、6日、10日,阿里创投分别减持了部分光线传媒股份,减持价格在9.8元/股至9.96元/股,据此计算,仅这段时间内阿里创投的减持金额便高达1.14亿左右。 随着这轮权益变动结束,阿里创投持有的光线传媒股份为1.46亿股,持股比例将降至4.99%,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这意味着阿里创投这部分股权已经泥牛入海,彻底从大众视野消失,不需要再次披露。 阿里创投曾表示,此次减持主要是基于自身安排,且其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根据情况增加或继续减少光线传媒股份的可能。 面对光线传媒连日以来的暴涨,不知道阿里创投能否按捺住那个躁动的心。
lg
...
金融界
02-07 16:02
DeepSeek惊艳世界,AI有望成为节后投资主线
go
lg
...
,从《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到《
哪吒
2
》,从昇腾云到Deepseek,这些都是中国人民不断前行进程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只是我们的资产暂时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估值,继产品出海之后,随着我们的服务出海,我们国内资产的定价能力也将得到改善,也将对国际资产有更多的定价权。 天弘恒生科技基金经理胡超也认为,值得重视的是,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发布,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平权,也给中国科技公司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会。他看好在香港上市、估值持续处于低位的中国科技公司。 新模型上线即惊艳世界,DeepSeek怎么做到的? DeepSeek-V3训练成本只有Llama 3的1%,DeepSeek-R1推理成本只有OpenAI o1的3%,他们各自的全部训练成本仅为百万美元级别,与其他动辄上亿美元的训练成本相比,显得极为低廉,这究竟怎么做到的?天弘基金表示,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DeepSeek采用了先进的数据蒸馏技术和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将大模型拆分为多个“专家”,实现高效分工与协作。这种创新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效率,同时降低了计算成本,表现优异,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了闭源模型。 2、商业模式:DeepSeek采取了开源策略,吸引了广泛的开发者社区参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极具竞争力的API服务定价。这种开放共享的态度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与创新,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3、算力支持:DeepSeek的母公司幻方量化早在2019年就投入巨资打造了银火一号超算集群,为大模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算力保障。这种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使得DeepSeek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4、数据与应用场景的融合:DeepSeek积累了大量高质量数据,并在多个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了验证和优化,确保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这种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使得DeepSeek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快速响应行业变化。 Deepseek创始人兼CEO梁文锋就曾经在公开演讲中强调:"DeepSeek要做AI领域的'水电煤',让智能技术像基础设施一样渗透每个产业。"所以Deepseek的路线一开始就是带着创新基因的,既不同于OpenAI的通用AI探索路径,也区别于传统AI企业的项目制开发模式。出自量化基金公司,通过构建"基础大模型+垂直领域精调"的技术体系,DeepSeek实现了从技术平台到行业解决方案的无缝衔接。 也难怪不少股民喊话:每个A股股民,都是DeepSeek的天使投资人。 DeepSeek如何影响中国AI行业? DeepSeek新一代模型的发布引起广泛关注,标志着AI大模型应用逐步走向普惠化,助力AI应用广泛落地,同时这对于中国科技行业的后续整体发展,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首先便是提振行业信心。DeepSeek已经成功展示中国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国产AI行,而且是哪怕在受到技术封锁的前提下,仍然行!也就是说,通过极致的技术探索,我们实现对海外AI技术的追赶是可行的,这将激发更多的国产AI创新活力。再加上国家对整个行业持续强力的支持,未来必定会有更多资源投入、更多创新出炉。 更重要的是,Deepseek之外,字节的豆包、Trae等产品已经全线作战;阿里春节发布的Qwen 2.5-Max在测试上也不亚于DeepSeek V3;Kimi 1.5也性能出众……一众中国AI公司崛起,多线爆发、百花齐放,正在改变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也有望重塑中国科技股价值。 格局再大一点,创新永远有意义,这不只是对于国产AI,也将推动全球AI应用和端侧创新。我们可以想象,未来AI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在教育、娱乐、电商等领域,AI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典型如高质量AI生成视频、不仅会扭秧歌还会做手术的机器人、真正的自动驾驶,等等。科幻片里描绘的世界,正在加速到来。 如何影响市场,投什么? 从过往类似的科技创新来看,Deepseek的爆火出圈,对市场和投资主线走向的影响将是持续的。就像华为发布昇腾AI芯片、腾讯发布AI Lab、谷歌发布TensorFlow等等,都点燃了一系列市场行情,或者再想象一下ChatGPT发布后的市场盛况。 本次就Deepseek来看,以港股科技、A股相关软硬件公司为先,AI行情已经在趋势之中了,比如港股AIGC概念股中的金山云、美图公司、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开年5个交易日涨了4天,A股人工智能、软件、芯片、计算机等板块更是连连大涨,一片飘红。 而站在更长期的角度,deepseek有望加速技术普及、推动行业生态转变。投资板块来说,可以关注AI产业链、AI应用板块和端侧AI硬件革新方向。天弘基金经理林心龙认为,人工智能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智能驾驶有望在通勤场景下实现百公里零接管并带动渗透率快速提升,AIGC 有望逐步实现AI应用爆发从而带动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谨慎看好人工智能板块的表现,看好科技的投资者可通过定投方式进行长期布局。 具体来看,首推AI相关应用。AI应用和端侧AI硬件革新方向正在成为市场热点,相关板块如芯片、半导体和人形机器人等有望迎来上涨行情。 另一方面,也将带动国产AI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如昇腾链、国产推理算力和AI嵌入式物联网模组等。 看好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012349),看好A股细分板块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天弘中证人工智能C(011840)、天弘中证计算机C(001630)、天弘中证软件服务C(021536)、天弘中证机器人(014881)。 如果不确定选什么,则可以关注科技属性较强的相关宽基,例如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C(012895),把握科技板块爆发的机遇。以上产品上支付宝APP搜索“天弘基金”即可了解。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提及的个股仅作示意,不作为推介。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定投非储蓄的等效替代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固有风险。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购买前请查看《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的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07 14:03
《
哪吒
2
》问鼎全球!138家动画公司共铸辉煌,光线传媒市值暴涨116亿元,饺子或成最赚钱动画导演!
go
lg
...
5亿元。这一预测数字不仅彰显了市场对《
哪吒
2
》的极高期待,也预示着这部电影有望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面对《
哪吒
2
》的火爆态势,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其上映时间预计会延长到6个月甚至更久。一般而言,电影的上映时间不到2个月,但《
哪吒
2
》的非凡表现无疑打破了这一常规。这不仅是对电影本身质量的认可,也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潜力的肯定。 光线传媒2天市值暴涨116亿元 《
哪吒
2
》的成功,无疑让光线传媒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作为影片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光线传媒在此次“哪吒红利”中收获颇丰。2月4日,光线传媒曾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而随着票房的不断攀升,光线传媒的股价也开启了暴涨行情。继2月5日20cm涨停后,2月6日再涨18%,2天内涨幅超过40%,市值暴涨116亿元,总市值直逼400亿元。这一涨势不仅体现了市场对光线传媒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彰显了《
哪吒
2
》对光线传媒业绩的巨大提升作用。 除了光线传媒,导演饺子无疑是另一位赢家。作为《
哪吒
2
》的导演和主要出品方之一,饺子不仅通过导演费和可能的导演分成获得了丰厚收入,还可以通过旗下公司可可豆动画等参与分账。若《
哪吒
2
》的片方最终分账40亿元,虽然目前无法得知出品方之间签署的具体分账比例,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无论公司收益还是个人收入,饺子的收入都堪称可观。 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共铸辉煌 《
哪吒
2
》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凝聚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共同努力。导演饺子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来寄希望于国际制作团队完成一些重点镜头,但效果不理想,最后还是决定收回来,给国内的团队用心打磨。 苏州趣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豆文化”)是参与制作的138家公司之一。创始人张娜娜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做动画电影,《
哪吒
2
》做了好几个月,真的很不容易。”特效总监刘上源介绍,趣豆文化负责哪吒与敖丙大战无量仙翁的部分特效处理,主要包括制作压在天元鼎上的树藤部分和哪吒身上火元素的部分。 团队7人一共制作了5个多月,平均每天工作13至15个小时。刘上源感慨地说:“我觉得饺子导演对细节的追求,在我经历的行业阶段算是到顶了,非常极致。”他回忆道,平均修改一版需要花费两三天时间,而修改最多的镜头可能迭代20多版。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
哪吒
2
》能够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趣豆文化曾参与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主要负责哪吒身体上火元素的部分。刘上源表示:“第一部的时候元素还比较单一,当时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制作。但这次《
哪吒
2
》的制作难度和复杂度都大大提升了。” 大年初一,刘上源走进电影院观看了《
哪吒
2
》。他激动地说:“当时很震撼,觉得当初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大家都是卯着一股劲想把这部电影做好。”正是这种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让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共同铸就了《
哪吒
2
》的辉煌。 《
哪吒
2
》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骄傲,也是对中国动画行业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动画行业将会继续蓬勃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而《
哪吒
2
》也将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永远被铭记。
lg
...
金融界
02-07 08:04
A股头条:高盛、德银看多A股!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DeepSeek紧急声明,
哪吒
2
票房超60亿元,贵州茅台出手
go
lg
...
要闻速递1、央行等六部门:供应链核心企业要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央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要
lg
...
金融界
02-07 07:34
《
哪吒
2
》出品方暴涨!腾讯动画3D制作商原力数字冲击上市
go
lg
...
在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又称“
哪吒
2
”)的助力下,光线传媒继昨天20CM涨停后,今天又大涨18%; 而因主投的电影《蛟龙行动》春节档遭遇滑铁卢,博纳影业在昨天跌停后,今天又跌超5%,可谓冰火两重天。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6日,《
哪吒
2
》累计票房已超58亿,成为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并超越《长津湖》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而这次《
哪吒
2
》的票房大卖直接带飞了出品、发行方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股价走势,图片来源于格隆汇 就像曾经爆火的《哪吒1》给光线传媒带来丰厚的利润一样,这次也不例外。 据公告,截至2025年2月4日,光线传媒来源于《
哪吒
2
》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目前该影片还在热映中,后续随着票房的增加,公司收入只会更高。 近几年,光线传媒的业绩波动较大,还曾在2021年和2022年出现亏损,直到2023年才扭亏为盈。今年有了《
哪吒
2
》这个大爆款的加持,光线传媒的业绩也有望大幅增长。 《
哪吒
2
》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不仅因为其通过大胆改编和创新,塑造出哪吒、申公豹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并借角色之口说出“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父辈的经验只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等引发共鸣的金句,还有电影在制作上的用心,据说特效镜头多达1400多个,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有些电影或游戏需要电脑运算的影像,必须由许多3D模型设计师、动画师、动态描绘师来制作,这也给一些提供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的公司提供了发展机会,如今已有该领域的公司冲击上市。 格隆汇获悉,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原力数字”)曾在2024年底递交招股书申报稿,拟冲击北交所IPO,保荐人为中泰证券。 昨天(2月5日),北交所发出审核问询函,关于原力数字客户合作稳定性、业绩增长合理性与下滑风险等问题进行了问询。 原力数字是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商,下游客户主要来自游戏、动画行业,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不妨通过原力数字来一探究竟。 01 70后南京创业冲击上市,腾讯、网易均为客户 原力数字成立于2010年,注册地位于江苏南京。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并获取项目收入,减去人工、采购等成本之后赚取利润。 公司创始人赵锐出生于1974年,目前为原力数字董事长、总经理。本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赵锐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原力数字30.26%的股份,发行后赵锐的表决权将降至22.69%。 原力数字的控制权可能存在被第三方收购继而控制公司的情况,监管也对控制权稳定性进行了问询。 原力数字的业务包括游戏3D内容受托制作、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其他行业3D内容受托制作及服务。 2024年上半年,游戏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6.42%、42.63%,占比较大。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原力数字已与腾讯集团、网易集团、索尼集团、美国艺电公司、华纳游戏、Meta等游戏制作及动画制作领域客户达成合作。 近年来,原力数字参与了美国梦工厂《魔法大师:世外桃源的传说》(Wizards:Tales of Arcadia)系列、星辰科技《遮天》系列、万维仁和《凡人修仙传》系列动画3D内容制作;还参与了美国艺电公司《FIFA22》《FIFA23》系列和2K Sports《NBA2K21》等系列游戏3D内容制作。 原力数字所处的数字内容制作行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领域,随着AI等新兴数字信息技术持续进步,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所应用的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不断提升,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把握和满足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02 公司规模相对较小,毛利率存在波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游戏产业发展很快。 据Newzoo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游戏玩家总数达到33.05亿人,而庞大的游戏玩家基数及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游戏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2022年受游戏内容供给出现临时性不足、游戏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下降及我国游戏版号部分时间暂停审批发放等影响,游戏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但2014年至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依然达到9%,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839亿美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 除了游戏产业之外,原力数字的另一个重要的下游行业是动画。 全球动画行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产业链,尤其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目前动画行业已成为日本娱乐消费领域的支柱产业。我国数字内容制作行业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画行业市场规模为3724亿美元,预计2020年至2025年全球动画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07%。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在游戏和动画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背景下,近几年原力数字的营收也呈增长趋势。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原力数字的营业收入分别约4.12亿元、5.03亿元、5.27亿元、2.45亿元。 但其毛利率和净利润存在波动,报告期内,原力数字的毛利率分别为40.26%、31.57%、34.56%、36.64%,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6827.43万元、6799.81万元、8388.25万元、3821万元。 据《审阅报告》,2024年1-9月,原力数字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9%和15.85%, 主要得益于游戏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和动画3D内容受托制作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 虽然原力数字从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但由于历史上累计未弥补亏损金额较大,尚无法完全弥补累计亏损。截至报告期末,原力数字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7657.8万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作为一家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原力数字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报告期内,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均超75%,占比较大,公司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导致制作成本增加的风险。 竞争格局方面,中低端数字内容制作领域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行业内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数量较多,呈充分竞争态势;而高端数字内容制作领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大中型数字内容专业制作公司在数字信息技术投入规模及工业化制作、交付能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整体来看,国内3D数字内容制作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尽管近几年公司的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业务发展迅速,但相较于华特迪士尼(The Walt DisneyCompany)、东映动画(TOEI Animation Co., Ltd.)、Keywords Studios PLC、维塔数码(Weta Digital Ltd.)等国际大型企业,原力数字当前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
lg
...
格隆汇
02-06 17:19
从票房冠军到股价飙升 《
哪吒
2
》 如何掀起商业狂潮?
go
lg
...
开年电影界大爆!2月6日12时12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57.76亿,超过《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这电影不仅让观众看得过瘾,还让背后的公司赚麻了!
lg
...
Annalee
02-06 17:10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语出惊人!任何国家这样做都将被禁止与美国做生意 剑指中国
lg
...
突发!特朗普“终止”中国低价包裹关税豁免 取消大型零售商优惠
lg
...
中美重磅!英国金融时报:中国释放与美国开启贸易谈判的信号 北京立场软化
lg
...
中美突传“关税谈判”消息、特朗普语出惊人!比特币冲破9.7万 黄金3246非农前反弹
lg
...
中美重磅!特朗普对华145%关税反弹 中国“出手”导致美国零售价飙升377%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