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未来强化核心团队稳定性,我们这次回购激励的对象主要是聚焦愿意和公司一起长期发展的核心骨干,在指标的设计上,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也会考虑侧重一些长期指标,目前公司管理团队及中介机构已经在准备具体方案。 8.当前客户集中度较高,航空领域向其他主机厂扩展及航天等新领域布局成效如何? 航空方面公司当前仍然主要为传统地区,其他地区公司也在积极准备样品,做一些验证,目前还没有进行实质性大批量的供货。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并拓展其他应用场景,公司从产品线方面拓展丰富碳纤维系列产品,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二是将产业链向下做延伸,从纤维到织物,再到预浸料,随着共同努力,近两年会有一些新的应用场景逐步显现。 航天方面今年公司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突破,主要用公司的 T800级别产品,公司的 ZT9H 也在积极向航天方面拓展,还需要配合完成试验和验证。 9. 当前低端民品市场竞争激烈,请问公司在低空经济、汽车等应用领域有何布局? 公司持续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由于该等市场对质量和成本要求较高,单纯供应碳纤维的话价格优势不明显,未来计划通过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如预浸料等)来满足其需求。 10.关于子公司的预浸料及工程材料研发,请介绍公告中提到的四款主要产品的研发进展及客户前景。此外,公司面向装备领域重大场景开发功能材料,是否会与大客户产生业务冲突? 目前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今年 3月已完成部分测试设备的调试优化。这些产品主要面向某些领域亟需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方面,在客户现有应用领域,我们不与其竞争,主要配合其需求,承接其产能不足或做起来成本较高的业务。未来在新的应用领域进行尝试,特别在功能材料方面,与大客户没有任何竞争。 11.在下一代航空装备上,碳纤维整体的渗透比例相比于当前如何?目前的主要客户未来两三年对产品的拉动趋势将如何? 目前装备的先进性主要看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水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新型装备上的应用比例均逐步上升。随着多个应用场景的研制与定型进度,客户对于新一代碳纤维的需求刚更大,将来的应用数量较老的装备更多。 12.公司新一代碳纤维产品从性能指标来看在国内竞争态势如何?相比于竞争对手处在什么身位? ZT9H 强度在 T800-T1000 之间,模量超过 T1100,我们针对特殊应用领域量身定制开发而出,赫氏公司对应的有 HM50,几乎也是同时出来的。国内几家同行的 T1100也陆续产出,公司也在进行相应技术的研发,保持特色优势的同时丰富产品谱系,夯实核心竞争力。 从产业应用来看,ZT9H 走在前列,应用量很大,评价非常充分,不少新的用户以及正在开发的用户表示了浓厚兴趣。 13.湿法工艺生产的纤维和树脂结合度是否更好?在一些应用中是否更具优势? 目前确实如此,湿法纤维表面的特殊构造与树脂结合更好,制备的复合材料评价性能更好。 14. 公司 ZT 7、ZT9 两类产品在生产线的组织上是否有冲突?未来如何组织生产? 2024年至2025年2月,公司开展大量验证工作,对产品组织生产的灵活性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安排百吨线和千吨线生产 ZT7系列,三期生产ZT9H,兼顾下ZT8E产品。 15.2024 年应收账款计提坏账 1750 万,一季度回款情况如何,后续是否会冲回? 基于审慎性判断,按照会计政策的迁徙率来计提的,公司相关部门持续关注并在积极沟通中,后续绝大部分基本都可以收回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