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ETF公司日报|半导体ETF(159813)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7302.4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鹏华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1000鹏华(560590)、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中药ETF(159647)、酒ETF(512690)、中证银行ETF(512730)涨幅分别为2.52%、1.19%、0.99%、0.95%、0.89%。 截至2023年10月26日,鹏华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酒ETF(512690)、科创100ETF基金(588220)、半导体ETF(159813)、国防ETF(512670)、香港医药ETF(513700)成交额分别为4.17亿元、2.70亿元、9890.30万元、7626.47万元、6204.82万元。其中,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成交额2.70亿元,居可比基金2/4。 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鹏华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半导体ETF(159813)、科创100ETF基金(588220)、创50ETF(159681)、中证500ETF鹏华(159982)、香港医药ETF(513700)分别净流入1377.72万元、1315.64万元、460.24万元、264.93万元、147.30万元。其中,半导体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7924.38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5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3008.47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鹏华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科创100ETF基金(588220)、香港医药ETF(513700)、半导体ETF(159813)、科创50增强ETF(588460)、中药ETF(159647)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675.50万元、113.02万元、74.50万元、26.52万元、7.66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鹏华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酒ETF(512690)、半导体ETF(159813)、5年地债ETF(159972)、国防ETF(512670)、化工ETF(159870)规模分别为119.66亿元、43.10亿元、31.54亿元、28.75亿元、21.99亿元。其中,半导体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7302.4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鹏华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碳中和ETF基金(159885)、创50ETF(159681)、光伏ETF基金(159863)、国防ETF(512670)、工业互联ETF(159778)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06%的分位、0.09%的分位、0.18%的分位、0.26%的分位、0.50%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ETF公司日报|证券ETF(512880)成交额8.08亿元,居可比基金1/12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国泰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通信ETF(515880)、汽车ETF(516110)、绿电ETF(159669)、军工ETF(512660)、智能汽车ETF(159889)涨幅分别为2.04%、1.43%、1.30%、1.27%、1.09%。 截至2023年10月26日,国泰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证券ETF(512880)、纳指ETF(513100)、国债ETF(511010)、军工ETF(512660)、科创板100ETF(588120)成交额分别为8.08亿元、6.69亿元、3.80亿元、2.50亿元、2.12亿元。其中,证券ETF(512880)成交额8.08亿元,居可比基金1/12。 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国泰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证券ETF(512880)、医疗ETF(159828)、军工ETF(512660)、汽车ETF(516110)、半导体设备材料ETF(159516)分别净流入6859.72万元、6723.52万元、2747.24万元、2531.16万元、1946.86万元。其中,汽车ETF近16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3504.83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国泰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纳指ETF(513100)、游戏ETF(516010)、半导体设备材料ETF(159516)、煤炭ETF(515220)、芯片ETF(512760)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1056.80万元、248.69万元、206.60万元、122.16万元、108.45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国泰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证券ETF(512880)、芯片ETF(512760)、军工ETF(512660)、纳指ETF(513100)、养殖ETF(159865)规模分别为319.85亿元、176.93亿元、97.40亿元、89.33亿元、51.28亿元。其中,证券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3.60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12,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国泰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碳中和50ETF(159861)、光伏50ETF(159864)、科创创业ETF(588360)、军工ETF(512660)、新能源车ETF(159806)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10%的分位、0.18%的分位、0.34%的分位、0.50%的分位、0.60%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ETF公司日报|沪港深科技TOPETF(517270)昨日收盘上涨0.42%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沪港深科技TOPETF(517270)、浦银创业板ETF(159810)、浦银MSCI中国ETF(515780)、ESGETF(516720)涨幅分别为0.42%、0.40%、0.17%、0.13%。 截至2023年10月26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光伏龙头ETF(159609)、证券公司ETF(516730)、ESGETF(516720)、游戏传媒ETF(517770)、沪港深科技TOPETF(517270)成交额分别为1380.81万元、665.84万元、494.41万元、209.21万元、167.37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光伏龙头ETF(159609)、证券公司ETF(516730)、浦银创业板ETF(159810)、ESGETF(516720)、游戏传媒ETF(517770)规模分别为2.55亿元、6012.83万元、4509.05万元、4223.13万元、1847.35万元。其中,光伏龙头ETF近1年基金规模增长5280.26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3/9,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光伏龙头ETF(159609)、浦银创业板ETF(159810)、游戏传媒ETF(517770)、ESGETF(51672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18%的分位、0.28%的分位、3.99%的分位、19.50%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ETF公司日报|医疗ETF(512170)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8.75亿元,实现显著增长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宝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国防军工ETF(512810)、银行ETF(512800)、信创ETF基金(562030)、医疗ETF(512170)、养老ETF(516560)涨幅分别为1.02%、1.01%、0.88%、0.77%、0.66%。 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宝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华宝添益ETF(511990)、券商ETF(512000)、医疗ETF(512170)、港股互联网ETF(513770)、银行ETF(512800)成交额分别为127.37亿元、5.03亿元、4.63亿元、1.93亿元、1.40亿元。其中,券商ETF(512000)成交额5.03亿元,居可比基金2/12。 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宝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券商ETF(512000)、医疗ETF(512170)、科技ETF(515000)、中证100ETF基金(562000)、华宝添益ETF(511990)分别净流入5267.52万元、2690.23万元、454.39万元、330.44万元、226.00万元。其中,中证100ETF基金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153.11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482.16万元,日均净流入达496.43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宝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双创龙头ETF(588330)、中证100ETF基金(562000)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46.80万元、6.36万元、1487.00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宝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华宝添益ETF(511990)、医疗ETF(512170)、券商ETF(512000)、银行ETF(512800)、科技ETF(515000)规模分别为1066.36亿元、272.31亿元、224.56亿元、65.65亿元、29.88亿元。其中,医疗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8.75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4,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宝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双创龙头ETF(588330)、深创100ETF(159716)、国防军工ETF(512810)、绿色能源ETF(562010)、信创ETF基金(56203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34%的分位、0.45%的分位、0.50%的分位、0.57%的分位、2.61%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ETF公司日报|消费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2.1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智能车ETF基金(159795)、医药ETF(159929)、消费ETF(159928)、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银行业ETF(512820)涨幅分别为1.24%、0.93%、0.93%、0.88%、0.82%。其中,消费ETF近1周以来累计上涨2.5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5。 截至2023年10月2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消费ETF(159928)、MSCI中国A50ETF(560050)、800ETF(515800)、医药ETF(159929)、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成交额分别为1.26亿元、1.09亿元、8648.03万元、6343.05万元、5045.80万元。其中,消费ETF(159928)成交额1.26亿元,居可比基金1/5。 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医药ETF(159929)、电池50ETF(159796)、生物药ETF(159839)、汇添富快钱ETF(159005)、新能源汽车ETF(516390)分别净流入2687.19万元、410.69万元、397.80万元、293.98万元、97.96万元。其中,医药ETF近7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687.19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34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907.28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中证2000ETF添富(159536)、生物药ETF(159839)、证券指数ETF(560090)、新能源汽车ETF(516390)、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205.95万元、68.62万元、30.75万元、6.33万元、9665.00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消费ETF(159928)、800ETF(515800)、上海国企ETF(510810)、MSCI中国A50ETF(560050)、医药ETF(159929)规模分别为98.43亿元、73.94亿元、65.82亿元、58.07亿元、20.13亿元。其中,消费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2.1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光伏龙头ETF(516290)、电池50ETF(159796)、碳中和ETF(560060)、沪港深500ETF基金(517080)、生物药ETF(159839)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18%的分位、0.19%的分位、0.82%的分位、2.68%的分位、3.42%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ETF公司日报|昨日摩根MSCIAETF(515770)成交额超1487万元,居可比基金1/4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摩根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摩根MSCIAETF(515770)、创新药企ETF(560900)涨幅分别为0.48%、0.11%。 截至2023年10月26日,摩根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恒生科技HKETF(513890)、摩根MSCIAETF(515770)、碳中和60指数ETF(560960)、创新药企ETF(560900)、科技AHETF(517960)成交额分别为5562.35万元、1487.87万元、1408.18万元、245.80万元、184.19万元。其中,摩根MSCIAETF(515770)成交额1487.87万元,居可比基金1/4。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摩根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恒生科技HKETF(513890)、创新药企ETF(560900)、摩根MSCIAETF(515770)、科技AHETF(517960)、碳中和60指数ETF(560960)规模分别为3.21亿元、1.99亿元、8155.36万元、7081.01万元、3025.84万元。其中,恒生科技HKETF近2周基金规模增长898.6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3/10,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摩根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创新药企ETF(560900)、恒生科技HKETF(513890)、科技AHETF(51796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6.11%的分位、10.11%的分位、13.85%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ETF公司日报|昨日沪深300ETF(510300)成交额40.75亿元,居可比基金1/20
go
lg
...
数收涨0.31%,报3712.55点;
国企
指数
收涨0.10%,报5859.55点。 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电力ETF(561560)、智能驾驶ETF(516520)、医疗保健ETF(516790)、稀土ETF(516780)、中证1000指数ETF(516300)涨幅分别为1.97%、1.32%、1.30%、1.12%、0.85%。 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510300)、恒生科技ETF(513130)、光伏ETF(515790)、红利ETF(510880)、科创板ETF(588090)成交额分别为40.75亿元、13.37亿元、4.81亿元、1.57亿元、1.06亿元。其中,沪深300ETF(510300)成交额40.75亿元,居可比基金1/20。 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510300)、恒生科技ETF(513130)、科创板ETF(588090)、中证2000(563300)、沪港深创新药ETF(517120)分别净流入3.78亿元、2553.36万元、2267.93万元、717.75万元、112.96万元。其中,沪深300ETF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2.8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6.56亿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510300)、恒生科技ETF(513130)、红利低波ETF(512890)、稀土ETF(516780)、500增强ETF(561550)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4223.39万元、1820.06万元、440.86万元、206.35万元、100.59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510300)、红利ETF(510880)、恒生科技ETF(513130)、光伏ETF(515790)、科创板ETF(588090)规模分别为1196.03亿元、161.94亿元、130.01亿元、121.60亿元、47.38亿元。其中,沪深300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51.46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20,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3年10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光伏ETF(515790)、创业板科技ETF(159773)、科创板ETF(588090)、科技100ETF(515580)、品牌消费ETF(51788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18%的分位、0.55%的分位、0.63%的分位、0.65%的分位、1.29%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27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24% 电力股走强、光伏股走低,李宁大跌超20%
go
lg
...
指数涨0.34%,报3713.35点,
国企
指数
涨0.09%,报5859.33点,红筹指数涨0.18%,报3360.59点。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0.57%,腾讯控股跌0.07%,京东集团-SW涨1.5%,小米集团-W涨1.21%,网易-S涨0.99%,美团-W涨0.18%,快手-W涨1.16%,哔哩哔哩-W跌1.26%。 电力股走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涨超8%。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前期煤价和火电板块的相关性已经相对较弱,近期火电板块调整易被认为是担忧电价下跌所致,但对电价担忧的逻辑在未来两个月内即可被证伪,不应成为近期下跌主因。更倾向认为:火电板块调整并非受基本面影响,而是受到投资者对市场必要报酬率增加的影响,而这些都将随着电力股分红而修复。 光伏股走低,福莱特玻璃跌超5%。山西证券发布研报称,本周致密料均价为82元/kg,较上周下降5.7%。近一周硅料企业仅有少数成交,龙头五家企业均未签订新单,二三线企业部分有一定幅度的价格松动,部分对前期签订订单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约在10元/kg左右。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前期订单到10月末将全部执行完毕,本周企业开始谈判11月订单;虽然部分厂家仍有稳价心态,但由于硅料企业持续累库,预计11月价格整体会到60-70元/kg水平。此外,10月25日晚间,光伏龙头企业通威股份披露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通威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实现归母净利润163.02亿元,同比下降24.98%。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30.31亿元,同比下降68.11%。 李宁大跌超20%,李宁昨晚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最新运营状况公告: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录得中单位数增长。就渠道而言,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发)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其中零售(直接经营)渠道录得20%-30%低段增长及批发(特许经销商)渠道录得低单位数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录得低单位数下降。 以去年同季度伊始已投入运营的李宁销售点计算(不包括李宁YOUNG),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整个平台之同店销售按年录得中单位数下降。就渠道而言,零售渠道录得中单位数增长及批发渠道录得10%-20%低段下降,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按年下降低单位数。
lg
...
金融界
2023-10-26
港股午评:恒指跌0.55%,恒科指跌0.34%,电力股持续走强
go
lg
...
指数跌0.34%,报3688.47点,
国企
指数
跌0.46%,报5826.96点,红筹指数跌0.53%,报3336.58点。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0.25%,腾讯控股跌0.69%,京东集团-SW涨1.71%,小米集团-W涨1.06%,网易-S涨0.43%,美团-W跌1.09%,快手-W涨0.1%,哔哩哔哩-W跌1.74%。 电力股持续走强,华电国际电力、华能国际电力涨超6%,中国电力涨超4%,华润电力、大唐发电跟涨。 教育股走强,新东方涨超5%,新高教集团、中教控股、涨超2%。 汽车板块震荡走弱,零跑汽车现跌超9%,小鹏汽车、蔚来跌超3%,广汽集团等跟跌。 硅片价格持续下跌,光伏股跌势不止,福莱特玻璃再创阶段低价。 印花税下调力度较小,港交所再跌2%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 李宁港股一度大跌超21%,现跌超18%,Q3整个平台的同店销售中单位数下降。 中国恒大港股一度跌超8%,现跌6.9%。
lg
...
金融界
2023-10-26
亚洲响起“退出中国”信号!韩国大举押注A股遭重挫 多家日本车企拟效仿三菱“撤资”
go
lg
...
021年2月的峰值下跌了50%以上,与
国企
指数
相关的多达14万亿韩元的证券在明年到期时面临风险。这些潜在损失表明,韩国投资者是如何因中国经济突然下滑,以及复杂金融产品所带来的风险而陷入困境的,而复杂金融产品已成为该国家庭的主要产品。 “我并不担心,因为在我过去投资的产品中,基础指数从未跌破过敲入障碍,”购买结构性证券已有20年历史的Kim表示。 如果追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的恒生
国企
指数
继续低迷到2024年5月她的投资到期时,她将面临相当于指数表现的损失。受到类似债券的息票承诺的诱惑,这位57岁的女士和她的投资者同伴是低利率如何刺激复杂产品投资的另一个例子。 (来源:Bloomberg) 此次损失将是韩国96万亿韩元结构性票据市场遭受一系列冲击中的最新一起,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2016年英国脱欧意外,以及2020年石油市场暴跌已经动摇了人们的信心。监管机构早在2019年就进行了干预,当时散户投资者可能会损失与德国债券收益率挂钩的衍生品的所有资金。 金融监管机构警告称,这次7万亿韩元的股票挂钩证券面临风险。三星证券表示,面临损失的合同总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2倍,因为官方数据不包括无敲入障碍设计的产品。 大多数与恒生
国企
指数
相关的合约将于明年首六个月到期,从而减轻痛苦。根据三星证券的分析,4月份是峰值,到期金额为2.4万亿韩元。包括 KB 证券公司、三星证券公司(Samsung Securities)和未来资产证券公司在内的一些国内最大的经纪商将不得不急于解除与ELS相关的对冲,这可能会引发包括香港股票期货在内的其他资产的波动。 (来源:Bloomberg) 三星证券衍生品分析师Jun Gyun表示:“如此大规模的产品在同一时间成熟的情况非常罕见,看来投资者预计2021年中国将持续增长。” 当时,中国的零新冠政策保护了经济,与大流行相关的出口蓬勃发展,导致第一季增长19%。2021年上半年韩国新发行的股票挂钩证券中40%的恒生
国企
指数
被用作基础资产,该指数从疫情期间的低点到当年的峰值上涨了约43%。 在新冠泡沫中停留太久,房地产市场危机和消费者信心低迷成为中国经济的磨石,引发了股市的一波无情抛售。中国
国企
指数
今年已下跌约13%,2022年跌幅为19%。 韩国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Lee Hyo Seob警告说:“如果恒生
国企
指数
在短时间内再次暴跌,券商将面临追加保证金并急于筹集资金,如果再加上金融市场的其他问题,这可能会很困难。” 他进一步说,临近到期日的损失将导致期权头寸大幅波动。 三星证券在6月表示,到期后,这些产品的清算将在2024年为恒生
国企
指数
期货市场每月增加价值高达22亿美元的合约。尽管通常流动性充足,但如果情绪紧张,包括全球风险在内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紧缩。 中国电动车市场崛起:多家日本车企拟效仿三菱“撤资”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本周援引MarkLines研究显示,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制造商今年在中国市场表现落后。2023年前三季,三巨头合计新车销量129万辆,同比下降26%。丰田和日产的销量均下降30%。中国电动汽车普及率的上升,以及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本土品牌的主导地位,正在对日本汽车制造商构成挑战。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猛增80%至536万辆,占据新车市场约20%的份额。 (来源:Twitter) 传统上在天然气汽车领域占据优势的日本企业,在中国企业引领的快节奏电动汽车领域却落后了。面对挑战,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重组其中国业务。马自达计划将其经销网络从2022年的水平削减约10%,而丰田则终止了一家合资企业约1000名工人的合同。本田和日产已经减少了当地产量,据报道日产的产量仅为峰值的一半。根据目前的销售预测,丰田、日产和本田在中国的产能过剩总计达40%。 报道称:“根据MarkLines和其他数据来源的数据,截至10月19日,日本汽车制造商今年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73%,比2019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三菱预计在明年3月结束的财年退出日本将造成243亿日元,约合1.62亿美元的损失。 回想一下,投资者几周前注意到三菱宣布撤出中国市场。9月报告称,该公司一直遭受“销售低迷”的困扰,并指出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也在重新评估其在亚洲国家的生存能力。9月下旬,广汽三菱汽车无限期关闭了湖南省的生产基地,标志着三菱在中国唯一一家工厂的终结。 报告也提到,持有该合资企业50%股份的广汽集团,计划将湖南工厂重新用于电动汽车(EV)生产,同时力争保留一定数量的员工。ZeroHedge报道指出,广汽三菱将继续作为一个商业实体存在,但分别拥有30%和20%股份的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将撤回投资。 日经亚洲在文章中表示,2022年三菱汽车在华销量暴跌60%至38550辆。2022年秋天推出混合动力欧蓝德SUV来重振销量的尝试未能达到预期。三菱现在计划将资源重新分配到东南亚和大洋洲,这些地区约占该公司综合销售额的1/3。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将猛增80%,达到536万辆。三菱在这一领域处于落后地位,依赖广汽集团在中国供应电动汽车。
lg
...
秉哥说市
2评论
2023-10-26
上一页
1
•••
184
185
186
187
188
•••
32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量级声音!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反对中国稳定币的想法
lg
...
特朗普突然语出惊人!金融巨鳄索罗斯应遭起诉 “小心点,我们正盯着你!”
lg
...
突发重磅!南华早报独家:香港高官退出亚洲比特币大会 避免“与特朗普合作”
lg
...
突传大消息!彭博独家:墨西哥将提高对中国的关税 以满足特朗普的要求
lg
...
中国互联网“三巨头”市值一夜蒸发270亿美元!美团利润崩塌,与阿里和京东卷入恶性竞争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