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尘埃落定!瑞银33亿美元收购瑞信 瑞士当局提供损失担保及流动性援助
go
lg
...
信是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是稳定瑞士和
国际金融市场
所必需的。高临咨询分析师Max Georgiou表示,瑞银收购瑞信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可能改变欧洲银行业的发展进程,还可能改变整个财富管理行业。
lg
...
金融界
2023-03-20
瑞士信贷风波再起!瑞银趁火打劫,拟一折多报价,最多10亿美元收购!瑞士信贷:将抵制
go
lg
...
富管理服务,并在华尔街拥有投行业务,是
国际金融市场
的主要参与者。与硅谷银行不同,瑞信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在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评价中,与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位列同一等级。 瑞士信贷成立于1856年,有167年历史,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银行。2022年瑞士信贷总资产3.97万亿元,总负债3.63万亿元,其中存款1.74万亿元,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494位。
lg
...
金融界
2023-03-19
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商业银行急需承担起重任
go
lg
...
同时着力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丰富面向
国际金融市场
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建设,助力提升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吸引力。 四是持续强化金融风险的防范,夯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当前经济下行,金融条件收紧的背景下,稳定银行业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急需承担起重任,一方面,先要办好自己的事,加强自身风险的防控,按照新的监管框架体系优化金融风险的防控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风险的预测预警能力,完善风险的应对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
国际金融
秩序体系的改革,积极落实《巴塞尔协议三》规定,全面融入新形势下全球金融的秩序。此外,要积极与“一带一路”、RCEP等相关的成员和机构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的合作。织牢织密安全金融网,助力打造金融安全示范区,把外部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点。
lg
...
金融界
2023-03-19
格上宏观周报:美国通胀粘性较强,我国经济修复在路上
go
lg
...
前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领域面临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市场
波动加剧,有可能导致新一轮危机。尽管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今年预计仍将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史耀斌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同发展。展望后市,私募管理人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修复行情市场暂无投资主线,轮动特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白犀资产:当前市场暂无投资主线,轮动特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宏观复苏是确定的,但是市场并没有找到哪个行业过分突出,并不支持走出局部相对收益显著的结构性牛市。同样,资金面也不支持走出全面牛市的普涨。在复苏强度担忧和资金面不足的背景下,轮动成了当下市场的唯一选 择。因此港股市场互联网消费为主的宏观票去年反弹幅度过大后,在美元加息可能多25个BP的扰动下出现调整难以避免。也正是因为这种复苏的确定性,A股去年不被市场所关注的许多低估值宏观方向公司例如家电、纺服、建筑等,在前期毫无涨幅的情况下处于估值修复的内生需求出现补涨,。这种轮动的特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需要加强应对。 石锋投资:2023 年将会是修复的一年 信贷开局放量,经济预计延续弱修复节奏。1 月公布的经济数据较少,从社融信贷数据看,政策稳增长正在逐步落地,其中和实体经济相关度较高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表现非常强劲,基建率先发力,但居民部门表现依然疲软,当前经济修复节奏依然是一条腿走路,延续弱修复节奏; 货币预计维持宽松,地方两会聚焦投资发力。2 月以来,资金面有所收敛,主要系逆回购集中到期,税费补缴的影响,不具备持续性收紧的基础。另外从地方两会的召开情况看,今年对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再度给予了较高的预期,或将是经济的主要发力方向; 美国经济继续保持韧性,短期内衰退可能是个伪命题。今年以来,美国公布各项经济数据多表现良好,劳动力市场紧俏,通胀压力持续高企。而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倒挂现象却在进一步加剧,衰退预期十分强烈。但从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状况看,均无较大违约风险,美国经济的韧性可能会继续超出市场预期; 市场短期预计震荡,未来或逐步企稳回升。年初以来板块轮动,市场主线主要集中在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业绩高景气、Chat GPT 为代表的主题投资两块,随着经济修复节奏逐步加快,部分周期股也有所表现。虽然经济修复斜率可能较为平缓,但向上趋势明确,经济复苏依然是上半年市场运行的主线。 淡水泉:一季报将成为具体改善情况的重要观察窗口 指数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0.21%,中证500指数下跌0.35%。 海外方面,在欧美银行接连发生风险事件背景下,投资者恐慌情绪有所蔓延,随着瑞士央行向瑞信注入流动性以及美联储推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等手段,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自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各国对金融系统风险处置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经验,具备平抑突发风险事件对市场造成流动性冲击的能力,当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信任危机。国内方面,本周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表明宏观经济彰显了较好的恢复韧性。总理记者会提到要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仍需加倍努力,也意味着政策仍有进一步空间。随着央行降准政策的推出,宏观经济有望在较为宽松的流动性呵护下继续恢复上行,组合当前的布局结构围绕经济修复主线下企业基本面的改善,一季报将成为具体改善情况的重要观察窗口。 2、本周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本周各指数涨跌不一。其中恒生科技和中国互联网指数指数领涨,涨幅分别为5.22%和3.56%;创业板指和宁组合跌幅最大,本周分别下跌3.24%和3.81%。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市场风格:本周市场各风格表现不一。具体来看,稳定和金融风格的个股涨幅最大,本周涨幅分别为3.93%和0.67%;消费和周期风格的个股跌幅最大,本周分别下跌1.23%和1.90%。市场短期内将继续保持震荡调整的基调,板块轮动较为明显。 从估值来看,稳定和消费风格所处的历史分位点较高,成长、周期、金融风格目前估值较低。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行业表现: 本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1个行业上涨。其中传媒,建筑装饰,计算机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5.86%,5.46%,4.50%。汽车,社会服务,电力设备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2.96%,2.98%,5.90%。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从行业估值来看,农林牧渔,社会服务和汽车行业的估值分位数在80%以上,仍有19个行业估值处在50%的十年分位数以下。 数据截至2023-3-19,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资金面上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71.8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1.4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60.37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1718.27亿元。国际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对北向资金影响较为明显。从成交量上来看,本周成交量较上周比小幅上升,参与者情绪回升。 数据截至2023-3-19,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风险溢价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82%,低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大概率处于回升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上升,后期市场虽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风险溢价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我们这里用全部A股PE倒数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数据截至2023-3-19,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总体来看,本周各大指数跌多涨少,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平均日成交金额较前期上升。从A股日历效应来看,1-3月份国内处于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真空期,叠加政策利好推动市场风险偏好上行,市场风格倾向于主题投资及概念炒作。但随着全国两会召开、一季报陆续披露,历史规律来看,4-9月份市场风格将重新聚焦业绩主线,此前主题炒作存在预期兑现风险。2023年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低估值央企行情受到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预期催化。当下,欧美的通胀及银行风险均未有效化解,短期市场难以走出趋势性行情。预计A股和港股市场也将承受一定压力。 3、本周宏观经济分析 海外方面,美国公布了2月通胀数据。美国2月CPI同比6.0%(预期6.0%,前值6.4%),环比0.4%(预期0.4%,前值0.5%),CPI回落符合预期,同比连续8个月下行;核心CPI同比5.5%(预期5.5%,前值5.6%),环比0.5%(预期0.4%,前值0.4%),核心CPI环比超预期,同比连续5个月下行。美国2月整体与核心CPI数据继续回落,降速放缓,但不改变整体回落方向。分项看,住所项是通胀走高的主要贡献,能源、食品等非黏性通胀整体回落。同时,在薪资增速同比没有降至4%以下前(现值4.62%),服务类价格较难有效回落。基于之前的经验,政策利率必须维持高位一段时间以确保高通胀结束。 国内方面,本周公布了2月的经济数据。整体看,疫情影响逐步消退,1-2月经济如期触底回升、但并非“强现实”。结构看,1-2月各分项表现有强有弱:强在,地产超预期回升,基建、制造业维持高位,出口降幅收窄;弱在,消费整体仍偏弱,进口大幅低于预期。具体来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5%,这在高基数的背景下算是一个不错的数字。其中,1-2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为12.2%,整体仍维持高位。一是和铁路领域的低基数有关,二是和专项债提前批的影响集中释放有关,后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能发多少是一个关键变量。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8.1%,制造业投资韧性仍存。1-2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5.7%,跌幅收窄。地产投资分项数据中,竣工、新开工、施工增速均大幅回升。地产端全方位回暖,但地产销售的反弹有积压需求释放的原因和往年1-2月新开工往往存在一波脉冲式上行,我们认为后续地产端的修复不会线性向上。 展望未来,硅谷银行事件为通胀走势带来不确定性。银行相关风险暴露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为实体经济增长降温,从而有助于通胀的回落。但是,在当期的高通胀环境下,如果救助过晚,储户信心大面积动摇,导致联储降息甚至扩表,中期通胀可能回升,未来加大央行降通胀的难度,不过目前来看发生的概率较小。 从国内来看,往后看,经济复苏还是大方向、但实际幅度需边走边看。经济修复仍有持续性,但修复斜率或逐渐收敛。中期看,需求端仍有修复空间,但政策端不搞“大干快上”、经济内生循环和信心回归尚需时日,叠加外需下行压力,整体经济仍将低于潜在增速,全面复苏甚至过热的概率不高,短期内利率或继续以震荡为主。 4、当周重要新闻 新闻一:央行降准落地!影响几何? 3月17日,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央行降准消息袭来,短期市场流动性或增加,影响几何? 在诸多工具中,降准所提供的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可有效缓解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流动性约束,因此政策效果颇为明显。MLF超额续作后,市场关注后续央行降准的可能性。流动性水位下降阶段,央行往往基于经济基本面强弱判断超额续作MLF与降准工具选择;当下流动性市场同时面临总量与结构层面压力,若经济延续强势修复则后续超额续作MLF的可能性更高,但需关注MLF存量突破5万亿元后触发央行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 对于债市而言,降准对债市的实际作用在减弱。其次,还要关注所谓“利好出尽”的反向影响。资金宽松、降准降息是当前多头看多债市的理由之一,在全年降准空间预期有限的情况下,降准公告后的博弈行为值得关注。 后续还有降息空间吗? 3月乃至二季度内降息可能性仍不大,在这种政策组合下,债券市场的想象空间有限,观察历史上的降准而不降息,其难以影响利率的中枢水平。 新闻二:1-2月经济数据出炉!表现如何?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预期3.5%,前值-1.8%,较前值上升5.3个百分点。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预期2.6%,前值1.3%,较前值上升1.1个百分点。1-2月固定资产投资5.5%,预期4.4%,前值5.1%,较前值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1-2月基建投资9%,前值14.3%,较前值下降5.3%;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8.1%,前值7.4%,较前值上升0.7%;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7%,降幅较前值缩窄6.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6%,较前值缩窄2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0.1%,较前值缩窄27.6个百分点。 1-2月经济数据回升且整体超市场预期。其中投资增速最快且大幅超出市场预期。1-2月由于疫情影响减弱,经济活动快速恢复。消费快速回暖,投资端房地产投资逐步修复、制造业继续保持高位、仅基建持续发力,出口受外需影响持续放缓,但好于市场预期。目前需求端,国内经济短期由于疫情防空放松、经济快速恢复、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高位,需求端恢复整体较好。供给端,短期由于国内逐步进入开工旺季、工厂开工率上升,工业生产加快,整体供应端快速回升。短期国内商品供需端双双回暖,且国内经济快速复苏,需求预期较好,内需型大宗商品短期有较强的支撑。但是由于美国银行业风险短期暴露,加剧了欧美经济增长和海外需求的不确定;虽然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放缓,美元持续偏弱运行,但是风险偏好短期降温打压有色、能源等外需型商品,贵金属反而因美元走弱而大幅反弹。 新闻三:美国2月通胀数据公布:下行趋势不改,但核心通胀压力仍存 美国2月CPI同比6.0%(预期6.0%,前值6.4%),环比0.4%(预期0.4%,前值0.5%),CPI回落符合预期,同比连续8个月下行;核心CPI同比5.5%(预期5.5%,前值5.6%),环比0.5%(预期0.4%,前值0.4%),核心CPI环比超预期,同比连续5个月下行。美国2月整体与核心CPI数据继续回落,降速放缓,但不改变整体回落方向。 分项看,住所项是通胀走高的主要贡献,能源、食品等非黏性通胀整体回落。同时,在薪资增速同比没有降至4%以下前(现值4.62%),服务类价格较难有效回落。基于之前的经验,政策利率必须维持高位一段时间以确保高通胀结束。 硅谷银行事件为通胀走势带来不确定性。银行相关风险暴露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为实体经济增长降温,从而有助于通胀的回落。但是,在当期的高通胀环境下,如果救助过晚,储户信心大面积动摇,导致联储降息甚至扩表,中期通胀回升,未来加大央行降通胀的难度。不过目前来看,扩表发生的概率不高。 新闻四:硅谷银行倒闭!有何影响?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声明称,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这是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案。 虽然华尔街坚称,硅谷银行爆雷不会带来系统性影响,不过硅谷银行破产的冲击已蔓延至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地。美国财政部周日在与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联合声明中表示,为确保所有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并设立了一个新的贷款计划,由美联储实施,由财政部提供资金。该贷款将使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能够以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解决硅谷银行问题。 声明表示,从3月13日(周一)开始,硅谷银行储户可以使用所有资金。声明强调,纳税人对与硅谷银行解决相关的任何损失不承担责任。但银行股东和某些无担保债务持有人将不受保护,而高级管理层也被撤职。声明还宣布,因为和硅谷银行面临相同的风险,将关闭位于纽约的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美国财政部认为,部分机构的问题与硅谷银行类似,但当前的情况不同于2008年;目前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足以覆盖所有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存款金额。 海通证券指出,历史上美联储紧缩周期往往触发全球经济、金融风险,本次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或是预警。目前看硅谷银行事件相关风险或可控,当前美国经济整体仍具韧性,未来是否存在风险仍需进一步观察。海外其余国家经济整体较弱、债务较高,其潜在风险或值得警惕,如新兴市场、欧洲、日本。 中信证券认为,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风险蔓延暂告段落,降息仍未可期。美联储的快速救市行动是为家庭与企业部门储户等“无辜者”提供的定向保护,硅谷银行的股东和特定债权人不受保护。这意味着,美联储是出于避免局部流动性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要而行动,而并未准备放宽美元体系的整体流动性。所以,我们仍然预计美联储在今年全年都不会降息。 华泰证券认为,加息背景下,金融机构资负期限错配问题仍未解决,预计后续经营层面仍有承压。本文通过多视角梳理美国金融机构风险情况:大型银行风险可控,中小银行风险有反复;投资银行、股权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的金融资产波动加大,金融机构整体经营承压。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1年和5年LPR数据; 2)美国:3月PMI数据; 3)欧盟:3月PMI数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3-19
李剑阁: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go
lg
...
换的关键时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
国际金融
经济体系不确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如何避开“灰犀牛”、“黑天鹅”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维持金融稳定极为重要。我们邀请了中外金融集团、保险集团负责人讨论全球不确定背景下的金融行业应对,相信会非常精彩。 对于另外一个备受关注的,由于“长寿”、“少子”所引起的人口老龄化的全球趋势,我们的嘉宾也将就如何高质量发展银行业、保险业,更好地服务老龄化趋势提供更好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探讨。这一主题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业都极其重要。我们期待嘉宾们就这些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畅所欲言,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和金融稳定。
lg
...
金融界
2023-03-19
中投首席投资官居伟民: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坎坷,机构投资者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go
lg
...
本土化趋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国际金融市场
更趋动荡脆弱,高风险、高波动或成为常态。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受世纪疫情、地缘政治、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位于世界多年来高位,发达国家央行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疫情后经济重启带来的顺周期动能逐步减弱,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与此同时,能源危机、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进一步削弱了潜在增长动力。全球公共债务高起使得全球财政政策扩张空间受限。各个宏观调控政策,在稳增长、抑通胀、防风险中艰难平衡。历史经验显示,通过强力加施,同时实现抑制通胀和经济软着陆三个目标并非易事,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充满坎坷。 二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急需修复。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风险抬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贸易争端与经济制裁显著增多。发达国家外资准入监管政策收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经济金融信用基础遭到破坏,国际社会难以有效协同,阻碍了各方在提供全球公共品方面的多边合作,尤其是俄乌冲突局势持续影响深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受到严重的干扰。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短期带来极大损失的同时,也需要全球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代价来修复。 三是非传统风险防控成为时代难题。各类风险关联性显著增强,公共卫生、数据安全、信息科技、气候变化、经济制裁等非传统风险日益突出,并与传统风险交织叠加,成为新的亟待解决的时代难题。特别是食品和能源等基础生产生活资料价格高起,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形成新的风险来源。 四是
国际金融市场
更加动荡脆弱。伴随经济形势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化,深刻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
的运行方式和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可以预见,很难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多,各种“灰犀牛”、“黑天鹅”风险事件频发,金融市场更加动荡、更加脆弱。美联储加息产生的外溢效应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面对动荡与变革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球变局,机构投资者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深化业务创新,加强开放合作,协同应对挑战,助力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居伟民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是要以长期投资穿越市场周期。 2008年以来,大家共同经历了
国际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疫情冲击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动荡和挑战,每次危机都是一次成长,都是对投资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的检验。长期投资理念因此更加深入人心。当前,
国际金融市场
的波动性维持高位,机构投资者更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着眼趋势性、结构性的变化,统筹做好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着力提高投资组合的韧性和质量,力争穿越市场周期和短期波动,经受起市场风浪的考验。 二是在创新合作中把握机遇。 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需要,金融资本和跨境投资在促进深化国际产业合作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机构投资者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开放精神,积极创新投资方式,聚焦各方比较优势,加强投资合作,更好地发挥“黏合剂”、“稳定器”的作用,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和活力。同时,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新市场,创新合作有利于各方优势互补、协同促进,更加主动和全面把握新的投资机会。 三是要用负责任投资积极应对共同挑战。 跨境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不仅能够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也有助于改善投资接受国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机构投资者需要秉持负责任投资理念,积极与同业机构和相关组织开展沟通、对话,健全完善可持续投资框架,积极把握可持续投资机遇,促进绿色产业与技术合作,帮助改善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转型,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在配置优化中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新范式下,经济金融的薄弱环节和脆弱地带容易突然暴露风险对外传导。例如,部分中小银行依赖高杠杆撬动对成本敏感的实物资产和并购私募项目等恐将受到较大影响。机构投资者需要重新理解风险产生的底层路径,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的风险特征,探索更加符合新变局、新形势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模式,增强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的主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lg
...
金融界
2023-03-18
图解深深房B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50.09%
go
lg
...
.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6%,中国
国际金融股
份有限公司 持股214.77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1%;共有5股东持股数增加,杨建民增加43.18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91%,张秀娟增加50.39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41%,潘君增加134.49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51%,贺峤增加34.7486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4%,曹本明增加102.57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0.33%;共有1股东持股数减少,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减少998.5098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55.78%; 财报数据概要请见下图: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18
申昊科技:3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聚鸣投资,趣时资产的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多鑫投资成佩剑、浙商证券黎建勇、中国
国际金融
潘思成、中海基金邱红丽、中欧基金张杰、中纬资产董一平、中信建投经管委卢敦、中信建投证券田雨侬、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朱梦婷、中信证券李度、中银基金赵建忠 王寒、富安达基金赵恒毅、重阳投资贺建青、富国基金范璐丹、富国资产周宗舟、高腾国际吕栋、光大保德信基金林晓枫、国海富兰克林王倩蓉、国寿安保基金刘兵、国泰君安李启文、海创基金苏广宁、HV AdvisoryDaniel、海金(大连)投资管理蔡荣转、海金投资蔡荣转、海通证券李坤、海通证券(自营)黄晓明 金媛媛、海通证券资产管理张宇清、禾永投资马正南、和基投资徐彬 王贵州、恒泰证券沈玉琴 涂礼成、红筹投资许彪、红土基金陈若劲 栾小明、安信证券金晓溪、华安基金王春、华宝基金普淞锐 罗彦、华创证券巩加美 黎泉宏、华福证券戴启明、华富基金潘璐、华润元大基金哈含章、华夏财富程海泳、华夏未来王钟琪、怀澄私募耿耘、汇丰晋信基金黄志刚、博时基金骆家伟、嘉实基金李广胜 谢泽林 喻春燕 李帅、建信信托朱韦康、建信养老金陆珊珊、建银工程韩旭、交银国际资产管理欧阳俊明、金鹰基金吴海峰、进门财经钟嘉敏、玖逸投资战军涛、聚鸣投资惠博闻、龙远投资李声农、常春藤资产管理石海慧、路博迈投资王寒、民生通惠王世超、民生证券尚凌楠、名禹资产陈美风、明世伙伴基金孙勇、明亚基金何明、农银理财马莹、诺安基金李顺帆、鹏华基金李韵怡、平安基金李辻、诚通基金肖曼、平安养老保险李志磊、前海海雅金融荣广宇、前海开源基金江涌、乾璐投资陈少楠、趣时资产施桐、仁桥资产张鸿运、瑞丰基金赵远峰、瑞锐投资陈洪、三鑫资产冯强、厦门金恒宇投资黄易 林仁兴、承珞投资马行川、山西证券赵艺 高杰、上海常春藤资产石海慧、上海健顺投资汪湛帆 罗庆、上海泾溪投资狄晓锋、上海聂丰私募基金何俊骏、上海同犇夏添、拾年投资郭玉燕、苏银理财承文嘉、太平资产管理赵洋、天风证券张文星 尧淦 王志斌 林毓鑫、淳厚基金陈文、天治基金王倩蓉、通晟资产吴弘毅、西部利得计旭、熙山资本刘政科、信达澳银基金马绮雯、信银理财郭蕊、星壤资产赵朝侠、兴健资产柳韩民、兴银理财邬崇正、银帆投资范峰华、东方睿石投资谢晓芩 唐谷军、银河金汇证券雷达、银华基金马慧伶、英大基金鱼翔、赢动私募王钱维、永赢基金慎胜杰 陶毅 胡亚新、友莹格资产甘以源、圆信永丰田玉铎、长城财富保险胡纪元、招商银行徐立锋、招商证券李玲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是对原有设备做改造还是针对新增设备? 答:二者都有。对于存量市场,“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由于近几年受国家政策支持及电网客户对基建类一次设备投资的影响,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工业领域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存量市场非常庞大;另一方面,对于增量市场,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带来的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叠加工业用电和城市公用市政设施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基建持续增加的用电需求,现有的电网容量面临挑战。这为变电站、配电站等配套设施带来增量的市场需求,对公司所处行业而言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问:如何应对下半年旺季订单的交付? 答:公司采取订单型生产与备货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在订单型生产方式下,公司取得订单后针对订单进行立项并根据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生产安排等相关事项;在备货生产模式下,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存货状况及订单取得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制定生产计划。 问:对于机器人产品,公司关注研发人员哪些技术能力? 答:机器人产品研发综合了自动控制、智能检测、抗电磁干扰、网络通信、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多种技术,涉及数学、力学、结构学、计算机、电学、声学、光学等多个学科,属于多学科综合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需要复合型人才。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深耕多年,我们积累了一支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队伍,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能力,面对客户痛点,持续创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问:公司相较于其他友商有哪些竞争优势? 答:公司长期专注于工业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监测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推广及应用,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体系,具备多行业场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技术研发、产品布局、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等方面均形成一定竞争优势 1)产品布局广泛,产品矩阵丰富。公司坚持“人工智能+工业大健康”战略目标,不断完善“海陆空隧”监测检修产品布局,在电力领域公司产品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测及控制设备,已覆盖电力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等环节,不断更新迭代与推出满足各种场景需求的新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轨交领域,公司从供电、工务、车辆、站务等系统提供专业化智能巡检解决方案;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电力领域产品较高研发投入外,积极进行轨交、油气化工和海洋等其他工业领域的研发拓展,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拓展应用场景,支持公司业绩可持续发展。 2)服务团队优势。公司已形成具有精准服务能力和高效市场反应能力的服务团队,这些人员常年活跃于市场,直接面对终端客户,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客户需求直接反馈到公司研发、生产各个环节,有效保障了公司产品研发的针对性及提高客户满意度。 3)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一直专注于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积累较多的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已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体系,具备了为电力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巡检机器人、状态监测和自动化控制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在轨道交通行业巡检机器人方面也拥有智能化的算法识别、高精度激光定位导航、全数字仿真平台、动态补偿技术等核心技术积累。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各类授权专利374项。公司将持续创新产品,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 4)合作伙伴优势。公司在夯实自主研发基础的同时,积极与外部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电力领域,公司与国家电网等主要客户保持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彼此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合作,在推动更深更广的业务、技术合作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轨交领域,公司与中铁上海设计院、新疆交建集团分别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发挥各自在先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助力公司轨交业务的持续推进。 问:省外业务拓展及海外业务发展思路? 答:近几年,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政策不断推出,各工业领域的智能化需求提升,公司也加大全国市场的拓展力度,不断完善销售渠道布局,在稳固浙江省内市场的同时,加大省外业务拓展,省外业务占比也在提升,占公司业务4成左右。2022年,公司通过与行业内具有资深专业背景的合作方如中铁上海设计院、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发挥双方在市场拓展、先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优势,推动省外市场拓展的进一步落地。对于海外业务,近两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海外的订单也有落地,所以公司也在新加坡设立海外全资子公司,将加大海外宣传力度,除利用产品开拓客户外,还将积极与当地渠道商建立联系,拓宽海外市场销售渠道,逐步促进海外订单落地。 申昊科技(300853)主营业务:专注于工业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监测及控制设备的研发、制造、推广及应用。 申昊科技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3亿元,同比下降28.89%;归母净利润-4844.68万元,同比下降239.93%;扣非净利润-6266.48万元,同比下降301.42%;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036.59万元,同比下降44.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727.67万元,同比下降679.1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791.94万元,同比下降597.82%;负债率37.2%,投资收益62.38万元,财务费用15.54万元,毛利率45.3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0.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申昊科技(300853)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17
ATFX国际:欧央行如期加息50基点,欧元并未受到显著提振
go
lg
...
会导致本币升值的逻辑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
国际金融市场
。硅谷银行的事件表明,中央银行加息会导致国债价格剧烈下跌,持有国债量最多的就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加息的力度越强,商业银行的浮亏总额越大。浮亏总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硅谷银行破产可以导致美元贬值,瑞信银行暴雷的可以导致欧元贬值。由于加息会冲击银行业的预期存在,所以欧兑美元的汇率大概率将维持窄区间的震荡,任何一方加息都无法对本币形成提振,直到市场对银行业现金流危机的担忧消失为止。 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当商业银行出现现金流危机的时候,各国的中央银行往往选择下场救助。如果不进行救助的话,一方面无法取款的储户会爆发大量的不满情绪,另一,挤兑行为有可能从问题银行蔓延到健康的银行。谁都无法承受恐怖的连锁反应,所以各国中央银行对出问题的商业银行不得不救,这就是所谓的大而不能倒。 ▲ATFX图 技术角度看,欧元兑美元的回调波段已经和之前上涨波段的中枢1完全重合,如上图所示。这意味着未来行情将会出现两种发展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在中枢1的区间内保持窄幅震荡;二种发展路径是由多头趋势转变为空头趋势。短期支撑位S1:1.0483至关重要,该价位被有效跌破之后,则意味着趋势转折得到确认。从近几天的行情走势来看,黄金的涨势远远强于欧元的涨势。由于存在硅谷银行事件的冲击,所以美元指数下跌的确定性较高。黄金是参与此轮行情的最优品种。由于瑞士信贷对欧元形成压制,所以即便美元指数下跌,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不一定会上涨。其他亚洲的非美货币,比如日元、人民币、新加坡元,受到欧美银行业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值得重点关注。 ATFX风险提示、免责条款、特别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勿将本报告视为唯一参考依据。在不同时期,分析师的观点可能发生变化,更新内容不会另行通知。
lg
...
金融界
2023-03-17
中国“大砍”美债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耶伦怒斥共和党计划“危险”:中国将是首批被支付的国家之一
go
lg
...
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
国际金融
部副主任张明表示。 与中国相比,日本1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从去年12月份的1.076万亿美元上升到1.104万亿美元,保持了其最大外国持有者的地位。中国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外国持有人。 北京方面对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警惕。在华盛顿方面日益加大的金融制裁威胁下,中美关系恶化。中国一直在寻求多元化投资组合,但美国仍是其主要投资市场。 耶伦:根据共和党的债务上限计划 中国将是首批被支付的国家之一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四(3月16日)说,根据共和党提出的优先偿还部分美国债务的建议,中国将是最先得到偿付的国家之一。耶伦说,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从技术上讲,这将导致美国国债违约。#美国债务危机# 众议院共和党人搁置了一项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法案。美国债务上限在今年1月达到了31.4万亿美元的上限。他们希望就债务上限达成的任何协议都要与削减社会项目支出相配合。 他们最新的债务上限提案上周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以21票对17票通过,该提案将优先考虑美国财政部在触及无法发行更多债券的上限时首先支付哪些款项。共和党计划将公共债务义务和社会保障支付放在比其他类型的政府义务更优先的位置。 耶伦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关于联邦预算的听证会上说:“政府平均每天要支付数百万笔款项,我们的系统是为了按时支付所有的账单而建立的,而不是为了挑选支付哪些账单。”“两党财政部长都拒绝了这个极其冒险和危险的想法,这是有原因的,以前从未有人尝试过。” 民主党人指出,共和党优先偿还债务的计划将使华尔街和中国受益,因为它们持有大多数政府债券。中国持有约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约占美国所有未偿债务的3%。 “考虑到中国持有大约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财政部按照共和党的计划行事,谁会先拿到钱?”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布朗问道。 耶伦回答说:“嗯,如果优先考虑这一点,中国会比他们先拿到钱。”她指的是获得社会保障的老年人和获得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福利的退伍军人。她补充说,债务优先级是“违约的另一种说法”。 经济学家们称,支付政府欠下的部分债务的建议是“严重误导”。 耶伦对议员们说:“我不能对这样一项计划的技术可行性给出任何保证。”“这将是一种异常冒险的、未经检验的、彻底背离联邦政府各机构正常支付惯例的做法。” 她说,议员们需要认识到,“提高债务上限是他们保护美国完整的信仰和信用的责任。” 近几个月来,财政部已经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来避免违约,包括暂停对某些联邦退休计划和健康福利基金的新投资。这些措施将于6月到期。 “我们需要支付账单。我们需要支付所有的账单。这种对已经发生的账单负责任的意愿和承诺是美国强大信用评级的基础。” 她说:“如果我们无法支付任何账单,那就会让人怀疑我们是否配得上目前的信用评级。认为我们只能支付一部分账单,而不能支付全部账单,这是导致经济和金融灾难的原因。”
lg
...
市场焦点
1评论
2023-03-17
上一页
1
•••
315
316
317
318
319
•••
36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彭博独家: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参与度为五年来最高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今天美联储终于要降息!黄金创新高后遭获利了结,跌破这一水平恐不妙
lg
...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