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主力资金|
外资
加速抢筹白马股,机构卖出价值买入“成长洼地”,49家公司主力净买入超1亿元(附表)
go
lg
...
买入186亿元。 从资金流向来看,
外资
仍依照宏观逻辑加速买入白马股,而内资则坚持卖出价值板块抄底成长板块,具体表现为早间开盘仅15分钟,北上资金净流入超100亿,而上证50指数从涨2.06%一路回落至涨0.08%收盘。从分板块来看,主力增持消费电子、光伏、汽车产业链板块,减持证券、电力、化学制药板块,其中科大讯飞作为AIGC概念巨头一度遭主力抢筹10亿元。 光伏设备板块净流入8.68亿元,隆基绿能净流入4.58亿元,阳光电源净流入2.57亿元、锦浪科技净流入1.47亿元。消息面上,光伏相关板块近期密集预告2022年业绩预告,相关企业集体业绩大增,例如通威股份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207%-231%;隆基绿能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60%到71%;阳光电源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02%-140%;TCL中环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64%-76%等。另外,随着硅料价格持续回落,市场预测下游装机量可能提升。 消费电子板块净流入9.51亿元,蓝思科技净流入4.74亿元,立讯精密、领益智造、歌尔股份净流入超1亿元。半导体——消费电子近期利空集中曝光,有机构判断行业将在2023年1季度筑底并抢跑,东莞证券表示2022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终端销售不佳,影响了中上游半导体、元器件、消费电子代工类企业的业绩。随着终端厂商积极推进去库存,叠加春节假期前后销售渠道优惠力度加大,2023年前两周国内智能手机销售情况较好,继续关注终端需求能否持续回暖。 汽车板块净流入超9.42亿元,比亚迪净流入4.17亿元,广东鸿图、长安汽车净流入超2亿元,文灿股份、拓普集团净流入超1亿元。消息面上,受特斯拉业绩超预期利好刺激,全球新能源汽车资产价格大涨,另外国内上海、浙江等多地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两市A股中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的有49家公司,净流出超1亿的有71家公司。 其中净流入最多的公司是科大讯飞、五粮液、蓝思科技,分别净流入9.66亿元、7.45亿元、4.74亿元。净流出最多的公司是复星医药、中国中免、贵州茅台,分别净流出8.03亿元、8亿元和7.7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1-30
收评:A股兔年开门红 北向资金净买入近190亿
go
lg
...
是主要原因。港股表现也不太好。不过,从
外资
的表现来看,它们仍在强势扫货,一上午净买入金额接近160亿元。 有观点认为,今天关于港股和中概股的流言比较多,但这并不是趋势,市场参与者对此理解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另外,北京时间本周四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将在不到24小时内先后公布新年的首份利率决议。市场预期,这些利率决议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资金的热情并不太高。而且,节前埋伏的资金也比较多,今天可能有获利了结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长假期间,市场上也出现一些不确定性较高的事件,比如世界局势,中美博弈等。 不过,从目前种种趋势性数据来看,A股市场仍处于多头格局当中。 高盛也对春节假期过后中国股市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季节性因素、上行风险以及盈利增长等方面将推动市场走高,并补充道低配或做空中国股票的下行风险要高于战术性做多。Kinger Lau等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一些投资者关注的市场季节性因素表明,春节假期过后这一周A股通常表现强劲,过去10年这一周平均上涨2%,上涨概率为70%。估值成为推动重新定价中国风险的主要因素,不过指数的进一步上行空间将主要由盈利增长驱动。据高盛估算,到2023年底MSCI中国指数远期市盈率应在12倍左右。
lg
...
证券之星
2023-01-30
成长洼地成为资金共识,关注沪深300成长ETF(562310)年初投资机遇,科大讯飞、恩捷股份、德方纳米领涨
go
lg
...
从资金结构和投资者行为特征来看,配置型
外资
在完全回补前期流出后,接下来流入速度预计会趋缓,国内活跃资金加仓是节后市场增量资金主要来源,全面修复行情下市场流动性持续扩散,预计成长洼地成为资金共识。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30
兔年开门红已稳?春节假期收官消费复苏势头强劲 高盛再度唱多中国股市
go
lg
...
极看法。” 沪港通数据显示,周一早盘,
外资
共买入价值 163.8 亿元人民币(约合24.3 亿美元)的境内股票,使本月迄今的净买入总额超过 190 亿美元。 香港股市回落,因为技术指标表明市场在今年上涨 14% 后出现过热,这是市场自 1984 年以来的最佳开局。在美联储本周晚些时候召开会议决定下一次利率行动之前,交易员还缩减了头寸。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 2.9%,接近 11 个月高位,主要受中国大陆消费者信心增强迹象提振。周一(1月30日)恒生指数下跌 1.6% 至 22,320.69。 开发商碧桂园下跌 7.1% 至 3.01 港元;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下跌 5.7% 至 110.60 港元; 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下跌 4.2% 至 17.56 港元。 此外,杭州富气低温集团在上海上市首日,股价飙升 44.7% 至 31.13 元。 亚洲股市涨跌互现,日本日经 225 指数上涨 0.1%,韩国 Kospi 指数下跌 1.5%,澳大利亚股市变化不大。
lg
...
marsh
2023-01-30
中国经济“浴火重生再出发”
外资银行
押注消费反转 纷纷调整策略欲大展拳脚
go
lg
...
好处相对明显。 她还补充:“但对于包括
外资银行
在内的跨国公司而言,情况要复杂得多。 他们需要重新评估他们的中国战略,因为市场与三年前不同。” 事实上,包括银行在内的许多外国机构继续向大陆扩张,押注中国重新开放。渣打银行于今年 1 月 19 日获准成立一家全资证券经纪公司,而摩根大通则在同一天全面控制了其中国共同基金部门。 分析师表示,预计商业和投资活动将回暖,意味着国际银行对贷款和跨境融资的需求将增加。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银行业及资本市场部主管 Jianing Song 表示:“我们最大的增长动力和最大的创新动力将是那些与大湾区相连的北向连接器,因为大湾区汇集了高科技人才、蓬勃发展的市场规模以及作为全球商业和贸易中心。” 此外,分析师表示,为公司的国际交易和消费者提供贷款将成为贷方的额外收入来源。因此,调整银行在岸策略将是关键,其中一些银行已经开始重新考虑他们在中国的业务,以区别于国内占主导地位的银行。 惠誉国际评级大中华区银行评级主管 Grace Wu 表示:“对于在中国的
外资银行
来说,这尤其重要。银行应该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客户服务,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专注于增值领域。 至于香港银行,中国的重新开放将刺激他们的收入和利润,但利润率增长可能面临障碍。毕马威中国香港高级银行业合伙人 Paul Mcsheaffrey 表示:“我们预计,由于美国加息,香港的利率将会上升,所以我们会预计银行的利润率会上升。不过,由于对存款的竞争加剧,融资成本可能会增加,这将拖累利润率的增长。除了较大规模的银行,利润率没有预期中的上升。” 另一方面,专家认为,在去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良贷款率升至 2% 左右的风险溢出之后,银行将会需要寻找优质借款人。 惠誉金融机构副总监 Savio Fan 表示:“中国的重新开放促使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是积极的,但从资产质量和增长来看,鉴于全球挑战带来的外部压力,我们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他还说:“即使香港银行看到了来自大陆客户的机会,但在放贷方面仍然相当谨慎。”
lg
...
marsh
2023-01-30
监管最新通报!2022年第三季度共接收银行业消费投诉75627件,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50.3%
go
lg
...
30450件,占投诉总量的40.3%;
外资
法人银行420件,占投诉总量的0.6%;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12342件,占投诉总量的16.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5402件,占投诉总量的7.1%;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7143件,占投诉总量的9.4%。 (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3284.0件。其中,工商银行3821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9.2%;交通银行3820件,占比1.93%。件,占比19.2%;建设银行3520件,占比17.7%;邮储银行3048件,占比15.3%;农业银行3002件,占比15.1%;中国银行2659件,占比13.4%。 图1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情况(单位:件)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386.0件。其中,兴业银行4721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5.5%;平安银行4590件,占比15.1%;浦发银行4088件,占比13.4%;招商银行3431件,占比11.3%;中信银行3083件,占比10.1%;光大银行2941件,占比9.7%;民生银行2386件,占比7.8%;广发银行2215件,占比7.3%;华夏银行1418件,占比4.7%;百信银行481件,占比1.6%;渤海银行466件,占比1.5%;浙商银行342件,占比1.1%;恒丰银行288件,占比0.9%。 图2 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情况(单位:件) (三)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5件。其中,投诉量较多的为:东亚银行154件,占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36.7%;汇丰银行72件,占比17.1%;花旗银行43件,占比10.2%;星展银行40件,占比9.5%;渣打银行39件,占比9.3%;富邦华一银行10件,占比2.4%。 图3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情况(单位:件) 二、投诉与业务量对比 (一)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3.5件/千营业网点。其中,交通银行1322.3件/千营业网点,中国银行256.1件/千营业网点,建设银行244.6件/千营业网点,工商银行242.3件/千营业网点,农业银行135.7件/千营业网点,邮储银行77.0件/千营业网点。 图4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情况(单位:件/千营业网点) 2.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1796.8件/千营业网点。其中,平安银行3899.7件/千营业网点,广发银行2469.3件/千营业网点,浦发银行2433.3件/千营业网点,兴业银行2337.1件/千营业网点,中信银行2065.0件/千营业网点,光大银行1801.0件/千营业网点,招商银行1792.6件/千营业网点,渤海银行1612.5件/千营业网点,华夏银行1408.1件/千营业网点,浙商银行1191.6件/千营业网点,民生银行991.3件/千营业网点,恒丰银行920.1件/千营业网点。 图5 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情况(单位:件/千营业网点) 3.
外资
法人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
外资
法人银行的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12.3件/千营业网点。其中,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较多的为:东亚银行2566.7件/千营业网点,花旗银行1720.0件/千营业网点,星展银行1176.5件/千营业网点,渣打银行557.1件/千营业网点,汇丰银行467.5件/千营业网点,富邦华一银行384.6件/千营业网点。 图6
外资
法人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情况(单位:件/千营业网点) (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1.1件/千万个人客户。其中,交通银行206.0件/千万个人客户,工商银行54.1件/千万个人客户,中国银行53.7件/千万个人客户,建设银行48.5件/千万个人客户,邮储银行47.9件/千万个人客户,农业银行34.2件/千万个人客户。 图7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情况(单位:件/千万个人客户) 2.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95.3件/千万个人客户。其中,兴业银行595.9件/千万个人客户,渤海银行528.5件/千万个人客户,恒丰银行507.9件/千万个人客户,广发银行429.7件/千万个人客户,浙商银行409.3件/千万个人客户,平安银行388.3件/千万个人客户,浦发银行295.3件/千万个人客户,中信银行277.7件/千万个人客户,华夏银行248.1件/千万个人客户,民生银行217.9件/千万个人客户,光大银行210.0件/千万个人客户,招商银行198.1件/千万个人客户,百信银行69.7件/千万个人客户。 图8 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情况(单位:件/千万个人客户) 3.
外资
法人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情况。2022年第三季度,
外资
法人银行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96.0件/千万个人客户。其中,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较多的为:星展银行2401.1件/千万个人客户,东亚银行2186.5件/千万个人客户,花旗银行675.0件/千万个人客户,汇丰银行596.0件/千万个人客户,渣打银行114.3件/千万个人客户,富邦华一银行15.9件/千万个人客户。 图9
外资
法人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情况(单位:件/千万个人客户) 三、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8016件,占投诉总量的50.3%。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10116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50.9%;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23931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78.6%;在涉及
外资
法人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196件,占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46.7%。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情况。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1550.5件。其中,交通银行3157件,占交通银行投诉总量的82.6%;工商银行1880件,占比为49.2%;建设银行1714件,占比为48.7%;农业银行1387件,占比为46.2%;邮储银行1002件,占比为32.9%;中国银行976件,占比为36.7%。 图10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2.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情况。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166.5件。其中,兴业银行4038件,占兴业银行投诉总量的85.5%;平安银行3735件,占比为81.4%;浦发银行3242件,占比为79.3%;招商银行2707件,占比为78.9%;中信银行2453件,占比为79.6%;光大银行2394件,占比为81.4%;广发银行1939件,占比为87.5%;民生银行1895件,占比为79.4%;华夏银行1100件,占比为77.6%;恒丰银行171件,占比为59.4%;渤海银行133件,占比为28.5%;浙商银行124件,占比为36.3%。 图11 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3.
外资
法人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情况。
外资
法人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42件。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较多的为:东亚银行97件,占东亚银行投诉总量的63.0%;汇丰银行45件,占比为62.5%;花旗银行39件,占比为90.7%;渣打银行15件,占比为38.5%。 图12
外资
法人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二)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24743件,占投诉总量的32.7%。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4055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20.4%;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3625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1.9%;在涉及
外资
法人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123件,占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29.3%。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情况。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696.5件。其中,工商银行1065件,占工商银行投诉总量的27.9%;中国银行767件,占比为28.8%;建设银行719件,占比为20.4%;农业银行674件,占比为22.5%;邮储银行502件,占比为16.5%;交通银行328件,占比为8.6%。 图13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2.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情况。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69件。其中,平安银行529件,占平安银行投诉总量的11.5%;百信银行467件,占比为97.1%;浦发银行447件,占比为10.9%;兴业银行331件,占比为7.0%;光大银行323件,占比为11.0%;中信银行289件,占比为9.4%;民生银行269件,占比为11.3%;招商银行259件,占比为7.5%;渤海银行213件,占比为45.7%;华夏银行190件,占比为13.4%;浙商银行146件,占比为42.7%;广发银行116件,占比为5.2%;恒丰银行46件,占比为16.0%。 图14 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3.
外资
法人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情况。
外资
法人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9件。其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较多的为:星展银行38件,占星展银行投诉总量的95.0%;东亚银行12件,占比为7.8%;渣打银行12件,占比为30.8%;富邦华一银行10件,占比为100.0%;恒生银行8件,占比为88.9%;汇丰银行6件,占比为8.3%。 图15
外资
法人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三)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195件,占投诉总量的4.2%。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1494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7.5%;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1051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3.5%。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量情况。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02件。其中,邮储银行571件,占邮储银行投诉总量的18.7%;工商银行212件,占比为5.5%;农业银行209件,占比为7.0%;建设银行195件,占比为5.5%;中国银行163件,占比为6.1%;交通银行144件,占比为3.8%。 图16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2.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量情况。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量的中位数为66件。其中,招商银行220件,占招商银行投诉总量的6.4%;兴业银行178件,占比为3.8%;中信银行124件,占比为4.0%;平安银行116件,占比为2.5%;浦发银行114件,占比为2.8%;光大银行74件,占比为2.5%;民生银行66件,占比为2.8%;广发银行62件,占比为2.8%;华夏银行53件,占比为3.7%;渤海银行17件,占比为3.6%;恒丰银行16件,占比为5.6%;浙商银行10件,占比为2.9%;百信银行1件,占比为0.2%。 图17 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情况(单位:件)
lg
...
金融界
2023-01-30
午评:创业板指涨1.75%,北向资金净买入超160亿元,军工、汽车产业链、AIGC概念抢眼
go
lg
...
心。近期海外风险偏好持续修复,我们认为
外资
的流入大概率将延续。随着市场回暖,内资机构也有望提供增量,与
外资
共振。因此,今年的A股将从去年的存量博弈、甚至缩量市场,重新回到增量市场。 民生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向上的动能尚未结束,围绕经济旧动能主导的内需修复和部分新的价格上行力量进行布局:油(油运、石油石化)、煤炭、房地产、有色(铜、金、铝)、银行、汽车。 海通证券认为,A股2023年正步入牛市初期,当前是牛市的第一波上涨。配置上,成长板块中数字经济或更加值得关注,此外还可关注新能源和券商,2023年全年可重视基本面复苏的消费。政策和技术推动下,数字经济基本面或迎来向上机遇;新能源看好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智能化等领域;消费方面,短期看传统零售或纺织服装还有修复空间,此外医药也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 西部证券表示,随着春节期间线下消费快速修复,叠加年报业绩预告窗口期的临近推动盈利预期改善,推动经济预期快速上修;另外一方面,年前地方两会的渐次召开,市场对于宏观政策的预期将进一步强化;叠加中美关系阶段性改善,
外资
持续流入,市场有望逐步进入跨年行情的第三阶段。结构上看,在疫情管控放开,线下消费修复有望逐步从日常消费向耐用消费扩散,医药,家电,食品饮料,消费电子,传媒等行业盈利预期修复仍然值得关注。随着两会逐步临近,政策预期升温,计算机,通信,电力,半导体,军工等与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相关的行业值得关注。随着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过程中,直接融资市场重要性上升,关注券商业绩和估值的持续改善。
lg
...
金融界
2023-01-30
银保监会: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8016件,占投诉总量的50.3%
go
lg
...
商业银行30450件,占比40.3%;
外资
法人银行420件,占比0.6%;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12342件,占比16.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5402件,占比7.1%;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7143件,占比9.4%。 《通报》指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3284.0件,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3.5件/千营业网点,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1.1件/千万个人客户。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386.0件,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1796.8件/千营业网点,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95.3件/千万个人客户。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5件,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12.3件/千营业网点,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596.0件/千万个人客户。 《通报》指出,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8016件,占投诉总量的50.3%。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10116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50.9%;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23931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78.6%;在涉及
外资
法人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196件,占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46.7%。 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24743件,占投诉总量的32.7%。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4055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20.4%;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3625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1.9%;在涉及
外资
法人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123件,占
外资
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29.3%。 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195件,占投诉总量的4.2%。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1494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7.5%;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1051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3.5%。 《通报》指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第三季度共接收并转送保险消费投诉32726件。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2203件,占投诉总量的37.29%;人身保险公司20523件,占比62.71%。财产保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4.37件/亿元,万张保单投诉量中位数为0.32件/万张。人身保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中位数为1.95件/亿元,万张保单投诉量中位数为0.22件/万张,万人次投诉量中位数为0.09件/万人次。 《通报》指出,2022年第三季度,财产保险公司涉及理赔纠纷投诉9805件,占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80.35%;销售纠纷投诉851件,占比6.97%。财产保险公司涉及机动车辆保险纠纷投诉5333件,占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3.70%;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投诉3334件,占比27.32%。 《通报》指出,2022年第三季度,人身保险公司涉及销售纠纷投诉10938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53.30%;退保纠纷投诉5363件,占比26.13%。人身保险公司涉及普通人寿保险纠纷投诉9939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8.43%;疾病保险纠纷投诉4289件,占比20.90%。 中国银保监会将严格按照《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继续加大投诉处理监管力度,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投诉处理工作,加强源头治理,改进服务质量,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lg
...
金融界
2023-01-30
中美股市存在2大雷!美股“加息结束股价将创新低” 中国市场“需对冲交易敞口风险”
go
lg
...
通和ETF通中进行大宗交易 提高或取消
外资
持股30%的上限 加强订单修改,以便更容易在动荡的市场中更正被动交易订单,而不必完全取消订单。 “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流动性,”戈恩说。“把这些加起来,累积效应是巨大的。” 香港新任市场监管机构负责人梁咏琪本月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些希望,称今年将有更多的对冲产品覆盖中国市场。 香港今年将推出更多风险管理产品,而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提到,今年是否会取得有意义的进展仍有待商榷。一些人指望在新冠疫情后的推动下扩大市场准入,特别是一项将香港财富管理与中国南方城市联系起来的新计划。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因新冠疫情政策而陷入困境,”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Sally Wong说,该公会代表管理着超过52万亿美元资产的公司。 “现在随着重新开放,我们需要重新设置。” 尽管如此,更广泛的进展仍将取决于北京的监管机构。“一定程度的耐心是现实的,”戈恩说。“它可能达不到国外市场的预期,但你面对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它有自己的国内议程和需要解决的转型问题。”
lg
...
颜辞
2023-01-30
跳空上攻,创业板成长ETF(159967)上涨2.33%
go
lg
...
从资金面来看,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
外资
、主力资金分别流入创业板成长ETF持仓13.51亿元、6.29亿元,同时二级市场ETF流入3500万元,资金形成共振。 中金公司认为伴随海外进入CPI数据压力减弱的窗口期,以及国内增长预期逐步企稳,部分有望受益产业政策支持的细分成长领域有望延续良好表现,中期维度成长风格的结构性行情值得关注。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30
上一页
1
•••
991
992
993
994
99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