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金融监管总局刘志清: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
go
lg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其中
大型
银行资本
充足率17.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7%。商业银行杠杆率6.8%,保持稳健水平。 刘志清表示,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等基本面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绿色转型等方面将形成发展增量,为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行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银行业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机构和功能布局更为合理,金融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
lg
...
金融界
2024-01-26
加拿大金管局警告:小心这类房贷,会让房主一辈子还不清债
go
lg
...
款固定还款这类房贷的资本要求,这意味着
大型
银行
和抵押贷款保险公司将需要更充足的资本来应对借款人风险较高的情况。 “最终,这些决定将在贷方层面做出,”劳特利奇在会议上表示。 加拿大的房贷分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固定利率是指在合约期内利率不变,浮动利率则与各大银行的贷款 Prime 同步,而各大银行的 Prime 一般会跟随加拿大央行隔夜利率同步上升,下降就一般慢几拍,甚至试过 2 次缩水 0.1%,导致现在的 Prime 比以前高了 0.2%。 另外,浮动利率抵押贷款也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可变月供还款额( The variable-rate adjustable mortgage ),这类房贷是指月供随着央行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种是固定月供还款额( fixed-payment variable mortgages), 这是指虽然利率随着 Prime 浮动,但每月的月供还款额保持不变,摊销期(还清抵押贷款所需的时间)随着利率上升而延长。 专家表示,在这两种浮动利率产品中,加拿大四家大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 (RBC)、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CIBC)、TD 银行 和 BMO 银行只提供固定月供版本。 过去两年,在加拿大央行快速加息期间,第二种固定月供的浮动利率房贷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一些房主的摊销期限自动延长至长达 90 年。 而抵押贷款的标准摊销期限为 25 年。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收到月结单上会显示无穷大符号,让人觉得他们拥有“一辈子还不清的房贷”(forever mortgages)。 OSFI 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目前,20% 的未偿还抵押贷款(outstanding mortgages)是浮动利率固定月供类型。 该发言人表示,在疫情期间,利率较低,浮动利率固定月供房贷类型变得“更加普遍”,其中大部分贷款将于 2026 年和 2027 年到期。 “2027 到期的所有贷款中,近一半浮动利率固定月供类型。” 对于固定还款额的浮动利率房贷,各大银行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皇家银行 RBC 不允许在收购时或现有抵押贷款中出现负摊销,”一位发言人在说。 虽然有些贷款的摊销期限超过 30 年,但这是由于客户达到了触发利率(仅支付抵押贷款利息),因此皇家银行会增加客户的每月还款额,以确保抵押贷款不会出现负摊销。 TD 道明银行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客户会被告知其摊销期限是否已延长,如果客户发现还款额过高,则可以在续约时提供债务重组、延期付款或只付利息的服务。 贷款专家 Leah Zlatkin 表示,浮动利率固定月供最大的担忧是,当需要续签时,借款人将需要返回到原来合同摊销期,这将导致月供大幅飙升。 她说,一些房主的贷款与价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s)为 100%,这意味着,他们的房屋没有净值,因此违约风险最大。 “金管局OSFI 的目标是保护银行系统,但在这方面过于谨慎,”她说。“监管机构正在努力保护银行免受此类借款人的侵害。” 另外一面贷款经纪 Ron Butler 表示,他想知道银行是否没有留意 OSFI 关于浮动利率固定月供的警告。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到目前为止,银行还没有对这类产品进行修改,”他说。“也许 OSFI 认为他们现在会看到修改后的产品。” 金管局局长劳特利奇在会议期间表示,“我认为,如果这种产品不那么流行,那么,住房金融体系将会更好。” 文章来源: https://www.thestar.com/business/forever-mortgage-warning-canadas-financial-watchdog-cautions-banks-over-use-of-fixed-payment-variable-loans/article_b6430778-bad1-11ee-91c9-b3c67ce1ae67.html 作者:丁其
lg
...
超级生活
2024-01-26
穿越激流继续向前,郭广昌再提“梦想”:不怕路远,只怕志短
go
lg
...
,减少负债和利息压力,同时也获得了多家
大型
银行
资金支持,优化债务结构。到2023年年中,复星财务状况大幅好转,笼罩头顶的“债务压力阴云”消散,标普等评级机构提升评级展望,国际投行也开始做多唱多。 退出钢铁等非核心赛道的同时,这一年复星在家庭消费核心赛道持续加码。2023年11月8日,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打造的江苏太仓阿尔卑斯度假区正式开业。 11月初第六届进博会上,复星展出了上海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一世界先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实现国产化,有望惠及更多中国医疗机构和患者。 再往前,10月18日,Club Med全球首个城市度假村——地中海白日方舟·南京仙林度假村落地南京,开启了城市度假赛道。 这一年,郭广昌带着复星面对新形势积极应变,速度和力度都令舆论印象深刻。进退腾挪之间,复星的新战略悄然成型。出身复旦哲学系的郭广昌,对危和机、舍与得,善于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考,这两年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放弃任何一场危机背后的机遇。 聚焦创新和全球化 如何抓住未来的机会?郭广昌眼中的核心抓手,一是创新,一是全球化。 创新是复星的“核心增长引擎”。从创业伊始靠乙肝PCR试剂立住脚跟开始,创新已融入复星的企业基因,复星对创新持续投入并逐年加大,仅2023年就达到44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复星在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开始进入收获期。复宏汉霖研发的生物创新药H药汉斯状在国内获批多项适应症,自主研发的汉曲优有望在国内和欧盟、美国同时获批上市;复星凯特打造的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已获附条件批准上市二线适应症。 生物医药是复星起家的行业,走过31年后,郭广昌仍然看准了里面的机会。郭广昌在这次浙商论坛上认为,AI和生物医药结合,将带来革命性的全景,这里有巨大的创新和商业空间,也是复星未来发展重心之一。 有分析师认为,复星通过推动科技、创意、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核心产业好产品、好服务的新突破,创造和提升商业价值,将产业“珍珠”打磨得越来越漂亮。 郭广昌也非常看好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复星全球化道路上走了十多年,在全球35个国家地区都有深厚的产业布局,全球员工超过10万人,海外收入占比超过4成。 复星全球化的最新案例是豫园灯会出海。郭广昌在1月21日的微博中写道:“今年的灯会,我们还有一个全新的突破,让豫园灯会实现了首次出海,在法国巴黎风情园点亮,将绚丽温暖的灯火传展示在海外民众的眼前,彰显着中华文化自信的力量。这些都是复星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全球化的缩影。” 除了豫园灯会,复星在医药、旅游和保险等领域也都在践行这样的战略,例如2023年复星葡萄牙保险稳步拓展业务规模,持续提升赢利水平,其国际业务保费也持续增长,拉丁美洲的业务也进一步提升。 目前复星的全球化“全球组织+本地经营”的模式日益成熟,开始进入“4.0时代”:在中国卷出竞争力后,在全球开展销售、运营。与此相适应,复星将打造全球化的组织人才体系,全球化的销售和文化,包容全球各产业文化价值观。 家庭消费领域的文旅板块,是复星在全球布局最为广泛的业务之一。郭广昌坚定看好,这也是复星的业务强项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年底,北海道Club Med KiroroGrand度假村也正式开业,进一步确立了Club Med在北海道乃至全球滑雪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次浙商论坛上,郭广昌也呼吁浙商多到海外去看看。国内卷得太厉害,“是坏事也是好事”:在国内卷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到全世界就可以通吃。“全球化当然需要一个过程,大家要做好准备。但浙商不怕苦,在全球化学习过程中,我相信很快就能做上去。” “最重要的是坚持企业家精神” 复星在发展历史中,无论是2007年香港上市开启全球化进程,还是2017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聚焦产业运营,现在回过头来看,都非常富有前瞻性。郭广昌的眼光、思考和预判无疑起到了掌舵的作用。经历2022年的“完美风暴”后,复星逐渐形成的聚焦、深耕战略,如何带领复星走向未来,令外界颇为期待。 这次内部年会上,郭广昌告诉大家,大环境和市场永远是变化的,企业的战略调整永远不会停止,躺平是没有出路的。复星要为全球十亿家庭的健康、快乐、富足而奋斗,“最重要的是坚持企业家精神,不断精进业务,用好产品服务好全球家庭客户”。 他要求复星团队努力打造“令人仰望的企业”。在豫园亮灯微博中,他写道,“复星的梦想不会停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不怕路远,只怕志短”。
lg
...
金融界
2024-01-25
德国金融风险隐现:经济体系与中国关联或成双刃剑
go
lg
...
模较小的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系统相关性的
大型
银行
参与程度更高。 德国央行表示:“企业和政界人士应继续努力,降低风险,增强德国经济的韧性。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密切关注借款人的商业活动可能产生的间接脆弱性似乎更重要。” 中国德国商会(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周三(1月24日)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大多数在华德国企业认为中国经济正在下滑,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反弹。
lg
...
Sissi
2024-01-25
ETF公司日报|日经ETF价格创近1年新高,近1年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4
go
lg
...
元。 板块方面,股份制银行、保险、国有
大型
银行
收盘上涨;白酒、城商行、白色家电收盘下跌。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跌2.27%,报14961.18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3.02%,报3035.47点;国企指数收跌2.44%,报5001.95点。 截至2024年1月22日,华夏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日经ETF(513520)、纳斯达克ETF(513300)、标普ETF(159655)、豆粕ETF(159985)、基准国债ETF(511100)涨幅分别为6.30%、3.47%、2.80%、0.35%、0.16%。其中,日经ETF价格创近1年新高,近1年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4。 截至2024年1月22日,华夏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华夏(510330)、上证50ETF(510050)、日经ETF(51352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成交额分别为67.41亿元、65.39亿元、30.52亿元、27.72亿元、24.61亿元。其中,沪深300ETF华夏(510330)成交额67.41亿元,居可比基金3/20。 资金方面,截至2024年1月22日,华夏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华夏(510330)、上证50ETF(510050)、碳中和ETF(159790)、游戏ETF(159869)、芯片ETF(159995)分别净流入61.17亿元、35.42亿元、5582.86万元、3368.08万元、2297.73万元。其中,游戏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3510.36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8830.10万元,日均净流入达2943.37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4年1月22日,华夏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沪深300ETF华夏(510330)、科创100C(588800)、芯片ETF(159995)、日经ETF(51352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1551.53万元、1525.04万元、1100.02万元、1047.68万元、462.77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1月22日,华夏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上证50ETF(510050)、科创50ETF(588000)、沪深300ETF华夏(51033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芯片ETF(159995)规模分别为883.92亿元、831.12亿元、561.51亿元、246.87亿元、234.16亿元。其中,上证50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114.62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8,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4年1月22日,华夏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创业板100ETF华夏(159957)、新能源车ETF(51503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基建50ETF(159635)、创业板成长ETF(159967)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03%的分位、0.04%的分位、0.05%的分位、0.05%的分位、0.08%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3
ETF公司日报|创新药ETF(159992)成交额2.41亿元,居可比基金1/7
go
lg
...
元。 板块方面,股份制银行、保险、国有
大型
银行
收盘上涨;白酒、城商行、白色家电收盘下跌。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跌2.27%,报14961.18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3.02%,报3035.47点;国企指数收跌2.44%,报5001.95点。 截至2024年1月22日,银华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银华日利ETF(511880)、科创100ETF(588190)、创新药ETF(15999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券商ETF(159842)成交额分别为84.41亿元、3.61亿元、2.41亿元、4603.06万元、4315.24万元。其中,创新药ETF(159992)成交额2.41亿元,居可比基金1/7。 资金方面,截至2024年1月19日,银华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科创100ETF(588190)、沪深300成长ETF(562310)、券商ETF(159842)、化工产业ETF(516690)分别净流入2278.21万元、674.21万元、81.23万元、52.51万元。其中,科创100ETF近14个交易日内有9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9627.62万元,日均净流入达687.69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4年1月22日,银华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科创100ETF(588190)、光伏50ETF(516880)、券商ETF(159842)、双创50ETF基金(159782)、央企ETF(159959)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499.76万元、171.75万元、61.47万元、19.18万元、8160.00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1月22日,银华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银华日利ETF(511880)、创新药ETF(159992)、科创100ETF(588190)、央企ETF(159959)、5GETF(159994)规模分别为1004.58亿元、71.25亿元、24.23亿元、23.32亿元、14.99亿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截至2024年1月22日,银华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基建ETF(516950)、科技创新ETF(159987)、双创50ETF基金(15978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碳中和ETF基金(56230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05%的分位、0.09%的分位、0.16%的分位、0.19%的分位、0.28%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3
美股去年四季度业绩分化 经济下行隐忧加剧
go
lg
...
至15.2亿美元。 在此之前,也有多家
大型
银行
公布去年四季度财报,业绩均出现下滑。摩根大通银行实现净利润93.07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29%和15%。美国银行实现净利润31.44亿美元,环比和同比降幅分别为59.7%和55.92%。花旗集团净亏损18.39亿美元,而前一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该集团净利润分别为35.46亿美元和25.13亿美元。富国银行当季实现净利润34.46亿美元,环比下降40%,同比增长9%。四家银行当季营业收入均环比下滑。 有分析指出,美国主要银行盈利情况恶化,主要是因为受到此前区域性银行危机导致存款保险机构收取额外费用、信贷损失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为弥补去年银行业危机期间支出的巨额资金,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向摩根大通等银行收取了总计约86亿美元的特别费用,这对相关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高盛银行业分析师理查德·拉姆斯登表示,展望未来,由于银行收紧贷款标准,而低收入消费者的财务状况日益紧张,银行业第四季度净利息收入的下滑态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上半年。但随着利率下降,今年下半年可能产生相反的影响。 此外,路透社援引分析师评论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将节省成本,并在回购自己的股票时保持谨慎,因为它们准备迎接更严格的监管规则,即提高资本金的要求,这是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提出的巴塞尔协议新规一部分。 科技公司业绩受关注 继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之后,美国科技板块将于本周开始陆续公布财报。包括特斯拉和英特尔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业绩。 英国《卫报》报道称,一些分析师预测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财报数据会较为强劲,这可能表明科技行业已经摆脱了疫情时期人员过度招聘带来的问题,并围绕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了重组。了解人工智能前沿发展的分析师认为,目前正处于“科技牛市”的开端。不少人认为,受益于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的科技企业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惊喜。 但也有分析警示当前形势并不乐观。据报道,美国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美股科技板块整体的预期市盈率为27倍,在所有标普500指数板块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房地产板块(39倍)。标普500指数整体市盈率则为19.8倍。 FactSet分析师约翰·巴特斯在近期一份报告中指出,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对去年四季度业绩的负面预期略高于最近5年和10年的平均水平,111家成分公司对即将到来的业绩发出了警告。其中,已经有25家科技类型的公司发出警告,称去年第四季盈利数据将低于预期。 美国Comerica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约翰·林奇表示,市场更关注公司达到或超过盈利预期的能力。只要未来几周的盈利达到预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新纪录水平是可持续的。因为如果经济稳定,公司就可以实现盈利。但如果市场盈利预期超前,或者一些公司表现与乐观情绪不符,就可能带来真正的风险。 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对于美股2023年四季报表现不一,分析师指出,这表明美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反映真实经济状况的隐忧可能正逐步浮现。 贝莱德投资研究所主管吉恩·博伊文认为,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应能更多地揭示增长预期将如何演变。由于利率上升、工资持续上涨以及通胀率下降但仍高于目标的压力,利润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正常化。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3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涨幅较去年11月扩大0.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12月通胀数据表明,美联储抗击高通胀的道路并不平坦,抑制通胀进展仍然缓慢,美国通胀水平不太可能出现直线下降至2%的情形。居住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或抑制美联储降息的节奏。 美国银行分析师易卜拉欣·普纳瓦拉表示,现在宏观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净利息收入的轨迹。他认为,关于美联储今年潜在降息速度的争论是困扰市场的关键问题之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月17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自2023年11月底以来,美国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总体就业水平变化不大。报告认为,整体需求疲软、商业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美国总统大选将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lg
...
金融界
2024-01-23
涉案金额年超1000亿加元!加拿大金融监管局准备“出手”,严查洗钱
go
lg
...
中心 (FINTRAC) 对加拿大两家
大型
银行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和CIBC罚款 ,因未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等违规行为而被罚款总计约900万加元(668 万美元),这是该机构首次采取此类行动。 “洗钱是一种威胁。我们必须与FINTRAC就机构存在重大洗钱问题的证据进行更密切的合作,这意味着我们将以更重要的方式进行监督,”Routledge说。 在美国,道明银行(TD)正在 接受美国司法部对其反洗钱规则遵守情况的调查,这可能会导致处罚。 Routledge表示,OSFI并不直接监督加拿大银行在美国的业务,但在其他当局发现当地子公司内部存在问题时与他们密切合作。 他此前曾表示,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OSFI将增加对网络安全、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非金融风险的监管,并调查外国干涉问题和大银行的国家安全问题。 在联邦政府授予其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新权力后,FINTRAC还通过对其系统和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强对可疑交易的监控。 CD Howe等智库估计,加拿大每年的洗钱金额为1000亿至1300亿加元。 根据FINTRAC数据,2023年4月至9月期间,约75%的可疑交易是由金融机构报告的。
lg
...
Linlin
2024-01-20
花旗警告私人银行家:不要在中国内地讨论人民币!
go
lg
...
)一份看空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招致一家
大型
银行
和中国官方媒体的批评。 在2022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将中国互联网公司描述为“不可投资”,导致该银行失去一家中国科技公司股票发行承销商的角色。
lg
...
风枫
2024-01-19
美国监管机构称银行需要新的流动性规则来防范挤兑
go
lg
...
币监理署代理署长迈克尔·许表示,应要求
大型
银行
证明它们能够在“超短期”内迅速获得资金。他指出,目前的流动性规则衡量的是30天内银行的健康状况,这并不能评估银行抵御突然和严重挤兑的能力。他说,新要求将衡量大型和中型银行在几天内收集现金的能力。
lg
...
金融界
2024-01-19
上一页
1
•••
73
74
75
76
77
•••
1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现罕见一幕!路透:中国某省允许官员在经济低迷时期兼职
lg
...
中国重磅信号!彭博专栏:习近平希望终结中国的价格战 但该如何做?
lg
...
开盘大行情!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金价飙升近20美元、道指期货下挫近200点
lg
...
中美重磅!卢比奥:特朗普和习近平举行峰会的可能性很高 美中都有强烈意愿
lg
...
中国数据意外“爆表”:6月出口超预期,进口年内首次反弹!特朗普关税大限逼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