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股神突然转向!巴菲特狂买60亿美银股票,他释出什么市场信号?
go
lg
...
,能在衰退早期阶段就发出警报。 “股价
大涨
后,再好的财报都无法刺激股价。这其中股神巴菲特卖掉柏克夏最核心持股的苹果将近一半的股票,对市场信心冲击很大,巴菲特在生日当天,又卖2460万股的美国银行股票。巴菲特卖股,保留近3000亿美元现金,他换手买入的公司只是浅尝即止。” 他强调:“这都意味着股神保留更多现金,他在等待下一次出手的机会。” “从8月5日这一天到现在,大多数重量级的公司股价都下跌30%左右,像英伟达从140.76美元跌到90.69美元,目前是127.59美元,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却一直创新高,从620040到702320美元,市值达1万亿美元。” “另一个重要讯号是黄金不断走高,29日创下2530.29美元的新高价位,这代表除了各国央行囤积黄金外,投资人也增加避险的配置。” 谢金河最后警告:“最近市场成交量萎缩,各国股市涨跌收敛,都是在消化这些市场不可预测的变数,这个胶着可能要等到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后才会有更明确的走势。巴菲特增加现金部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新高,黄金也走高,都代表着市场投资保守的心理预期。”
lg
...
秉哥说市
2024-09-02
Vitalik Buterin谈DeFi:探索可持续的长期金融模式
go
lg
...
效仿的转折点,UNI 在这一消息传出后
大涨
。 此外,监管明确性可能加速收益共享的趋势。2024年4月,Uniswap接到了SEC的Wells Notice,预示着监管机构可能对其采取执法行动。这一通知虽然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也伴随着FIT21法案的积极进展,为Uniswap等DeFi项目描绘了一个更加清晰和可预测的监管未来。 3.Restaking: EigenLayer 再质押(restaking)是指将已经在以太坊主网上质押的 ETH 再次利用,用来支持其他项目的安全性。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不仅可以从原有的质押中获得回报,还能通过支持更多项目来增加潜在的奖励。 EigenLayer 创建于 2021 年,是再质押概念的先驱,它是一个位于以太坊主网与其他应用之间的中间件平台。该平台通过部署主网智能合约,允许质押者将他们的 ETH 以及 ETH 质押衍生通证(LST)再质押到 EigenLayer 上。 自从 2023 年 6 月推出以来,EigenLayer 经历了快速增长,目前质押总值超过了 120 亿美元,使其成为市场上最大的区块链协议之一,质押总值甚至超过了许多主要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如 Aave、Rocket Pool 和 Uniswap。 四、结论 DeFi领域已经孕育出成熟的商业架构与盈利模式,领先项目诸如AAVE、Uniswap、EigenLayer等更是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 从供给角度审视,头部DeFi项目凭借早期上线的优势,大多已经跨越了代币发行的高峰期。随着机构代币的全面释放,未来市场上的抛售压力将显著减轻。 尽管DeFi在本轮牛市中的市场关注度和价格表现并不突出,与Meme、AI、Depin等新兴概念相比显得较为平淡,但其核心业务数据——交易量、借贷规模、利润水平——却持续攀升。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9-02
午评:创业板半日跌1.76%,保险及银行概念股逆势走强
go
lg
...
念股走强,国风新材2连板;免疫治疗概念
大涨
,冠昊生物涨超11%;煤炭板块持续活跃,中煤能源涨近6%创15年新高;半导体概念下跌,耐科装备跌超16%;中字头板块震荡下挫,中国交建跌近7%;医药商业股走低,益丰药房、老百姓跌超9%;证券板块下跌,锦龙股份跌8%;贵金属板块持续走弱,玉龙股份跌超6%;白酒股走低,泸州老窖跌超4%;地产股走低,三六五网跌超7%。 热门板块 1、两轮车概念活跃 两轮车概念活跃,新日股份一字涨停,久祺股份、天能股份、爱玛科技、上海凤凰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消息面上,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出台《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推动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开源证券称电动两轮车与家电同属易消耗可选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电动两轮车市场或能重现家电行业前次以旧换新的亮眼表现,看好电动两轮车龙头投资机会。 2、消费电子反复表现 消费电子反复活跃,科森科技、国风新材、冠石科技等多股涨停。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华强再度触及涨停,录得13天12板。 点评:消息面上,下半年作为消费电子旺季,荣耀、华为等各大手机厂商都将密集发布折叠屏手机。山西证券研报指出,继续看好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长期建议关注设备、材料、零部件的国产化,AI技术驱动的高性能芯片和先进封装需求,及AI手机元年带来的换机潮和硬件升级机会。 3、细胞免疫治疗概念走强 细胞免疫治疗概念走强,冠昊生物、南华生物双双涨停,泰林生物、近岸蛋白、优宁维等跟涨。 点评: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管半年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特别肯定了核发全国第一张干细胞《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作开展。民生证券研报指出,从2020年开始,国内药企申报的干细胞药物IND数量翻倍式增长,目前已有多个干细胞药物进入临床Ⅲ期。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陈果:9月市场有望边际改善 伺机进攻 中信建投陈果研报指出,经历数月回调后,9月市场有望边际改善。9月联储有望开启降息周期,流动性预期改善。中国扩内需政策有望加码,叠加金九银十旺季,经济有望企稳。中报落地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同时,整个过程预计渐进式改善,市场波动可能具有反复性,投资者需保持耐心,逐步伺机进攻。重点关注:电子、非银金融、汽车、军工、家电、医药、互联网等。 中信证券:悲观情绪修复,风格趋于平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步入9月,政策处于观察起效期,外部信号进一步明朗,价格信号拐点仍需等待;中报落地、红利预期转变以及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三大因素共同推动投资者极度悲观的情绪修复,风格阶段性趋于平衡;配置上,底仓红利,增配出海,成长加内需短期或有修复,增配仍需等待价格信号拐点。 一方面,从三大信号的进展来看,内需提振政策在9月有望陆续推出,预计力度相对温和;美联储降息明确,美国大选形势更加明朗;价格信号暂时难现拐点,需累积更多积极因素彻底扭转预期。另一方面,从市场悲观情绪修复的驱动因素来看,A股中报季风险落地后暂时迎来业绩空窗期;汇金增持范围扩大以及央行对收益率曲线的干预下,看多红利的一致预期暂时被打破,风格将迎来阶段性平衡;外资流出节奏明显放缓,市场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 国金证券:家电板块内外销分化 白电龙头经营稳健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24年以来家电板块整体跑赢大盘,细分板块来看,白电累计涨幅领跑,小家电表相对平稳,黑电、厨电等承压较重。24H1白电排产积极,内销相对稳健,出口链在欧美补库+新兴市场需求带动下持续超预期。展望下半年,内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以及补贴力度超预期有望托举内需表现,外销方面,海外将开启降息周期,外需的高景气有望延续。目前家电整体估值偏低,配置具备较强性价比。
lg
...
金融界
2024-09-02
今年A股59家上市新股仅1家破发!港股首日破发率超37%
go
lg
...
首日收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汇成真空首日
大涨
超752%,同时还有将近60%的新股在上市首日涨幅翻倍。 而在港股上市的43家新股中,有16家在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超过37%。另外,港股新上市企业中仅经纬天地、泓基集团2家在上市首日涨幅翻倍,可见港股的打新赚钱效应仍然不及A股。 三、2024年1-8月,港A市场平均每月上市新股数量均为个位数 从具体月份来看,A股在今年1月发行14家新股之后就开始减少,市场上能申购的新股越来越少,今年前8个月A股上市的主板新股更是只有17家,许多股民感叹A股“打新中签越来越难”。 港股IPO市场在今年5月至7月期间有一波回暖趋势,上市新股数量和募资额都持续上升,但8月又有所回落。 四、A股IPO企业募资缩水情况频发,港股仍缺大型IPO项目 2024年1-8月,A股新上市企业中,首发募集资金最高的永兴股份仅募资24.3亿元,而去年同期不乏中芯集成、晶合集成这种募资额在百亿规模左右的大型IPO。 此外,A股IPO企业募资缩水情况频发,像近期在A股上市的巍华新材、小方制药等公司最终的募资额都远低于招股书申报稿的募资预期。 今年前8个月,香港新上市企业中,首发募集资金超过10亿港元的公司仅7家,最高的茶百道也仅募资25.86亿港元,远不及去年同期港股最大IPO项目珍酒李渡(募资53亿港元)。 五、北上深仍是IPO公司扎堆的热土 分城市来看,2024年1-8月新增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依然是上海,共有6家IPO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深圳和北京紧随其后。 同期,港股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前三名也是北京、上海、深圳,可见北上深这3个一线城市依然是IPO公司扎堆的热土。 六、A股新上市企业多来自工业机械行业,港股TMT公司最多 从行业来看,2024年1-8月在A股上市的59家企业中,有10家来自工业机械行业,同时电子元件、半导体产品、基础化工领域的公司也较多。 而同期登陆港股的公司中,则是来自信息科技咨询、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等TMT行业的最多,保健护理服务的企业也较多。
lg
...
格隆汇
2024-09-02
联想控股(03396.HK)业绩拐点显现,胜率、赔率皆佳的布局窗口
go
lg
...
正增长的状态,也预示着这轮由疫情导致的
大涨大跌
周期的完结。进入24年,全球PC出货量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增长,AI PC更是成为市场热点,带动PC进入新的一轮扩张周期,联想集团不但推出了全球首款AI PC并牢牢占据PC出货量榜首,而且PC的利润率也达到了历史高位的8.8%,公司自身业绩的增长也与行业趋势一致。展望未来,第三方机构预测在2024年AI PC出货量有望接近5千万台,2025年有望超过1亿台,2024 年至 2028 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44%。尽管实际增长情况还需根据市场反应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联想集团在AI PC领域的领先地位将使受益于这一积极趋势。 再看投资业务,联想控股投资业务这5年收获了近90家企业上市,这一成绩在一级市场里相当突出。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根据清科的统计,中资企业境内外上市共82家,联想控股贡献了7家(黑芝麻8月上市),占比近10%,大幅领先同业,可以说是逆境之中更显投资成色。但是因此联想控股也有了大量的二级市场持仓,目前其二级市场持仓占比超过60%,导致投资业绩会受二级市场波动的较大影响。因此对指数的观察可以成为对公司投资业务观察的风向标。 如果以创业板指为例,18年至21年中,是单边上涨行情,持续2年半左右的时间,21年中以后市场进入调整期,22年至24年初,市场处于单边下行状态,也是2年半的时间,指数位置也一度接近18年底部位置。从这一角度观察,市场可能接近一个潜在的底部区域,下行压力已经减弱,向上的潜力相对较大。 因此综合来看,PC业务和资本市场同时于21年上半年达到这一轮各自周期的顶部,也带动联想控股在21年中录得最佳半年业绩,之后PC业务和资本市场同步进入下跌周期,并于23年底同时到达底部,联想控股的业绩也被带动于23年底录得最差半年业绩。联想控股的业绩波动终究是周期波动的体现。目前PC市场显示出复苏迹象,资本市场虽然还没确定向上拐点,但是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都是底部区间,预示着潜在的转机。展望未来,如果两个市场周期同时向好,联想控股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业绩增长期。综合考虑业务周期,当前业绩拐点的判断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2、潜在催化剂可能会随时出现 联想控股的股价催化剂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从内部催化剂看,投资人对联想控股目前的主要期待包括1)回购,2)增加分红,3)处置资产。从外部催化剂看,主要是市场因素,包括1)资本市场出现反转,2)新一波的AI浪潮,3)综合企业板块出现整体性行情。 以上任一因素若得以实现,有望为股价注入正面动能。如果两个或更多因素同时发生,有可能会催生一个长期的、趋势性的市场行情。 从内部因素分析,联想控股目前的资本市场计划偏保守,并未有回购的举措,分红去年也取消了,应该是公司面对前两年业绩和业务单边快速下行压力下的自我保护举措。随着业绩的改善,公司大概率会恢复分红,回购的话因为联想控股是H股架构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目前市场上H股公司回购案例很少,估计决策会谨慎。处置资产来看,联想控股目前的核心资产应该就是联想集团和联泓新科,佳沃集团这些年业绩拖了后腿,公司是有可能会考虑出售的,卢森堡国际银行如果出售将是一个重大的市场事件,会有巨额资金回流,也表明公司对资产处置的坚定决心。此外,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战略,联想控股可能会考虑调整其投资组合,出售东航物流、拉卡拉、富瀚微这些上市公司股票,以优化资产配置。这理论上将为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务收益和现金流入,在此基础上增加分红和开启回购也顺理成章。 从外部因素分析,资本市场因素对联想控股至关重要,现在公司两大核心周期中,PC周期已经拐头向上,如果资本市场也能出现拐点,那公司就会出现戴维斯双击,业绩上升+估值回升,公司有望迎来持续性上涨。新一波的AI浪潮对公司也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公司目前是全球最高性价比的AI概念股,之所以说他有AI概念是因为他有两大业务和AI相关,一个是联想集团的AI PC(全球第一)+AI 服务器(全球第三),另一个是投资业务的250+AI被投企业,横跨AI所有环节,形成了全球独有的AI全栈布局。对联想控股来说,AI对业务的影响不只会通过收入和经营利润增长的形式反映出来,也会通过股权增值的利润反映出来,8月份上市的黑芝麻有望吹响AI被投企业陆续走向资本市场的号角。综合企业板块行情也会对联想控股的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港股的综合企业估值区间在0.2倍-0.3倍之间,为历史低值,未来一旦美联储降息,资金回流港股,综合企业板块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届时联想控股的股价也有望跟随上涨。 综合来看,联想控股的内外部催化剂随时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考虑到公司已经处于业绩拐点向上阶段,向下风险较小,向上收益较大,胜率和赔率值得更加关注。
lg
...
格隆汇
2024-09-02
9月2日财经早餐:油价大跌3%!英特尔
大涨
超9%
go
lg
...
收市低水84点。 全球公司要闻 英特尔
大涨
超9%,考虑分拆芯片代工业务 周五英特尔 (INTC)涨9.49%,创2022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据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现在正在与投资银行合作,讨论各种方案,比如包括拆分产品设计和制造业务,以及暂停或取消部分项目,来挽救该公司的财务表现。 消息人士:特斯拉将于10月10日推出Robotaxi 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将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加州伯班克展示专门制造的Robotaxi车辆,选址正是华纳兄弟在当地的工作室。周五特斯拉 (TSLA)涨3.80%,报214.11美元。 持续撤退!巴菲特再抛售8.45亿美元美银股票 据监管机构文件显示,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次减持美国银行股票,出售价值超过8亿美元的股份,持股比例已降至11.4%。周五美国银行(BAC)涨1.44%,报40.75美元。 高盛计划裁员超千人,占24年员工总数3%至4% 知情人士透露,高盛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超过1300人,作为低绩效员工淘汰计划的一部分。这次裁员预计将占高盛2024年员工总数的3%至4%。周五高盛(GS)涨0.62%,报510.25美元。 8月新能源车企成绩单:理想交付同比增长37.8% 理想汽车(LI)8月交付新车48122辆,同比增长37.8%,零跑汽车是第三家月销破3万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8月智能电动车交付14036辆,同比增3%,环比增26%。蔚来交付量连续4个月超2万。 今日要闻前瞻 中国8月财新制造业PMI。 美国金融市场因劳工节休市。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9-02
徐鑫:9月已到美联储即将降息能否给黄金带来
大涨
趋势?
go
lg
...
徐鑫相信每个投资者都是为了努力增加财富的可能性,大家也都知道投资都会有风险,风险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时所承受的代价,相反这个市场就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的收益。人们常说一句话,在期货的市场中,纪律和心态掌控重于一切。然而,徐鑫却要不客气的指出,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经过市场考验的分析思路,否则就有流于空谈的危险。 我认为现在有一些人肯定会苦恼一件事情:“为什么我买跌就涨,买涨就跌?”那我反过来问你:你是看自己心情买的还是赌一把运气呢?月有阴晴圆缺,市有兴盛枯衰,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波动和周期。专业能力决定起点高低,思维方式决定进阶快慢,徐鑫及团队每日精心钻研行情走势,通过K线形态、均线系统、技术面辅助指标来寻找摸索出一套市场走势,预测市场未来趋势。在这里我希望我在我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给予广大投资者帮助。如果您在投资上遇到难题,您只用添加徐鑫老师的微信,把你的疑问发给我,我及我的团队给你研究一套最合理的解决方法。 最新黄金消息面解读: 周五(8月30日)美国市场,黄金处于看跌压力之下,并一度跌破2500美元/盎司,但收盘时位于该位上方。美国PCE通胀数据公
lg
...
徐鑫理财
2024-09-01
人民币
大涨
只是刚刚开始?
go
lg
...
民币汇率强势升值 相比A股每月月末例行
大涨
,人民币汇率在8月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从月初的7.2199到月末的7.0892,累计上涨超1300点,涨幅为1.8%。 7月25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7%,离岸人民币汇率接近7.08的15个月高点。 8月28日以来,人民币升值0.36%,这是在美元指数同期上行了的情况下,意味着当前人民币升值“含金量”更高。 8月29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更是开始明显强于中间价,为去年7月以来首次。 人民币汇率强势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本周引发热议的一句话“1万亿美元中国资金即将回流?” 知名“美元微笑理论”提出者,英国对冲基金Eurizon SUJ 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Stephen Jen麦示,随着美国降息,中国企业可能会出售1万亿美元的美元计价资产,此举可能会使人民币升值10%。 他认为,当美联储降息时,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将受到侵蚀,并可能刺激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1万亿元)的“保守”资金回流,因为中国与美国的利率差距正在缩小。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也认为,当前汇率升值是交易因素驱动,企业“补偿性”结汇或是主因。据其测算,出口企业的“补偿性”结汇规模可能有约1066亿美元。 华泰证券认为,从2022年以来,出口企业未结汇的规模在1000亿美元——5400亿美元的区间。 该团队指出,某种意义上,此前出口商减少结汇也是人民币“套息交易”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美联储降息下中美利差收窄,不排除人民币出现阶段性套息交易逆转,而人民币走强会进一步促进结汇意愿。 人民币套息逆转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民生证券认为,汇率升值利好风险偏好改善,但股市上涨仍需其他因素配合。 一方面是近期汇率升值是交易因素驱动,与国内经济基本面关系变化不大。另一方面。企业结汇增加的确可能拉动消费和投资,但传导路径较长,短期很难显著提振股市。 华泰证券团队相对比较乐观,认为随着美国降息临近,持有美债的机会成本下降,有助于资金回流新兴市场;中美短端利差有望快速收窄,可能进一步降低持有香港的股息类资产的机会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边际提升香港资产吸引力。 不管是主动权益基金还是ETF基金,均是香港主题的基金8月表现较为亮眼。 主动权益基金方面,8月表现最佳的是汇添富基金的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8月上涨4.8%。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ETF方面就更明显了,上榜的10只产品全是港股主题ETF,恒生生物科技ETF、港股科技ETF、港股通创新药ETF8月分别上涨5.01%、4.75%和4.63%。 资金似乎也开始获利了结。恒生科技ETF、恒生医疗ETF和港股通50ETF分别净流出5.46亿元、3.5亿元和2.63亿元。 2 “转按揭”落地的影响 与此同时,周五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正考虑进一步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允许存量房贷寻求转按揭,以降低居民债务负担、提振消费。该消息直接引爆地产股,地产ETF一度飙涨7%。 2023年7月14日,央行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由于是「支持和鼓励」,存量贷款的置换一直没有大范围铺展开,提前还贷现象也就不断出现。去年, 六大行成个人房贷规模大幅“缩水”逾5000亿。 其实“转按揭”相关传闻5月份也传过一次,但没有这次这么声势浩大。 为什么存量房贷的利率一直拖着没有下调? 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净息差是银行经营管理的生命线。由于信贷需求转弱、贷款利率不断下调,银行近些年的净息差水平不断下降。 最新半年报数据显示,国有六大行的净息差持续承压,除交行外,其余5家的净利息收益率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普遍净息差水平落在1.4%的中枢。 现在全国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大约是250万亿元,其中房贷是38万亿,近7成都是六大行的。截至2023年年末,六大国有银行按揭贷余额合计约在26万亿元左右。 这部分存量房贷大部分是4%-5%的高息资产,对净息差承压的银行来讲,目前净息差水平只有1%,前期又要稳汇率,存量房贷不是说降就降。 但随着美联储主席上周五的历史性转向,几乎明示9月一定会降息,国内的政策空间也就出来了。 其实今年以来已有超30个城市陆续执行或优化“商转公”政策,元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可以降低房贷成本,减少房贷利息支出,降低存量房贷的还贷压力可以说是正在进行的一件事。 正如济学家洪灝在最新文章所言,存量房贷达5.4万亿美元,如果中国房地产转按揭一切顺利,居民的还贷压力将减轻,并释放消费潜力。 设想一下,存量房贷下调的政策真出台了,会不会刺激消费?会不会刺激经济?至少是边际上改善的信号吧? 如果你认可上面的话,经济增速改善,国债长期利率的中枢也会抬升。一旦利率反转,前期疯涌炒国债、甚至上杠杆增厚收益的资金会遭遇什么? 这不就是央行从4月以来一直耳提面命市场的话吗,甚至以硅谷银行作为例子敲打相关机构。 以今年8月被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的上常熟银行为例,上半年投资收益为9.2亿,同比增长95.96%。 今年上半年,常熟银行配置了303.46亿元的政府债和177.87亿元的金国债。 当所有机构资金都加杠杆,拉长债券久期,一旦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为了流动性可能不得不折价卖出债券,导致浮亏变实亏,"硅谷银行"事件就重新上演了。 为了防范利率风险,央行本月还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测试。 这系列动作会不会就是等打扫干净房子,再推出包括下调存量房贷在内的新政策?不然这头眼看情况刚好转,那头拖后腿的又来了。 3 结尾 当然以上情况都是基于“转按揭”落地,带动经济增速上行的设想。前者只能说是后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最新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1,继续落在收缩区间,显示经济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 絮絮叨叨分析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政策的推出,不是拍拍脑袋就能落地,不是你说要强刺激,就马上除颤仪安排上。前期需要综合衡量多种情况,考虑多种风险。 之前看新闻,有人建议不要传播负面消息,会影响大家情绪。说实话,当时看到这个建议第一反映是生气,心血直冲脑门,但最近的舆论情况让我改变了想法。 现在的情绪太悲观了,没有人敢乐观,只有负面信息才有流量。可是你别忘了,我们执意追求真相是为了什么?是希望了解情况后,来更好安排自己的生活、资产配置、甚至躺平也情理之中。因为这是你了解所有情况后,作出的选择。 了解真相,不是让你整天以为世人皆醉,我独醒。拿着一个符合自身观点的悲观结论,像个祥林嫂一样到处叭叭叭叭。前段时间大摩策略会议不是很火吗?多少人认认真真看了全部会议内容?还是只会看结论? 最后就是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只能骂骂咧咧做仰卧起坐。 永远喜欢罗素的一句话——“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要追求真相,做到像季羡林先生笔下的“难得糊涂”的人,也很快乐。
lg
...
格隆汇
2024-09-01
加拿大零售巨头对7-Eleven提出了收购提议,日本母公司陷入困境:卖还是不卖?
go
lg
...
i的股价在8月19日确认了这一提议后
大涨
,但到8月28日为止已下跌了3%,因为投资者最初的热情,逐渐被对能否通过日本监管机构审批及美国反垄断要求的怀疑所取代。人 们还对这家法裔加拿大公司如何为如此庞大的收购融资存有疑虑,尤其是考虑到7-Eleven的食品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吸引力和价值。 “我们认为Couche-Tard面临的障碍实际上在增加,”独立日本股权咨询公司Asymmetric Advisors的策略师阿米尔·安瓦扎德表示。Couche-Tard必须提供大量现金作为收购Seven & i的条件,任何提议都需要高达7万亿日元(约合480亿美元),才能让管理层认真考虑这一收购提议。 尽管Seven & i在美国的业务不断扩展提升了其吸引力,但很少有人预料到一家加拿大零售商会采取这一行动。Seven & i将其在日本的食品理念引入了美国市场,这一市场传统上以选择有限的食品供应为主,通常是在高速公路加油站的店内提供。 日元贬值至几十年来的低点,也使日本的收购目标变得更为便宜。 然而,Seven & i的社长井阪隆一在2022年末的一段视频中,几乎可以看作是对当前局面的无意预测。当时,他在视频中认真宣扬了公司的食品产品,称这家公司是皇冠上的明珠,预计本财年的收入将超过750亿美元。 66岁的井阪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说道:“在当前全球生活方式的转型中,旧有的观点和传统的处方已不再有效。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有机会,人们可以利用并适应在日本发展出的实践来应对这些挑战。” Couche-Tard自1980年在魁北克开设首家店以来,已经发展到在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17,000家店铺,这得益于多次收购,包括其最著名的品牌Circle K。 Couche-Tard市值接近560亿美元,把对7-Eleven的提议描述为“友好且不具约束力的提案……专注于达成一项对双方的客户、员工、加盟商和股东都有利的交易。” Seven & i已成立了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对Couche-Tard的提案、公司自身的独立计划,以及提升公司价值的其他选项进行迅速、谨慎和全面的审查,然后作出回应。” Seven & i是2005年通过合并成立的,不仅拥有全球超过80,000家7-Eleven,还在日本经营着一系列业务,包括超级商店、金融服务、母婴用品连锁店,甚至还有多家塔唱片(Tower Records Japan)门店。正是这些业务的多样性,近年来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如Third Point、ValueAct Capital和Artisan Partners等基金,认为管理层未能最大化便利店业务的价值。 “管理层和董事会在过去近十年里未能迅速应对公司面临的问题,”Artisan Partners国际价值团队的副投资组合经理本·赫里克表示。“股东们对如何提升公司价值的意见从未缺乏。如果公司要实现成为世界级零售集团的目标,速度至关重要。” 根据数据提供商Refinitiv的资料,Artisan Partners持有Seven & i 0.85%的股份。赫里克在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表示:“通过我们的参与,我们实现了一个独立的董事会,并由独立主席领导。如果管理层不愿意采取行动并实现这一世界级资产的价值,我们已经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以帮助确保其他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ValueAct在2022年曾敦促Seven & i专注于便利店业务,随后当年让外部董事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并开始将旗下的崇光西武百货部门出售给一家美国投资基金。 此后,更多非便利店业务的资产被剥离或关闭,而在2021年,Seven & i以210亿美元收购了Speedway加油站便利店连锁店,大大加速了其在美国的业务扩展,抢先一步击败了Couche-Tard。 尽管如此,Seven & i的股价基本上没有太大波动,从2021年夏季到今年8月16日(即Couche-Tard收购提议公布的前一个交易日),仅上涨了1.7%。这意味着公司投资者错过了同期日经股指的历史性
大涨
——基准指数上涨了三分之一。 虽然Seven & i的投资者对公司内部的变化反应冷淡,但一些日本消费者对公司的一些行动有所关注。最近几个月,部分伊藤洋华堂超市的关闭让顾客相当伤感,一些人群聚集起来,向最后一次关店的员工表示感谢。 7-Eleven及其竞争对手,在日本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重要性不仅限于销售饭团和杂志。这些便利店通常24小时营业,提供银行、邮政和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以及各种食品选择,构成了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 在自然灾害期间,如2011年大地震和海啸,便利店(在日语中称为“Konbini”)还扮演着政府指定的安全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角色。 这些因素以及日本经济安全法,都引发了人们对东京政府是否会批准Couche-Tard收购提议的怀疑。尽管如此,由自由民主党主导的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改善公司治理,并提升日本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拒绝这一收购提议可能会损害这一努力,然而,随着选举新的自民党领导人和首相的竞选活动的进行,一项针对日本知名企业的海外收购,可能会成为领导人选举的一个议题。 Artisan Partners国际价值团队的赫里克表示:“日本在治理改革方面的进展是巨大的。如果政府干预,这将表明日本企业不愿意支持这些积极的变化。撤销这些改革的成果将是非常不幸的,特别是在这些改革推动日经指数达到历史新高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Couche-Tard仍然看重这一收购机会。 瑞银分析师笠原孝弘表示,成功的收购将意味着“成为美国绝对领先的便利店运营商的机会”。在仍然分散的北美便利店行业中,协同效应可能尤为显著,Seven & i和Couche-Tard分别占有8.4%和4.7%的市场份额,是市场中最大的两个玩家。 一位熟悉北美公司战略的人士告诉《日经》,Couche-Tard的策略之一是向日本市场保证,不会对7-Eleven在日本的运营进行大幅调整。“在以往的并购中,我们与各国的运营公司和文化保持了一致,”这位人士表示。 麦格理资本的研究分析师道格拉斯表示,美国7-Eleven门店的升级努力最终将会取得成效。她说:“我们相信,通过邀请来自日本的供应商,美国市场上新鲜食品的增长努力将在中期见效。” 她还表示,如果交易成功,Couche-Tard可以“通过更好的食品、饮料和自有品牌产品加速全球市场份额的增长。Couche-Tard将成为第一家在北美、亚洲和欧洲都拥有强大存在的线下零售商。”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09-01
杨呈发:9.1下周国际黄金白银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附解套
go
lg
...
就可以安心持有多单,看8月底或者9月的
大涨
空间,大家耐心持有多单等后市上涨空间。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杨呈发会教你边学习边操作;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并不理想,可以来找我、我帮助你,不会再让你一错再错;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不妨来找杨呈发将有信心帮你重拾信心。如果你仓位单子被套,我会根据你的进场点位进行合理的策略。因为每个人被套的点位不一样,解的方法也会不一样,有的适合稳健者有的适合激进者。但是杨呈发在这里不可能全部给出完美的答复,建议你带上你的单。只要找到鸿洲,我定会用最合适的方法实实在在为你解决问题、辅佐你出局。 本文由杨呈发【微信:ycf596】独家供稿:本人杨呈发深耕黄金市场十余年,分析品种有黄金白银,外汇等,结合市场消息面,研判市场情绪变化,短线为主,中长线为辅;以月为周期。本人全方位时间:早晨7:00—凌晨2:00。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请做好风险控制。
lg
...
杨呈发贵金属
2024-08-31
上一页
1
•••
921
922
923
924
92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像极了2015年的疯狂!中国A股延续牛市行情,泡沫正在酝酿?
lg
...
中国突发重磅!鲍威尔讲话后 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幅度创1月份来最大
lg
...
中国房市重大突发!金融中心上海放宽购房限制 中国房地产股应声跳涨
lg
...
鲍威尔引爆大行情后,亚洲市场股票和货币将如何走?分析师最新评论来了
lg
...
中国突传大消息!路透独家:中国融资停滞 亚行将支持巴基斯坦铁路升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