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周评:市场突然“大变脸”!股市续刷新高、美元创近一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引发黄金剧烈震动的是TA?
go
lg
...
不佳,加之特朗普政策对经济增长、通胀和
央行
利率路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更加复杂。 Interactive Brokers 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Steve Sosnick)指出:“小盘股在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可能并不具备优势,因为这些公司对债务融资的依赖较高,而美联储正放缓降息步伐。” 科技股的隐忧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推动美股上涨的半导体股票近期表现疲软。推动其上涨的人工智能热潮开始降温,而芯片制造商由于其全球供应链的特性,可能在潜在的贸易战中首当其冲。 BTIG首席市场技术分析师乔纳森·克林斯基(Jonathan Krinsky)表示:“尽管科技板块今年表现仍居前列,但近一个月和三个月的表现却接近垫底。市场需要看到半导体板块企稳,否则可能引发更大的下跌风险。” 乐观情绪的支撑因素 尽管如此,市场乐观派仍然认为,有充足理由对股票市场保持信心。他们指出,市场领导力正逐渐从科技股和人工智能相关股票转向其他行业。此外,尽管估值高企,但尚未达到历史峰值水平。 特朗普政府计划实施的企业减税、更宽松的监管政策以及对反垄断政策的温和立场,也被认为足以抵消潜在的不利因素。特朗普个人倾向于将股市表现作为其政绩的晴雨表,这一倾向也让投资者对市场充满信心。 格伦米德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亚历克斯·阿塔纳西乌(Alex Atanasiu)警告称,投资者对特朗普上任后市场表现的预期可能被其上一个任期的表现所误导。“在特朗普上次执政时,市场处于复苏阶段,而目前的估值已经很高,过去两年表现强劲,假设市场仍具备同样的上涨潜力是很冒险的。” 整体来看,当前的市场情绪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上涨势头,但市场专业人士的建议很明确:在这些高位保持谨慎,密切关注市场信号。 黄金 周五(11月29日),受美元下跌和地缘紧张局势持续推动,金价上涨,但由于唐纳德·特朗普获胜引发大选后抛售,金价仍将创下自去年 9 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 俄罗斯总统普京警告称,他的军队可能会用弹道导弹袭击基辅的“决策中心”,金价一度上涨 1.1%,至每盎司 2,666 美元附近。截至发稿,现货金上涨 0.57% 至每盎司 2,652.72 美元,黄金本周仍下跌约 2%。 (图源:FX168) 本月迄今,金价已下跌 3%,为 2023 年 9 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原因是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狂热”提振了美元,并阻碍了金价的上涨,引发了大选后的抛售。 受地缘紧张局势和美联储今年降息提振的黄金目前面临压力,因为上调特朗普关税可能引发通胀,并导致美联储对进一步降息采取谨慎态度。 Kitco Metals 高级市场分析师 Jim Wyckoff 表示,目前还不确定特朗普承诺的关税将如何实施。不过,“事情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关税实际上可能从避险角度对黄金市场有利。” 在经济和地缘不确定时期,黄金传统上被视为一种安全的投资,并且往往在低利率环境下蓬勃发展。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Ole Hansen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持续的全球不确定性继续推动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 美元 美元正经历一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此前因市场预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将推高美元而引发的涨势开始回落。 美元周五下跌0.38%,本周累计跌幅扩大至1.3%。 (图源:FX168) 日元成为此次美元走弱的最大受益者,本周兑美元上涨3.5%,原因在于市场对日本
央行
下个月可能加息的预期升温。 杰富瑞全球外汇主管布拉德·贝克泰尔表示:“特朗普当选后的市场乐观情绪一度推动美元过度上涨,美元本该早些时候进入盘整期。实际上,欧元、日元和英镑对美元的汇率长期低于利差所暗示的合理水平,这种偏差现在终于开始修正。” 美元的回调部分源于特朗普宣布提名对冲基金资深人士斯科特·贝森特为财政部长。此举被市场视为特朗普承诺采取更传统经济政策的信号,而此前市场预期他可能通过高关税政策颠覆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从而推动通胀上升。 欧元本周上涨1.6%,扭转此前跌势,此前欧元在上周五触及两年来最低点后强势反弹。 与此同时,日元兑美元周五一度上涨1.4%,触及149.47,此前日本
央行
行长上田和夫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加息“已临近”。此外,东京11月通胀率高于预期,加剧了市场对日本
央行
将在12月加息的猜测。 Monex外汇交易员海伦·吉文指出,月底的资金流动也对美元构成压力,同时交易员们削减了对美元进一步上涨的押注。她表示:“过去一个月,交易员一直在做多美元兑主要货币,以对冲选举风险和应对新政府消息。然而,随着实际财政官员提名尘埃落定,多头头寸开始减少。” 根据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截至11月19日当周,投机交易员对美元上涨的押注升至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中旬以来,交易员开始做多美元。最新数据预计将于下周一公布,这可能为市场提供更多关于美元未来走势的线索。 此次美元的回调,反映出市场对特朗普政策前景的重新评估,同时也凸显了全球主要货币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lg
...
Dan1977
2024-12-01
会员
日本
央行
行长植田东升:工资增长和日元走弱将决定货币政策走势
go
lg
...
日本
央行
植田东升表示工资趋势将主导政策决策 日本
央行
政策走向 工资增长与通胀 日元贬值与
央行
反应 美联储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编辑观点 名词解释 相关大事件 日本
央行
政策走向 根据TodayUSstock.com报道,2024年11月29日,日本
央行
行长植田东升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
央行
即将面临加息的选择,但他未明确表示将在12月加息。他强调,如果经济发展符合预期,尤其是核心通胀率接近2%的目标,
央行
将在适当的时机调整货币政策。 植田指出,接下来的加息“已经接近”,因为目前的经济数据大致符合日本
央行
的预测。然而,工资增长仍是
央行
政策决策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季工资谈判中。 工资增长与通胀 植田特别提到,工资增长正在接近与2%通胀率一致的水平。这表明日本可能正在逐步形成
央行
期望的工资-通胀正向循环,这也是
央行
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之一。若这一趋势持续,可能有助于推动日本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他还表示,日本
央行
将继续关注工资增长,尤其是2025年的春季工资谈判结果。这一时段的工资增长可能成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信号。 日元贬值与
央行
反应 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植田指出,若日元继续贬值,并且通胀率持续高于2%,
央行
可能会采取“对策”来应对这一局面。日元贬值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加剧国内通胀压力。 根据最近的数据,市场普遍预计日本
央行
可能在12月19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约60%的交易员认为日本
央行
将在12月决定加息。这一预期与月初的约30%预期相比,显示出市场对日本
央行
政策变化的信心增强。 美联储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植田还提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日本
央行
将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尤其是其是否会进一步加息,这将直接影响到全球资本流动及日元汇率。 编辑观点 日本
央行
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经济增长与通胀控制之间找到平衡。尽管通胀已接近2%,但工资增长的持续性和日元汇率的变化仍是政策决策的关键因素。植田东升行长的讲话暗示,日本
央行
将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做出重要决定。市场的预期反映出对加息的需求,但实施的时机和幅度仍需观察国内外经济数据的进一步变化。 名词解释 核心通胀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较大的项目后计算出的通胀率,通常用于衡量经济的长期通胀趋势。 加息:指中央银行提高利率,通常用于控制通胀或防止经济过热。 日元:日本的官方货币,通常用于衡量日本的经济状况和贸易平衡。 工资-通胀正向循环:指工资增长推动消费和需求,从而促进通胀上升,同时通胀上升也推动工资增长的循环过程。 相关大事件 2024年11月21日:美联储加息预期加强,市场预测日元可能进一步贬值。 2024年10月:日本东京通胀数据超出预期,推动市场加息预期上升。 2024年7月:日本
央行
意外加息,引发市场震荡。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01
美国股市再创佳绩:特朗普政策与企业盈利驱动美国市场超越全球
go
lg
...
步推动美国市场的增长。 此外,尽管全球
央行
再次进入宽松模式,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低估值和周期性行业配置也让一些投资者对这些市场持乐观态度。然而,尽管如此,很多分析师仍认为,美国市场将继续领先全球市场。 四、全球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市场的表现相对滞后,尤其是欧洲,受到政治动荡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欧洲的债务市场尤其受到影响,法国的债券收益率一度达到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点。 尽管如此,欧洲市场的低估值仍然吸引着部分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关注周期性行业的投资者。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依然存在,但低估值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会。 五、编辑总结 美国资本市场的持续优于全球市场的表现,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投资者对其政策的高度信任。虽然全球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欧洲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放缓,但美国的市场依然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企业盈利增长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未来几年,美国股市仍然可能继续引领全球投资。 六、名词解释 S&P 5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美国股市最重要的股指之一,由500家大型上市公司组成。 MSCI世界指数:是全球范围内衡量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数,涵盖了23个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 VIX指数:也称为恐慌指数,是衡量美国股市波动性的一个指标。 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负责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调整和市场调控。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1月:美国股市再度表现强劲,标准普尔500指数录得上涨,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增强。 2024年10月: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导致市场波动。 2024年10月:美国通胀数据出现加速增长,影响全球市场情绪。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01
特朗普政策预期缓和导致美元跌幅超1%,S&P 500创下2024年最佳月度表现,股市和债券市场受益
go
lg
...
度上受到影响。欧元区的通胀持续超过欧洲
央行
的目标,但幅度较小,未能严重影响
央行
的政策走向。同时,日本
央行
即将加息的预期令日元升值超过3%。加拿大经济增长则略显疲软,
央行
可能会继续降息。 编辑总结 美国股市在特朗普政策预期的转变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支持下表现强劲,尤其是在科技股的推动下。全球市场的投资情绪逐渐向美国资产倾斜,但欧洲和日本等市场的表现仍面临不确定性。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分歧进一步凸显。 名词解释 S&P 500: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是衡量美国股市表现的重要指标,包含500家大型上市公司。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国政府发行的10年期债券的利率,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和通胀前景的预期。 美元指数:衡量美元相对于一篮子主要货币的价值,常用于判断美元强弱。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1月,S&P 500创下历史新高,11月上涨了5.7%,成为2024年表现最佳的月份。 2024年11月,特朗普提名新的财政部长,引发市场对其贸易政策可能放缓的预期,美元本周跌幅超过1%。 2024年11月,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了股市,推动科技股领涨。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01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道指、标普续刷历史新高;特斯拉月涨超38%,英伟达年涨179%
go
lg
...
数据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视角,市场对欧洲
央行
和日本
央行
的加息预期上升。 编辑观点 此次美股的上涨主要受到大型科技股的带动,尤其是特斯拉和英伟达等龙头企业的强势表现,标志着市场对这些技术股的持续看好。与此同时,区域银行和金融板块的强劲上涨也显示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然而,部分板块如公用事业和房地产的疲软,表明市场仍存分化迹象。 名词解释 特斯拉(Tesla):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创新技术和自动驾驶系统著称。 英伟达(NVIDIA):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单元(GPU)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美国股市的一个重要股指,由30家大型上市公司组成。 标普500指数(S&P 500):美国股市的一个股指,涵盖500家大型上市公司。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以科技股为主的美国股指。 今年相关大事件 2024年11月:特斯拉和摩根大通达成和解,放弃诉讼,结束了三年的法律争端。 2024年11月: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齐涨,道指和标普500创下历史新高,特斯拉月涨幅超过38%。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12-01
强大无匹的欧洲,缘何衰落至此?
go
lg
...
来最差的,远远弱过预期。无独有偶,欧洲
央行
最近警告,欧元区可能面临又一次债务危机。 那么,欧洲究竟衰微到了什么程度?格隆说一些核心数据,你就清楚了。 先看GDP。2008年,在那一年美国和欧盟在经济规模上不分上下,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先看这张1990年以来中美欧三大经济体GDP全球占比走势图: 很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欧洲GDP为18.6万亿美元,中国GDP是4.58万亿,欧洲是中国的4倍还要多。 但13年后,中国已实现反超。 如果说与中国这个后起之秀比不公平,那与同为老牌的美国比会更明显。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看似应该导致“美国的衰落”,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最后美国扛住了,倒下的是欧洲。 2008年,美国GDP为14.8万亿美元,美国GDP只有欧盟GDP的80%。 16年后的2023年呢? 2023年,欧盟GDP为18.58万亿美元,美国的GDP却已飙升至27.7万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比整个欧盟大了50%。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16年的时间,美国GDP大幅增长了87%,年均增速达4%。欧盟呢?16年时间,GDP不仅没有增长,还下降了0.3%。 另一个欧洲衰败的关键数据,体现在金融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洲的Stock600强企业市值,与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总市值,不相上下。 现如今呢?标普500的总市值已飙升至55.4万亿美元,而欧洲Stock600强企业的总市值仍11万亿美元,标普500总市值为欧洲600强企业5倍还有多。 在全球市值超万亿美元的9家公司中,美国独占8家,欧洲是0,一家都没有,连踪影都找不到。 美国五大公司Nvidia、苹果 、微软、亚马逊和 Alphabet 的总市值超过 14 万亿美元,这五家公司的市值比整个欧洲600强企业的市值(约为 11 万亿美元)还多出3万亿美元。 经济、资本市场的落后,折射的是欧洲在科技领域生产力远落后于美国。衡量上市科技企业每单位投入产出比的科技生产率为例,在2008年,欧洲和美国科技企业的生产力还不分上下。16年之后呢?美国企业生产力提升了40%,欧洲企业呢?自2005年以来,就几乎完全停滞不前。 欧洲衰落的另一个显性特征,是全欧洲的最优等生、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没落。 德国自2021年后就再没有见到像样的增长,以致被戏称为“欧洲病夫”。它缺席了美国引领的AI革命,曾经的优势产业汽车、化工和精密机械也不约而同地进入萎缩。扣除建筑后的工业生产,比2017年萎缩了16%。企业投资在过去20个季度里有12个季度负增长。德国正在经历战后最严重的结构性衰退,曾经傲视天下的德国模式在崩塌。 问题是,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增长引擎和财政补贴者,它三分之二的进口订单是发往其他欧洲国家的。德国倒下,对欧洲整体经济将是灾难性的。 曾经人人艳羡的欧洲,因何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要知道,欧洲是亚当斯密和《国富论》的诞生地,是诺贝尔奖的故乡,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着辉煌的创新历史和科技研发土壤? 答案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制度。 更具体点说,集体向左转的思潮与做派。欧洲已经越来越滑向19世纪流行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大政府、强监管、高福利、高税收、仇视资本、仇视市场、绝对自由、绝对公平。这些极左思潮与做法,严重戕害了欧洲的经济潜力与活力,并引致了欧洲经济竞争力的持续衰退。 欧洲具体做了什么呢? 第一,过度监管 网上有一个段子“US innovates,EU regulates(美国创新,欧盟监管)”,调侃欧盟过于繁杂的监管规定。你会发现,当美国在建设发展AI的时候,欧洲在讨论AI的伦理,;当美国在研究创新加密货币时,欧洲在强监管加密货币;当美国在创造新产业时,欧洲在保护旧产业。 尤其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欧洲却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法律。 具体有哪些呢? 比如用于隐私保护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用于可持续性披露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和《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用于安全透明在线平台的《数字服务法案》以及近期出台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而这是全球第一部监管AI的法案。 过于严苛的监管,意味着企业进行商业活动需要进行繁琐的官僚审批程序,间接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在法国,创办一家公司需要84天,而在美国则只需4天。普华永道调研结果也显示,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一项法案,68%的美国公司预计需要花费100万到1000万美元来满足其合规要求,9%的企业预算超过1000万美元。 与政府四处伸手强监管一脉相承的,是全欧洲泛滥的对资本的仇视。无论是在柏林、巴黎还是斯德哥尔摩,每个欧洲国家都有相同的反创业心态。比如在柏林,“创业者”等同于“剥削者”,科技创始人在当地聚会上被称为“资本主义寄生虫”。当马斯克准备在柏林建造一个超级工厂时,德国人集体上街抗议,“不要技术殖民主义”。 前不久,一名阿富汗移民闯入德国一个小镇的民宅,用刀袭击了正在开party的三个人。一名德国政治家对此发表言论:“我们喂养他们(移民),他们却刺伤我们。”因为这个言论他被罚款18,000欧元。欧洲的极度左倾可见一斑。 与此对应的是,在硅谷和纽约这样的地方,创始人备受推崇,冒险精神得到奖励,失败被视为学习,而非耻辱。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资金、企业、人才纷纷出逃。 2013-2023年,欧洲风险资本投资,也就是投向初创企业的资金为80亿美元,美国则高达520亿美元,是欧洲的6.5倍;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独角兽公司份额为66%,欧洲仅为8%。 截至2024年11月18日,全球最大的7家科技公司都是美国公司,市值排名前10的科技公司中,没有一家欧洲公司,排名前二十的科技公司中,也只有两家欧洲公司—SAP和阿斯麦(ASML),位列第14、15位。 他们的市值呢?均不足3000亿美元,还不到英伟达、苹果和微软的十分之一。 而欧洲本土为数不多的成功的科技公司,大多数也选择迁往美国:比如Spotify迁到了纽约,Klarna在美国有大量业务。 企业不景气,意味着就业机会少,工资低,这必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大多数欧洲企业家会做出两个选择:第一,去美国,追求高薪工作(35万美元以上的科技职位);第二,去东南亚,追求低生活成本来创业。 欧洲大学毕业生也会选择逃离,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各国大学毕业生流向图,可以清楚看到,欧洲大学毕业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工作,留在欧洲本土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去了哪里呢? 去了美国。 第二,高福利、激进移民与高税收的相互捆绑与反噬 欧洲的那些政治精英们,已越来越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变成了意识形态的教条。他们热衷于谈论多样性,却在思想上越来越趋于单一;他们标榜包容,却把不同意见推向敌对边缘。他们不努力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却大力鼓吹不劳而获的结果平等,拥抱大政府、激进自由化、高福利高税收、娱乐至死、对抗甚至仇视资本和创新,最后失去进取和奋斗精神。 表现之一,就是不断强化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建立的一套号称从摇篮开始一直管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表现之二,就是像圣母一样热情拥抱移民,把左倾演绎到了极致。这是这些年欧洲最大的变化与政治正确。欧洲对非洲与中东国家实施开放的边境政策和激进的移民政策,大量难民涌入,导致欧洲国家穆斯林人口激增。 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欧洲的穆斯林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7%。欧盟共计19个国家中的穆斯林总数达到2300多万,其中法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7.5%。 这些移民人口导致欧洲族群摩擦和社会撕裂日益加剧,治安日益恶化。根据欧盟统计局的信息,2022年,盗窃案件较之上一年上升17.9%,抢劫案件增加了9.7%,入室盗窃案件增长了7.4%。 同时,宽松的移民政策也加大了国家机器的负担,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直线上升。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福利的背后必然是高税收。欧洲的税率高到什么程度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这张全球高税率国家图: 2024年,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40%的国家有28个,分布在欧洲的有多少个呢? 17个,占比超过60%。 其中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50%的国家有9个,欧洲就占了6席。 这必然让许多为高福利托底的人觉得高度不公,从而加剧欧洲的资金和人才外流。 要知道,一个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核心就在于创新、资金和人才。欧洲“极左”思潮与政策,压制的恰恰是创新、资笨、人才,最后形成 “经济死亡螺旋”。 其实,美国和欧盟,16年拉开的巨大差距,也是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美国政策包容稳定、严格保护私有财产,鼓励创新,当然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资金,进而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欧洲则选择了固步自封,更多的政府监管与干涉,更多的反资本、反创业、反创新,再厚实的家底,不被折腾完都是不可能的。 看明白了吗,关键的关键,在于制度。 我是格隆。关注我,做个清醒的人。虽然有时太清醒了,也会伴随很多苦恼,但,我向你保证,稀里糊涂的代价一定会更大。
lg
...
格隆汇
2024-11-30
植田和男刺激日元深夜暴走,他究竟说了什么?
go
lg
...
就在日本
央行
加息预期逐渐升温之际,日本
央行
行长植田和男在采访中指出,随着国内通胀和经济朝着
央行
的预测趋势发展,加息“已临近”,给加息预期又添了一把火。 受此消息影响,北京时间周六凌晨美元/日元突然大幅下挫,再度跌破150关键阻力位。 工资趋势将是影响政策的关键 在当地媒体凌晨刊发的采访摘录中,日本
央行
行长植田和男表示,随着通胀和经济趋势的发展符合
央行
预测,加息正在临近。不过,他没有明确表示支持12月加息。 如果我们有信心或确定经济将按照我们的经济和通胀展望预测的那样发展,特别是核心通胀率升向2%,那么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货币宽松程度。 同时,核心通胀率升向2%将是关键因素。如果核心通胀率能够稳定在2%左右,那么加息的时机就会愈加成熟。毕竟,
央行
的职责就是要确保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不是随意地进行政策调整。 植田和男补充称,将密切关注工资趋势,尤其是2025年春季薪资谈判。 工资增幅正在接近与2%通胀率相一致的水平,鉴于特朗普即将上台,美国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关于日元的汇率,植田和男也在采访中指出,需要综合考虑汇率如何影响通胀和前景。 以2010年代的前半段,日元升值对当时陷入通缩的日本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但如果在通胀率超过2%时,日元进一步贬值,中央银行可能将不得不采取对策,以应对构成巨大风险的动向。 2025春斗拟加薪5%以上 据外媒报道,日本工会总联合会于11月28日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讨论了2025年春斗的谈判方针。会议拟提出要求基本加薪5%以上、中小企业工会加薪6%以上。 尽管在2024年春斗中实现了33年来最高水平的加薪,但工会总联合会认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计划在新一轮谈判中要求额外涨薪,力图纠正不平衡现象。 此前连续两年实现高水平加薪,然而由于物价高涨影响持续,工会认为明年春斗也需要实现相同水平的加薪。 12月,劳动联合预计将决定春斗的行动纲领,行动纲领不仅包括工资增长的数字目标和谈判策略,还包括解决工龄和纠正男女工资差距等各种劳工问题的政策。 2025年2月,预计大企业将与工会达成协议;3月中旬,劳动联合将公布初步的工资增长的统计结果。 这也将是日本
央行
判断经济形势从而确定未来金融政策的关键时间点之一,值得后续多多关注。
lg
...
格隆汇
2024-11-30
美股看涨阵营不断扩张,顽固空头也投降了
go
lg
...
工智能周期和盈利增长的美国例外论、全球
央行
的持续宽松政策以及美联储在第一季度逐步缩减量化紧缩政策的支撑。” 该行的看涨观点与之前的看跌立场大相径庭,后者由前摩根大通分析师Marko Kolanovic带头,他于今年7月离开了该公司。 在2022年熊市的大部分时间里,Kolanovic一直看好股市,只是在2022年10月牛市开始时转为看跌。Kolanovic在标普500指数2023年飙升26%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坚持看跌,直到今年夏天离职。 对于Lakos-Bujas来说,消费者的实力是他对股市看涨观点的重要原因。 这位分析师强调,美国家庭正在从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中受益,拥有创纪录的约165万亿美元的财富,并有望从未来可能降低的能源价格中受益。 该报告称,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的选举胜利也可能提振股市和经济。 Lakos-Bujas说:“放松管制和更友好的商业环境的好处可能被低估了,同时生产率提高和资本部署的潜力也被低估了。” 摩根大通还强调,对AI繁荣的投资是前所未有的,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一旦完全考虑到技术和工业研发以及其他运营费用的系统性支出,全面的人工智能支出应该超过1万亿美元,”Lakos-Bujas说。 “(这一支出)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增长到美国国防预算的规模(约8500亿美元)简直令人震惊,”他补充道。 摩根大通预计,明年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70美元,同比增长10%。这一假设基于从现在到明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长2%和美联储再降息100个基点的预期。 “在我们看来,企业盈利持续增长应该会使股市的积极叙事保持不变,”Lakos-Bujas说。 摩根大通的看涨转向是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ike Wilson也变得乐观几周后发生的,后者在美股两年牛市的大部分时间里也基本上都看跌。
lg
...
金融界
2024-11-30
早报 (11.30)| 报道称乌克兰外长要求北约发出入约邀请;北京等地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道指、标普、苹果刷新历史新高
go
lg
...
、申报纳税等部分程序性规定等。 3.
央行
11月净买入国债2000亿元 中国
央行
本周共开展14862亿元逆回购操作和9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因本周共有18682亿元逆回购,本周整体上实现净投放5180亿元。
央行
称,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 4. 欧元区11月调和CPI同比 2.3%,预期 2.3%,前值 2%。欧元区11月调和CPI环比初值 -0.3%,预期 -0.2%,前值 0.3%。欧元区11月核心调和CPI同比初值 2.7%,预期 2.8%,前值 2.7%。 5. 第三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长仅为5.4%,这一增速是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印度
央行
预期的7%增速。 1.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创十个月以来新低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五跌至逾十个月低点,连续第二周下滑,所有船型运价指数均下跌。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65点,至1354点,为1月17日以来低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滑179点,报2133点,为三周低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1486美元,至17686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跌10点,至1018点,连续第11日下滑,触及16个月低点。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89美元,至9161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下滑9点,报980点。 2. 香港运输署批出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 香港运输署11月29日公布,已根据《道路交通(自动驾驶车辆)规例》(第374AA章)第4(1)条批出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先导牌照)。该先导牌照申请人获批准10辆自动驾驶车辆(自动车)在北大屿山进行测试。首阶段将在指定时段和路段每次只可有一辆自动驾驶私家车进行路面测试。测试期间,车上会长驻有后备操作员以在有需要时接管车辆的操控。 3. 中国10月彩票销售442.25亿元 同比下降6.6% 10月,全国共销售彩票442.25亿元,同比减少31.16亿元,下降6.6%。其中,福利彩票机构销售145.14亿元,同比减少9.74亿元,下降6.3%;体育彩票机构销售297.11亿元,同比减少21.42亿元,下降6.7%。1-10月累计,全国共销售彩票5132.10亿元,同比增加373.35亿元,增长7.8%。 4. “一签多行”“一周一行”将实施 往来港澳更方便 出入境管理局决定在广东省深圳市实施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政策,在广东省珠海市实施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政策,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申请办理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签注,在1年内可不限次数往来香港地区,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7天。自2025年1月1日起,珠海市户籍居民可以申请办理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签注。 10连板南京化纤:南京工艺产品应用到人形机器人市场订单金额仅约10.24万元 7连板华胜天成:AI应用相关产品收入占比较小 5连板新世界:1-10月泛二次元业态类的营业收入约占2%以下 云南白药:拟与中银国际投资共同投资设立70亿元基金 重点围绕中医药产业布局 金圆股份: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赵辉立案 森麒麟: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因涉嫌短线交易收到立案告知书 阿特斯:拟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名创优品: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19.281亿元 同比增长13.7% 美团:Q3调整后净利润128.3亿元 同比增长124% 马绍祥辞任新世界发展CEO 黄少媚接任 A股方面,沪指涨0.93%报3326点,深证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2.5%。全天成交1.7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2207亿元,全市场近4300股上涨。盘面上,机器人、减速器板块冲高,大消费板块走强,数字货币、软件开发板块走强。谷子经济板块分化,燃气、石油板块走低。 港股方面,恒指、国指分别上涨0.29%及0.32%,恒生科技指数涨1.06%,盘中曾冲高近3%。盘面上,大型科技股部分转跌,美团跌2%,腾讯、小米飘绿,快手、网易、京东、百度仍涨超1%;大金融股、中字头股、半导体股、港股本地消费股、澳门博彩股表现活跃。职业教育股下跌明显,猪肉概念股、电力股少部分下跌。 主力动向,南下资金昨日净买入港股32.78亿港元。净买入美团8.29亿、阿里巴巴4.2亿、腾讯3.59亿、中国移动2.6亿,净卖出盈富基金15.16亿、小米2.52亿。 龙虎榜中,单日净买入额榜前三为拓尔思、赢时胜、省广集团,净卖出额榜前三为光华科技、供销大集、大东方。 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1月28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432.5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9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812.9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4.74亿元;两市合计18245.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7亿元。
lg
...
格隆汇
2024-11-30
特朗普政策预期降温,美元创一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go
lg
...
兑美元上涨3.5%,原因在于市场对日本
央行
下个月可能加息的预期升温。 杰富瑞全球外汇主管布拉德·贝克泰尔表示:“特朗普当选后的市场乐观情绪一度推动美元过度上涨,美元本该早些时候进入盘整期。实际上,欧元、日元和英镑对美元的汇率长期低于利差所暗示的合理水平,这种偏差现在终于开始修正。” 美元的回调部分源于特朗普宣布提名对冲基金资深人士斯科特·贝森特为财政部长。此举被市场视为特朗普承诺采取更传统经济政策的信号,而此前市场预期他可能通过高关税政策颠覆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从而推动通胀上升。 欧元本周上涨1.6%,扭转此前跌势,此前欧元在上周五触及两年来最低点后强势反弹。 与此同时,日元兑美元周五一度上涨1.4%,触及149.47,此前日本
央行
行长上田和夫在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加息“已临近”。此外,东京11月通胀率高于预期,加剧了市场对日本
央行
将在12月加息的猜测。 Monex外汇交易员海伦·吉文指出,月底的资金流动也对美元构成压力,同时交易员们削减了对美元进一步上涨的押注。她表示:“过去一个月,交易员一直在做多美元兑主要货币,以对冲选举风险和应对新政府消息。然而,随着实际财政官员提名尘埃落定,多头头寸开始减少。” 根据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截至11月19日当周,投机交易员对美元上涨的押注升至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中旬以来,交易员开始做多美元。最新数据预计将于下周一公布,这可能为市场提供更多关于美元未来走势的线索。 此次美元的回调,反映出市场对特朗普政策前景的重新评估,同时也凸显了全球主要货币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lg
...
Anna Sui
2024-11-30
上一页
1
•••
763
764
765
766
76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南华早报独家:特朗普和习近平可能在这个时间点会面
lg
...
中美重大突发!中国禁止一美国商务部工作人员离境 究竟怎么回事?
lg
...
日本政坛大消息引爆行情!日本执政联盟遭遇历史性惨败 日元开盘飙升近百点
lg
...
中国经济传重量级声音!彭博独家: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释放重要信号
lg
...
黄金突然加速上涨!金价日内大涨近20美元 FXStreet高级分析师金价技术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