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股开盘:纳指涨近百点 科技股及中概股多走高好未来涨逾6%
go
lg
...
数的表现,但企业裁员消息依旧占据了市场
头条
,美股微幅高开,道指开涨约20点,纳指涨0.7%,标普500涨0.32%;科技股及中概股多数走高,奈飞涨约7%,谷歌涨约3%,好未来涨超6%,百度涨超4%,哔哩哔哩涨超3%,阿里巴巴涨1.3%。 截止发稿,道琼斯指数上涨28.90点,涨幅为0.09%报33073.46点;纳斯达克指数涨68.67点,涨幅为0.63%报10920.94点;标普500指数涨10.45点,涨幅为0.27%报3909.30点。 德国DAX30指数涨0.6%,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3%,法国CAC40指数涨0.7%,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6%。WTI原油涨0.31%,报80.8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0.23%,报86.36美元/桶。 本周美股下跌的真正原因?大规模的期权到期,就在今天! 道指和标普500连跌3日又找到了新的原因?因为今天是1月期权到期日。1月20日周五,是美股月度期权到期日,而此次的期权到期规模为10年来1月到期的最高纪录。根据SusquehannaInternationalGroup汇编的数据统计,近1.8亿美元期权将于今日到期。基于过去一年的经验,大规模期权交易到期总是会引起市场波动。据数据统计,标普500在期权到期日仅两次上涨。 逆市而行!瑞银静候美国信贷市场“硬着陆”,反手看好欧债 瑞银集团认为,由于有迹象显示美国贷款市场陷入困境,私人信贷出现裂缝,美国高收益债券存在潜在的严重下行风险,所以建议投资者购买欧洲信贷而非美国债券。瑞银正在减持CCC级债券,而增持BB级债券。他们还青睐较不受违约风险影响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必需品和工业。瑞银分析师们表示,美国信贷中风险最高的角落已经发出了一些硬着陆的警告信号。经济的突然逆转可能会在2023年底将贷款违约率推高至9%左右,而垃圾违约率将达到6.5%。CCC评级的贷款比例在第四季度显著上升,评级下调速度从5.4%加速至7.5%。 美前财长萨默斯警告:如果央行放松利率,将使经济重新陷入上世纪70年代的衰退深渊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警告称,对通胀采取放松措施将使经济重新陷入上世纪70年代的衰退深渊,并“对各地的劳动者产生负面影响”。这番话是萨默斯对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OlivierBlanchard在内的经济学家建议的回应。Blanchard曾建议将通胀目标从2%提高到3%,以避免经济衰退。萨默斯表示:“认为在通胀目标上作出某种让步会是一种拯救,这将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最终将产生负面影响,就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 美债务规模已达上限!财政部开始动用养老基金以避免违约 周四,联邦债务达到上限后,财政部正开始使用特别措施以避免美国违约。该部门正在改变对两个政府管理的退休人员基金的投资,此举将使财政部在无法提高整体债务水平的情况下继续支付联邦款项。财政部长耶伦在一封信中向美国国会两党领导人通报了这一做法。她已经在上周通知了他们这一计划,当时耶伦表明,债务限额会在1月19日触及。耶伦重申,这些非常规措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并敦促国会迅速采取行动以提高债务限额。 美国银行:截至周三的一周内有127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基金,为纪录以来最大 美国银行:由于新兴市场资金流入,美国银行牛熊指标从上周的3.1升至3.5,为10个月高位。截至周三的一周内,有127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基金,为有数据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有144亿美元流入债券,75亿美元流入股票,6亿美元流入现金,4亿美元流出黄金;有2亿美元流入欧洲股市,为49周以来首次;1亿美元流入银行贷款,为11周以来首次。 别高兴太早!小摩CEO放话:通胀并未消失,利率峰值能达6%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认为,由于通胀依然居高不下,利率可能会高于美联储目前的预期。“我实际上认为利率可能会高于5%……因为我认为有很多潜在的通货膨胀,不会这么快消失,”戴蒙周四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说。去年,美联储迅速将利率从3月的近零水平上调至12月4.25%-4.5%的区间,以遏制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决策官员的预测中值表明今年底利率将升至5%以上。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月31日至2月1日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 奈飞Q4营收78.5亿美元,订户增加766万超过预期,多家大行上调奈飞目标价 奈飞第四季度营收78.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净利润5.5亿美元,同比下滑9.4%;每股摊薄收益为0.12美元,同比下滑91%。尽管奈飞Q4业绩低于预期,但付费用户数量增长766万,远超预期的450万。此外,在2022年第四季度,奈飞的营收、营业利润以及订户增长都超过预期,在流媒体参与度、收入和利润方面继续领先行业。多家大行上调奈飞目标价,摩根士丹利将奈飞的目标价从300美元上调至350美元;PiperSandler将奈飞的目标价从270美元提高到325美元;杰富瑞将奈飞的目标价从385美元上调至400美元;WolfeResearch将奈飞的目标价从366美元提高到417美元。 苹果对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调查提出上诉 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对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对其的调查提出上诉,原因是其移动浏览器在云游戏市场的主导地位。去年11月,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与市场管理局(CMA)出于对苹果和谷歌的担忧,对其云游戏和移动浏览器展开了全面调查。 爱立信Q4调整后EBIT连续三季度不及预期,营收同比增长21% 由于运营商对其5G设备需求模式的转变给利润率带来压力,爱立信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从上年同期的123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34%至81亿瑞典克朗(合7.85亿美元),低于分析师107.4亿瑞典克朗的平均预期,是连续第三个季度低于预期。爱立信Q4净销售额为860亿瑞典克朗,超过预期的842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62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39%;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82瑞典克朗,同比下降40%。第四季度毛利率为41.4%,上年同期为43.2%。 油服巨头斯伦贝谢Q4营收利润均超预期,上调季度股息至0.25美元 斯伦贝谢第四季度营收为78.7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2.2亿美元,市场预期为78.09亿美元;净利润为10.6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01亿美元,市场预期为9.8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74美元,上年同期为0.41美元,市场预期为0.68美元。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4.4%,市场预期23.9%。 又一巨头开始裁员,Alphabet计划全球裁员约1.2万人 谷歌首席执行官在一份员工备忘录中表示,公司将裁员12000人。裁员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团队,包括招聘和部分公司职能部门,以及一些工程和产品团队。谷歌还表示,裁员是全球性的,并会立即影响美国员工。这是美国科技行业裁员加速的最新迹象。1月18日,谷歌竞争对手微软宣布,到2023财年第三季度末将裁员1万人。另外,亚马逊也在开始实施其削减1.8万个工作岗位的计划。 英特尔在加州扩大裁员,裁员科技公司数量环比上升 根据提交给加州就业发展部的文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将在其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分部裁员201人。虽然速度和人数低于一些同行,但文件报告显示,计划进行裁员的科技公司数量较上个月的90家有所上升。英特尔还将于加州福尔瑟姆裁员111人。该公司自1月31日起裁员176人,从3月15日起将再裁员167人。根据英特尔第三季度的财报,其有望在2023年削减30亿美元的成本。该公司还降低了其未来的业绩指引。据悉,英特尔将于美东时间1月26日(星期四)美股盘后公布第四季度业绩。 3B家居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通知 3B家居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通知,称该公司不符合继续上市的要求,因其尚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截至2022年11月26日的季度报告。 “木头姐”:能源股涨势很快结束,一如既往看好特斯拉! 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方舟投资掌门人“木头姐”凯西·伍德周四表示,能源股的涨势将很快结束,并重申了她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看涨观点。她估计,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下降30%或更多,而特斯拉将继续占据市场相当多份额。去年,美联储的大幅加息给科技股带来了沉重打击。而伍德旗下全力押注颠覆式科创的ARKInnovationETF也成为了最大的输家。68亿美元规模的ARK创新基金在2022年下跌了近67%,成为表现最差的美国股票基金之一。不过,今年迄今该基金已上涨了15%。 FDA要求礼来提供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更多数据 礼来周四披露,针对公司向FDA申请快速批复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申请,监管机构寄出了“完整回复函”,意味着该药物无法以现在的状态过审。据悉,FDA要求礼来提供至少100名使用该药物至少12个月的临床研究对象数据。在此前公司提交的中期研究数据中,达到这一门槛的受试者并没有达到100人。这一挫折可能令该药物获批上市的时间延后数月。 EvercoreISI:将微软目标价从300美元降至280美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EvercoreISI分析师KirkMaterne将微软的目标价从300美元降至280美元,并保持对该股的“跑赢大市”评级。Materne认为,微软采取的裁员和成本节约行动表明,即使在宏观经济形势更加严峻的情况下,微软也能动态调整其成本基础,以保持每股收益和自由现金流。他仍然认为,微软将以更强的姿态走出这轮衰退,在客户“钱包份额”占据更强的地位,成本结构也将更加精简。 晶科能源预计22年净利同比增133.05%到159.33% 晶科能源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6.6亿元到29.6亿元,同比增加133.05%到159.33%。
lg
...
金融界
2023-01-20
“美债炸弹”滴答作响!美国触及债务上限 专家警告违约“灾难性”后果
go
lg
...
在美国政府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后,美国财政部目前正采取“非常措施”来履行其债务义务。但经济学家们表示,这种暂缓只能持续几个月,这为拜登政府与国会议员之间的“戏剧性”摊牌奠定了基础,这可能会让美国政府陷入违约。专家警告称,如果美国国会议员这次不能就债务上限达成解决方案,不仅使美国可能面临“灾难性”后果,还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威胁,预计金融市场将出现混乱。
lg
...
tqttier
2023-01-20
会员
A股
头条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北向资金流入再迎重磅利好!金融业开放连续两大动作
go
lg
...
今日要闻包括:证监会核准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转外资100%控股获批;去年12月人民币维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地位;傅鹏博、赵枫、神爱前、杨金金最新投资大曝光...
lg
...
金融界
2023-01-20
1月20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
头条
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1月20日(星期五),今日报刊
头条
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千亿元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开启抢筹模式,截至1月19日,累计净买入金额已超千亿元。“2023年,中国资产将迎来全新机会,会持续加仓A股。”谈及2023年A股市场的投资机遇,弘量智投CEO兼联合创始人雷春然充满期待。核心资产备受青睐2022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北向资金继续流入A股,净买入超900亿元。进入2023年,北向资金切换到抢筹模式。 服务扩内需 资本市场多维发力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力。截至1月19日,已有13家公司首发募资;220只公司债发行,发行额1394亿元;16只企业债发行,发行额163亿元。专家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合理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股市和债市共同发力,助力扩大内需,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正在成为扩内需的有效路径。 锂盐价格回调放缓 高景气度将延续 近期,锂盐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去年11月上旬的高点下跌约23%。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悲观预期已基本释放,叠加春节后的备货刚需,预计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锂价进入筑底阶段目前,锂盐价格回调已开始放缓。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05万元/吨,已连续一周保持横盘。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仓航空股 近期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定增公告曝光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最新操作动向。2023年以来,中欧基金周蔚文、广发基金林英睿“大手笔”参与中国东航定增。此外,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也显示,杨浩、肖觅等知名基金经理不同程度地加仓了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等股票。 上海证券报 再创历史纪录 北向资金开年以来累计净买入超千亿元 周四,A股全天低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49%,深证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08%,沪深两市合计成交6870亿元。盘面上,计算机、电子板块领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板块则跌幅居前。继周二刷新单月净买入额历史纪录后,北向资金昨日再度大幅加仓93.93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单月净买入额再创历史纪录。 新年新气象 多家上市公司换新名走新路 岁末年初,一批上市公司纷纷换上新名称、踏上新征程。记者注意到,2023开年以来,已有4家A股公司宣布变更证券简称。这一数据相较此前环比增长显著。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强劲 氟化工龙头争相布局“高精尖”领域 □受配额等因素影响,过去三年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承压,但2023年行业“冬天”将结束,相关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企稳回升□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将推动氟化工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带动氟化工产品需求强劲增长□氟化工行业在不断延伸产业链下游的其他高端应用场景,2023年将向“高、精、尖”新材料领域扩展“含氟制冷剂2023年是扭亏行情,2024年行情将好起来。 接待调研忙不停 新赛道公司预报新动向 新年伊始,机构早早开始忙碌起来,摸底春季行情,至今已有288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并披露了调研记录。据统计,医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产业链备受青睐,且中小市值公司居多。“新”成为调研过程中的关键字,机构与上市公司交流时纷纷询问新年新规划,涉及新产品、市场策略、销售订单等,以求从中把握投资机会。机构紧抓新领域今年以来,公募、私募、券商等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较高。 证券时报 北交所做市规则落地 混合交易覆盖全部股票 1月1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以下简称《做市细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指引》(以下简称《做市指引》)发布,对证券公司开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流程、权利义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规定。《做市细则》和《做市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据了解,北交所已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开展技术系统准备工作并完成相关测试。 北水大战“困境反转” 公募期待普涨行情 投资主线集中在科技板块 年即将来临之际,A股送出了“大礼包”。截至昨日,2023年以来北上资金(俗称“北水”)净买入达1032.75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相对应的,地产、金融、半导体、消费等板块循“困境反转”逻辑轮番演绎。 多家光伏龙头公司业绩预喜 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1月19日晚间,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以及有着国内单晶硅双骄之称的隆基绿能和TCL中环相继发布2022年业绩大幅预喜的公告,这也显示出去年光伏行业的景气度持续高涨。 特斯拉降价余波未了 新能源车价格战一触即发 新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吹响降价号角,问界、小鹏汽车紧随其后,新能源车市场一番热闹景象。此次,特斯拉将价位打入多款竞品车型的腹地,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拉开序幕。 证券日报 返乡客流高峰重现 铁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向好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火车站再现人潮涌动。1月18日,深圳北站迎来2023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证券日报》记者直击现场盛况,记录浓浓的春运氛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运,特别激动,希望能够马上回家,过一个好年。”大四学生万同学告诉记者。 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行动方案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据工信部官网1月1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 上市券商再融资需求强劲 7家公司拟募资合计不超905亿元 近年来上市券商再融资“补血”频繁。仅在去年12月底至今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浙商证券、华泰证券、财达证券等3家上市券商抛出了再融资计划,拟募资合计不超410亿元。除此以外,另有4家上市券商再融资计划“在路上”。其中,国海证券、中原证券、国联证券拟定增募资合计不超225亿元,中金公司拟配股募资不超270亿元。截至记者发稿,共有7家上市券商再融资拟合计不超过905亿元。 多地首套房贷利率开启动态调整 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距离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今年1月5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已经过去了十余天,房贷款利率下调了吗?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动态调整机制下,九江、太原、唐山等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已下调了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有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至3.8%。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112份券商监管函!2022年监管思路变化全息透视 比起2021年,2022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们下发的监管函数量出现了腰斩。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2022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们下发的监管函为112份,这一数据中,包含了因同一事件、对不同主体下发的多份监管函件。而我们上一年的可比统计,也就是2021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违规券商下发了265份监管函。 佛山用工AB面:部分高技术岗位求人倍率达31 “抢人大战”会否重演? 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后的首个春节即将到来,按照往年经验,春节过后,不少制造业大市都将上演“招工潮”,部分企业甚至在春节前就开始为“留人”做准备。2023年春的“抢人大战”或许会与以往有所不同。1月中旬,继东莞用工调查之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又走进制造业大市佛山,了解家电、陶瓷、家具、纺织、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 第一财经 消费提振年揭幕 8万亿超额储蓄打开扩消费想象空间 2023年春节是疫情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节,全国各地消费市场将加速回暖。商务部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19日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将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向绿色、智能、健康、品牌、时尚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北向资金月内加仓已超千亿元 流入空间还有多大?机构这么看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数据显示,1月19日,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93.93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加仓达1032亿元,超去年全年,同时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经济参考报 机构展望2023: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看好权益资产投资机会 多数机构上调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预期。同时,从具体投资策略看,分析人士预计,2023年权益资产领域全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大宗商品部分板块在全年也有可能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随着稳增长政策起效以及防疫政策优化,机构普遍预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在内外资机构看来,经历2022年震荡分化、风格切换后,2023年权益资产领域全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A股资产值得期待。除看涨权益资产配置外,机构认为,大宗商品部分板块在全年也均有可能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 春季行情点燃A股市场信心 多数机构建议“持股过节” 自2023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势。对于这一波提前到来的“春季行情”,多家机构表达了对后续市场的信心,同时建议投资者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可选择“持股过节”。机构同时预计,春节之后,在经济复苏预期加强、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或面临进一步估值修复。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20
怎么回事?美联储二号人物“展鹰喉” 美元却未涨反跌、黄金暴拉25美元冲破1920
go
lg
...
周四(1月19日),美国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以及新屋开工等数据表现良莠不齐,美联储“二号人物”布雷纳德发表了鹰派言论。不过,由于市场仍预期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美元指数持续下跌,现货黄金强势攀升25美元至1920上方。
lg
...
会员
夏洛特
2023-01-20
贵金属大爆发!美初请意外传佳音 黄金却暴拉逾20美元、钯金大涨3%
go
lg
...
周四,尽管美国公布的初请失业金数据表现超出预期,但美元指数仍在短暂跳涨后回落,受影响黄金强势攀升至1920美元上方,现货钯金则大涨3%。
lg
...
夏洛特
2023-01-20
会员
一场鹰派与鸽派的决斗!“鹰王”布拉德最后的呐喊:最高5.5%利率能成真?
go
lg
...
美联储官员周三纷纷提出对利率峰值的观点。“鹰王”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迎来最后的呐喊,给出最高5.5%利率的展望,结果成功说服鸽派阵营转向。
lg
...
小萧
2023-01-19
会员
A股
头条
:刘鹤与美国财长会谈;美国PPI环比下降0.5%;多地重症高峰何时见到拐点?高福给出判断
go
lg
...
今日要闻包括:工信部表示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国家级出行平台亮相 “强国交通”完成内测即将上线;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跌超1%...
lg
...
金融界
2023-01-19
1月19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
头条
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1月19日(星期四),今日报刊
头条
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发力三大领域 地方两会聚焦促消费 支持大宗消费,提振服务消费,打造消费增长极……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促消费被频频提及。专家表示,消费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当前各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有助于更好释放消费潜力。同时,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大宗商品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成为不少地方促消费的重点之一。 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月18日就2022年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期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据外汇局统计,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和84亿美元。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1月1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春节前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及以后的投资增长还存在较大潜力。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金经理:白酒板块基本面有望加速改善 全市场最大白酒基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日前披露2022年四季度报告。与2022年三季度获得净申购不同,四季报显示,该基金总份额从三季度末的615.91亿份下降至四季度末的593.66亿份,四季度基金净赎回超过22亿份。招商基金表示,2022年10月份,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部分资金选择卖出大消费板块尤其是白酒板块。 上海证券报 多地明确借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23年,地方如何更好地借力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各地都给出了明确的“任务书”。其中,设立新增上市企业目标数量,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当地证券及期货交易所改革,推动REITs试点等成为亮点。设立上市公司目标数量多地将“新增上市公司目标数量”放在了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位置。 相关产品供不应求 碳化硅全产业链提速 全球来看,碳化硅产业年复合成长率至少为40%;未来3至5年内各环节都呈供不应求态势……对于碳化硅的“火热”,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内在碳化硅产业链上密集投资、全方位布局,但鉴于“有效产能”远低于宣布的产能,碳化硅的供不应求状况可能持续更久。 持续“爆买”大消费、大金融和新能源 北向资金开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额超去年全年 开年以来仅12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2022年全年。继周二刷新单月净买入额历史纪录后,北向资金1月18日再度大幅加仓47.35亿元,连续11个交易日净买入。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开年以来净买入额已升至近940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净买入额900.20亿元,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额。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多个角度盘点2022年中国经济,并“剧透”了2023年投资、消费等多层面信息。其中投资方面,将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 证券时报 外资入市保持活跃 跨境资金流动更趋稳定 1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外汇收支状况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据外汇局介绍,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长45%。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 多轮问询显威 9家企业IPO按下“终止键” 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拟IPO企业冲A败北。截至1月18日,已有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结束了此轮上市进程,另有1家企业IPO审核被否,无缘登陆资本市场。谈及终止审核企业数为何增多时,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认为,撤单企业大多存在和板块定位不符、未能达到上市标准等问题,有的企业经过多轮问询,并不能有效准确地回答交易所的提问,只能通过终止审核的方式暂时告别。 多因素催生储蓄意愿 多家上市银行存款创新高 继近期央行披露住户存款激增后,上市银行业绩快报也显示,不少银行新增存款创新高。截至昨日,已有9家A股上市银行在2022年业绩快报中披露了存款数据,均显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其中,有4家银行存款增速超过15%,瑞丰银行以23.27%的全年存款增速居首,招商银行也以18.73%的存款增速居前。 公募基金陆续披露四季报 资金扎堆涌入绩优基金 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陆续披露,一批绩优基金在获得业绩增长的同时,也获得持有人真金白银买入,实现规模持续增长。这些基金实现业绩增长的秘诀是什么?2023年它们又看好哪些行业?资金涌入绩优基金截至1月18日,逾30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了2022年四季报。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基金持有人“用脚投票”,资金持续从绩差基金流出,并扎堆涌入绩优基金。 证券日报 “临阵换将” 月内17家公司欲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截至1月18日,1月份以来共有17家公司公告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上述17家公司的公告,大部分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只是常规操作。例如,对于变更原因有公司表示,为了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允性,将变更为公司提供多年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公司解释,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是综合考虑发展战略、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等因素。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表示,按照相关规则,上市公司可以解聘审计机构,但须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时,上市公司亦应在合理的时间内新聘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因为解聘、新聘事宜影响定期报告的按期披露。 铁矿石价格疯涨引关注 发改委12天内三次“打铁” 近日,发改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证监会期货部组织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和期货公司召开会议,分析铁矿石市场和价格形势,并详细了解有关企业参与铁矿石现货和期货交易情况,提醒告诫有关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不得选择性引用数据和信息、故意渲染涨价氛围,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不得过度投机炒作。 北向资金频频“开口说话”启迪了我们什么? 首先,北向资金作为中国A股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其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总判断没有改变。其次,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聪明资金”的先知先觉能力依然强大。最后,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聪明资金”一旦认为机遇来临,拿出的肯定是高举高打又动如脱兔的气势。 四部门两日内密集发声 透露新基建发展动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稳投资、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引擎。过去的两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国家统计局四部门相继发声,透露下一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动向。 人民日报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成效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过去的一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多重考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稳住了基本盘,夯实了压舱石。”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粮食生产逆势夺丰收,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开门红”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供给安全基础持续稳固。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年首例“A拆A”有望落地 东方精工孕育舷外机第一股 百胜动力如能顺利注册将创下2023年的两项纪录,即新年创业板A股拆分上市第一个案例,同时也是A股市场舷外机细分行业第一股。创业板上市委2023年第2次审议会结果落地,苏州百胜动力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胜动力)获得无条件审议通过,不日即将递交证监会注册稿。 121个药品成功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平均降幅60.1% 将为患者减负超900亿 1月18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就前期医保谈判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获悉,从谈判/竞价情况看,共计147个药品(含目录药品续约谈判)参加谈判/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1%,与往年基本持平。从患者负担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第一财经 国家级网约车聚合平台将上线 预计接入市场九成运力 1月18日,首个国家级交通出行平台“强国交通”发布了新进展。据了解,“强国交通”涵盖了约车、货运、水运、航运等多项功能,且近日已经完成内测,即将上线。据了解,“强国交通”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相关部门联合打造的数字立体交通应用服务平台,为平台用户提供涵盖水、路、空、铁等多门类数字交通工具,立体化、集成化、智能化、安全化“的交通出行服务。 国产创新药跑步进医保 中国成全球药价“洼地” 经过连续5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国在很多治疗领域的药品价格已成为全球的“洼地”,而国产创新药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正加速进入医保目录。1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经济参考报 稳就业多措并举 去年全年释放政策红利约4900亿元 记者从人社部2022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减负稳岗各项政策加速落地,全年释放政策红利约4900亿元。展望2023年,相关部门将继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而伴随经济好转,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股票ETF发展“蹄疾步稳” 百亿规模产品逾30只 我国股票ETF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日前,市场上首只规模突破800亿元的股票型ETF“巨无霸”产品诞生,百亿规模产品总数已超过30只。在数量、规模不断扩容的同时,股票型ETF的创新产品亦不断涌现,2022年多只创新ETF投资范围涵盖多个海外市场以及国内“硬科技”等热门领域。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9
1分钟成交逾5亿美元!PPI和“恐怖数据”令美联储喜忧参半 黄金上演倒V逆转
go
lg
...
周三,美国公布去年12月PPI月率下跌0.5%,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时去年12月零售额下降1.1%,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数据公布之后,现货黄金先涨后跌。
lg
...
夏洛特
2023-01-18
会员
上一页
1
•••
498
499
500
501
502
•••
58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特朗普也放话了:美国政府关门接近结束!全球市场涨声一片,黄金暴拉冲破408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