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水位消耗也到了相对合理水平,公司工业自动化领域营收在第三季度已经有所恢复并且实现了环比增长。汽车电子方面,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在稳步提升,汽车电子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由行业缺芯到不缺芯的过程,产生部分客户终端库存和渠道库存累积,今年二季度公司主要是客户端和渠道端去库存,第二季度是阶段性去库存的状况。汽车电子需求仍在稳健增长,三季度汽车市场已经明显暖,从三季度营收看,汽车电子营收环比已有明显增长。消费电子方面,经历长时间市场低迷,今年上半年看到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迹象,终端客户库存水位到合理水平,消费电子有逐渐的恢复和增长的趋势。 问:随着成本端代工和封测价格有所改善,后续毛利率趋势展望情况如何? 答:成本优化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商务谈判来降低成本,并取得了一些不错进展。上游的晶圆厂和封测厂都给予了公司有力的支持,为公司提供了有竞争力的降价幅度。然而,由于客户端的降价是立即生效的,供应链的降价则需要生产周期和库存周期,所以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往后看供应链成本端的优化将逐步在毛利率上体现出来。 除了供应链成本优化之外,公司还通过内部做了非常多的成本优化动作。通过产品设计和制程上的优化,积极改善产品成本的构成,通过设计与工程上的优化,能进一步提升成本竞争力。随着这些成本优化的举措逐渐产生效果,整个毛利率的状况应该会逐步得到更好的稳定或改善。另外,公司新产品仍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毛利率普遍高于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后续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有望对毛利率产生正向影响。 问:公司磁传感器的布局进展情况? 答:公司布局的磁类传感器产品包括磁电流传感器、磁角度传感器、磁开关传感器、磁轮速传感器等;公司磁电流传感器从去年中开始量产,今年该品类营收主要来自于光伏应用市场,明年将有望逐步拓展至汽车三电系统应用,成为明年磁类传感器营收的重要增量。同时,磁角度和磁开关传感器等产品也将逐渐产生营收贡献。 问:公司在隔离类产品方面有哪些新产品推出? 答:带保护功能的隔离驱动产品已经在部分新能源车客户主驱应用中实现量产,并已经在今年产生不错的营收增量贡献,功能安全主驱隔离驱动产品预计明年量产推向市场,另外隔离驱动产品也在逐步替代光耦驱动,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工业电机驱动上,部分头部客户正逐步进行替代,并且不断提升份额,这也是隔离领域的增长点。 问:公司在电源管理方向的布局情况? 答:车灯驱动方面,公司推出的单通道/三通道/12通道尾灯LED驱动芯片已经导入汽车车灯头部客户,并且实现大规模出货;马达驱动方面,公司在三季度也陆续量产了新一代隔离半桥驱动以及多路半桥马达驱动产品,并且开始逐步上量和贡献增量营收;供电电源LDO方面,公司已经实现部分客户的导入工作,明年有望逐步贡献增量营收;功率路径保护方面,公司低边开关产品已经实现量产,高边开关相关产品将于明年实现量产。 问:公司在并购整合方面的思路和规划? 答:我们一直在积极关注市场上并购和整合的机会,并购整合的整体思路是围绕汽车电子和泛能源等关键应用,构建核心的市场能力、产品能力和技术能力,不断拓宽产品品类,成为一家具有芯片级解决方案能力的半导体公司。 纳芯微(688052)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在技术领域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尤其是公司凭借过硬的车规级芯片开发能力和丰富的量产、品控经验,积极布局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芯片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主流汽车供应链并实现批量装车。 纳芯微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01亿元,同比下降21.57%;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203.65%;扣非净利润-3.14亿元,同比下降266.74%;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42.5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353.7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637.73%;负债率8.05%,投资收益4772.94万元,财务费用-2814.5万元,毛利率41.0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4.87。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679.8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861.89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