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汇添富基金赵剑:投资中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go
lg
...
证了择时的难度。因此频繁的择时不可取。
巴菲特
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笔者认为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局观,根据宏观背景、政策预期、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等制定策略,再不断修正、调整,而不是大起大落式的调整。 资产配置 行业或者投资主题的选择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市场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概念主题、短期炒作,笔者认为这是“不可为”的。真正的投资主题具有长期性,它与大的时代背景相关,能形成中长期的趋势。例如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需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半导体等短板产业将加快发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需求有望上升等;真正的投资主题具有稳定性,它不会快速地变化,概念炒作的主题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的投资主题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找到一批比较好的投资标的,例如2020-2021年的新能源行业。短期的主题炒作往往不容易找到靠谱的投资标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或者投资主题的主要矛盾可能发生变化。例如2022年开始,过去两年的高景气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锂电、光伏行业,同时需求增速开始降档,产能过剩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企业盈利能力显著下降,行业的可投资性变差。因此持续的跟踪判断非常重要。 个股选择 个股选择是投资真正落地的阶段。笔者认为一定要坚持选择高质量证券。“高质量证券”是通过努力,最容易把握的投资要素,而且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方式。“高质量证券”代表的上市公司一般拥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很强的竞争优势、完善的公司治理、掌舵人大都有极强的企业家精神。从长期看,这样的公司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进化力,能适应不同的竞争环境,不断做大做强,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巴菲特
最喜欢拥有宽广护城河的公司,买入这样的公司相当于买进了一头能在未来若干年不惧竞争对手的现金牛,成功的概率将大大提高。有一些公司只是因为所处某个行业,或者被贴上某个标签,股价短期可能大幅上涨。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公司往往有很大的风险,一旦风过去,可能跌幅会很大。 另外,财务分析也非常重要。A股市场历来更重视企业的利润增长。但实际上,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质量。企业如果是通过高杠杆获得收益,一旦遇到行业逆风,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例如房地产开发行业就是典型的高杠杆行业,在近几年的行业下行期,部分公司面临破产风险。企业的利润增长,是否有现金流匹配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可能只是纸面财富,例如环保行业建造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现金流都较差,增长质量较低。近期,政策层面可能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低经营质量的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 市场很复杂,如果能抓住投资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有所为有所不为”,终将获得时间的馈赠。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2024-03-25
“
巴菲特
指标”警报拉满,美国股市或遭遇毁灭性的崩盘
go
lg
...
月22日),《商业内幕》报道称,沃伦·
巴菲特
最喜欢的市场指标已经飙升至引爆点,表明股市被高估,可能会遭受毁灭性的崩盘。#2024投资策略# “
巴菲特
指标”将所有在美国交易活跃的股票的市值相加,然后将这个数字除以最新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估计。投资者使用它来比较股市的整体价值与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 根据威尔希尔指数,FT Wilshire 5000指数今年已经飙升了9%,创下历史新高,使其市值达到约51.47万亿美元。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疫情低点上涨了40%,达到上季度的27.94万亿美元。将第一个数字除以第二个数字得到的读数为184%。 (图源:商业内幕)
巴菲特
在2001年的一篇《财富》杂志文章中宣称,他的同名尺度“可能是衡量任何时刻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股票在100%的读数时可能会是公平价值,而在70%或80%时可能接近折价领域。但他警告称,如果在200%附近购买股票,那将是“玩火自焚”。 这位传奇投资者补充道,当这个指标在互联网泡沫时期飙升至当时的纪录高位时,应该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警示信号”,暗示着崩盘即将来临。 今年股市飙升至历史新高,引发了几位评论员敲响泡沫警钟。 这次疯狂的涨势得到了AI相关股票(如Nvidia和微软)巨大的热情支持,以及华尔街对美联储将降息和经济今年将摆脱衰退的希望的增加。
巴菲特
的尺度在2022年初证明了其价值,当它突破200%时发出红色警示。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科技重心的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了19%和3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指标远非完美。它将股市的当前价值与前一个季度的增长数据进行比较。 它还依赖于GDP,而GDP不包括海外收入,而美国股市的定价则考虑了公司的国内和国际业务价值。 然而,这个指标回到了过去市场灾难前的高位,这对一些专家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旗帜。 Hussman投资信托公司总裁约翰·胡斯曼(John Hussman)和B. Riley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保罗·迪特里希(Paul Dietrich)都指出,这个指标的飙升是泡沫的证据,可能会以痛苦的爆破结束。
lg
...
Dan1977
2024-03-23
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高分红凸显价值属性,寿险主业加速修复
go
lg
...
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话,
巴菲特
所钟爱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无疑是能够得到最大范围认同的一个。 2023年,平安的营运ROE为13.2%,同比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把镜头拉长到近十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即便是在前几年深度转型带来业绩压力的时候,ROE这一核心指标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 能够在长时间保持着如此高水准的经营效果,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四个字--综合金融,这也是平安与保险同业之间最根本的差异。 在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趋势早已明朗,平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于综合金融的构想,正符合如今金融业发展大势。 一方面,客户对于一站式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希望在单一的金融机构内获得包括存款、贷款、投资、保险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混业经营来拓宽收入来源、分散风险,并提供更加综合的金融解决方案。这也是平安管理层一直强调的重要优势,即“东方不亮西方亮”。 而且,在综合金融模式下,平安实现降本增效有了更强有力的抓手。 平安银行、健康险、证券在对内获客的成本,仅为对外成本的5-7成左右。而且,得益于平安在科技实力上的沉淀,平安拥有国际领先、亚洲最大的后援服务平台,通过后台集中、规则管控以及工具赋能等建立了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规模效应下运营成本会更低,同时在全方位服务客户的同时能够更精细化客户的画像,进而降低金融业务风险。 尽管综合金融模式的优势足够突出,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没有门槛。 首先,金融机构执业有资质要求,平安依靠全牌照优势,早已成为了覆盖保险、银行、证券、基金、信托、资管的综合金融集团,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此外,如何把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进行精准投送,非常考验金融机构的技术实力。平安根据资产等级、人生阶段和职业三个维度划分客群,并根据客户的特定标签进行针对性营销,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客户的打扰。 再者,平安拥有足够庞大的用户基础,也只有足够大的客户基数在不同子公司之间相互迁徙才能创造足够大的增量价值。截至2023年末,平安持有跨子公司合同的客户数接近9000万人。 从寿险业务角度来看,集团内非寿客户1.7亿,其中待迁徙的高价值客户约2500万,这部分客户一旦交叉渗透起来,可以带来的额外利润相当可观。 随着高价值客户在不同子公司之间拥有的业务种类越多,其产生的粘性也更强,创造的效益自然也更大。据平安披露,当客户持有合同数超过4个时,留存率高达97%以上。年资5年的客户,客均利润是1年内客户的1.7倍。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金融战略的不断推行使得平安重构了以“三数”(客户数、客均合同数、客均利润数)为核心的新估值框架。这三个指标的持续上升验证了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正确性,2015年至今,客户数增长超2倍,客均利润和客均合同也实现了1.5-2倍的增长。 三、医疗养老勾画新曲线 金融是现在时,医疗是未来时。这句话在“银发经济”成为市场焦点的今天有了更深的含义,也在最新的平安财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了13次之多。国家社科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到2050年养老产业规模预计会达到21.95万亿元。 作为最先切入这个十万亿级蓝海市场的金融巨擘,平安创新性地推出了“保险+养老”产品,并采用了“居家养老”和“高端养老”双线并行的方式。 据统计,9成养老人群选择居家养老,平安采用了“智能管家+生活管家+专属医生”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模式。其中,智能管家是基于平安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通过智能音箱来提供生活助手、智慧物联等功能;生活管家则是线上的真人管家,能够7*24小时响应老人的需求;医生管家则是线上全科医生,能提供全天候实时音视频问诊服务。 针对3%的高端养老需求,平安通过旗下高端养老品牌“臻颐年”,打造了高端康养社区的标杆,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中心地带建立了多个高品质的养老社区。随着产品权益的不断丰富完善,臻颐年甚至突破了养老社区的地理位置限制,为老人提供国内旅居以及与海外第三方合作的全球旅居。 从重要程度来看,医疗健康是养老的核心,而且在许多疾病年轻化的当下,医疗健康更是脱离了养老范畴,需求面越来越广。能否为客户提供广泛的优质医疗健康资源,成为了决胜未来的关键。 为此,平安不断加码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建设。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超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3.6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3万家。 生态圈的持续扩容,意味着客户能够享受到的一站式服务内容更加宽泛,对于金融主业也是直接赋能。平安集团的保险客户在拥有一个金融账户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个健康账户。 比如平安集团通过平安健康的“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向寿险用户提供特色体检、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及陪诊、控糖管理、重疾专案管理等亮点服务,从而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有助于强化客户粘性,提升客户的价值潜力。 截至2023年年末,在中国平安超2亿的个人客户中有约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达5.5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5倍。 四、结语 这份财报也得到了一众机构的认可。 中金公司认为,资管业务亏损及信用险赔付拖累了营运利润,但NBV 增速亮眼,业务质态进一步改善。随着减值压力边际缓解和权益市场企稳,预计公司利润有望触底回升。对平安的A股和H股均给予了“跑赢行业”的评级。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平安的现金分红略超预期,显示出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并强调公司寿险业务价值拐点已经确立,给予了平安“买入”评级,并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呈现增长趋势。 国泰君安则认为,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NBV)较快增长,显示出渠道改革的成效,同样预计中国平安的净利润将在未来几年呈现增长趋势,维持了对平安的“增持”评级。 总的来看,在经历改革阵痛期后,平安的核心业绩数据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叠加经济复苏趋势提振保险需求预期带来负债端修复,以及权益市场回暖下资产端的修复,平安向上增长的确定性越来越高。
lg
...
格隆汇
2024-03-22
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高分红凸显价值属性,寿险主业加速修复
go
lg
...
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话,
巴菲特
所钟爱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无疑是能够得到最大范围认同的一个。 2023年,平安的营运ROE为13.2%,同比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把镜头拉长到近十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即便是在前几年深度转型带来业绩压力的时候,ROE这一核心指标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 能够在长时间保持着如此高水准的经营效果,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四个字--综合金融,这也是平安与保险同业之间最根本的差异。 在技术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趋势早已明朗,平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于综合金融的构想,正符合如今金融业发展大势。 一方面,客户对于一站式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希望在单一的金融机构内获得包括存款、贷款、投资、保险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混业经营来拓宽收入来源、分散风险,并提供更加综合的金融解决方案。这也是平安管理层一直强调的重要优势,即“东方不亮西方亮”。 而且,在综合金融模式下,平安实现降本增效有了更强有力的抓手。 平安银行、健康险、证券在对内获客的成本,仅为对外成本的5-7成左右。而且,得益于平安在科技实力上的沉淀,平安拥有国际领先、亚洲最大的后援服务平台,通过后台集中、规则管控以及工具赋能等建立了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规模效应下运营成本会更低,同时在全方位服务客户的同时能够更精细化客户的画像,进而降低金融业务风险。 尽管综合金融模式的优势足够突出,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没有门槛。 首先,金融机构执业有资质要求,平安依靠全牌照优势,早已成为了覆盖保险、银行、证券、基金、信托、资管的综合金融集团,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此外,如何把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进行精准投送,非常考验金融机构的技术实力。平安根据资产等级、人生阶段和职业三个维度划分客群,并根据客户的特定标签进行针对性营销,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客户的打扰。 再者,平安拥有足够庞大的用户基础,也只有足够大的客户基数在不同子公司之间相互迁徙才能创造足够大的增量价值。截至2023年末,平安持有跨子公司合同的客户数接近9000万人。 从寿险业务角度来看,集团内非寿客户1.7亿,其中待迁徙的高价值客户约2500万,这部分客户一旦交叉渗透起来,可以带来的额外利润相当可观。 随着高价值客户在不同子公司之间拥有的业务种类越多,其产生的粘性也更强,创造的效益自然也更大。据平安披露,当客户持有合同数超过4个时,留存率高达97%以上。年资5年的客户,客均利润是1年内客户的1.7倍。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金融战略的不断推行使得平安重构了以“三数”(客户数、客均合同数、客均利润数)为核心的新估值框架。这三个指标的持续上升验证了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正确性,2015年至今,客户数增长超2倍,客均利润和客均合同也实现了1.5-2倍的增长。 三、医疗养老勾画新曲线 金融是现在时,医疗是未来时。这句话在“银发经济”成为市场焦点的今天有了更深的含义,也在最新的平安财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了13次之多。国家社科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到2050年养老产业规模预计会达到21.95万亿元。 作为最先切入这个十万亿级蓝海市场的金融巨擘,平安创新性地推出了“保险+养老”产品,并采用了“居家养老”和“高端养老”双线并行的方式。 据统计,9成养老人群选择居家养老,平安采用了“智能管家+生活管家+专属医生”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模式。其中,智能管家是基于平安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通过智能音箱来提供生活助手、智慧物联等功能;生活管家则是线上的真人管家,能够7*24小时响应老人的需求;医生管家则是线上全科医生,能提供全天候实时音视频问诊服务。 针对3%的高端养老需求,平安通过旗下高端养老品牌“臻颐年”,打造了高端康养社区的标杆,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中心地带建立了多个高品质的养老社区。随着产品权益的不断丰富完善,臻颐年甚至突破了养老社区的地理位置限制,为老人提供国内旅居以及与海外第三方合作的全球旅居。 从重要程度来看,医疗健康是养老的核心,而且在许多疾病年轻化的当下,医疗健康更是脱离了养老范畴,需求面越来越广。能否为客户提供广泛的优质医疗健康资源,成为了决胜未来的关键。 为此,平安不断加码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建设。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超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3.6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3万家。 生态圈的持续扩容,意味着客户能够享受到的一站式服务内容更加宽泛,对于金融主业也是直接赋能。平安集团的保险客户在拥有一个金融账户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个健康账户。 比如平安集团通过平安健康的“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向寿险用户提供特色体检、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及陪诊、控糖管理、重疾专案管理等亮点服务,从而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有助于强化客户粘性,提升客户的价值潜力。 截至2023年年末,在中国平安超2亿的个人客户中有约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达5.5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5倍。 四、结语 这份财报也得到了一众机构的认可。 中金公司认为,资管业务亏损及信用险赔付拖累了营运利润,但NBV 增速亮眼,业务质态进一步改善。随着减值压力边际缓解和权益市场企稳,预计公司利润有望触底回升。对平安的A股和H股均给予了“跑赢行业”的评级。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平安的现金分红略超预期,显示出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并强调公司寿险业务价值拐点已经确立,给予了平安“买入”评级,并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呈现增长趋势。 国泰君安则认为,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NBV)较快增长,显示出渠道改革的成效,同样预计中国平安的净利润将在未来几年呈现增长趋势,维持了对平安的“增持”评级。 总的来看,在经历改革阵痛期后,平安的核心业绩数据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叠加经济复苏趋势提振保险需求预期带来负债端修复,以及权益市场回暖下资产端的修复,平安向上增长的确定性越来越高。
lg
...
格隆汇
2024-03-22
邓晓峰、冯柳新进这两家公司
go
lg
...
手干预企业为消费者开发技术。” 苹果是
巴菲特
和段永平头号重仓股,有网友问段永平怎么看苹果的反垄断调查案,段永平回复称:“商业模式特别厉害的公司早晚会被调查的。这个案子看上去牵扯面很小。” 3 日本鼓励散户炒股,超7万亿美元储蓄进场? 日经225指数今日上涨,一度站上41000点,继续刷新记录新高。 景顺资产管理策略师Tomo Kinoshita指出:由于飙升的股市为许多家庭带来了可观的资本收益,投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的通缩背景,使得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占比52.6%,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家庭持有现金资产的比例仅为12.6%,欧元区为35.5%。 1990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后,日股多年下跌,日本散户对日股失去信心,由坚定的净买家转为了坚定的净卖家。 近期日本居民出现转折,日本家庭股票资产同比增长29.2%,而现金储蓄仅增长1%。 Kinoshita估计,截至2月13日,日本每10户家庭中就有1户得到60万日元(约4万美元)的资本收益。 近期日本政府修订了个人储蓄账户NISA制度,取消资本利得可享受免税待遇的期限限制,提高了年度缴款上限,将终身缴款上限提高1倍以上使之更有吸引力。Kinoshita认为日本现金储蓄不太可能会再增长。 日本央行最新季度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日本家庭仍持有超过1000万亿日元(约合7万亿美元)的现金储蓄。 对于日本股市,贝莱德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接受日经和东京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日本股市有更多上涨空间,得益于一些企业的质量以及日元走软,我们超配日股,以美元计,日本股票非常便宜,日本经济已经出现转机,希望看到日本央行“更快行动”。
lg
...
格隆汇
2024-03-22
段永平捐给中欧商学院1亿元证券,还曾给浙大捐赠10亿,炒股被称为“中国
巴菲特
”
go
lg
...
,获利均在10倍以上,被外界称为“中国
巴菲特
”。在2023年胡润百富榜上,段永平以90亿元财富排名第669位。
lg
...
金融界
2024-03-22
新华百货(600785.SH):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45.59%
go
lg
...
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宝银创赢最具
巴菲特
潜力对冲基金16期、梁杰锋,持股比例分别为36.15%、4.88%、3.95%、2.95%、2.62%、2.04%、2.01%、1.97%、1.85%、1.5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2
币圈炒币最重要的三个点你知道吗?币圈韭菜心理如何克服?
go
lg
...
!一天操作八百次,感觉自己很牛逼,股神
巴菲特
附体!(一个月以后看了一下还不如买入放着拿好的收益高) 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韭菜的幻觉以为,靠自己的智商是可以打败交易的手续费的,却殊不知平台的抽水是可以慢慢把你的本金给吞噬掉。你看K线按分,时,天,周,月线……都会得到不同结论,影响着你的交易频率。越短期交易,越接近抛硬币,接近赌。越是长期的预测,越接近真实的逻辑。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 不仅仅是炒币,就像这一波回调,冲哥首先是喊了清仓,然后让大家布局了LUNA系列和AXL!前天又入场了OG ETC等优质币子! AXL的部分盈利图!下一个就是看好的OG、ETC、LUNA系列还有、、、 首先这一波行情,冲哥先是喊清仓帮大家保住了本金和之前的利润不回撤,然后抄底了LUNA和AXL等优质币子,又保证了这段时间的一个收益率,保住了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收益率,一举两得! 币圈炒币最重要的三个点: 第一 仓位管理 第二 优质的币种和赛道 第三 大趋势的把握和入场的时机,出场的点位 把握了以上三点基本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起可以走的很远!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1
巴菲特
去年个人安保费用仅略高于31万美元
go
lg
...
2023年该公司为董事长兼CEO沃伦·
巴菲特
支付的个人和家庭安保费用为31万3595美元,较2016年的高点38万7881美元下降了19%。 从2016年到2023年,
巴菲特
的安保费用平均每年在31.2万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Meta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去年的安保费用高达1400万美元,在大型公司中名列前茅。一项安全评估发现,扎克伯格面临的具体威胁源于他作为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和控股股东的高调角色。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去年以2.26亿美元的收入成为薪酬最高的CEO,他的个人安保津贴为593万5084美元。
lg
...
金融界
2024-03-21
比特币价格上涨 10% 但能否将BTC推回到 7 万美元?牛市中的大回调需要离场避险吗
go
lg
...
是通常能赚到大钱的只有趋势交易者,比如
巴菲特
、查理芒格、张磊等投资大师们也都是趋势交易者。趋势交易最忌讳的则是,遇到波动就下车,然后错过时机踏空了行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3-21
上一页
1
•••
159
160
161
162
163
•••
31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大消息!彭博独家爆料香港机场考虑停飞所有客运航班36小时 怎么回事?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欧美风投走访中国后得出“不可投资的”西方资产清单
lg
...
中美重磅表态!特朗普称将在韩国APEC会见习近平 明年初到访中国举行峰会
lg
...
中国经济疲态显现,央行刚刚按兵不动!接下来盯紧四中全会
lg
...
美国政坛“黑天鹅”正在逼近!特朗普发出重大警告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