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联储史诗级加息周期:原因、影响、应对及展望
go
lg
...
步入衰退,整个欧洲距衰退仅一步之遥,而
强
美元
周期引发的资本外流下,欧洲金融危机风险快速酝酿。 11月3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75bp,此举为33年来最大加息幅度。英国央行自去年12月起已连续8次加息,利率水平到达3.00%水平,创2008年以来新高。一方面是英国自身面临着双位数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缓资本外流而不得不对美联储的加息行为进行应对。在美联储持续史诗级加息下,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近期先后表示过快的资本外流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但是也无奈的表示不会匹配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因为他们承担不起相应的经济收缩冲击。英国央行硬撑着加息抵抗通胀的同时,也直白的表示英国当前正处于衰退中:预计第三季度GDP收缩0.5%,第四季度进一步收缩0.3%,最终2022年全年GDP收缩1.5%,全年CPI同比或超11%。欧元区的经济也并不乐观,尽管GDP还在水平线以上苦苦支撑,但整体的通胀形势愈演愈烈。欧元区10月CPI同比10.7%,环比1.5%,大超预期且是有史以来最高数值。 大宗商品价格并未快速走弱,叠加非美货币持续弱势的大背景下,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中游制造国既承受了汇率损失,又要面临需求极端收缩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双重夹击。最直观的就是其贸易顺差迅速缩窄,甚至持续录得负值。而欧洲又比韩、日更脆弱的原因在于其对于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要更高,而且身处欧盟之中不得不“共担”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几近衰退,而核心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美联储过快的加息幅度引发欧洲的资本迅速外流,经济迅速降温,制造业和工业部门景气度显著下降,整体欧洲的需求疲软。 对于欧洲经济而言,在衰退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提防欧债危机重演:欧元区整体系统压力指标已接近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水平,可谓是乌云压“欧”欧欲摧。破题之道还得看俄乌冲突的演化,但主动权已不在欧洲一方。 3 影响:中国外需下滑,出口持续大幅下降,扩大内需重要性提升 3.1 外需疲软拖累中国出口 中国外需景气度在美联储加息引发的海外经济需求疲软下出现加速下滑迹象。10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6%,略高于上月0.6个百分点但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国际地缘因素、海外经济放缓、以及欧洲部分地区能源供应链受阻,拖累外需持续下滑。10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0.4%,大幅下滑1.6个百分点;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6.6%,德国制造业PMI为45.7%,连续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从海外出口看,10月韩国前20天出口同比-5.5%,各类与外需相关的指标均显示近期海外的需求大幅放缓。 2022年中国第1、2、3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8%、0.4%和3.9%,前三季度GDP增速3.0%。7-9月经济正在筑底,基建投资和高端制造业投资高增为主要拉动项,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低迷,消费疲软,出口明显下滑。2020年以来,中国产业链优势凸显,出口对GDP起重要支撑作用。但三季度开始,外需下滑对出口拖累明显,稳内需重要性上升。 可以预见的是,外需随着欧洲的实质性衰退以及美联储史诗级加息的延续,在未来只会进一步下滑,中国需要提前预备弹药扩大内需。 3.2 人民币短期仍面临贬值压力,但幅度有限 作为全球利率的主要锚定之一,美联储持续加息势必会进一步提升美元相对于全球其他货币的强势地位,从而推高全球对美元和美元计价资产的需求。尤其是11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表示了“加息幅度可能会缓,但终点利率可能会高“的表述后,叠加美国目前通胀形势尚未出现转机,美元短期内可能继续维持强势。人民币兑美元短期继续承受相当的压力,也有部分投机性交易行为促使人民币汇率在某段时间内”非合理“贬值。但是我们认为应该相信人民币汇率的价值导向与中国央行的逆周期调控能力,合理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同时不要只盯着”人民币-美元”对,而要放眼人民币与世界其他非美主要货币的变化趋势,而人民币汇率在后者的表现依然展现了强大的韧性。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解读二十大报告中着重提到,未来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人民币的实际表现看,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今年接连突破了6.8,7.0和7.2等重要的心理关口,但总的来说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 在人民币汇率这一问题上,我们强调依然应该正视汇率反映基本面的根本属性,回归中期国际收支驱动视角,关注人民币“价值“,而非”价格“。短期来看,人民币确实受到了包括风险偏好下降,大类资产联动和俄乌冲突等非市场因素的冲击,叠加整体的美国加息周期和美国短期相对较好的基本面(中美双周期),汇率短时间承压。但也需要注意到,从10月初至今的一个月时间内,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有四个交易日单日人民币升值超600基点,继10月26日单日升值了1260基点后,1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单日再次大幅升值超1500基点,创2010年有数据以来最大涨幅。 这种大幅的离岸市场人民币升值显然不是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而更大可能是央行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逆周期干预,打击单方面看空人民币的投机交易行为。创历史的单日人民币升值已经证明了央行逆周期的调控能力,现在依然还在看空人民币的参与者应该认清现实,以基于基本面和中期国际收支驱动的视角进行人民币外汇交易。看清央行维护人民币市场化的决心,以及严厉打击任何过度单边投机人民币趋势的决心。 中国经济正在持续边际改善,而美国的经济动能正在衰退,英国已经公开宣布进入衰退,欧洲离实质性衰退也仅一步之遥。越来越多的央行已经不再追随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幅度,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美联储加息的幅度或开始放缓,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空间有限,有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企稳复苏而逐步收复失地。 3.3 中国的资本外流已经边际好转,未来有望信心转暖 与汇率息息相关的便是利差与相应的资本流动,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自6月底开始已经倒挂,近期有所加深。伴随着美联储的再次激进加息,不仅是处在中国的资本,而是全世界的资本都在向美国流动。8月美国海外私人资本净流入为2929亿美元,海外官方净流出为173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长期证券增加了1752亿美元;美国投资者持有外国长期证券减少了227亿美元。资本净流入的斜率几近创造1980年以来最快的记录。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角度看,3月至8月,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组合净流出超500亿美元,是资本流出的重灾区。而中国3月-8月净流出为548亿美元,其中股票净流出59亿美元,债券净流出488亿美元。如果以境内银行代客收付证券投资看作中国资本流动的指标,从2月至9月净流出超1700亿美元。 但我们认为资本流出最快的时间已经过去,一方面中国的外资流出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而中国央行近期表示10月份外资对于中国债券呈现净买入,拐点已现;另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持续调整后已经足够的具有长期吸引力,且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对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是有力的支撑。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放缓,美国经济边际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下的筑底,资本外流有望放缓。 3.4 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吸引资本持续流入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中国货币政策一如既往的连贯性与持续性。易纲行长近期在发言中再次强调,“我们没有实施量化宽松、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在全世界居中,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较低,人民币汇率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物价走势整体可控,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货币政策的连贯性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来到中国,投资中国,并长期看好中国。 继续实行“以我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在美联储如此翻江倒海般的加息周期中“不作为”,而是更应该珍惜我们整体金融审慎体系下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做到精准施策,施策有效。过去的近一年中,为了维护中国经济的稳定,我国央行果断出手通过不同的降准,降息(LPR)政策托底中国经济。我们正在经历宏观层面的中美双周期,尽管当下的中美的货币政策差依然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自己的框架中妥善调控,做到保民生,保就业,保经济的重要目标。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变量,但从目前来看,并不构成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制约。 3.5 是该出手稳楼市了 此轮强加息周期中,无论是中国面临资本外流的边际回暖,还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以我为主”固然都是向好的信号,但这对于风雨飘摇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依然不足够。近期房地产销售依然疲软,房企现金流紧张,民营房企最后的堡垒——少数的几位三好生也出现创始人卸任、股价大跌、海外美元债重组等。10月前3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同比为-21.5%,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2.4%。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核心是“缺钱”:缺钱发工资,缺钱给供应商,缺钱保障交楼,缺钱偿还债务。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全球资本向美国流动以及相对低评级企业债发行难度的提升都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制约,众多中国房企技术性违约海外美元债也是无奈之举。
强
美元
周期与弱中国房地产周期叠加在一起,也加大了救助楼市的难度。 在不“大水满贯”的政策指导下,恢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信心比贷款展期等措施更为重要。毕竟海外金融条件只会收的越来越紧,单纯的“对抗”
强
美元
周期毫无意义也无必要,如果
强
美元
周期改变不了,那就从弱地产周期开始改善。对于房企审慎区分,实现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争取在美联储转向之前有实质性进展。一方面是当下对海外债务的技术性违约只是权宜之计,这也涉及到未来众多中国其他行业企业发行海外美元债的信用问题;另一方面,未来在美联储转向后债券的发行成本和票面利率也会相应降低,也利好重组成功后的中国房企通过(海外)市场化的形式解决遗留的债务问题。 4 展望: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中国应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扩大内需 对于美国经济自身而言,核心通胀环比依然没有放缓的趋势,而劳动力市场在边际降温下,整体还是过于强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掣肘只存在于美元流动性是否会在缩表与加息的组合拳下大幅收紧,从而对金融稳定带来挑战。至少从短期来看,我们认为美联储不会大幅放缓加息的步伐。高通胀持续的越久越顽固,不如毕其功于一役,持续大幅度加息进行打压。如果说对于转向进行量化的话,那核心PCE同比持续处于3.5%-4%区间,核心CPI同比处于4%以下,且失业率达到至少4.5%的水平。至少现在来看,还为时过早。最核心的还是在于12月美联储加息力度的选择,美联储的“史诗级”加息或还将继续,除非通胀或就业数据出现突变。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的史诗级加息只是短期扰动,我们应该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有着坚定的信心,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受干扰。稳增长优先于防通胀,宽信用优先于宽货币,当前关键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做好长短期政策相结合,短期稳增长,长期提高潜在增长率和发展可持续。短期看,稳增长上升为首要任务。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有领先性的社融信贷反弹,经济有望短期筑底,但政策需要继续发力。长期看,跟过去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续性。如果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我们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产业链、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有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有富有韧性的经济体系。相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各界将不断增强对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的信心。
lg
...
金融界
2022-11-07
“强鹰之末”!美联储高强度加息或步入尾声,复盘历次美联储加息周期出现的新兴市场危机,这些国家危险
go
lg
...
值。美元体系对EM的影响表现为:
强
美元
背景下,全球负债端成本相对抬升、资产回报率被拉低、私人部门盈利能力变弱、杠杆率(特别是对外杠杆)上升,EM国别信用风险上升、汇率加速贬值;弱美元背景下,全球负债端成本相对下移、资产回报率抬升、私人部门盈利能力增强、杠杆率(特别是对外杠杆)下降,EM国别信用风险回落、汇率进一步走强。 新兴市场危机会发生吗?阿根廷、土耳其及部分东南亚国家有风险。 1)美联储虽已“名鹰实鸽”,但年内大概率仍有不少于100BP的加息,即便美元指数于今年底到明年初见顶,全球“紧货币+紧信用”周期或仍将持续数月,新兴市场的风险暴露不容忽视。 2)疫情暴发至今新兴市场短期资本净流入速度明显加快,而多数新兴市场贸易逆差形势较以往严峻,未来资本流出速度或更快,值得注意。 3)多数新兴国家债务风险相对可控,但土耳其和阿根廷需要警惕。 4)部分亚洲新兴经济体如泰国地产出现过热特征。 5)部分东南亚新兴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外储消耗过快,存在一定隐患。
lg
...
金融界
2022-11-03
Mysteel:加息斜率将放缓,而大宗商品价格向下压力不减
go
lg
...
会停息,甚至还会加大力度。前一段时期,
强
美元
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的主因之一。而且在欧美采取加息政策后,全球利率中枢上移将使流动性环境恶化,全球经济衰退对商品的影响会日益显现。我们曾指出这种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未来对各类资产价格的压力可能逐渐增加。 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已经见顶,但各品种表现出现分化。首先,地缘政治因素使得供给端约束主导的能源价格走势相对偏强,比如原油和天然气。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相比于其他商品的价格呈现快速下跌的趋势,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震荡。其次,铜这类金属工业品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对下游需求的敏感度较高。而原油对下游需求的反应比较之后。最后,在全球经济衰退时,贵金属的保值功能使得其因避险需求而走出不同的行情。 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或仍有支撑,特别是能源类商品。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一些权威投资机构认为,全球经济疲弱,工业品需求预期不振,大宗商品价格已经筑顶。产业端下游需求受到抑制,加上疫情防控压力仍旧较大,供给改善,相对过剩的局面使得商品价格仍有向下的调整空间。但是,短期内,由于过去几年产能投资不足,且受地缘政治和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冲击,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偏慢,商品价格仍存在一定的支撑。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已经从高位回落,但总体上看,大宗商品仍是今年表现最为强劲的资产类别,未来价格仍有可能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以气价为例,尽管近期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下降,但仍比往年同期高出约四倍。此外,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全球对能源商品的需求仍存变数,能源商品价格的下跌速度将慢于其他金属商品。 作者:上海钢联 黑色产业研究服务部 研究员 李爽 经济学博士
lg
...
我的钢铁网
2022-11-03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0月21日周五
go
lg
...
估政策影响。 第一财经:今年以来,
强
美元
冲击了多国汇率和许多企业盈利,但并非所有企业收益都受到冲击,美股小盘股就反而成了少数的受益者。由于大多数收益来自于美国本土,美股小盘股罕见跑赢大盘股。分析师认为,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小盘股目前的估值仍具吸引力。 财联社:据一份行业报告显示,欧盟大多数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创纪录新高,风能和太阳能为整个欧盟提供了24%的电力,高于去年同期的21%。这或许可以缓解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和能源价格飙升的冲击,却不足以抵御能源危机。 中新经纬:20日,德国政府批准了一项计划,将在三年内花费63亿欧元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作为实现净零排放的一部分。根据该计划,充电站数量将增加14倍,到2030年从现在的约70000个增加到100万个,侧重点在于在目前供应不足的城市建设。 澎湃新闻:日前,美国运动品牌斯凯奇起诉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侵犯其鞋底技术专利。斯凯奇指出,爱马仕2022年推出的éclair和Envol两款鞋履中,鞋底使用的设计元素侵犯了斯凯奇Massage Fit鞋底的多项专利。爱马仕暂未回应该事件的置评请求。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0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金融时报: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120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期限为3年,发行利率为2.11%,获得了境内外各类投资者的踊跃认购,认购倍数达4.41倍。截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560亿元。 活跃债券:截至10月20日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7175%,上行1.20BP;10年国开活跃券报2.8700%,上行0.80BP。 国债期货:10月20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210,跌0.18%;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840,跌0.07%;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220,跌0.03%。 Shibor:10月20隔夜shibor报1.1540%,上涨3.8个基点;7天shibor报1.5810%,上涨3.4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6970%,上涨0.6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0-21
日元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1美元兑150日元关口,跌破150关口意味什么?
go
lg
...
机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认为,在持续的
强
美元
预期下,短期内美元兑日元上破150的可能性很大。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全球市场研究主管Derek Halpenny的团队表示,“我们目前仍认为超预期的通胀数据将强化美联储在11月和12月会议上进一步大幅加息的预期。虽然我们认为美国核心通胀很快就会见顶,但美联储需要CPI在至少2~3个月中连续下降,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在2023年一季度的某次会议上暂停加息。这样的预期无疑为美元继续走强敞开了大门。” “自9月份日本央行干预汇市令美元兑日元在当日突破145.9后,美元兑日元持续走高,推高了日本当局将再次干预的预期。日本财务省已将干预与‘无序的市场’联系在一起,如果目前弱日元持续下去,这样的说法可能再次被当局引用。目前,我们仍看多美元兑日元,因为美元的基本面背景决定了美元兑日元将继续走高。因此,短期内(美元兑日元)突破150上方新高的可能性更大。”Derek Halpenny的团队补充道。 华泰证券分析师常慧丽认为,日本央行干预也收效甚微。今年日元兑美元已下跌23%,贬值幅度为1972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如果日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当前低点、甚至进一步贬值,不排除 2023 年日本通胀率达到 4%-5%的可能性。 日元为何如此弱势? 首先,日本央行逆势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尤其在5月后美日、及其他国家相对日本利差不断扩大,直接触发日元快速贬值。 此外,日本基本面走弱也是导致日元贬值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能源危机日本贸易条件迅速恶化、贸易逆差扩大,日元兑一篮子货币也明显走弱。 日元快速贬值意味着什么? 与直觉不同的是,日元快速贬值对提振出口可能收效甚微——这可能主要受其出口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货币大幅贬值加大本国通胀压力。8月日本CPI触及3%,为2014年10月以来高点,同时,通胀压力由点及面已经呈现全面通胀的态势。 日本央行“逆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剧美元兑日元、以及兑亚太一篮子货币升值的压力。 日本国债市场在“失去活力”——日本央行持有本国国债比例不断上升,而市场活跃度大幅下降。近期日本10年期国债市场一度连续数日无成交,显示市场对国债定价有较大质疑。
lg
...
金融界
2022-10-20
【洞悉·汇市】美元指数上涨基础稳固 本周或高位修正
go
lg
...
上行基础稳固,且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均未对
强
美元
感到不适,这为美元后期继续走强奠定基调。 从上周数据来看,通胀形势依旧严峻。美国9月CPI和核心CPI双双超预期上涨,而PPI也再次走高,同时,密歇根消费者通胀预期重新上行,种种迹象表明,美国通胀还远未达到美联储期望的实质性下降。 美联储会议纪要重申了其采取一切措施抗击通胀的决心,甚至不惜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美联储大鹰派布拉德甚至直言今年剩下两次会议上美联储都将加息75个基点。美国总统拜登和美国财长耶伦均认为当前美元走强是由市场推动的结果。从美国当前的利益来看,当前美国需要强美元,不大可能联合其它国家干预
强
美元
。 市场对美联储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已经上升至约90%,且对12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也在提升,甚至不排除美联储可能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HYCM兴业投资分析师表示,美元上涨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不过,HYCM兴业投资分析师提醒道,凡事过犹不及。上周美国强劲的CPI后美元在最初的狂热后,多头迅速回补,就是一个最好的提醒。展望本周,美国方面缺乏重磅经济数据和事件风险,这可能使得美元短线缺乏进一步上涨的动能,但若美元能趁机进行修正,或为后市进一步上行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本周将重点关注美国财报,包括美国科技巨头奈飞和特斯拉。由于市场对本季度美国财报的盈利预期较为悲观,不排除财报可能好于预期,从而推动美股为首的风险资产反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或有回调修正的需求。 另外,需要关注美元的对手货币日元和英镑在本周可能出现的翻盘行情对美元构成的压力。美元兑日元已经上探148上方水平,日本当局随时可能入场干预,尽管日本单方面的干预对日元的支持可能是短暂的,但日元在较短时间内爆发将增加市场波动性,投资者应当防范这一风险。英镑方面,在英国撤换财长之后,本周英国可能对此前的迷你预算案做出弥补,若市场对英国动荡风险的担忧减弱,可能引领全球市场情绪回暖,也将不利于美元。 技术上,美元指数周图整体来看,去年5月以来的上行势头维持完好。上周企稳上行的MA5,录得带上下影线阳烛,但随机指标倾向自超买区域回落,短线可能陷入震荡。初步阻力位于113.00,进一步阻力位于114及114.80。下方初步支持关注112.00,进一步支持位于MA10。日图在113一线整理,未能刷新高点,随机指标倾向回落,增加了短线回调的风险。综述,本周可能在拉锯后略有下行风险,强弱分水岭位于112.00一线。
lg
...
金融界
2022-10-17
格上宏观周报:9月社融超预期,中美通胀大不同
go
lg
...
升难降”,美股波动性短期或仍高企。虽然
强
美元
交易最近小幅回撤,但美元走强趋势可能并未结束,而本次非农数据也总体加持
强
美元
走势。 光大证券认为,供给有限而需求温和复苏,导致失业率在8月的基础上再次回落,重回2020年1月以来的低点3.50%,时薪增速同比增速虽然小幅回落,但依然维持高位。超预期的就业数据下,11月加息75bp依然是大概率事件。10月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集体放“鹰”,重申美联储当前目标是控制通胀,当前的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政策“转向”。考虑到美国全年通胀中枢约为8%左右,依然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中枢目标,预计年底两次会议,美联储将依然维持大步加息的节奏。 新闻五:“欧佩克+”超预期减产!国际油价创3月来最大单周涨幅。 当地时间10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第33次部长级会议,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石油减产,此次减产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受此消息影响,国际油价连续五个交易日反弹,创3月份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拜登政府对此表示失望,暗示欧佩克承担减产的恶果,同时将释放更多战略石油储备;欧佩克表示为了保证能源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避免油价暴跌,也不想再俄乌战争中站队; 能源安全问题是当下的博弈重心,石油美元体系面临动摇,政治博弈是短期影响油价最核心的因子,而非供需,从长期来说,石油受到供给的影响要甚于需求; “欧佩克+”主导高达200万桶/天的减产,远超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日均50-100万桶之间。短期来看,供应主导预期下,国际油价偏强走势为主。考虑到东欧局势和欧洲能源问题,四季度不确定性较大。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9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2)美国: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3)欧盟:9月CPI数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2-10-16
社融信贷回升传递了什么信号?
go
lg
...
能源压力,整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十分艰难;
强
美元
影响下,英国养老金出现亏损并触发资产抛售;全球外汇储备缩水。外需回落,出口下滑,宽信用更需内需发力。 5)展望未来,货币政策稳健宽松,加码稳增长,提振实体经济信心。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不畅,提振信心,让企业敢融资、居民愿消费。9月13日,国常会部署不低于2000亿的专项再贷款,并配套财政贴息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提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多重政策松绑楼市,有助于稳固居民融资需求。 2、9月存量社融增速10.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反映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实体融资需求改善。 9月存量社融规模340.65万亿元,同比增速10.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元,同比多增6274亿元。从供给端来看,8、9月份密集出台稳增长政策,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助力宽信用进程。从需求端来看,9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基建、制造业投资发力。 从社融结构来看,人民币信贷、非标融资构成对社融的主要支撑,政府债、企业债对社融的拖累减弱。 1)社融口径信贷延续多增。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7万亿元,同比多增7964亿元。传统信贷大月叠加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带动企业信贷规模提升和信贷结构改善。 2)表外融资延续多增。9月表外融资增加1449亿元,同比多增3555亿元。其中,新增未贴现票据134亿元,同比多增120亿元,宽松的信贷环境下企业开票意愿明显上升,但银行因监管政策或腾挪额度等原因收票意愿不足。委托贷款增加1507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延续8月的多增态势。一方面,多地放款公积金政策,指向公积金贷款需求增加,支撑委托贷款;另一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以股东借款模式补充项目资本金,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委托政策性银行或国开行发放贷款,项目公司股东再以贷款资金对项目进行增资,委托贷款延续多增。信托贷款减少192亿元,同比少减1906亿元,主因信托业务分类调整开始实施,信托类存量业务整改过渡期延长至5年,信托压降力度明显降低。 3)政府债小幅少增,对社融的拖累减弱。9月政府债券净融资5525亿元,同比少增2541亿元。9月政府债融资继续受发行节奏错位的影响,但9月末辽宁、上海、天津率先发行专项债结存限额,一定程度上对冲当月基数效应的拖累。 4)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对社融的拖累减弱,股票融资小幅多增。9月新增企业债券876亿元,同比小幅少增261亿元。本月城投债净融资同比下滑16.8%,城投融资情况持续低迷,市场风险偏好仍然偏低。9月新增股票融资1021亿元,同比小幅多增249亿元,环比少增。 3、信贷回暖,企业端融资需求恢复,结构向好,居民端仍需改善 总量上,9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11.2%,较前值提高0.3个百分点。9月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24700亿元,同比多增8100亿元,超市场预期回暖。 结构上,企业贷款方面,短贷、中长期多增,票据多减。9月新增企业贷款19173亿元,同比多增9370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多增4741亿元、多增6540亿元、多减2180亿元。进入9月之后,票据利率出现半个月左右的抬升,叠加近期基建相关支持政策发力,政策性银行金融工具推动基建类贷款投放,信贷需求继续回暖。 居民贷款方面,短贷、中长贷均少增。9月居民贷款增加6503亿元,同比少增1383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8亿元,同比少增18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56亿元,同比少增1211亿元。居民端信贷同比少增反映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偏弱,30城9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13.91%,较上月收窄4.76个百分点。国庆节前政策集中出台部分城市下调房贷利率下限、公积金贷款利率、置换个税优惠,引导楼市稳信心,后续商品房销售和居民中长贷修复仍需观察。 4、M2、M1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上升0.3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缩窄,实体经济活跃度转暖。 9月M2同比增速12.1%,较上月小幅回落了0.1个百分点,反映9月较大的财政投放力度叠加减税缴费,共同支撑M2高位增长。 从结构来看, 1)企业存款增加7649亿元,同比多增2457亿元。居民存款增加23894亿元,同比多增3232亿元。主因信贷修复、减税缴费、财政投放等因素。2)财政存款减少4800亿元,同比少减231亿元。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季末财政支出增加,财政存款加快向企业和居民存款转化。3)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2805亿元,同比多减2136亿元。季末为应对考核,叠加银行将理财转化为一般存款,非银存款向居民企业存款转化。 9月M1同比增速6.4%,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M2与 M1剪刀差小幅缩窄,反映实体经济活跃度提升。
lg
...
金融界
2022-10-13
【10月13日Choice早班车】央行: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
go
lg
...
续上行,将支撑9月CPI的同比反弹,而
强
美元
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冲击大宗商品价格,9月油气和化工价格有所回落,这或拉低9月PPI同比增速。13家机构对9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16家机构对9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1%。 上海证券报:从相关渠道获悉,监管部门12日向各财险公司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合规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包括严格履行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合规治理架构、完善合规制度流程、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盯紧重点风险领域、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等。 行业动态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8年全球来自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必须翻倍,才能有效限制全球变暖;否则,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加以及缺水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安全可能受到损害。 澎湃新闻: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称其研发的航空用固态电池取得重大突破,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几乎是特斯拉4680锂电池的两倍。 财联社:以特斯拉为首的一众车企推广下,一体化压铸逐渐走入市场视野,该技术不仅对整车制造本身有着降本、减重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产线自动化程度。近期,一体化压铸逐工艺已作为先进性指标纳入我国地方补贴政策。 科创板日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1.6GWh,同比增长101.6%,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研究显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日益胶着,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还未完全形成,但2023年格局将基本确立,未来将越来越向头部聚集。 第一财经:财政贴息支持医院贷款更新医疗设备政策落地后,医疗器械厂商已开始争夺抢占这波红利。券商分析,本次贴息贷款覆盖方向和领域较为全面,涉及相关公司均有望在短期内受益,相关人士表示,贴息贷款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行业发展,但是对行业和相关企业影响程度尚难以判断,最终对公司业绩的贡献仍以实际落地订单为准。 第一财经:12日晚间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多只白酒股集体披露1-9月经营数据,券商表示,白酒旺季动销整体仍呈现弱复苏,但板块基本面整体向好,需求环比改善,且目前估值合理偏低,未来随着经济复苏、需求进一步回暖,或迎来估值修复。 财联社:剑桥科技公告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大增超八成,股价连续斩获两个一字板。谈及业绩预增的原因,剑桥科技表示,公司在数通与电信高速光模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分析师称,预计下半年数通领域的市场需求还将持续走强,下半年光模块公司的业绩表现甚至还可能会优于上半年。 每日经济新闻:字节跳动内部邮件显示,字节跳动已开启新一轮员工期权回购,价格为每股155美元,较上一轮回购价格上涨约9%,也与该公司最新的员工期权授予价格一致。 楼市观察 21财经:日前,多个热点城市的公积金贷款利率陆续下调。不止是公积金多城市商贷也陆续出现回落,甚至出现首套房利率“破4”的情况。目前来看,公积金利率下调对于地方楼市影响有限,购房者对于区位、房型和性价比要求更为明确,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明显。 财联社:深圳打折促销楼盘从局部扩散至全城,有公寓甚至给出了6折优惠。尽管开发商让利幅度明显加大,但从国庆黄金周的表现来看,深圳楼市成交依旧低迷。专家表示,楼市基本面已发生改变之下,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并不奇怪,接下来的深圳市场,在多个新房项目入市的带动下市场活跃度将有所好转。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新政在落实降低首付、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额度的同时,制定商品房交易环节补贴政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购买丰县城区新建商品住房的,由县财政给予买受人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购买现售商品住房的按缴纳契税的50%享受购房补贴。 新京报:9月,集中供地主导着土地市场的走势,目前来看,虽然集中供地带来成交量的上涨,但是土拍热度并未一同走高,城市冷热分化趋势凸显,溢价率环比微降,土地流拍现象也在增加。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房企更加追求土储结构、质量和增储的安全性。 公司新闻 洛阳玻璃:控股子公司与一道新能源签订光伏玻璃战略合作协议 紫金矿业:拟40亿元收购山东海域金矿30%权益 药明康德: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107.12% 川恒股份: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拟增持4000万元-8000万元 威胜信息:拟1.5亿-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443.9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1%左右 中集集团:控股子公司集瑞重工拟战略重组引入奇瑞商用车等新战略投资者 龙佰集团: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等已达标达产 德昌股份:全资子公司获汽车项目定点通知 乐鑫科技:公司芯片可用于扩展现实(XR)终端产品领域 富奥股份:公司及旗下分公司富奥散热器与东风零部件等签署合资意向书 国内股市 沪深股市:10月12日A股午后强势拉升,沪指上涨1.53%收复3000点大关,深证成指上涨2.46%,创业板指上涨3.6%。市场成交额放大,行业板块全线上扬,风电、光伏、半导体、软件板块大涨。 沪深港通:10月12日,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8.7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54.8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9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锦浪科技、汇川技术,分别获净买入3.05亿元、1.37亿元、0.88亿元。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天齐锂业,分别遭净卖出15.97亿元、5.61亿元、3.12亿元。 龙虎榜:10月12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大金重工,金额为1.65亿元。数据显示,该股日内涨停收盘,全天换手率4.63%。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深股通席位净买入3843.3万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40股,其中25股被机构净买入,神州数码被买入最多,三日净买入1.16亿元。另外15股被机构净卖出,甬金股份被卖出最多,金额为1.32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0月11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370.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34.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19亿元;融券余额为936.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07亿元。 中国基金报:12日上午A股震荡走低,午后风云突变,集体拉升翻红,沪指涨超1%,收复3000点;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均大涨超3%!专家分析称,原因可能是超跌反弹现象,目前市场底部特征逐步显现,负面扰动因素已被市场充分定价,长期已具备较好的性价比,对于后市可以更加积极乐观。 上交所:上交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指导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优化上证信息安全、上证基建、上证养老产业、中证银发经济、中证高端制造、中证乡村振兴债等13条指数,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 交易提示 环球市场 美国股市: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指数跌0.33%,纳指跌0.09%,道指跌0.1%。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日线六连跌,标普500指数收于2020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纳指续创2020年7月来新低。 欧洲股市:欧股收盘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0.39%,法国CAC40指数跌0.25%,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86%。 亚太股市:10月12日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6.25点,跌幅0.02%,报26395.00点。韩国KOSPI指数收盘上涨10.40点,涨幅0.47%,报2202.47点。 港股:12日恒生指数收跌0.78%,恒生科技指数跌0.27%。科技股普遍反弹,汽车股、电池股涨幅居前,理想汽车涨超6%,小鹏汽车、中创新航涨超4%,比亚迪电子涨超3%。博彩股、餐饮零售股跌幅居前,百胜中国跌超6%,呷哺呷哺、周大福跌超5%,澳博控股跌超4%。 外汇:10月12日,人民币中间价报7.1103,下调28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1075。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收报7.1799,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跌119个基点。成交量303.14亿美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3.45亿美元。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7.1750元,较周二纽约尾盘跌17点,盘中整体交投于7.1537-7.1927元区间。 国际期货: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12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8.5美元,收于每盎司1677.5美元,跌幅为0.50%。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约2%。WTI 11月原油期货收跌2.08美元,跌幅2.33%,报87.27美元/桶。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跌1.84美元,跌幅1.95%,报92.45美元/桶。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三下跌,受所有船舶板块运费下跌影响。波罗的海整体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31点,或约1.6%,至1873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跌47点,或约2%,至2199点。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9月PPI同比升幅由8.7%回落至8.5%,但高于市场预期的8.4%;环比上升0.4%,为三个月来首次上升,高于预期的0.2%,上月为下降0.1%。美国9月CPI数据将于今晚公布,市场预计同比升幅将小幅回落至8.1%,但核心CPI料将加速至6.5%。 欧佩克:欧佩克在最新月报中大幅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前景,预计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64万桶/日和234万桶/日,较此前预期分别下调46万桶和36万桶,原因是通胀持续高企及全球经济放缓等。报告还显示,欧佩克可能倾向于在明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限制石油供应。 财联社: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表示,加息100个基点将超出所需。欧洲央行在10月份加息75基点,12月再加息50基点,即可达到中性利率的目标。一旦达到中性利率,欧洲央行将评估QT.轻微的经济衰退并不会阻止欧洲央行加息。所有指标都表现出经济停滞或轻微的衰退。 上海证券报:日前,欧洲持续受能源价格影响。据悉,目前法国约30%的加油站处于断油状态,南部部分地区开始限量购油,政府计划采取更多干预措施缓解油荒。同时能源价格上涨也使意大利超35万家企业或陷入亏损,成为该国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因素。 第一财经:当地时间14日,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将“放榜”,揭开美股三季度财报季序幕。据悉,银行股股价今年表现不佳,摩根大通领跌六大行,分析师预期,为应对潜在经济衰退,六大行将在三季度作出大约45亿美元的坏账拨备,为连续三季计提不良贷款。 债市纵览 每日经济新闻:受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影响,日本10年期国债连续三个交易日无交易量,为该期限国债自1999年成为基准国债以来首次发生。10月11日收盘,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0.246%,略低于日本央行0.25%的收益率控制目标。由于日本央行是日本国债的最大买家,其通过大量购债来维持收益率曲线的政策导致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恶化。彭博社的日本政府债券流动性指数显示,日本债市的流动性压力已经上升到十多年来的新高。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1日,欧盟发行了两笔债券,总额达110亿欧元,其中7年期债券总额50亿欧元,20年期债券总额60亿欧元。此次发债所筹集的资金中,20亿欧元将通过宏观金融贷款计划提供给乌克兰。 活跃债券:截至10月12日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7275%,下行1.25BP.国开债方面,10年国开活跃券报2.8900%,下行1.60BP。 国债期货:10月12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055,涨0.20%;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715,涨0.14%;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185,涨0.04%。 Shibor:10月12日隔夜shibor报1.1550%,下跌2.8个基点;7天shibor报1.6110%,下跌1.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6710%,下跌0.7个基点。 财经日历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0-13
东方财富早盘内参 10月13日周四
go
lg
...
续上行,将支撑9月CPI的同比反弹,而
强
美元
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冲击大宗商品价格,9月油气和化工价格有所回落,这或拉低9月PPI同比增速。13家机构对9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16家机构对9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1%。 上海证券报:从相关渠道获悉,监管部门12日向各财险公司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合规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包括严格履行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合规治理架构、完善合规制度流程、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盯紧重点风险领域、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等。 财联社: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减租工作,切实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负担。 中国证券报:银保监会日前指出,针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在网络小额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规范,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将继续完善有关监管制度,推动网络小额贷款行业规范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时代周报:随着高铁网提前建成,加密成型,至今全国已有39条线路开通计次/定期票。可以通过席位预约或者直接刷有效身份证件进站乘车,给跨城通行带来实惠和便捷。如今高铁月票已经不再局限于都市圈,而悄然覆盖了城市群甚至是四大地理区域。 行业动态 财联社:以特斯拉为首的一众车企推广下,一体化压铸逐渐走入市场视野,该技术不仅对整车制造本身有着降本、减重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产线自动化程度。近期,一体化压铸逐工艺已作为先进性指标纳入我国地方补贴政策。 财联社:光大证券最新研报显示,锰为钠电池的潜在受益者。此前特斯拉和多家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已经一直在探索锰元素新产品,新能源电池已然成为锰行业的新兴增长点。考虑到钠离子电池及磷酸锰铁锂的新需求增长以及锰行业供给侧一定的壁垒,上游锰资源企业有望受益。 科创板日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1.6GWh,同比增长101.6%,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研究显示,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日益胶着,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还未完全形成,但2023年格局将基本确立,未来将越来越向头部聚集。 财联社:标普全球移动发布报告称,欧洲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已经受到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而冬天还可能面临能源成本飙升,甚至停电的巨大压力,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其汽车产量减少近40%,即每季度产量可能削减100万辆左右。相关人士补充,进行分析时北溪管道还没有出现泄漏情况,这意味实际削减幅度可能比该估算结果来得更大。 21世纪经济报道:国庆假期刚结束,中青宝董事长李逸伦便以自己的婚礼为原型,玩起了元宇宙婚礼。专家表示,婚礼等场景很适合做成元宇宙等3D空间,但要真正做起来,关键是要做到在花费低于线下的前提下,场面更酷,体验更好,参与的人更多,但目前还是缺少跑出来的头部公司。 第一财经:财政贴息支持医院贷款更新医疗设备政策落地后,医疗器械厂商已开始争夺抢占这波红利。券商分析,本次贴息贷款覆盖方向和领域较为全面,涉及相关公司均有望在短期内受益,相关人士表示,贴息贷款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行业发展,但是对行业和相关企业影响程度尚难以判断,最终对公司业绩的贡献仍以实际落地订单为准。 第一财经:12日晚间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多只白酒股集体披露1-9月经营数据,券商表示,白酒旺季动销整体仍呈现弱复苏,但板块基本面整体向好,需求环比改善,且目前估值合理偏低,未来随着经济复苏、需求进一步回暖,或迎来估值修复。 财联社:剑桥科技公告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大增超八成,股价连续斩获两个一字板。谈及业绩预增的原因,剑桥科技表示,公司在数通与电信高速光模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分析师称,预计下半年数通领域的市场需求还将持续走强,下半年光模块公司的业绩表现甚至还可能会优于上半年。 每日经济新闻:近日,一家名为“名堂Mint Town”的数字藏品平台正式上线,发售首日就受到用户的热捧,引人注意的是,名堂背后出现了王思聪的身影。事实上,虽然今年下半年以来数字藏品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中,但相关融资消息却没有停止,而本次名堂的上线、用户的追捧和背后王思聪的身影,对市场和行业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好消息,也再次点燃了市场情绪。 楼市观察 21财经:日前,多个热点城市的公积金贷款利率陆续下调。不止是公积金多城市商贷也陆续出现回落,甚至出现首套房利率“破4”的情况。目前来看,公积金利率下调对于地方楼市影响有限,购房者对于区位、房型和性价比要求更为明确,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明显。 财联社:深圳打折促销楼盘从局部扩散至全城,有公寓甚至给出了6折优惠。尽管开发商让利幅度明显加大,但从国庆黄金周的表现来看,深圳楼市成交依旧低迷。专家表示,楼市基本面已发生改变之下,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并不奇怪,接下来的深圳市场,在多个新房项目入市的带动下市场活跃度将有所好转。 新京报:9月,集中供地主导着土地市场的走势,目前来看,虽然集中供地带来成交量的上涨,但是土拍热度并未一同走高,城市冷热分化趋势凸显,溢价率环比微降,土地流拍现象也在增加。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房企更加追求土储结构、质量和增储的安全性。 界面新闻: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面积23.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08.3%,其中核心区新增吸纳面积4.9万平方米,新兴区为18.9万平方米,均呈现环比上涨趋势。上海三季度写字楼市场的良好表现,主要是因新项目入市带动交易提升,在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写字楼租金价格呈小幅下降趋势。 大河财立方:12日,洛阳市政府发布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实施办法,对政府主导实施的安置房项目,安置房划拨用地补办出让手续,住宅分摊土地部分统一按现行住宅用地基准地价20%的3%核算补缴土地出让金。开发企业主导实施的安置房项目,督促其尽快补缴土地出让金。 南方财经网:广西柳州市发布文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由原来的固定值40万元改为结合资金流动性确认,上限最高可达70万元。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的认定为,借款人家庭结清第一次公积金贷款后,第二次使用首付比例不低于30%。 公司新闻 洛阳玻璃:控股子公司与一道新能源签订光伏玻璃战略合作协议 紫金矿业:拟40亿元收购山东海域金矿30%权益 药明康德: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107.12% 川恒股份: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拟增持4000万元-8000万元 威胜信息:拟1.5亿-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443.9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1%左右 中集集团:控股子公司集瑞重工拟战略重组引入奇瑞商用车等新战略投资者 龙佰集团: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等已达标达产 德昌股份:全资子公司获汽车项目定点通知 乐鑫科技:公司芯片可用于扩展现实(XR)终端产品领域 富奥股份:公司及旗下分公司富奥散热器与东风零部件等签署合资意向书 国内股市 沪深股市:10月12日A股午后强势拉升,沪指上涨1.53%收复3000点大关,深证成指上涨2.46%,创业板指上涨3.6%。市场成交额放大,行业板块全线上扬,风电、光伏、半导体、软件板块大涨。 沪深港通:10月12日,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8.7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54.8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9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锦浪科技、汇川技术,分别获净买入3.05亿元、1.37亿元、0.88亿元。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天齐锂业,分别遭净卖出15.97亿元、5.61亿元、3.12亿元。 龙虎榜:10月12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大金重工,金额为1.65亿元。数据显示,该股日内涨停收盘,全天换手率4.63%。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深股通席位净买入3843.3万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40股,其中25股被机构净买入,神州数码被买入最多,三日净买入1.16亿元。另外15股被机构净卖出,甬金股份被卖出最多,金额为1.32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0月11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370.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34.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19亿元;融券余额为936.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07亿元。 中国基金报:12日上午A股震荡走低,午后风云突变,集体拉升翻红,沪指涨超1%,收复3000点;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均大涨超3%!专家分析称,原因可能是超跌反弹现象,目前市场底部特征逐步显现,负面扰动因素已被市场充分定价,长期已具备较好的性价比,对于后市可以更加积极乐观。 中国证券报:数据显示,9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预案披露数超70份,其中不少公司的回购堪称“大手笔”。分析人士称,回购体现了上市公司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向市场传递了信心。 财联社:10月12日A股市场喜迎“V字”大反弹,常被当做衡量市场底的重要指标——“破净率”12日也继续回落。一般来说,市场在底部区域时,破净率往往会比较高,而随着破净率逐步下降,也意味着市场有望开始转暖。 中国证券报:随着上市公司和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基金等机构调仓换股的情况随之曝光。从机构持股情况来看,不少在三季度大幅上涨的热门股,机构或许已在高位获利卖出。当前机构聚焦的方向,依旧是新能源等热门赛道。 财联社:近日,天风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潘暕发布朋友圈,预测电子板块牛市将来临,该观点疑似引起民生证券计算机首席吕伟反对,两位分析师朋友圈互掐的截图流出后,也在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近期伴随着大盘的震荡下行,电子板块调整明显,资深人士指出,从部分资金反馈来看,已有资金提前进行布局。此次潘暕是否能再现其在2019年电子板块牛市预测,还需拭目以待。 第一财经:几乎在没有任何直接利好、利空的情况下,公元股份节前斩获5个涨停板,但近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25.52%。股价异动背后,浙商证券台州环城东路营业部身影多次出现,并且实现了精准逃顶。消息显示,该营业部席位背后的一些实际交易者,可能还与公元股份存在隐秘联系。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金橙子 新债申购:麦米转2、广大转债 新股上市:亿能电力、慧博云通、圣晖集成 新债上市:金盘转债 环球市场 美国股市: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指数跌0.33%,纳指跌0.09%,道指跌0.1%。标普500指数和纳指日线六连跌,标普500指数收于2020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纳指续创2020年7月来新低。 欧洲股市:欧股收盘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0.39%,法国CAC40指数跌0.25%,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86%。 亚太股市:10月12日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6.25点,跌幅0.02%,报26395.00点。韩国KOSPI指数收盘上涨10.40点,涨幅0.47%,报2202.47点。 港股:12日恒生指数收跌0.78%,恒生科技指数跌0.27%。科技股普遍反弹,汽车股、电池股涨幅居前,理想汽车涨超6%,小鹏汽车、中创新航涨超4%,比亚迪电子涨超3%。博彩股、餐饮零售股跌幅居前,百胜中国跌超6%,呷哺呷哺、周大福跌超5%,澳博控股跌超4%。 外汇:10月12日,人民币中间价报7.1103,下调28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1075。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收报7.1799,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跌119个基点。成交量303.14亿美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3.45亿美元。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4:59报7.1750元,较周二纽约尾盘跌17点,盘中整体交投于7.1537-7.1927元区间。 国际期货: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12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8.5美元,收于每盎司1677.5美元,跌幅为0.50%。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约2%。WTI 11月原油期货收跌2.08美元,跌幅2.33%,报87.27美元/桶。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跌1.84美元,跌幅1.95%,报92.45美元/桶。 上海证券报:日前,欧洲持续受能源价格影响。据悉,目前法国约30%的加油站处于断油状态,南部部分地区开始限量购油,政府计划采取更多干预措施缓解油荒。同时能源价格上涨也使意大利超35万家企业或陷入亏损,成为该国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因素。 第一财经:当地时间14日,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将“放榜”,揭开美股三季度财报季序幕。据悉,银行股股价今年表现不佳,摩根大通领跌六大行,分析师预期,为应对潜在经济衰退,六大行将在三季度作出大约45亿美元的坏账拨备,为连续三季计提不良贷款。 财联社:标普500指数周二收于年内次低,瑞穗证券告诫投资者,不要指望美联储出手救市,尽管标普500指数已较今年的峰值下跌约25%,但对采取“ 逢低买入”策略的股市多头来说,还会有更多痛苦。标普500指数或会再下跌10%或11%,至3200点,那时的“估值才会带来支撑”。 第一财经:美国9月推出了针对主要新冠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加强疫苗,以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免疫保护。不过由于缺乏有效性数据,世卫组织目前尚不推荐人们接种这种专门针对奥密克戎的新版疫苗。 澎湃新闻:波兰管道运营商PERN 12日消息,“友谊”输油管道西段两条管线之一发生泄漏,目前起因不明,另一条管线和其他基础设施处于正常运行。该公司和波兰消防部门已立即前往现场评估情况,确保该地区安全并开始修复。 中新经纬:12日,保时捷中国标准菜刀售价1700元登上热搜。据悉,该款菜刀由保时捷设计负责,分析人士指出,该类产品的客户群体与购买保时捷跑车的客户群体或存在一定重合,因其具备较强的购买力,且对保时捷的品牌认可度较高。保时捷表示,在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发展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历年来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主要是受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推动。 债市纵览 每日经济新闻:受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影响,日本10年期国债连续三个交易日无交易量,为该期限国债自1999年成为基准国债以来首次发生。10月11日收盘,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0.246%,略低于日本央行0.25%的收益率控制目标。由于日本央行是日本国债的最大买家,其通过大量购债来维持收益率曲线的政策导致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恶化。彭博社的日本政府债券流动性指数显示,日本债市的流动性压力已经上升到十多年来的新高。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1日,欧盟发行了两笔债券,总额达110亿欧元,其中7年期债券总额50亿欧元,20年期债券总额60亿欧元。此次发债所筹集的资金中,20亿欧元将通过宏观金融贷款计划提供给乌克兰。 活跃债券:截至10月12日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7275%,下行1.25BP.国开债方面,10年国开活跃券报2.8900%,下行1.60BP。 国债期货:10月12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055,涨0.20%;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1.715,涨0.14%;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1.185,涨0.04%。 Shibor:10月12日隔夜shibor报1.1550%,下跌2.8个基点;7天shibor报1.6110%,下跌1.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6710%,下跌0.7个基点。 财经日历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0-13
上一页
1
•••
21
22
23
24
25
•••
2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