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正式成立
go
lg
...
联合家族办公室创始人 郭卫锋 北京德恒
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宫盛俐 上海爱建信托联合家族办公室副总经理 王海霞 河北文华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文章来源:京师善财传承
lg
...
金融界
2023-07-24
【比特日报】中国扣押钱包苏醒!Multichain破亿美元资产转移 比特币利空:美联储加息概率达99%
go
lg
...
简易判决,认定瑞波币非证券。美国证监会
律师
上周五递交新文件,坚决反对司法判决,强调瑞波币明确违反证券法,正在考虑对案件再次提出上诉。这意味着,瑞波币、以太币等的监管范畴再次陷入新争议,值得市场持续追踪。 延伸阅读:“瑞波币属于证券”!美证监会“坚决反对”司法判决 要求法官驳回指控、拟重新上诉 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 在最近的一份投资者报告中写道:“经济正在缓慢降温,但我们认为大多数委员。” 而据CME Group的Fed Watch工具数据显示,市场认为7月会议将再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99.8%,而保持不变的概率仅剩下0.2%。 (来源:CME) 比特币正在努力突破31000美元的上方阻力位,但一个小小的积极因素是多头不允许价格跌破29500美元的支撑位。这表明,价格突破其区间可能需要催化剂。 宏观经济方面,美联储7月25至26日的会议是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会议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9.2%。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市场可能不会出现下意识的反应,因为加息似乎已经被定价。然而,美联储的任何意外举动都可能推动价格超出区间。 一些分析师预计该区间很快就会突破,但对于突破的方向尚未达成共识。如果价格跌破该范围,分析师预计价格将出现大幅下跌,加密市场甚至预计跌幅接近20000美元。 CoinTelegraph分析称,过去几天,比特币仍保持在20天指数移动平均线30036美元下方,但一个积极的迹象是,空头未能将价格压低至50天简单移动平均线28979美元。 (来源:CoinTelegraph) 这表明多头并未放弃,他们在每次小幅下跌时买入。空头多次未能拉低比特币,可能会吸引买家。 如果价格突破20日均线,该货币对可能会反弹至31000美元的上方阻力位。如果突破31000至32400美元区域,则可能为反弹至40000美元扫清道路。 另一方面,如果价格下跌并跌破50日移动平均线,则表明空头正在卷土重来。随后该货币对可能会跌向24800美元的支撑位。 (来源:CoinTelegraph) 4小时图上的移动平均线趋于平缓,相对强弱指数(RSI)已升至中点,表明区间波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多头将价格推高至50日移动平均线上方,比特币可能会尝试反弹至30500美元,然后升至31000美元。下行方面值得关注的重要支撑位是29500美元。如果该水平崩溃,该货币对可能会跌至27500美元。
lg
...
小萧
2023-07-24
谁拖了中国ChatGPT的后腿?
go
lg
...
的名义,跟人类唠家常,帮人们起草邮件和
律师
信,回答一些玄奥的终极哲学问题,写一段可用的Python代码,回答一些看似需要复杂和递进逻辑的问题,根据一些人物设定撰写一段电影剧本,书写一首优美的情诗,捉刀大学生的论文作业......似乎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这么一个全能的AI物种。比尔盖茨说ChatGPT出现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的诞生”,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说它堪比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口头爱好者们又一次惊呼“奇点”来临,普通人再度担心自己的工作被ChatGPT这样的全能型AI助手取代......从IBM的“深蓝”,到Google的AlphaGo,再到OpenAI的ChatGPT,25年过去了,AI在不断进化,人类对AI的日常反应却看不出什么心智上的成熟,这真的是一件令AI开心的事。 我已经用ChatGPT干过诸多不可描述之事,发现它并不能每每得心应手,却能在一些看似更艰深的问题上给出更出色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比如你问它比亚迪能不能打败特斯拉,它可能会给出一些结构清晰而无奇、事实谬误颇多同时又毫无个性的论述;但如果你问它自动驾驶将如何改变一辆汽车的工业设计,它倒是能够从底盘革新、内饰变化、数字娱乐和外型突破等方面给出充满由内至外想象的论述。从整体而言,ChatGPT相当的不完美,尤其是在提供令人信服的准确性方面,但它在提供结构化的信息论述、打开想象力和解放创造力等领域经常令人类觉得惊艳。你说不上来它对你有什么无懈可击的具体用处,但它又能帮你实现和完成一些琐碎的、冗余的甚至有创造力的事。 正是这么一个看似无用却有用、看似有用却无用的ChatGPT,推动它的母公司OpenAI被微软追加累计的超过100亿美元的投资,它用两天时间突破100万用户,Facebook曾经花了305天;它突破1亿用户花了两个月,就连TikTok也需要9个月——请记住,与Facebook和TikTok不同,ChatGPT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消费级互联网产品,它仍然仅是一个采用了GPT-3自然语言模型的包含1750亿参数的大型神经网络——当它被优先授权给微软集成在Office和Bing等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服务的时候,才真正地变成一个“可用”的产品。 但这已经让中国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们够嫉妒的了。 500名员工,公司整体估值接近300亿美元,这是OpenAI;动辄几千人,公司估值/市值充其量10-20亿美元,这是中国的多家AI“小巨头”。 因为人效和价值的巨大差距,更因为ChatGPT对全人类现实社会骤然释放的影响力,ChatGPT的诞生给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刺激是不小的。很多人又跳出来了,感慨中美人工智能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想赶上这波浪潮“任重道远”。还有一些人,又开始热衷探讨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ChatGPT,结论仍然是“中国缺乏创新土壤”和“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在搞直播和买菜”这样,既不负责又罔顾事实的蠢话。 中国互联网公司并没有都在搞直播和买菜,他们在从事半导体开发、AI模型研究和自动驾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搞直播、买菜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也很风生水起,那些拿着手电筒和放大镜拼命找自己问题,极力美化对手,用遮瑕霜不遗余力涂抹对手的问题,把原因归咎于简单粗暴的理由的人,可以闭上你们的嘴,这不是反思中国为什么不能率先诞生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正确姿势。 作为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义处理领域积累最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过去五年一直在搞自己的深度学习大模型“飞桨“(Paddle Paddle),甚至用自己的通用AI芯片“昆仑芯”训练自己的模型——它们是百度训练自己的“ChatGPT”的基本环境和前提。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滴滴也都有基于自身需求的自然语义训练模型。可以说,在训练复杂的上百亿参数的自然语义模型方面,中国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家底”并不薄弱,起点也并不比美国同行低——至少在2016年前后的时候是如此。这几年中美人工智能界在大模型领域产生的差距,不是意识、起点和能力的问题,而是道路和方法的问题。 中国与美国在类ChatGPT的人机对话模型领域的差距,也不是所谓的监管导致的。如果你与ChatGPT就一些更丰富的宗教、文化、民族和地缘政治等议题展开过坦率的交流的话,你会意识到它在看似拒绝和审慎讨论这些议题的背后隐藏着某些特定的立场倾向,是与美国社会普遍公认的主流价值观微妙重合的。可以说,任何一个,而不是某一个自然语义的复杂模型,其模型建构、语料采集、训练和参数调整的过程,都是基于特定价值体系的“内容审查”的过程,都有着维系其价值体系的自觉。我们不是应该不应该在自然语义模型里“生成”中国的价值立场的问题,而是它该如何生成,才能真正地制衡英语主导全球互联网语料库必然导致的世界观与文化霸权,加强中文语言理解基准在全球自然语义处理体系的权重,进而为世界人工智能和人机对话的发展提供文化上的多样性。 我也严重不同意中文互联网信息内容质量太糟糕导致中国类ChatGPT模型语料源头被“污染”的说法,这同样是既偷懒又显得大聪明的判断。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总量原因,英语内容无疑是世界上最多的,质量堪忧的极端化内容也是最多的,它们都会影响自然语义模型训练的过程和结果。ChatGPT在早期的训练中优先使用内容质量较高的社交论坛Reddit上的高赞内容,是有特定的语料选择倾向的。如果中国优先选择知乎和得到等知识类社区,以及主流媒体优先作为语义模型的语料库的话,就不存在语料被污染的问题。更遑论以大部分持“中文内容质量低”的人们的外语水平和阅读广度,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论断。 但是无论如何,ChatGPT的横空出世,对我这么一个多年来一直呼吁“告别硅谷崇拜”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刺激,也是一个观念的挑战。 这不是因为我觉得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差距就此拉大了,而是因为ChatGPT这样的通用人工智能人机对话模型,是一个真正可能从全人类——而不是某一个特定领域和行业的角度,推动社会生产协作与文明进程的工具。其意义大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堪比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的诞生。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大国,中国早就不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诞生时期的信息技术产业一穷二白的国家了,但是,我们却没有让这类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创新首先发生在中国,训练一个基础语料由中国文化与价值体系为建构的模型。 更何况,ChatGPT的模型训练方式,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大力出奇迹”的参数升级、反复训练和模型依据生成内容反馈持续迭代优化——这原本是中国团队最擅长的工作方法。当一家美国的创业公司用从微软融来的钱不惜代价投入巨额算力成本,大量雇佣非洲和中东的数据工人进行信息标注、用最高效率的迭代与Google这样的巨头进行自研语义处理大模型的“军备竞赛”时,你还是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这究竟是一家旧金山公司还是一家深圳公司。 像ChatGPT这样的自然语义处理模型应该可以诞生在中国但却没有诞生在中国,其原因还得从中国从事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无论巨头还是创业公司这些年在干什么开始说。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像ChatGPT这样的超大规模通用自然语义处理模型,由一家AI创业公司建构最可能产生奇迹,而在一家科技巨头内部通常不会实现更好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Google的LaMDA对话应用模型和近期仓促上阵的Bard都没有大放异彩的原因,也是百度接下来势必面临的挑战。 为什么?首先是因为通用自然语义处理建模太烧钱了。其实,烧钱通常并不是大公司的本事,反倒是创业公司的特权。科技巨头几乎都是上市公司,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砸在一项相当长时期看不到回报的事上,首席财务官在面对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时的压力是很大的,也经常是被股价惩罚的,这导致大公司不敢做大冒险,不大冒险就不会有大迭代。什么叫“大力出奇迹”?就是先花大钱出大力,然后再祈祷奇迹的发生,而不是默认一定得出现奇迹,然后再决定花钱出力。 可惜,大公司只能是后者。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从ChatGPT受益颇丰的微软,也只敢从一开始的10亿美元,历时四年,直到今年的百亿美元,一笔一笔,持续地追加投资,以支持OpenAI在微软的“体外”,多年如一日地训练GPT模型。微软通过投资OpenAI获得的股权享有整合ChatGPT模型能力进入其Office和搜索引擎的优先权,它未来会不会吃掉OpenAI可能是一件不太好说的事,但至少市值近万亿美元,一年收入几百亿美元的微软,是绝对不敢一开始就“大力出奇迹”,兀自凭一己之力训练这个模型的。 其次,因为人们对科技巨头从事创新事业的容错度很低,而对创业公司的错误和偏差较为优容。Google为了应对以ChatGPT的压力,仓促推出了人机对话测试版Bard,被发现一些对话出现了基本的事实错误,于是被无限放大,市值一夜蒸发千亿美元。事实上Google不是不清楚这一点,要不是被逼急了,它也不会这么冒失。Google在2021年公布的LaMDA模型,参数级别和信息搜索能力都明显高于当时OpenAI训练的GPT-3,但Google迟迟不敢公测其效果,就是因为害怕它出现失误,引发公众的不信任和股价的下滑。 Google在乎的,OpenAI都不在乎。从ChatGPT发布的第一天起,它就公开地说自己没有信息检索能力,语料库也只到2021年12月,更回答不了很多关于价值和道德判断的问题,还经常犯事实错误。对ChatGPT的自我“摆烂”,测试者很宽容地接受了,对它在编程、文学创作、格式化写作、寻医问诊等领域展现的信息关联、情感表达、逻辑结构、思维连贯性一系列能力惊叹不已,对它犯的错误轻轻带过。 2019年3月,在GPT-2模型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后,成立了4年的OpenAI决定由一家非盈利的基金会转变成为一家商业公司。毕竟没有任何一家基金会能受得了它的首席科学家年薪150万美元,2019年5月,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出任OpenAI的CEO。接着,OpenAI获得了微软的10亿美元投资。2020年5月,OpenAI推出的GPT-3模型,参数从GPT-2的15亿陡升至1750亿,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强大的自动学习系统。 可见,一家含着金汤匙出生、融得到巨资、有巨头业务捆绑加持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从事通用的人工智能自然语义模型建构与开发,不计成本投入模型训练,是最理想的状态。最强大的模型带来的想象力和商业回报足以刺激微软和其它的投资者。 那么,怎么这个逻辑在中国就跑不通了?中国曾经有没有一个强大的通用自然语义人工智能模型,哪怕就是一个雏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看看微软首次投资OpenAI的时间:2019年7月。在微软押注OpenAI的GPT模型之后4个月,也就是2019年11月,微软负责必应搜索业务、同时也是微软人工智能最高负责人的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香港籍计算机科学家沈向洋宣布离开工作了20余年的微软。而沈向洋对微软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最后一个贡献,就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2014年主导研发的聊天机器人——小冰。 2020年7月,小冰从微软独立出来,成为一家中国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沈向洋出任董事长,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李笛出任CEO。小冰独立之际已发展至第六代以上,产品形态涉及对话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助手、人工智能创造内容提供者和一系列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小冰曾经引发公众讨论的,除了充满情感和女性性征的聊天机器人之外,还有它在汉语诗歌创作领域的惊艳表现——她出过一本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收获了不少好评,以及更多的争议。 毫无疑问,一个能写诗,进行简单情感和基于常识的对话的小冰机器人,是几年前全世界范围表现上乘的对话式通用人工智能模型。 沈向洋主导的团队不可能不懂搜索,更不可能不懂人工智能。而沈向洋从微软出走和小冰的“独立”,加之微软CEO纳德拉主导的对OpenAI的投资和合作绑定,其实是中美最顶级的人工智能操盘手,在通用人工智能模型领域的一次正式的分道扬镳。 那么,今天的小冰,还写诗么?它在做什么? 这两年,小冰早就不写诗了。它在忙着商业化。它成立了游戏工作室,为游戏提供NPC脚本对话内容;它与冬奥会合作,提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视觉评分系统;它为万得资讯提供人工智能生成的上市公司公告文本摘要;它给万科等企业定制了客服专用的虚拟数字人......它在努力地成为一家“赋能”各行各业,同时让自己能造血赚钱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 一句话,昔日代表了通用自然语义人工智能模型较高水准、中国人撑起全部格局的人工智能团队,现在成了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决策型人工智能混合的、为具体的场景提供具体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供应商。 你不能说这是小冰的“堕落”,毕竟它只从资本市场融资了数亿元人民币。按照ChatGPT的模型训练方法,这些钱一天就花完了。没了微软的护身庇佑,小冰得自己顾自己的命。可是,我也从来没听说过百度、腾讯或者字节跳动,想过要投资小冰,支持它继续搞通用自然语义人工智能的大模型。 不仅仅是小冰。过去几年中国也有其它从事通用人工智能自动建模和异构计算,让国内外7-8种芯片通过该模型接入软件的创业团队,但只要是拿这个模型出来融资,就搞不定任何的一个投资人。中国的投资机构从未表现过对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兴趣,和哪怕一点点的想象力。 “超过85%的投资人一上来就要求我们介绍产品的场景,我们说我们帮GPU对接软件生态,连英伟达都用我们的模型,投资人说这个不算场景。我们说我们也有客户,卫星、码头、智慧城市和智慧工业的研究,他们说你干得太散了,我们不投”。这是我自己听到过的做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创业者对我的吐槽。 众所周知,中国的VC是最喜欢“教育”创业者的,当然也少不了教育从事人工智能创业的科学家。“你得在这个行业有点数据”,这是他们最爱教育AI创业者的一句话。 在某一个行业有数据,而且要专注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这是中国大多数号称投资人工智能的VC和PE们的思维定式。然后看的就是“场景有多大”,安防摄像头的场景足够大,于是估值模型就变成了中国这么大,能安多少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多少钱?总的摄像头盘子有多大?好,盘子足够大,摄像头这个细分领域我们投了。再看看港口智慧物流,中国有多少个港口?有多少个是深水港口?每个港口码头能为AI解决方案付多少钱?原来就付这么点儿钱啊,看来“港口”这个场景不够大,那我们不投。AI虚拟数字人做客服?能跟元宇宙挂上啊,那有故事有想象力,好,我们可以投投试试。 所以,你看到的情况就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四小龙”基本都在做摄像头和人脸识别的生意,都变成了AI的项目实施和集成商,商业模式一如30年前的东软和软通动力,自己活得举步维艰,巨额亏损,还得撑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排面,撑着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估值和想象力。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哪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发自内心地相信一个通用的模型能在各个行业复用。其中偶尔有几个对通用模型有点耐心和兴趣的,基本都是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对中国团队搞通用模型的尝试真的是兴趣阙如。你以为是他们通过对比OpenAI和Google这样的公司的模型训练难度和水平,从而觉得中国团队做起这个事来有差距?那你还真是想多了。他们知道GPT模型研发是怎么回事的时间,也就是最近这俩月的事。 那些大言不惭“在我眼里商汤和旷视就是卖安防摄像头的”的一线投资经理,那些傲然地跟创业者说“你这个模型又不是场景”的一线投资合伙人,更遑论那些历史上几乎不投人工智能,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在鼓捣中国创业者“出海”搞加密货币的美元投资基金的合伙人,今天都突然摇身一变,宣称要支持创业者搞“中国的ChatGPT”了。那么你倒可以想想,他们的信誓旦旦和踌躇满志,含有几分对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理解和真诚,又有几分是投机和算计。 你更可以想想,一个超级自然语义模型的训练可能一天就得烧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更何况现在提供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模块——世界顶级的GPU,因为美国的无理禁运而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取。以那些投资人过去这么多年的心性和行事风格,他们又能坚持得了几天,肯说服投委会投多少笔钱进去,还是能帮这些创业团队搞定GPU的问题?不定哪天,弄不好也就半年之后,他们就又开始催着这些做通用模型的团队,尽快“在细分领域实现商业化”。 以百度对飞桨PaddlePaddle模型投入的坚持,尚且不可避免它从一开始就将这个模型产业实践化,尽快追求在不同行业的商业化。而在很大程度上,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存在着海量数据、高质量有创造力的内容输出和产业应用落地的“不可能之三角”。 能实现海量数据和高质量有创造力的内容输出,就势必不能快速应用于某一个产业的具体落地——比如ChatGPT。 要想在人类创造的互联网最大范围的海量数据里创造具体的产业落地场景,就一定无法提供最高质量的结果,因为基于海量数据的内容生成与精准决策系统一定存在冲突——这其实是个废物。 如果想实现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以辅助精准的产业落地场景决策,就一定得牺牲最海量的数据,而以大多数精准的产业场景所拥有的数据,是无法支撑真正的大型模型训练和研究的——这是中国绝大多数“产业细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今天面临的困境,也是所谓“产业ChatGPT”是个换汤不换药的伪命题的原因。 那些今天摩拳擦掌要大举杀入“中国的ChatGPT”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们,且不说你们兜里有几个钱和几块GPU,既然都上了这艘船,都觉得自己攥着船票,那通用人工智能的“不可能之三角”,你们决定舍掉哪一个角?这是个首先得想清楚的问题。 换而言之,哪个投资机构——无论是财务投资机构还是大公司的投资部门,有持之以恒数年如一日投入训练自然语义大模型,无限拉长回报周期的定力?毕竟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群最没有定力,最着急找接盘侠的人。 中国从来就不缺优秀的创业者和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不例外。中国和美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水平和积累是全球范围内最接近的,至少几年之前中国和美国在自然语义大模型的建构和训练上的差距也并不大。但是中国确实缺一些视野更开阔、不人云亦云、有定力有远见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 沈向洋、李笛、马维英、王小川和李志飞等这些人,他们出来做通用自然语义大模型的创业项目都挺靠谱,但问题是得换一批背后支持他们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有一些太擅长“做局”和投机,在加密货币等赛道上浸淫太深的投资机构混杂在其中,是应该被拉进黑名单的。 说句实话,尽管过去这么多年都没什么正经的投资机构在看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可毕竟还是有一些机构也投了不少回报周期极长的人工智能公司。比如那些投资了中国本土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VC,他们是对树立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全新的竞争力做出过贡献的。还比如那些投资了中国本土GPU的VC——这注定是一个充满艰险,面临美国封禁和打压,回报周期极其漫长的赛道;但这些本土新崛起的GPU玩家——无论是瀚博、壁仞还是其它,它们未来是可能为中国的通用自然语义处理模型提供弹药的。它们背后的投资人,如果有一天真的谋定思动,出手加持中国的自然语义大模型项目的话,我对他们可能有一些更不一样的预期和信心。 只是这样不咋咋呼呼、不拖后腿、不急功近利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中国的自然语义模型建构和训练需要这样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无论它是财务投资者,还是战略投资方,或是有国家意志加持的资本机构。 中国要有自己的通用自然语义大模型,它需要有为全球通用人工智能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体系和中国方案的愿景,需要从语料库选择、模型建构与训练、参数调整的全过程前置规避风险和法律、道德与伦理问题,更需要的是定力和耐心。 无论如何,它不能投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3
中国政府想体现对企业的关爱,但是企业家们并不买账
go
lg
...
如出一辙。 在香港和美国从事法律工作的
律师
Ben Qiu在一条社交媒体评论中总结了高管们的言论: "皇帝的衣服看起来美极了"。 一些人指出,31 点中的大多数并不新鲜。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目标,是在私营企业中 "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方针要求企业家爱国,坚持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 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当时政府试图将共产党与企业分开。那绝不是一个风清气正的时代,有很多腐败现象。但政府试图置身于企业之外。 而无论现在共产党说了多少支持的话,私营企业都很难有信心。 清华社会学家孙立平在 5 月转发了他在 2018 年的一篇演讲: “民营企业不需要支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由法治来规范。"
lg
...
加美财经
1评论
2023-07-23
加拿大移民英语测试被指是“印钞机”!成绩2年就过期!移民局:怕你退步
go
lg
...
Ashford)是安大略省的一名移民
律师
,她表示,这些英语考试成绩对一个人是否有资格移民加拿大起着重要作用,她认为考试费用会成为一个问题。 “许多人不得不重新参加考试,而这是一大笔钱。我不明白为什么考试结果会在两年内就过期了。” 移民局:怕你退步 提供雅思考试的英国文化协会建议将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定为两年。IRCC表示,自从开始使用第三方语言测试以来,他们就一直遵循这一建议。 IRCC通过电子邮件表示,两年的有效期是为了考虑一些因素,比如人们实际使用这个他们应当精通的语言的频率,他们最近接受语言教学的时间,以及他们是否保持了他们的语言熟练程度。 “ 确保他们的语言能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一点至关重要。 ”电子邮件中写道。 加拿大移民局在其电子邮件回复中说,语言能力与积极的经济成果密切相关,已被证明对增加收入和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直接影响。 但一些人仍然认为,语言测试并不是一个人移民加拿大后表现如何的可靠指标。 侯赛因说,当2021年引入临时居民到永久居民(TR to PR)的通道时,语言测试网站的流量非常大,以至于网站都崩溃了。 他说,使用语言测试来确定一个人在一个新国家的发展能力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最好完全更新评估系统。 “如果你已经在加拿大工作过,那就足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你一直在这里学习,那也足够作为证明了。” ref: https://www.cbc.ca/news/canada/ielts-validity-critics-1.6909334. 作者:阿靖
lg
...
超级生活
2023-07-23
多伦多condo住户近80天没有热水用!
律师
:租客不归大楼管!
go
lg
...
控这一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
律师
:共管公寓管理委员会只与房主交涉 多伦多
律师事务所
Shibley Righton LLP专攻共管公寓法律的
律师
奥黛丽•勒布(Audrey Loeb)说,部分问题似乎源于这样一个事实:至少有一些受影响的人是这里的租客,而那套公寓的房主。 租房者没有能力向共管公寓委员会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只与业主打交道。 她说,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业主住在省外,很难联系到。 虽然租房者不能向安大略省房东和租户委员会上诉,迫使共管公寓委员会解决维修问题,但他们可以向LTB寻求经济救济。 “你或许可以去房东和租客委员会(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申请减租,”勒布说,“我真的为这些人感到难过。这很悲哀。” 勒布说,安大略省应该实施与阿尔伯塔省相同的制度。在那里,法律要求不在的公寓业主在该省有一名代表,在出现问题时直接与公寓管理委员会联系。 负责监督《共管公寓法》的安大略省公共和商业服务交付部(Ministry of Public and Business Service Delivery)没有回应CBC多伦多频道的置评请求。 ref: https://www.cbc.ca/news/canada/toronto/toronto-grenville-no-hot-water-1.6911661 作者:阿靖
lg
...
加国君
2023-07-22
Web3女性创业者GiGi:Make Web3 great again
go
lg
...
榜上,企业家排行第三,仅次于便衣间谍和
律师
。所以,既然做不了间谍和
律师
,那我选择在Web3行业创业吧。这是我认为跳出舒适圈的明智的决定,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职业生涯,我希望能够去创造出更多有趣有价值的事情并且去影响着更多的人。 以前有听说过Blockchain,但是老一辈说这是scam,叫我不要去触碰,Blockchain就是贩卖空气。当时就没有过多的去了解这个行业,因此也错过了最佳入行的时期。但是,只要你愿意学习,永远没有最晚的。我也是一个机缘巧合下进圈的,当时是和英国海归同学聚会,其中有几个朋友换了BAYC的头像,然后大家就在聚会上聊起这事。我也是非常好奇,这个平平无奇的猴子头像怎么就成为明星的投资新渠道,怎么就成为了潮流时尚,那时我是第一次听朋友聊NFT,回家后开始慢慢去了解和学习NFT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开始延展到更加宽泛的Web3领域。 我喜欢有挑战的新事物,而Web3的新型组织架构、工作形态等作为第三代互联网的新时代浪潮,我当然不会错过。 我从Web3的科普视频开始学习,从底层逻辑到应用。我边学习边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这种方式让我学习的速度更快,更容易理解。我开始想尝试着把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我便开始了运营视频号,我从去年开始一直做Web3视频分享,一年期间已经制作并分享了将近300个视频。从文案到拍摄到剪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制作。一直走的都是私域流量,期间也收获了不少粉丝。所以才有我刚才最开头说的,在很多的线下活动,很多人看到我会主动跟我说看过我的视频,这让我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和价值,能够帮助到大家,我觉得辛苦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一直坚持持续输出,很多时候都工作到很晚,身处Web3的人连睡觉都是“分布式”的,这就很“Web3”。 核心内容:16岁的我独自来到英国爱丁堡学习和生活6年,海外留学锻炼了我的独立思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毕业后,我拥有丰富的经验,在知名公司和央企工作过。但我不满足平庸,选择转行到Web3行业,因为我喜欢挑战和创造价值。现在我通过分享Web3知识的视频,为更多人带来快乐和帮助,坚持持续输出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3.您可以讲一下您正在做的事情吗? 在机缘巧合下,我通过 CRYPTO BOX创始人 William进入到Web3行业,更是认同 CRYPTO BOX团队伙伴们对于Web3市场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认知,随后就不谋而合,加入加密魔盒并成为合伙人。在这里,我也简单介绍一下CRYPTO BOX和G+Club,有需要合作和业务勾兑的伙伴们也可以联系我。 CRYPTO BOX #加密魔盒,是一家立足于全球Web3市场的创新型综合服务机构。CryptoBox Labs 孵化器是 CRYPTO BOX旗下的创投和孵化部门,CryptoBox Labs 通过识别、投资和推广有前途的区块链创业者、初创公司和社群,并致力于支持推广Web3前沿项目,使其在激烈竞争的全球Web3市场脱颖而出!MagicBox Capital通过专业及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帮助投资者实现保值增值、互惠共赢目的的投研、资产管理机构。 CRYPTO BOX对全球Web3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心怀期望。公司将专注于为全球Web3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优质的高级订制化服务和专业的投资支持,创造最佳的价值实现机会。 在CRYPTO BOX的孵化下,我在今年的5月25日创办了G+ Club。需要说明的一点是:G+ 的G代表Great,我们的理念是Make Web3 Great Again! G+Club是一个由全球Web3爱好者组成的协作型高级俱乐部,致力于促进Web3行业的发展和普及,打造全球加密领域高质量的Crypto Club。我们通过赛道价值资讯分享、赛道投研、基础教育、项目孵化器、二级行情分析、价值资讯分享等多个板块,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生态系统来帮助社区成员创造和分享价值。 目前,G+Club已经拥有超过6000名社区成员,并且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G+Club参与了多场线上和线下活动,并与多个品牌方和机构达成了合作。未来,我们计划继续发挥G+Club的优势,不断完善和升级我们的服务生态系统,推动Web3行业的发展和普及,为全球加密领域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高质量Crypto Club。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伙伴们加入G+Club,一起参与共建,推动Web3生态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在偶然的机遇下,我通过CRYPTO BOX的创始人William进入了Web3行业,并成为加密魔盒的合伙人。CRYPTO BOX是一家致力于全球Web3市场的创新型综合服务机构,而我创办的G+ Club旨在推进Web3行业发展和普及。我们为全球Web3爱好者提供高级俱乐部服务,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目前已有超过6000名社区成员,并与多个品牌方和机构合作。我们将持续发展,欢迎更多伙伴加入,推动Web3生态蓬勃发展。 4.您在Web3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作为深二代出身的一员,我深知家庭财富并不是人生的终点,我们需要追求有意义、有理想的事情,传承文化和满足精神富足。虽然创业是一个反人性的挑战,但在Web3领域,创业者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包括面向团队和社群的责任。在这个领域中,女性创业者相对较少,但实际上许多女性在Web3中展现出耀眼的创业能力和领导力,如币安的联创兼CMO何一姐,她是我学习和前进的榜样,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成长,晋升为像何一姐一样优秀的Web3创业女性。 女性在Web3领域具有亲和力、多元化的视角和创新思维,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的观点,促进行业的合作和发展。通过DAO寻求价值,发挥自己的技能和优势,在Web3中获得机会。同时,男女组合的团队会有更强的可塑性和包容度,可以更好地应对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我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G+Club成员一起创造和贡献价值,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核心内容:作为深二代出身的我,明白家庭财富不是人生的终点。在Web3领域,创业是个反人性的挑战,但女性创业者有着亲和力、多元化视角和创新思维,为行业带来新观点和合作机会。我受到币安的联创兼CMO何一姐的启发,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Web3创业女性,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与G+Club团队一起,我将发挥优势,推动Web3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5.您认为Web3中未来有哪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赛道 Web3 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将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生态系统。目前,Web3 行业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各种应用和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包括 DeFi、DID、DC、NFT、GameFi、Layer2、LSD、SocialFi 等。Web3 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包括区块链网络、分布式存储、身份验证系统等,这些基础设施为整个 Web3 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 Web3 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比如性能、可扩展性、安全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Web3 行业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个人更看好的是DeFi、Web3 基础设施建设、SocialFi 这三个领域。 DeFi:DeFi 是 Web3 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应用之一,它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来构建无需信任的金融系统。DeFi 应用程序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贷平台、稳定币、预测市场等。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自由、开放、透明、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还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DeFi 也可以帮助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更好地融入传统金融体系。 Web3 Infrastructure:是 Web3 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包括区块链网络、分布式存储、身份验证系统等。我看好 Web3 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在于它可以为整个 Web3 生态系统提供更加可靠、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从而促进 Web3 生态系统的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帮助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更好地融入传统互联网体系。 SocialFi 是一个集社交媒体和区块链技术于一身的新兴领域,它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生态系统。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可以通过参与社交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活动,如发帖、点赞、评论等,获得加密货币奖励。同时,SocialFi 还可以提供更加安全、隐私保护的社交媒体体验,让用户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自主权。我看好 SocialFi 的原因在于它可以为社交媒体用户提供更加切实的经济激励,同时还可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社交领域的应用和推广。SocialFi 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隐私保护的社交媒体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核心内容:Web3是新兴行业,融合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构建全新互联网生态系统。DeFi、Web3基础设施建设、SocialFi是我看好的领域。DeFi提供自由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系统提供可靠基础,SocialFi创新社交网络体验。这三个领域推动Web3发展和融入传统体系。 6.您未来想做一些什么事情? 作为一个Web3创业者,我认为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和耐心。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继续专注于Web3领域。具体来说,我会继续与团队伙伴们探索和推广Web3技术的应用,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我和我的团队伙伴也会和更多优秀的伙伴、品牌、平台方合作,探索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为普通用户和社区提供有益的服务,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重项目的长远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在以后,我们更希望将G+Club能够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华语Web3社区,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社区成员的支持,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Web3,从而促进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普及。最终,我希望能够为Web3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并为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核心内容:作为Web3创业者,我将持有长远眼光和耐心,专注于Web3领域的发展。与团队合作,探索和推广Web3技术应用,促进行业的创新。通过与优秀伙伴合作,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实际项目,为普通用户和社区提供有益的服务,注重项目的长远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全球最大的华语Web3社区——G+Club,并通过努力和社区支持实现这一目标。我希望帮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Web3,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普及,为Web3领域的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7.您有主动想分享的东西吗? 作为一个Web3创业者,我认为目前Web3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教育和普及。虽然Web3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多数人对这个领域仍然不够了解。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Web3技术。 同时,我也认为Web3领域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确保用户的资产和数据的安全。在这个领域中,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健全的安全机制和标准,以保护用户的权益和隐私。 此外,我认为Web3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社区合作和开放性。在这个领域中,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和合作的生态系统,各种社区和项目能够共同参与和贡献,并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最后,我认为Web3领域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实践。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得不断尝试和实践各种新的技术和应用,以推动Web3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我们才能够实现Web3技术的真正价值,并让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普及。 核心内容:作为Web3创业者,我认为目前面临重要问题是缺乏教育和普及,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Web3技术。同时,安全问题也需要重视,建立更健全的安全机制和标准。社区合作和开放性也很重要,打造共同参与和贡献的生态系统。创新和实践是推动Web3技术发展的关键。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实现Web3技术的真正价值,并推广其全球应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2
【小萧说币】揭开“中国与以太坊”神秘面纱!事关阿里巴巴、中银国际、美证监会前董事与华人矿工……
go
lg
...
William Hinman与包括盛信
律师事务所
(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和美国证监会道德办公室在内的各方之间的电子邮件往来。 在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瑞波案中,Hinman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而闻名,他在演讲中认为“以太币非证券”,因为它已经足够去中心化。这对瑞波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纽约法官本周也做出简易判决,认定“瑞波币非证券”。 据悉,美国证监会道德办公室此前向Hinman施压,要求他放弃在盛信投信(Simpson Thacher)持有的任何财务股份。不过,他仍继续领取养老金。他还曾与矿机公司嘉楠耘智(Canaan Creative)相关人士进行了会面或交流,当时该公司即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截至周五美股收市,嘉楠耘智ADR在纳斯达克股价报在2.92,自上市以来跌幅达到67.48%,此前曾被指控IPO文件财务造假。 嘉楠耘智是一家中国计算机硬件制造商,由N.G. Zhang在2013年创立,专门生产用于比特币挖矿的区块链服务器和ASIC微处理器。公司2022年营收为6.3亿美元,利润年增率下降38%。 他还会见了盛信香港分部的员工Chris Lin,据Protos消息披露,盛信在香港的运营明确是为了服务大中华区。Hinman和该员工之间的电子邮件往来表明,他计划“打个招呼”,并建议他们喝咖啡见面。他们讨论的主题没有已知的记录,然而据报道所称,以太坊可能会出现在谈话中。 (来源:Twitter) 在发表了美国证监会历史上最支持以太坊的演讲后,Hinman回到辛普森·撒切尔(Simpson Thacher)工作,并筹集了更多资金。CryptoLaw创始人John E. Deaton等观察家认为,Hinman可能违反了金融冲突法。 以太坊前阿里巴巴合作伙伴 Archive.org的Wayback Machine上以太坊官方网站的旧版本列出了中国合作伙伴的名字,其中包括前阿里巴巴工程师Bin Lu和高级产品专家Jerry Liu,后者还曾在IBM中国工作。 (来源:Twitter) 另外,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还曾任命Ming Chan担任以太坊基金会的执行董事,Ming此前曾参与密歇根大学的中国镜像项目和一款名为iWrite Wenzi的中文教育应用程序。但在她与几位董事会成员发生冲突后,以太坊基金会最终解雇了她。 中国矿工“宝二爷” 从2015年到2022年,以太坊使用工作量证明(PoW)并付费矿工来保护其区块链。一些最大的以太坊矿工是中国人,其中特别著名的矿工是Chandler Guo,也就是中文币圈熟知的“宝二爷”,他在The Dao黑客逆转(以太坊经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他仍然是以太坊共识决策的积极参与者。 随着香港重新回归加密市场,宝二爷4月出席香港Web3受访表示:“中国币圈回来了,这次升维了,还不只是币圈,所有的加密圈子都回来了。美国和西方搞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最近因为我住在美国硅谷,包括Genesis、Celsius、BlockFi,再带到Luna交易所等,海外的信用已经集体崩溃。” 他继续补充:“美元也同样处于崩溃环境中,加息已经准备转向,中国这波新冠疫情扛过去了,现在重点放回到经济上,国家和民间都同样如此,我们也就跟着趋势回到国内。这主要还是归功于香港政策上,香港对加密法规的重大转变,让这市场变成一个沙盒。” (来源:Twitter)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将从新加坡引流回来的资金,还有从瑞士回来的钱,当然包括中国大陆的资金,都从这个市场中发挥出来。” 展望未来,宝二爷强调:“我觉得未来趋势就是,中国大陆有很多的民间企业家和小企业,都可以通过香港数字金融渠道,来进行发币。因为香港他放开了,这将会成为合法的、合规的,可以吸引全世界的资金都来香港投资。”
lg
...
小萧
2023-07-22
会员
Alameda前CEO私人文件曝光:与SBF的关系以及对Alameda的矛盾心理
go
lg
...
生活进行了观察。这些文件在涉及该案件的
律师
间广为流传。 这些之前未曾报道过的文件为了解 Ellison 在 FTX 最后几个月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提供了新的线索。现年 28 岁的 Ellison 是一位高产作家,她在 Tumblr 上发布的有关哈利·波特和简·奥斯汀的帖子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谷歌文件更加私密,其中一些是直接写给 SBF 的,说明了他们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她对 Alameda 矛盾心理。 在 2022 年 4 月写给 SBF 的一份谷歌文件中,Ellison 写道,早些时候与他的分手「大大降低了我对 Alameda 的兴奋感」。她补充道,在对冲基金的生活「感觉与你联系太紧密,令人痛苦。」 Ellison
律师团
队的代表和 SBF 的
律师
拒绝对此发表评论。负责起诉此案的纽约南区曼哈顿美国检察官办公室的发言人也拒绝发表评论。 Ellison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她在大学毕业后工作的量化交易公司 Jane Street 认识了 SBF。他们共同致力于有效的利他主义,这种「亲和力」在科技和金融行业吸引了不少的追随者。 SBF 于 2017 年离开 Jane Street 创立 Alameda 后,他招募了 Ellison 作为交易员。2021 年,他将她提拔为联席首席执行官,与另一位早期雇员 Sam Trabucco 并肩作战。 同时,SBF 和 Ellison 也开始了一段不稳定的恋爱关系,多次分手又和好。有时,Ellison 担心 SBF 认为她不够好。她在 2022 年 2 月的谷歌文件中写道,当他在身边时,她「有一种畏缩的本能,变得更安静,并顺从他人。」 一次分手后,Ellison 切断了与 SBF 的联系。「我感到非常伤心,」她在 2022 年 4 月的谷歌文件中写道。「不和你联系是我重新获得力量感的唯一方法。」 Alameda 和 FTX 的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于 2021 年在香港的办公室里 到去年为止,SBF 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加密货币企业家之一,他的照片经常出现在广告牌和杂志封面上。他的名气似乎让 Ellison 在 FTX 和 Alameda 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她在 2022 年 4 月的文件中写道,留在 Alameda 意味着「必须一直在你身边,一直听到人们谈论你有多么伟大」。 Ellison 的薪酬远不如 FTX 和 Alameda 的其他高管那么丰厚,不过尚不清楚她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根据法庭文件,该交易所的创始人和其他主要员工收到了 32 亿美元的付款和贷款。其中,Ellison 获得了 600 万美元,而 FTX 工程主管 Mr. Singh 获得了 5.87 亿美元,创始人之一 Mr. Wang 获得了 2.46 亿美元。SBF 则获得了 22 亿美元。 2022 年 5 月,加密货币市场崩溃,几家知名公司陷入破产。监管机构声称,在危机期间,SBF、Mr. Wang、 Mr. Singh 和 Ellison 使用存入 FTX 的数十亿客户资金填补了 Alameda 账户的漏洞。 甚至在此之前,Ellison 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在 2022 年 4 月的文件中,她列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包括「领导力」和「决策力」。 「经营 Alameda 感觉不像是我相对更有优势或适合做的事情,」她写道。 到去年秋天,SBF 对 Alameda 失去了信心。根据法庭记录,他考虑关闭该公司,并向另一家交易公司 Modulo Capital 投资了 4 亿多美元,该公司由另一位 SBF 曾见过的前 Jane Street 交易员领导。 两位看过 Ellison 文件的人士表示,她在的一些著作中表达了对 Modulo 的嫉妒和怨恨,以及一种自己被排挤的感觉。 SBF 的商业帝国在 11 月份崩溃,因为存款挤兑而暴露了 80 亿美元的赤字。 「我只是越来越害怕这一天的到来,这让我倍感压抑,」Ellison 在当月给他的一封信中写道,该信息摘录于法庭记录中。「现在这一切真的发生了,结束这一切感觉很好。」 去年 12 月,SBF 在 FTX 总部所在的巴哈马群岛被捕,并被带到距离其豪华公寓不远的一所监狱。此前,SBF 他和 Ellison 及其他八名室友合住在这间豪华顶层公寓。SBF 目前被软禁在其父母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家中。 认识 Ellison 的人表示,他们对她承认自己缺点的坦诚感到震惊。12 月,她在法庭上表示,她对自己的欺诈行为「深表歉意」。「我知道这是错误的,」她说。 预计 Ellison 将在 SBF 的审判中重复这一说法,该审判将持续四到五周。两名知情人士表示,审判的大部分内容将围 SBF 和三位合作者在消息应用程序 Signal 上发送的消息展开。 熟悉此案的
律师
表示,作为男性主导的加密货币行业中的一名女性,Ellison 可能比其他合作者更容易获得陪审团同情。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SBF 将 FTX 倒闭的部分责任归咎于 Alameda,称他几乎没有参与 Alameda 的日常管理。 前联邦检察官 Moira Penza 表示,Ellison 和 SBF 之间的「权力差异」可能会让她发出令人信服的声音。「但在我看来,这对被告而言并不见得是件好事,」Penza 说到,「尤其是对(去利用)曾经有着亲密关系的另一方(来脱罪)这种行为而言。」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2
向左还是向右:朝鲜黑客天团和美SEC主席
go
lg
...
敌”。就在前两天,ConsenSys
律师
Bill Hughes 更是将他和朝鲜黑客 Lazarus Group 并列,称其二者为“加密货币最大的敌人”,其具体评论和围观者的态度又是如何?由Odaily星球日报作者 Aya 编译。 Bill 的观点和旁观者的评论 Bill 在他的推特里是这样评价二者的:“当前加密货币面临的最大敌人——Gary Gensler 和 Lazarus Group。如果能够消除这两个敌人,美国的监管环境将完全改变。需要记住的是,很可能是在 Lazarus Group 停止对 DeFi 进行掠夺之前,Gensler 就会离开 SEC。Lazarus Group 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对于美国允许P2P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另:Reed/Warner 法案是对 Lazarus Group 的回应。)” Proximity Labs 的总法律顾问 Marc Goldich 在他的这条推特下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许你是对的......但与此同时,总会有坏人被用作加强政府监控的理由。”,而 Bill 回复道,“如果没有 Lazarus 和情报机构声称'这玩意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些国安鹰派甚至不会知道加密货币的存在,而沃伦只会推动无处可去的立法。” 有的留言反驳了 Bill 的看法,并认为“如果没有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最终就不会得到反脆弱系统......总会有不良行为者以及激励结构不佳的系统。” 但更多的人支持 Bill 的观点,并把重点放在了朝鲜黑客们的身上,“SEC 的攻击对加密货币来说非常危险,但会逐渐消退,更为困难的问题是如何阻止 Lazarus。”“Lazarus 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这就是 OFAC 将 Tornado 指定为受制裁实体的原因。” 被忽视的 Gary? 显然各路吃瓜群众都把重点放在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平壤,而忽视了相提并论的另一位主角——Gary Gensler,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即相比于这位对巨头们动刀的“内忧”,还是无所不在随时可能把自己的钱偷走的“外患”较为重要。 但前者对于行业的影响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就在周三,Gensler 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上提议为 SEC 提供 7200 万美元的额外预算资金,并且表示,SEC 必须扩大规模,其中包括保护投资者免受“充斥着违规行为”的加密货币行业的影响。而就算是顶着多方炮火以及 XRP 和 Coinbase 诉讼的失利,Gensler 依然对监管和执法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态度,并“保留上诉的权利”。 Gensler 对于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态度坚定不移,尽管有人认为他的监管措施可能限制了行业的创新和自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监管也为行业带来了机遇,促使行业参与者更加注重合规和风险管理——尽管带来的到底是机遇还是破坏这点还颇有争议。 但无论这位 SEC 主席是否能“消失在明天的太阳出来之前”,与平壤的黑客们相比,他的影响力和决策,以及在他任期内所定下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可能更具影响。 过于被强调的 Lazarus 们 不可否认的是朝鲜黑客这两年的确赚够了风头——你永远能在每次链上大规模被盗的案件找到这些人的踪影。而 Chainalysis 的数据显示,朝鲜黑客在过去五年中已窃取超过 30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且更多的通过社会工程学方式对各个项目进行渗透攻击,如他们去年曾在 LinkedIn 上冒充招聘人员,并联系一名 Sky Mavis 工程师。黑客交给该工程师一份文件让他审查,作为招聘过程的一部分,而这份文件包含恶意代码,使得黑客得以入侵 Sky Mavis,并在 Ronin 桥攻击事件中盗取超过 6 亿美元资金。 但正如评论说的那样:“总会有人成为下一个 Lazarus”。无序的黑暗森林中从来不缺少趁虚而入的存在,倘若朝鲜黑客有朝一日销声匿迹,也依然会有其他黑客组织或个人继续不断寻找机会来攻击链上项目的生态系统,而恰恰正是传统金融秩序里美国对朝鲜的围追堵截和制裁,才使得这些“千里马”有了在虚拟世界大展身手的机会,而这正是比特币作为一种无监管的交换媒介发挥其本身特性最好的印证。 向左还是向右? 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了十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技术特性,传统的组织和政府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新兴事物的存在。 一方面,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和无监管特性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它们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自由和机会,推动了金融创新和包容性发展。加密货币市场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回报,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和创业者。 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的介入也越来越明显。他们试图引入监管措施,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保护。传统金融机构的进入也为加密货币带来了更多的流动性和合法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中心化和监管压力。 而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各种监管措施,并有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进军加密货币领域,以上种种使得整个行业不得不站在了一个命运的分岔路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继续保持混乱而富有魅力的西部大拓荒精神,还是选择早日下山招安?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充满着未知数。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22
上一页
1
•••
338
339
340
341
342
•••
49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这些股票突遭猛烈抛售!特朗普重大宣布:新关税要来了
lg
...
周评:鲍威尔释降息重大信号!美元突然暴跌、金价飙升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lg
...
美国资深经济学家发出严厉警告: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三大图表预示着“大崩盘”
lg
...
俄乌突传重大消息!美媒独家:五角大楼悄悄阻止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远程导弹袭击
lg
...
鲍威尔演讲引爆黄金重大破位行情!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