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恒
大
及碧桂园“债可敌国”!传媒大佬谢金河:中国房地产市场噩耗、灾难会频传
go
lg
...
人”的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日前撰文称,
恒
大
及碧桂园“债可敌国”,早应破产清算,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特殊体制下,这些公司该倒却不能倒,后果是很快撞击到金融体系。 中国
恒
大旗
下
恒
大地
产集团上周四(8月10日)晚间连发多份公告,
恒
大地
产集团总负债人民币18,338.19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
恒
大地
产表示,本公司2021年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陷入债务违约的流动性困境。2022年度,因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本公司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进度不及计划预期,受流动性危机持续影响,2022年度持续亏损且已资不抵债,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 中国大型开发商碧桂园8月11日股票暴跌,当日最大跌幅高达14.4%,创下0.89港元的新低。碧桂园8月10日在香港交易所发布的一份文件称,预计今年前六个月亏损高达76亿美元,这与去年同期形成巨大反差。同时,碧桂园无力支付2250万美元的美元债,穆迪下调其评级劣于垃圾债。碧桂园是中国仅存的最后一家想要避免违约的大型房地产巨头。 这个房地产股全面崩跌景象,最近蔓延到香港,李嘉诚系统的房地产集团率先坎价七成求售,已经掀开冰山一角,接下来香港贵不可攀的房市会开始松动,过去股价在高档的九龙仓,新世界,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很多股价已经腰斩。 谢金河在脸书上说,
恒
大
、碧桂园一个集团债务超过2万亿人民币,这已经是债可敌国的景象,杨国强父女都当过首富,如今无力还债。 他写道:“理论上,这些公司早应破产清算,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特殊体制下,这些公司该倒却不能倒,最后一定由银行承担。” 谢金河预计,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中国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随后一定快速升高。 谢金河称:“我在2018年提到中国房地产危机会引发90年代的台湾病,银行体质弱化,进一步拖累未来经济表现。” 最近公布的中国四大国营银行不良放款率,中国银行7.23%,工商银行6.14%,农业银行5.48%,建设银行4.36%。银行的逾放比正快速上升,银行及寿险公司股价下跌。谢金河表示,这让他想到1997,1998年台湾房地产崩盘后,2000年陈水扁上台,为银行打销2万亿台币呆账的往事。 谢金河在文章最后警告称,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噩耗”、“灾难”会频传,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台湾是怎样走过那段坎坷崎岖的岁月?中国房地产业的危机很快会撞击金融体系。 谢金河于2016年、2017年荣获蔡英文指派担任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台湾特使团领袖代表顾问。 除了擅长政经分析外,谢金河长期追踪产业动态、娴熟两岸投资议题,在财经投资专业媒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日本《日经亚洲》8月14日撰文称,上个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7月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项声明,给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带来希望。该声明被广泛解读为可能会对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支持的信号。但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没有出台任何拯救房地产行业的重大措施,而开发商的困境只会加剧。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Wei Yao表示,随着房价下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房地产市场仍存在很大问题。Wei Yao说:“再加上整体经济复苏乏力,人们对收入和就业的预期降低,人们变得更加现实,所有这些担忧可能在7月份爆发出来了。”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Bruce Pang说:“房价跌得越多,人们就越没有信心。越没有信心,就越不可能购房。”Pang指出,在房地产市场出现转变之前,购房者几乎没有动力采取行动。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底发文警告称,中国可能在重蹈日本“失落的十年”。日本选择了将房地产泡沫带来的痛苦分摊到数十年的疲弱增长中,而不是承受短期的剧烈冲击。因为担心短期冲击可能导致预料之外的创造性破坏。
lg
...
风枫
2023-08-14
债市早报:7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资金面依旧稳中偏松,债市震荡偏暖
go
lg
...
15日。 中誉集团:公司公告,接受中国
恒
大
偿债协议安排,涉及1.7亿美元
恒
大
及景程发行票据。 正荣地产:公司公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应占亏损14亿-16亿元;已与债权人小组就离岸债重组条款展开讨论。 潍坊滨海投资:上交所披露,潍坊滨海投资20亿元私募债项目获终止审核,受理时间超半年。 陕西省国际信托:公司公告,“20阳光城ABN001”拟就本金及/或利息支付增设“临时兑付日”,8月16日召开持有人会议。资产支持票据分为三个品种:“20阳光城ABN001优先A”,债项余额3.092亿元,本计息期利率5.8%;“20阳光城ABN001优先B”,债项余额2.535亿元,本计息期利率6.8%;“20阳光城ABN001次”,债项余额0.3亿元,无票面利率。 碧桂园:公司公告,碧桂园旗下多只债券自2023年8月14日开市起停牌,近期拟就债券兑付安排召开持有人会议。停牌债券包括“21碧地01”、“21碧地02”、“21碧地03”、“21碧地04”、“22碧地02”、“22碧地03”、“19碧地03”、“20碧地03”、“20碧地04”、“16腾越02”。 碧桂园:8月11日,碧桂园发布管理层致歉函《化危机为生机,锻造更健康的碧桂园》,函件由董事局主席杨惠妍、总裁莫斌共同署名。文章表示,公司要坚定地向前看、向前行,将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阶段性流动压力,保障经营有序开展,拼尽全力扭转当前的困局,更好地保障广大客户、投资者、合作伙伴的权利。 (三)可转债 1. 权益及转债指数 【A股主要股指集体跳水】 8月11日,A股主要股指开盘后持续走弱,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01%、2.18%、2.33%,上证指数跌破3200点,两市成交额仅7500多亿,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23亿元。当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面收跌,其中券商股大幅跳水带动非银金融领跌4.10%;因多地发布积极房地产政策,房地产行业盘中出现反弹翻红,但最终受大盘拖累收跌0.40%。 【转债市场指数集体收跌】 8月11日,转债市场主要指数跟随权益市场集体走弱,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下跌0.39%、0.37%、0.42%。转债市场成交有所回暖,当日成交额543.4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3.45亿元。当日转债市场个券多数上涨,511只个券中有95只上涨,412只下跌,4只持平。当日,虽然市场指数明显走弱,但大叶转债、福蓉转债涨超10%,大幅领先市场,塞力转债涨超6%,华源涨超4%,纽泰转债、亚康转债涨超3%,亦表现不俗,当日涨幅前二十个券日成交额明显活跃,占比近四成,并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个券居多;当日虽有八成个券下跌,但个券普遍调整幅度不大,仅天壕转债、惠城转债跌逾3%,中银转债、水羊转债等14只个券跌逾2%。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2. 转债跟踪 今日,福立转债开启申购,阳谷转债、众和转债、宏微转债上市;本周,蓝天转债拟于8月15日开启申购,华设转债、神通转债、煜邦转债、兴瑞转债拟于8月15日上市,天源转债拟于8月16日上市。 8月11日,芯能科技发行可转债申请获上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民生银行公告终止发行A股可转债并撤回申请文件,瑞可达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9.5亿元,浩瀚深度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亿元。 8月11日,药石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且在未来两个月内(即2023年8月11日至2023年10月10日),如再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威派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且在未来三个月内(即2023年8月12日至2023年11月11日),如再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山玻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且在未来六个月内(即2023年8月12日至2024年2月11日),如再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正川转债、德尔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 8月11日,苏租转债公告可能满足赎回条件。 (四)海外债市 1. 美债市场 8月11日,当日公布的美国7月PPI数据超预期,推动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至4.89%,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7bp至4.16%。 数据来源:iFinD,东方金诚 8月11日,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倒挂幅度维持在73bp不变;5/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收窄7bp至倒挂4bp。 8月11日,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上行3bp至2.36%。 2. 欧债市场 8月11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2bp至2.62%;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9bp、10bp、9bp和17bp。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东方金诚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8月11日收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金诚整理
lg
...
金融界
2023-08-14
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没有出台任何重大拯救措施!日媒:中国房地产危机蔓延 加重经济阴霾
go
lg
...
:《日经亚洲》) 负债累累的开发商中国
恒
大
(China Evergrande)被要求在9月之前满足港交所设定的条件,否则将面临退市。
恒
大股
票已在港交所停牌。 即便是从香港市场的停牌中恢复,也可能很困难。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型开发商花样年控股集团(Fantasia Holdings Group)的股票上周五自3月份以来首次复牌,单日跌幅达55%。
恒
大
的竞争对手世茂集团(Shimao Group Holdings)在7月31日结束四个月的停牌后,在首日交易中暴跌66%,至1.52港元,上周五收于0.89港元。 其他难以偿还债务的房地产公司包括在香港上市的中型开发商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Ronshine China Holdings),该公司今年6月在另一只离岸债券上违约,未偿还投资者的债务超过20亿美元。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型企业正荣地产集团(Zhenro Properties Group)今年5月在一笔3亿美元的离岸债券上违约,这是该公司一系列违约事件中的最新一起。 总部位于美国、管理174亿美元资产的Rayliant Global Advisors创始人兼董事长Jason Hsu说,中国股市可能仍会波动,因短期投资者会仔细研究官员的声明,比如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的声明,以寻找新政策的迹象。 Hsu表示,长期投资者要想进入市场,需要看到中国政府出台具体刺激政策的迹象。他补充称:“他们(中国官员)等待的时间越长,点火和启动的成本就越高。”
lg
...
tqttier
1评论
2023-08-14
未来十年非常艰难!?美媒:中国经济正显示出“大麻烦”的迹象,且问题仍在加剧
go
lg
...
年大规模债务违约而登上头条的中国开发商
恒
大
录得两年810亿美元的亏损。 房地产约占中国经济的五分之一,该行业的不利因素包括巨额债务和购房者需求疲软。贝壳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6月份中国330个城市的房屋交易量同比下降19.2%,成交额下跌23.4%。 这一下滑有助于解释中国第二季GDP的疲软,其低于预期的6.3%。 Roberts说:““房价在下跌,所以人们不买了。”“很多人的财富都与房地产行业捆绑在一起,所以当他们看到房价下跌时,他们决定为未来储蓄,而不是花钱。没有这种信心,中国政府将无法提振房地产行业。”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长尾效应 即使北京能够以某种方式解决其他问题,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也可能使中国经济瘫痪几十年。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1961年以来的首次萎缩。咨询公司特里集团(Terry Group)表示,到2100年,中国人口将减少近一半。 但削弱中国的不仅仅是人口下降,还有老年人比例的上升。 199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根据特里集团的数据,目前这一比例为14%,到2050年可能会飙升至30%。据他们估计,到未来十年,中国平均每年将失去700万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 目前,处于工作年龄的夫妇不得不赡养年迈的父母,子女的教育成本正在攀升,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也很低。 专家说,中国要想尝试改善人口状况,就必须放松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这项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将社会福利与人们的出生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变得不利和困难。 中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农业(远高于美国的3%),这本身就存在着生产力的局限性。 Roberts说:“我怀疑他们是否会这样做,但如果北京取消户籍,这将意味着大部分被视为二等公民的中国人口将开始增加消费,对未来更有信心,并推动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提高。” 坎坷的未来十年 商业内幕最后写道,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表明,未来的十年将是艰难的。 从不稳定、债台高筑的房地产市场,到反商业政策和人口问题,如果北京希望赶上过去几十年的增长速度,它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lg
...
忆芳
1评论
2023-08-13
碧桂园逼近违约,亿万富翁董事长杨惠妍是否会自掏腰包?
go
lg
...
碧桂园债务引起关注之前,违约开发商中国
恒
大集
团的创始人许家印(Hui Ka Yan)受到债权人的压力,要求他自掏腰包支持自己的公司。 碧桂园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建筑商,被投资者视为“模范企业”,如果不能在30天的宽限期内付款,碧桂园将加入
恒
大
等违约企业的行列。 投资者已经在为可能的违约定价,该公司2026年到期的美元债的交易价格约为面值的10%。周四,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碧桂园的评级从B1下调三个级距至Caa1。该公司表示,预计上半年亏损将高达76亿美元。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惠妍从她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在香港上市的碧桂园和自2018年开始交易的物业管理公司碧桂园服务控股——获得近50亿美元的股息。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如何处理这些收益的。不过,由于该公司本月面临人民币78亿元(合11亿美元)的支付瓶颈,这可能是一个相当大的资金池。 “在过去的12个月里,碧桂园表现出了比其他私有开发商(如旭辉和
恒
大
)更高的支付意愿,”新加坡Creditsights高级信贷分析师Zerlina Zeng说,“然而,由于合同销售继续下滑,很难说他们是否会继续使用自己的资金来维持债券持有人的生存。” 碧桂园周四晚在香港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自上市以来,杨惠妍一直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碧桂园说,加上家族成员的贷款总额约为386亿港元(合49亿美元),包括增持股份、购买债券和派发股息,但没有具体说明有多少支持是最近提供的。 上个月,杨惠妍将她在碧桂园服务公司的大部分个人股份(她也是该公司的董事长)转让给了一个由她姐姐控制的慈善基金会,这一举动吓坏了市场。瑞银集团分析师表示,这一时机“不同寻常”。几天后,碧桂园服务提前支付了2022年股息和特别股息。 支付股息的碧桂园服务公司在发给彭博新闻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5月份批准的派息计划与任何“第三方因素”无关。这家服务公司表示,它将派息日期从8月30日提前到周五,因为它有充足的现金,并希望减轻对其稳定性的担忧。 财富衰退 尽管这位亿万富翁不断获得股息,但随着碧桂园进一步陷入债务危机,她的财富已较峰值缩水84%。根据彭博财富指数,她的净资产约为55亿美元,比2021年6月减少286亿美元。 如果
恒
大
的许家印的命运可以作为参考的话,她可能很快就不得不开始动用自己的资产。据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一群债权人试图让许家印向
恒
大
注入至少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作为同意
恒
大任
何提议的条件,但没有成功。2021年,许家印向
恒
大
注入了约10亿美元。 Lucror Analytics的信用分析师Ruiying He说,出售股票可能会帮助碧桂园在短期内筹集现金。他说,该公司没有大量投资物业可供出售,其资产可能对其他开发商或其他投资者没有吸引力。 除了数十亿美元的股息外,该家族还通过一个家族信托基金控制着碧桂园20亿美元的股份、碧桂园服务公司12亿美元的股份,以及在美国上市的博实乐教育控股有限公司2,000万美元的股份。
lg
...
风起
2023-08-12
这才是中国的“定时炸弹”?“宇宙第一大房企”岌岌可危 知名经济学家:恐冲击60个产业、数千万人就业
go
lg
...
融风险,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曾担任
恒
大
首席经济学家兼
恒
大
研究院院长的任泽平在微博上发文表示,由于流动性问题,碧桂园最近备受市场广泛关注,甚至有担忧其可能倒闭,“我的看法是应该帮助碧桂园、龙湖等优质民营房企,这不仅是帮助这些民营房企守住最后的堡垒,不仅是因为大而不能倒,更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守住民生底线的需要”。 他表示,如果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倒闭,将对市场信心、经济复苏、金融风险以及居民购房预期造成冲击,而龙湖等民营房企的堡垒也可能难以保持,这是难以承受之重。根据国际经验,“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十次危机九次地产”。 他指出,中国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始于2020年8月公布的“三道红线”,碧桂园通过降低销售资产规模和财务经营杠杆,从2020年开始没有触碰这一红线,一直到2022年底也没有,达到了监管标准。而龙湖更是被列为“三好生”。如果符合“三道红线”监管要求的优质民营房企都倒闭,这说明即使是优质的民营房企也难以承受。 他强调,优质民营房企要走出困境,除了靠自身开源节流、债务重组、保交楼,坚决不躺平外,最根本的是要恢复市场信心。“市场销售恢复、房企现金流恢复、拿地恢复、土地财政恢复,这才是根本之策”。 去年1月,任泽平因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印钞2万亿人民币,用10年时间让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以解决中国的低生育问题,一度遭到微博禁言。 碧桂园才是中国的定时炸弹?股价大跌,网民愤怒 碧桂园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日益动荡的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标准。然而,现在,投资者把碧桂园这个大型开发商当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该公司是中国最后一家避免违约的大型房地产巨头,几周来一直在暗示其财务问题。周四晚上,碧桂园的说法更为直接:碧桂园表示,预计今年前六个月的亏损将高达76亿美元。 周五,该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暴跌,将其价值拉至新的低点。该股目前的交易价约为1港元,约合13美分。 (图源:FactSet、纽约时报) 悲观情绪并不局限于市场。 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评论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坏消息表示震惊和愤怒。许多人想起了另一家房地产巨头——中国
恒
大
,该公司两年前陷入违约,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一连串倒闭潮。 “又一个房地产巨头要倒下了,”作家、前记者郭国松在评论中写道。“
恒
大
崩溃。碧桂园会是下一个吗?” 其他人纷纷加入,网上的讨论愈发火热,超过1亿人在“
恒
大地
产已资不抵债”的标签下观看了这些评论。 财报数据显示,
恒
大地
产2022年度的净亏损人民币527.2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人民币16787.47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73亿元。 公司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 多年来,中国开发商背负巨额债务,向全国各地的城市扩张,在公寓完工之前就出售。在此过程中,它们的高管加入了亚洲最富有大亨的行列。
恒
大地
产在2021年的失败,引发了一系列类似的房地产崩盘,数百万人被留下了未完工的公寓,这让业界的做法受到了关注。 孙国宇(音译)写道:“这些房地产大亨赚了很多钱,但公司一团糟,钱进了他们的口袋,烂摊子是政府的。”孙国宇的社交媒体认证账户显示,他是深圳Neteye Holdings的董事长。 “系统性问题,普通民众买单,”他补充说。 公众对中国房地产行业被压抑的愤怒已经酝酿多年,有时还会蔓延到街头。然而,碧桂园的命运似乎是周五这场挫折浪潮的幕后推手。碧桂园是中国最后几家屹立不倒的巨头之一,曾被视为一个更负责任的企业。一些人想知道:很少有完工的公寓可以展示,购房者给开发商的钱去哪儿了? 碧桂园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这让经济学家和市场观察人士感到震惊,他们担心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即使承诺提振房地产市场,也已经失去了控制。周五,一些人在网上参与了这场讨论。 “房地产行业的严冬来了,”陕西省作家安广禄写道。 “让我们看看谁能活下来。”
lg
...
财经风云
1评论
2023-08-12
华尔街日报:碧桂园将出现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半年赤字或高达76亿美元
go
lg
...
早些时候相信,中国政府不会让碧桂园重蹈
恒
大
的覆辙。
恒
大
是全球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多年来一直在大举扩张。碧桂园在繁荣时期在中国低线城市建立了大量业务,而且没有恒大那么多债务,
恒
大
在2021年底发生了国际债务违约。 碧桂园此前一直被政府视为开发商的典范,能够在政府担保下发行国内债券。最近,碧桂园在该行业私营开发商中的地位似乎有所下降。上周,中国央行主持了一次民营企业会议,与会者包括龙湖集团控股和旭辉集团等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不在出席者之列。 澳新银行(ANZ)高级中国策略师Zhaopeng Xing表示:“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拖累预计将持续下去,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开发商的自由落体式下滑会放缓。” 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周五表示,碧桂园的庞大规模意味着其信贷危机可能会蔓延至中国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推迟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这家信用评级机构指出,碧桂园有大约100亿美元未偿债券,并说其财务问题可能会让购房者更加担心其他开发商的稳定性。 “这些开发项目可能会在短期内将潜在购房者从私有开发商推向国有开发商”,穆迪还提到,碧桂园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的部分地区的房价也可能面临压力。
lg
...
Sue
2023-08-12
恒
大
汽车:将于9月5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
go
lg
...
恒
大
汽车将于2023年9月5日(星期二)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审议议案,包括批准董事于有关期间内行使本公司一切权力以配发及发行本公司之额外股份,并订立或授予可能需要于有关期间内或届满后行使该等权力之售股要约、协议及购股权;批准董事于有关期间内,行使本公司之一切权力回购本公司之已发行股份。
lg
...
金融界
2023-08-11
恒
大
汽车:2022年集团录得亏损人民币276.64亿元
go
lg
...
恒
大
汽车在港交所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本集团录得亏损人民币276.64亿元,较2021年亏损减少50.90%。
lg
...
金融界
2023-08-11
总负债1.83万亿、总资产1.46万亿
恒
大地
产已资不抵债
go
lg
...
8月10日,
恒
大地
产连发20份报告,2022年债券年报、2022年度审计报告等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
恒
大地
产的流动负债16787.47亿元,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资金)91.73亿元。其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也就是已经资不抵债了。 中国
恒
大
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24374.1亿元,剔除合约负债7210.2亿元后为17163.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集团年度收入为2300.7亿元,毛利249.9亿元,净亏损合计1258.1亿元;拥有土地储备2.1亿平方米。 7月28日,
恒
大地
产的母公司中国
恒
大公
告,截至2023年6月底,
恒
大地
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1875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4294.07亿元。
恒
大地
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2874.68亿元。
恒
大地
产逾期商票累计约2446.63亿元。 天眼查App显示,
恒
大地
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为赵长龙,注册资本约39.4亿人民币,由广州市凯隆置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对外投资信息显示,其持股公司有190余家,其中130余家为100%持股。通过直接以及间接持股,
恒
大地
产拥有1800多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风险信息显示,
恒
大地
产存在多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等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400亿。
lg
...
金融界
2023-08-11
上一页
1
•••
132
133
134
135
136
•••
18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再“放狠话”、向苹果和欧盟“开刀”,全球市场应声重挫
lg
...
【比特周报】特朗普“秘密”晚宴讲话曝光!比特币牛回11万巅峰 美元帝国迎重大变革
lg
...
特朗普突发重磅关税威胁引爆避险!金价惊人暴涨近63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美股收评】特朗普再掀关税战火,美股全线收跌 苹果大跌3%领跌科技板块
lg
...
特朗普恐付出代价:债市引发全球连锁反应!美元重拾跌势,黄金站上330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