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创新药械支持政策、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相继出台执行,关注创新药产业链、消费医疗,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飘红
go
lg
...
2024年11月8日午盘,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持续震荡,飘红上涨0.24%,成交额近19亿元,换手率14.23%,持续溢价,溢价率0.98%。成分股中超半数上涨,科济药业领涨超14%;云顶新耀涨超11%;康宁杰瑞制药涨超6%;心泰医疗、乐普生物涨超5%;康诺亚涨超4%;信达生物、美中嘉和、高视医疗涨超3%;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宜明昂科、先声药业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2%。 财信证券表示,整体业绩增长承压,创新药械、CXO存在亮点。2024Q1-Q3,医药生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310.14亿元,同比-1.08%;实现归母净利润1460.24亿元,同比-4.68%。2024Q3,医药生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936.46亿元,同比-0.51%;实现归母净利润405.35亿元,同比-15.37%。 医药生物板块2024Q3整体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因为药械集采、医疗反腐、医保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医疗消费需求较弱等。分子板块看,2024Q3,医疗耗材、原料药、体外诊断板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居前,且均实现正增长,营收增速分别为10.62%、6.90%、4.2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57%、23.14%、10.74%。其余板块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未能同时实现正增长。 虽然医药生物板块营收、净利润增长短期承压,但依然有多家公司2024Q3业绩增长亮眼,例如新产品处于快速放量的创新药械公司(特宝生物、艾力斯等);受益于海外业务需求良好的部分CXO公司(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常规业务(剔除新冠)、新签订单呈现较快增长。 总的来说,受行业政策、竞争加剧及需求减弱等影响,医药生物板块2024Q3经营业绩整体表现不佳。展望2024Q4,由于医药合规检查、医保控费仍将持续,预计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业绩难以出现大幅改善,但伴随着创新药械支持政策、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相继出台执行,行业竞争趋于稳定,部分细分板块有望出现积极变化,如创新药产业链、消费医疗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1-08
通用型CAR-T产品CT0590临床数据亮眼,科济药业-B领涨超46%,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涨近1.5%
go
lg
...
度和持久的临床缓解。 相关ETF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震荡走高,盘中上涨近1.5%,成交额破20亿元,换手率16.28%,持续溢价,溢价率0.24%。成分股中涨多跌少,科济药业领涨超45%;固生堂涨超9%;药明合联、海吉亚医疗涨超7%;爱康医疗涨超4%;锦欣生殖、威高股份、微创脑科学、平安好医生、上海医药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3%。 华福证券表示,我们认为医药Q3业绩利空出尽,滞涨严重且全基配置严重偏低,当前位置值得重点加仓,或成Q4超额收益来源。 从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短期正处于业绩出清+利好释放阶段:1)Q3业绩出清:医药板块Q3业绩整体承压,但创新药和仿转创Pharma产业趋势仍很强势,原料药和耗材在低基数上表现相对亮眼,考虑到行业治理对行业影响弱化,短期受业绩压制的标的有望迎来反弹;2)创新仍是重点:本周医保谈判已经完成,11月内将公布结果,在全链条支持政策下,创新药有望得到倾斜,产业趋势非常明确;3)OTC政策回暖:本周医药局官方公众号发文明确了线下药房自主定价及适当加价的合理性,此前同价比价政策带来的情绪压力相对回暖,周五药店板块大涨,OTC情绪有望回暖,可积极关注OTC中药、化药相关标的。 从中长期看,我们持续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1)创新主线:创新药械为产业周期最为明确,我们“寻增量”策略的核心方向,收入和利润正逐步体现,25年多个企业有望盈利。看好有出海竞争力的创新biopharma、有创新第二增长曲线的Pahrma及创新药配套产业链CXO;2)复苏主线:医疗设备9月的招投标情况回暖,可重点关注,同时消费刺激经济复苏,结合医疗反腐扰动阶段性结束,预计消费医疗在调整后仍有复苏潜力;3)政策主线: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支持高分红企业,鼓励优质公司并购整合,结合国企改革,破净公司的市值管理,可以重点关注国改&重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1-07
行业低点已过,前瞻性布局复苏背景下的弹性标的,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飘红,来凯医药领涨超6%
go
lg
...
2024年11月6日午盘,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持续震荡,截至当前,成交额破15亿元,换手率11.76%,持续溢价,溢价率0.49%。成分股中,来凯医药领涨超6%;微创机器人涨超5%;医渡科技、药明合联涨超4%;药明康德涨超3%;巨子生物涨超2%;平安好医生、君圣泰医药、医脉通涨超1%。 光大证券表示,综合人口结构、政策框架、经济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变化的趋势,我们认为,在需求侧无法无限扩张的情况下,需要结构性甄选投资机会,而其中的核心矛盾就在于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 因此,我们从支付视角,基于医药产业内的三种付费渠道: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分别进行梳理,看好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设备更新)、人民群众需求扩容(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联检)三大方向。 华西证券表示,整体观点: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低点已过,主要基于以下: 政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多个环节支持创新药产业链发展,彰显创新药重要发展地位。 集采影响方面,2018年以来9轮药品带量采购已纳入423个品种,大多数品种均纳入集采,尚未参与集采的存量品种数量有限,各企业存量大品种已陆续集采完毕,药品集采对医药行业边际影响逐步衰减。耗材国采和省际联盟集采也覆盖了较多器械品类,集采规则制定和续约也趋于温和。 出海方面,创新药海外授权数量和金额节节攀升;原料药制剂出口稳健增长;医疗器械中低值耗材、IVD快速出海,医疗设备海外拓展加快。 并购重组方面,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医药行业并购市场活跃,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提升技术优势,对上下游供应链进行补充,快速切入新领域培养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建议关注账面现金充裕,具备良好并购重组能力的相关公司5、CDMO公司收入端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在手订单/新签订单呈现环比提速趋势。 展望2025,该机构看好创新药、CXO(CDMO)、出海、并购重组等几条逻辑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1-06
“减肥药新贵”Viking Q3业绩超预期,长效化、多靶点和口服药物研发已成GLP-1未来核心方向,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涨近2%
go
lg
...
科技指数高开0.19%。 ETF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震荡走高,上涨1.45%,成交额近10亿元,换手率7.78%,持续溢价,溢价率0.48%。成分股中涨多跌少,宜明昂科涨超12%;再鼎医药涨超10%;微创医疗、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涨超7%;微创机器人、云顶新耀涨超6%;来凯医药、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宁杰瑞制药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5%。 消息面上,Viking Therapeutics(VKTX.US)周四大涨,原因是华尔街对其肥胖候选药物VK2735的最新进展寄予厚望,并且该公司公布了优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截至周四收盘,该股上涨约21%,达到五个月高点。 根据财报显示,Viking第三季度季度改善了流动性状况,截至9月30日,其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9.30亿美元,高于2023年底的3.62亿美元,每股亏损为22美分,好于市场预期的亏损24美分和上年同期的亏损23美分。 招银国际表示,GLP-1药物减肥效果优异,全球市场空间广阔。GLP-1药物减肥作用机理明确,而且受体分布广泛,可应用于多种疾病。效果来看,GLP-1药物减肥效果显著,已经成为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药。此外,多项临床试验证明,GLP-1药物停药后体重反弹,需要长期使用。在需求推动下,2024年初全球市场已经高达120亿美元,2030年全球市场有望超13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也有望超200亿元。 GLP-1减肥药发展趋势,更便捷更优效。GLP-1已经成为全球减肥药研发的核心靶点。从研发趋势来看,在更便捷和更优效的需求下,长效化、多靶点和口服药物研发已经成为核心方向。其中,长效化可以增强患者使用便捷度;多靶点/复方和药物联用则是从快速减重和增肌等需求出发。口服药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使用选择。一旦小分子GLP-1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得到验证,其成本优势将对GLP-1减肥药市场竞争形成冲击。 制剂厂商将分享最大的产业链价值是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机遇,但确定性方面,中游和上游的确定性更高。制剂海外拓展压力较大,而随着全球减肥药物供应紧缺和定价差异,国产药品国内机会更大。创新药中,市场仍处在蓝海阶段,疗效和上市进度是关键。仿制药中,随着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即将到期,仿制药企业也在积极抢占市场。产业链中游和上游直接受益于全球多肽药物需求增长。中游API/CDMO企业可以从产能、技术和下游合作等方面考虑,但仍需警惕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长期政策冲击。上游产品种类繁杂,核心考虑下游供应商绑定。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25
资金从进攻转向防守,强需型医药板块迎来配置盘
go
lg
...
可减少超5万元。 受多项政策利好影响,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盘中放量,成交额破5亿元,持续溢价,该ETF近20日涨幅逾23%。成分股中,微创机器人涨近6%;微创医疗、诺诚健华、药明合联、来凯医药等个股涨超3%;康龙化成、康诺亚、华润医药涨超2%。 观点: 1、国盛证券:后续更多增量政策有望出台,我们认为市场会上一个台阶,并且后续会根据政策持续性持续演绎 国盛证券表示,后续更多增量政策有望出台,我们认为市场会上一个台阶,并且后续会根据政策持续性持续演绎,但经过一轮快速上涨和下跌,目前进入大震荡阶段,待分化企稳后,我们认为会进入到逻辑驱动的个股时间。 有几个方向可以关注:第一,【凭业绩】,找三季报好一点,或者后续季度业绩趋势向好的。 第二,【新红利】寻找一揽子政策新增点,如并购、破净、贷款回购高分红、改善营商环境还应收逻辑受益的等。 第三,【涨水位】尤其是创新&创新产业链,首先看CXO,除了已经明牌的海外降息持续改善和海外政治风险buy-in、国内环境预期持续改善也会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显现,值得期待。CXO方面,则聚焦龙头;前端>后端;临床CRO>新技术CDMO>小分子CDMO>大分子CDMO>仿制药CRO。创新药方面,政策相对受益支持方向、产业上开始兑现。 第四,【顺周期】,尤其是医美眼科等赛道龙头,等震荡企稳后长线布局,等待政策持续落地持续兑现。 2、东吴证券:创新药板块仍将是医药板块最有吸引力的子行业之一,年内行业催化剂主要体现为创新药国谈及ASH大会等 东吴证券表示,国谈谈判环节即将开启,预计10月或11月初正式谈判。《谈判药品续约规则》的规则延续2023年,没有明显变化,首次参加谈判的药品降价幅度值得关注。 3、开源证券:下游需求快速释放,多肽产业链赛道龙头成长空间较大 开源证券表示,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代表的GLP-1药物全球销售额加速增长,催化整个多肽产业链高景气发展,下游需求快速释放。我们看好国内减重药市场,并重点推荐临床进度较快且安全性较好的国产创新药的市场潜力以及减重药快速放量带动上游多肽产业链高景气发展。 相关产品: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K),聚焦创新药、CXO、创新器械、互联网医疗、特色医疗服务等赛道,覆盖医药各细分板块在港股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筑底的全球医药投融资环境对创新药企管线拓展形成助力,投资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一键布局港股优秀创新药资产。 风险提示: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21
单日“吸金”超7亿元!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强势上涨2.83%,科济药业-B涨12%
go
lg
...
.10%,锦欣生殖,医脉通等个股跟涨。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上涨2.83%,最新价报0.44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5.27亿元,暂居可比ETF1/3,换手率10.91%,市场交投活跃。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4年10月9日,
恒生
医疗
ETF
近2周累计上涨15.5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规模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最新规模达137.91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最新份额达321.03亿份,创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最新资金净流入7.56亿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
恒生
医疗
ETF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3993.6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7.28亿元。 信达证券认为在顺周期行情下,可以重点关注医疗消费相关投资机会,诸如医疗服务(终端医院)、线下药店、消费器械等。此外,我们预计从10月下半旬开始上市公司将逐步发布3季报,可关注3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 中邮证券表示:2024H1综合医院整体收入增速保持高个位数,较消费医疗增长更为稳健,利润端,民营综合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更强,已较好适应了DRGs/DIP,毛利率提升同时费率也下降,盈利能力更为稳健。展望下半年,Q4为综合医院经营旺季,相关标的业绩有望稳健向上;近期医保大数据加大核查医疗机构医保合规问题,利好当地合规经营民营医院;我们看好经营稳健、增长稳健、现金流健康、有外延预期的综合医院子板块。 从估值层面来看,
恒生
医疗
ETF
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4.63倍,处于近3年7.64%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92.36%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恒生
医疗
ETF
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9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石药集团(01093)、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京东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国药控股(01099)、翰森制药(0369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1%。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场外联接(A类:014424;C类:01442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10
近期宏观政策推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关注高弹性板块港股医药!
go
lg
...
交易、举牌等监管要求进行优化。 早盘,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高开,盘中涨幅一度触及涨停,截至当前,盘中上涨幅度4.93%,盘中成交额近50亿元,换手率34.58%,持续溢价,溢价率2.19%,该ETF近30日以来涨幅逾30%,备受市场关注。 观点: 1、医药板块短期上涨为市场系统性驱动 医药板块短期上涨为市场系统性驱动。经济政策组合拳推动股市无风险利率的下降,以及股市波动的风险评价下调,市场短期快速上涨。医药行业本身在同期并无明显变化,短期更多来自市场的系统性驱动。展望四季度,行业本身预计为温和复苏,中观数据改善,创新支持政策方向不变,基本面支撑力度良好。 短期面临的基本面考验主要是即将要到来的三季报并由此形成的Q4预期。预计景气度维持高位:创新药;景气度上半年承压后续有望逐季回升:院内处方药、院内诊断、设备招标、已集采的部分手术耗材(如人工关节)等院内业务。政策方面,还未全面实施的集采、价格管制等政策影响也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选股方面主要着重在经营业绩的α不要是负贡献。(观点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2、 医保政策扩面对医药板块情绪影响较大,战略性出海将是选股非常重要指标 随着医保政策扩面对医药板块情绪影响较大,战略性出海将是选股非常重要指标,包括是药品出海及医疗器械出海。根据IQVIA,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达到6108亿美元,预计将以5.9%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5年达到7667亿美元。其中择期手术类的内窥镜检查、伤口管理、糖尿病护理等预计将迎来较快增长,预计IVD全球市场增速有所下滑,但仍为最大细分医疗器械领域。国产医疗器械制造优势明显,尤其是美国新冠疫情期间国产核酸检测出海到美、欧等,充分证明IVD国产能力。(观点来源:东吴证券) 医药板块预期基本面改善,看好高弹性板块 9月底,国内公布一系列宏观刺激政策,带动市场大幅反弹。受益于海外降息以及国内宏观环境改善,医药作为高弹性行业有望跑赢市场。我们认为,随着第一波估值修复快速完成,接下来股价表现将主要由估值修复和基本面双重驱动,看好CXO、创新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板块。 CXO板块有望受益于海外研发需求复苏,且《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或将有限。国内新一轮医保谈判即将落地,尽管医保资金收支存在一定压力,我们认为医保资金支持创新药的政策趋势不会改变。随着国内整体刺激政策落地,我们预期医疗设备更新节奏有望加快,各地招标有望恢复到常态节奏。 看好龙头CXO估值修复,《生物安全法案》影响或将有限。参议院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草案纳入93项修正案,其中不含《生物安全法案》(S.3558)。此前,众议院版本NDAA草案也不包含生物安全法案(H.R.8333)。尽管后续两院还将对NDAA的具体内容再做讨论修改,不排除还会增加内容,但我们认为生物安全法案通过2025 NDAA夹带的立法成功概率不大。最终NDAA的内容或将于今年底确定,我们将持续关注。降息环境下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将反弹,带动CXO需求复苏。 医疗设备或将于4Q24或1Q25迎来业绩复苏。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刺激政策实施,医疗设备更新的落地进度有望加快。据众成医械统计,截至9月15日,全国共批复957个设备更新项目,总金额已突破410亿元;已经公布的采购意向超过100亿元。通常,项目审批→采购意向→招标公告的周期约为2-3个月。目前,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招标公告已披露的总预算超过33亿元。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设备更新招标将加快落地。(观点来源:招银国际) 相关产品: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K),聚焦创新药、CXO、创新器械、互联网医疗、特色医疗服务等赛道,覆盖医药各细分板块在港股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筑底的全球医药投融资环境对创新药企管线拓展形成助力,投资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一键布局港股优秀创新药资产。 风险提示: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0-08
成交额大幅放量超40亿元!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强势上涨9.63%,宁杰瑞制药-B涨超44%
go
lg
...
,微创医疗,微创机器人-B等个股跟涨。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上涨9.63%,冲击12连涨。最新价报0.44元,盘中成交额超40亿元。 规模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最新规模达123.01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近半年份额增长9.15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
恒生
医疗
ETF
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117.12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6.20亿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
恒生
医疗
ETF
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3.13倍,处于近1年10.43%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9.57%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9月24日,国新办会议宣布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房贷利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强调加大财政政策调节力度,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平安证券表示:在经济修复预期下,我们认为消费医疗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估值修复弹性大,具备阶段性机会,建议关注眼科、口腔、体检等医疗服务赛道及其上游医疗器械;中药消费品;医美等。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行业机会主要来自三个维度,即“内看复苏,外看出海,远看创新”。 “内看复苏”是从时间维度上来说的,国内市场主要的看点是院内市场复苏,因为去年的基数是前高后低,再加上医疗反腐的常态化边际影响弱化,所以国内的院内市场是复苏状态,从业绩角度看,行业整体下半年增速提升。 “外看出海”是从地理空间维度上来说的。海外市场相比国内具有更大的行业空间,而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地市场往往还伴随着更高的价格体系、更优的竞争格局等优点。越来越多国内优质医药企业在内外部因素的驱使下加强海外市场布局,其海外开拓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 “远看创新”是从产业空间维度上来说的。全球医药创新迎来新的大适应症时代,最近1-2年,在传统的肿瘤与自免等大病种之外,医药产业相继在减重、阿尔兹海默症、核医学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行业蛋糕有望随之快速做大。国内医药创新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叠加美债利率下行预期,创新产业链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恒生
医疗
ETF
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27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石药集团(01093)、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京东健康(06618)、国药控股(01099)、阿里健康(00241)、翰森制药(0369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77%。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场外联接(A类:014424;C类:01442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9-30
重磅会议: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港股医药股持续大涨!
go
lg
...
本市场发展和稳定楼市止跌回稳。 午盘,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成交额放量,截至13:11分,盘中上涨7.37%,成交额突破12亿元,换手率10.34%,交投活跃。成分股中艾美疫苗涨超30%,微创机器人-B涨超25%,药明康德涨超20%,宜明昂科涨超18%,荣昌生物、海吉亚以来、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龙化成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10%。 观点: 1、 资本市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政策有助市场情绪修复。本次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市场稳定发展。这些政策已经在改善市场情绪,要彻底扭转颓势,还需要跟踪政策的落实情况。如果财政政策及时发力,将有助于提振基本面预期,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观点来源:海通证券) 2、政治局会议表态度:发展养老、托育产业,积极应对老龄化 政治局会议提到,“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少子化和长寿趋势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从老龄化程度看,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2年、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14.9%、15.4%。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中方案”,预计中国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7.4%,企稳一段后将再度上升至2080年及之后的46%左右,届时中国8亿总人口中近一半是老年人。 在此背景下,要实现两手抓:一手抓生育,一手托养老。此前开放的全面三孩政策效果不理想,配套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方面通过真金白银补贴减轻生育养育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家庭-工作平衡提振生育意愿;建立多支柱养老金体系,让公共养老金支出与老龄化程度挂钩,减轻代际负担,发挥二三支柱作用。 OECD将养老金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次为强制性、与收入无关的养老金计划,全部为公共养老金;第二层次为强制性、与收入挂钩的养老金计划,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金;第三层次为自愿性、与收入挂钩的养老金计划,全部为私人养老金。(观点来源:泽平宏观) 财政增量或在酝酿,重点做好存量部署 财政增量或在酝酿,重点做好存量部署。在财政政策方面,通稿提到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未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值得期待。与此前“稳中求进”的基调不同,本次会议提到要“主动作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政策基调更加积极。此外,会议提到“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与此前的“坚定不移”相比,侧面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压力较大。因此,后续政策进一步发力值得期待。(观点来源:招商证券) 相关产品: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K),聚焦创新药、CXO、创新器械、互联网医疗、特色医疗服务等赛道,覆盖医药各细分板块在港股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筑底的全球医药投融资环境对创新药企管线拓展形成助力,投资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一键布局港股优秀创新药资产。 风险提示: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9-27
冲击11连涨!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涨5.00%,艾美疫苗涨超27%
go
lg
...
80%,荣昌生物,时代天使等个股跟涨。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上涨5.00%,冲击11连涨。最新价报0.4元,盘中成交额已达9.84亿元,暂居可比ETF1/3,换手率8.26%。 规模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最新规模达115.67亿元,创近3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
恒生
医疗
ETF
近半年份额增长9.18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
恒生
医疗
ETF
最新融资买入额达2.91亿元,最新融资余额达6.13亿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
恒生
医疗
ETF
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0.89倍,处于近1年6.83%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3.17%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湘财证券研报指出,近期医疗领域反腐行动继续推行,医疗耗材集采降价也逐步覆盖到更多细分领域,现阶段国内医疗耗材市场受医保基金监管带来的波动风险持续存在,而由于关税政策影响近期部分以出口业务为主的低值耗材上市公司行情也出现波动。短期建议关注受医保支付影响相对较小的创新耗材领域。 长期来看,耗材行业把握高刚需加高创新的发展主线,具备高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仍然是耗材企业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基石。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植介入类设备、高端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医疗机构诊疗全面恢复、院内需求复苏的大背景下,看好介入、植入、电生理等高值耗材细分领域的长期发展。此外,关注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的推进情况。
恒生
医疗
ETF
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26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石药集团(01093)、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京东健康(06618)、国药控股(01099)、阿里健康(00241)、翰森制药(0369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09%。
恒生
医疗
ETF
(513060),场外联接(A类:014424;C类:01442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9-27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
4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华尔街日报:习近平为贸易战准备多年 中国打造对抗美国的堡垒
lg
...
特朗普语出惊人、华尔街突传重大变革!比特币冲破11万 黄金3296恢复脱钩
lg
...
特朗普突传“美元”重磅宣布!《华尔街日报》独家:美国大型银行联合进军加密世界
lg
...
特朗普向中国富人招手!马斯克证实新“金卡”将上线 但是中国移民不愿签……
lg
...
【直击亚市】中美持续进行高层接触!债市风暴暂缓刺激风险,美联储再提降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