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一键布局港股优质红利资产,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C:024772/024773)9月15日起发售
go
lg
...
红利指数重点配置金融、公用事业、能源、
房地产
等波动率较低、分红稳定的板块,平衡盈利、估值与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指数成份股中超过一半为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更容易受益于相关政策催化***。 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及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该指数最新股息率高达5.62%,显著高于同类A股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红利低波指数最新股息率分别为4.46%、4.26%);同时,其近一年年化波动率(14.86%)低于中证红利、红利低波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红利低波指数近一年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8.80%、17.35%),体现了“红利”与“低波”的结合。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15.44%,大幅超越同期中证红利指数(-0.78%)和红利低波指数(2.91%);其近一年、近三年的表现也同样优于A股红利指数。 结合摩根资产管理全球丰富的研究管理经验,摩根资产管理在中国一直积极布局“红利工具箱”,目前已经涵盖主动、被动公募基金及互认基金等多种产品类型,投资范围覆盖A股、港股和其他亚洲股票等市场。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将继续结合全球市场洞察和资讯、产品创新能力和多年来的客户服务经验,进一步完善“红利”这一特色产品工具箱,力争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收益,让投资人的持有体验更佳。 *2025年5月6日,万得数据显示,港股红利指数ETF规模为101.58亿元,为全市场首只规模百亿的跨境策略的ETF。”首只规模百亿的跨境策略ETF”按照万得跨境策略指数ETF的分类,该分类内18只ETF的基金全称均包含“港股通/恒生”+“红利/高股息”。 截至2025年9月11日,万得数据显示,港股红利指数ETF规模为126.36亿元,是全市场上市基金规模最大的跨境策略的ETF。” 全市场上市基金规模最大的跨境策略的ETF”按照万得跨境策略指数ETF的分类,该分类内18只ETF的基金全称均包含“港股通/恒生”+“红利/高股息”。 注:“红利低波”为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份股特征,正股息率不代表正的投资回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仍然存在波动风险。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9.11,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中证红利、红利低波过去3年业绩为48.46%、6.45%、18.85%;过去5年业绩为:49.96%、23.55%、41.02%。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指数收益率分别为-24.3%、6.96%、-4.079%、-1.55%、24.81%。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对指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截至2025.08.31, Wind数据显示,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为40.78倍,道琼斯工业指数市盈率为31.11倍,标普500市盈率为28.38倍,澳洲标普200市盈率为21.93倍,英国富时100市盈率为19.91倍,法国CAC40市盈率为17.74倍,日经225市盈率为17.39倍,上证指数市盈率为16.5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1.36倍;标普道琼斯公司数据显示,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市盈率为10.11倍。 ***标普道琼斯公司显示,截至2025.08.31,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50只成分股中26只属于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发起式联接基金通过对目标ETF(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的投资,跟踪标的指数(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股息率高的股票的表现。 摩根“红利工具箱”指的是摩根资产管理旗下重点投资红利主题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募基金,以及增设特色分红机制的相关ETF及指数基金。上述所提及的红利或特色分红机制属于产品策略或机制,正股息率不代表正的投资回报,产品仍存在波动风险。文章中提及产品为系列优选基金。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 & 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资料仅为公开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本产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募集期内规模上限为80亿元人民币(不含募集期利息),如超过本公司将按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规模控制(详情参阅基金发售公告)。 本材料为公开宣传材料,受雇于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并被授权的员工可基于产品或服务沟通目的通过个人朋友圈转发。未经授权请勿转发。本材料仅在中国内地分发,且仅针对中国内地的有关适格投资者。202509004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15 08:41
美联储利率决议与全球央行动向叠加,中美经济数据与Meta新品发布引爆市场焦点
go
lg
...
中国将在近期集中发布社零、工业增加值、
房地产
投资及70城房价等重要数据。机构观点出现分歧: 机构 社零 工业增加值 固定投资
房地产
与房价 中金 增速放缓,受以旧换新支撑减弱拖累 或升至6.0% 整体下滑 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或转正,但房价环比下跌 华创证券 或升至4.1%,汽车消费偏弱 或升至6.1%,受PMI生产回升支撑 累计增速或1.5% 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5.6%,
房地产
投资下滑约-12.5% 对比可见,中金更强调消费与
房地产
疲软,而华创则判断短期动能略有改善,差异凸显市场对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中美西班牙会谈焦点 中国商务部确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9月14日至17日赴西班牙与美方举行会谈。议题涉及美方单边关税、出口管制以及TikTok等敏感经贸问题。分析人士指出,这场会谈不仅是双边经贸沟通的重要契机,也可能影响后续全球科技产业链格局。 其他央行政策动向 除了美联储,其他主要央行也将在未来一周集中释放政策信号: 央行 预期政策 市场影响 加拿大央行 降息25基点至2.5% 加元或走弱,美元兑加元或走强 英国央行 维持利率4.0%,关注量化紧缩与未来降息预期 英镑走势取决于声明是否释放宽松信号 日本央行 维持0.5%利率,年底或加息 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若释放加息承诺,日元或升值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日本央行年底加息的概率预估已升至60%,政治变动可能成为影响未来政策的关键变量。 Meta智能眼镜与AR生态 9月18日,Meta将在Connect大会上发布首款消费级智能眼镜,CEO马克·扎克伯格将发表“AI智能眼镜”主题演讲。市场预计新品售价约800美元,外观与Ray-Ban Meta类似,具备平视显示器功能,可呈现时间、天气、通知与翻译等信息。 分析师认为,更重要的是Meta将发布新的SDK开发工具包,推动开发者生态建设。中信证券指出,AR眼镜商业化仍需较长时间,但新品发布将对光波导、MicroLED等上游供应链构成显著催化效应。 特朗普英国访问与企业投资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9月17日至19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随行阵容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OpenAI CEOSam Altman、黑石CEOSteven Schwartzman以及贝莱德CEOLarry Fink等。消息人士称,苹果CEO库克也可能受邀。 分析预计,此次访问期间,美国企业将在英国宣布数百亿美元投资。外界普遍认为,这一行程意在缓和特朗普政府部分政策对英国的冲击,并推动新一轮科技与金融合作。 编辑总结 整体来看,本周全球市场将迎来政策与事件的多重考验:美联储决议或掀起全球资金波动,中国经济数据释放复苏与压力并存信号,中美会谈关系到供应链稳定,其他央行的决策将左右本币走势,而Meta与特朗普行程则在科技与地缘层面增添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在货币政策、宏观经济与产业动能三条主线之间寻求平衡。 常见问题解答 Q1: 美联储为何可能选择激进降息?A1: 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胀仍受控,而就业数据出现明显下修,表明经济动能减弱。花旗等机构指出,降息是支撑经济与稳定金融市场的必要手段,尤其在劳动力市场压力加剧的背景下。 Q2: 中国8月经济数据分歧意味着什么?A2: 中金和华创证券的预测差异反映了市场对消费和投资恢复力的不确定性。一方面
房地产
依旧疲软,另一方面工业生产显示改善迹象。这种分化意味着中国经济仍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 Q3: 中美西班牙会谈有何战略意义?A3: 会谈议题涉及关税与科技管制,直接关系到全球产业链安全与科技公司未来发展。若双方在某些方面达成缓和共识,可能改善市场预期,但若分歧扩大,将加剧外部风险。 Q4: 其他央行的政策会否削弱美联储影响?A4: 虽然美联储是全球政策主导者,但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的决策也会影响外汇市场。尤其是日本央行若释放加息信号,可能推升日元,造成资本流动方向的再平衡。 Q5: Meta新品对投资者有何启示?A5: 短期内,智能眼镜更多是技术展示与生态搭建,变现能力有限。但其对AR产业链的催化效应显著,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光学与半导体环节,长期潜力值得关注。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15 00:10
有色大牛,悄悄翻倍了
go
lg
...
。 消费盈利改善预期要弱一些。一是当前
房地产
还没明显企稳,对居民财富收入以及工资收入增长预期形成一定拖累。二是当前现实经济表现仍有一定压力,但后期因反内卷政策落地执行,经济周期从反通胀到通胀,远期复苏预期是一种支撑力量。 在此大背景下,A股接下来大类板块切换,其实是有利于洛阳钼业这类周期龙头的。 03 当前,洛阳钼业经过今年翻倍上涨后,最新PE为17倍,PB为3.97倍,均未出现明显泡沫,仍在相对合理范畴之内。接下来,伴随业绩增长以及市场风格切换偏好,估值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 但同时也需警惕风险。一方面,大盘上行近3900点左右,短期面临一定回调波动风险。尤其是科技大类因为估值太高有不小可能出现剧烈回调,从而拖累大盘表现。 另一方面,洛阳钼业主力盈利矿业是铜,虽然铜价在未来几年大概率保持上行趋势。但需警惕的是美国经济的非线性衰退风险(从近期非农就业数据看,该风险有所上升),可能导致铜价在短期内大幅下挫。一旦发生,势必也会影响洛阳钼业的资本表现。 总之,洛阳钼业上行周期可能还未结束,但大概率不会一帆风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lg
...
格隆汇
09-14 18:30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go
lg
...
购入股票。 官员们希望股市上涨能修复因
房地产
危机受损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从而提振消费并带动整体经济。不过分析师警告称,股价上涨对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有限。 目前政策利率为1.4%,创历史新低,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累计下调115个基点。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也从接近15%降至6.2%,同样创下纪录。 另一位政策人士表示:“不同于美国,中国一直在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因此进一步降息的空间非常有限。”
lg
...
风起
09-13 15:21
会员
暴涨79%!地产与AI碰出新火花?
go
lg
...
后又跌2.85%。 这家长期用AI重构
房地产
交易的公司,为何突然成了市场焦点?格隆汇研究院早有预判: 一方面,降息大周期将利好
房地产
、银行和公共事业板块,我们在旗舰会员内部多次推荐过相关标的,包括OPEN、DHI(霍顿房屋)、LEN(莱纳建筑)等房企,以及ITB(房屋建筑ETF)、KRE(区域银行ETF)、XLF(金融行业ETF)等。 另一方面,我们前瞻性地判断,AI将对人类生活的诸多垂直行业产生深刻改变,而
房地产
作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核心领域,正是AI赋能的重要阵地。如今Opendoor的异动,正是“AI+地产”逻辑的具体映射,也验证了我们对技术重塑行业趋势的判断。 01 AI如何重塑
房地产
? Opendoor的“算法卖房”革命 2014年成立的Opendoor,用AI算法撕开了传统
房地产
的口子:卖家线上提交房屋信息,24小时内就能收到基于海量数据的现金报价,接受后最快14天完成交易,彻底跳过传统中介的挂牌、带看、议价流程。这种“iBuying(即时购房)”模式的核心,正是AI对
房地产
行业的三重改造: 1. 定价革命:AI让“一房一价”更精准 Opendoor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迭代了11年的定价算法,能实时处理500+维度的数据: 硬数据:房屋面积、房龄、装修情况等静态参数; 软数据:周边3个月内成交均价、学区质量、交通流量等动态因素; 预测数据:区域未来6个月房价走势、利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影响。 2025年Q1算法升级后,定价误差率从8%降至5%以下,比传统中介的人工评估精准度提升40%。这意味着收购房屋时更少“踩坑”,转售时能更快找到合理定价,直接推动Q2调整后EBITDA首次转正(2300万美元)。 2. 流程重构:AI把“3个月”压缩到“14天” 传统卖房流程中,从挂牌到收款平均需90天,Opendoor用AI砍掉了80%的冗余环节: 线上提交信息后,AI自动匹配历史案例生成报价,替代传统中介的“现场看房+口头估价”; 智能审核系统自动验证房屋产权、欠费记录,替代人工跑腿查档; 动态结算日历根据买家贷款进度、卖家搬家计划,AI推荐最优交易节点,避免流程卡顿。 这种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2025年上半年,选择Opendoor的卖家平均节省46天交易时间,愿意为此支付6%-14%的服务费(传统中介费率约5%-6%)。 3.服务延伸:AI从“卖房”到“管房”的渗透 2025年推出的“OpendoorHomeLoans”房贷服务,本质是AI在金融环节的延伸: -用机器学习分析卖家的征信、收入稳定性,5分钟内预批贷款额度,比银行快10倍; -结合房屋估值算法,自动推荐首付比例、还款期限,降低买家违约风险。 这项业务Q2收入占比已达8%,且不良率仅1.2%,低于行业平均的2.5%,印证了AI在风控上的优势。 02 暴涨背后的推手: AI能力获验证+管理层站台 9月的暴涨并非偶然,AI技术的落地成效与人事变动形成共振: 1. 新管理层押注“AI深化” 前Shopify首席财务官卡兹·内贾蒂安接任CEO后,首次公开讲话就强调“AI不是工具,是整个业务的骨架”。联合创始人基思·拉博伊斯回归担任董事长后,直接注资4000万美元,专项用于AI团队扩张(计划从200人增至500人)。 市场之所以买账,是因为拉博伊斯的创投背景自带“技术滤镜”——他主导投资的多家AI公司均成功落地,此次站台被解读为“AI战略将升级”的信号。 2. 业绩印证AI的赚钱能力 Q2财报中,AI驱动的效率提升直接体现在数据上: 房屋收购成本同比下降3%(算法定价更精准,减少溢价收购); 库存周转天数从85天降至68天(AI推荐的转售时机更合理); 营销费用率从12%降至8%(AI精准匹配卖家需求,减少无效获客)。 这种“降本增效”的硬逻辑,让市场重新评估AI在
房地产
中的价值,而不只是“概念炒作”。 3. 散户追捧“AI+地产”新故事 自7月起,Opendoor成为美股“网红股”,7月21日换手率高达289%。散户资金涌入的核心逻辑是:在AI重塑各行各业的浪潮中,
房地产
作为传统行业的“改造空间最大”,而Opendoor是少数能把AI讲成“现金故事”的公司。 格隆汇研究院在研判降息周期对板块的影响时,就将“AI+地产”作为核心方向——我们始终认为AI对垂直行业的改造将从高频刚需领域突破,
房地产
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旗舰会员内部,除推荐OPEN外,还通过DHI、LEN覆盖传统开发领域(这些公司也在加速AI应用),借助ITB、KRE、XLF等ETF实现板块布局,Opendoor的爆发正是这一策略的阶段性成果。 03 AI赋能的天花板与风险: 技术迭代决定生死 Opendoor的未来,本质是一场“AI能力与行业挑战”的较量——既要看技术能打开多大空间,也要警惕风险是否会颠覆逻辑。 1. 成长空间:从“交易工具”到“生态核心”的跃迁 当前北美iBuying模式渗透率仅1.3%,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达3%-5%,核心驱动力是AI解决了两大痛点: 信任与规模双突破:算法透明度提升(可查看周边30套同类房屋成交对比),卖家接受率从2019年的35%升至2025年的62%;AI管理效率提升5倍,支撑库存从1000套扩至7000套,为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技术外溢创造第二曲线:10年积累的100万套房屋交易数据,可能衍生新业务——向中小中介开放定价API(目前20家试点,单套收费500美元)、为房企提供拿地预测、与保险公司合作定制保费等,这部分潜力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 若能实现上述突破,按5%渗透率和35%份额计算,Opendoor年交易量将突破50万套,是2024年的3.4倍,成长空间显著。 2. 潜在风险:三大挑战考验AI韧性 算法失效风险:2022年房价暴跌时,因模型未纳入“失业数据对购买力的影响”,42%交易亏损。未来若遇极端行情(利率骤升、政策突变),模型可能再次失灵,这需要持续优化算法的“抗波动能力”。 数据安全与监管压力:AI需收集房屋内部照片、业主征信等敏感数据,2025年Q2曾曝出“3万条信息泄露”。若监管加强(如欧盟《AI法案》对
房地产
AI的合规要求),可能增加运营成本,这要求公司在数据利用与安全间找到平衡。 巨头竞争挤压空间:亚马逊、谷歌已测试“AI房产中介”,凭借更强算力和数据优势,定价精准度接近Opendoor。这要求Opendoor加快构建“数据壁垒”(如与地方政府、物业公司合作扩大训练样本),抵御外部冲击。 Opendoor用AI给传统
房地产
交了一份“新答卷”——不是颠覆行业,而是用算法解决“效率低、体验差”的老问题。Q2的盈利转正证明这条路能走通,但算法失效、巨头竞争等风险仍悬而未决。 现在77亿市值,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要是AI能持续深化渗透,从“交易工具”变成“生态核心”,梦想的空间还是很大;但要是技术迭代停滞、战略执行走偏,跌回3美元也有可能。 04 格隆汇研究院: 全球前瞻科技“弄潮儿” 从2023年精准捕捉AI算力行情,到2024年锁定寒武纪、中芯国际等国产科技标的,再到撰写“世纪抄底”系列公众号文章提示英伟达、台积电等全球科技巨头机会,再到锁定端侧AI赛道机会和前瞻性布局AI应用浪潮,格隆汇研究院始终站在AI产业演进的最前沿,完整把握“AI算力基础设施→端侧AI→AI应用→AI实体化”的全周期脉络。 我们构建的“技术跟踪-订单验证-产能测算-利润模型”全链条研究体系,能精准捕捉每个阶段的核心标的——从算力基建的硬件突破,到端侧设备的场景落地,再到AI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应用,跟踪精度可细化至季度技术迭代进度与订单转化节奏。这正是我们能持续领跑市场,提前挖掘固态电池、端侧AI、AI+地产等系列机会的核心竞争力。 这次Opendoor所代表的“AI+实体”爆发,再次证明:在AI产业赛道,只有深度理解技术演进规律与产业融合逻辑,才能穿透短期情绪波动,找到真正具备长期成长动能的标的。格隆汇研究院对AI全产业链的布局,正是源于对“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价值重构”产业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每个阶段技术参数、商业验证、生态扩张的极致跟踪。 作为未来10年全球黄金赛道,AI带来的历史性大机会,是每一个投资者都不想错过的。如果你想知道: 谁是下一个英伟达,博通还是甲骨文? 阿里巴巴云计算天花板在哪里,能超过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GCP)吗? 端侧AI何时爆发,10倍股来自哪些方向? AI应用的王者是谁,为什么能一天暴涨50%? 这些正是格隆汇研究院深耕的领域。历史机遇难得,不想错过科技浪潮的下一波机遇,扫码加入格隆汇研究院,与我们一起提前发现价值,纵享财富盛宴! 注:文中所提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务必做好独立研判。
lg
...
格隆汇
09-13 14:50
很难预测股市何时见顶,但这位分析师因两大警示信号已开始考虑撤出时机
go
lg
...
了0.76个百分点。” 他还表示,美国
房地产
市场看起来“越来越不稳”,而美国以外的经济增长则主要靠抢在关税前的需求支撑。 此外,虽然人工智能是一个长期增长故事,但它也无法避免周期性下行的影响。BCA指出,Meta和Alphabet等公司对广告收入高度依赖,一旦消费者支出放缓,广告收入也将大幅减少。 BCA表示:“过往的经验表明,一旦自由现金流开始下降,投资者往往就会变得紧张。” 这种情况在2021年末已经发生过,当时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和甲骨文这几家大型云服务商的自由现金流曾短暂下滑。 BCA预计,大型云计算公司的资本支出将在2026年下半年才见顶,但目前这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市值已占到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可能在那之前就会经历股价大跌”。 而随着股市财富缩水,消费者支出也将进一步下滑。 贝雷津总结道:“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全球股市何时见顶,但目前已有足够多的脆弱因素,值得投资者保持随时撤出的准备。”(市场观察)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13 00:00
公告精选︱TCL科技:拟295亿元投资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剑桥科技:目前不生产含CPO技术的芯片
go
lg
...
资不超过82亿元用于“保交楼、保民生”
房地产
项目建设 中仑新材(301565.SZ):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0.68亿元 科力尔(002892.SZ):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06亿元 拓荆科技(688072.SH):拟定增募资不超46亿元
lg
...
格隆汇
09-12 22:11
巨震!资金凶猛买入
go
lg
...
态称,央行将思考如何处理其手中ETF与
房地产
信托基金资产,称日本央行内部战略将以“分阶段、小批量、逐步抛售”为主线,而不会采取如转让国有机构等替代性方案。 副行长的讲话也暗示,日本央行将借鉴2002至2010年间处置银行股票的经验,通过长期、小额、多批次交易,避免因抛压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据悉,2002-2010年,日本央行因金融危机购入银行股,耗时20年于今年7月才完全清空,为ETF减持提供借鉴。 摩根士丹利预期日本央行抛售ETF需 “龟速进行”,全部出售需约300年,避免引发类似2013年 “缩减恐慌”的市场动荡。
lg
...
格隆汇
09-12 18:41
十几年的故事即将走向终局,还有2倍往上的机会,干吗?
go
lg
...
2008年说起。众所周知,2007年由
房地产
引发的次贷危机来了,2008年进一步演化成全球金融海啸。用一堆衍生品加了杠杆的两房没扛住,不仅两房没有,那个时候许多金融机构都没扛住,一些公司就此消失,比如雷曼兄弟。 金融危机涉及到政府救助,政府总要杀杀鸡,既是防止企业的道德风险,也是给纳税人一个交代,雷曼就是那只鸡,而两房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太重要了,只能是猴。 于是两房和AIG、花旗、GM等公司一样,申请了政府的救助金,从此置于政府的托管计划之下。 这个托管计划不复杂,就是政府购买两房的Senior优先股,这份优先股要求两房每年给政府10%的股息,与此同时政府还有个Warrant(认股权证),政府可以把优先股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占公司79.9%股权。 这个合同是正常的,政府拿10%息,等经济好了两房连本带息还钱,如果政府想多赚点钱,可以转成普通股,获得79.9%的股权。 这是个三赢的选择,企业活下来了,政府获得了收入,纳税人的钱没浪费。 至于79.9%的股权比例是不是砍太狠了,那只能怪当初自己玩得太浪了,现在濒临死境,吐近80%可以活命,正常人都会愿意选。 接下来的剧本本来就是这样的,活过来的企业开始尝试脱离政府的托管,该还钱的还钱,该卖资产的卖资产,该重组上市的重组上市。比如AIG和花旗银行就是2012年开始脱离政府的托管,开始还政府的钱,90%政府求助的企业是这个剧本。 但两房不是,两房的股东得到了最烂的剧本。 这个剧本的肇事者就是奥巴马政府。 2012年,在两房即将恢复盈利之时,美国财政部以两房无法盈利,风险极大为托词,单方面更改了和两房的第三方托管条件,新的协议又被称为第三方修正协议。在这个协议里,政府要求两房将所有利润上次给财政部,并且不允许两房留存盈利增资。这样子,无论是两房的普通股股东,还是优先股股东,都几乎不可能获得分红。而两房也没办法向政府还钱从而脱离托管状态,还钱它不要。 那么当时两房是不是真处于这种状态呢?有证据表明奥巴马政府当时是知道两房马上要盈利了。从公开的文件来看,房利美的前CFO,Susan McFarland声称其在2012年8月9号曾经明确告诉过美国财政部高管,房利美已经处于可持续盈利的状态,公司不存在破产的风险。 Susan McFarland指出,2012年的时候,政府在得知房利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将会出现超过500亿美元的利润后,不到一周内就单方面修改了救助协议,理由是认为房利美无法盈利和风险很大。 事实也如CFO所预测的,2013年两房净利润加一起超过1200亿美元(大多数是不可持续的一次性利润,比如各大行的赔款等)。并且从2013年开始,两房重新恢复了盈利能力。 通过修订协议,美国政府顺理成章地把两房2012年之后的全部利润放入囊中。 纽约时报曾有分析指出奥巴马的政策动机: 一是榨干两房,将
房地产
金融市场国有化,这后面很可能有利益集团驱使(当然,就如现在可能重新IPO,背后也是少不了利益集团的驱使)。 二是2012年美国正处于财政悬崖上,奥巴马政府没钱,拿走两房的盈利可以补充其他项目的资金。 由于奥巴马政府的这番操作,两房的普通股和次级优先股股东几乎分不到钱,因而其价格都变得一文不值。 但两房的相关利益群体从没停止努力,十倍股几十倍股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03 十年故事或许走向终局 2013年开始,大量股东(包括大机构和个人)在全美各地提起诉讼,主要指控有三点: 一是违反行政程序:FHFA(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两房托管人)在实施“净值”扫除时超越权限。 二是违反股东权利:掠夺公司财产,侵犯少数股东利益。 三是违选指控:认为FHFA的独立性违反宪法分权。 2014年诉讼的带头大哥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Bill Ackman。Bill Ackman操作的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于2014年8月向美国联邦索赔法院提起诉讼,这个并没有胜诉,不过“小鲜肉”Ackman当年在全球火得一塌糊涂,这一诉讼加剧了公众和机构对两房治理结构及股东权益的关注。 2023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陪审团裁定,FHFA的行为“武断且不合理”,违反了股东的契约权利,判决两房股东共计6.124亿美元,2024年3月追加了1.997亿美元赔偿。当然这些赔偿与美国政府拿走的利润相比是毛毛雨了。诉讼上面两房投资人其实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Bill Ackman现在依然持有两房普通股股票,2013年的时候持股比例在两只票上都分别达到了近10%,现在还持有多少不清楚,Barron’s报道指出其主投资实体可能持有约1.8亿股,按现在的市值算,有10几亿美元。 抛开美国政府让两房重新上市的其他动机不谈,背后有像Bill Ackman这样的利益集团驱使是必定的。 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激起了两房的炒作热潮,不过那个任期里特朗普并没有马上把两房上市摆上桌面谈,中间传过,股价也波动过,但不了了之,后面民主党归来,他们不可能为两房翻案,两房又重新跌成渣。 直到2024年11月特朗普再次当选。 而这一次不同的是,这个任期第一年特朗普政府就反复说过两房的事,在25年8月8日更是明确地说可能今年上市,给出估值5000亿-7000亿美元。 昨晚美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交易可能成为美国史上最大IPO。这基本上表明这件事即使不是100%,概率也超过95%了。 而如果市值上到5000亿,现在的两房应该值多少呢?如我们在8月初说的,政府行权会砍掉近80%股权,如果再新发行15%(这个具体多少没定,可能是5-15%),现行股东权益将会缩水到17%。但如果市值上到5000亿,那对应市值就是850亿。经过连续大涨后,两房现在合计市值269亿,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有没有风险呢?当然有,比如前不久关于特朗普各种传闻,如果那些传闻成真,故事可能重回起点,等待下一次启动。民主党可能也会有阻碍,之前有个民主党议员明确表示反对,不过这个阻力可能不大。只要特朗普上面没发生变数,上市应该就是大概率事件。 还想了解更多的美股投资机会吗? 还想了解全球算力怎么投资,美股与A股之间如何映射? 还想了解更多的科技细分方向投资机会? 那么,请扫码加入我们,获取更详细的产业链分析和投资策略,跟随格隆汇研究院一起,在新一轮科技的浪潮中把握确定性机会,分享产业革命红利吧!
lg
...
格隆汇
09-12 16:01
A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存储芯片、有色金属板块走强
go
lg
...
方铜业、电工合金及盛达资源等多股涨停;
房地产
板块活跃,新大正涨停;钢铁、国资云概念及钛白粉等板块涨幅居前。另外,保险股走弱,中国太保领跌;PEEK材料概念走低,新瀚新材、大洋生物等多股跌逾4%;食品饮料板块震荡下行,安德利跌逾8%;游戏、证券及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 银行股走弱,浦发银行跌超3%,齐鲁银行跌2%,江苏银行、渝农商行、西安银行等跟跌。 白酒股跌幅居前,酒鬼酒跌超5%,舍得酒业跌超3%,金微酒、水井坊、迎驾贡酒、皇台酒业等跟跌。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电工合金20cm涨停,新威凌涨超11%,盛达资源、株冶集团、豫光金铅、北方铜业10cm涨停。 消息面上,随着美联储即将重启降息,市场看多情绪升温。目前,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银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行预计,国际金价明年有望冲击4000美元/盎司大关。 存储芯片、半导体板块走高,精智达20CM涨停,香农芯创、开普云、北京君正涨超14%,江波龙涨超13%,普冉股份、东芯股份涨超10%。 中山证券表示,AI相关需求依然景气,国内先进制程投资依然迫切,国产替代也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穿越周期。 地产股涨幅强势,香江股份、荣盛发展、新大正、首开股份、南都物业、华夏幸福等多股涨停,金融街涨超5%。 海南板块表现活跃,海汽集团涨超4%,凯撒旅游涨超3%,海南矿业、海南高速、海南橡胶等跟涨。 消息面上,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有媒体称,为提升岛内居民的获得感,国家有关部门正联合开展岛内居民免税消费部分进境商品的税收政策研究,因政策受众面广,将同步制定配套管理措施,待条件成熟后将及时出台。 个股异动: 芯原股份今日复牌20cm涨停,报183.6元。消息面上,芯原股份宣布将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芯来智融股权,股票今日复牌。芯原股份还称,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为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 展望后市,国投证券研报指出,客观而言,站上3800点已基本符合对于本轮流动性牛市的心理预期,后续持以跟踪态度,但眼下对于短期大盘指数进一步向上空间已经难以合理预估。本轮A股大盘指数向上空间真正打开需市场从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实现“三头牛”兑现转变,这是未来逐步验证的过程。 同时,国投证券进一步认为A股真正的慢牛是建立在市场过渡到新旧动能转化牛和制度保障牛的基础上,对应实现股市替代
房地产
成为居民资产新的蓄水池并形成新的财富效应,届时A股“慢牛”就真正到来了。
lg
...
格隆汇
09-12 15:41
上一页
1
•••
49
50
51
52
5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早已“嗅到风险的气息”?“金先生”警告:全球或重演2008金融危机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黄金收评】劲爆行情!金价暴涨47美元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相当罕见!特朗普内阁官员出席最高法院辩论 高盛最新预测出炉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