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欧普泰:7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北京银行、秉辉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京银行、秉辉基金、指南基金、太保资产、
投资
机构
、投资者、安信证券、开源证券、浙商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国海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天证券、天弘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在产品端的产品线拓展情况和产品优势? 答:目前常规的组件EL外观检测设备的I应用已已成为行业标配,公司由于有软硬件相结合的优势,使得这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稳定提升。由于公司的I技术得到了行业认可,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又不断开发了基于I技术的新应用场景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持续I赋能,进一步帮客户降本增效。新应用场景检测设备已开发多款产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为终检外观设备,目前现场是由人工观看实际产品进行检测,该设备公司于2021年开发,整个开发过程得到了某头部企业项目团队的全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检外观I大模型已成功实现落地,实现为客户减人,提升出厂产品品质的目标,已在该头部企业灯塔工厂全面使用,到目前为止,已有两家行业头部企业在批量推广使用中;新应用场景的生产设备以接线盒上工装机器人为代表,传统的上工装机器人由于定位不准,只能起到放置工装的作用,安装接线盒的两名工人无法省去,欧普泰将I定位技术应用到机器人上工装设备中来,可直接将两名操作的工人省去,该产品的开发得到另外一家头部企业的全力配合与支持,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产品也成功实现落地,实现减人增效,目前已于该头部企业的智慧工厂批量使用,同时还获得了另一头部企业的订单。以上这两款基于I技术开发的新产品,不管对于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都是新需求。凭借广泛的I大数据、强大的I及硬件研发能力,公司新产品具有漏判误判低、稳定性高、可靠性好等优势,能帮客户快速实现I产品落地及降本增效工作。 问:光伏电站端检测的研发情况、商业模式和核心优势情况? 答:欧普泰光伏电站无人机检测及数据I分析云平台项目是公司耗时数年的研发成果,平台基于SaaS构架,依托数字地图技术及人工智能图片识别算法对光伏电站无人机检测后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处理分析,数据分析后可一键导出分析报告。同时,结合移动端PP进行数据实时同步,通过PP的缺陷定位进行修复、反馈等消缺作业。这是公司将传统的硅片、电池、组件端业务继续向下游进行延伸,也为实现光伏组件、电站全生命周期的检测、运维及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可应用通用I大模型,将组件端的经验与数据移植到电站端的云平台上。在商业模式上,公司的盈利模式由传统的设备销售盈利转变为以服务销售盈利为主,可分为以下三类1、检测服务收费,通过自建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报告生成的全方位检测服务;2、云平台服务收费,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更具效率的人工智能缺陷数据分析平台,自动对用户上传数据进行缺陷分析并生成报告;3、硬件销售,尤以目前市场缺失的无人机EL检测设备为重点。综上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一种或多种的产品及服务。后期根据市场需求也会逐步考虑推出硬件产品的租赁服务来叠加云平台服务。进一步拓宽用户的选择面。目标客户主要有第三方运维、第三方电站检测机构、电站业主等具有自主操作能力的组织,目前已实现销售,且公司的硬件设备客户基本也会选择公司的软件服务。核心优势上看,欧普泰提供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无人机+EL相机填补市场空白;2、云平台检测系统具有市场先发优势;3、I分析将公司传统优势扩展至电站端,绝大部分电站检测企业仅能提供外观与红外图像并据此进行粗略判断,具体情况仍需人工察看,而公司可提供红外和EL的I自动识别分析缺陷功能,并针对I已识别的缺陷为客户提供可见光、红外、EL三光图像,方便客户从三个维度对人工识别的缺陷进行二次确认,进一步确保缺陷分析的精准性;4、云平台可创建与电站实际编号一致的数字孪生二维电子地图,相较于市场上目前只能编号到组串,电子地图编号可精确到组件,且电子地图带GPS定位,公司通过I技术依靠电子地图中的GPS信息及缺陷组件的GPS信息实现定位到缺陷组件,解决业内难以精准定位到组件难题;5、自动生成报告,可预览,可下载;大量节省客户编写报告的时间6、导航消缺,通过移动端PP的实时定位功能引导操作人员至缺陷具体位置进行作业;填补目前市场消缺难的问题。7、电站检测业务获CNS权威认证,检测结果的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问:光伏电站端云检测的实际使用案例与运行情况? 答:目前云平台产品虽仍处于试推进阶段,但已广泛应用于水面、山地、地面、屋顶、BIPV等场景。产品的检测及分析能力也得到国家光伏质检中心、TUV莱茵、北京鉴衡、协鑫能源检测、通威太阳能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及业内领军企业的认可。相较于光伏电站要运行数年后才会出现大面积缺陷问题的传统认知,依靠公司的无人机EL检测手段,已发现多个刚建1-2年的年轻电站,甚至是刚新建完成及并网的电站,存在大量的隐裂和破片的缺陷。为业主方的资产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欧普泰(836414)主营业务:光伏检测方案的设计及其配套设备、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欧普泰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747.71万元,同比上升41.86%;归母净利润622.6万元,同比上升8.23%;扣非净利润535.14万元,同比上升5.08%;负债率17.76%,财务费用-20.81万元,毛利率42.87%。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7-11
Tureswap-V2:引领全球多链交易的革命
go
lg
...
rueSwap-V2的认可和追捧,各大
投资
机构
和平台也纷纷加入其中。知名投资公司Z公开表示对TrueSwap-V2的看好,并进行了重大投资。此外,许多交易所和dApp平台也与TrueSwap-V2合作,将其作为首选的跨链交易解决方案。 TrueSwap-V2作为引领全球多链交易革命的领军项目,以其技术创新和用户友好性广受欢迎。通过支持OMP、BSC、ETH和Polygon等多个区块链网络,TrueSwap-V2为用户提供了无缝、高效和安全的跨链交易体验。媒体和市场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TrueSwap-V2作为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区块链项目之一的地位。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11
欧美
投资
机构
拟出售在华业务、减持A股股票!安联:中国股市需要改革而非刺激
go
lg
...
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美国私募股权
投资
机构
KKR周一(7月10日)传出,正在探索各种选择,出售其在商业照明制造商雷士国际控股等中国业务的多数股权。知情人士表示,交易金额预计约为10亿美元。安联(Allianz Global)称,中国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只能短暂提振股市,结构性改革是长期提振的必要条件。 KKR寻求出售中国业务的交易金额可能约为1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表示,出售流程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启动,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路透社报道称,KKR于2019年以约7.94亿美元的总股本价值收购了雷士中国的多数股权,雷士国际拥有剩余约30%的股权。 (来源:Twitter) 安联在亚洲投资组合中减持中国和香港股票,该公司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官Raymond Ch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信心问题,需要对中国重量级房地产行业和上市公司进行改革,以恢复消费者和企业对支出和投资的信心。” (来源:Bloomberg) 由于对房地产行业的持续担忧,中国资产的抛售本月进一步加剧,房地产行业贡献了中国约1/5的经济增长和家庭财富的大部分。 MSCI中国指数已从1月份高点下跌超过20%,进入熊市,因为事实证明支持措施带来的收益是短暂的。 (来源:Bloomberg) AllianzGI在全球管理着约5600亿美元的资产,今年在区域性委托和基金中减持了中国和香港股票。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安联中国股票基金在过去一年中下跌21%,击败67%的同行。 Raymond表示,该公司正在等待改革和更多支持性措施,然后再增加对中国房地产和消费股的投资。 他继续提到,在确保停滞的项目完成后抑制房地产供应将有助于稳定价格。过去30年来一直管理亚洲股票投资的陈补充道,中国还可以调整其旨在阻止房地产投机的言论,以促进更多投资,使其成为可行的资产类别。 “在支持整体市场的可能措施中,中国可以推动企业提高股本回报率,类似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今年早些时候要求企业提高估值的指令。MSCI日本指数2023年将上涨20%,该交易所的努力被视为升幅的主要贡献者,”Raymond补充称。 他表示,如果中国市场的信息明确,优秀的公司将努力提高股本回报率和估值。他最后强调:“这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
lg
...
颜辞
2023-07-11
重磅报告!21万亿美元全球顶级机构投资者:正在减持美元资产 计划增加人民币敞口
go
lg
...
总共管理着约21万亿美元的资产。 主权
投资
机构
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类型之一,不仅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走向,也通过与其它资产管理机构合作而影响资产管理行业,主权投资者的动向尤其值得关注。 景顺在这份重量级研究报告中指出:“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新兴市场诱人机会的影响,各国央行正在分散外汇储备。在收益率波动的情况下,2022年人们纷纷转向黄金,对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未来产生了疑问,并增加货币持有的多样化。” 根据这项研究,各国央行将黄金视为避险资产,这导致2022年创纪录的购买量,“净购买量为1136吨,标志着黄金持有量连续第12年净增加。”虽然近20%的净购买量来自土耳其和中国央行,但景顺指出,其他央行,尤其是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央行,也在2022年成为值得注意的黄金买家。 该研究报告探讨去美元化。报告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资产的冻结使世界对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依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美国债务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对美元的长期生存能力提出了质疑。” 景顺解释说:“越来越多的央行认为,美国债务水平正在对美元产生负面影响。” 这家资产管理公司说道:“然而,各国央行普遍认为,没有明确的替代品可以取代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53%的人认为美元将在五年内走弱,这一比例高于去年的46%。” 一家总部位于新兴市场的央行表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美元和欧元的替代品,如果有合适的替代品,他们早就选择了。” 该研究报告还探讨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可能性。景顺详细介绍说:“近年来人民币的配置不断增加,通常被认为是未来的潜在选择。”该资管巨头补充说,从长期(10年或更长时间)来看,“大多数央行并不预计全球贸易货币会发生重大转变”,但“相当一部分央行确实预计会转向人民币(27%的央行),不过预期因地区而有所不同。” 景顺指出,“围绕人民币成为真正储备货币的情绪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不认为人民币将在五年内实现这一地位的央行比例明显上升。”此外,景顺强调,“流动性、房地产行业债务和政治风险等障碍阻碍了人民币超越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潜力。” 尽管如此,这位资产管理公司在报告中总结道:“尽管存在这些担忧,各国央行仍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持人民币。”
lg
...
风枫
2023-07-11
与客户同心,与时代同频,与国家同行!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不断丰富价值投资实践 提升估值定价能力
go
lg
...
下,投资价值的判断交给市场,需要专业的
投资
机构
更好地促进价格发现,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 公募基金行业的优势在于多年积累的以权益市场的研究投资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人才梯队、经验文化等,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以公募之所能,与实体企业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未来,博时将在研究、投资、科技等方面,以自身的专精卓越,为实体经济和客户持续进行价值创造。 第一,深入透彻的基本面研究是价值投资的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大量转型升级、强基补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融资的需求,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需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对产业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从长周期维度看,着眼于数字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材料科技以及供给消费升级的“四科技一升级”方向,从中周期维度看,围绕“新工业、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新需求”的“五新”方向。做好基本面研究和投资价值挖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引导资源配置,服务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支持优质企业,与企业共同成长。博时将不断加快相关领域的投研投入,不断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深刻把握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更好地服务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 第二,定价能力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在新时代,需要围绕“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不断丰富价值投资的实践。 我们理解,对于科技创新,需要以产业资本的眼光布局长期成长,以合理的价格布局一批优质赛道的领跑者,保持专业深入的跟踪研究,支持企业长期的成长,并分享到企业长期成长的收益。这要求我们系统完善科技创新的研究方法、研究体系,加强对技术周期、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经营周期等的研究,提升对定价力量、定价因素的估值定价方法研究,不断提升定价能力。需要贴近产业企业,打通一、二级市场,走进产业、走近企业家,提升对政策、社会、市场、技术等各因素的综合认识,全面提升对产、研、政、学的一体化投研能力。 新的发展格局下,对于央国企的估值变化,资本市场也应当以新的视角来认识。作为定价的参与者,我们需要从全球宏观格局变化、投融资两端改革的红利、“国之重器”的重要支撑作用、科技创新的不竭活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及信息披露质量的持续完善对于估值的作用等多维度对投资价值进行再评估,参与到中特估值的实现进程。 总之,需要我们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市情的估值定价理论体系,提升估值定价能力。 第三,科技能力是领先的价值创造的保障。在科技上,博时将加快数字化变革。对内提质增效,促进流程机制变革,对外以客户为中心,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突破传统模式拓展用户服务的边界,丰富服务的场景,提供全过程、精准化、定制化的服务。依托于业务全面数字化赋能和建立全新服务模式两大支柱,构建数字化资管公司的坚实基础。 第四,对周期的洞察和把握是穿越不确定性的基本方法。金融市场是充满周期波动的。既有宏观经济周期、科技创新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投资周期、信贷周期、库存周期等实体经济的影响,又受到估值周期等金融市场本身周期的影响。各种长、中、短周期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周期的潮涨潮落,改变着资产运行的方向,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蕴藏着风险。财富管理行业需要洞察周期,驾驭周期,发挥专业投资人优势,为客户创造可持续长期回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仁!今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站在公募基金25周年发展的新起点,让我们携手同生共长,共同谱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lg
...
金融界
2023-07-10
Mint Ventures:MakerDao的隐忧 不仅仅是RWA的敞口
go
lg
...
多,但是讨论的热度明显走高,获得了众多
投资
机构
的看好。 总结来说,MKR 的这一波上涨是内外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其中内因为主,至于 RWA 叙事层面的推动,笔者更倾向于是 MakerDao 对于 RWA 业务的实践和阶段性不错的结果推动了加密市场 RWA 叙事的发展,而不是反过来,这里的因果被倒置了。 2. MakerDao 业务的本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上因素对 MakerDao 的长期影响?这些向好因素是否能够推动 Maker 再上一个台阶,实现其创造一个“世界公平稳定币”的宏大愿景? 笔者觉得很难,这要从 MakerDao 的业务本质说起。 MakerDao 的核心业务从未改变,与 USDT、USDC、BUSD 等项目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通过推广自己的稳定币,从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中获取“铸币税收入”。 所谓铸币税,可以宽泛地理解为货币发行方通过发币获取的收入。不同的稳定币项目获取铸币税收入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另一个去中心化稳定币项目 Liquity,用户在铸造它的稳定币 Lusd 时会被收取 0.5% 的费用。对于 Tether 的用户来说,存取美元时需要缴纳 0.1% 或 1000 $的费用。 此外,Tether 还会积极地配置用户存放在它那里的美金,用于购买流动性较好的国债、逆回购或货币基金,在资产端赚取财务收入。 Dai 的此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用户通过抵押物获得 Dai,期间需要支付的借贷利息(稳定费),后来采用了与 Tether 类似的方式,将其 PSM 模块的 USDC 等稳定币抵押物,换成了收益型资产,如国债,或是存放在 Coinbase 的 USDC 活期理财。 然而,稳定币业务的核心在于稳定币需求端的拓展,稳定币只有保持较高的发行规模,才能获得足够的抵押资产,利用可调配的资产获取财务收入。 此外,Dai 与 USDT 和 USDC 的主要差别在于其去中心化的定位,“Dai 相对于 USDT 和 USDC 有更强的抗审查性和更小的监管暴露”是 Dai 最重要的差异化价值,而将 Dai 的抵押物大量替换为能被中心化力量扣押的 RWA 资产,这在本质上消解了 Dai 与 USDC 和 USDT 的差异。 当然了,Dai 目前仍然是最大的去中化稳定币,其 43 亿的市值,相对于 Frax(名义市值 10 亿)和 LUSD(2.9 亿市值)仍有很大的领先。 3. Dai 竞争优势的来源 除了在资产端向 RWA 靠拢的积极尝试,近几年 Maker 在 Dai 的运作整体让人感觉乏善可陈,其依旧能牢牢把持去中心化稳定币第一把交易的竞争优势,在于两点: 1. “首个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正统性和品牌:这让 Dai 更早地被众多头部 DeFi 和 Cex 所集成和采用,大大降低了它的流动性、商务公关的成本。以 Curve 为例,Dai 作为 Curve 历史最悠久的稳定币流动性基础池(basepool) 3 pool 的币种之一,被 Curve 默认为基础稳定币,这意味 Maker 作为 Dai 的发行方无需为 Dai 在 Curve 上的流动性花一分钱,不止如此,Dai 还享受着其他流动性贿赂方提供的间接补贴(当这些项目采购自身代币与 3 pool 的组对流动性时)。 Curve 的 3 pool 稳定币池,来源:https://curve.fi/#/ethereum/pools/3pool/deposit 2. 稳定币的网络效应: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网络规模最大、用户量和场景最多、自己最熟知的稳定币,在去中心化稳定币这个细分品类里,Dai 的网络规模依旧领先于追赶者。 然而,Dai 的主要对手并不是 Frax 和 Lusd 们(他们同样处境艰难),用户和项目方在选择使用与合作的稳定币时,拿来与 Dai 比较的往往是 USDT\USDC。与它们相比,Dai 处于明显的网络劣势。 4. MakerDao 的真正挑战 尽管 MakerDao 的短期利好因素密集,但笔者仍然对其未来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在讨论完了 Maker 的业务本质是稳定币发行与运营,以及 Dai 目前具备的竞争优势之后,我们来正视它们所面临的真问题。 问题 1 :Dai 的规模持续萎缩,应用场景拓展长期停滞 数据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dai Dai如今的市值规模距离前期高点已经下跌了近 56% ,仍然没有止跌的趋势。而 USDT 即使在熊市,其市值已经创出了新高。 数据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tether Dai的上一波规模增长来自于 DeFi summer 的挖矿潮,但它下一波周期的增长驱动力还能来自于哪里?目力所及之内似乎难寻 Dai 的有力场景。 对于如何拓展 Dai 的用例被更广泛地接受,Maker 并非没有思考和规划。根据 Endgame 的设计,第一个手段是为 Dai 的底层资产引入可再生能源项目(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让 Dai 成为“绿色货币”(Clean money)。在 Endgame 的推演中,这会让 Dai 拥有一个被主流接纳的品牌元素,而且让现实世界的行政力量在试图扣押、罚没 Dai 的清洁能源项目时有更高的“政治成本”。在笔者看来,让抵押物的含“绿”量提高,就能提高 Dai 的接纳度,显然是一个过于天真的想法。人们或许在思想或口号上支持环保,但落到实际行动上,依旧会选择接纳度更广的 USDT 或 USDC。在极度崇尚去中心化的 web 3 世界里推广去中心化稳定币尚且如此艰难,怎么能指望现实世界的居民因为“环保”而使用 Dai? 第二个手段,同时也是 Endgame 的重点事项,由 Maker 孵化,社区发展围绕 Dai 的子项目(subDAO)。subDAO 一方面承担了并行、分流目前集中在 MakerDao 主线上的治理和协调工作,把集中式治理,变成分版块、分项目治理;另一方面 subDAO 可以设立单独的商业项目,探索新的收入来源,并由这些项目给 Dai 提供新的需求场景。然而,这也是第二个 Maker 面临的重要挑战。 问题 2 :subDAO 项目怎么在输血 MKR 和 Dai 的同时还能创业成功? Maker 未来孵化的众多 subDAOs,将会把 subDAO 的自有新代币,用于激励 Dai 的流动性挖矿,以提升 Dai 的使用。同时,MakerDao 还会以低息或 0 息为 subDAO 商业项目提供 Dai 借款,帮助项目完成早期启动。除了低息的资金扶持之外,subDAO 也继承了 MakerDao 的品牌信用和社区,这种信用的背书和种子用户的导入对于 DeFi 的启动期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寄希望于引入环保项目来提升 Dai 的采用度,subDAO 方案听起来更有可执行性,在 DeFi 领域也早有先例。比如 Frax 就开发了自己的 Fraxlend,支持用各种抵押物借出 Frax,为 Frax 提供使用场景。 Fraxlend 资产借贷清单,图片来源:https://facts.frax.finance/fraxlend 然而问题在于,在 DeFi 领域“低垂的果实”都已经被创业者摘掉的背景下,要开发出一个适配市场需求的 subDAO 项目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这些 subDAO 还需要在发展项目的同时肩负给 Dai 和 MKR 输送价值的责任,因为它们要分配额外的项目代币给 Dai、ETHD(Endgame 中规划的 LST 代币再封装版本,用作 Dai 的质押物)和 MKR 作为激励。在有这样的“进贡任务”的前提下,还要完成满足用户需求并击败竞争者的产品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其中 MakerDao 孵化上线的借贷产品 Spark,扣去 MakerDao 直接铸造提供的 2 千万 Dai,Spark 目前的实际 TVL 仅有 2 千多万。 图片来源:https://app.sparkprotocol.io/markets/ 5. MakerDao 的其他隐忧 除了上文说的两个挑战,MakerDao 还面临着其他的隐忧。 首先是 MakerDao 账上的能用来继续购买 RWA 的稳定币已经所剩不多,很难继续加仓美债。 根据 Makerburn 的统计,其 PSM 内持有的稳定币目前还剩 9.12 亿美金左右(USDC+GUSD)。而其中的 5 亿美元 GUSD 已经在享受着 Gemini 的年化 2% 的收益补贴,虽然远低于其他 RWA 的利率,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因素(比如 Makerdao PSM 持有的 GUSD 占到总发行量的 89% ,如果强行清算卖出换成美元会有较大的价格折损),短期内这部分资金不会有太大变动。 图片来源:https://makerburn.com/#/rundown 因此,Maker 能用来继续买收益率类资产的灵活现金只剩下 PSM 里面的 4.12 亿 USDC,最不济就是把 Coinbase 里年化 2.6% 的 5 亿 USDC 换成美债,所以满打满算 Maker 可以加仓美债的资金也只有 9 亿左右,而实际上为应对 PSM 的赎回,Maker 能用来买美债的资金量不会太多,否则一旦用户以 Dai 大额赎回 USDC,Maker 就需要抛售美债资产来承兑,这里面临的交易磨损和债券价格波动反而会让 Maker 造成损失。而且如果 Dai 的市值规模进一步下降,Maker 的可投资资产规模也将进一步被迫下降。 其次是 Makerdao 的成本控制是否能继续保持,笔者存怀疑态度。就 Endgame 目前的规划来看,虽然其尝试把 DAO 的治理流程和权力从“Maker 中心”分散到各个 subDAO,但是在 subDAO 的治理单位中又设置了繁复的角色、组织和仲裁部门,整个协作链路是笔者所了解过的所有项目中最复杂的,是名副其实的“治理迷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Endgame 的 V 3 完整版进行烧脑的阅读体验。此外,RWA 业务的引入造成的 DeFi 与线下传统金融实体的交汇以及大量高薪外包工作的产生,叠加目前非常严重的治理权中心化问题(2022 年 10 月通过的 Endgame 计划投票,其中 70% 的赞成票来自于 Maker 创始人 Rune 相关的投票集团),MakerDao 的利益输送问题已经是房间里的大象。比如目前 Maker 最大 RWA 投资管理金库,由一个名叫 Monetalis Clydesdale 的小机构负责,但其掌管着 12.5 亿美金的 Maker 资金,负责将资金配置为国债资产,以及与其他传统金融机构接洽,该公司收取近 190 万美金/年的服务费,Maker 是当时其唯一的客户,而 Maker 的创始人 Rune Christensen 就是该公司的主要股东。 Rune 是 monetalis 的主要投资人,图片来源:https://monetalis.io/ 类似的例子还有 Maker 为其风险管理服务商 Block Analitica 支付着高达近 500 万美金/年(Dai+MKR)的服务费,更为吊诡的是 Block Analitica 不但是风险管理服务的提供者,还是风险管理服务的评估者,这一运动员+裁判的双重身份令 Maker 的风控服务成为了一个肥美的垄断生意,剩下的问题恐怕只剩 Block Analitica 和垄断了 MKR 治理权的利益集团之间该如何分享这从 Maker 国库中获得的丰厚利益。类似种种事件,再搭配让 a 16 z 都听了直摇头的 Endgame 的宏伟计划,未来国库资金的迂回流失恐怕会进一步加剧,只是随着组织的分散和下放,利益团体掏空国库和分账的手段可能更加隐秘迂回。 来源:coindesk 此外,Dai 的稳定费率近期从 1% +上调至 3% 以上,这进一步缩小了用户通过 MakerDao 进行借贷行为的需求,不利于 Dai 规模的保持。 最后,从 Endgame 到大笔购入国债和 RWA,再到创始人高调二级市场回购,以及发起投票大幅调低从国库支取回购款的门槛,一系列的组合拳让 MKR 的市值有了明显的短期起色,但是也留下了诸多隐患: 1. 国库盈余准备金留存不足,应对坏账风险的能力下降。 2. 激进地提高了对 RWA 的敞口,让资产被中心化机构扣押的风险大增,Dai 的脆弱性进一步被放大了。 3. 庞大繁复、持续修改的 Endgame 计划让社区分裂严重,在 5 月 Rune Christensen 发布的 Endgame 阶段一路线图中,又出现了“AI 治理”、发布“新品牌”的稳定币和治理代币(保留原有的 Dai 和 MKR)以及 MakerDao 自己搞一条链等“奇思妙想”。 6. Endgame 不是终局 在 5 月 Rune Christensen 发布的 Endgame 路线图(The 5 phases of Endgame)论坛雄文的评论区里,除了常见的吹捧和其他治理者困惑的提问之外,有 2 位用户的留言格外扎眼: “(我们)曾经拥有的宝贵金钱和精力都被浪费在资助无用之人和垃圾上,而没有投入于为 MKR 创造价值和拓展 Dai 的规模上。所有的资金和研究都应该用于搞明白如何使 Dai 和 MKR 自主运行起来!去除臃肿的人事,去除繁杂的治理吧,这才是正道。” “我们为什么认为一个全局预先规划好的 ‘终局计划’ 会比解决当前的问题和逐步改进更好呢?这个计划了除了区块链的部分之外,关于 ‘我们做什么’ 的内容总是非常具体,而与 ‘为什么要这么做‘ 相关的却非常少。” 没有人回复他们。 对于基于区块链运行的 Web 3 项目来说,本应当利用好透明和低信任成本带来的效率,而不是再垒起新的高墙,熏蒸出新的浓雾,在墙后和雾中为自己寻租。 Endgame 不是 DeFi 应有的终局,它只是 MakerDao 的墙与雾罢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10
DMC必看最强新人保姆教程
go
lg
...
2投票标准的首席作者,知名Web3.0
投资
机构
AlephCrypto.xyz的联合创始人,为ETH生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MC项目的生态
投资
机构
,让人底气十足 OKX Blockdream Ventures:专注于探索全球范围内最好的区块链项目(DMC的生态Fog Work获得OKX Ventures融资); Gate.io:全球前5名知名交易平台,专注于发掘价值投资,为区块链产业助力; 领沨资本:主要负责人为原Binance投资部执行董事。致力于投资全球早期Web 3.0风险企业。成功投资京东科技(JDT)、瑞士知名数字资产平台Crypto Finance、英国唯一的受监管跨国数字资产交易所Archax等; Draper Dragon:全球知名的早期投资基金,德鼎创新基金专注于发掘独角兽企业,成功投资Coinbase、VeChain($VET)、Ballet(芭蕾钱包)、QTUM($QTUM)、Oasis($ROSE)等; BTCM:比特矿业BIT Mining(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TCM)全球首家区块链上市公司。也是区块链矿业知名上市公司。 DMC的生态建设与测试网同步进行中,让人拍案叫绝 DMC生态系统由三层组成:存储交易层,匹配去中心化存储供应和需求;存储服务层,帮助执行存储交易;以及存储应用层,包括使用去中心化存储的应用程序。目前DMC生态系统中最值得关注的是Foggie和Foggie Max。 Foggie和Foggie Max是世界上第一个Web3服务器。使用Foggie,个人可以通过存储和共享数据获得DMC奖励。用户上传的数据将存储在用户自己的设备上,无需经过大型科技公司的审查。Foggie和Foggie Works是由Fog Works开发的,Fog Works是DMC生态系统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公司完成了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Draper Dragon和OKX Blockdream Ventures共同领投,Lingfeng Capital大力参与,其他投资者也有参与。 同时,借助Fog Drops和D.Tools,可以在不懂代码的情况下铸造NFT,并从自己的数据中获益。为了构建更丰富的生态系统,DMC基金会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提供500万个DMC代币作为生态基金会的奖励规模,寻求与更多优秀的开发团队合作。 DMC存储公链的亮点,让人眼前一亮 1)团队强:DMC创始团队在存储领域拥有20多年的研发经验,创始人曾为IBM,西部数据高层。真正的科班出生。 2)技术强:DMC纳什共识机制,第一次把数据进行定价,按需求存储,有更低的存储成本。3)零GAS费,超高的TPS,转账秒到,为链游和DEFI而生。 4)市场大:DMC正在研发建议存储系统,只要有电脑,就可以存储数据,无需专业的设备。让人人都可以参与分布式存储。低门槛互联网创业。 5)机会大:DMC目前属于早期阶段,创始团队锁仓5年以上,机构全锁仓,公平公正。 6)生态好:DMC在测试网阶段,已经成功落地一些生态应用项目,其他一系列的生态应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FIL币的高光时刻,DMC币有望再次重现 Filecoin的痛点: 1)ZK封装/解封装太慢,只适用冷数据备份场景,价值低,未来空间不大; 2)买卖双方线下成交,数据拥有者不 容易找到存储供应商,存储矿工大 部分只能用垃圾数据,无法获得10 倍收益; 3)矿工重复的时空证明占用了大量链 上资源,造成链上合约执行效率低下。 4)矿机要求极高,严重制约了普通散户进场,同时矿池搭建也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并不能普惠所有的小矿工。 DMC的优点: 1)适用于实时数据存储的激励层协议,存储更 有价值的热数据,并且实现帮助Filecoin真实数据备份。 2)买卖双方通过在DMC撮合市场成交,且买卖双方都 得到成交的存储奖励,无需线下盲找。 3) DMC使用线下挑战机制来完成存储证明,可以减少链上资源占用,提高效率; 4)DMC对存储设备的要求相对于FIL来说,低很多。无需增加额外成本,也无需高标准IDC机房,真正实现普惠。 参与活动获得社区激励 免费获得DMC币的五个方法: 1.参加DMC的Discord中文社区活动,每周一至周五白天有抢答和游戏活动,每周可以轻松获得30个DMC左右,每月可以获得100个DMC。 2.参加DMC的Discord中文社区空中课堂学习活动,每周一至周五晚上九点,课后安排抢答环节,答对每道题可以获得5个DMC,每周可以获得25个DMC,每月可以获得100个DMC。 3.DC社区聊天挖矿,我们到了! 并且奖励增加了! 积极参与并获得 Gold 或以上的角色您将获得:黄金角色:20DMCPlatinum 角色:30DMCPalladium 角色:40DMCDiamond 角色:50DMC Red Diamond 角色:60DMC 4.参与社区AMA或微信群的AMA活动,每场AMA活动可以获得20个DMC币,每月可以获得100-150个DMC币。 5.参加DMC和FOG WORKS官方推特活动,两个官方推特每月会举行1-2次空投活动,DMC官方每次空投3万至5万的DMC,FOG WORKS每次空投300至600个DMC。假如有五个推特账号参与两个官方的推特活动,每个账号获得3个DMC,每个月可以轻松获得50个DMC。只要多参与社区的活动,每月最多可以获得上千DMC。 心动不如行动,一起参与起来吧。 如何创建DMC钱包地址?请看如下链接的教程:https://medium.com/@dmcfoundation/how-to-create-a-dmc-vofo-wallet-3bcf4ab7dc86 心动不如行动!积极撸起来!DMC币,你值得拥有! DMC官网:https://explorer.dmctech.io/ DMC官方推特链接:https://twitter.com/datamallcoinDMC官方Discord链接:https://discord.gg/dmcofficial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10
上海交通大学邱慈观:面对碳挑战,企业应该不畏艰难,积极发挥影响力
go
lg
...
任主旨演讲嘉宾,吸引近50家上市公司与
投资
机构
高管齐聚一堂,共同探讨ESG报告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如何更好地有机结合,助力企业进一步做好ESG信息披露工作。 会上,邱慈观以《企业碳挑战:碳核算、碳披露、碳中和标准》为题作了主旨演讲,从三个方面介绍在气候变化下,企业应如何面对碳挑战。 图为邱慈观在“2023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上海站活动上的发言 以下是文字实录:(经本人审订) 各位贵宾,下午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邱慈观,我父亲出生在上海,我是上海人的女儿。2013年回到上海,其中有一些令我非常难忘的经验,首先跟各位说明,我应该是全中国从事ESG研究最久的人,于2006年开始在海外从事ESG研究,主要做ESG投资的研究。2013年回到上海任教,当时中国没有人讲ESG,我在课上跟MBA、EMBA学生讲ESG时,学生都用质疑的眼光看着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议题,我甚至快要被他们从台上赶到台下,这是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如今走过了十年,现在在国内参与会议时,如果不讲ESG、不讲绿色金融,就会被认为落伍。 今天为各位带来一个主题,也是围绕着ESG披露视角看问题,和各位分享“企业碳挑战:碳核算、碳披露、碳中和标准”。 首先和各位介绍我们面对的时代背景。在气候变化下,无论是全球各国还是企业都在备战,很多国家建立了碳中和目标,像欧洲、日本建立的是《巴黎协定》1.5摄氏度到2摄氏度的温控目标,中国建立的是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在这样情景下,我们启动了碳价格机制,其中包括碳税、碳排放交易系统,以及自愿性的碳权机制。同时,机构投资人要求投资组合必须脱碳化,资产必须从高碳排企业里面撤离。另外,实体企业被要求进行碳核算、碳披露与碳中和。由此可见,企业面对各种各样的碳挑战。 这连上了我们今天谈的第一个挑战:碳核算。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碳核算呢? 国际碳核算标准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启动,主要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两家机构展开。相关的碳核算标准共有三套,分别为企业本身的碳核算标准,项目的碳核算标准,以及企业价值链的碳核算标准。但这套标准对金融行业并不适用,所以后来又由PCAF(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碳核算金融联盟)推出了金融行业的碳核算标准。同时,国际上也有一些组织将这些标准商业化,例如ISO 14064标准。 反观国内,国内的碳核算的标准比较混乱,各标准之间也有分歧。具体而言,发改委制订了24个行业的标准,各省各行业也自行开发了标准,而过去欠缺范围3碳排放标准,直到最近几年才想要纳入体系内。当然,国内过去也没有为金融机构制订碳核算标准,但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出台了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不过其中对投融资的分类过于简单。 再看一下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核算口径。按照国际上的《温室气体规程: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所谓的“温室气体”一共有七种,每一种都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排放有范围1、范围2,以及范围3。范围1碳排放是企业利用本身自有资产,包括工厂、车辆等产生的碳排放,这是直接碳排放。范围2碳排放是企业外购电力、蒸气、暖气、冷气等产生的碳排放,这是间接碳排放。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都比较好计算,最复杂的是范围3,这是价值链的碳排放,包括了企业上游原物料的碳排放、在运送过程中车辆的碳排放、企业员工上班通勤的碳排放,还有员工差旅、下游的产品加工、产品使用、产品报废等方面的碳排放,全部包括在里面。 具体而言,企业范围3碳排放包括15个项目,分别是:外购商品和服务、资本商品、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上游)运输和配送、生产的废料、商务出差、员工通勤、(上游)租赁资产、(下游)运输和配送、产品加工、产品使用、产品报废处理、(下游)租赁资产、特许经营,以及投资。范围3碳排放是碳核算里最难估算的部分。我们通常把企业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称作经营碳排放。那么,企业三个范围的碳排放里,以哪一部分排放量最大呢? 以制造业而言,价值链碳排放是经营碳排放的11.4倍!因此,如果一个企业不披露范围3的碳排放,它等于是遗漏了碳排放中最大的一块,披露是不合格的。依据CDP(碳披露专项)对一万一千多家大企业的统计,披露范围1的比例高达71%,披露范围2碳排放的比率高达51%,甚至对于最难披露的范围3,披露比例也有20%。 在此和各位分享几家国际知名企业对于范围1、范围2及范围3碳排放的披露。 首先,微软公司范围3碳排放占整体碳排放的比例接近98%,剩下2%的碳排放才是来自范围1和范围2。 其次,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上市的汽车工业公司,汽车业最主要的碳排放是来自于范围3碳排放,福特汽车范围3碳排放是经营碳排放的97倍。 接下来分享矿产公司,其中最糟的是铁矿矿种企业。巴西的淡水河谷,范围3排放是经营碳排放的48.5倍。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范围3排放是经营碳排放的24.3倍。为什么铁矿矿种公司范围3碳排放会这么糟呢?原因铁矿公司的下游是炼钢炼铁公司,当它们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时,碳排放非常高,这也表明未来必须以绿氢炼钢,才能降低碳排放。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金融行业的碳排放。金融行业同样有范围1、范围2和范围3的碳排放,但这行业的范围3碳排放来自于投融资活动。例如,当银行放款给钢铁行业时,钢铁行业的排放算在银行的价值链碳排放下,以至于金融行业的价值链碳排放竟比经营碳排放多出了700倍。 近几年来,核算金融联盟为金融机构制订了相当好的碳核算标准。首先,采纳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的标准。其次,它引入了归因因子概念,对整体碳排放有一个分配份额的概念。第三,它根据投融资类型及资金用途对碳排放来源进行资产分类。第四,它对数据采用了数据质量分类,将数据质量分为五等级。 我们今天谈的第二个挑战是碳披露的挑战。以A股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大概有5000家。这5000家上市公司编写ESG报告的比例,以每年增加1%的比例在上升,故目前约有30%的上市公司发布ESG(可持续发展)报告。但是,它们对关键指标的披露仍然相当不足,其中包括碳排放的披露。A股上市公司披露范围1的比例是5.3%。披露范围2的比例也是5.3%,而国际上的对应数字分别是70%和50%。更糟糕的是,国内披露范围3的比例为0.6%,而国际上的比例是20%。 接下和各位来分享几个有趣的披露案例。 首先分享香港的中华电力公司,这是一家上市公司,碳披露做得相当好。与国内企业相比,香港企业的披露远远超过本土公司的披露。中华电力对于范围1、范围2及范围3都做了非常详尽的披露,而从它的披露可看出,电力公司最主要的排放来自于范围1。 其次分享国内两家大型电力集团,它们都未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其中之一甚至表示,由于全国碳市场将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权交易,故其2021年度的排放量数据是商业秘密,暂不披露。这种说法匪夷所思! 第三个分享的案例是国内某头部金融机构,它是国际上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的。但在碳排放方面,它只披露了“在京总行+分行”的范围1及范围2,却没有披露范围3,因为没有碳核算的数字。 第四个分享的案例是国内某电商集团。它虽然披露了范围3,但只披露了15个项目中的8个,另7个碳排放量大的项目都未披露,包括产品运送、使用和报废的碳排放。事实上,对电商公司来讲,它应该把网购物品的包装、快递小哥的碳排放等都算上,而这些包括在范围3碳排放里。但这家电商公司偏偏未纳入,所以它真正的碳排放绝不是现在看到的数字。 讲了碳披露以后,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挑战:碳中和。 我们做了碳核算、碳披露,这都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企业面对气候变化,要如何为自己建立碳中和目标。有关这个问题,我先强调两点。首先,企业碳核算和碳披露背后的目的,是在让自己本身、监管机构和社会民众了解本身的碳排放问题,从而才能建立碳中和目标。如果企业连自身排了多少二氧化碳都不清楚,那么它如何进行规划,如何将碳排放归零呢?其次,企业要将碳排放归零,必须依据科学方法来建立一个符合碳中和标准的规划。在此,我们分享企业的碳中和标准。碳中和是整体碳排放的正负加总为零,故又称为“净零标准”(net-zero standard)。 在国际上,最近几年才开始建立企业的净零标准,其中以国际科学碳目标组织(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最知名,也最具权威性。这个标准之所以不容易建立,是因为企业碳中和目标往往要20年、30年,甚至40年才能达成,其背后的脱碳轨迹必须要有科学依据的支撑,而不能是空口白话。换句话说,企业碳中和目标下的脱碳路径,应该和国际上主要碳中和目标的脱碳路径相吻合,其中包括《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由于这种规划在科学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直到最近这样的标准才出现。 以科学碳目标组织所建立的“企业净零标准”(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而言,企业要达到碳中和,必须完成四个关键要素。第一,企业要为它自己设定五年到十年的短期减排计划,而该计划目标下的脱碳路径必须和人类碳中和目标的脱碳路径相互衔接。第二,企业要为自己制定长期的科学碳目标,在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降到一个非常低而不能再消减的标准。第三,企业在转型期间要采取越价值链的减排行为,不仅要把范围3排放降到零,还要致力于气候投融资。第四,企业对于没法再消减的剩余碳排放,要以碳移除和碳封存来消减之。 具体而言,“企业净零标准”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分别是:短期关键、长期关键、超越价值链的减排,以及剩余碳排放的消减。由这四个关键可知,当企业连自身碳排放都没核算清楚时,它连谈碳中和的立足点都不具备。另外,企业碳中和明显包括范围1、范围2和范围3的碳排放,当企业只净零了范围1及范围2的碳排放,实在不能自称“碳中和”。 那么,依据这样的碳中和标准,国内自称获得碳中和证书的企业,真的达到了净零目标吗?让我们一家国内知名的金控集团为例,评估它的碳中和进度。该集团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书上有一张很大的图片,展示它的碳中和证书。但是当我们进一步仔细阅读报告书时,发现该集团以小字说明了它所谓的“碳中和”,不仅只覆盖范围1及范围2的碳排放,而且只包括当年的碳排放。换言之,这份碳中和证书里的“碳中和”,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概念,没有价值链的概念,没有超越价值链的概念,更没有科学依据的概念! 今天很高兴能在此和各位分享气候变化之下的全球备战情况。事实上,各国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都已积极备战,从建立规范、展开研究,到完善制度、投入资源,做了很多努力。同时,企业面对碳挑战,被要求展开碳核算,进行碳披露,制订碳中和目标。 整体而言,我们的分享有几点总结。首先,在碳核算方面,国际标准启动早,建立得比较完整,国内方法学必须积极跟上,特别是范围3碳排放标准。其次,国际大企业从本世纪初开始碳披露,已经累积了相当的经验和数据。反观国内,现阶段披露率不足,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第三,碳中和标准需要科学支撑,在国际上也才建立不久,而国内的认识比较不足,目前应该着重为企业建立正确概念。第四,对于企业,碳挑战是危机,同时也是契机。企业应该化危机为契机,为自己建立稳固的碳优势。让我们共同期勉企业能不畏艰难,沿着价值链发挥自身的减排影响力,以迎向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的聆听!
lg
...
金融界
2023-07-09
具备捕获 Web2 用户能力的 PoseiSwap,治理通证$POSE再度涨超 360%
go
lg
...
用场景的潜力。 极高的上限不仅也加大了
投资
机构
、投资者们的未来发展预期,PoseiSwap 也在此前以 1000 万估值获得 Zebec Labs 150 万美元融资,以及 2500 万美元估值获得来自于 Gate Labs、Emurgo Ventures、Republic以及Cipholio Ventures 等行业顶级
投资
机构
的新一轮投资。同时,PosieSwap 也具备成为在新一轮 DeFi Summer 浪潮下,成长为头部 DEX 的潜力。 PoseiSwap 缘何具备头部 DEX 的潜力? 目前,全球约有 6.05 亿加密货币用户,其仅占世界人口的 7.5%,根据创新扩散模型,当一项技术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3.5%时,是其突破早期的发展的一个门槛,很显然6.05亿用户仍然被认为是早期采用者,因为加密技术还需要7亿用户才能达到早期大多数用户阶段。 宏观经济动荡加剧了人们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信任,这使得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成为数百万人极为有价值的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例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采用率正在加快。但另一方面看,现阶段加密仍处于发展早期,加密原生特性让链上应用在功能拓展、交易体验都存在一定的瓶颈,同时绝大多数链上设施在承载、性能等方面存在缺陷,链底层受制于不可能三角(去中心化、安全、可拓展),其总要牺牲一方面的特性来对另外两个方面进行保证。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链上设施,并不具备规模性捕获 Web2 用户的能力。 从传统领域看,Visa、Twitter、Paypal 等传统应用都要承载以亿为单位用户体量,这对于后台的瞬时承载有着极高的要求。 PosieSwap 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建立在 Nautilus Chain 上,这也让 PoseiSwap 本身在功能上有着较大的选择空间,比如 PoseiSwap 本身能够选择 Zk-Rollup 方案以非 CLOB 的方式建立订单簿,基于零知识证明保证订单簿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安全运行(链下零知识证明验证)。理论上在足够的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链下支持的前提下,PosieSwap 的交易承载具备无限的扩容可能。 PosieSwap 本身构建在一个独立的 Rollup 层上,在结算以及数据可用性上分别由 Layer0 设施 Eclipse 以及 Celestia 提供支持,而非依赖于其他 Layer1、Layer2,保证其运行效率不受结算层、数据层的限制。PosieSwap 与 Nautilus Chain 体系内的其他应用是并行化运行,性能、承载等不会受到其他应用的潜在影响。 这种独特的 Layer3 架构正在赋予 PoseiSwap 无限的可能性,并赋予其规模性捕获 Web2 用户的能力,这为 PoseiSwap 成为头部 DEX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以 RWA 为切入点,全面链接 Web2 世界 PosieSwap 正在向传统世界积极的拓展,为此其正在通过 Zk-rollup 构建隐私特性,同时与 OFAC 合规模块相集成,为其向更多的 Web2 场景拓展构建了基础。 在隐私、合规的基础上,PoseiSwap目前正在将传统世界资产以 RWA 的方式引入链上,包括黄金、股票、期货等等,以作为 Web2、Web3 世界的主要链节点之一。 这将是一个蓝海市场,我们看到加密货币本身市值仅为1万亿美元左右,仅占传统金融体量很小一部分,所以对于 RWA 赛道本身具备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 PoseiSwap 是行业内少有的支持 RWA 资产交易的订单簿 DEX ,尤其是基于订单簿有望为其带来更多丰富的交易功能,以为加密投资者们提供更为丰富的交易方式、获利方式。 而从传统世界看, PoseiSwap 正在推动将现实世界资产去中心化的趋势,允许任何人都可以投资,无论其资本规模如何,通过减少中介机构的需要,成本和时间都可以显着降低。由于 PoseiSwap 上每笔交易都写入区块链,因此没有人可以通过欺诈手段声称拥有资产,同时通过向全球购买者开放市场,不太流通的资产可以通过增加参与者来实现流动性。 PoseiSwap 正在以合规、隐私的方式打破 Web2 世界与 Web3 世界的隔阂,并不断的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反馈。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08
大黄蜂($DHF):赋能DeFi生态 迎来黄金时代
go
lg
...
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传统资本和
投资
机构
的支持。对于正在逐渐回升的加密市场来说,比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表现对市场的整体趋势至关重要。因此,大黄蜂($DHF)的出现,对于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DHF旨在打造多生态产业链:Swap、NFT、DeFi、AI套利机器人等,DHF的愿景是实现一个基于现有生态的聚合型一站式基础服务平台,而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研发思维碰撞上,从链上应用基础到生态集群爆发,极具未来繁荣感的图景,也正在我们的研发中不断被实现,这也直接开启了DHF对生态的未来形态、产业落地、商业发展的全新想象。 DHF代币经济学 DHF全球最大供应量100万枚,以Token形式部署于币安智能链,旨在做大经济体量,为参与成员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代币交易对:DHF/USDT 代币经济:买入税率4%(2.5% 添加LP分红USDT + 1% NFT分红USDT + 0.5% 回流底池) 卖出税率4%(2% 添加LP分红USDT + 1% NFT分红USDT + 0.5% 回流底池 + 0.5% 社区营销) DHF创新亮点 治理上:DHF的社群用户也将深入参与到项目生态建设中来。DHF项目团队手握业内头部资源,正积极搭建全球百大社群,以吸引更多忠实活跃的布道者加入,链上繁荣可期可待! 机制上:创造性的提出所有股东只发放LP,任何人都没有代币,上线前代币0流通,上线后股东撤LP只能获得相对应的USDT,代币则全部燃烧。 技术上:用户需求和产品迭代交互作用,需求推动了新技术的出现,随之带来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进而更好地满足需求。拥有覆盖各类应用场景的能力,以及很强的开放性和生态融合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DHF在友好性和生态布局上具备优势。因而在这片充满竞合关系的市场发展生态圈中,能够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伙伴,并伴随新生项目一同成长,大黄蜂($DHF)或能成为下一代万倍潜力币脱颖而出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08
上一页
1
•••
301
302
303
304
305
•••
40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黄金惊现“爆炸性”行情!金价暴涨75美元 FXStreet高级分析师最新金价交易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