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世茂服务(00873.HK)的2024:服务力深化,科技力赋能,生态力扩张
go
lg
...
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中取得亮眼的
收入
增长
。 可见,世茂服务在紧跟国家政策响应“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的模式下,其也在持续拓展能力圈,创新增值服务,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还为公司开辟了更多新的
收入
增长点
。 3、结语 站在当下来看,物业行业的价值重塑,本质是“从规模扩张到能力沉淀”的深刻转变。世茂服务通过结构优化、科技赋能与生态深耕,不仅穿越了行业低谷,更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增长框架。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市场仍在纠结于地产链的短期波动时,世茂服务已悄然完成从“周期股”到“价值成长股”的蜕变,公司以品质为基石,持续拓宽成长的天花板。 正如管理层所言:”唯有扎根服务本质,方能在行业变革中重塑新芽,向上生长。”
lg
...
格隆汇
03-31 09:40
一键布局中国硬科技资产 富国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中
go
lg
...
约7成科创板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
收入
增长
,同比增加近4.53%。科创板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预期,也为科创板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富国科创综指ETF联接:低门槛的科创板投资工具 富国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通过投资科创综指ETF富国,紧密跟踪科创价格指数,助力投资者一键把握科创板中长期发展潜力。与直接投资ETF相比,富国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具备三大优势。一方面,投资门槛更低,通常1元即可起投;另一方面,投资者无需开通股票账户,可在银行、基金公司直销平台、第三方代销平台、券商等多种渠道进行申购,操作更加便捷。同时,ETF联接基金不存在由于ETF触及涨跌停板而无法买卖的情况,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投资选择。此外,ETF联接产品成立后可以设置定投模式,定时定额扣款,投资更便捷,助力投资者实现长期资金规划。 从费率来看,富国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的管理费为0.15%/年,托管费为0.05%/年,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合计为0.20%/年,在同类基金中属于较低水平。 在当前科创板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背景下,科创综指及科创价格指数的投资性价比尤为突出。富国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A类:023737,C类:023738)的发行,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门槛的科创板投资工具,也为科创板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AI引领科技企业蓬勃崛起的时代浪潮下,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一高效工具把握科技创新的投资机遇,与中国硬科技共同成长。
lg
...
金融界
03-31 09:19
业绩会直击|心玮医疗-B (06609.HK):海外收入增速超6倍,迈入盈亏平衡新阶段
go
lg
...
在哪些区域重点布局,预计哪些地区的海外
收入
增长
潜力最大 A4:从海外销售数据来看,去年我们的产品已实现15个国家和地区的常规销售。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市场成为海外营收的主要贡献区域。在未来的市场布局方面,获得CE认证后,欧洲市场无疑将成为我们的战略重点之一。此外,亚洲和南美地区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海外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海外战略核心区域方面,从区域配置划分的优先级上来讲,依然还是以东南亚、南美为第一优先级同时,欧洲市场的产品启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公司收入的增长仍将主要来自于15个已获认证的国家市场,特别是台湾和印度。下半年开始,我们将在南美市场如巴西等具医疗潜力的地区)加速推动销售,争取实现快速增长。 Q5:请问公司能否进一步说明未来的海外战略规划与打法? 海外市场规划方面,最近两年公司会重点推进国家注册及认证获取工作。经过前期积累,目前已成功在15个国家完成产品注册认证,未来两年将重点推进注册工作,力争实现覆盖国家数量翻倍至30个的目标。现阶段,海外业务发展正处于关键的基础建设期,公司将分步骤实施"准入先行、渠道跟进"的拓展策略:首要任务是确保产品合规准入,其次着力构建完善的代理商网络体系。围绕这一策略,公司计划在明年年底前达成两个重要指标——在30个以上的国家实现常规销售,同时在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完成市场布局。 关于海外并购策略,公司秉持审慎观望态度。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关注优质标的同时,公司更注重并购项目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协同效应。
lg
...
格隆汇
03-31 09:10
市场动态与公司财报概览:全球贸易政策调整与企业财务表现
go
lg
...
减少21.74%。这一数据反映出公司在
收入
增长
的同时,盈利能力面临挑战。相比之下,长城汽车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长城汽车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海外销售增长和国内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总体来看,全球市场动态与公司财报表现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贸易政策的调整、反垄断审查的推进以及企业财务表现的分化,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分析素材。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与企业基本面,以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
lg
...
金融界
03-31 07:39
千亿家电巨头,掉队了吗
go
lg
...
会、发挥高端产品与品牌优势,四季度国内
收入
增长
超过两位数,其中卡萨帝
收入
增长
超30%。 目前来看,卡萨帝,无疑已经成为推动海尔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24年全年,卡萨帝零售额增长12%。 从市场份额来看,卡萨帝已经成为国内高端家电品牌的领先品牌。 中怡康资料显示,2024 年卡萨帝品牌在高端市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的零售额份额均排名第一。 同样贡献了海尔智家营收增长的还有海外收入,2024年,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增速已经开始高于国内收入增速。 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海外收入1429亿元,同比增长5.32%,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52%。与此同时,海尔国内收入1416.8亿元,同比增长3.12%。 实际上,在少有人关注的角落,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海外市场份额达到53%,登上全球家电王座。 在冰箱和洗衣机两个领域,海尔都做到了行业第一,且遥遥领先。其中,海尔冰箱连续17年全球销量第一,海尔洗衣机连续16年全球第一。 而在三个家电龙头中,海尔智家的全球化最早也最坚决。自2014年起,海尔智家的全球化就明显提速。 无论从高端业务还是海外业务来看,海尔几乎没有太明显的短板,但这两大业务的发展也同样面临挑战。 卡萨帝的高增长建立在高研发投入基础上。 2024年,海尔智家并购开利商用制冷、控股新时达等动作,可见其野心,但同样也付出巨大。 不仅如此,高端市场对技术迭代速度的要求极高,卡萨帝的技术此前又多次遭遇诟病。 曾有消费者对比,海尔售价7000元左右的普通冰箱,在食物保鲜效果上与采用声称MSA控氧保鲜技术的卡萨帝冰箱差距不大。 而在全球市场,卡萨帝认可度也相对较低。 对比国内的攻城略地,在轨迹上,卡萨帝的品牌知名度显然不及国际老牌家电品牌,如博世、西门子等品牌。 如果海尔对于AI、物联网等创新的投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卡萨帝的优势也将被稀释。 而从海外业务来看,尽管海尔的海外收入增速亮眼,但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3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加息导致的利息支出增加。 欧洲市场虽目标利润率0.5%至1%,但尚未实现稳定盈利。 叠加上海尔投入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等政治经济波动频繁,海外盈利也面临波动的风险。 海尔在海外市场主要依靠收购当地品牌,如美国通用家电业务、新西兰 Fisher& Paykel 业务、意大利 Candy 公司等来实现市场拓展。 相较之下,美的通过本土化制造与供应链优化,海外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5%以上,海尔智家需进一步降本增效以巩固优势。 除了自身发展的挑战,海尔还要面临同行友商的竞争。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1亿台,同比增长7.8%。 作为早期入局者,海尔智家虽已构建覆盖全屋家电的生态系统,但对比鸿蒙智家接入设备超4.5亿的华为和生态设备超亿的小米,海尔的生态相对落后。 在设备互联上,海尔智能家居APP设备掉线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鸿蒙智家的分布式技术存在一定差距。 在生态开放性上,海尔智家接入第三方品牌相对较少,相比小米生态链超400家的企业,华为鸿蒙智联超3000款的认证产品,导致其智能场景覆盖率较同业较低。 当青岛海尔改名海尔智家以来,智能家居早已成为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终极目标之一,但对比同行,海尔或许仍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最近借着和雷军的同框,海尔CEO周云杰,也乘上了流量的东风,20天内,登上了20个热搜。 在此机遇之下,海尔“听劝”推出三桶洗衣机,一时间成为爆款,预售迅速突破8万台。 此次流量来袭,能否成为海尔智家新的发力点? 02 除了稳坐钓鱼台的美的之外,难以否认的是,现如今的家电之争,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了公司掌舵人的魅力之争。 无论是将格力几乎打造成个人IP的董明珠,还是“带货”能力一流的雷军,都无不显示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新的方法论。 尽管这次周云杰以低调出圈,但在此之前,海尔并不低调。 1985年,当时还叫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海尔,就因为张瑞敏怒砸76台电冰箱,直接砸出了海尔的名声。 而此后,海尔推出的“海尔兄弟”系列动画,又再次成为海尔品牌的最佳广告之一,成为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但在周云杰接任CEO之后,海尔逐渐转向低调。 这次周云杰顺利出圈,社交媒体账号迅速涨粉122万,首条视频获赞近10万,甚至带动海尔高管一齐出道,实则是传统制造业向数字经济时代进军,迈入流量之争的举动之一。 这场流量之争最成功的例证,无疑就是雷军。 在小米交出史上最强财报之时,小米家电的布局也在逐渐完善。目前,小米空调销量已经超过700万台,甚至已经开始对于格力的空调主业进行挤压。 而在舆论场上,从2015年“Are you OK”鬼畜视频出圈,到2024年抖音粉丝突破4500万,雷军已经成为一众企业家营销宣传的榜样。 无论是小米SU7 Ultra三天锁单量破万台,还是小米空调销量突破700万台,某种程度上都离不了雷军的最大影响力,甚至有不少网友调侃,“雷军做卫生巾也能火”。 这种跨界影响力,已成为不少传统家电企业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目标。 而这次周云杰的偶然出圈,面对网友调侃“连夜开发三桶洗衣机”,海尔也迅速宣布启动研发,最终预售量达8.8万台,也印证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对于企业流量的反哺,以及这种营销模式的潜力。 某种程度上看,海尔正在和小米进行对垒。 在小米打造手机、汽车和家居的生态闭环之时,海尔也在通过收购布局智慧家庭、大健康与汽车后市场,如收购汽车之家等,开展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 然而,在冰箱洗衣机等领域,海尔三桶洗衣机的迅速开发和爆火,也彰显了传统制造业的制造壁垒。 尽管如今流量当道,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家电领域,如何将流量沉淀为品牌忠诚度,仍需产品力支撑。 2024年上半年,格力主业空调业务营收被美的反超近300亿元,与此同时,小米空调销量突破700万台,可见创新力的重要。 对比雷军“粉丝经济”与董明珠“个人品牌”模式,海尔选择了一条相对中庸的道路,以CEO流量为沟通媒介,贴近用户,场景化产品创新。 而这也与海尔一直以来的“人单合一”观念不谋而合。 长此以往,或许能给海尔的产品创新和品牌打造,带来新的助力。 03结语 发布财报同日,海尔智家公告称,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65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48.01%。 尽管海尔营收超过格力,但对比之下,不论过往是盈利还是分红,海尔一直都略逊格力一筹,海尔较低的分红率,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以员工和用户为本的取向和人单合一的分配机制,使得海尔尽管收获较高毛利率,但期间费用较高,净利率相对较低,且分红率也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对股东来说不算友好。 而这次将分红率提高到近50%,或许也是因为公司大项海外并购支出基本告一段落,现金流有所充裕。 放眼未来,海尔或许也会逐渐将目光放到内部,对于净利率等进行改善,海尔智家也能迎来更大的成长。
lg
...
格隆汇
03-30 20:19
营收、净利创新高,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恒瑞医药2024业绩显著增长
go
lg
...
药创新成果持续获批,临床价值凸显,驱动
收入
增长
。2024年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30.60%,创新药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一半以上。同时,创新药出海取得成效,成为业绩增长第二引擎,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德国Merck Healthcare 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以及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 1.0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确认为收入,利润增加较多。 为保证创新产出,恒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9.40%,至今恒瑞累计研发投入已超440亿元。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认为:恒瑞医药始终将创新和国际化作为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创新药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创新药BD授权交易为公司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受一批国际领先新技术平台驱动,持续进行创新升级,公司稳健发展,值得期待。 新药新适应症持续获批,驱动业绩显著增长 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恒瑞医药优质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在研管线快速推进,创新发展动能强劲。 2024年至今恒瑞共有9项创新成果获批上市,其中4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夫那奇珠单抗、瑞卡西单抗、硫酸艾玛昔替尼获批上市,涵盖神经科学、自免、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目前恒瑞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新适应获批方面,氟唑帕利2个新适应症(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含铂化疗后维持治疗;单药或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用于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获批上市。阿帕替尼的第4个适应症(联合氟唑帕利用于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HER2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与恒格列净的第2个适应症(与盐酸二甲双胍和磷酸瑞格列汀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获批上市。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获批用于治疗术后中重度疼痛。 在研管线加速推进,截至目前恒瑞共有18项上市申请(含新增适应症)获NMPA受理,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报告期内共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112个,共有24项临床推进至Ⅲ期,27项临床推进至Ⅱ期,26项创新产品首次推进至临床Ⅰ期。共有9项临床试验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4个品种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3项临床试验被纳入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1项临床试验获得EMA孤儿药资格认证。专利申请和维持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于大中华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609件,PCT专利704件,拥有大中华区授权发明专利1084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753件。 未来三年预计47项创新成果获批上市,收获可期 恒瑞医药管线储备丰富,发展后劲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年报中披露了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覆盖肿瘤、代谢及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治疗领域,其中包括HER2 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可见,恒瑞创新药研发已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根据公告,2025年预计上市项目11项,备受关注的明星产品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有望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该产品已有8个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另有6项Ⅲ期临床在研。此外,NK1/5-HT3双通道止吐复方制剂HR20013、干眼病产品SHR8058滴眼液,也有望造福患者健康;已上市产品中,中国首个自主研发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艾速达®)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特应性皮炎2个适应症,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夫那奇珠单抗(安达静®)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望获批,值得期待。 2026年预计上市项目13项,另一款重磅产品PD-L1/TGF-βRⅡ双靶点融合蛋白瑞拉芙普-α(SHR-1701)有望获批胃癌适应症,经查询,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具备First-in-Class潜力。新型口服EZH2抑制剂SHR2554用于淋巴瘤,PD-1单抗和小分子TKI联合疗法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苹果酸法米替尼用于二线宫颈癌也有望上市。已上市产品中,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非肽类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海曲泊帕乙醇胺(恒曲®)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儿童/青少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选择性CDK4/6抑制剂羟乙磺酸达尔西利(艾瑞康®)用于HR+/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都有望进入临床应用。 2027年预计上市项目23项,热门的GLP-1药物或将迎来上市,具备同类最佳潜力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用于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2个适应症,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用于2型糖尿病均有望获批。此外有望上市的还有:具备First-in-Class潜力的HER3 ADC创新药SHR-A2009用于非小细胞肺癌、URAT1抑制剂SHR4640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在已上市产品中,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HER1/HER2/HER4靶向药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延长辅助治疗,艾玛昔替尼用于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 创新BD出海模式,国际化稳步推进 恒瑞医药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已实现13笔创新药海外授权合作,其中近三年对外授权8笔。公司将自主研发的Lp(a)抑制剂、DLL3 ADC、PARP1抑制剂等许可给包括默沙东、IDEAYA Biosciences、德国默克在内的多家海外药企。其中,2024年5月,公司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许可给美国Kailera公司,首付款加里程碑付款累计可高达60亿美元,公司还取得美国Kailera公司19.9%的股权,创新了国内药企BD出海模式。 国际临床试验稳步开展。目前恒瑞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启动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SHR-A2009、SHR-A1912、SHR-A1921、SHR-A2102四款ADC创新药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公司努力推动高质量医药产品惠及全球患者。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超40个国家,在欧美日获得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在内的20余个注册批件。报告期内,公司在美国获批上市3款首仿药品,分别为: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其中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是该品种全球首仿药。 同时,恒瑞创新实力持续赢得国际认可。报告期内已有与公司产品相关的386项重要研究成果相继在BMJ(英国医学杂志)、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学)等全球顶级期刊发表,累计影响因子达2869.2分。其中,艾司氯胺酮产后抑郁预防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时影响因子达105.7分;卡瑞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Ⅲ期关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时影响因子达63.1分,该研究是JAMA创刊141年以来首次发表基于中国人群的乳腺癌原创新药研究。此外,公司超百项抗肿瘤创新研究成果被202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欧洲肺癌大会(ELCC)、世界肺癌大会(WCLC)等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录用为口头报告/会议壁报;多项慢病产品研究亮相国际学术舞台,被美国血液学会(ASH)、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美国皮肤科学会年会(AAD)等国际会议录用为口头报告。 持续优化运营管理,提升组织效能 报告期内,恒瑞医药坚持创新驱动,完善科学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一方面优化组织结构,促进运营提效。夯实医学、市场双引擎驱动机制,打造公司创新药品牌。同时,持续强化商业化体系建设,并致力于拓展DTP药房等渠道,从战略层面深入布局零售市场,加快创新药销售渠道覆盖。公司还加强推动应用AI等新兴技术赋能公司研发、生产及各类经营管理活动。 恒瑞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上市产品的所有生产线均通过GMP检查,建立了拥有一流生产设备、国际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公司聘请拥有丰富制药行业质量管理经验的徐学健博士担任首席质量官,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报告期内顺利通过了国内药品监管部门以及欧盟等国际官方药品监管部门对各分子公司进行的各类官方检查共计59次,今年1月上海恒瑞顺利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再获国际权威认可。 在人才建设方面,恒瑞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推进人才转型升级。一方面持续引入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公司全球研发团队达5500余人,其中接近60%的成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许多成员拥有在跨国制药企业和知名研究机构工作的经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超过30%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拥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分层分级人才培养项目,如恒星计划、瑞鹰计划、新晋总监训练营,高管经营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等,推进高潜人才快速培养,促进人才能力提升。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中国医药创新代表性企业,恒瑞医药始终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力求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回馈社会。 去年底,恒瑞12款产品通过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至此,恒瑞累计纳入国家医保的产品已有106个,其中有15款已上市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不断提升优质药物的可及性。 恒瑞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2024年7月,恒瑞提供公益支持的2024年度“爱卫新征程 健康中国行”科普专项行动启动。2024年8月,恒瑞公益支持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启动会在北京举行。 年报发布同时恒瑞还披露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展现在造福患者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员工福祉、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凭借优秀的ESG管理绩效,恒瑞MSCI ESG评级连续第二年获评“A”级,在中国医药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凭借创新、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恒瑞医药屡获国内外权威认可。连续6年上榜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发布的全球TOP25管线规模制药公司榜单,恒瑞医药连续3年上榜,2024年排名跃升至第8位;恒瑞医药参与的“肺癌放疗联合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关键机制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恒瑞医药继2016年度、2017年度之后第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恒瑞医药已12次登顶榜首。恒瑞医药还连续4年荣膺“中国杰出雇主”认证,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成就再获肯定。
lg
...
金融界
03-30 16:39
和达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亏损0.056亿元
go
lg
...
户产生价值的原则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带动
收入
增长
。 (2)公司更加关注经营管理,注重客户分类,提高订单筛选标准,确保新签订单给客户产生的价值和给公司产生的利润水平;同时不断围绕万物互联、数字孪生和一诺平台优化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项目实施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交付,报告期内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3)信用减值影响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部分项目应收账款由于账龄拉长,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增大;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公司针对个别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计提了专项坏账准备,导致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增加。 (4)费用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落实提质增效举措,强化费用管控,有效控制期间费用。受央行利率下调影响,公司收到的利息收入减少;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 (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 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水务市场,完善软件产品体系,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以及项目的顺利交付带动营业收入的增长;同时公司通过提高订单筛选标准,优化水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项目实施效率和毛利率,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和达科技(688296)主营业务: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30 15:49
AI赋能金融科技:业绩回暖与市场分化的双重奏
go
lg
...
赢科技、乐信、嘉银科技等公司均实现营业
收入
增长
,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其中,奇富科技以171.66亿元的年度营收和62.64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净利润增幅达46.18%。然而,从净利润指标来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分化仍在加剧,头部机构与中尾部机构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反映出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强。 业绩回暖:AI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AI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度应用,成为推动业绩回暖的重要因素。奇富科技通过AI技术构建智能体平台,营销助手智能体服务规模增长136%,同时74%的图片素材和27%的视频素材由AIGC生成,客户触达效率提升约25.1%,单位授信成本优化约10%。信也科技在投放获客、风控、客户交互等环节全面应用AI技术,广告素材生产成本降低60%,欺诈用户识别准确率达99%,整体用户转化率提升9%。乐信则通过AI大模型“奇点”提升研发效率,月均辅助生成代码86万次,全年提出质量改进建议21万次,研发人员编码效率提升约35%。 此外,嘉银科技、宜人智科等公司也在客服、风控、营销等场景深化AI应用,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升级。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市场分化:头部机构优势显著 尽管整体业绩回暖,但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净利润分化明显。奇富科技以62.64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一,信也科技以23.88亿元紧随其后,而多数公司的年度净利润在10亿元左右。其中,宜人智科和嘉银科技出现增收降利的情况,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94%和18.58%。小赢科技和乐信的净利润则分别增长29.75%和3.20%。 资产质量的分化也进一步加剧。奇富科技的M3+逾期率从2023年的2.35%下降至2.09%,而信也科技的M3+逾期率从1.93%上升至2.13%。小赢科技的M3+逾期率从3.12%下降至2.48%,乐信的M3+逾期率则从2.90%上升至3.60%。部分机构的逾期率上涨,可能与贷前准入客群宽松、贷后管理策略粗放等因素有关。 海外布局:多元化发展的新引擎 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信也科技的国际业务在2024年实现年度交易额101亿元,同比增长27.8%,国际业务营收占比达到21.4%。嘉银科技在印尼地区的放款规模同比增长74%,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131%。乐信在墨西哥、印尼等国家取得显著进展,墨西哥用户数超过300万。宜人智科在菲律宾市场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预计2025年总贷款量将比2024年翻一番。 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还缓解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部分较早出海的机构已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海外业务的盈利贡献持续提升。 结语 AI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了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业绩的回暖,但市场分化也在加剧。头部机构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而中尾部机构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未来,金融科技公司需继续深化AI技术应用,优化资产质量,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在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合规经营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lg
...
金融界
03-30 13:40
千亿AI巨头再添一员:马斯克宣布xAI收购X平台,估值合计1130亿美元
go
lg
...
5年X平台将迎来马斯克接手后的首个广告
收入
增长年
,美国广告销售额预计增长17.5%,全球增速为16.5%。xAI的估值同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24年12月的500亿美元,到今年2月谈判时的750亿美元,如今已达800亿美元,反映出市场对AI产业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马斯克生态链的终极拼图 消息公布后,公众反应热烈。有人对两家公司的整合表示祝贺,认为这将推动技术与社交平台的深度融合;也有人以幽默的方式制作meme,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此次收购是AI产业发展的缩影。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从内容创作到客户服务,从数据分析到智能决策,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而马斯克的这次布局,无疑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为全球科技产业树立新的标杆。 此次收购不仅是两家公司的简单合并,更是技术与社交、数据与智能的一次深度融合。它将如何重塑社交媒体和AI产业的格局,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此次收购是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关键一环。从SpaceX到特斯拉,再到Neuralink与xAI,其“地球-太空-生物-数字”四维布局日趋完整。xAI与X的联姻,既是AI技术落地社交场景的试验场,亦是对Web3.0时代内容生产机制的重构。然而,在监管收紧与巨头围剿下,这家千亿美元新贵能否实现“推动人类进步”的愿景,仍需时间检验。
lg
...
金融界
03-29 08:49
马斯克宣布xAI收购X平台,合并后估值达1130亿美元,推动智能用户体验与人类进步
go
lg
...
将在2025年迎来马斯克接手后首个广告
收入
增长
的年份。其中美国广告销售额将达13.1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长17.5%。全球范围内,X平台的广告销售额预计为22.6亿美元,对应增速为16.5%。 xAI是马斯克在2023年7月创办的智能初创企业。在世界首富的财力支持下,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AI模型Grok 3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水平。同时公司也透露,在创业初期先花了122天搭建一个10万张英伟达H100显卡的数据中心,然后又花了92天将其扩展到20万张显卡。xAI本身也构成对X平台的估值提升因素。2024年初,马斯克将25%的xAI股权转让给X平台,这一安排也提振了后者的估值和投资者信心。 根据公开报道,xAI的上一轮融资是在去年12月,以约50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6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a16z、沙特王国控股等。上个月曾有消息称,xAI正寻求以75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100亿美元资金。此次合并不仅为xAI与X平台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腾飞提供了新的动力。
lg
...
金融界
03-29 07:49
上一页
1
•••
54
55
56
57
58
•••
66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一句话、油价暴跌近4%!全球狂欢宿醉后等待风暴,今日不止鲍威尔
lg
...
中美突发重磅!中国暂停针对美国稀土出口限制 暂停对美企的贸易和投资禁令
lg
...
真正的黑天鹅要来了?比特币脱钩无预警结束 以太坊突发“万亿美元”重大计划
lg
...
【直击亚市】中国暂停对稀土出口限制!小心市场涨过头了,黄金大跳水失守3150
lg
...
中美大消息引发金价暴跌!知名机构:黄金技术面重大破位 盯住这些重要支撑和阻力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