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式ChatGPT“大跃进”
go
lg
...
GPT API调用的价格以Token(
数字
代币
)计算,0.002美元可以获得1000 Token,1000个Token约等750个单词。这个价格比ChatGPT刚刚开放测试时大幅下降,OpenAI官方称,12月以来,OpenAI为ChatGPT降低了90%的成本。 与ChatGPT一同开放API的还有OpenAI的语音转文字模型Whisper,如果开发人员把这两个模型结合起来应用到自己的App中,没准也能造出一个钢铁侠的“贾维斯”。 与科技行业大环境的停滞与衰退不同,AI产业正在逆流而上,关于ChatGPT和通用AI大模型的讨论一浪接着一浪,现在几乎每周都会有几条关于生成式AI以及AI大模型的热点新闻。 在加密货币频频暴雷后,风险投资领域太需要一个刺激神经的技术了。 2月28日,百度官宣了将在3月16日召开发布会,公开自己的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在此之前,Meta也宣布将开源一个用于科研的大模型系列LLaMA。 在微软高调把ChatGPT推到New Bing的台前后,硅谷巨头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动大模型研究,谷歌仅用两个月就发布了类似ChatGPT的Bard。 在这方面,中国并不落后。2023年2月起,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字节等纷纷发声表示自己在大模型领域已经开展了深入研究,且获得了很多成果。一时间,追逐大模型成了国内AI行业的标准动作,“大练模型到炼大模型”的过度期似乎已经接近尾声,下一阶段大有“全民大模型,ChatGPT进万家”的架势。 不过,AI技术研发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真正的专家。硅谷巨头之所以能在大模型领域迅速反应,一方面因为他们在这条赛道上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AI研究方面有着大量的人才储备。 谷歌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一直处在全球领先地位,旗下还有与OpenAI齐名的实验室DeepMind;另一家科技巨头Meta则有被称为卷积神经网络之父的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以首席AI科学家的身份坐镇。 微软手下的急先锋OpenAI,也是基于强大的科研团队才奠定的领先地位。科技情报分析机构AMiner和智谱研究发布的《ChatGPT团队背景研究报告》显示,OpenAI的ChatGPT研发团队中,27人为本科学历,25人为硕士学历,28人为博士研学历(注:5人信息缺失),占比分别为33%、30%、37%。 ChatGPT团队学历分布 而另一份来自猎聘大数据的国内AI人才市场调查则显示:近一年,预训练模型、对话机器人和AIGC三个ChatGPT相关领域中,国内企业明确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职位分别占71.33%、82.30%、92.53%;要求硕、博士学历的占比分别为16.49%、9.86%、18.22%。 对比ChatGPT团队,国内AI人才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硕博比例明显不足。而在今天这种大家齐上大模型赛道的“加速”发展态势下,要在短时间里“大干快上”,势必要先比试比试谁的团队技术实力强,谁更能在自己的麾下聚拢一批大模型人才。 抢人大作战 技术大战开打之前,各家的大模型团队先得打赢一场关键的人才争夺战。 如果你是一个清华博士,有5-10年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行业经验,那么你的资料只要出现在招聘平台上,不需要任何详细履历,就可以在注册完成后的48小时内,接到多家猎头公司的询问电话,以及数十条HR、猎头、业务经历甚至BOSS本人发来的站内信息。在这些信息中,不乏阿里、美团、小红书等大厂,还有诸多创业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猎头们提供的NLP算法研究员岗位年薪也大多会在百万元上下。 根据猎聘大数据调查,过去五年,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招聘薪资均处于上涨态势,人工智能年均招聘薪资明显高出互联网。2022年,人工智能招聘平均年薪为33.15万元,比互联网高出4.27万元,即14.78%。 五年来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招聘平均年薪对比 在ChatGPT爆火后,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据上述调查显示,与ChatGPT相关的岗位工资均超过平均水平,AIGC为39.08万,对话机器人为34.89万,预训练模型为33.93万。“ChatGPT一火起来,AI工程师的薪资水平也越来越高,你不开高价就抢不到人。”某AI领域投资人对虎嗅说。 从技术的角度看,大模型发端于NLP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岗位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都处于人才稀缺的状态,薪酬水平处于高位。科锐国际调研咨询业务负责人&高科技领域资深专家景晓平对虎嗅表示,“人工智能行业典型岗位按产业链划分,技术层和基础层薪酬水平处于高位,高于互联网其他领域薪酬水平,应用层和互联网常规岗位薪酬一致。”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AI人才的硕博占比也在逐年提升,很多企业对AI领域的人才要求学历至少是硕士。薪酬结构则与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国有企业、研究所的薪酬主要是固定薪酬、项目奖金和津贴,例如,国内第一梯队的AI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THUNLP)挂在官网上的博士后招聘待遇为年薪30万,享受清华大学教职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提供公寓或每年4.2万的租房补贴,同时可以解决子女入园、入学。 IT大厂和AI创业公司的薪酬结构则多为,固定薪资+浮动奖金+股权期权激励。在猎聘、脉脉、BOSS直聘三个平台搜索ChatGPT,硕博学历职位的月薪普遍高于3万,最高达9万。“在薪酬方面IT大厂并不会占多少便宜,AI大模型的研发都是高举高打,创业公司给出的薪酬可能更有竞争力。”西湖心辰COO俞佳认为,没有资金支持很难在大模型的基础训练领域推动一家初创公司,对于这个领域来说,钱的问题可能“不是最大的问题”。 猎聘、脉脉、BOSS直聘,搜索ChatGPT的前排结果 此外,在诸多岗位信息中,工作地点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但其中一些职位也并不限制办公地。景晓平表示,目前国内AI人才北京占据第一位,上海、广东省分列二三位,近些年互联网发展极为活跃的浙江省,在人工智能发展上也丝毫不落风头,成都作为科技新秀城市,有优质相关生源的地域,也储备了不少人工智能人才。但从需求总量来看,国内AI人才还有很大缺口。 OpenAI的专家团队为何强 OpenAI官网挂出的参与过ChatGPT的项目团队共87人,该团队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90后是主力军。 《ChatGPT团队背景研究报告》显示,ChatGPT研发团队绝大多数成员拥有名校学历,成员最集中的前5大高校是:斯坦福大学(14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人)、麻省理工学院(7人)、剑桥大学(5人)、哈佛大学(4人)和佐治亚理工学院(4人)。 ChatGPT 团队成员毕业前10名高校 此外,很多成员都有名企工作经历,包括:Facebook、Stripe、Uber、Quora、NVIDIA、Microsoft、Dropbox、DeepMind、Apple、Intel等公司,其中有10人来自谷歌,OpenAI的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亦是从谷歌转会而来,Ilya Sutskever是AlphaGo的作者之一,师从人工智能学界泰斗Geoffrey Hinton。 ChatGPT团队成员流动示意图 1985年出生在苏联的Ilya Sutskever,如今已经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据说Ilya Sutskever退出谷歌,与Sam Altman、Elon Musk等人一起创立OpenAI时,年薪曾大幅缩水。但他参与创立OpenAI的初衷是“确保强大的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的大义和情怀。 OpenAI初创之时是一家非营利研究机构,从这点上来看,无论是否带着情怀加入这家公司的研究人员,还是给“非营利”事业烧钱的投资人,多少都有一点对技术的“信仰”,这种驱动力,可能是钱买不来的。 不过OpenAI给这些科技精英们提供的薪酬待遇并不低。据纽约时报报道,2016年,OpenAI向Ilya Sutskever支付了超过190万美元。另一位行业大佬级的研究员Ian Goodfellow(对抗式生成网络的提出者)2016年从OpenAI得到的报酬则超过80万美元,而他在这一年中只工作了9个月,不过Ian Goodfellow在OpenAI没有待很长时间就离开了。 一直以来,硅谷的AI研究员都是高收入人群。在谷歌发布的官方招聘信息中,在美国工作的全职“高级软件工程师,大型语言模型,应用机器学习”(Staff Software Enginee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pplied ML)岗位基本工资范围为年薪17.4万-27.6万美元(约120万-190万元人民币)+奖金+股权+福利。 这份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谷歌大型语言模型的关键冲刺做出贡献,将尖端的 LLM(Large Language Mode,大型语言模型) 引入下一代谷歌产品和应用程序,以及外部用户。在建模技术方面进行协作,以支持全方位的 LLM 调整,从提示工程、指令调整、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RLHF)、参数高效调整到微调。 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岗位“博士后研究员-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Post Doc Researcher-Machine Learning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年薪则在9.4万-18.2万美元(约64万-125万元人民币)。工作职责是“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制定自己的研究议程,推动有效的基础、基础和应用研究计划。” ChatGPT团队中另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团队中有9位华人成员,其中5人本科毕业于国内高校,美国学界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也正是硅谷巨头以及“OpenAI”们强大人才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的AI人才是从14亿人里挑,美国是从80亿人里挑,全世界优秀的人很多都到美国去了。”图灵联合创始人、原智源研究院副院长刘江表示,要承认差距确实存在,不过他也表示,“在这方面,我们也不用气馁。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市场化、产品化的能力,近年来我们不比美国同行差了。” 国内大厂的实力如何? 除了人才问题,国内大模型研究落后美国另一个原因是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研究方面起步略晚,而起步晚的原因,则还是与“钱”脱不开关系。 从技术角度看,生成式技术在Stable Diffusion和ChatGPT等网红产品出现之前,技术实现的效果并不理想,且需要消耗大量算力进行研究。所以大厂、资本很难斥以重资,投入到这种看上去不太赚钱,还要烧钱的业务。 中国的AI产业更注重应用场景,而非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各家大厂在NLP的理解方面有很多成熟业务,比如听写、翻译,在视觉识别和AI大数据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应用场景。所以这部分业务自然是AI研发的主力,一方面他们赚钱,另一方面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使研究人员能够“在规定跑道上赛跑”,而不是在未知领域探路。 这一点不只是限制了国内公司,更是很多全球巨头的创新桎梏。正如诺基亚做不出iPhone一样,巨头都不喜欢“破坏式创新”,谷歌发布的Bard只因一个小失误就牵动了母公司Alphabet的万亿市值,这也正是谷歌一直声称不愿发布LaMDA大模型的理由,害怕会因AI的失误影响自己的商誉。而OpenAI显然不太在乎ChatGPT在公测中会出什么问题,毕竟他发布ChatGPT时只是一家估值200亿美元的独角兽。 不过,在这波大模型的追赶赛中,国内大厂的团队也可以说是实力颇强。 百度在大模型方面走的最早,百度自2019年开始研发预训练模型,先后发布了知识增强文心(ERNIE)系列模型。文心大模型研发的带头人,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博士,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权威国际学术组织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的首位华人主席、ACL亚太分会创始主席、ACL Fellow,还是IEEE Fellow、CAAI Fellow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还兼任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等。目前,王海峰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200余篇,获得已授权专利170余项。 虽然没有像百度一样公布类ChatGPT产品的发布时间表,但腾讯、阿里和华为分别提出的“混元”、“通义”和“盘古”三个大模型,均已研发了很长时间。 据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著名学者Marek Rei教授在2022年4月发布的统计(2023年的统计尚未发布)显示,2012-2021年中,在ML(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和NLP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谷歌,微软紧随其后。发文数量最多的中国机构是清华大学,第二是位列第16的腾讯,腾讯也是前32名中唯一的中国互联网厂商。不过,在2021年单年的统计中,阿里和华为也登上此榜,腾讯仍排在较靠前的位置。 Marek Rei发布的2021年ML、NLP顶会、期刊发文量统计 目前,腾讯官方并没有公布“混元”大模型研发团队的具体信息。不过,腾讯旗下AI研发团队“腾讯AI Lab”的专家构成,也显示出了腾讯在AI领域的一部分实力。腾讯AI Lab由100余位AI科学家和超过300名应用工程师组成,带头人张正友博士是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 AI Lab 及 Robotics X 实验室主任,腾讯首位17级研究员、杰出科学家。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发布的2022 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中,排名全球“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第1002名,中国排名 Top 10。 阿里在LLM领域的研究主要由阿里巴巴达摩院负责,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智能CTO、达摩院副院长周靖人主导,他是IEEE Fellow,多次担任VLDB,SIGMOD,ICDE等国际顶级会议程序委员会主编、主席,在顶尖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超百篇,并拥有几十项技术专利。 华为也未对“类ChatGPT产品”公开表态,但在大模型方面华为亦有“盘古”大模型正在研究。该项目由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博士领导,他是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信息检索专家,IEEE Fellow,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在国内多所高校任讲席教授及客座教授。 在自己组建团队投入研发的同时,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IT大厂,也与中科院计算所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组、哈尔滨工业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等高校研究有很多的技术合作。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研机构 数据闭环是大模型研发的关键,用户越多,积累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可以用于迭代升级的数据和反馈也就越多。 在这方面OpenAI已经利用前两代的开源GPT模型和GPT-3积累了大量数据。ChatGPT虽然才推出了3个月,但用户量和访问量增长速度飞快,这些都为OpenAI在大模型研发方面积累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AI大模型如果落后了,就会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很多AI专家对此都有担心,由此国内也诞生了一些应对此种局面的非营利性AI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多数有高校研究实验室背景加持,以及地方政策支持,人才聚拢能力非常强劲。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是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支持,联合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共建的非营利性创新性研发机构。智源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ACM Fellow和IEEE Fellow,同时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 2021年,智源研究院发布了1.7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悟道”的1.0和2.0版本,这项工作由100余位科学家共同打造。其中包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THUNLP)的孙茂松教授,清华大学知识工程研究室(KEG)的唐杰教授,清华大学交互式人工智能课题组(CoAI)的黄民烈教授。 目前“悟道”大模型已经与OPPO、好未来、淘宝、搜狗、美团等开展了落地合作。在与美团的合作中,大模型给搜索广告带来了2.7%的收入增长。 在南方的科技重镇也有一家相似的研究机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IDEA研究院),IDEA研究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的AI研究机构。与智源研究院有一个颇有趣的相似之处,IDEA研究院的创始人沈向洋博士同样出身微软亚洲研究院。沈向洋博士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参与创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并曾担任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主管微软全球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产品线,并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 IDEA研究院NLP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家兴博士也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他的团队推出的开源模型“太乙”,据称在中文文生图领域可以达到接近Stable Diffusion(一款开源文生图AI模型)的水平。 目前IDEA研究院正在持续迭代开发的预训练模型体系“封神榜”,已经开源了6个系列共10个模型,包含4种模型结构,模型参数最大为35亿。其中包括:以Encoder结构为主的双向语言系列模型的二郎神系列;面向医疗领域,拥有35亿参数的余元系列;与追一科技联合开发的新结构大模型周文王系列;以Decoder结构为主的单向语言模型闻仲系列;以Transformer结构为主的编解码语言模型,主要解决通用任务的大模型燃灯系列;以及主要面向各种纠错任务的比干系列。 2月20日晚,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对媒体宣传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并在公开平台(https://moss.fastnlp.top/),邀请公众参与内测。然而就在外界都等着看MOSS表现如何惊艳之时。MOSS的内测网站却挂出了一则道歉公告。 目前MOSS的测试网站已经挂出了停止服务的公告。一位AI大模型专家对虎嗅表示,“邱锡鹏的实验室学术研究的氛围很浓。虽然这次的MOSS很少有人得到体验机会,但是从后边的公告来看,有可能是在工程优化,并发处理等方面的准备还没有那么充分。” 在近期举行的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上,邱锡鹏教授公开表示,如果优化顺利,MOSS计划在2023年3月底开源。 虽然,没能成功抢发“国产ChatGPT”,但AI业内人士对邱锡鹏教授团队仍然给出了肯定的评价,“邱锡鹏教授的团队比较偏重学术,这和早期的OpenAI在科研心态上是有共性的,非营利性的AI研究机构,没有那么多功利的考虑。” 创业公司都有“大佬”背书 AI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虽然计算机技术已发展多年,但AI仍属于前沿科技,对LLM以及其他通用大模型的研究更是兴起不久,仍然需要依靠应用数据,持续迭代升级,不管MOSS是不是因为工程经验绊了跟头,要在AI、大模型这些领域实现突破,能推广到市场中,接地气的技术和产品才是王道。事实上,目前国内AI行业活跃的实验室大多已开始尝试商业化,在市场的磨砺中探索大模型未来的出路。 深言科技 深言科技源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THUNLP)。THUNLP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以及刘洋、刘知远,三位教授带头。实验室在2017年推出的中文诗歌自动生成系统「九歌」则是最有影响的诗歌生成系统之一,「九歌」已经为用户创作了超过3000万首诗词。 孙茂松教授领衔研发的CPM模型是智源研究院的大模型「悟道·文源」的前身,也是国内最成熟的中文生成式大模型之一。深言科技的团队也是由CPM模型的部分研发团队成员所组成的,目前该公司产品包括可以根据意思搜索词语的“WantWords反向词典”,以及根据意思查询句子的“WantQuotes据意查句”。 智谱AI 智谱AI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知识工程研究室(KEG),KEG专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工程,在知识图谱、图神经网络和认知智能领域已发表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2006年,智谱AI就启动了科技信息分析引擎ArnetMiner(以下简称AMiner)的相关研究,先后获得了国际顶级会议SIGKDD的十年最佳论文(Test-of-Time Award)、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一等奖。 2022年8月,由KEG与智谱AI共同研发的千亿级模型参数的大规模中英文预训练语言模型GLM-130B正式发布,其在多个公开评测榜单上超过GPT-3 v1。此外,智谱AI还打造了认知大模型平台(BigModel.ai),形成AIGC产品矩阵,提供智能API服务。 聆心智能 2月17日,聆心智能宣布完成由无限基金SEE Fund领投的Pre-A轮融资。聆心智能的底层技术是超拟人大规模语言模型,基于大模型可控、可配置、可信的核心技术优势,聆心智能推出“AI乌托邦”,该系统允许用户快速定制 AI 角色。 聆心智能由清华大学交互式人工智能课题组(CoAI)黄民烈教授支持。CoAI是清华大学朱小燕教授及黄民烈教授领导的实验室。2020年,就已经开源了1200万对话数据和中文对话预训练模型CDial-GPT。黄民烈教授也曾参与了智源研究院的“悟道”大模型研发。 西湖心辰 西湖心辰背靠西湖大学深度学习实验室,创始人是西湖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蓝振忠,主要研究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训练与应用。蓝振忠曾在谷歌担任研究科学家,也是轻量化大模型ALBERT的第一作者。 西湖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力很强,除了蓝振忠博士的深度学习实验室,西湖大学NLP实验室,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非常领先。学术带头人张岳博士在Marek Rei教授的顶会、期刊发文量统计中,于2012-2021年期间排名全球第四。 “目前国内LLM领域的创业公司相对IT大厂来说主要有两个优势,技术和数据。”西湖心辰COO俞佳对虎嗅表示,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在技术方面普遍已有多年研究经验,构筑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这是很难短期超越的。同时,由于已经推出了相关产品,“数据飞轮”已经转起来了,这些数据的质量相比互联网数据质量要高很多,能够对产品迭代起到很大支撑作用。 对于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俞佳认为可能性很多,“有些公司可能会走出自己的道路,也有的公司可能会像OpenAI一样与IT大厂开展深度合作,甚至像DeepMind直接并入其中。”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3
NFT版税之战如何演变成今天的“买方市场”?
go
lg
...
2019 年 DeFi 爆发,人们被用
数字
代币
获得互联网贷款又点燃了信心。未来代币简单协议(SAFT)是 NFT 融资最常见的形式,SAFT NFT 是 VC 投资的投资合同,他们希望在未来获得更多的代币。 Odaily 星球日报注:SAFT 全称为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未来代币简单协议),常用于为Web3 领域内的新项目筹集资金,赋予投资人在区块链网络开发完成后获得相应代币的权利。 但大多数创始人一直在推迟他们的代币发行,而风投则假装想继续与创始人合作,同时试图为代币协议寻找场外买家。NFT 的概念是由加密猫 CryptoKitties 的创始人 Dieter Shirley 在 2017 年正式提出,该系列作为最早流行的链游,因其大受欢迎曾反复阻塞以太坊网络。后因熊市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资金都在持续离场,没有别的应用场景支撑的 CryptoKitties 迅速销声匿迹。 来源:Quartz。 回顾 2019 年的 NFT 市场,由于 2017 年的 ICO 热潮,代币具有产品市场适应性。当时,用户已经习惯了在黑客攻击中转移、交易和丢失加密货币。而当时的 NFT 只有一个小群硅谷人士在谈论。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艺术家卖出一件作品只能从中赚到一次钱。所以他们的收入是线性的,艺术家必须持续创作作品来谋生。NFT 允许艺术作品演变为金融资产,每当一个人交易他们的艺术作品时,就会为创作者积累价值。这就是神奇的版税概念。版税让创作者拿到作品每笔交易的一部分。如果将普通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支付创作者版税的 NFT 的话,收益非常客观。 NFT 只有创作者才能获得版税,交易者只能赚取资产价格的差价。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一激励机制推动了 NFT 市场的巨大发展,创造了数亿美元的收入。仅 Bored Ape Yacht Club 的开发商 Yuga Labs 去年就创造了 1.07 亿美元的收益。 参考下图的交易例子: 来源:Etherscan。 在上图的费用明细中,OpenSea 赚了 2 ETH,Yuga Labs 以 80 ETH 的价格出售无聊猿 NFT,赚了 2 ETH。所以无聊猿一点也不无聊。花 14 万美元买猴子 JPEG 的买家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艺术性质而购买它。他们可能有对潜在价值进行投机的打算,今天花大钱买入,明天盈利。买卖双方双赢,直到市场决定“进化”。 OpenSea 推动了 NFT 可以强制版税和赋予创作者权力的想法的落地。每个人都喜欢赋权,但 NFT 不能自行将版税传递给终端用户。通常,由 OpenSea 这样的 NFT 市场建立的智能合约会传递版税。因此,版税通常由促成交易的市场收取。但如果一个市场不想强制执行零版税来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那该怎么办?这是当今困扰 NFT 市场的问题的“痛点”所在。 竞争对手发币入局,打乱 OpenSea 商业计划 2022 年是 NFT 市场发生转变的一年。充足的流动性和费用激励市场尝试其他模式。这一切都始于 1 月份的 LooksRare 发行代币。价值主张很简单——用户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易将获得代币。用户可以用代币来管理平台,并作为代币持有者收取费用,而不是烧钱来打造品牌、投放广告和教育用户。代币还有一个流动性市场。 当时,LooksRare 因为拥有流动代币而获得了广泛关注,OpenSea 开始被抢了风头。即使当时 LooksRare 存在一个“弱点”——在 LooksRare 上你几乎无法根据价格对 NFT 进行分类。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熊市和不断下跌的回报率,让 LooksRare 难以真正建立起对抗 OpenSea 的护城河。OpenSea 的管理层可能意识到了新时代平台对其市场垄断地位的威胁,并在几个月后收购了 Gem。在收购时,Gem 是市场上增长最快的聚合器之一。 NFT 市场已经尝试了代币模式。用代币激励用户在你的平台上交易有助于提高交易量指标。但还有一个杠杆不可忽略——创作者费用。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交易平台开始削减创作者的费用。DeFi 市场也提供了相同的原生产品。例如,SudoSwap 可以像 Uniswap 那样为 NFT 设置池子。用户可以通过交易池买入或卖出大量特定 NFT。平台费用降低至 0.5% ,目的是与 OpenSea 等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市场份额。 假设你是一个交易者,想买一个无聊猿 NFT。如果能免去支付给创造者的 2 个 ETH 和支付给平台的 2 个 ETH,交易者就会受激励转向从该平台交易,目前市场的情况就是如此。在 OpenSea 以外的某些市场,NFT 的交易成本可能会降低 5% 。这大大降低了成本。突然之间,支持创作者收益的版税模式崩溃了,版税叙事就此破灭。 尽管如此,NFT 世界的“大佬平台们”却没有危机感。没有人看到来自几百名交易者及其交易量的威胁,其中大部分是“洗盘交易”。低价激励造成了 OpenSea 大部分用户的流失。随着平台激励措施的减少,洗盘交易者在 X2Y2(根据活跃用户的交易量给予奖励)等平台上捞不到什么钱,平台交易量也随之减少。2022 年 10 月,NFT 行业面临一场噩梦。一个以交易者为导向,产品远超一流新玩家的平台准备上线,那就是 Blur。 Blur 三大亮点: 首先,他们通过潜在的空投来吸引用户,为买卖双方都增加了流动性,接近 NFT 和 ETH 的结算价格。这使得交易者可以成批地进入和离开系统。 其次,他们不再专注于散户交易者,而是追求高交易量的 NFT 交易员。Blur 平台有几个传统平台无法提供的复杂交易选项。这就像从竞争币的现货市场转向到满足你所有专业交易需求的“一站式”交易平台。 最后,就像 Gem 刚推出时一样,Blur 在其核心产品中集成了一系列图表和数据功能。交易者可以通过他们交易的同一个平台获得历史定价、订单簿深度、稀有性和总体成交量趋势等信息。 在用代币吸引用户和推出一个更好的平台之间,Blur 以占据了以太坊每周 NFT 交易的 40% 而胜出。截至 2023 年 2 月,Blur 的交易量为 77% ,而同期 OpenSea 的交易量为 16% 。 请注意,与 OpenSea 相比,Blur 发行了代币,所以这些交易量数据必须带着“辩证性”来看待。Blur 代币的发行也有一些创新元素。他们将代币抽象化——开「盲盒」空投,这些「盲盒」会在未来某个时候产生代币。因此,没有人知道在 10 月到 2 月之间他们能拿到多少代币,“Blur 带来的暴富的可能性”推动了用户行为。 Blur 在一个季度内达到了两个目标。首先,它开始让版税是“必需品”的想法暂时消失。交易者越来越习惯于在市场交易中不支付创作者版税。当目的是投机时,对每一笔交易支付创作者税根本没有意义。其次,Blur 消除了它的版税。直到 2022 年 12 月,Blur 都没有版税。从那时起,他们已经过渡到了 0.5% 的版税模式。 为了了解 Blur 推出的长期影响,我们需要看看版税的情况。一位名为 Beetle 的用户发布了了一个关注有效版税的 Dune 数据表。Beetle 将 ERR 定义为“所有市场上赚取的版税总额,除以所有市场上的总销量”。由于 Blur 等市场最初推出时没有版税,因此销量的增加和版税的下降会拉低图表走势。这正是目前市场的情况。 下面的数据显示了一年中某段时间无聊猿 NFT 支付的版税。由于一些市场已经提供零版税的交易, 8 月份开始时的价格低于 5% 。当 Blur 上线时,这一趋势在 10 月份开始流行。 来源:1 kBeetleJuice。 这不仅仅是版税的问题。正如下面的数据所示,在整个市场上,无聊猿 NFT 现在创造版税的交易数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当“过滤器”+“黑名单”遇到反弹 如果你是 NFT 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突然间,一个新玩家席卷了市场,偷走了你的用户和交易量,扰乱了你的商业模式。一时间,多个 NFT 市场采取了保护创作者收入的立场。OpenSea 发布了一个“黑名单”机制。如果某个平台(如 Blur)允许用户在 OpenSea 上使用创作者版税时绕过创作者的收入,那么该平台就会将项目添加到“黑名单”中。几个月过去了,市场显然改变了对支付版税的看法。OpenSea 如今的销量仅为其曾经的一小部分,不久前被迫“打脸”取消了版税。 OpenSea 在整个惨败过程中并不是“坐以待毙”。该平台推出了一个完整的协议,并在一年内收购了一个聚合器 Gem。OpenSea 于 2022 年 5 月推出的 Seaport 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合约(如 DeFi 中的 0x),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市场上获取流动性和路由订单。就像 Web2 中的 eBay、亚马逊和各种地区电商平台上列出相同商品的 API。 为什么像 OpenSea 这样的平台会费心发布协议呢?他们的目标是为更多的人参与 NFT 交易提供新的途径。如果整个市场继续扩大,OpenSea 继续成为最大的 NFT 平台,将会面向更多的用户。但在某种程度上,这反过来伤害了 OpenSea。现在每当一个 NFT 系列屏蔽 Blur 时,他们都会通过 OpenSea 的协议为资产提供流动性。实际上,没有办法阻止 Blur 使用协议为资产获取流动性。下图是一位名叫 PandaJackson 的用户在其推特帖子中解释了这是如何实现的。 来自 PandaJackson推特帖子。 Blur 为无聊猿新游戏门票 Sewer Pass(下水道通行证)进行了超过 4000 笔交易,并避开了向 OpenSea 支付约 22 万美元的费用。这对于 OpenSea 来说是 40% 的费用损失。当 Blur 利用 Seaport 协议绕过“黑名单”时,OpenSea 的“黑名单”机制成为了一个笑话。即使 OpenSea 找到了阻止 Blur 从 Seaport 协议查询流动性的方法,这也与他们当初引入 Seaport 协议的原因背道而驰(此外,Opensea 不能随心所欲地对 Seaport 协议进行更改)。从最近的订单来源数据来看,这场“掰手腕”比赛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来源:SeaLaunch数据仪表盘。 来源:SeaLaunch数据仪表盘。 第一个图表显示了订单来源的交易量百分比,即订单发出的市场。当 Blur 在 2022 年 10 月上线时,占据了近 60% 的订单来源。事实上,从 B2C投资者的角度来看,Blur 可能不会对 OpenSea 构成真正的威胁。正如你在第二张图表中所看到的,大部分独立用户仍然使用 OpenSea。像 Blur 这样的新进入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复制他们的品牌资产。问题是 Blur 已经从一个产生订单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用户可以在一个季度内找到流动性的地方。 对于下面的数据(Blur 用橙色表示), 2 月 19 日,Blur 的填充源量(fill source)占 83% ,到 2 月 20 日,这一比例下降到 26% 。这是一次大型的空投,因为 Blur 的初始代币空投刚刚结束。 上图打破了这一事实。填充源指的是订单完成的市场。如果你是一个即将到来的聚合器,你可能是订单的来源,但填充可能会通过第三方进行。当你可以在你的平台上完成大量的订单匹配时,你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市场。截至 2023 年 2 月,Blur 上只有约 16% 的订单是通过 OpenSea 上的流动性完成的。 Blur 从聚合器到平台的转变是威胁 OpenSea 未来霸主地位的重要因素。大量的交易量流失给第三方平台,使得市场没有动力维持高额费用。OpenSea 也从发布注册表演变为将不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的市场列入黑名单。 从一个认为创作者版税是一项神圣权利,应该在各个市场得到保护和执行的生态系统,到想方设法避免向创作者付费,这是 NFT 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演变。同样有趣的是,在短短 6 个月内,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的 Blur 就说服了全球 NFT 市场,让他们相信取消版税是合理的,即使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 零版税+发币是最佳选择吗? 一年前人们对 LooksRare 的假设是,发行一个代币可能会彻底颠覆 NFT 市场。战术似乎很简单,去掉费用并引入一个代币。团队从他们发行的代币中获利,而不是从他们产生的任何收入中获利。但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LooksRare 平台的日活量低至 200 左右。 Blur 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因为 LooksRare 占据了 11% 的份额,而 Blur 占据了 70% 以上。事实上,OpenSea 不得不从使用注册表来阻止不收费的平台,再到将费用降至最低,这表明 Blur 对市场构成了威胁。OpenSea 的“反攻”有一定作用,但一旦市场发生变化,OpenSea 的交易量和用户能否“稳如泰山”? 在这个问题上,两边都有人“站队”。有人会认为 Blur 为交易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而且交易量会一直保持下去。一个优秀的产品加上让用户通过代币“赋权”将使其能够大幅增长。另一种说法是 Blur 的“逆袭”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小插曲,在几个月内 OpenSea 将重回统治地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OpenSea 已经将费用降到了最低限度。因此,对于迁移到其它 NFT 平台的用户来说,如果是出于费用问题而离开 OpenSea 的,现在可能重返 OpenSea。其次,随着费用趋于最低,IPO 可能不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代币是有可能的。 OpenSea 不需急于将自己代币化。可能是通过对该公司持有的资产进行代币化。例如,Gem 是 OpenSea 一年前收购的一家聚合网站。向其引入代币可能是第一步。如果这还不够,他们可以继续将 Seaport 协议代币化(这是 OpenSea 一年前推出的协议)。对 OpenSea 来说,将协议代币化并激励个体较小的市场对其可能有积极的影响。只要 Seaport 成为 NFT 交易的标准,他们就可以在协议层面强制执行版税,并将不良行为者列入黑名单。 就像支撑知名链游 Axie Infinity 的底层区块链网络 Ronin 一样,OpenSea 发布的任何协议都可能由游戏工作室、大型 NFT 发行商和传统零售商组成的联盟来决定共享标准的演变方向。 NFT 市场上的僵局是目前的两个 NFT 平台巨头造成的,双方都有足够的风险资本为其“站台”,都有实力可以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生存几年。它们之间的“较劲”影响了那些认为版税模式会继续下去的创作者和小型 NFT 市场,如 NFT 版税能够推动用户生成游戏内容市场。 在没有 NFT 的情况下,用户生成游戏内容市场将完全崩溃。游戏将转向运营闭环且保守的市场,以避免监管机构的审查或处理有关数字资产的应用商店政策。 NFT 的很大一部分意义来自于知识产权。Yuga Labs 或 Nike 被激励不断开发 NFT,因为他们从版税中获得收入。两家公司去年仅 NFT 的版税收入就超过了 1 亿美元。我们急于宣布版税是一个有缺陷的模型,可能会让 NFT 市场倒退几年。 为了自救,创作者可能会通过推出他们的 NFT 平台。有很多很棒的工具可以自创建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发布版权授权。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不可避免地会回到以前艺术作品销售过程所面临的挑战——“中介”从他们的收入中抽成。 如今,交易占据了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很大一部分。投资的大部分资金和产生的收入来自金融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将继续趋向于以最低价来获取用户和使用量。 并非所有资产都要大量交易。至少不是作为非同质化的工具。比如没有理由交易(一天内多次)Jay Z 从 2000 年开始的专辑版权。如果资产转手的频率很低,那么版税高是合理的。 我们将拥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交易资产的不同,每一种都需要不同的版税模型。解决僵局的一种方法是赋予创作者足够的权力,让他们在协议层面上获得版税。然后,市场可以决定是否要多次交易。尽管 NFT 多年来不断创新,但在这方面的推进却很少。Canto 的合约担保收入允许开发者从特定 Dapp 的用户产生的费用中抽成。也许,也有一种方法可以对 NFT 费用问题进行调整。 其实这不是创作者市场对改进版税问题的第一次尝试。2015 年,Jay Z 推出了按月支付的付费音乐平台 Tidal,支持从流媒体转型中收入不高的音乐艺术家。这款应用的定价为 25 欧元,尽管得到了几乎美国所有的知名艺术家的支持,但最终未能扩大规模。曾经有一段时间,想要听到 Jay-Z 的老专辑,唯一的办法就是为 Tidal 付费。结果这款应用在发布后一个月的排名就超过了 700 。几年后,移动支付公司 Square 的 CEO Jack Dorsey 以 3 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 创作者想要优化收入,但不希望以分销为代价。即使在今天,创作者也经常通过在 YouTube 上播放他们的作品吸引粉丝的关注。但流量的分发将影响他们在 Billboard 音乐榜单(音乐流量权威榜单)上的排名。一旦一个平台获得了大量关注,它就会“主宰”创作者。在这一点上,创作者能做的“反抗”很少。如果你为推广做优化,就能让用户更容易发现你。可以通过将作品在 OpenSea 上售卖,或是用免费来吸引用户。 总结 撰写本文时 Blur 的估值为 32 亿美元,高于某些协议。我们可能正在从“胖协议”时代过渡到应用程序的价值积累时代。像 Blur 这样的团队已经证明,独立的应用程序通常可以比整个协议产生更多的交易量和服务更多的用户。Blur 就是 NFT 市场玩法的“新剧本”——通过代币激励交易量,推出一个收费低或不收费的市场。通过代币将所有权传递给用户,换取用户在平台上的活跃度。 从本质上讲,我们要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构建人们想要的产品,而不是构建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产品。我们终于到了一个阶段,即专注于赋权用户,基于产品的护城河可以成为主流。 本文不认为零版税市场最终会盛行。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说,进化是市场的常态。就像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那样,应用程序将会不断演变,目的是竞争和获取小众用户群体。一个季度过去了,围绕 Blur 的热度可能会平息下来,我们将回归正常。也有可能创作者完全停止发行 NFT,靠着这个行业在过去三年里积累的创新和发展“吃老本”。 未来 NFT 市场的走向无人可知。但如果我们用 Elon Musk 的话来收尾,即最有趣的结果是最有可能的的结果(It is likely that the most entertaining outcome is the most likely one)。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7
巨兽相争:NFT 无版税会是最终答案吗?
go
lg
...
角落做的奇怪事情,人们对为他们所拥有的
数字
代币
能够获得神奇的互联网贷款感到兴奋。所谓的未来代币简单协议 SAFT 是最常见的 NFT 形式,这些是风险资本家 VC 的投资合同,他们希望以此获得更多代币。 但大多数创始人一直在推迟发行代币,风险投资人假装想继续与创始人一起建设,同时试图为代币协议寻找场外买家。人们所知道唯一有意义的 NFT 集合是反复堵塞以太坊网络的 Cryptokitties。成群结队的企业和政府用例顾问逐渐消失,人们不再认为将数据放在区块链上是一个好主意,去中心化的优势也无处可见。 2019 年的 NFT 市场遇到了一个真正的问题。在 2017 年的首次代币发行 ICO 热潮中,代币本身具有产品市场契合度,当时用户已经习惯于在黑客攻击中转移、交易和丢失他们的加密货币。但是 NFT 呢?只有一群孤立的硅谷兄弟在谈论他们,即使是铁杆加密人员也几乎没有为这种不可替代的废话而上心。 在现实世界中,艺术家出售一件作品并从中获利一次。所以他们的收入是线性的,艺术家不得不继续创作艺术来谋生。NFT 允许艺术品演变为金融资产,每当人们交易他们的艺术品时,这些资产都会为创作者创造价值。 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版税的神奇概念。让我用一个例子来帮助那些不密切关注 NFT 市场的人了解这一概念。假设你花 100 美元从一个人那里买了一个披萨的图片,艺术家一次赚 100 美元。幸运的是,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明天会访问您的办公室,并决定这块画得很漂亮的披萨价值 1000 美元。您将其出售给经理以获取 900 美元的利润,在这次交易中,艺术家什么都无法得到。 如果明天,对冲基金经理的一位朋友(碰巧对加密货币进行了大额投机)注意到了这件作品,觉得它现在价值 1 万美元并购买了它,那么艺术家也将一无所获。艺术家可能会因为低估过去的资产而感到非常懊悔。 版税允许将一件作品每笔交易的一部分交还给艺术家,这通常在交易额的 3% 到 5% 之间。如果在一个新的集合中发布数以万计的 NFT,版税金额足以支持整个团队。由于对价格走势的不断猜测,每天将有数百笔交易。我们已经在股票市场上看到了这种类型的交易行为。如果他把它变成了支付创作者版税的 NFT,上面的披萨艺术家会在这笔百万美元的交易中赚到 50000 美元。 在你认为「哦,这听起来像一个经典的金字塔计划」之前,我来解释为什么它不是。只有艺术家才能赚取版税,中间的交易者除了资产价格的差异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收入。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激励推动了很大一部分 NFT 市场的发展。我们谈论的是数亿美元的收入,Yuga Labs(Bored Ape Yacht Club 的创建者)去年仅收入就达到了 1.07 亿美元。 请考虑下图以查看示例: 注意到上面的费用明细了吗?OpenSea 赚了 2 ETH,Yuga Labs 通过以 80 ETH 的价格出售无聊的猿 NFT 赚了 2ETH。花 14 万美元买一只猴子的 JPEG 的买家(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品而买的,而是可能存在获利动机或投机潜在价值的愿望。所以每个人都很高兴,因为他们都将受益,直到市场开始迭代。 OpenSea 实现了 NFT 可以强制执行版税并赋予创作者权力的想法。每个人都喜欢赋权,反对某人在没有谋生的地方谋生是不理性的行为。但问题来了,NFT 不能自行将版税转嫁给最终用户。 通常,像 OpenSea 这样的市场建立的智能合约会传递版税,因为 NFT 市场不可能从交易中辨别出是否为简单的转账。如果每次转账都收取 5% 的费用,用户将被劝阻不要简单地将他们宝贵的 NFT 转移到冷钱包中。因此,版税通常由促成交易的市场代为收取。 但是,如果市场不想强制执行版税来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您会怎么做?这就是困扰当今 NFT 市场的问题症结所在。 无人管辖的混乱公海 2022 年是 NFT 市场突变的一年,充足的流动性和费用激励市场开始尝试替代原有模式。这一切都始于一月份,当时 LooksRare 发布了它的代币,价值主张很简单,用户在平台上进行交易时将获得代币激励。 用户无需烧钱来建立品牌、投放广告和教育用户,而是可以投入代币来管理平台,并作为代币持有者收取费用。代币也有一个流动性市场,我曾写了关于代币化市场博弈论的文章。 每一个交易者都需要向平台支付 2%,并向艺术家支付 5% 至 10% 的版税。实际上,洗盘交易者正在平台上以现货市场的价格购买资产。 如果平台费用 + 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高于奖励代币的价格,用户将没有动力继续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您可能认为这很愚蠢,但 LooksRare 已经完成了 110 亿美元的交易量和 2.2 亿美元的收入,而用户只是 OpenSea 目前拥有的一小部分。 当时,LooksRare 获得了市场认可,因为它拥有流动性代币,而 OpenSea 没有。当 NFT 推出时,您几乎无法在 LooksRare 上按价格对 NFT 进行排序。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熊市和代币奖励的下降,该产品一直在努力建立一条真正能够对抗 OpenSea 的护城河。 OpenSea 的管理层可能意识到新时代的平台对公司垄断的威胁,并在几个月后收购了 Gem,在收购时,Gem 是市场上增长最快的聚合市场之一。 在这一点上,NFT 市场已经尝试了流动性代币激励方案。毋庸置疑,用代币激励用户在您的平台上进行交易可以帮助提高指标。但还有一个杠杆需要修补:创作者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 NFT 交易平台开始削减创作者的费用。 DeFi 市场为同样的东西提供了原语。例如 SudoSwap 使得像在 Uniswap 中那样为 NFT 设置交易池成为可能。用户可以通过与交易池进行交易来购买或出售大量特定 NFT。平台费用降至 0.5%,以与 OpenSea 等主要参与者竞争。 假设您是一名交易者,希望购买无聊猿 NFT,就像我们在上面的转账中讨论的那样。如果您可以消除支付给创作者的 2 ETH,并减少支付给平台的 2 ETH,交易者将被激励转而使用你的平台。 事实也正是如此。 NFT 在 OpenSea 以外的某些市场中的成本可能会降低 5%,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降低。突然之间,涉及赋予艺术家权力的历史版税模式崩溃了,梦想破了,叙事也是如此。 尽管如此,NFT 世界的龙头还是很好用,没有人看好来自几百名交易者及其交易量的威胁,其中大部分还是洗盘交易。OpenSea 看到大部分用户流失都是因为代币激励。随着激励措施的下降,像 X2Y2 这样的新兴竞争对手的活动将会减少。但除了破碎的梦想之外,该行业即将在 2022 年 10 月的一场噩梦中醒来。一个拥有面向交易者的卓越产品的新玩家已经准备好上市,它的名字叫 Blur。 有几点让 Blur 与众不同: 首先他们用潜在的空投吸引用户,以增加买卖双方的流动性,使得 NFT 和 ETH 的结算价格通常非常接近,足够的流动性允许大量交易者可以自由进入和离开。 其次,他们没有专注于散户交易者,而是追求为拥有大批量 NFT 的交易者提供服务。他们的产品具有传统平台所没有的几种复杂的交易选项,这就像从山寨币现货市场转向满足您所有专业交易需求的全套交易产品。 最后,就像 Gem 推出时一样,Blur 将一系列图表和数据功能集成到其核心产品中。突然之间,交易者可以通过他们交易平台访问有关历史定价、账簿深度、稀有性和一般交易量趋势的信息。 你可能认为这些事情并不重要。但在推出代币之前,Blur 占据了以太坊每周 NFT 40% 的成交量。截至 2023 年 2 月,Blur 的交易量为 77%,而同期 OpenSea 为 16%。 请注意,Blur 还发行了代币,因此必须对这些数据保留怀疑态度。甚至,Blur 代币发行也有一些创新元素,Blur 为用户提供「盒子」,这些盒子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产生代币。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在 10 月到 2 月之间能得到多少代币,这进一步推动了用户交易行为。 尽管如此,Blur 在一个季度内还是设法做到了两件事。首先,它开始让版税是必需品的想法在短时间内消失在空气中。交易者越来越习惯于不在市场交易中支付创作者版税。当交易者的意图是投机时,为每笔交易支付创造者税根本没有意义。其次直到 2022 年 12 月,Blur 平台才完全免费,在之前,他们采用的是 0.5% 的特许权使用费模式。 要了解 Blur 推出的长期影响,我们需要看看版税发生了什么。一位名叫 Beetle 的用户发布了一个Dune Dashboard,可以查看有效的版税率。Beetle 将 ERR 定义为「所有平台赚取的总特许权使用费除以所有平台的总销量。」由于像 Blur 这样的市场最初没有版税,因此数量的增加和版税的下降将呈降低趋势,事实也正是如此。 下面的数据显示了一年中某个时候为无聊猿支付的版税。它从 8 月份开始低于 5%,因为一些市场已经提供免版税交易。但这一趋势在 10 月份开始流行,那时正是 Blur 上线的时候。 不仅仅是特许权使用费。在各个市场上,无聊猿现在创造特许权使用费的交易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如下表所示: Sea Port 过滤器 如果您是 NFT 交易平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那么您将要陷入了一场大风暴。突然之间,一个新的玩家席卷了市场,窃取了你的用户和交易量,并扰乱了你的商业模式。一时间,多个 NFT 市场采取了保护创作者收入的立场。OpenSea 发布了一个运营商过滤器注册表。 如果一个平台(如 Blur)允许用户绕过创作者收入进行交易,而同一项目会在 OpenSea 上产生创作者版税,则该项目将被添加到注册表中。 几个月过去了,市场很明显改变了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看法。OpenSea 现在只拥有曾经的一小部分用户,三天前被迫取消了版税。 如果你认为 OpenSea 只是坐以待毙,事实并非如此。该平台推出了一个完整的协议,并在一年内收购了一个聚合器以保持相对竞争力。由 OpenSea 于 2022 年 5 月推出的 Sea Port 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合约,类似于 DeFi 中的 0x。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通信协议,用于获取流动性,并跨市场路由订单。Web2 等效项是在 eBay、亚马逊和各种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上列出相同项目的 API。 为什么像 OpenSea 市场会费心发布 Sea Port 协议?他们的目标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 NFT 市场当中来,如果整个市场扩大,OpenSea 将拥有更多的用户,并有可能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又反噬了 OpenSea。早些时候,创作者可以简单地将 Blur 列入黑名。现在,每当集合阻止 Blur 时,他们就会通过 OpenSea 协议为资产提供流动性,而且几乎没有办法阻止 Blur 使用协议并为资产寻找流动性。一位名叫 PandaJackson 的用户在 Twitter 中解释了这是如何工作的。 Sewer Pass 通过 Blur 进行了 4000 多笔交易,并避免了向 OpenSea 支付约 220 万美元的费用,基本上避免了 40% 的费用损失。因为 Blur 使用 Sea Port 来绕过封锁,这让 Blocklist 注册表成了一个玩笑。即使 OpenSea 找到了一种方法来阻止 Blur 从 Sea Port 查询流动性,这也与他们最初引入 Seaport 的初中背道而驰。(此外,Opensea 不能随心所欲地对 Seaport 进行修改)。 您可能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考虑到过去几个月订单填写和来源的变化,威胁就暴露出来了。 图一按订单来源显示交易量百分比,即订单来源的市场。如您所见,当 Blur 于 2022 年 10 月上线时,他们占据了近 60% 的订单来源。截至 2023 年 2 月,它已降至 21%。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 Blur 下单。就其本身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您可以从任何聚合器下订单,流动性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 事实上,在 B2C 投资者看来,Blur 可能不会对 OpenSea 构成真正的威胁。正如您在图二中看到的那样,OpenSea 仍占据大部分独立用户百分比。像 Blur 这样的新进入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超越他们的品牌。问题在于,Blur 已经从一个发起订单的地方变成了用户可以找到流动性的地方。 在如下数据中,橙色表示 Blur 成交量占比,在 2 月 19 日高达 83%。但是到了 2 月 20 号,它只有 26%,这是因为 Blur 最初的代币空投刚刚结束。 上图非常优雅地解释了这一事实。在这里填充源是指完成订单的市场。如果您是一个崭露头角的聚合商,您可能是订单的来源,但填充可能会通过第三方进行。当您可以在您的平台上完成大量订单匹配时,您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截至 2023 年 2 月,Blur 上只有大约 16% 的订单是使用 OpenSea 上的流动性完成的。 Blur 从聚合器到平台的转变是威胁 OpenSea 未来的核心。大量流失到第三方平台的交易量,几乎没有动力让市场维持高额费用。OpenSea 从发布注册表到黑名单市场,这些市场不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收取任何费用。 市场的这种演变,从一个认为创作者版税是一项神圣的权利,应该在各个市场得到保护和强制执行的生态系统,到一个寻找独特的方式来避免向创作者付费的地方,这就是全过程。同样令人着迷的是,在短短六个月内,一家初创公司就说服了全球 NFT 市场,取消版税是合理的。 版税存在的合理性 一年前,当我们第一次写关于 LooksRare 的文章时,曾假设发布代币可能会完全颠覆 NFT 市场。剧本似乎很简单,您只需要取消平台费用并引入代币。团队从他们发布的代币中获利,而不是他们产生的任何收入。我错了,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平台的 DAU 趋向于低于 200。 Blur 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因为与 LooksRare 当时抢占的 11% 的份额相比,Blur 捕获了 70% 以上的份额。OpenSea 不得不从设置注册管理机构到阻止不提供费用的市场,再到将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事实表明了 Blur 在市场上构成的威胁。他们的努力有一定的分量和可信度。但是一旦市场继续发展,他们的交易量和用户会坚持下去吗?这很难说。 有人会争辩说,Blur 为交易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并且他们会占据大部分交易量,一个优秀的产品通过代币激励将能够实现大幅增长。另一个论点是,也许这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将在几个月内回到 OpenSea 统治时期,这种情况也存在一定可能性。 首先,OpenSea 已经将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对于离开平台的用户,如果经济性是问题所在,他们现在可以返回 OpenSea。其次随着费用趋向于最低水平,IPO 可能不再发生,尤其是在我们现在遭受重创的科技股市场。在这种情况下,OpenSea 发币是有可能的。 OpenSea 不需要急于将自己代币化,但它可能将公司持有的资产进行代币化。例如,Gem 是一年前收购的聚合器,将它代币化是合理的。 如果这还不够,他们可以继续代币化 Sea Port,这个他们一年前推出的协议。将协议代币化并激励个人较小的市场可能对 OpenSea 产生净积极影响。他们可以在协议级别强制执行版税并将不良行为者列入黑名单,只要 Sea Port 成为交易 NFT 的标准。 就像今天的 Ronin 一样,OpenSea 发布的任何协议都可能有一个由游戏工作室、大型 NFT 发行商和传统零售商组成的联盟,这些联盟决定了共享标准将如何设定。 市场上的僵局是两个庞然大物在争斗,它们已经筹集了足够的风险资本,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几年内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生存。它影响了那些相信版税模式将继续下去的创作者和小众产品,还记得我提到 NFT 版税可以启用用户生成的游戏内容市场吗? 在没有 NFT 的情况下,它完全崩溃了。游戏将被被迫运行封闭式市场,以避免监管机构的审查或处理有关数字资产的应用商店政策。 这也忽略了一点,即 NFT 相关的很大一部分是知识产权。Yuga Labs 或耐克被激励继续研究他们的 NFT,因为他们看到了版税的收入。就规模而言,两家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仅从其 NFT 的特许权使用费中就各自赚取了超过 1 亿美元。如果没有这个模型,继续研究这些原语的动力就会消失,我们急于宣布版税是一个有缺陷的模型可能会让我们倒退几年。 艺术家可以通过推出相关的版费市场来回应,可以利用一些很棒的工具来建立自己的商城并在其上发布版税授权。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将不可避免地回归历史上的挑战,即运营商和中介机构将会他们收入的一部分。也许所有这一切的关键是该行业无法理解两件事。 交易构成了当今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很大一部分。投入的大部分资金和产生的收入来自金融应用,这些应用为了用户和交易量,将继续趋向于最低费用。 并非所有资产都要大量交易。至少不是不可替代的工具。几乎没有理由交易 Jay Z 从 2000 年开始的专辑的版权,如果资产易手的频率较低,那么特许权使用费高是有道理的。 我们将拥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群,每个都需要不同的特许权使用费模型,具体取决于所交易的资产类别。解决僵局的一种方法是让创作者有足够的权力在协议层面获得版税,然后市场可以确定是否要设置过度交易的收费标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 NFT 进行了多年的创新,但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工作。Canto 的合同担保收入允许开发人员获得某个 DApp 用户产生的部分费用,也许这一种方法可以针对 NFT 进行调整。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5 年,Jay Z 推出了 Tidal,以回应音乐艺术家在转向流媒体的过程中赚得很少。该应用程序售价为 25 欧元,尽管美国几乎所有主要艺术家都支持它,但未能扩展。听到特定的 Jay-Z 旧专辑的唯一方法是支付 Tidal,几年后,Square 的 Jack Dorsey 以 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它。 我们的观点是,作为一名艺术家,希望优化收入,但是不想以分发为代价来做到这一点。即使在今天,艺术家也经常针对 YouTube 流媒体播放他们的作品进行优化,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声誉。当一个平台受到大量关注时,它就会支配创作者。在这一点上,创作者几乎无能为力,如果您正在针对分发进行优化,则可以让用户尽可能容易地发现您。有时它甚至可能在 OpenSea 上列出。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Blur 的估值为 32 亿美元,高于某些协议。这让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否正在从胖协议时代过渡到应用程序中的价值累积。像 Blur 背后的团队已经证明,与整个协议相比,独立应用程序通常可以产生更多的数量和服务更多的用户。这里有一个简化剧本,以很少或免费的方式启动市场,然后通过代币激励交易量,通过代币将所有权转移给用户,以激励他们在平台上的持续活动。 从本质上讲,构建人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构建人们可能构建的东西。我们终于达到了一个阶段,专注于高级用户的基于产品的护城河可以成为成功的标准。 本文作者不认为零版税市场最终会占上风。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说,进化是市场常态,就像我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那样,应用程序将持续优化以竞争,并获得利基用户。一个季度之后,围绕 Blur 的炒作可能会平息下来,我们将恢复正常。创作者也有可能完全停止发行 NFT,我们坐在那里只展示猴子图片,对于该行业在过去三年中所做的所有创新和发展,这是可悲的。 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如果我们采用现代火箭鉴赏家和狗狗币极简主义者马斯克的名言,「最有趣的结果反而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标签 BlurDeFiICOIPOLooksRareNFTOpenSeaX2Y2Yuga Labs以太坊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3716143 相关新闻 2023年加密赛道全景展望,10亿用户在哪爆发? 传Blur创始人早年随笔:抖音是如何启动它的增长飞轮的 Blur大战Opensea:a16z的奶酪与Paradigm的独食 Coinbase:我们为什么要构建 Base? 或被判定为证券,NBA Top Shot精彩时刻NFT面临监管“拷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4
量化机器人:对稳定币的监管打压 向加密行业发出警告
go
lg
...
币的市场价值超过1370亿美元,是一种
数字
代币
,通常由美元或美国国债等传统资产支持,旨在保持稳定的价值。 但这些稳定币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质疑,他们对稳定币发行方提供的信息表示担忧,也对这些代币在承压时期的潜在不稳定性表示担心。 Paxos透露,上周,SEC告诉币安稳定币背后的Paxos信托公司,它应该将该产品注册为证券,并考虑对该平台采取行动。区块链平台Paxos与币安合作发行代币,该平台表示不同意SEC的立场。据公司内部电子邮件中称,该公司目前正在与监管机构进行谈判。 加密行业批评了SEC对行业的广泛打击,但针对BUSD(它是第三大稳定币,发行量约为160亿美元)的行动可能会为稳定币将来会受到的审查提供了一些方向。 SEC主席Gary Gensler此前曾表示,他认为一些稳定币实际上是证券,需要注册和监管。 Conotoxia Ltd.的市场分析师Grzegorz Drozdz表示:“类似的问题可能会波及其他加密货币,包括与某些系统或品牌相关的稳定币。” 与Tether和USD Coin (USDC)这两个最大的稳定币不同的是,币安在其平台上为BUSD持有者提供了某些方面的优势,包括用BUSD交换某些其他代币时的零交易费用,都鼓励了人们持有BUSD。 专家们说,这些激励措施可能是SEC认定该产品为证券的关键因素。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言人说,该机构不会对是否存在潜在的调查发表评论。 纽约金融服务部上周还命令Paxos停止发行BUSD。 一些人认为,稳定币应该受到监管,因为它们追踪黄金或美元等其他资产,类似于交易所交易基金。 Paxos拒绝在此前发布的声明之外发表任何评论。币安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关于监管的辩论 稳定币为波动性较大的代币交易提供支持,在一些新兴经济体,它还被用作保护储蓄免受通胀影响的一种手段。 拜登政府呼吁国会对类似银行的稳定币发行人进行监管,并将其置于银行业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环境中。 虽然立法者尚未通过任何管理稳定币的法规,但美国众议院高级议员去年在一项草案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该草案将使稳定币发行人遵守某些银行标准。 在去年11月加密交易所FTX倒闭后,加密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审查。本月早些时候,加密交易所Kraken同意关闭其在美国的加密货币质押服务,并支付3000万美元的罚款,以解决SEC对其未能注册该项目的指控。 我是博森科技小锅,专注量化交易七年,也是负责博森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我们公司产品盈利不抽成不分润,收益和运行一直很稳定,如果你对量化也感兴趣的欢迎一起交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2
美SEC与加密公司:猫和老鼠的游戏?
go
lg
...
Kardashian) 在内的收钱推广
数字
代币
的名人群体传达信息,最近采取的行动是针对美国国家篮球协会名人堂成员保罗·皮尔斯(Paul Pierce),他上周同意支付 140 万美元,以了结推广 ethereumMax (EMAX) 代币但没有披露报酬的指控。 通过其执法行动,该委员会一直在定义哪些代币、收益产品和质押服务在监管机构眼中被视为投资合约。它还在定义哪些公司应该注册为交易所,以及如何在获得报酬的同时避免在营销代币方面遇到麻烦。 政策动向 但 SEC 也一直在通过其他举措塑造该行业,包括高调拒绝设立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的一系列申请。最近,监管机构终于开始制定政策,明确提及加密行业。 上周,该委员会提出了一项规则,坚持要求在SEC注册的投资顾问——包括大型对冲基金和代表主要机构资金的顾问——确保其客户的资产只存放在“合格的托管人”手中。这是一小部分银行、经纪交易商和类似监管的公司,Gensler 表示将排除未注册的加密平台。 尽管许多数字资产公司——例如 Coinbase、Anchorage Digital Bank、BitGo、Bakkt 和 Gemini——驯熟回应坚称他们可以根据规则成为托管方,但行业律师仍在分析这份 434 页的提案。至少,它的叙述语言引起了对加密货币玩家的怀疑。 SEC 专员Mark Uyeda 辩称,该规则提案似乎“掩盖了阻止访问加密货币的政策决定”,并且他认为“加密资产不太可能按照拟议规则保存在合格的托管人处或在加密交易平台上交易。” Uyeda 过去曾与国会共和党人共事并担任委员会保守派成员的顾问,此前曾在 9 月的一次演讲中更广泛地批评“执法监管”,因此与委员会直言不讳反对过度执法的Hester Peirce类似,SEC在没有制定直接监管体系的情况下整顿加密行业的行动可能存在一些内部阻力。 Uyeda 在一场与会人数众多的 SEC 政策会议上表示:“执法监管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它未能为委员会提供一种机制来考虑市场参与者的观点,这可能会导致一种短视的做法,市场参与者应该能够参考委员会的规则,而不是比较他们的特定事实和情况可能与特定执法案件中的情况有何不同。” 业内许多人认为,零碎地依赖 1930 年代的法律并不能为将加密货币与过去的金融工具区分开来的创新制定明确的道路规则。 加密货币创新委员会(Crypto Council for Innovation)政府事务负责人Brett Quick说:“美国必须真正加入游戏,而不是需要潜水时只是将脚趾浸入水中。”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2
“美联储在通胀枪战中用了一把刀”!华尔街大佬:金融危机与高通胀只能二选一 通胀战争将扼杀经济
go
lg
...
存、通胀对冲,而比特币是一种高度投机的
数字
代币
。这就是投资者本周买入的东西——像比特币这样极其昂贵或被高估的投机资产。” 彼得指出,黄金股也受到重创。黄金开采公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成本上升。 为什么他们的成本在上升?彼得给出的答案是物价上涨。 为什么黄金价格的上涨没有与这些成本成比例或超过这些成本? 希夫指出,这是因为投资者仍然不担心通货膨胀。“他们仍然相信美联储将会控制住通货膨胀。因此,黄金价格的上涨没有采矿成本的上涨那么多,因为投资者仍然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他们没有将未来的通货膨胀计入今天的黄金价格。因为,如果他们这样做,黄金的价格就会比现在高得多,那么开采成本上升就无关紧要了,因为正在开采的黄金价格会上涨得更快。” 其他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成本压力。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0.7%。与此同时,雀巢(Nestle)宣布计划在2023年进一步提高价格,以帮助弥补不断上涨的成本。 “我们的毛利率下降了大约260个基点,这是一个巨大的下降。这是在我们在2022年完成所有定价之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说。 彼得说,那些认为我们已经经历了最糟糕的通货膨胀的人是错误的。#高通胀/经济衰退#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未来的小额首付。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里,我们将看到价格大幅上涨。” 他还指出,美联储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战争”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事实上,彼得说美联储甚至可能倒退了。 “是的,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最初的回落,我们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一旦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它们将冲向新高,我们将看到我们实际上失去了多少。因为美联储甚至还没有将利率提高到足以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水平,我们也没有从美国政府那里得到必要的合作。” 请记住,美联储已经承认,仅靠货币政策无法抑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助长了通货膨胀,美联储需要联邦政府停止大量借贷和支出。然而,这似乎并不可能。 彼得指出,美国既没有减少政府支出,也没有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帮助降低通胀,其反而在上升。尽管拜登撒谎说他正在减少赤字,但赤字正在上升,这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通货膨胀火上浇油。 彼得说,消费者债务的迅速上升也表明,美联储正在输掉对抗通货膨胀的战争。通货膨胀的定义不仅仅是货币供应的扩张,其也是信贷的扩张。借钱增加购买力。因此,如果信贷扩张,就会产生通货膨胀。 “如果美联储真的在对抗通胀方面取得了进展,消费者就会减少借贷。信用卡债务将会下降。但这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尽管利率上升了,但还没有上升到足以阻止人们借贷的程度。这是必须发生的事情。” 彼得说,解决办法是更大幅度地提高利率,也许还要求银行保持更多的存款准备金,这样可供放贷的资金就会减少。 “如果美联储真的要认真对抗通胀,那么它就需要这么做。但它并不严肃,因为它知道,如果它严肃地对抗通胀,经济就会崩溃。事实上,这很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这就是为什么它没有严肃对待。但它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因此,它不得不假装在努力抗击通胀,尽管它仍在推行火上浇油的政策。” 主流人士仍然认为,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左右将抑制通货膨胀。然后,他们假设央行将能够迅速降低利率。彼得说他们忽视了历史。 “如果你回顾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经历,就会发现,把通胀精灵放回瓶子里要比人们想象的困难得多。” 彼得指出,从1959年到60年代初,通货膨胀率连续7年低于2%,直到60年代末才开始攀升。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通货膨胀率都高于2%的目标。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在1980年将利率提高至20%,继续与通胀作斗争。直到1986年,通货膨胀率才回到2%。当时,联邦基金利率平均水平一度高达14.35%。即便如此,80年代末90年代初,消费者价格指数仍连续几年出现飙升。 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他可以在5%的利率下迅速让CPI回到2%。 “这一利率甚至还没有高到足以控制通货膨胀的程度。……这很清楚;如果你看看20世纪80年代,为了最终将通胀率降至2%,利率不得不升得多高,又必须维持多久,你就会发现,我们才刚刚开始。4.6%的联邦基金利率根本不算什么。我们需要看到联邦基金利率达到目前水平的两倍或三倍。问题是经济无法像过去那样应对危机,因为我们在债务问题上的处境截然不同。” 一场严肃而有效的对抗通胀的斗争将扼杀这种泡沫经济。 “总有一天,市场会接受经济现实。现实情况是,除非利率从现在开始大幅上升,并导致股票、房地产大幅下跌,出现大规模衰退或金融危机,否则我们要么不得不承受所有这些,要么通胀将继续存在。我们不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梦想的世界里,美联储只把利率提高到5%左右或稍高一点,这就可以把通货膨胀率降低到2%,一切都很好,美联储可以把利率降低到一个高负债经济体过去十年左右已经习惯的数字。这不可能发生。要么选其一,要么选另一个。要么因为美联储切实抗击通胀而一切都随之崩溃,要么美联储停止抗击通胀,试图支撑一切,我们不得不无限期地忍受高通胀。”
lg
...
夏洛特
2023-02-21
会员
香港传来一则重磅消息!火必将在香港推出新交易所 “香港概念币”疯涨、“下一轮牛市将从东方开始”?
go
lg
...
一项允许散户投资者交易比特币和以太币等
数字
代币
的计划,朝着成为加密中心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政策转变与美国的打击形成了鲜明对比。 香港证监会(SFC)周一在一份咨询文件中表示,个人投资者将被允许在获得证监会许可的交易所交易大市值加密货币,前提是知识测试、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和合理的风险敞口限制等保障措施到位。 该机构没有具体说明将允许散户投资者购买哪些大型代币。相反,该机构表示,加密货币应被纳入至少两个由独立提供商提供的可接受的可投资指数,其中一个应该在传统金融领域拥有经验。#NFT与加密货币# 根据香港证监会文件,在本次咨询中,会特别就以下事项征询市场意见:应否准许持牌平台营运者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如准许的话,除了所建议一系列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包括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确保合适性和代币纳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实行哪些措施。 (截图自香港证监会网站) 香港证监会称,此次就适用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建议监管规定进行谘询是为了就即将实施的新制度作好准备。由于《证券及期货条例》(第571章)下针对至少一种证券型代币提供交易服务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现行制度已实施数年,其间虚拟资产领域出现了巨大转变,故证监会趁此机会检讨有关规定,并审视应否作出修改,以在投资者保障与市场发展之间达致更适度的平衡。 此份谘询文件显示,本次谘询主要包括讨论“适用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主要建议监管规定”以及“有关《打击洗钱条例》下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制度的过渡安22排的主要措施及实施细节”两大部分组成。 香港证监会邀请市场参与者及相关人士于2023年3月31日或之前,就谘询文件讨论的各项建议或可能对这些建议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事宜提交书面意见。任何人士如欲代表任何机构就有关建议发表意见,应提供所代表机构的详细资料。 香港证监会表示,计划申领牌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原有平台,即在2023年6月1日前于香港设有具意义且实质的业务)的营运者应开始检视及修改有关系统及监控措施,为新制度作好准备。至于无意申领牌照的营运者,则应着手预备以有序方式结束其于香港的业务。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一如我们自2018年以来所秉持的理念,本会依照‘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建议多项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鉴于环球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动荡不稳,加上部分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倒闭,各地监管机构达致了明确共识,认为需要对虚拟资产领域进行监管,以确保充分保障投资者,并有效管理主要风险。” 此外,香港证监会称,拟在其网站上发布数份名单,向公众列出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状况,并将继续与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合作,以加强对香港大众的投资者教育工作。 咨询期将于3月31日结束,目标是允许在6月1日到期的加密交易所的新许可制度下进行零售交易。香港证监会发言人在一次简报会上表示,市值最大的两种数字资产比特币(Bitcoin)和以太币(Ether)可能会在香港平台上架。 去年10月底,香港转向了支持加密货币的立场,这是恢复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地位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官员们的目标是吸取去年1.5万亿美元数字资产暴跌和一系列全球破产(如FTX交易所的倒闭)的教训,建立一个强制性的监管框架,以吸引企业并保护投资者。 咨询文件没有指定特定的加密索引作为允许的代币分类的参考点。监管上市资产的责任将落在交易所身上,以确保它们符合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条件。 政府已经允许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的比特币和以太币期货,并于本月首次发行了数字绿色债券。 数字资产高管正越来越多地被吸引到香港、迪拜和欧洲等地更友好的政策立场,因为美国一连串的加密调查,使美国作为行业中心的地位变得不那么重要。 “下一轮牛市” 彭博社撰文称,如果北京有一天放松对内地大部分加密货币的禁令,那么香港的重心也可能为中国内地的投资打开一条渠道。 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的联合创始人Cameron Winklevoss周日在推特上表示,他的“工作论文”是“下一轮牛市将从东方开始”。Coinbase Global Inc.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曾暗示,香港是目前数字资产领先的司法管辖区之一。 (来源:彭博社) 火必(Huobi)全球顾问委员会成员孙宇晨周一宣布,火必正在申请香港加密货币交易牌照。孙宇晨还透露,火必将在香港推出新交易所Huobi Hong Kong,新主体将专注于为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提供交易服务。 消息发布后,国内公链树图链代币CFX短线拉高67%,报价为0.3美元。 (来源:推特)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牌照的出现,也让加密市场呈现“香港概念币”疯涨的热潮,包含FIL、VET、NEO、LRC、CFX、ACH都录得逾10%-50%的涨幅,其中中国公链项目Conflux上周宣布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香港虚拟区块链BSIM卡,其代币$CFX近7 日更是暴涨约433.2%。 不过,香港的雄心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包括虚拟资产行业的低迷,数千个工作岗位被裁掉。加密市场只是从2022年的泡沫破裂中部分反弹。 在香港的政策前景变得更加明朗之前,企业可能会犹豫是否要投入稀缺的投资。 香港目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制度是自愿的,只限于投资组合至少为800万港元(合100万美元)的客户。HashKey Group和BC Technology Group的OSL交易所是仅有的两家获得许可的交易所。
lg
...
财经风云
1评论
2023-02-21
币安将撤出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 正探寻创新与合规平衡的边界
go
lg
...
场,下架一切美国加密货币领域项目发行的
数字
代币
,包括稳定币USDC。 随后,CEO赵长鹏回应“币安考虑下架包括USDC在内的所有美国项目代币”为假消息,并表示区块链没有国界。他说,“我们暂时撤消了一些潜在的投资,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竞标,先寻求许可。” 不过,就算币安撤离美国也并不意外。Paxos事件发生前,币安就已经受到美国证监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司法部、美国国税局五大政府部门的调查。 司法部对币安的调查始于2018年,重点针对币安是否违反美国反洗钱法和制裁规定,而SEC、CFTC也已在调查币安是否在未经注册的情况下向美国客户提供加密货币衍生品。 赵长鹏发推称,“鉴于某些市场持续的监管不确定性,我们将审查在这些司法管辖区的其他项目,确保我们的用户免受任何不当伤害”。 币安首席战略官Patrick Hillmann表示,“预计公司将支付罚款以解决美国监管和执法部门对其业务的现有调查……虽然公司一直在努力填补早期合规工作中的空白,但仍预计监管机构将对过去的行为处以罚款。” Hillmann透露,由于美国监管机构对BUSD发行方Paxos实施禁令不允许再发行更多代币,多家私人和公共实体表示有兴趣与币安共同开展新的稳定币合作计划,尤其是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实体。 对于“BUSD替代品是否瞄定美元”,Hillmann不愿提供更多细节,不过CZ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表示,Binance正在探索其他发行商和非美元的稳定币。 就目前来看,美国和欧洲这样的监管主体都在逐步收紧对稳定币和DeFi的监管力度,而美国在加密监管领域的发挥着主要影响力,加密平台正在被动或主动地配合探寻创新与合规平衡的边界。 与此同时,以往“代币是否是证券”的争论的答案也似乎逐步呼之欲出,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领导人Debbie Stabenow等人去年计划提出新的加密监管法案,将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现货置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之下,这既意味着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的商品属性在监管那里逐步得到强化确认,也等于除SEC之外,CFTC等其他机构后续也会逐步扮演起监管主体的角色。 总结 新事物诞生与发展的早期,野蛮生长难以避免,但随之的合规问题就会愈发凸显并成为至关紧要的生命线。无论DeFi与CeFi是否做好了准备,对加密世界而言,这一天最终都会如期而至。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0
全球视角|虚拟货币政策评估之英国「开放型」
go
lg
...
会发布了改革与数字资产、NFT 和其他
数字
代币
相关的法律的提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该国的潜力。 二、英国央行行长发出警告 2022年6月15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暴跌,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警告人们,如果他们决定投资数字资产,就应该准备好遭受巨大损失。他在本周一对英国议会表示,如果人们想投资这些资产,没问题,但要做好赔光所有钱的准备。 三、英国财政部公布了一系列旨在将该国转变为全球数字货币中心的重大举措举措 2022年4月,英国财政部便公布了一系列旨在将该国转变为全球数字货币中心的重大举措举措。该公告便谈到新的法律将会允许用户们可以放心安全地使用英国政府在数字货币中认可的稳定币作为生活的支付方式。该项措施的颁布虽然需要时间,但无疑这回彻底的激活英国的数字货币市场的建设、相关支持行业的发展,除了确保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也会创造出一系列围绕着数字货币的就业机会,并且从事相关行业绝大多数都是高材生或者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这对于英国想要重塑金融行业的竞争力来说非常重要。 四、英国政府和 FCA发布补充性改革提案 2022年1月18日,英国政府和 FCA发布补充性改革提案,将一些“合格加密资产”的金融促销纳入英国财政部的金融促销制度和 FCA 金融促销规则。英国的目标是通过制定明确的法规并防止潜在的犯罪活动同时促进创新,从而成为加密货币中心。 五、《对于公司发行加密代币衍生品要求经授权的声明》 2018年4月6日,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下称“FCA”)发布《对于公司发行加密代币衍生品要求经授权的声明》,表示为通过ico发行的加密代币或其他代币的衍生品提供买卖、安排交易、推荐或其他服务达到相关的监管活动标准,就需要获得FCA授权。这包括:加密代币期货——双方同意在将来某个时期以双方商定的价格交易加密代币的衍生品合同;加密代币差价合同(CFD)—一种现金结算的衍生品合同,合同双方通过同意在其开始时和终止时交换CFD价值的差价,以担保利润或避免损失;加密代币期权——赋予受益人获取或处置加密代币的权利的合同。 总结: 经过对上述内容的梳理,英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属于相对“开放型”。 作者简介 郭志浩律师,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盈科法律科技委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法学会成员、深圳链协法律专委会主任、山西省法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称考试”考评人命题人教材编撰人、深圳区块链立法研究课题组发起人。曾办理国内众多重大敏感类案件,并成功进行数起无罪辩护,为多家知名企业的经营管理难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其经典案例已编入中国法律出版社《辩策》《盈论》等著作。多次受邀《中国产经新闻》《民主与法治》《中国经营报》《对话律师》等国家级期刊的采访,新京报、法治日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浙江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报、财经杂志、时代财经、界面新闻、第一财经、天目新闻、金色财经、财经链新、凤凰新闻、华尔街见闻、金融界等多家知名媒体均有相关报道。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0
区块链数字货币基础入门(二)
go
lg
...
次一bit地应用于数据流中的每个二进制
数字
。
代币
(Token)是可以被获取的东西的数字身份。无代币分类帐(Tokenless ledger)是指不需要本地货币操作的分布式分类帐交易区块(Transaction block)是比特币网络上的交易集合,集合成一个块,然后可以将其散列并添加到区块链中交易费用(Transaction fees)是对通过比特币网络发送的一些交易征收的小额费用。交易费用授予那些成功散列包含相关交易的块的矿工。钱包(Wallet)是一个包含私钥集合的文件。token是什么?token,通常翻译成通证。Token是区块链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代币”,但在专业的“链圈”人看来,它更准确的翻译是“通证”,代表的是区块链上的一种权益证明,而非货币。法币,是法定货币,是由国家和政府发行的,只有政府信用来做担保,如人民币、美元等等。Token的三个要素是数字权益证明,通证必须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权益凭证,代表一种权利、一种固有和内在的价值;是加密,通证的真实性、防篡改性、保护隐私等能力由密码学予以保障;是能够在一个网络中流动,从而随时随地可以验证。梭哈是什么?币圈梭哈就是指把本金全部投入。建仓是什么?币圈建仓也叫开仓,是指交易者新买入或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数字货币空投是什么?空投是目前一种十分流行的加密货币营销方式。为了让潜在投资者和热衷加密货币的人获得代币相关信息,代币团队会经常性地进行空投锁仓是什么?锁仓一般是指投资者在买卖合约后,当市场出现与自己操作相反的走势时,开立与原先持仓相反的新仓,又称对锁、锁单,甚至美其名曰蝴蝶双飞糖果是什么?币圈糖果即各种数字货币刚发行处在ICO时免费发放给用户的数字币,是虚拟币项目发行方对项目本身的一种造势和宣传。破发是什么?破指的是跌破,发指的是数字货币的发行价格。币圈破发是指某种数字货币跌破了发行的价格。私募是什么?币圈私募是一种投资加密货币项目的方式,也是加密货币项目创始人为平台运作募集资金的最好方式。K线图怎么看?K线图(Candlestick Charts)又称蜡烛图、日本线、阴阳线、棒线、红黑线等,常用说法是“K线”。它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绘制而成。搬砖是什么?把现金充值到币价更低的 A 平台,然后买入比特币;然后从 A 平台上提现比特币,收到后马上充值到价格更高的 B 平台;充值的比特币到 B平台后,马上卖掉,收到的现金马上提现,然后重复步骤。ICO是什么?Initial Coin Offering,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以自身发行的虚拟货币,换取市场流通常用的虚拟货币的融资行为。对冲是什么?一般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在期货合约市场,买入相同数量方向不同的头寸,当方向确定后,平仓掉反方向头寸,保留正方向获取盈利。头寸是什么?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承诺买卖合约的最初部位,买进合约者是多头,处于盼涨部位;卖出合约为空头,处于盼跌部位。利空是什么?促使币价下跌的消息,如比特币技术问题,央行打压等利好是什么?利好:指币种获得主流媒体关注,或者某项技术应用有突破性进展,有利于刺激价格上涨的消息,都称为利好成交量是什么?反映成交的数量多少和买卖的人的多少。一般可用成交币数和成交金额来衡量。反弹是什么?币价在下跌趋势中因下跌过快而回升的价格调整现象。回升幅度小于下跌幅度。盘整是什么?通常指价格变动幅度较小,比较稳定,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不大的行情回调是什么?在多头市场上,币价涨势强劲,但因价格过快上升而出现暂时回跌,称回调。下跌幅度小于上涨幅度。杠杆是什么?杠杆交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小额的资金来进行数倍于原始金额的投资,以期望获取相对投资标的物波动的数倍收益率,抑或亏损。币圈AMA全称“Ask Me Anything”,意思是“问我什么都可以”。通常是指项目方或交易所负责人不定期举办的回答用户问题的活动会出现的标题。IOU全称“I owe you”,意为“我欠你的”。指的是交易所先欠着投资者的币,等交易所有了币后再分配给相应的投资者TTM全称“TO THE MOON”,意为“到月球上”,就是说希望价格能涨到月球。因为此前狗狗币被炒的时候,马斯克曾表示将该币带到月球上,然后狗狗币大涨。ERC-20:一种代币标准。2015年11月份推出,是基于以太坊的网络,由以太坊智能合约创建的代币类型,描述的是这种代币合约必须要实现的功能和事件。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代币都是可以立即进行交易的Gas:在区块链上执行交易的单位。简单说就是手续费(付给矿工的费用)的意思,类似于汽车需要加油才能跑起来,你的转账交易也需要充气才能完成。在交易时你设置的Gas越多,交易就会完成得越快,因为奖励越高,就会有更多的矿工尽早处理任务SAFT即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未来代币简单协议」。是指项目方向合格投资者提供的投资合同,承诺在网络或公司运行时交付一定数量的代币。与标准 ICO 不同之处在于,ICO 会立即发放代币或硬币,而 SAFT 实际上是一种未来交付代币的承诺。投资者购买的是未来发行的代币购买权利,更像是一种期权。CDP全称是 Collateralized Debt Position,意为「债务抵押仓位」。在 MakerDAO 等去中心化金融(DeFi)系统中,用户需要将自己持有的 ETH 等数字加密货币资产抵押给系统,获取系统发放的稳定币。PnD全称为 Pump and Dump,简单来讲就是拉盘砸盘。拉盘为 Pump,砸盘为 Dump。这是一种在任何具备二级市场的市场中都会出现的常见骗局。FOMO Fear of Missing Out,意为「害怕错过赚钱的机会」,也可以将其意义扩大为从众心理。在币圈,这指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通证经济模式。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0
上一页
1
•••
41
42
43
44
45
•••
5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取消”中国关税豁免!彭博社:对中国大型零售商造成毁灭性打击
lg
...
突发!特朗普“终止”中国低价包裹关税豁免 取消大型零售商优惠
lg
...
中美突传“关税谈判”消息、特朗普语出惊人!比特币冲破9.7万 黄金3246非农前反弹
lg
...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苹果从美国采购190亿枚芯片 在美销售iPhone不再来自中国
lg
...
中美重磅!彭博社:中国大型零售商“放弃”中国进口战略 特朗普关税施压转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